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胜鬘经·白话文]胜鬘经5一乘章卍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2-21 19:41
標題:
[胜鬘经·白话文]胜鬘经5一乘章卍南无阿弥陀佛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友有信
仁义礼智信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七情情执、怀疑嫉妒、爱憎怨亲、胜负得失、控制占有。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
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胜鬘经·白话文]胜鬘经 5 一乘章
5一乘章
译文
佛对胜鬘夫人说:「你现在再进一步演说所有的佛都讲授的摄受正法。」
胜鬘夫人对佛说:「好啊!世尊!那我就讲,请您指教。」
胜鬘夫人随即对佛讲了起来:「世尊!摄受正法,就是大乘教法。什么缘故?大乘教法,生出一切声闻乘、缘觉乘,生出一切世间的与超脱世间涅槃成佛的善法。世尊!就像那雪山上的无热湖,分出八条大河,如此大乘教法,产生出一切声闻乘、缘觉乘、世间的与超脱世间而涅槃成佛的善法。世尊!又像一切植物种子,都只有依赖土地才能生长,如此一切声闻乘、缘觉乘、世间的与超脱世间而涅槃成佛的善法,都只有依赖大乘教法才能增长。所以,世尊!坚定地安住、信仰和奉行大乘教,施行摄救教化众生的大乘法门,也就是坚定地安住、信仰和奉行声闻乘教、缘觉乘教,施行摄救教化人的声闻乘和缘觉乘的、一切世间的与超脱世间而涅槃成佛的善法。
「比如世尊说到的六处,什么是六处?说的是正法住世(佛法住世);正法衰灭;受持比丘比丘尼戒,身、口、意的恶业,即得别别解脱;如法修学戒律,对于身口七支的恶业,就能降伏而灭除,离开家室亲人,专门修习佛道、接受一切防止违悖佛道行为心念的戒法。
您是为了阐扬大乘教法才讲述这六处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安住真正的佛法,是为阐明大乘教法才说它的,因为安住大乘教就是安住真正的佛法。依真正的佛法涅槃,也是为阐明大乘教法才说它的;依大乘教法涅槃,也就是依真正的佛法涅槃。防止邪恶过非以至处处解脱、调和身、口、意造作趋善和制伏邪恶过非,这两种法门,义理是同一的,只是名称不同,调和身、口、意造作趋善和制伏邪恶过非,也就是修习大乘教法。什么缘故呢?因为归依佛门学大乘教,得离开家室亲人修习佛道,接受一切防止违悖佛道行为心念的戒法,所以要讲明大乘教的维护仪态威德的种种戒法。大乘的这些戒法,也就是能降伏而灭除身口七支的恶业,也就是离开家室亲人修习佛道,也就是接受一切防止违悖佛道行为心念的戒法。
原典
一乘章①第五
佛告胜鬘:「汝今更说一切诸佛所说摄受正法。」
胜鬘白佛:「善哉!世尊,唯然②受教。」
即白佛言:「世尊!摄受正法者,是摩诃衍③。何以故?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世尊!如阿耨大池④,出八大河⑤,如是摩诃衍, 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世尊,又如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依于大乘而得增长。是故,世尊! 住于大乘摄受大乘,即是住于二乘摄受二乘,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
「如世尊说六处,何等为六?谓正法住、正法灭⑥、波罗提木叉⑦、毘尼⑧、出家⑨、受具足⑩,为大乘故说此六处。何以故?正法住者,为大乘故说,大乘住者即正法住。正法灭者为大乘故说,大乘灭者即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毘尼, 此二法者,义一名异。毘尼者即大乘学,何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是故说大乘威仪戒,是毘尼,是出家,是受具足。
注释
①一乘章:这一章叙胜鬘夫人在佛的启示下进一步演说三乘归入一乘的义理。此章是《胜鬘经》中最长、也是最繁难的一章。揣其思路可大体分为五层意思:
㈠摄受正法就是大乘,大乘之学,它涵盖或产生二乘及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并进一层讲述到六处,以说明大乘广摄一切善法的具体义学。
㈡讲到作为二乘最高果位的阿罗汉、辟支佛,不能完全按六处要求修习,只能修得有限功德,因而离真正涅槃还远着,也因而也不能得「不受后有智」,还存在着烦恼不能断。
㈢重点论述了二乘所不能断的烦恼中的无明住地烦恼,指出只有断了无明住地烦恼才能一切诸法通达无碍,得以不受后有。
㈣讲述了「不受后有智」的两种境界。
㈤论述了三乘归入一乘,阐释一乘道法即佛乘、第一义乘。
②唯然:唯唯、唯诺,谦恭地应答。唯,读作〤ヘ飞伟。
③摩诃衍:摩诃衍那(Mahayana)的略说,即大乘或大乘法。Maha 摩诃即大,Yana 即乘。
④阿耨大池:也作阿耨达池、阿那婆达多(Anavatapta)池。池、湖;阿褥达,无热。佛籍说阿褥大湖在南瞻部洲的中心,香山以南,大雪山以此,周围八百里,金、银、琉璃、玻璃妆饰着湖岸,岸边金沙弥漫,湖中清波如镜。有八地菩萨化为龙王,住在湖底宫室里,吐出清冷的水,源源供给南瞻部洲。这是古代印度人民对恒河源头的猜测,近代以来不断有人实地探寻,有个叫海丁的瑞典人游历西藏,发现有一个封闭型的淡水湖,名叫玛拉萨罗瓦湖,海丁认为此湖水潜流地中即成为恒河的源头。
⑤出八大河:由阿褥大池生出八大河滋润南瞻部洲,实际上是指古印度。佛籍记载大都说是出四大河,㈠是殑伽河,即恒河(Canga),为印度三大河之一,发源于喜玛拉雅山南麓,佛籍中说它从阿耨大池的东面出,入东南海,实为孟加拉国湾。㈡是信度河,也作辛头河(Sindhu),即印度河(Indus),从阿褥大池的南面出,入西南海,其实为阿拉伯海。㈢是缚刍河,也作缚叉河(Vaksu)从阿褥大池的西面出, 入西北海。㈣是徙多河,也作私陀河(Sita),从阿褥大池的北面出,入东北海,其实为中国的长江之源,注入东海。佛籍中说一河中有黄金,一河中有金刚石,一河中有红宝石,一河中有琉璃,湖中莲花满布。说八河也有现实依据,印度河、恒河上游的支流很多,恒河最著名的支流即朱木拿河(Vamuna,Jumna), 印度河最著名的支流即五河(Panjab),梵语为旁遮普,居于五河流域的旁遮普省即由此五河而得名。
⑥正法灭:正法之灭,以正法灭之,此处的灭不同于前面的「法欲灭」的灭;不能解释为衰灭,应释为灭之法。灭即灭除一切情欲与妄相,脱离生死,涅槃为佛,涅槃(Nirvana)也译作灭。佛教各派都讲灭;此处正法灭是讲的大乘真正的佛法所要求达到的涅槃境界。
