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卍续藏第72册No.1441为霖禅师云山法会录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1-2 19:31
標題:
卍续藏第72册No.1441为霖禅师云山法会录
摘自《卍续藏第 72 册 No. 1441 为霖禅师云山法会录》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卍续藏第 72 册 No. 1441 为霖禅师云山法会录
No. 1441-A 法会录序
东晋远公。与隐士刘遗民雷次宗宗炳诸贤。结社东林。每于六斋日讲道。互相徴诘。究明佛理。为净土资粮。
霖和尚之飞锡白云也。亦于斋日。会诸仁者。东语西话。若禅若教。不靳披剥。明白简易。如指诸掌。即释尊四十九年。随机说法。及末后拈花示众。不是过也。岂非师之婆心彻困。落草求人者乎。予少嗜内典。尚作文字解。迨历三十载。穷通得丧。而津津有得。至今日而??食与俱。当?悔忧虞之境。所谓爱别离苦。冤憎会苦。求不得苦。诸苦毕集。然真张一庵。决不受此苦也。吾师心生怜悯。时时惠我。以所锓经函。及古德名言。盖知予胸中。晓了投以佛语必读。读之必终卷不忘。所谓更以异方便。助显第。
No. 1441
云山法会录
为霖禅师说
优婆塞弟子(谢大材。潘道靖。黄大广)同录
师云。今日与诸公聚首。将东语西话。结个般若因缘。不知从甚么处启口。良久云。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我释迦如来。成道以来。已经尘点劫数。此番出现。不为别事。唯为一大事因缘。所谓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然众生本来是佛。知见是佛本有。只为无人开示。无由悟入。所以无始劫来。念念只开众生知见。造业受报。沉沦生死。无由得出。世尊以同体大悲。深生愍念。乘愿出现。华严经云。尔时世尊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我当教以圣道。令离妄想。于自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于是于菩提场。示成正觉。为诸根熟大士。及天龙八部。称法界性。说华严经。又为一类声闻缘觉。虽在法会。如聋如瞽。不见不闻。乃脱珍着獘。示释迦丈六之身。于鹿野苑。为诸根劣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所谓为声闻乘说四谛法。为缘觉乘说十二因缘法。为权乘菩萨说事六度。至方等。则为诸菩萨广说大乘诸经。以诱引小乘。入于大乘。又以般若多方淘汰。荡其法执。直至法华会上。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所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为诸声闻弟子授记作佛。至今日。但有信解之者。亦在授记之内。至此出世事毕。乃唱入无余涅槃。以此观之。如来从始至终。种种方便。权实偏圆。说无量法。无非为诸众生破诸妄想。令见佛性。不为别事也。然身心世界一切诸法。无非是妄。若能达妄本空。非使之空。知真本有。非是新得。则入佛法也。其庶几乎。
师云。世尊一日升座。拈一枝金色波罗花示众。百万人天。悉皆罔测。唯迦叶尊者一人。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传化将来。毋令断绝。宗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源始此。盖世尊四十九年。以语言文字。权实顿渐。逐机演说。未畅本怀。至此觌面拈出。全体现前。唯上根利智。顿见顿证。始堪领荷。迦叶传二祖阿难。阿难传三祖商那和修。三祖传四祖优波鞠多。乃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见我东土有大乘法器。乃特航海而来。是为东土初祖。始见梁武帝。问以有为之事。不契。遂潜渡江至魏。居止少林。凡九年。终日面壁而坐。后得二祖神光。断臂安心。礼拜得髓。遂付衣法。有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所云传法者。乃传一心之法。非自心外别有法可传。唯为人解粘去縳。反迷就悟。令见自性。是为传耳。二祖传三祖僧璨大师。三祖传四祖道信大师。四祖传五祖弘忍大师。五祖传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八十生为善知识。示不识文字。