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讲平等集第七七六卷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1-16 12:59
標題:
净公上人讲平等集第七七六卷
摘自《净公上人讲平等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
『白珠』是宝珠;『摩尼』是如意宝。就像前面宝树上罗网、璎珞一样,是楼阁之间的装饰品,光明奇妙无比!这是说住处。下面再看他们的生活状况。
中有在地讲经。诵经者。有在地受经。听经者。有在地经行者。思道。及坐禅者。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经行。思道及坐禅者。
这一段文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人的生活状况。没有听说那裡有做工的、种田的、经商的,都没有看到,这些事西方极乐世界都没有。他们干什麽?天天读书,「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说多快乐!极乐世界怎麽去?坚定信心,一句佛号念到底,专修就成功。不能杂修,杂修不能成功,要专。我在讲席裡也曾经告诉同修,八万四千法门,无量经典,全是平等的。三辈往生裡,上、中、下三辈是专修《无量寿经》,用持名念佛方法往生的。后面还有一段,慈舟大师判为「一心三辈」,就是不专依《无量寿经》。依其他法门、其他经典修行的,发愿迴向求生淨土,也能往生,这法门才广大无比。
譬如,专持大悲咒的,能不能往生?能往生。只要你念大悲咒,念到一心不乱,迴向求生淨土,这是原则。不是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专修任一法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还是这个原则。念到心清淨,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一定往生,这就是一心三辈往生的。念《法华经》,也要念到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以这功德迴向淨土,即能往生。念《地藏经》也能往生。不管那个法门,一定要专修,修到心地清淨,发愿...(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
譬如,专持大悲咒的,能不能往生?能往生。只要你念大悲咒,念到一心不乱,迴向求生淨土,这是原则。不是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专修任一法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还是这个原则。念到心清淨,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一定往生,这就是一心三辈往生的。念《法华经》,也要念到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以这功德迴向淨土,即能往生。念《地藏经》也能往生。不管那个法门,一定要专修,修到心地清淨,发愿求生淨土,都可以往生。祖师虽然说,专修的,万修万人去;杂修或修别的法门往生的,十个当中只有三、五个。一般不是专修,或修其他法门的人,多半修得很杂,成就就困难了。如果他不杂修,他专,迴向求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这才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所以,你的根性喜欢那个法门,你就专修那个法门。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一生专学一部经、一个法门,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学多,学杂了,就很难。因为心乱了,妄念多,烦恼多。无量劫来的习气断不了,现前还要再增加,怎麽能成功?总而言之,「专」要紧!任何一部经都好,就是要「专」。
西方极乐世界人的生活,就是真正在修道、讲经。你讲,我们大家听;我讲,你们大家听,互相研究讨论。其实我们想想,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研究讨论的?研究讨论会有,不过每一个参加的都是不动心的,都是不说话的。那一种研究讨论会,彼此心心相印,快乐无比!不像我们这裡的讨论会,见解不同、执着不同,争得面红耳赤,搞得个个都不愉快,...(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得须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罗汉。
小乘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这是讲小乘根性的人求生淨土,还带着小乘习气,所以证小果。大乘根性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证大乘果。
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
「阿惟越致」是不退转,就是前面讲「无生法忍的菩萨」,这是得大乘果。
各自念道。说道。行道。莫不欢喜。
这一句经,我们要特别留意,要多念几遍,多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每一天『念道,说道,行道』。真正做到这六个字,这就是正法道场,就是和合僧团。不能把「道」忘了!法喜充满,无不欢喜,即六和敬裡讲的「意同悦」。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
(泉池功德第十七)
净公上人法师讲述
泉池功德第十七
这一品还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环境的殊胜。前面介绍住处,此品介绍住处以外的环境。
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
这一句是说明宝池德水的总相。
纵广深浅。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
这一段是讲它的形与量。讲堂是指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处所。处所非一非多,所以不可思议。你说它是一,几乎遍国土,处处都见到佛、观音、势至在说法,的确像《愣严经》上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确实,弥陀是「一多不二,一多无碍」的境界。在《无量寿经》裡,有很清楚的经文说明这个...(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也不在了。人生在世间,真的是过客,百年一弹指而已。
