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同根器的众生有各种的需求和祈愿,佛陀于是传下了许多不同的法门,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小乘与大乘。后者其实包含了前者,两者之间也没有任何抵触:它们都能引领我们到达解脱与究竟的证悟。
大乘的法门尽管如此浩瀚无尽,经由诸多上师精炼后的阐述,已然有了包含深义而又易于修行的相关指导。这些开示的精髓要点,在于止息令我们痛苦的三毒:嗔恨、贪著、愚痴,并以众生的究竟安乐做为一切行止的依据。
发愿成就自身以便成就他人的誓愿,我们称之为证悟想(the thought of enlightment)或菩提心。这意味着,无论哪种单一的行为、言语或思绪,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细节,也都要为一切众生的福祉着想。当你真正生起这种利他之愿,证悟想便会毫不费力地出现。当这样的心愿逐渐坚定之后,你便具足了修行所有道乘的根基。无论你修行的是哪一个法门——中观①、大手印②或大圆满③——都将自然成熟,结为果实。
① 中观,不落于常见与断见两种极端的见解(恒存主义和虚无主义)而称之为“中”,乃西元二、三世纪龙树菩萨根据佛陀开示之空性智慧所成的一种观察与分析现象缘起的一种方式,其撰有著名的《中观论颂》,之后由月称菩萨加以阐述而成《入中论》,被视为佛法义理的究竟见解。书中另外提到的“大”中观,意识是一切现象的自性皆可如是观之,而称之为“大”(英文为great)。
② 大手印,藏传佛教的四大派中白派(噶举派)的最高法门,并非以诈传诈、用许多手印来修的便可称之。依据藏文原文应该翻译为“大印”即可,这里仍沿用过去的译名;而根据“莲师翻译小组”于另书上对此的解释,“大印”意思为:究竟自性“封印”(英文为seal)于一切现象上,所有的人事物都属于空性智慧的范畴。请看词汇解释Mahamu-dra。
③ 大圆满,藏传佛教四大派中红派(宁玛派)的最高法门;根据“莲师翻译小组”于另书上对此的解释,一切现象的自性皆然而称之为“大”(英文为great),“圆满”指的是心之本性原来具足三身(法身、报身、化身)的功德:“自性为空”是为法身、“所显为明”是为报身、“所具悲心”摄受一切是为化身。请看词汇解释Dzogchen。
22 “龙钦心髓前行法”为宁玛派大圆满法门的前行修持之一,由巴楚仁波切(Patrul Rinpoche)所开示的藏文英译版《The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 (Kunzang lama’i shelung)》一九九四年由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出版发行;民初的中译版《普贤上师口授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由郭元兴译,已经绝版;近期的中译版《慧光集之六:普贤上师言教》由中国色达喇荣五明学院译,为宁玛巴喇荣三乘法林佛学会结缘品。另一个著名的前行修持则是“觉尊心髓前行法”,由蒋扬钦哲旺波上师所开示的《大圆满法觉尊心髓前行课诵仪轨》、以及顶果仁波切于一九八九年四月在尼泊尔开示的《觉尊心髓上师相应法》(Explanation of the Lama Practice of the Chetsun Nyingtik)皆尚未出版。
在释迦牟尼佛曾为菩萨的过去世当中,还有另一段故事。当时他投胎为国王,人称“慈爱的力量”(Power of Love)。有一次,五个凶猛的食人妖魔,或说是罗刹(rakshasa)51,来到他的国土。他们到了一处牧羊人正在放牧绵羊等牲畜的地方,心想他们有尖锐的指甲与铁般的硬齿,可以轻易杀死这些生物。然而,他们无法动这些牧羊人或牲畜一根寒毛。他们大发雷霆,高声大喊:“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在世界各处都可轻易杀死任何生物。但在这里,我们甚至连你们的皮毛也抓伤不了。”牧羊人答道:“这是因为我们国王所具有的力量。他在皇宫里不断地观修慈心。”妖魔们听到竟有如此超凡的人士,感到十分惊讶,并问牧羊人是否能带他们见见国王。于是牧羊人便将妖魔带到国王面前。这些妖魔大喊:“我们要有鲜肉才活得下去,可是我们在你的国土里,连最小的生物都杀不死。”国王心想:“如果他们找不到东西可吃,就会死掉,但我并不想牺牲任何生命;我只能用自己的鲜肉来滋养他们。”于是他就这么做了。当这, 些妖魔尝到国王鲜肉的那一刻,心中立即充满了对周遭生物的慈爱,所有伤害他人的欲望消失无踪。
当本尊融入自身的同时,我们不再具有凡庸俗相的色身,而成为金刚萨埵,并与智慧佛母双运。在我们心中有一个白色月轮,其上有一个蓝色的“吽”字,周围并有金刚萨埵本尊的六字心咒“唵班杂萨埵吽”(梵音:OM VAJRA SATVA HUNG;藏音om benzar sato hung)。在前方,亦即应被观为朝向东方的那一端,是白色的“唵”字;其右方、朝南的,是黄色的“班杂”(梵音为“瓦佳”);其后方、朝西的,是红色的“萨”字;在自己左方、朝北的,是绿色的“埵”字。
从“吽”字与心咒的咒字放出无量的多彩光芒,照射到十方佛土,并向诸佛菩萨献上无量供养。观想诸佛纳受了我们的供养,并赐予他们的加持,所有圣众的智慧、慈悲与大力,都以光芒的形式融入自身。犹如阳光初照而绽放的莲花花苞一般,金刚萨埵显得更加闪耀圆满。