唯开见性法门。其道大振。永嘉云。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无穷数。曹溪门下。得道如林。先是达摩以来。唯人传一人。至六祖止其衣钵。其法普传。大弟子二人。一曰青原思。一曰南岳让。让出马祖一。马祖出八十余员善知识。大弟子曰百丈海。海出二人。一曰沩山祐。一日黄檗运。运出临济玄。是为临济宗。祐出仰山寂。是为沩仰宗。青原出石头迁。迁大弟子二人。一曰天皇道悟。一曰药山惟俨。俨出云岩晟。晟出洞山价。价出曹山寂。是为曹洞宗。天皇出龙潭信。信出德山鉴。鉴出雪峰存。存大弟子二人。一曰云门偃。是为云门宗。一曰玄沙备。备出地藏琛。琛出法眼益。是为法眼宗。虽五宗接人机用不同。无非发明世尊拈花一着子。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已。其沩仰。云门。法眼三宗。与宋运俱终。传至今日唯临济曹洞二宗。时当末法。人根下劣。学人既无真实为生死之心。又少真正师承。唯以拂子名利居怀。人我斗诤为事。充塞闾阎。成风成俗。先师尝言。今日临济不成临济。不待曹洞非之也。曹洞不成曹洞。不待临济非之也。此言尽之矣。有志之士。一闻此言。痛心疾首孰肯受之。唯望法门有越格道流。向释迦未现西干。达摩未来东土。自己未入父母胞胎已前。一觑觑破。释迦。达摩。自己。是什么。阳??空花。始好向这里赤身担荷。庶几挽回末法獘恶之风。苟无其人。则所谓宗门者。扫地尽矣。尚何言哉。又云。学佛法者。学出世法也。苟夹杂一念世法之心。则虽勤苦修持。谈玄说妙[糸*息]在世法上着倒。与佛法没交涉。须信得这一件是出世大事因缘。须办得一副出世心行。始堪入门。如今日与诸大众。焚香静坐。讲论片时。乃是世人所无者。傅大士云。世人爱黄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心静入正定。唯杜绝诸缘。坚凝正念。使静慧发生。方能明理。不然。虽终日谈宗说教。毕竟法不入心也。
隐和尚曰。大珠禅师云。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清净。是名佛灭度。所谓佛者。非外有相佛。乃当人本有灵觉之性也。三业清净则现。不清净则隐。不清净者。以三业具于十恶。身有三恶。谓杀盗淫。口有四恶。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有三恶。谓贪嗔痴。是恶若止。即名十善。以恶有逆性之用。故佛性随之而隐。义说为灭度耳。善有顺性之功。故佛性随之而现。义说为出世耳。所以学道之士。当时时检较三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心。是诸佛意也。
士云居士问曰。此心难制。昼夜不住。行坐纷驰。为之柰何。师曰。此心意识作祟。正当以佛知见治之。永嘉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繇兹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唯知见力。为能了心而入无生也。众生无始劫来未曾离念。若无佛知见力。则永无止息之时。此佛知见。真伐烦恼根之利斧。渡生死海之迅航。不可须臾离者也。
师云。众生妄想无量。其最轇轕难解者。不出身心二见。圆觉经云。一切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然空实无花。病目者妄见有花。圆觉自性本无身心。迷圆觉者。妄认四大六尘为身心。所以千经万论。广破身心二见。二见既破。佛性自现。身见破。则幻身即是法身。心见破。则幻心即是灵明佛性。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是也。七佛世尊。各以一偈传法。而偈偈皆破身心二见。如毗婆尸佛偈云。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无相者。实相也。以非心意识所缘之境。故云无相。此身于无相中仗因托缘而生。犹如幻出。既如幻出。则幻人之心意识。本来自无。非使之无也。心意识既无。则所造之善恶罪福。但如浮云度空。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安有所住着之处乎。其毗舍浮佛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四大者。地水火风也。圆觉经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如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以此观之。