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十二月初十日开示(八七第五日)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3-22 18:30
標題: 十二月初十日开示(八七第五日)
摘自《来果禅师开示录》

:  十二月初十日开示(八七第五日)






  「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这两句话,是宗门下的话,要把三藏
十二部经翻破了,也找不到。宗门下的话,与教下的不同在那里?教下的,他是不
论你们的心行上如何,他是一直说下去;宗门的话,要在你们当下的心行上说;不
同的就在这里。你们就将一个「念佛是谁」参参,幽幽雅雅的,清清净净的,不觉
到有人,也不觉到有我,难道还有其他的事吗?还是「念佛是谁」,并没两个;这
样子,一天到晚,自自在在,寂寂静静,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子?已悟过来,就
不同了。何以呢?你把眼睛睁开一望,就要大叹一声,不悟,到也罢了,这一悟还
有这么多的事!多!多!多!譬如甚么呢?就如,我们三十年前住的一个老家,是
一间小小的房子,里面摆设器具;今天已经离开了三十年没有到过家里一次,望也
没望过。忽然今天到家,一脚把门打开,抬头一望,很不好的:桌案上的灰尘,地
下的绿苔,多么厚的!锅里老鼠窠,佛前猫屎、蛛网¨¨¨不晓得有多少;这一看,
要说不要这一间小房吗?到处没有我住的地方;不然,又看不下去;只好慢慢的,
一件一件的来扫除。所好者,幸喜两只眼睛打开了!若不是打开眼睛,那知道有这
许多的不是呢?这是譬喻,会到法上是甚么?未悟的人,一天到晚在生死、烦恼中,
业障、妄想中,毫不知觉;即使知道,只是从人家的言说中听来,或在经典上见到,
没有脚踏实地;外边来的见到,虽见而犹如未见;所以他在用功时,只有工夫在。
今天忽然开了悟,就如隔了三十年的老家一间房子,今天一脚到了家一样;眼睛打
开一望,才知道还有这么的许多事在!既然有事,当然要一件一件的处理。古人有
两句话是证明我们工夫到了这步田地的,他说:「未进门来犹自可,一进门来事更
多。」这两句话的意义就与今天说的一样。对于这许多话与你们讲,真是不要讲;
不过,宗门下这许多话,都是圆因、圆种,你们工夫虽未到,把这一种圆种种下去,
将来的收获很好很好的。但是,你们这么多的人,那里会没有门头、户口的人?捕
风、捉影,光影门头,一知、半解大概有的,不见得没有。那么,能可以把风捉住,
影子抓住,也算是难得的。譬如:我在说家里的事,你们虽然没有进来,门头、户
口的人在门外,不可以听听吗?虽属门外汉,究竟我在家里的话,你在门外还听得
到;假若动一脚,当然就进门来了。就怕你远隔三千里,门外汉一句话还安不上!
连这一类还不许,你知道还有甚么用?不可!到了这一步田地的人,有了这一点受
用,虽然有这许多的事,还不以为多;你到了这里,不但不怕多,还要愈多愈好。
若要怕多事,到又成了一个担板汉!那里还算明眼人!明眼人做事,全体是事、理
双融,最有力量出众的;他这一悟,事、理不住,心、境不住,佛也不住,祖更不
住。古人言句说:「□卢顶上行。」在这悟上,才有神通;虽然有神通,也不是全
通,是看你那一个根上栽培得多,先通那一根。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对于破本参
后,就是见性,但未了事;事虽然多,眼睛已经打开,不怕多,能了一件少一件。
那么,事是甚么东西?你们还知道吗?譬如:一桶粪摆在那里,今天向外浇,明天
也向外浇,天天向外浇,一下子把它浇完了;浇是浇完了,似乎很好的,但是还有
臭气在。臭气是甚么?是垢;垢,就是事。了事,就是了垢;了垢,就是了这个臭
气。这个臭气是怎么了法呢?向前是用「念佛是谁」浇的;现在去垢,还要「念佛
是谁」不要?你们思索一下子!当然以「念佛是谁」刮这个垢。刮过三层、五层还
是臭,何以呢?木头把粪吃进去了!木头与粪混合起来,试问如何刮得了?刮不了,
怎么办呢?必须把桶子刮成粉子,连粉子都要飘掉才对。为甚么要这样?当知:了
垢,是了我们心上的垢;粪与粪的渣滓都是心上的病;今天粪也去了,渣也除了,
垢还要刮尽,连桶也不许存。就如心上的病,心病好了,心上的垢光了,连心还要
去掉。你们想想:粪去了,粪桶还能摆在这里?垢去了,心还能摆在这里?大家可
以明白「了事」的事;所以说时间要久。那力量最大的人悟过来,心也了,事也了;
理也通,事也融;可以说「事、理双融,心、境无碍」。但是没得神通。在过去的
祖师,大概破这一关的居多。每每有人说:「既然悟了,为甚么没有神通?」这就
是误会。再则,他不知道宗门下的事,所以有很多的人会弄错。得神通,要到得神
通的那一部关口;能可以打破向上的关头,佛、祖不住,有余涅盘不住,无余涅盘
亦不住,这个时候,才得神通。「顶门有眼」,「脑后加锥」,亦复如是以通为证。
破本参未了事的人,可以说是破祖师关;明心、见性,事、理双融的人,也可以说
是破重关;顶门有眼,脑后加锥的人,是破末后牢关。这是宗门「黄龙三关」的正
解。我在当清众的时候,有一位老参师傅,他是四十年的苦行单,住金山、高□,
功行是有的;对于工夫上,知识少一点。他每每与人说话,都是讲他破那一关,开
口就说甚么关。有一天,他问我:「破那一关?」我说:「不知道甚么叫关。」他
真把我当初参,他说:「这个人连三关都不知道,还算是用功的人么?」我就问他,
他说:「第一、是当面关,第二、是山海关,第三、是雁门关。」我听了他这三关,
我心里愈好笑!愈可怜他!我又问他:「怎么叫当面关?」他说:「工夫用纯熟了,
人家打、人家骂,无论称你、毁你,连念头也不动,就可以过了当面关。」我问他:
「你姓甚么?」他跳起来,红了面说:「我又不是在家人,为甚么问我姓甚么?」
急的不得了。我问他:「过了当面关,为甚么还有这个?」他听了,似乎不错。歇
下来又问他:「如何是山海关?怎么过法?是先过山关,后过海关?」他说:「不
是的,生死是海,涅盘是山;爱是海,嗔是山;断爱,就是出生死海;除嗔,就是
打破涅盘山。」他说的理还有一点。我问他:「如何是雁门关?」他说:「那深了!
恐你不懂!」我说:「你告诉我!」他说:「雁门关,要工夫用到如雁过晴空,过
空不留痕迹,才算破雁门关。」你们想想:这许多错见,错到那里去了!后来,我
告诉他这黄龙三关话。再说,有一居士称论某法师,「心明才说是眼明」。心虽明
垢未尽,那里没有事的道理?明眼人应有的事,还有怕的道理?真是明眼人,当然
是事愈多愈好,何以呢?眼明的人,因为人家见不到的他能见到,所以称他明眼。
那么,眼明,鼻子还可以明,耳朵也可以明吗?明,要一切明才对!耳朵也能见物,
眼睛也知道有香臭。能、所互融,事即理,理即事;用即体,体即用;用亦复是心,
心亦复是事。香板□到手上就是心,心就是香板;小圊是心,心也是小圊。你们想
想:能有这样互融,还怕甚么事?但是,今天你们工夫没有用到这里的人,必须认
真的参究,总要用到大悟以后,才算是你们的目的;不到那个时候,工夫不能放手
的。你们现在站在这里,我问你:「站在甚么地方?」你们一定会答我:「站在落
地砖上。」等你们到了那个时候,我再问你:「站在甚么地方?」你一定答我:
「不是站在落地砖上。」不站在落地砖上,站在甚么地方?──参!