必要觉悟!什麽都是假的,什麽都是空的,真的是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一切法中,那是真实的,我们永远可以得到的,要抓这个;假的,决定得不到的,我们绝对不要用心机。西方世界是真的,是确实能永远得到。能真正明白这一桩事,才是真正觉悟;把这一桩事抓到了,才是真智慧,才是不迷,真正有智慧,真正是大澈大悟之人。所以,我奉劝同修们要老实念佛。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念」就是妄念。要把一切妄念打掉,你就能往生不退成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证得清淨法身。这是真的,决定可以得到的。
我常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至于取捨,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根性、程度、生活环境,在一切法门裡取其便利。修学很方便,没有太大的障碍,就取这个。决定之后,一定要一门深入,才能成功。从什麽地方下手?先要「熟读」,读诵;其次要「圆解」,就是要透彻的理解;第三要做到,就是「受持」。受持是做到。这样求愿往生,没有一个不成就的。直接修学这个法门,本经后面讲「三辈往生」;《观经》讲得更详细,「三辈九品」,决定往生,万修万人去!不依照这部经典,修学其他经典、其他法门也行。但是要记住,原则不能变,也是读诵,圆解,实行。还是这个方法,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也能往生。三辈往生后面的一段,慈舟大师的科判题目是「一心三辈」,就是指这一...(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境,在一切法门裡取其便利。修学很方便,没有太大的障碍,就取这个。决定之后,一定要一门深入,才能成功。从什麽地方下手?先要「熟读」,读诵;其次要「圆解」,就是要透彻的理解;第三要做到,就是「受持」。受持是做到。这样求愿往生,没有一个不成就的。直接修学这个法门,本经后面讲「三辈往生」;《观经》讲得更详细,「三辈九品」,决定往生,万修万人去!不依照这部经典,修学其他经典、其他法门也行。但是要记住,原则不能变,也是读诵,圆解,实行。还是这个方法,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也能往生。三辈往生后面的一段,慈舟大师的科判题目是「一心三辈」,就是指这一类往生的人。不是修淨土的,不管修那一宗,都可以往生,这才是真正平等,真正殊胜!可是要记住,一定要念到心清淨。
《维摩经》上说得很好,「心淨则土淨」,这是往生的祕诀。不论修那个法门,只要修到心清淨,以清淨心迴向求生淨土,决定得生。心不清淨,不能往生。即使念阿弥陀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心不清淨还是不能往生。这一点要记住。一定要念到身心清淨,也就是经上讲的「一心不乱」,本经讲的「一向专念」。专念就清淨;不淨就是不专。你有杂念、有妄想、有间断、有怀疑,都不专,都不是「一心称念」。这一点非常重要。
若彼众生。过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颈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温者。
「浴」是沐浴,洗澡。你动念:水浅一点,到我的脚面就可以;...(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理解。解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整个佛法也就是说这些。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环境,人生就是自己。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这就是佛法。自己的慈悲心,才真正能生出来。
「喜无量心」,看到众生离苦得乐,欢喜心油然而生,不会嫉妒瞋恨。看到别人快乐,自己就快乐。「喜」的是别人离苦得乐,这个心量就大,就真实。凡夫心看到别人离苦得乐,往往嫉妒、瞋恨、不平,那就错了。
「捨」是说虽存此三种心,慈心、悲心、喜心。自利利他而不能执着,行若无事。如把这三种心常常存在心裡,就坏了。心要清淨,「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换言之,不执着。「捨」,不着一切相。有慈悲喜捨,而不着相,自己才得到真正清淨。所以,冤亲平等,不着冤亲平等之相;捨离冤亲平等之见。《金刚经》前半部教你不要着相,后半部教你不要着见。前半部的中心,佛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后半部讲的境界更高,「若菩萨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菩萨」。有这个念头就不行,不能有这个念头。所以,慈悲喜捨有没有?有!但不能执有这个念头。有这些事,而心上清淨。「捨」就是清淨心。慈、悲、喜是从清淨心生的,相上有,心裡没有,这是真的。心裡没有,你这个慈悲喜捨是从理上生的,不是从情生的。情是染污的,理是清淨的。从清淨心生的,从平等心生的。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
这四种心普遍缘一切众生,引发无量的福报,得无量之善果,所以称为「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凡圣共有。通常讲,天道要修十善。如果只修十善,只能升到欲界天。十善完全是福,福不能出三界,没办法帮助我们了生死,最高就升到忉利天。忉利天再往上去,还有夜摩天。再往上去要靠定,要靠四无量心。有禅定可以升天;没有四无量心,升天没有福报。天人也有有福的,也有没福的。佛在经上讲,没有福的天人,常常到人间来乞食。他为什麽会升天?他修十善禅定。为什麽没有福报?没有修「四无量心」,升天也没有福报,没有人间大富大贵的福报大。寿命虽然长,没有病苦,但是没福。由此可知,「四无量心」很重要,应...(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苦苦花很多冤枉钱请别人灌顶。在美国,灌一次顶需要美金二十元,我听说还要排队等好几个小时。排队送二十块钱让人滴几滴水。我们劝他在家裡念经,十方一切诸佛灌顶;他不相信,有什麽法子!