前佛后佛。同一舌头。同一音吼。身本无身。唯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唯因前境而妄生。前境若无。则心亦不可得。心不可得。而所起之善恶罪福。又岂可得乎。故云无所住。以无法可住也。万历间达观老人。一生说法接人。唯此一偈。且曰。老汉只持得前两句熟。若后两句总熟。则生死二字。不柰我何矣。尝令人离四大观身。则此身乃龟毛兔角。离前境观心。则此心乃阳??空花。此言尤为痛切。不可不审知也。迦叶佛偈曰。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此偈直提出清净之性。本无生灭。身心但是幻生。而幻化之中罪福不可得。较前后诸偈。更痛切明白也。
师云。博地凡夫。未阶圣位。孰能无过。但知非改悔。则善莫大焉。苟不知非。则永无改悔之日。而恣情造业。不至泥犁不止也。
师云。一部楞严经。最初开口。便曰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意云。若知有常住真心。则不用诸妄想。而无生死轮转。以常住真心。是人人本有底。只为不知。以不知故。反认妄为真。造生死业。永无出苦之日耳。如僧问古德。如何是头。古德答曰。只须知有。僧曰。如何是尾。古德曰。尽却今时。盖有头方有尾。直得头尾完全。更须知有向上一着。
师云。佛祖出世。建立无量法门。别无他事。只是要人知有。如达摩祖师西来。最初见梁武帝。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达祖可谓劈腹剜心了也。无柰武帝不领。犹存人我之见。乃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只这不识二字。尽大地人不柰何。唯知有者。默契于言外可也。
师云。临济一日上堂曰。有一无位真人。在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临济已贵买贱卖了也。若也构得。则知赤肉团上。壁立万仞。更讨甚么生死。时有僧出问。如何是无位真人。临济下禅床擒住曰。速道速道。可谓彻困婆心。恩大难酬。怎柰这僧不会。临济推开曰。无位真人是甚么干屎橛。临济到这里。又现出三头六臂了也。谁人凑泊得他。古德云。若无后语。讨什么临济。知言哉。
师云。药山一日在石上坐次。石头问曰。汝在这里作么。曰一物不为。头曰。恁么则闲坐也。曰若闲坐即为也。头曰。汝道不为。不为个甚么。曰千圣亦不识。头以偈赞曰。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祇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师云。药山只个闲字亦不肯受。坐断凡圣路头。直见根抵。石头不得不赞之也。大众若要知有。只须识得个千圣不识底。只如千圣不识底作么生识。不识不识。
师云。药山坐次。有僧问。兀兀地。思量个甚么。山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作么生思量。曰非思量。师曰。这个便是古人参禅底捷径工夫。凡夫终日在思量里过日。焉知得自己本有个不思量底。若也知得。然后时时但思量那个不思量底是何面目。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既久。豁然了悟。如云开见月。始知这个思量底。原非思量。如此。可谓善思量者矣。
师云。南泉曰。三世诸佛不知有。白牯黧奴却知有。师云。三世诸佛为什么不知有。只为无有可知。白牯黧奴为什么却知有。为他不曾失。山僧分明道破矣。大家各自看取。
士云居士问曰。佛法广大。毕竟从何门而入。师云。从信门而入。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宗门云。一入信门。便登祖位。世尊多生不妄语。感广长舌相之报。每说法。出舌示人。显言可信。无虚妄也。故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所谓信者。一信佛语。二信自心。忠国师云。禅宗学者。须信佛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不了义者。互不相许。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今之不信佛语者。非不信佛语。是不信自心也。