⑦波罗提木叉:Pratimoksa 戒律的梵语音之一。戒律的梵音还有尸罗Sila、优婆罗叉Vpalaksa 毘尼Vinaya 指七众防止身口七支等过,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戒律即为佛弟子防止邪恶过非心念行为所制定的禁条律法。佛家又将波罗提木叉意译为别解脱、处处解脱。<胜鬘夫人会>经文即作别解脱。别,不能误会成不要,别是防止的意思,别解脱意即遵守禁令律法防止邪恶过非污染身心,从而达到清净解脱。
⑧毘尼:梵语毘奈耶(Vinaya)的略说,虽意也是戒律,但佛家对此梵词习惯译为灭、调伏。因能灭恶行邪念,所以称为灭。因能调和身、口、意的造作趋向善,制伏、除灭恶行恶念,所以称为调伏。
⑨出家:梵语为波吠你野(Aranyaka),意即离开家室亲人,接受一定教法戒律修习一定教道。在古印度,出家并非仅就佛教而言,凡须修行的各种外道也有出家的要求。出家并非都是指入寺为僧,菩萨居士心出家也叫出家。不过《胜鬘经》此处的出家,则是强调身、心都出家,即出家做比丘、比丘尼。
⑩受具足:也作受具、受具足戒。受戒即接受或遵守教法所拟定的禁条。佛教戒有四级,即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十戒、具足戒为出家戒。具足戒,即凡是有违佛法的行为和心念都要戒防除灭,具足即圆满充足,是不可确数的。佛家为了使具足戒给人强烈印象,也以数来说明,称僧的戒条略说二百五十,广说八万,其实无量;尼的戒条略说五百,实为三百四十八,广说八百,其实为无量。不过,为了使具足戒切实可行,还是以列举具体戒条的时候多,其分类如下表:(图略)
译文
「所以,阿罗汉,没有别异的出家与受具足戒。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诸阿罗汉是依如来出家、依如来受具足戒的。阿罗汉归依佛门,阿罗汉还怀有微细的恐怖心,为什么呢?因为阿罗汉虽说已了生死,于涅槃中住,但还有变易生死,不能通达生死涅槃的平等性,所以仍然深怀恐怖心念,好像担心有人提着利剑时时刻刻要杀害自己。
「所以,即使修到阿罗汉也不能获得彻底觉悟、涅槃作佛、法身无上、功德无量的无比悦乐,什么缘故?世尊!自己已得究竟自在,不须再别求归依,就像世间的众生无依无怙,有种种不同的恐怖,因为有种种的恐怖,所以别求归依。如此阿罗汉怀有恐怖心,所以归依如来。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怀有恐怖心,故知阿罗汉、辟支佛还有有余变易生死的法不尽,所以还有生;他们没有成就最高果位的涅槃清净,所以修的清净行不纯净,杂有情欲污垢;他们所修佛事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应当修习精进不懈;他们还没有完全度到涅槃彼岸成佛,当有烦恼须断,正是因为有烦恼没有断绝,听以他们离无上的涅槃成佛境界还远着。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只有如来才能受到一切众生的供养,才能真正觉知一切法,才能证得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成就一切功德;阿罗汉、辟支佛不能成就一切功德,说他们获得了入灭超脱,那是佛为了引导他们达到脱离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因为只有如来才能证得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成就无量的功德;阿罗汉、辟支佛成就的只是有限量的功德,说他们获得了入灭超脱,那是佛为了引导他们达到脱离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因为只有如来才能证得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阿罗汉、辟支佛成就的只是可以思议的功德,说他们获得了入灭超脱,那是佛为了引导他们达到脱离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因为只有如来才能证得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把一切应该断灭的烦恼,全都断灭了,成就清净行的最高果位即究竟超脱;阿罗汉、辟支佛没有断尽一切应该断尽的烦恼,没有成就清净行的最高果位究竟超脱,说他们获得了入灭超脱,那是佛为了引导他们达到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所采用的巧妙方法。因为只有如来才能证得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被一切众生恭敬地仰望,超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修行所能达到的境界,所以阿罗汉、辟支佛离无上的涅槃成佛境界还远着。
「说阿罗汉、辟支佛在内心里领悟到断绝烦恼超脱生死的四种智慧,到底达到灰身灭智、水远清寂的涅槃境界,也是如来为了引导他们达到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所采用的巧妙方法,是佛为随顺阿罗汉、辟支佛所讲的, 尚未显示真实究竟的佛法理义。什么缘故?这要说到有二种死。哪二种死呢?说的是分段生死、不思议变易生死。分段生死,说的是处在虚妄不实的三界六道中轮回的众生,按各自的形体段别、寿命限数生生死死。不思议变易生死,说的是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为了济度众生,随意受生而获得形身,以至究竟获得彻底觉悟。在这二种死中,以分段生死,说阿罗汉、辟支佛「我已脱尽生死果报的智慧」;因为阿罗汉、辟支佛只领悟契合小乘修行的果位,尚未达到究竟果位,仍受着生死果报,所以说「清净涅槃行已建立的智慧」;凡夫与人天是不能办到的,七种修学佛道的僧伽也还未作到,因为阿罗汉、辟支佛因断尽虚伪烦恼,所以说他们「所作已办」。
「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绝的烦恼,更不能受作为未来果报的后世身心,所以佛说他们「不再受有未来果报身」。因为阿罗汉、辟支佛毕竟还未断尽一切烦恼,也还没有断尽未来生死果报,所以佛说他们「不再受有未来果报身」。什么缘故呢?因为有些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断绝不了的。烦恼有二种,哪二种烦恼?指的是根本烦恼和随起的具体烦恼。根本烦恼有四种,哪四种?说的是三界的一切见惑(即不能通达真如理体的错误见解),欲界的一切思惑(即迷恋世间色、声等事物所产生的恋念思虑的妄情妄想),色界的一切思惑,无色界的一切思惑。这四种根本烦恼,能产生一切随起的具体表现的烦恼。起的意思是, 在极短时间内闪过的妄心都能使一定的具体烦恼相应生起。
原典
「是故,阿罗汉①无别出家受具足。何以故?阿罗汉依如来出家受具足故,阿罗汉归依于佛,阿罗汉有恐怖。何以故?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②,如人执剑欲来害己。