接着观想从自己全身及所有咒字放出无量光芒,充满周遭的整个宇宙。此时,这个宇宙不再是平凡不净之地,而是金刚萨埵的圆满净土,称为“净喜净土”(the Buddhafield of Pure Joy)。而这个宇宙中的有情众生也不再是凡俗:所有男众都具有金刚萨埵的身形与自性,所有女众都具有金刚萨埵智慧明妃金刚托巴的身形与自性。东方的一切众生,尽皆成为金刚部的白色金刚萨埵与智慧明妃;南方的一切众生,尽皆成为宝部的黄色金刚萨埵与智慧明妃;西方的一切众生,尽皆成为莲花部的红色金刚萨埵与智慧明妃;北方的一切众生,尽皆成为事业部的绿色金刚萨捶与智慧明妃;中央的一切众生,尽皆成为如来部(佛部)的蓝色金刚萨埵与智慧明妃。所有这些众生都不断持诵百字明,咒音响遍虚空。
如此一来,一切外显、声音与念头也都不再凡俗,皆为智慧的纯然展现。外在世界乃是净土,其内的众生则是金刚萨埵与金刚托巴的显现,所有声音尽皆为咒音的回响,一切念头都是乐空合一的俱生展现。
此时,尽己所能地念诵六字心咒。在每座修持的最后,观想所有外在的宇宙及其内的众生,由外到内融入自己这个金刚萨埵与智慧佛母金刚托巴的双运身60。接着,智慧佛母融入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化光融入自己心中的咒字。这些咒字依序融人下一个咒字,最后融入中央的“吽”字。“吽”字从底部到顶端61逐渐化光,直到最后犹如虚空中的彩虹消失了一般,只剩下明空的广大无垠。安住于此片刻,纯粹处于这个绝然离戏62的境界中,不起任何的概念与执着。这正是内在的智慧、存在的不变模样,也是究竟金刚萨埵的真实面容。
83 gSang ngags lam rim,《密咒道次第》(Stages of the Path of the Secret Mantras)可见于《大宝伏藏》(Rin chen gter mdzod chen mo)第六十册第一部。《大宝伏藏》(The Great Treasury of Rediscovered Teachings)为蒋贡康楚仁波切将蒋扬钦哲旺波上师所取伏藏搜集成册的名著。《大宝伏藏》是第一世蒋扬钦哲仁波切和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于十九世纪推动“不分教派运动”时,将十二世纪伏藏师桑吉林巴(Sangye Lingpa)至十九世纪伏藏师秋吉德钦林巴(Chogyur Dechen Lingpa)之间共百位伏藏师所取藏的法门汇编,共有六十三函,藏文称为《仁钦德佐》(Rinchen Terzer)法要大全集。
94 顶果钦哲仁波切有关上师相应法之详尽开示可见于《如意宝:龙钦心髓上师相应法》(The Wish-Fulfilling Jewel: The Practice of Guru Yoga according to the Longchen Nyingthig Tradition),一九八八年由香巴拉出版社发行。中文版《如意宝:上师相应法》,丁乃竺翻译,雪谦文化2006年出版。
100 见于巴楚仁波切(Patrul Rinpoche)所著之《普贤上师言教》英译版《The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 (藏音“昆桑拉美歇龙”Kunzang lama’i shelung)》,由莲师翻译小组翻译,一九九四年由 International Sacred Literature Trust/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出版。中译版见于《慧光集》。中文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堪布索达吉仁波切翻译,喇荣文化2008再版。
Shravakayana 声闻乘:Hinayana小乘:修持佛法的人依照所修的法门或“车乘”,而有不同的分派,也对应于修法动机的性质。主要分为小乘与大乘。小乘又称为根乘(Root Vehicle),再分两支:声闻乘为佛陀弟子所修之道,缘觉乘(辟支佛)为自修了悟所修之道。声闻乘与缘觉乘的目标为涅槃,被视为解脱轮回痛苦的最终目标。大乘则为菩萨所修之道,在接纳其他修行法门的实证性与效用性的同时,这些行者发愿要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来成佛。由于通常认为“小乘”这个字眼带有轻蔑之意,因而大部分都会避免使用。许多大师,包括……与Nyanaponika Mahathera在内,都建议以“声闻乘”来称呼之,尽管“缘觉乘”也属于其中一支,至少此处所指包括这两者在内(译注:Nyanaponika Mahathera为当代南传佛教极为著名的学看,已出版的著作有十余本,包括《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及《Abhidhamma Studies:Buddhist Explorations of Consciousness and Time》等)。
Six Realms (’gro drug) 六道:传统上将轮回众生的经历分为六大类,称为“道”或“界”,众生的心由于过去的作为或业力而使之投胎至此。没有一个地方是令人满意的存在状态,尽管各道的痛苦各有不同。上三道或三善趣,由于短暂的快乐而使痛苦稍微减轻,分别是天道、阿修罗或半神道、人道。下三道或三恶趣,众生的痛苦远大于其他的经历,分别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Sugata (bde bar gshegs pa) 善逝:字面意思为“去到快乐者”为佛陀十号之一。一个人由于修行菩萨乘的快乐道,因而获得快乐的果实,也就是圆满的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