梦苏居士问曰。苦空之理。请师开示。师曰。昔世尊临灭度。阿难问佛。世尊涅槃后。我等依止何人。佛告阿难。若今现在。若我过去。依止四念处。莫依止余。四念处者。谓身。受。心。法。一观身不净。不净有五。一种子不净。谓父母赤白二点。二住处不净。谓母腹中熟脏之下。生脏之上。如处厕坑。三相不净。谓九孔常流。四性不净。谓性是不净。即洗至微尘。亦臭秽故。五究竟不净。谓捐弃冢间。如朽败木。二观受是苦。受者。领纳义。受有三种。一领违境。则生苦受。二领顺境。则生乐受。三领中庸境。则生舍受。三观心无常。谓乍善乍恶。起灭不停。遗教经云。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古德云。当作心师。勿师于心。四观法无我。谓此身唯有四大。无有我者。身且无我。况身外乎。此四念处。以智慧力。常勤观察。勿令暂忘。除世贪爱。速证泥洹。
师云。旴江寿昌无明师翁。讳慧经。抚州崇仁裴氏子。嗣廪山忠和尚。阅传灯。见僧问兴善如何是道。善曰。大好山。不谕其旨。遂致疑苦参。一日因举石。豁然大悟。有偈曰。欲参无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师关。道霈尝颂曰。问道无端答好山。木人推倒出重关。而今拔地凌空起。依旧苍苍薄雾间。
师云。博山无异师伯。讳元来。舒城沙氏子。一日睹上树人大悟。走见寿昌。昌问曰。近日如何。山曰。有一条活路。只是不许人知。昌曰。为什么不知。山曰。不知不知。道霈颂曰。一条活路滑如苔。捷足如飞不点埃。佛祖不传真秘诀。黧奴自得笑盈腮。
师云。先师永觉老人。讳元贤。建阳蔡氏。初闻南泉斩猫话有省。作偈呈寿昌。昌令放下苦参。一日读法华。至寂寞无人处。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喜不自胜。遂问昌曰。如何是清净光明身。昌挺身而立。师曰。祇此更别有。昌遂行。师当下豁然。如释重负。随入方丈通所得。昌遽棒之三曰。向后不得草草。仍示偈曰。一回透入一回深。佛祖从来不许人。直饶跨上金毛背。也教棒下自翻身。师犹疑。因甚更要棒下翻身。越四载。因过延津。闻同行僧唱经云。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廓然大悟。彻见寿昌用处。道霈颂曰。奇珍满载泊延津。两岸风光越样新。一自钓船翻却后。瞿昙无地着闲身。
师云。诸佛说法。有二种语。一者随自意语。二者随他意语。随自意语者。如来出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所谓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无柰众生积习浓厚。不能领荷。只得随他意语。始于鹿野苑。为憍陈如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四谛者。谓苦集灭道也。苦集是世间果因。灭道是出世间果因。三转者。谓示转。劝转。证转。示转者。谓此是苦。逼迫相欲界苦苦。色界坏苦。无色界行苦。是也。此是集。招感相。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戒取。戒禁取。邪见等。是也。此是灭。可证相。真谛涅槃。离诸生灭。是也。此是道。可修相。三十七助道品等。是也。劝转者。谓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证转者。谓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陈如五比丘。闻佛法音。顿断见思。证阿罗汉。是为声闻乘也。缘觉乘有二种。一者利根。出无佛世。是为独觉。孤峰独宿。观缘散灭。自悟无生。二者出有佛世。观十二因缘得道。名为缘觉。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不了第一义谛。故名无明)二无明缘行。(行。谓罪行。福行。不动行。此二支是因。属过去)三行缘识。(识者。第八阿赖耶识。为行牵引。最初投胎)四识缘名色。(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也。)五名色缘六入。(谓名色增长。为六八也。识名色六入三支。俱在胎位)六六入缘触。(谓出胎之后。渐至长大。根境识三事和合生触)七触缘受。(谓触境领纳为受也。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是果。属现在)八受缘爱。(于受染着生爱也)九爱缘取。(谓受增长是取也)十取缘有。(谓取所起有漏业为有也。爱取有三支。是未来因)十一有缘生。(谓从业起蕴为生)十二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谓蕴熟为老。蕴坏为死。意地为忧。涕泗咨嗟为悲。五根为苦。忧苦转多为恼)已上十二因缘。三世流转。此因缘故集。无有集者。