十二月十一日开示(八七第六日)




  「悟理一时,了事久远。」悟理,就是开这个悟是快得很,可以一时能悟;悟
过以后,了事的时间长得很,不是一天、二天了的。但是,宗门下悟处的三个关口,
本来,在唐宋以前没有甚么三关的话;到了宋朝的时候,才有黄龙禅师立的三关语。
宗门确乎有此三个关口:第一祖师关,第二重关,第三牢关。这三种关的名词虽有
前、后,在用功方面,并不是用甚么功可以破祖师关,破过祖师关,也不是又有一
种甚么工夫可以破重关,亦不是破重关后另用一种法子再破末后牢关,这都不是的。
要知道:关是有三重,深浅亦各有不同,工夫就是一个「念佛是谁」;在乎「念佛
是谁」的力量大、小的关系。譬如:射箭一样,力量小的人,一箭射过一面鼓;力
量少许大一点的人,一箭射过两面鼓;有特殊的力量,超群出众的力量,一箭射过
三面鼓,就是这样的道理。释迦世尊力量最大,一箭射过九面鼓。这三面鼓犹如三
关;用功就如射箭似的。对于宗门这三关工夫,是怎么用法?关是怎么破法?破到
那一关是甚么境界?必须要详细说到你们听一下子。但是,我深心痛惜你们七期里
没有一个人工夫有点深进,不曾有一个人有开小悟的工夫,这是我深所痛惜的!倘
若工夫上犹如窗格上有一层纸,太阳隔纸照进一样,虽然隔一层纸,光还可以照进
来,有这么一个人也是好的。虽是深惜,也不能不替你们讲到。你们只要一个「念
佛是谁」参去,到了工夫极顶的时候──我前天说过的「绝后再苏」这个时候──
力量差不多的人,一悟就是破本参。但是,这个悟许他见性;生死,也许他知道生
从何来,死从何去。虽然性是见了,垢还没有除;生死许你知道,事没有了。力量
大一点的人,从这一悟:性也见性了,心也明了;理也了了,事也了了;心、境全
忘,依次破三关的。不是某法师说的:「禅宗已了生死,还要变牛、变马的。」不
是这个道理。他着一本书送到与我看,我不许;现在许多人还误信他这种毁谤禅宗
的说法;且不管他的,莫与他争,你一争,就斗起来了。所以我们出家人,第一要
正知见,生真信,一个「念佛是谁」以悟为期。发起心来──参!