「是故,阿罗汉无究竟乐。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众生无依。彼彼③恐怖,以恐怖故,则求归依。如是阿罗汉有怖畏,以怖畏故,依于如来。世尊!阿罗汉、辟支佛④有怖畏,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⑤不尽,故有生⑥;有余梵行⑦不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
「何以故?惟有如来应⑧、等正觉⑨、般涅槃⑩,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⑾。惟有如来得般涅槃,成就无量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惟有如来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思议⑿功德,言得涅槃,是佛方便。惟有如来得般涅槃,一切所应断过⒀,皆悉断灭,成就第一清净⒁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过,非第一清净,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惟有如来得般涅槃,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出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境界⒂,是故阿罗汉、辟支佛去涅槃界远。
「言阿罗汉、辟支佛观察⒃解脱⒄ 四智⒅、究竟得苏息处⒆者,亦是如来方便,有余不了义说⒇。何以故?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分段死(21)、不思议变易死(22)。分段死者,谓虚伪众生。不思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23),乃至究竟无上菩提。二种死中,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智「我生已尽」(24);得有余果证故,说「梵行已立」(25);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26)先所未作(27),虚伪烦恼(28)断故,说「所作已办」(29)。
「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30)。非尽一切烦恼(31),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说「不受后有」。何以故?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32)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33),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34)、欲爱住地(35)、色爱住地(36)、有爱住地(37)。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剎那心剎那相应。
注释
①阿罗汉:Arhan,Arhat,意译为不生,梵音啊(A)有不义,罗汉(rhat)为生义。不生意即不再受生死果报;永入涅槃。又意译为杀贼,意即杀却烦恼贼。又意译为应供,即应受人天供养。阿罗汉属于小乘的最高果位,更具体地说是声闻乘所达到的最高果位。小乘尊崇释迦佛陀,认为佛陀的境界是不可能达到的,作为他的声闻弟子只能修到阿罗汉境地。
②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胜鬘夫人会》此处作「阿罗汉于一切行,住怖畏想」,两种译文看似截然相反,其实是意趣不同而已, 义旨却基本一致。阿罗汉于一切行,住怖畏想,意思是阿罗汉对于自己的一切身、口、意的造作,都存有很深的恐怖心念。行,身、口、意的造作;住,此处作执着。「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这里经义是强调阿罗汉行也恐怖,到无行也恐怖,所以才有后文「阿罗汉不证出离究竟安乐」。
③彼彼:那个那个,引申义为哪个哪个。各式各样的恐怖:如恶名畏、大众畏等。
④辟支佛:梵语辟支迦佛陀(Pratyekabuddha)的略说,意译为缘觉、独觉。辟支佛又可以看作缘觉乘的最高果位。
⑤有余生法:与毕竟不生法相对。本来阿罗汉又名为不生,小乘是强调自己修习的为毕竟不生的,不承认自己存在有余不生法。有余不生法是大乘对小乘的说法。
⑥有生:有生死果报,未超出三界六道。
⑦有余梵行:梵,梵语梵览磨(Brahma)的略说,意即清净,也作离欲。梵行,清净无欲行。
⑧应:应供的略语。
⑨等正觉:正遍知的另一表述语,意即遍(等)正觉知一切法。
⑩般涅槃:Parinirvana,称为涅槃(Nirvana),意译为入灭、寂灭、灭度、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佛教所追求的超脱生死的最高理想境界。
⑾佛方便:又作佛善巧。方便梵语为伛和(Upaya),又意译为善巧。佛籍方便的解释极多,各派释义有别,语境不同用法也异。大乘有三种解释符合此处方便的文义,㈠是认为系小乘通向大乘的门径,称为方便教;㈡是认为系三乘通向一乘的门径,也称为方便教;㈢是认为方便不过是为教化人所暂时采用的随应性方法,方法不过是假借身、口、意而已,其实是不真实的。因此,此处经文「佛方便」,本意是说阿罗汉所谓的涅槃,还不能算是究竟成佛涅槃,只不过是佛为了教化他们所权且使用的方法。
⑿思议:佛家认为达到佛的最高境地,则是无上无等等的,超出未成佛的人可思虑论议的范畴,称为不可思议;而虽然在修佛法,然而尚未达到成佛的最高境界,就不是无上无等等,因而仍属于可思议的范畴。
⒀过:超离。
⒁第一清净:究竟涅槃成佛。清净即梵行、涅槃;第一,是佛家专用于肯定最高佛境界范畴的词,相当于至高、无上、无等等。
⒂出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境界:此处宣谕的是三乘归入一乘(即佛乘)的义理。
⒃观察:佛家所说的观察不是指对实际发生着的客观现象进行仔细地察看了解,而是意指在内心视象里观视佛相、佛境的庄严,在心念里理解领悟佛法理体。所以观察又作观念、观想。
⒄解脱:梵语(Moksa)。解,断离尘世欲念惑见烦恼的束缚;脱,得以自在无碍。
⒅四智:有好几种义,此处四智属于小乘范畴。声闻乘要证得最高的阿罗汉,须有悟得四谛的智慧。
四智圆满才能获得阿罗汉果,说:「我生已尽」(已领悟到苦谛)、「梵行已立」(领悟到灭谛)、「所作已办」(领悟到道谛)、「不受后有」(领悟到集谛)。
⒆苏息处:即善息处。苏,梵语Su,意即善。苏息处是小乘所说的灰身灭智永远清寂的涅槃境界,大乘不同意灰身灭智自身解脱的教旨。
