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相應 Buddhism Dictionary【佛學辭典】
[打印本頁]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2-1-2 13:01
標題:
相應 Buddhism Dictionary【佛學辭典】
本帖最後由 釋大寬法師 於 2013-9-16 10:18 編輯
相應
[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
1.契合。
2.這裡指與眼、耳、鼻、舌、身、意相應。
[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術語)即契合之義。淨土論註上曰:「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演秘鈔七曰:「相應字,汎指契合義。」然梵語有二:一欲吃多Yukta,謂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應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祇,謂契合於理也。如瑜伽論瑜伽宗之名及三密相應,境智相應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為梵語根Yuj之變化)。起信論曰:「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華嚴論曰:「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阿含辭典 (莊春江)]
1.連結;契合,如「與法相應」、「業相應品」、「陰相應(蘊相應)」。2.被束縛,如「染著、相應」、「與苦相應」。
[佛光大辭典]
梵語 samprayukta,巴利語 sampayutta。相等和合之意。即指法與法相互間有和合不離之關係,特別指心與心所間之關係而言,六因中之相應因即屬此。俱舍論卷六謂,所依、所緣、行相、時及事等五義平等,稱為相應。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五有:不相離相應、和合相應、聚集相應、俱有(同時生滅)相應、作事(同一目的)相應、同行(心與心所緣同一對象)相應等六種相應。其中之前五種主要係對色法(物質)而言。即:
(一)所謂不相離相應,謂一切有方分之色與極微處互不相離,此因由諸色等極微所攝於同一處所互不相離之故。
(二)所謂和合相應,謂極微以上一切有方分之色更互和合,如濁水中地水之極微更互和合。
(三)所謂聚集相應,謂方分之聚色輾轉集會,如二泥團相擊成聚。
(四)所謂俱有相應,謂一身中之諸蘊界處俱時流轉,同生住滅。
(五)所謂作事相應,謂於一切所作之事輾轉相攝,如二比丘,隨一所作,更互相應。
(六)所謂同行相應,謂心、心法於一所緣輾轉同行,其中更分如下十四種之義:(1)他性相應,如心不與餘心相應,受不與餘受相應。(2)不相違相應,如貪與瞋不相應,善與不善不相應。(3)同時相應,如過去、現在、未來則彼此互不相應。(4)同分界地相應,如欲界、色界、無色界互不相應,又如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不相應。(5)有一切遍行同行相應,謂受、想、思、觸、作意及諸識,於一切位決定相應,隨無一法,餘亦無故。(6)有染污遍行同行相應,謂我癡等四煩惱與染污意,於一切時恆相應。(7)有非一切時同行相應,謂依止於心之善惡心所法隨時生起,或時起信等善法,或時起貪等煩惱法。(8)有分位同行相應,謂與苦樂等諸受與諸相應法同行。(9)有無間同行相應,謂在有心位所緣之心、心法於無間同行。(10)有有間同行相應,謂在無心位所緣之心、心法於間斷同行。(11)有外門同行相應,謂多分欲界所繫之心、心法轉外門。(12)有內門同行相應,謂諸定地所有之心、心法唯轉內門。(13)有曾習同行相應,謂異生所有之心、心法與有學無學之一分心,一向有漏,皆曾習之性。(14)有未曾習同行相應,謂出世之諸心、心法,未曾習之性。
上記總述世間與出世間一切之心、心所法,其相應現起之差別分類。此外如函與蓋一致,稱為函蓋相應;受教者(機)與教法一致,稱為機教相應。又如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相冥合,稱為心境相應;身口意三者平等,稱為三密相應。〔俱舍論卷四、大毘婆沙論卷十六、成實論卷三〕 p3912
[中華佛學百科全書]
指心、心所法或色法之和合聚集而不相離。如《大毗婆沙論》卷十六云(大正27‧79c)︰「要與他合,方名相應。自於自性無他義,故不名相應。」《俱舍論》卷四亦云(大正29‧21c)︰「或名相應,等和合故。」同書卷六又謂所依、所緣、行相、時及事等五義平等,稱為相應。但《成唯識論》卷三僅立時平等、所依平等、所緣平等、事平等四義。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五依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心、心所法之相應現起的差別分類,謂有不相離、和合、聚集、俱有、作事、同行等六種相應。略如下列︰
(1)不相離相應︰謂一切有方分之色與極微處互不相離,此因由諸色等極微所攝於同一處所互不相離故。
(2)和合相應︰謂極微以上一切有方分之色更互和合,如濁水中地水之極微更互和合。
(3)聚集相應︰謂方分之聚色展轉集會,如二泥團相擊成聚。
(4)俱有相應︰謂一身中之諸蘊、界、處,俱時流轉,同生住滅。
(5)作事相應︰謂於一所作之事展轉相攝,如二苾芻隨一所作,更互相應。
(6)同行相應︰謂心、心法於一所緣展轉同行。若更細分其義,則有他性相應、不相違相應、同時相應、同分界地相應、有一切遍行同行相應、有染污遍行同行相應、有非一切時同行相應、有分位同行相應、有無間同行相應、有有間同行相應、有外門同行相應、有內門同行相應、有曾習同行相應、有未曾習同行相應等十四種。
其中,前五項係就色法而言,後一項則約心、心所法而論。
此外,如函與蓋契合,稱為函蓋相應;所化之機與教法一致,稱機教相應或時機相應;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冥合,稱心境相應;身口意三者平等,與本尊契合,是為密教之三密相應。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二;《雜阿毗曇心論》卷二;《俱舍論》卷十九;《成實論》卷三;《顯揚聖教論》卷四;《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佐佐木現順編《煩惱研究》。
[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
互相呼應。依瑜伽論之意,有三種相應,一者,一切所緣之境,與心相應,名境相應;二者,行與理相應,名行相應;三者,三乘聖者,所修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應,此三種相應,攝盡一切法。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