十二月十二日开示(八七第七日)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念皆是真如。一个妄
想,一个真如,究竟是同是别?要问你们一下子:妄想是甚么?真如是甚么?同,
在甚么地方?别,又在甚么地方?破了本参的人当然是清楚的;要替你们工夫未到
的人,详细分别一下子,不然,恐怕你们都是□侗的:我们未悟以前,妄想一动,
就是一个相;打南京的妄想,南京的相就现出来了;再打上海的妄想,南京的相早
已灭了;上海的相就跟到生出来了。以此类推,此相生,彼相灭;此相灭,彼相生;
彼灭,此生,无暂刻停留,这是一个妄想。你们在妄想不停留的中间提起一个「念
佛是谁」,一提,疑情现前;疑情是甚么形相?你们讨论一下子有甚么相?你们七
打了八个下来,虽然没有开悟,疑情上有相没有相?大概都知道一定没有相。这一
个「念佛是谁」提起来只有疑情,疑情是无相;妄想不停就是形相不停,于这个中
间安一个无相的疑情;人的心行上只存一个,那里有两个的呢?所以有了无相的疑
情,有相的妄想就没有了。渐渐用,渐渐用,自然会到纯一无相;自有这个纯一的
工夫破本参。破过本参,就是一个纯一无相,不会再有一点妄想影子在。你若要承
认破了本参,我问你:「还有妄想没有?」你若讲:「有,不多,一时、半刻还有
一点。」我就要吐你的口水!这还算破本参?你哄那个?破了本参,要想找个妄想
是没有的。到了这步工夫,举心、动念都在这个无相工夫上;吃饭也没有离,穿衣
也不少一点,任是再有事,这一种工夫是不会缺少;在这个地方立一个名字叫做
「真如」。真如两个字是对妄想说的,因为离了妄想,才说一个真如;不安这个名
字,怎么说呢?虽然勉强叫它一个真如,真如的本来面目,还是这个样子吗?还不
是的?究竟是个甚么样?就要你们自己工夫用到了这个地方自会知道;光是听我讲
是没有用,不但没有用,即使我说出来,你们还要不相信。何以呢?从前有位学者
要我把真如讲到他听,我说:「讲到你听,你还相信吗?」他说:「我相信。」
「你既相信,我说到你听:『真如头上四个角,前门两个,后面两个;有两条尾巴,
一条在屁股上,一条在肚子上。』你信吗?」他说:「不对!那有这个道理?真如
那里有角、有尾巴?即使有角,那里会有四个,前面有,后面还有?屁股有尾巴,
肚子那里会有尾巴?岂有此理?我不相信!」我说:「我早已说你不相信。」我说:
「这,还是真的真如;这个真如,你不相信,我说个假的你听听:『真如竖穷三际,
横遍十方;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无净,无染。』」他听了说:「这个大概差
不多,教我相信还可!」你们想想:我说真的,他不相信;我说假的,他到相信。
今天,我讲到你们听,你们有人相信吗?你是不会相信的!终归破了本参是无妄想;
无妄想,即是无一切生、灭念头;念头有生、有灭,就有相,有相,阎王老子一把
抓得到,抓到去变牛、变马,就要听他指挥。我们没有妄想就没有相,阎王老子抓
甚么?所以破本参的人,生、死一定会了。破重关的人,一定没有梦想;睡觉还是
睡觉,梦是不许有。每每有人说:「宗门下的事实一点找不到,说起来,宗门开悟
的人,还有昏沉,岂有此理?」其实他不知道宗门下的事,要达到那一步才没有昏
沉。那么,要知破重关的人没有梦想,还有甚么呢?要知道梦想是从那里有?任你
甚么梦,不出世间事相。破重关的人,理、事俱了,心、境双融,那里还有世间事
在?所以决定破重关的人没有梦想,有真如在。那么,有妄想,就有相;有相,阎
王老子看得到,就是有生、死在。有真如在,阎王老子虽然看不到,释迦老子还看
得到;释迦老子看得到,就有涅盘在;了生、死,还要了涅盘。破末后牢关的人,
他是昏、妄俱除,梦想全灭;到了这个地方,他没得昏沉,他到了这里,生、死不
住,涅盘也不住;说一真法界,他连一真法界都要超过。再则,破本参是见法身,
破重关是证法身,怎么说见?怎么说证呢?譬如禅堂:见法身的人,如站到禅堂门
口,堂里的事看见得清清楚楚的,但没有进来。证法身,就是进禅堂来,一直就到
维摩龛里坐下来。怎么坐来维摩龛?还有点关系,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说,破本
参,见法身;破重关,证法身;破牢关,透法身。一切法门,证法身就是到了极顶
的工夫;唯有宗门下要透过法身,才是宗门下的事。我所讲的这许多话,与你们本
来没甚么讲头;不过,我这么讲一下子,你们用耳朵听一下子,可以说「一入耳根,
永为道种。」有此种,将来一定会发芽,发芽便会结果。佛说:「如是因,如是果。
」──参!