⒇不了义说:大乘佛徒常将佛法义划分为了义和不了义,了义即分明显了究竟真实的佛法理义,不了义即未能显了究竟真实的佛法理义。以具体的义理为例,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的义理,属于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的义理,属于了义。了义又作为真实的异名,不了义又作为方便的异名。大乘常说小乘为不了义,不过方便而已。所谓了,即完全到底的意思。
(21)分段死:也作分段生死。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分段,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盖三界众生所感生死之果报各有类别、形貌、寿量等之限度与差异,故称分段生死。
(22)不思议变易死:各家说法不同,依据《大乘义章》卷八所释,说:「微细(佛家说有一种精神性的微细存在于一切物处,形同虚空,只有佛眼能见,肉眼见不到,其实微细类似通常所说的灵魂)生灭无常(实为变化无常),念念迁变(在极短的时间里都会发生变化。念念,即刹那刹那)。前变后易,名为变易。变易是死(发生了变更,就相当于死),名变易死。」
(23)意生身:又作意成身,初地以上的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能随意受生而获得形身,即随意变化得身。
(24)说阿罗汉、辟支佛智我生已尽:此处说,指佛为二乘讲述方便,即不了义。「我生已尽智」,意指小乘修行人领悟到苦谛的义理。苦、集、灭、道四圣谛是释迦牟尼初转*轮(最初传道)的重要内容的一部分。其中的苦缔主要是讲人生皆苦,诸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等,佛家认为只有透彻到人生皆苦的道理,才能具有意识到「我生已尽」的智慧。
(25)梵行已立:是佛为二乘讲说的领悟到灭谛的智慧,所以又作「梵行已立智」。所谓灭谛主要是讲通过断绝尘世污垢烦恼,实现解脱生死果报的苦痛,通达清净涅槃理想境界。小乘的涅槃充其量只能「灰身灭智」,在利他人上比较消极。后来人乘强调利他,提出「无住涅槃」或「究竟涅槃」的义理,认为这是从根本上体现了释迦的佛法精神,《胜鬘经》就是本着这个精神强调三乘入一乘的。
(26)七种学人:学,即有学,指虽已觉四谛之理,但因未断烦恼,故仍须学习戒、定、慧三学者。在四向四果中,除最后之阿罗汉果外,其余四向三果等七者皆为有学,故称七种学人。
(27)作:在办中,此处特指对道谛的领悟实践。
(28)虚伪烦恼:即指见所断惑八十八及修所断惑十。
(29)所作已办:又作「所作已办智」。道谛即灭苦的具体方法、门径和修习灭苦的具体进程。随着佛教的发展完善,道谛的内容也是逐渐系统细密的。最初为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次繁衍成三十七道品,将八正道涵纳其中;后又归纳为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无论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还是六度,又都有戒、定、慧三学的划分,见下表:(图略)「所作已办」,意为道谛要求一一领悟的道品都已经领悟,即所要作的都已办到。
(30)不受后有:是佛为二乘讲说的领悟到集谛的智慧,所以又作「不受后有智」。集谛,讲造成人生一切皆苦的原因是什么。佛家认为人生宇宙存在着惑、业、苦三连锁及十二因缘流转,三连锁摄着十二因缘。先说十二因缘,所谓因即造成后世结果的前世所作,这也就是业报因果律;所谓缘,即十二因缘的任何一支都必须以他支为形成或存在条件。
㈠无明:十二因缘起始因,意即前世愚痴无智,不明佛法,生贪、瞋、痴惑诸烦恼,从而导致前世的行。
㈡行:前生造作的善恶诸身、口、意活动,由此形成的业力(意志力),造成投胎时的妄念(带着对虚妄不实相的迷惑和执念去投生)。
㈢识:投胎时的妄念,带此妄念投向与此妄念相应的母胎去处,作为现世的果报。
㈣名色:投胎后现世胎儿的身心,名,精神;色,肉身。胎儿身心逐渐育发出各种器官。
㈤六处:胎儿生长,渐长成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出胎后的婴儿就依靠此六根感受外物。
㈥触:出胎后的现世幼儿,运用自己六根与外六境(色、声、香、味、触、法)相对接触,产生感知。
有感知就会产生情感。
㈦受:受即在感知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心境,随年龄增长,心境明分为苦、乐、不苦不乐。
㈧爱:人至青年,由苦乐体验而生出厌苦悦乐情意,形成贪染财、色、名、食、睡等欲念。
㈨取:成年后欲念转炽,对所贪的诸外境产生追求执取的心。有执取心必现于外付诸造作。
㈩有:即造作,今生的所作所为必然导致感受来世生死果报。
(十一)生:来世的生,由现世的善恶行为导致来世色、受、想、行、识五蕴身。
(十二)老死:有五蕴假合身的出生,必有衰老而至死灭。
三世因果惑业苦连锁十二因缘关系可显示如下表:(图略)所谓「不受后有」,即修习小乘教法,领悟三世因果惑业苦连锁十二因缘的义理,断惑禁业灭诸烦恼,从而超脱十二因缘的流转,不再受后有,亦即不再受未来世生死的果报。
(31)非尽一切烦恼:阿罗汉、辟支佛毕竟不能断尽一切烦恼。这是大乘对小乘的看法。
(32)住地烦恼:也作根本烦恼,能产生其它种种随起烦恼。随起烦恼所依为住,根本烦恼能生起种种实时烦恼为地。
(33)住地有四种:住地烦恼有四种。住地即住地烦恼的简说。住地有四种和五种两说。
四种,指生起烦恼的四种根本烦恼,即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五种,指无论起烦恼还是根本烦恼都生于作为一切烦恼之根本的无明住地,四种加一无明住地即为五。
(34)见一处住地:又作见一切住地。佛家将三界内的一切烦恼(惑)大分为两大类,即见惑和思惑,简称为见思。各宗派对见惑和思惑的定义及品数设定划分并不一致。下面介绍的是通常说法:见惑——见,推度,即抽象的逻辑推导和理解;见惑,又作理惑。见惑,意即不能通达真如理体的错误见解,或作妄见。要照见佛法真理,必须断绝见惑,断见惑称为见道。见惑一般分为八十八使,欲界三十二使、色界二十八使、无色界二十八使。其中欲界苦谛十使的内容最为关键。十使又分为五钝使,即贪、瞋、痴、慢、疑。五利使,即㈠身见:又称我所见,妄以为自身是真实常住的,妄以为身边诸物是属于自己的。㈡边见:或固执地认定死后一切断绝,或固执地认定死后常住不灭,偏颇地执定一边。㈢邪见:妄以为世上本无所谓因果报应,持恶不足恐、善不足好的谬论。㈣见取:将各种邪门歪道误为出世无上妙法。
㈤戒取:误信各种邪门歪道后,按它们的戒禁修种种行法,妄以为这样可以升天涅槃得无上道。