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有灭则生老死忧悲苦恼灭。此因缘故灭。无有灭者。如是随顺观察缘起之相。是缘觉乘也。菩萨乘修行六度。谓施戒忍进禅慧也。六度度六獘。谓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是权乘菩萨事六度。若了知自性本无悭贪。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了知自性本无毁犯。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了知自性本无嗔恚。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了知自性本无懈怠。随顺修行毗离耶波罗蜜。了知自性本无散乱。随顺修行禅定波罗蜜。了知自性本无愚痴。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度度皆是随顺自性。非自性外别有六度可修。如是。则能优入圆顿。是谓无作妙行。为菩萨乘也。
师曰。三因佛性。应须知。三因者。一曰正因。二曰了因。三曰缘因。正因者。即一切众生本有灵觉之性。了因者。谓众生虽有此性。无始劫来未曾了悟。须得了因力。方能照见。所谓非生因之所生。惟了因之所了。是也。缘因者。既了悟已。应称性修行。六度万行。自利利他。福慧圆满。成两足尊。
师曰。学道之士。先须究明万法生起根本。根本若明。入道自然无惑。昔世尊未出世。西天九十六种外道。各宗其宗。入主出奴。互相是非。犹如水火。总而言之。不出无因邪因二种。无而忽有。是曰无因。所计虚谬。是曰邪因。有计万物无因无缘。皆自然生。自然灭。如乌色非染。鹤色自白。瑜伽论中有问曰。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自然见。答。谓见世间。无有因缘。或时歘尔。大风卒起。或时一日。寂然止息。或时忽尔。暴沙弥漫。于一时间。顿即空竭。或时郁尔。果木敷荣。或一时间。飒然衰悴。由如是故。起如是见。立无因论。或计二十五谛从冥生等。或计六句。谓实。德。业。大有。同异。和合等生。或谓大梵天等生。或计时。方。微尘。虚空等。而为世间及涅槃本。即是邪因也。如此方儒道二教。儒以大极为因。道以自然为因。道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吉?生大业等。皆不出此。若谓无因。乃成大过。谓不应生物。则合常生。石女则应生儿。龟毛亦应生物。不修万行。应得涅槃。则世出世法。一时俱坏。若计邪因。因虽不无。不达唯心。所计虚谬。其过亦等。世尊出世。立正因缘。诸计皆破。正因缘者。人天教中。谓三界六道。依正二报。皆从业因缘生。小乘教以六识三毒为世间根本。中论云。三毒因缘起于三业。(身口意)三业因缘起于三行。(谓罪行福行不动行)是故有一切法。大乘始教。说有八识。唯是生灭。建立生死。及涅槃因。故摄论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界即因义。谓种子识也。其所立识。唯业惑生。真如凝然。常恒不变。不许随缘。大乘终教。所立八识。通如来藏。随缘成立。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一切众生。平等一性。但是真如。随缘成立。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一乘圆教。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等。若能从浅至深。究竟穷极。知一切法。皆是性海缘起。圆融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平等。平等。无尽无尽。不唯始终顿是圆。即小乘人天。以及儒道西天九十六种等。皆是圆教也。
师曰。诸佛众生。山河大地。与我同一法身。诸公还信得及么。夫法身者。即当人本有之自性也。周遍十方。弥纶万有。迎之不见其首。随之罔眺其后。高而无顶。深而无底。旁而无边。中而无在。净裸裸。赤洒洒。譬如虚空。具含众相。于诸国土平等随入。于诸境界无所分别。口欲谭而词丧。心欲缘而虑忘。唯证者相应耳。昔小寿禅师因负薪堕地。豁然开悟。乃作偈曰。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看他得底人。吐语何等亲切。直下如空合空。了无缝罅也。如或不然。当信佛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盖佛语者。一句是一句。一字是一字。真实不虚。非浪语也。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此偈盖谓佛佛同体也。