十二月十五日开示(九七第三日)




  「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临到我!」这是古人讲的。今
天,常住上都监师傅,一天病未到就死了。真是令人深深痛惜!他在常住上我面前
做事十无余年,未曾有丝毫的违背。别人虽然也有这样的行持,总有一点不如法;
唯有他可算得完全的!但是,我住的地方外面有个外号说我:「对清众如菩萨,对
首领如罗刹。」这两句话,我也承认是不错的。但是我这一种用心,恐怕尽人难知;
至于我抱定这个办法,并不是我的私意,是古人的办法。譬如:一个水桶漏了,缝
口很大的,当然不能装水,而且不久要散。我问你:有什么办法能可教水桶不散,
还要能装水?你们想想看:有甚么法子?若要超不过我的办法,或是与我相同,就
不能说我的不是。我的办法就是要「紧箍」。你们的法子还有超过紧箍的法吗?难
道紧板子,紧桶底,还是用泥巴糊糊?行不行?能超过我的紧箍吗?任是桶再漏,
箍一紧,自然会完成一个好桶,还能装水。要知道:锤头打在凿子上,凿子打在箍
上,箍当然要吃亏;但桶子得以成就完好。这是一定的道理。我恶,我狠,只许我
恶、我狠;假若你恶就不对了!为甚么呢?你的恶,不是我这个恶;你是造恶因,
或是破戒,或是破坏常住;你这一恶因造下来要下地狱。我的恶,是不许你造恶因,
将来不会造地狱的恶果;故此只许我恶,我恶是好事,你恶是不好事。我今天为甚
么要说这位都监师傅的好处呢?他在我面前十多年做事,常住上甚么紧要的事,他
从没有误过一回;画一个圈教他站在里面,他也没有违背一丝一毫;田务上那里租
子不好收,他一去就成功,任是再远也是一样办好。我明打听,暗打听,他没有一
点习气,对于吸香菸、打牌他是没有。有许多人离了常住,以为家里不知道,香菸
也吸,麻将也打,这样子,到了下地狱那时,后悔晚了!以为我不晓得,我还有不
晓得的理?即使我不晓得,你的因果还能逃吗?所以这位都监师傅,我要称他是一
个好人。好人是平常做到来的,要我称你为好人,是不容易的。今天他病半天,就
死了,我心里是很痛惜的!这一种人,我今天赞叹他替我做事;我希望他来世还与
我共事才好!但是寿命无常!师傅们要知道人人有份的。发起心来!




十二月十六日开示(九七第四日)




  我们出家人,很多很多的不知道为甚么事,要做甚么事。要晓得:我们的事很
多很多的,一、要布施,二、要持戒,三、要忍辱,四、要精进,五、要禅定,六、
要智慧。还有慈、悲、喜、舍等等。¨¨¨(讲六度意义。从略。)



十二月十七日开示(九七第五日)




  「心心常照理,念念契真常。」悟过来的人,他的一切动作皆有他的理论,不
出乎理外。未悟的人,一定办不到;因为他未悟,即是心地未明,理当然不能十分
达到。未悟的人,他是以自己为自己,以他人为他人。悟过来的人,不是这样的,
以我为他,以天下人为我,因此不同。你们想想:以我为我的,当然是处处先有我;
穿衣、吃饭要先有我,当然也要拣好的衣穿,好的饭吃;对于一切必须先有我而后
有人。悟过来的人,不是这样的,他是彻底相反;穿衣先要人家穿,你没有裤子,
他可以不顾自己,把自己的脱下来给你穿,没有褂子,他也脱给你;吃,也是先要
人家吃饱,自己饿,一点不要紧。为甚么呢?因为他悟过来,他的心与你们的不同,
他的心是菩萨心;未悟的人,是凡夫心。所以一个凡夫,一个菩萨,天上、地下之
别,就是悟与未悟。那么,菩萨与凡夫的不同在那里?我说一个譬喻,你们就容易
知道。譬如:一个饭头是菩萨,大火是凡夫,菩萨与凡夫共同一事,共同一寮,其
行处当然不同。凡夫是要快活一点,做起事来要少做一点,处处都要占点便宜;他
不顾人家动烦恼不动烦恼,动念头不动念头,蚀福不蚀福,他不问。菩萨不同,吃
苦的事,自己去做,让人家占便宜,你快活,我才有苦吃;深怕人家动烦恼,动念
头,自己蚀福。犹如:饭头的米正在下镬,要大火烧火;大火呢?他跑到别处去与
人家讲话;那个饭头想到灶底下去自己烧火来不及,宁好与人家磕头、合掌,请人
家代烧,也不肯动大火的念头,不去叫他。假使大火来了,看到你请人代烧,他当
然要谢你,要感激你,饭头还要安慰大火,说许多好话。你们想想:菩萨是这样子
的,不会与凡夫同一个样子。那么,大家都是凡夫,未有那个是菩萨,要想做菩萨
事,也可学学。我宣统二年在金山当饭头,我也是一个凡夫,又不是菩萨;那么,
凡夫那里不高兴学菩萨?能可以学到一点,当然好一点。我们一齐三个人都是请班
首不当,要发发心报效常住,所以讨行单;我是西单三,那两位是西单头、二。我
们初发心出外寮,三个人说好:「我们是请班首不当的人,到了外寮不能『打吱喳』
;莫说下客堂,就是讲一句高声的话,给客堂知道都不对。」他们两人赞成。戒期,
往年三个饭头,那年就是我一个人。往年大寮四口大缸装□饭、□粥,我一个也不
要。有一天加了二百人,是受比丘戒的;那一天我的箩不够用,向菜头借箩,他不
肯;我再三的去借,他也不肯借。刚巧他有别的事去了,我因米要下镬,不得已,
□他的箩就要淘米;还没有淘,他来了,一把抓住我的衣领说:「我们下客堂罢!」
我不肯去,他拖又拖不动,我向他磕响头说:「同参!同参!不要下客堂。我们初
出堂的时候讲过不下客堂,不要教人家发笑罢!」再磕三个头,他才放了我。歇一
天,他搭衣、持具到我寮房求忏悔。你们大家想想:要想行菩萨道,是不是要行忍
辱行吗?各人发起心来!