思惑——迷恋世间色声等现实事物而产生恋念思虑的妄情妄想,故思惑又称为事惑。要超脱生死,必须断绝思惑,断思惑称为修道。思惑一般分为八十一品,即欲界五趣杂居地九品,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各九品,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各具九品。佛家还认为,断惑有次第,先习见道断见惑,后习修道断思惑,二惑断尽为无学道。
(35)欲爱住地:欲界中除见惑、无明惑以外的一切烦恼,即欲界一切思惑。由于贪爱的过咎最污浊、严重,所以举爱来概括其它一切烦恼。
(36)色爱住地:色界中除见惑、无明惑以外的一切烦恼,即色界一切思惑。由于贪爱的过咎最污浊、严重,所以举爱来概括其它一切烦恼。
(37)有爱住地:无色界中除见惑、无明惑以外的一切烦恼,即无色界一切思惑。由于贪爱的过咎最污浊、严重,所以举爱来概括其它一切烦恼。从欲界的贪爱到无色界的贪爱,逐渐递减,但并非断绝,仍然存在着贪爱,也因之仍然存在着生死果报,所以称之为有爱,而非无爱。
译文
「世尊!与心不相应的,是为无始无明住地。
「世尊!这四种根本烦恼力,虽然是一切现起的烦恼所赖以产生的种地,但与无明烦恼相比,无论计数还是譬喻都表明比不上,世尊!如此无明烦恼力,与包涵着贪爱的四种根本烦恼相比,无明烦恼的力量最大。就像诸天中的魔王「杀者」,在他化自在天中,他的色身、法力、寿命、随从,全都具备,神通力自在特殊胜妙, 如此无明烦恼的力量,与包涵着贪爱的四种根本烦恼相比,它的力量最强大,是恒河沙那样多的现起烦恼赖以产生的处所,它也使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四种烦恼恒久不退。它是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所不能断绝的,只有如来无上觉悟的智慧才能断绝它。如此,世尊!无明烦恼的力量确实是最大的。
「世尊!又如取着为缘,招致生死果报的身、口、意造作为因,并由此因缘导致三界中的生死果报,如此无明烦恼为缘,证悟涅槃果的修行为因,并由此因缘产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的随意变化身的变易生死。这三种境界中他们三种随意变化身的现起产生,和他们修习证悟涅槃的产生,都是凭依无明烦恼而生起来的; 无漏业与三种意生身,都是有缘而生起的,并不是无缘,所以,他们的三种随意变化身和对证悟涅槃的修习,都只是与无明烦恼存在着因缘关系。世尊!如此包涵着贪爱的四种根本烦恼所导致的行为,与无明烦恼导致的行为是不相同的。根本的无明烦恼不仅与四种根本烦恼不同,而且与四种根本烦恼脱离的,只有修行证得佛的境界才能断绝,只有凭借佛的彻底觉悟的无上智慧才能断绝,什么缘故呢?阿罗汉、辟支佛虽然断绝了四种根本烦恼,但是根本无明烦恼未断,未得究竟,所以不得自在力,也没有能达到领悟契合绝对真理的真如境界。断尽了导致六道生死轮回的烦恼,剩下的就是根本的无明烦恼。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不再受生死轮回得最后身的菩萨,由于受无明烦恼的遮蔽不能证得最高理想的无上涅槃境界,对那些能断绝无明烦恼佛智诸法不能理解,不能领悟。正是因为对佛智诸法不能理解、不能审度抉择,所以对应该断绝的无明烦恼,不能断绝,不能断尽。因为没有断绝无明烦恼,还只能说得上是有今生身果报的解脱,并非是断绝一切烦恼的彻底解脱;只能说得上是有今生身果报的清净涅槃功德。由于只是获得了有今生身果报的解脱、有今生身果报的清净涅槃行、有限的功德,由于领悟苦谛不彻底、断离因缘果报不彻底、契合灭谛不彻底、修习道品不圆满,所以他们得到的所谓涅槃,只能是未彻底的无上涅槃。获得非彻底无上涅槃,只能称得上是趋向最高理想的成佛涅槃。如果彻底领悟苦谛、彻底断离因缘果报、彻底契合灭谛、圆满修习道品,他们就能在这迁流变化的分段生死世间,在这迁流变化的变异生死世间, 水远地安处最高理想的无上涅槃境界;他们就能在这无荫覆无保护的世间,无依止的世间,而得到保护、得到依怙。
「什么缘故?因为契合了真正的最高佛法,法不会再有优劣的区别,所以能获得最高理想的无上涅槃;因为智慧达到遍知一切的境界,所以能获得最高理想的无上涅槃;因为彻底解脱了,所以能获得最高理想的无上涅槃;因为修满了一切清净善行,所以能获得最高理想的无上涅槃。所以,无上的涅槃境界所具有的体性是纯一无异的,这体性就叫解脱,即脱离尘世羁累,作佛自在无碍。
原典
「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①住地。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②依种, 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恶魔波旬③,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④众具,自在殊胜,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惟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如是,世尊!无明住地最为大力。
「世尊!又如取缘,有⑤漏⑥业因,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⑦,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⑧。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生及无漏业生,依无明住地;有缘非有缘⑨,是故三种意生身及无漏业,缘无明住地⑩。世尊!如是有爱住地数四住地,不与无明住地业同,无明住地异离四住地,佛地所断,佛菩提智所断。
何以故?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⑾,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最后身菩萨⑿,为无明住地之所覆障故,于彼彼法不知不觉⒀,以不知、见⒁故,所应断者。不断、不究竟。以不断故,名有余过解脱⒂,非离一切过解脱⒃;名有余清净,非一切清净;名成就有余功德,非一切功德,以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⒄,断有余集, 证有余灭,修有余道,是名得少分涅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若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于无常坏⒅世间,无常病⒆世间,得常住涅槃;于无覆护世间,无依世间,为护为依。
「何以故?法无优劣故得涅槃,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脱等故得涅槃,清净等故得涅槃。是故涅槃一味等味⒇,谓解脱味。
注释
①无始无明:佛家认为无明是惑之根本,本性存在,在无明惑之先不再有惑,所以无始无明又称为根本无明。一切众生本性无明,所以众生也称为无始。因为众生本有无始无明烦恼(住地),所以不存在与心相应的问题。无明,梵语为阿尾你(Avidya),心识本性闇钝,不能理解领悟一切佛法。无始,没有起始。