读经一定要明瞭,这一句是属于密法。从这一段文裡看,大、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裡的水,无法不说。到西方极乐世界想学什麽法门,没有学不到的。不但样样都能学到,样样都是第一殊胜。因为水说法,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就是阿弥陀佛为我们说法。下面经文是讲闻法得益。
得闻如是种种声已。
这一句指前面一段,你在极乐世界想闻什麽法都能听到,而且究竟圆满。
其心清淨。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
此四句就是闻法所得的真实利益。闻法要不得这四句利益,这法是白闻;好像念书一样,考试不及格。这四句都得到,就考得一百分;不但书念了,而且得满分。回头再想想,我们也常常闻法,闻了心不清淨。为什麽不清淨?起分别、执着。一有分别、执着,那来的平等?这就是我们现前闻法不得受用的道理。我们看看中国的古人,人家学佛闻法,三、五年之中开悟的很多;这四句的境界多少能契入。这一点我们就要反省,要省察原因何在,为什麽他听佛法能得到,我听佛法得不到。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把不得利益的原因消除,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原因究竟在那裡?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我们今天闻法,对于说法的善知识,诚敬心不够。怎麽不够?专看他的毛病,专看他的缺点,一无可取!说得再好,摇头,他说到,做不到。其实,他做到做不到,与我何干?自己得不到受用。这就是对于说法的人,对于所说的法,存一种轻视之心。有轻慢心,...(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不到。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把不得利益的原因消除,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原因究竟在那裡?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我们今天闻法,对于说法的善知识,诚敬心不够。怎麽不够?专看他的毛病,专看他的缺点,一无可取!说得再好,摇头,他说到,做不到。其实,他做到做不到,与我何干?自己得不到受用。这就是对于说法的人,对于所说的法,存一种轻视之心。有轻慢心,所以得不到利益,根本的原因就在此。我们用这句话来反省。心不清淨,是怀疑的心,傲慢的心,轻视的心。用这种心闻法,听了之后,不是『无诸分别』;他有分别、有批判的心。那个心委曲婉转,不正直、不平等。他怎麽能得利益?
我常常劝人,这是我真诚的忠告:你们学佛要想有成就,你须要找你心目中最尊敬的、最佩服的人,你跟他学,一定能得利益。因为你对他能生起恭敬心。若对这个法门,没有一点恭敬心,你在这裡住一辈子就很可惜,一生的光阴空过了。所以,我不留人;留你,我对不起你。我告诉你,你心目中最仰望的、最尊敬的那个人,你赶紧去跟他学,因为人生光阴有限。什麽东西丢掉,都可以再得到;光阴一去不回头,要珍惜!能珍惜光阴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就。
谁是真正善知识?每一个人的标准不一样。真正善知识,就是你心目中最佩服的、最敬仰的人,这个人就是你的善知识。你的善知识,未必是他的善知识,未必是我的善知识...(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萨说法。以此为苦,比喻为胎生。后面经文大家念过,往生者皆是莲花化生。
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
这八个字要仔细看清楚,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念头才会坚定。我们现在的身体,是色、受、想、行、识四大五蕴之身。所以,身常常生病,常常有痛苦,这不是健康的身体。想想十方诸佛世界,六道凡夫所受的身,跟我们差不多。阿罗汉、权教菩萨虽然比我们殊胜,比起佛与大菩萨,还差得很远,也是不能为比。唯独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的,即使是生到边地疑城之人,也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这是如来果地上的身相。极乐世界不可思议!一生到西方世界,从身体体质来讲,已是成佛了,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所以,极乐世界真的是平等世界。我们的烦恼一品都没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体质跟佛相同,这是难信之法。不但一般人,阿罗汉、菩萨、乃至于大菩萨都不相信。他为什麽不相信?他分别、执着没断,想不通这个道理。想不通,他就不相信。为什麽想不通?道理太深,不是他能想得通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经论上常讲,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即使等觉菩萨对于它的境界,还有许多不能理解。
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裡,把「六方佛」判入流通,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只有佛相信,才有资格流通。菩萨不能完全相信,流通就有障碍。自己没有完全相信,自己没搞清楚,讲给别人听,自己也觉得怕怕的,不好意思讲。前面所讲的「四无畏」,菩萨...(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就很难,就不太可靠。只可以说,是为来生来世种个远因而已;这一生要想成就,不容易。但是依教奉行的人,这一生决定成就。能把经典的教训认真做到,不要勉强做,不要刻意做,自自然然就相应,完全与经意相合,这样才好!要能够自自然然做到,经义必要熟透。