十二月十八日开示(九七第六日)




  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
□侗下去,是不容易分别。未悟的人,眼睛是没有打开的,犹如瞎子一般。你们想
想:这个瞎子还有甚么好处?一脚踏到狗屎,用手一摸,还以为好东西,或是好吃
的东西。或者把一碗好米饭给他,他还怕你们哄弄他,大概饭里头还有不净的东西。
把他安到架房里去,他到以为好的很,坐也方便,站起来,一伸手就有倚靠,大、
小便都便利,很好的。把他安到大殿上去,他到说:「不对!四面无靠,不知道是
甚么所在。」反以为在旷野中,空无倚靠,「不好!不好!赶快找一个好地方去安
身罢!」你们想想:可怜吗?苦恼吗?给好的他吃,他怕不净;安好的地方他住,
他嫌空野。为甚么?因为是瞎子,不知道是好、是歹;这就是没有开悟的人第一件
苦恼。次则,前、后无去所;来,固然不知从何处来,来的处所有无,也没有甚么
关系,不去说它。现前这个身躯,今日不知明日事,要想一定的把握,将来把这个
身躯行到甚么地方,办不到,不由你!身后更是茫无所归。你们想想:死后到甚么
地方,你还知道吗?上天堂也不知,下地狱也不知,变牛、变马也不知,乃至变一
切都不知;这就是未悟的人第二个苦恼。略说此二种,再说多了,时间来不及。你
们想想:就是这二种苦恼,就够你受了!若不开悟,谁能打开眼睛?不开悟就似瞎
子,都是前、后无去所。那个开了悟的人不同,他才知道:「我以前是个瞎子,虽
然在做瞎子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是瞎子,今天才晓得。我既知道了,把眼睛打开
一看,你们都是瞎子,这还得了么?」你们想想:他的眼睛一打开,他还高兴住到
架房里吗?牛屎、狗粪他还不知道吗?他这个时候,来也有路,去也有脚,不是那
个茫无所归的时候。看见大地众生仍在苦海里做瞎子,自己曾经如是,故此要发大
心救度他们。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爱惜这个色壳子。在未悟以前,「甚么东西?
臭皮囊!痛,就痛一下子,饥、饱、冷、暖,没有关系,坏就坏,换一个再来!要
把工夫放下来顾身体,做不到!」到了这个时候,为甚要爱惜身体,宝贵身体?因
为要这个身体培植我们的万德庄严,要行我们的六度万行。因为众生苦,你要救他,
你不行菩萨行,那里会救得到他?不结他们的缘,他那里会相信你行菩萨道?结众
生缘,还易行吗?譬如:这个悟了的人去行菩萨道,跑到一个地方,看见一个女人,
他说:「大姊,你念佛吗?」这个女人掉过头来看看,说:「你这个坏和尚,谁是
你的大姊?你再叫我,我就打你一顿。」行菩萨道的说:「好,请你打罢!还要打
重一点,手打倦了,歇一下子再打。」被她打了一顿,喜喜欢欢的去了;再到别处
行菩萨道。总之,一天到晚算一算,被三个人打,五个人骂,这是好事,是赚钱。
假使今天到晚上不曾有人打,亦不曾有人骂,不好了!今天蚀本了!行菩萨道是这
个样子的。若不这样子,怎么结众生缘?与众生无缘,你要想度他,办不到的。不
是我这么讲,佛在世时,无缘的众生尚不能度,何况菩萨?佛在世的时间,有一国
众生,佛在因地中一向没有结过他们的缘;佛在天上,他们在地下;佛到地下,他
们到水里,终归没有一回遇到佛。佛出世度众生,总不能度他们;佛去到他们的国
土,他们也不理佛。可是,迦叶尊者在往昔劫中为樵夫时,他们为蜂,尊者曾在蜂
窠前念佛一声,与他们有这点缘;所以佛叫迦叶尊者去度,他们才受法。你们大家
想想:结众生缘还要紧吗?──参!