②上烦恼:即起烦恼,随起或现起的烦恼。
③波旬:梵语波卑面、波粹(Papiyas,Papiman)的讹转,恶魔的名称,意为恶者或杀者。
④眷属:佛家说诸天中有魔,他化自在天王为魔王,他常率众魔下人道(人世间)阻挠佛的教化。魔王随从即其眷属。
⑤有:有生死果报,即死后还存在受生。
⑥漏:留住的意思,即超不出三界,仍留在六道中轮回。
⑦无漏业因:与有漏业因相对,特指修行人修习戒、定、慧证悟涅槃果,即四谛中的道谛。
⑧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因为无漏业才产生此三种能变化随意身的果。
⑨有缘非有缘:此处指无漏业与三种意生身,都是有缘而生起的,并非无缘的。
⑩缘无明住地:与根本的无明烦恼存在趋向性联系。
⑾证:特用于通达契合真如。
⑿最后身菩萨:又作最末后身、最后生、最后有、后身菩萨,意指有人已生于欲界,即以此身修行成道,此身就成为这人的最后有的身,不再受生。这种概念都是建立在神识不灭、六道轮回的义理基础上的。
⒀于彼彼法不知不觉:彼彼法,指无明住地。全句指二乘及「最后菩萨身」,直到成佛的前一刹那,都是为「无明住地」所覆障。由无明住地,蒙蔽真实,无法彻见一切法的如实性相,故说:「于彼彼法不知不觉。」
⒁不知、见:即不知不见,不理解,不审度决择。见,梵名捺喇舍曩(Darsana),思虑审度决择正邪。
⒂有余过解脱:应读作:有余过——解脱。有余过,即修超脱生死法不彻底仍留在三界受今生身果报(最后身)。过,超出生死。
⒃离一切过解脱:修彻底超脱生死法,断离一切烦恼,达到脱离尘世羁累,超出生死果报自在无碍。
⒄知有余苦:理解领悟苦谛不深透,不能证究竟涅槃,仍受今生身果报。此句应读作:知——有余苦。
「有余苦」是偏正词组,不是主谓词组,下面三句的句法仿此。
⒅坏:此处指死,即分段生死。
⒆病:此处指渐变,即变异生死。
⒇涅槃一味等味:又作涅槃等一味。意即涅槃境界所具有的体性是纯一无异的。味,体性、德性等一味,平等无差别、纯正一味的体性。
译文
「世尊!如果无明烦恼不断绝、不断尽,就不能达到体性纯一的无上的般若涅槃境界,什么缘故呢?因为无明烦恼不断绝、不断尽,比恒河沙数还要多的应断绝的烦恼就不能断绝,不能断尽。由于比恒河沙数还要多的应断绝的烦恼没有断绝,所以,比恒河沙数还要多的佛法,是本应该获得的,却得不到;是本应该契合的,却契合不了。
「所以,无明烦恼聚集着其他的一切烦恼,生发出一切在修道断绝烦恼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它生发出在用思虑觉知佛理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在专心修习佛法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在用智慧观照契合真如理体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在用思惟修习佛理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在专心领受佛法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在用各种善巧方法修习佛法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在用智慧通达佛理真实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阻碍修行求获佛果的烦恼、在修行求获一切功德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在修获佛力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在修获四无畏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如此比恒河沙数还要多的随起烦恼,只有如来彻底觉悟的智慧才能断绝。一切在修道过程中随起的烦恼都依赖无明烦恼生成,这一切随起烦恼的发生,都以无明烦恼为原因,以无明烦恼为条件。世尊!对于这些随起烦恼,心可以与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相应。
「世尊!心却不能与根本不了知一切佛法的无明烦恼相应。
「世尊!再提起那些比恒河沙数还多的,应该由如来彻底觉悟的智慧断绝的烦恼,那一切都是由无明烦恼所持,由无明烦恼生成的。就像一切种子,都依赖土地萌生、成株、长大,假如土地坏了,从土地所生的种子、芽、茎等也就随之失坏了。那些比恒河沙数还多的,如来觉悟的智慧所应断的烦恼,那一切都由无明烦恼所生起、所建立、所增长。如果断绝了无明烦恼,比恒河沙数还要多的、由如来彻底觉悟的智慧断绝的烦恼也随着断绝,如此一切根本烦恼和随起烦恼全都断绝,那么, 也就能证得像恒河沙数等如来所得的一切诸功德法,就能通达无碍,具有一切智慧。断绝一切过咎罪恶,获得一切功德,成为诸法之王,掌持一切诸法自在无碍,从而进入在一切法中自在无碍的佛境界。到达佛的境界,作为如来,作为应受一切众生供养的、遍知一切诸法的佛,就可以像师子吼一样地无畏地宣说:
「我已具有脱尽生死果报的智慧,建立清净涅槃行的智慧,一一办完应该奉行的道谛的智慧,不再受未来果报身的智慧。所以,世尊您像师子吼一样无所畏惧,依据完全彻底的真如理义,才能一向肯定的宣说。
原典
「世尊!若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谓明解脱味。何以故?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过恒沙等所应断法①不断、不究竟。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故,过恒沙等法应得不得②,应证不证。
「是故,无明住地积聚③,生一切修道断烦恼上烦恼④。依生心上烦恼⑤、止上烦恼⑥、观上烦恼⑦、禅上烦恼⑧、正受上烦恼⑨、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如是过恒沙等上烦恼,如来菩提智所断。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世尊! 于此起烦恼,剎那心剎那相应。
「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世尊!若复过于恒沙如来菩提所应断法,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譬如一切种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长,若地坏者,彼亦随坏。如是过恒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依无明住地生、建立、增长。若无明住地断者,过恒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皆亦随断,如是一切烦恼、上烦恼断,过恒沙等如来所得一切诸法,通达无碍,一切智见。离一切过恶,得一切功德,法王法主而得自在,登一切法自在之地。如来、应、等正觉正师子吼: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故,世尊以师子吼,依于了义一向记说。