最殊胜的,就是你能天天为人讲。当然你一定要很熟,不需要想。不一定像我们这样升座讲,一、两个人也能讲。反正碰到人就讲,喜欢听的为他讲;不喜欢听的也为他讲。不喜欢听的,他一来,你就跟他讲;他下次不来找你,不来找麻烦,自己乐得清淨。喜欢听的人,你天天跟他讲,就度了这个人。你往生还多带一个人,同见阿弥陀佛,何乐而不为之。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
(超世希有第十八)
净公上人法师讲述
超世希有第十八
这一品,世尊以较量的方法,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威德神通,让我们也能体会少许庄严的真相。因为弥陀本愿曾经说过,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决不是菩萨们能思惟、想像、言说的。我们读这一段经文就晓得,虽然是不可思议的庄严,世尊有善巧方便法,能教我们体会到一些。
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但因顺馀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这段经文非常重要。前面愿文裡,弥陀、世尊告诉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论色身、容貌,甚至于日常生活的受用,都跟佛完全平等。为什麽经上还说有阿罗汉、天人,常常使我们迷惑,没有办法理解。此处世尊为我们说出来,确实是清淨平等。极乐世界所有众生,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乃至于往生边地疑城的人,一直到等觉菩萨,皆是『容色微妙』。「容」是容貌;「色」是颜色。「微妙」到什麽程度?『超世希有』,是十方世界见不到的,没有能跟他相比的。这句话,一般只用在佛的身相,佛的报身超世希有,绝对不是九法界有情众生能相比的。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容色微妙」就等于佛一样。『咸同一类,无差别相』,跟弥陀的愿完全相应。
『但因顺馀方俗,故有天人之名』。「馀方」是指他方世界。他方世界人天身分去往生的,像我们念佛往生的就称为人,是从人道往生的;...(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希有第十八
这一品,世尊以较量的方法,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威德神通,让我们也能体会少许庄严的真相。因为弥陀本愿曾经说过,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决不是菩萨们能思惟、想像、言说的。我们读这一段经文就晓得,虽然是不可思议的庄严,世尊有善巧方便法,能教我们体会到一些。
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但因顺馀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这段经文非常重要。前面愿文裡,弥陀、世尊告诉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论色身、容貌,甚至于日常生活的受用,都跟佛完全平等。为什麽经上还说有阿罗汉、天人,常常使我们迷惑,没有办法理解。此处世尊为我们说出来,确实是清淨平等。极乐世界所有众生,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乃至于往生边地疑城的人,一直到等觉菩萨,皆是『容色微妙』。「容」是容貌;「色」是颜色。「微妙」到什麽程度?『超世希有』,是十方世界见不到的,没有能跟他相比的。这句话,一般只用在佛的身相,佛的报身超世希有,绝对不是九法界有情众生能相比的。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容色微妙」就等于佛一样。『咸同一类,无差别相』,跟弥陀的愿完全相应。
『但因顺馀方俗,故有天人之名』。「馀方」是指他方世界。他方世界人天身分去往生的,像我们念佛往生的就称为人,是从人道往生的;声闻去往生的称声闻;阿罗汉往生的称阿罗汉,这是「顺馀方俗」。另外一个意思,是从断惑证真上说的。...(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夫。证到菩萨果位,就是「七信位」以上。这都是就圆教而言。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圆顿大法,七信位以上绝对不会退转为小乘,不可能去作自了汉,这是「行不退」。到圆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时证得「念不退」。念念趋向无上菩提,不会退到十信位。
这是讲初住菩萨即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虽然证「三不退」,尚未「圆」,因为菩萨修行到七地,念还会退。进进退退,但不会退到初住以下;真的完全不退转,要到「八地」。八地菩萨称「不动地」,这是真正三不退,可以勉强说是圆证三不退。要是真正究竟圆满的证三不退,是「等觉菩萨」。所以,凡夫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换言之,最低的程度也跟八地菩萨平等。西方世界的功德庄严不可思议,一品惑都没有断的凡夫,念几天佛,居然就得到八地菩萨的阶位。谁能相信!