十二月十九日开示(九七第七日)



  (讲自己住茅蓬掉锅公案一则。此公案载在《自行录》。从略。)



十二月二十日开示(十七首日)




  佛的正法难遇。我们业障重的苦恼众生,虽有善根感受这一个人身;再发一点
道心,相信佛法,用功办道,这就要有无量的培植;不然,决不能到这步田地。但
是善根虽有,感不到正法,误受许多的外道法,在我看来苦矣!还不如一个不修心
的人。何以呢?不修心的人,现在虽然不修;将来一遇机缘感受正法,这就可以发
心修行,马上就可以证果。那些外道虽然用功,他用的是精、气、神,修的是仙道:
地行仙,飞行仙,空行仙,天行仙,绝行仙等十种仙类。其中有二种:九公道,先
天道,可以近于天道;感果虽然到天道,然而,他求寿而不求乐,这就是居天舍天,
不同那八种仙类;直至修成了,住位在七金山洞里,岩下无人到的地方,寿有十万
岁。为什么住在这里呢?因为,他们所修不与人知,怕与人同居一处,传道就是一
师、一徒,没有三个人的,就是六耳不传道;他用起功来就是他一个人,不与人共;
故此修成了功,还是一个人住在七金山里头。这两种道为甚么修成功近于天的呢?
他在修因的时候,有利人的心,有做功德的心;只求寿命长,先要断欲,因此修成
功,与欲界天同寿而不同乐。你们想想:他的结果,七金山里,六欲天上,寿命若
了,仍然堕落;亦有下地狱的。何以呢?只信他的道好,不相信别的;你教他相信
三宝,他不但不相信,还要毁谤;因为他不谤三宝他不能立足;所以他这种谤因种
下去,将来一定要招果报。这许多的人,往昔因中的好因,今天,遇不到正法,便
接受种种邪见,将来,感不到好果。我真替他们可惜!又要淌眼泪替他们可怜!如
此修心,不如不修。师傅们!今天在这里参最上上禅,修十方诸佛的正法,行十方
诸佛的心行;不要开悟,就这样行去,这一种正行、正因,还了得!我的口还能赞
叹得尽吗?(再讲自己行脚时教化外道公案一则。「自行录」有载。从略。)




十二月二十一日开示(十七第二日)




  七打了九个下来。宗门下这一件事,说起来很难,又无相可见,无形可表;世
间上的事,有相可见,有形可考,自然是好做;无论甚么人,大概都是这一种要考
察实际。但世间的事亦不容易,你们看:学木匠的人,要学三年、五载,学成,有
时没得人雇用。再则,学木匠一定要□斧头,不能□剪刀来学;学裁缝的,一定□
剪刀,不可以□斧头。学裁缝的也非三年不可,不经过这么几年,也学不好的,这
是多么的难!你看宗门下的事,才真正容易!看不到,正是的;手抓不到,抓得到,
都是的;脚踏不到,是的;脚踏得到,也是的。任是用功,不用功,善念,恶念,
皆没离开。如说穿衣、吃饭那么容易,比穿衣、吃饭还要容易得多;磕着,□着便
是!弹指之间,时间还多了;一张纸也不隔,那里说远?你们想想:这么容易一件
事,你们反把它当作难事。这一件事,只要你承当下去,□斧头也能做裁缝,□剪
子也能做木匠,这是多么容易!多么简便!你们反把它当个不得了的难;把世间上
的难事,反认为容易。但是,每每有人空腹、高心,不肯实行其事,以为任何人都
不如我,我总比人强;这一种人不许是宗门下的人。若要真实是宗门下的人,他并
不是以钟板敲得好,香板打得好,就是宗门下的人。这就是弄错了!以何为宗门下
的事呢?对中等根机人说,先要从不会用「念佛是谁」说起,例如:「念佛是谁」
用不上,怎么样子用法?会用了,是怎么用法?用熟了,是怎么用法?直至得力转
入深奥工夫的路头,总要明明白白的;并不一定要开悟,只要工夫上的路头清楚就
是。对于上等根机的人,由凡夫地做甚么事,至圣人地做甚么事,未悟以前做甚么
事,既悟以后做甚么事,都要清清楚楚的,才许你是宗门下一个人。我从前当清众
的时候,看到许多「二百五」、「半吊子」当清众,谈起来,某班首的规矩不熟,
某班首讲开示讲得不好,又拖拉得很,维那是初参,种种看不起人,他以为自己超
过人家。等到常住上请到他代职事,胡涂乱闯,一天到晚引人家发笑。我看的多得
很!这一种人,还许是宗门下材料吗?大概你们还有好几位是这一种心理。你这一
种人,我要问问你:你是看不起人家,你还知道香板上的「警策」两个字有多大?
两个字中间有多少距离?上头多长?下头多长?共有多长、多宽?散香多长、多宽?
茶壶是怎么□法?绊子是怎么装法?你还知道吗?这许多事,虽然不是宗门正行,
也是宗门的助道法。何以呢?香板打得好,马上就开悟;散香的音声敲得好,也是
开悟的门径;茶壶绊子放下来一直的,人家一看就悟了;眼见、耳闻、身触,皆是
悟道的因缘。古来,灵云睹桃花而悟道,香严闻竹声而有省。宗门下的大规矩,小
法则,还能有一点马虎吗?我以前在天童当维那时,堂里有一、二位「二百五」的
人,早已听到他说:「禅堂有甚么住头?班首讲的话还讲不好,维那的规矩又不熟,
真是糟蹋人!这许多规矩、法则还要学吗?不算一回事。」我知道他们是这一种心。
我问他:「禅堂还愿意住吗?」他说:「我愿意住。」我说:「规矩,你还能守不
能守?」他说:「能守。」我说:「很好的!」那天午板香开静吃茶,茶杯子散到
他的手上,他两边一望,我走上去一顿香板,不与他讲话;茶壶来了,他又不知道
怎样接茶,我又是一顿香板;吃茶,头勾下来吃,我又是一顿香板;吃了一回茶,
打了五、六十个香板。我回头问他:「你的香板吃得还愿意吗?」他大生惭愧说:
「维那师傅慈悲!你老人家这一顿香板,我才知道禅堂深处,我才知道以前的不是;
从今向后,大规矩,小法则,我是要认真学一下子。」你们想想:这一种人可怜不
可怜?他吃了我这番痛苦,才知道禅堂里头可贵处,才把他的空腹、高心打掉。真
是一个大苦恼子!为甚么会这样?要知道:初发心的人住禅堂,如果「我见」不舍,
总有这样的心,也不怪他;并不是那一个人才是这样子的,我们以前初住禅堂也是
这样的。我求了戒住禅堂,自己以为住禅堂一定要了生、脱死才出禅堂门;不料进
了禅堂,看看人家处处不对,坐起香来,冲盹睡觉;开了静,或是放香,或是离了
执事,不是调皮,就是充壳子;今天看如是,明天看也如是;第三天,就不愿意看
了,不要再看,当下五心烦躁,难过得很。我这个人与人不同,在俗家看人家种种
不好,我才出家;后至普陀山看了一些出家人,白褂裤、白袜子、洋伞,我又看到
不好,我就至梵音洞舍身;在世界上看到不好,我就不住世界,我是这么一个人。
到了禅堂里,还看得这么许多不好,就自己回头想:我是为甚么出家?难道为看人
家来出家的?还是混不了饭吃出家的?自己问自己,自己说:「都不是的,是为道
出家的。」我又与自己考究:「既是为道出家,办道就是的!为甚么看人家呢?」
这一问,才自己痛责自己,这个不是,那个不是,皆是自己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岔。
所以,初发心的人,皆有这个不是;虽然有,还要自己觉悟;若不觉悟,一辈子不
能为人。若果你把定这一个「我见」不舍,我说:你不是宗门的材料,是「二百五」
,是「半吊子」,恐怕一定不错。各人发起心来──参!