注释
①过恒沙等所应断法:比恒河沙数还要多应该断绝的烦恼。此处的过,意为超过。法,此处作烦恼的种种现象解,后文中列举的种种上烦恼就是所应断法之所指。
②过恒沙等法应得不得:比恒河沙数还多的佛法,应该获得的却得不到。法,此处用作佛法、正法,不同于上句中的法。
③无明住地积聚:无明烦恼通过心(精神形态)聚集固着其它的一切烦恼。积聚,佛家一般指人的精神世界具有聚集、积累并晶凝的功能。
④生一切修道断烦恼上烦恼:意即修道本来是为断绝烦恼,然而在修道过程又产生阻碍修道的烦恼。
上烦恼,用在此处意指沾上诸佛法随起的烦恼。
⑤心上烦恼:阻碍思虑觉知佛理的烦恼。心,梵语质多(Citta),指人的思虑意识、领悟觉知的精神功能。佛家对心理、精神诸现象都有极精微的分析,其中心意识本体论与俗家的心理学、精神现象学有明显区别,不可一概而论。
⑥止上烦恼:对佛法真理定心专注过程中产生的干扰性烦恼。止,定的异名,梵语作奢摩他(Samatha),也作三摩地(Samadhi),心定一处,专注不移,佛家特指将被欲念骚动的心止息下来,专注佛法真理。
⑦观上烦恼:阻碍智慧观照契合真如理体的烦恼。观,梵语为毘婆舍那(Vipasyana,Vidarsana), 智慧别名,意即以智慧观照契合真理。又止与观常组合用,并作为修习佛法的重要方式或法门,梵语也作奢摩他,也作毘婆舍那。修习止观过程中,止在前,静心伏烦恼;观在后,运智断烦恼,最终证真如。
⑧禅上烦恼:阻碍思惟修习佛理的烦恼。禅,又作禅定、禅那(Dhyana),也有作三昧、奢摩他的,意即静虑、思惟修,静定下来思惟审虑,达到对佛法义理解悟。禅的概念与止、观的概念有相似处又有区别,止只意指心专注,而禅则是思惟时的专注;观泛指观达,而禅则是指通过思惟抵达。可见止、观的外延比禅大,禅的内涵比止、观丰。
②正受上烦恼:在专心领受佛法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烦恼。正受,梵语为三昧(Samaya,为禅定的别名。专注不邪为正,领纳佛法为受。正受虽为禅定的异名,但两者意指也各有侧重,禅定义重在思惟,正受义重在领纳。
译文
「世尊!不要受未来果报身的智慧有二种:「第一种是,如来运用无上的佛法调化、降伏烦恼魔、五阴魔、死魔、他化自在天魔等四魔,超出一切世间,被一切众生恭敬仰望,获得不可思虑契合真如的法身,在生发一切智慧的境地里,获得最高自在无碍。再往上更是达到脱绝一切因缘造作、断尽对一切妄相情欲的执迷的真如真理境界,强大的十种智力无不具备,从而升入最高的、无上的、无畏的成佛境界,于一切所知境地,以无碍智慧去观察、理解、领悟、契合佛法真如,不须依赖他力:获得不受未来果报身的智慧,能像师子吼那样无畏地宣说佛法。
「世尊!第二种说的是,阿罗汉、辟支佛,度过令人恐怖的生死轮回的畏途,在原来有所解脱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彻底解脱的悦乐,于是这样想:我已经脱离了对生死的恐怖,不再遭受生死果报的苦痛。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这时再在心里领悟契合真如,就获得不受未来果报身的智慧,并凭借这智慧证悟契合无上的涅槃。
「世尊!如果阿罗汉、辟支佛在原来修行所达到的境界,对大乘教法不是无知和拒受,能理解、领悟大乘教法,不去藉助他力,也明了自己所获得的果报境界还不是最高的涅槃境界,仍然存留有今生身,那么将来一定能获无上的真正觉知一切真理的智慧。什么缘故呢?声闻乘、缘觉乘教法,都归向大乘教法。大乘教法,就是佛乘教法,所以,声闻乘、缘觉乘、大乘等三乘教法也就是一乘教法。
「获得一乘教法成就的,也就获得无上的真正觉知一切真理的智慧。此智慧,也就是涅槃境界。涅槃境界,就是如来的法身。获得究竟的法身,就是成就了究竟证悟佛境的一乘教法,与如来本体没有什么不同,与法身本体没有什么不同,如来本体也就是法身本体。
「获得究竟极至的法身,就是成就了究竟证悟佛境的一乘教法。所谓究竟极至,就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常住无尽。世尊!如来是无有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 永恒不尽地存在,如来应受到一切众生的供养的、具有遍知一切法的智慧的佛,是尽未来际住的,如来有无界限的大悲心,也有无界限的悲心去安慰世间的众生。「如来有无限的大悲心,能无限安慰世间众生的」。这样说,才是完全正确的谈论如来。如果再说「如来是无限的理性、永恒存在的理法、一切世间众生归依的处所」,也叫完全正确地谈论如来。所以,在众生没有得到教化济度的世间,在众生没有凭依处脱离生死的世间,在众生没有依止、保护的世间,能尽未来际的作无限的归依、永恒的归依,就称为如来、应受一切众生的供养、具有遍知一切法的智慧。
「讲到法,就是在讲一乘教法;讲到僧,就是在讲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修行人众。
仅仅归依一乘教法和三乘僧众的二归依,还不是无限的永恒的彻底的归依,只能称为有限的非彻底圆满的归依。什么缘故呢?要为修行人讲述一乘教法目的在于获得究竟极至的法身,当他们证悟究竟极至的法身后,就不须再对他们讲述一乘教法了。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僧众,对生死果报抱有恐怖心,所以归依如来,企求出世间脱离生死果报,修习研学佛道,趋向无上的真正觉知一切真理的智慧。所以仅仅归依一乘教法和僧众的二归依,不是无限的永恒的彻底的归依,只是有限的归依。
「如果有众生,受到如来的调理降伏,归依如来,得到佛法的润泽教化,心里树立起对佛的信仰而感到悦乐,从而归依教法、僧众这是二归依。「二归依」,是根本归依如来而来。
归依佛法的真如真实义,就是归依如来;此法、僧二归依的真如真实义,就是究竟归依如来了。什么缘故呢?因为归依第一义是等于归依如来。所以归依如来(即众生本具如来藏性)即是三归依。什么缘故呢?宣说一乘教法,如来具备「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的四无畏,像师子吼一样地宣说。如果如来随顺声闻乘、缘觉乘所响往的,用善巧灵活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诱导,就是大乘,不须再分列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这三乘已统入到一乘;一乘教法,也就是求获无上佛法真如真实义的教法。
原典