佛在一般大乘经讲到八地菩萨,是修行到第三个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修满「三贤位」。第二个阿僧祇劫,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祇劫,八地、九地、十地,证三个位次。人家要三个阿僧祇劫才能达到,我们只念几天佛就能成就,想想看,谁能相信!所以这个法门称为「难信之法」,不可思议。为什麽难信而我们能信?不读《无量寿经》实在无法理解。念了《无量寿经》才恍然大悟,原来能信的人,他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善根太厚了。我们听了能相信,能接受,就证明自己过去生中必定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现前...(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到,我们只念几天佛就能成就,想想看,谁能相信!所以这个法门称为「难信之法」,不可思议。为什麽难信而我们能信?不读《无量寿经》实在无法理解。念了《无量寿经》才恍然大悟,原来能信的人,他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善根太厚了。我们听了能相信,能接受,就证明自己过去生中必定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现前又蒙一切诸佛如来冥冥中加持,我们的信心才能生起来。能信,能愿,能行,这一生中必定往生,必定成佛!这个机缘非常希有难得,正如彭际清居士所讲,「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今天遇到,要能真正把握,在这一生永脱轮迴,顿超三界,一生成佛;不要错过这个希有难逢的因缘。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
(受用具足第十九)
净公上人法师讲述
受用具足第十九
此品紧接前一品。佛在这一段经中详细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生活状况。显示往生的人福德无量无边,一切受用「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复次极乐世界。所有众生。或已生。
这是指已经往生的菩萨。
或现生。
「现生」指现前将要往生的,包括我们自己在内。
或当生。
现在虽然闻到念佛法门,还未深信,犹豫不决,但是种子下了。来生,或者后生,遇到胜缘,再努力精进。这是「当生」。
皆得如是诸妙色身。形貌端严。福德无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种种。一切丰足。
这一...(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世间人所嚮往的。我们虽然想,但得不到,有「求不得苦」;真得到了,又未必能保得住,又有「爱别离苦」,人世确实如此。诸位如果冷静想想,我们这个世间,有许多富贵人家,住的处所非常豪华,仔细观察,跟住旅馆没有两样。因为他早晨出去,很晚才回来,住家犹如住旅馆!尤其是现代社会,假期出去旅行,豪华的宅舍不能随身,不能带着走。西方世界不一样,可以随心变化随身受用,宫殿随身。现在此间的居住环境,确实跟旅馆没有两样。要是真想通了,何必花那麽多精神,那麽多冤枉钱在房子上。算算一天居住在裡面能有几个小时!种种经营实在得不偿失。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跟一般人的看法、想法、作法不一样。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
(德风华雨第二十)
净公上人法师讲述
德风华雨第二十
其佛国土。每于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
『每于食时』是比喻一定的时候。譬如我们这个世间,早晨、中午、晚上,吃饭有一定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吃饭的时候。用这比喻在一定的时候。我们这裡有年、月、日、时,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这些分别。那个世界一片光明,没有夜晚。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年、月、日,也没有时辰。这是极乐世界特别殊胜之处。
每隔一段时期,就会有一次『德风华雨』。当然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在一定的时候,佛来说法,提醒大众,这是「六尘说法」。这一段经文具足六尘说法,实在是无...(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佛说大乘无量寿》)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