十二月二十二日开示(十七第三日)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甚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大戒是那三坛?恐怕
还有许多人不清楚。说沙弥戒,还不知道是怎么叫沙弥;再说戒,更不知道。再说
比丘、菩萨也不知道。这一种出家人,还能算是一个出家人吗?本来这许多话,不
应在这个时候讲;要想不说,我又真替你们可怜!不得不略略的与你们讲一下子。
三坛大戒:第一坛是沙弥戒,第二坛是比丘戒,第三坛是菩萨戒。广说三坛大戒的
戒法,各有多少,各有不同。但是,我们都受过菩萨大戒的人,应当要把菩萨的事
业负起责任来才对。菩萨是行的甚么事呢?他是以六度万行为他的事业。在我们也
有万行,不是万善行,是万恶行;这种万恶行,就是我们的身、口、意造成的。要
懂得这一种万恶行,还要带一点教讲;就带一点教讲,也没有甚么关碍。何以呢?
这是各人当前的急务,故此亦可以讲。身有三业,口有四业,意有三业,共为十恶。
身三,就是杀、盗、□;口四,就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三,就是贪、镇、
疑;共十业。由十业转增万数,这是在教乘法数上,这里不多说了。能可以开悟的
人他看见这些是恶的,立定志向改恶向善,行菩萨万行。菩萨有六度;首先布施度,
度这个贪,因身、口、意俱贪。譬如:人家一件袍子好得很,心里想要,就是意贪;
口说:「你的袍子卖给我罢!」这是口贪;用手去摸一下子,是身贪;这一种身、
口、意贪,非布施不能度。何以呢?看到人家的好,便向他讨;假使行布施度的人,
不但不向人家讨,自己有甚么好的,或褂子,或裤子,有人想要,还要布施;他有
布施的心,身、口、意的贪当下就完全消灭;布施有这一种的功效。但是,贪与爱
不同,为甚么不同呢?爱以贪不到而成爱,爱在心里如胶似漆,布施不能除;非戒
不能除。谈到这一个戒字,今世人更加可怜!只知贪图一时快乐,不知道有几大劫
的受苦!要晓得:我们圣戒决不能犯;任是杀、盗、□、妄,都是圣戒。为甚么说
是圣戒?当知我体即是佛体。何以呢?佛说:「一切地、水是我本体,一切火、风
是我先身。」一切地、水、火、风,既是佛体;我这一个身体,当然也是地、水、
火、风而成;这不是证明佛体即我体,佛制的戒即是我的戒吗?故称圣戒。譬如:
犯□戒,必须将身去犯;我身即是佛身,我犯戒,即犯佛戒。你们想想:这一种圣
戒犯下来,还了得吗?以此类推,杀、盗、□、妄犯了,即犯圣戒。这一种圣戒犯
一下子,不是口说就了事,它的果报真是可怕!我不是说到骇你们,犯了杀戒,盗
戒,□戒,妄语戒,至少阿鼻地狱一大劫;重一点,就是三大劫。你们想想:犯戒
时间不过一时半刻,受起报来动经大劫,这还算少吗?比如犯杀戒,一刀便是,有
多大的时间?偷人家的东西,至多一个钟头;再则犯□戒,有多少时间的快乐?妄
语戒,就是一句话,有多大功夫?如招起报来,一大劫,二大劫,三大劫的阿鼻地
狱。此狱一昼一夜,非非想天八万大劫;非非想天一昼一夜,人间八万大劫;算起
来,将来还得了吗?如果犯戒一个钟头,受罪也是一个钟头还可以;但是一个钟头
的快乐,要受那样长的果报,少许有点知识的人,听了我这么讲,还有人淌眼泪吗?
我替你们可怜!替你们淌泪!因为你们只知快活,就不知道将来受果报的痛苦,可
怜的就在这个地方。戒,为甚么能度这几大劫的苦呢?比如一个女人在你面前,你
的心动了,马上就要犯了;但,在你两人当中弄一块木板一隔,两下分开了,要犯
也不能了。这木板犹如戒,所以能可以持戒,就与一切罪隔开了,当下就消灭了;
故此任是最爱的不得了,不怕如胶似漆,有了戒就能度他。所以你能持戒就不犯戒,
不犯,就没有苦果。还有忍辱度镇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疑。这
六度是菩萨应行的。你们受过菩萨大戒的人。虽不全是菩萨,应当学菩萨,顶要紧
的。各人发起心来──参!