「世尊,「不受后有智」有二种:「谓如来以无上调御降伏四魔①,出一切世间,为一切众生所瞻仰,得不思议法身②,于一切尔炎地,得无碍法自在;于上更无所作③、无所得④地,十力勇猛⑤,升于第一、无上、无畏之地,一切尔炎无碍智⑥观,不由于他「不受后有智」师子吼。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作是念:我离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观察⑦时,得「不受后有」观第一苏息处涅槃地⑧。
「世尊!彼先得地,不愚于法⑨,不由于他,亦自知得有余地,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⑩。何以故?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是一乘。
「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⑾,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⑿,无异如来,无异法身,如来即法身。
「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无边不断。世尊!如来无有限齐时住⒀,如来应等正觉后际等⒁住,如来无限齐大悲、亦无限齐安慰世间、「无限大悲、无限安慰世间」。作是说者,是名善说如来、若复说言「无尽法、常住法、一切世间之所归依」者,亦名善说如来。是故,于未度世间,无依世间与后际等,作无尽归依、常住归依者,谓如来、应、等正觉也。
「法者,即是说一乘道;僧者,是三乘众。此二归依,非究竟归依,名少分归依。
何以故?说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于上更无说一乘法事。三乘众者,有恐怖,归依如来求出修学,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二依⒂,非究竟依,是有限依⒃。
「若有众生,如来调伏,归依如来,得法津泽,生信乐心,归依法、僧,是二归依。非此二归依,是归依如来。归依第一义⒄者,是归依如来,此二归依第一义是究竟归依如来。何以故?无异如来,无异二归依,如来即三归依。何以故?说一乘道,如来四无畏成就⒅师子吼说。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三乘,三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
注释
①四魔:魔是梵语魔罗(Mara)的略说,意即能夺命、障碍、扰乱。佛教中的魔,并不都是指神灵化的恶者,首先是在义理上概括人生宇宙中的否定性现象,在这一意义上,有四魔、八魔、十魔之说。四魔,㈠烦恼魔,即贪、瞋、痴等各种烦恼;因为众生心中有烦恼扰乱,使一切善法不得增长,所以称为魔。㈡阴魔,也作蕴,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是佛家对众生构成的一种分析方式,概括了众生的精神和物质现象)能导致种种苦恼,所以也称为魔;㈢死魔,指死亡断人命根,所以称为魔;㈣他化自在天魔,即他化自在天中的魔王波旬。
②不思议法身:成佛即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即佛教最高理体,象征表述为周遍虚空之身。由于抽象出的最高理体永恒无上,周遍一切且体现佛家胜妙理想彼岸境界,所以形容它为不可思议。
③无所作:也称无为(Asamkrta),意即脱绝一切因缘造作,无生、住、异、灭的造作,达到虚无寂灭的涅槃境界。
④无所得:心中不再执取尘世妄相和迷恋情欲,达到无上智慧的实相性空、脱离生死的涅槃境界。无所得又名为慧,都意指涅槃境地。
⑤十力勇猛:如来的十种智力勇猛无敌。力,此处特指智力。十力,即十智力,是对佛具有一切智力的具体表述形式。十智内容如下:㈠知觉处、非处智力,即了知物的道理与非道理的智力。处,道理。㈡知三世业报智力。㈢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㈣知种种谛智力。㈤知种种解智力。㈥知种种界智力。㈦知一切至所道智力。㈧知天眼无碍智力。㈨知宿命无漏智力。㈩知永断习气智力。
⑥无碍智:即佛智。
⑦观察:此处的观察意指在彻底脱离生死果报之后在心里领悟契合真如理体。
⑧得「不受后有」观第一苏息处涅槃地:获得「不受后有智」证悟究竟涅槃。苏息地,原是指阿罗汉、辟支佛涅槃的(外厂里火)身灭智的境地,大乘不赞同(外厂里火)身灭智,于是此经用第一形容苏息地,以表述阿罗汉、辟支佛通过努力从(外厂里火)身灭智的涅槃升入彻底的涅槃。第一,是大乘区别于小乘的特殊用语。
⑨不愚于法:大乘为了贬抑小乘和争取小乘,有意将小乘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愚法小乘,指他们迷执本门教法,对大乘教法无知或持拒受的态度;一类称为不愚法小乘,指有的修行人先修习的小乘教法并取得果报,一旦得闻大乘教法便回心向大,取得更大的成就。当然小乘自己是不承认这种说法的。
⑩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odhi 意为无上正等正觉,也习惯地译为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都是指的佛智。阿(A)即无,褥多罗(nuttara)即上,三藐(samyak)即正等,三菩提(samboodhi)即正觉或正道。
⑾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究竟涅槃的境界,就是佛的法身。如来,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2-21 19:41
也作如去,是佛的十号之一,梵语为多陀阿伽陀、荅塔葛达(Tatha-agata 如来,Tatha-gata 如去)。如来,意即如实来格之人,意思是诸佛都是乘(奉行、契悟)如实道(诸法实相即空相的道义理体)来(至涅槃),此佛也如此来;如去,意即达于如实之人,意思是诸佛都是乘如实道去(达到涅槃),此佛也如此去。
⑿究竟一乘:究竟达佛境的一乘教法,即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究竟佛境。
⒀无有限齐时住:指如来作为最高佛法理体永恒地存在。限齐,也作齐限,意即尽。
⒁后际等:指尽未来际。
⒂二依:即二归依。此句和后二句中的依都是归依的简说。
⒃是有限依:即前面提到的少分归依。
⒄第一义:也作胜义、无上义。
⒅四无畏成就:成就四无畏,亦即具备四种无所畏;㈠是一切智无所畏,说佛在众人中说法时,讲自己是成就了正等正觉的人,所以心中毫不畏怖;㈡是漏尽无所畏,说佛在众人中说法时,讲自己是断尽一切烦恼,所以心中毫不畏怖;㈢是说障道无所畏,说佛在众人中说法时,讲到阻碍、妨害佛道的种种现象毫无畏怖心;㈣是说尽苦道无所畏,说佛在众生中说法时,讲到怎样脱离生死苦果的教义毫无畏怖心。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