十二月二十三日开示(十七第四日)



  (讲释迦世尊入海取如意珠公案一则。从略。)



十二月二十四日开示(十七第五日)



  (讲自己发愿公案。载在《自行录》。从略。)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示(十七第六日)



  (讲丛林掌故及只园掌故。从略。)



十二月二十六日开示(十七第七日)



  (讲正法来源。西天二十四祖遇难;东土初、二祖及六祖遇难。从略。)



十二月二十七日考功大解七



  师拈竹篦云:
  十七已毕,彻悟准的;把住放行,绝本绝迹。试问:七期中还有做梦者么?若
无,即死汉;若有,即俗人。各人检点看!

  良久一喝云:
  大事未明心已懈!何时再聚话无生?若能不被常情转,道海渊源转见深。如其
不会,上殿、过堂去!解!

                       【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终】


后记

  理海佛教会在加入「佛教电脑资讯库功德会」成为第二分库后,决定选《来果
禅师开示录》作为第一本予以电脑化的佛书。本会从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开始筹画
分工后,即倾全力制作,汇集所有可动员的精英,从「卧虎」、「藏龙」、到「隐
凤」都加入这一佛书电脑化的行列。其中包括中文系的儒侠、外文系的剑客、机械
系的黑手、物理系的书生、会计的金算、法律的铁判、生化的高手、笔耕的作家、
留学生的夫人、以及保险业、房地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历经六个多月的努力后,完
成打字、校对的工作。该档送到总库后再经二校,送回本会做最后修定。终结定稿
后,阳春版(无前言、后记、与附录)送至总库保存使用;本会则在加入前言、后
记、与附录后,透过美商温普敦公司的视窗编辑工具 RoboHELP 中文版将其编译成
中文视窗的辅助说明档。


  一般对一本书的校对有所谓的「三人五校」,但本书在「六人五校」后,编者
透过电脑寻找的功能,又找出几个前后不一致的用字。由此可见一本书著作与完成
的困难。所幸在最后一校后,绝大部份的差异只是:前人与今人遣词用句上的不同,
或句读标点的仁智互见。基本上对文义本身并不影响。

  本书因属于视窗辅助说明档,故在编排与制作方面,极力运用它本身具有的超
文字(Hypertext)的特性,与威力强大的分类查询的功能,让使用者能在最短的
时间,以最快的方式选择有兴趣的主题,或跳到相关的主题。希望这些电子书的特
点,能帮助使用者对禅师开示的了解与认识。电子书的另一特点即修改与复制极为
容易,故使用者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非常欢迎您与本会连络与指教。本会若更改
后将寄给您最新的版本。版本号码显示于本书视窗标题(本视窗最上一行)上。


  「忧悲苦恼的止息」与「明心见性、解脱自在」不但是学佛者的目标,相信也
是许多人的愿望。历代的祖师大德留下无尽的文化宝藏,如能善加运用,都能带我
们从忧悲苦恼的此岸,到达清凉自在的彼岸。希望电子书的出现能将这些宝藏,以
最迅速、便利、易学的方式,呈现在更多人面前,让更多人能将烦热的火宅化为清
凉的净土。


编者 谨识
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