又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谓上至诸佛。下至群生。与当人自心。同一体性。何差别之有。又云。法身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谓此法身虽无形相可得。而与众生同。与国土同。与三世同。盖众生国土三世即法身。法身即众生国土三世。设有毫末许不是法身。则法身有不遍之处。故肇法师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亦是发明此旨。又云。会万物为己者。其唯圣人乎。昔石头迁禅师读至此。乃拊几叹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己。法身无象。谁云自他。圆鉴灵照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此可谓善会者也。诸公若欲会万物为己。不妨恁么会也。石头后上堂示众云。吾之法门。先佛传受。不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能知之。无所不备。今众生不见法身者。以目前有法。见有自己身心。见有三界六道。只在髑髅上作活计。所以眼不超色。耳不越声。若明得万法皆是自心变现。如水中月。镜中像。本无生灭。则所谓法身者。冷冷然。头头中显露矣。时有僧问曰。曹溪意旨。谁人得。头曰。会佛法人得。曰师还得否。头曰。不得。曰为什么不得。头曰。我不会佛法。你看他古人下语。这里个会字。也容不得。又僧问如何是解脱。头曰。谁缚汝。曰如何是净土。头曰。谁垢汝。曰如何是涅槃。头曰。谁将生死与汝。若知得石头落处。两头坐断。中道不居。许渠亲见法身。三世诸佛证极法身。与诸佛众生。山河国土。同一体性。故能具足同体大悲。一苦一切苦。一乐一切乐。尽法界。虚空界。凡一众生起一念处。悉皆知得。现身救拔。故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若能信佛功德者。此人具足大福智。不是等闲人也。
师曰。诸佛众生。皆具三身四智。三身者。法身。报身。化身也。六祖大师云。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佛与众生。同一法身。无二无别。佛之报身有二。一自受用身。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二他受用身。则卢舍那佛。万德庄严。为十地菩萨说华严经者。是也。化身者。即梵网经云。尔时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华上。复见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者。是也。但诸佛已证。众生犹迷。体虽本具。日用不知也。四智者。曰大圆镜智。曰平等性智。曰妙观察智。曰成所作智。迷即为识。悟即成智。识有八种。一眼识。第二耳识。第三鼻识。第四舌识。第五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此云染污意。即六识之根也。以与我痴。我爱。我见。我慢。四惑相应。执第八阿赖耶识见分为自内我。一向内缘。众生我执坚固。牢不可拔。根本在此。第八阿赖耶识。此云藏识。具三藏义故。一能藏。以能含藏根身器界种子故。二所藏。以自体藏于根身器界种子中故。三我爱执藏。为末那执为我故。亦名根本识。为前七识作根本故。又名异熟识。以能酬第六识所造引满二业。随类受生。谓异时而熟。异性而熟。异类而熟故。转智者。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识智本无二体。但有迷悟之殊。众生用识。菩萨用智。涅槃经四依品中。令依智不依识者。正令其转之之功也。
师曰。众生无始以来。昧却灵明广大自性。妄认四大为身。见闻觉知为心。楞严所谓。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目为全潮。穷尽瀛渤。名为可怜悯者。夫四大者。无过一髑髅耳。虽行坐去来。语言音响犹如机关木人。线断即休。见闻觉知者。无过一六尘缘影耳。虽闻声见色。昭昭灵灵。犹如水中之月。旋即荡漾。目因业受身。身还造业。从心起境。境复生心。轇轕缠绵。无由得出。华严经云。此诸凡夫。愚痴无智。甚为可愍。有无数身。已灭。今灭。当灭。如是尽灭。不能于身而生厌想。转更增长机关苦事。随生死流。不能还反。于诸蕴宅不求出离。不知忧畏四大毒蛇。不能拔出诸慢见箭。不能息灭贪恚痴火。不能破坏无明黑暗。不能干竭爱欲大海。不求十力大圣导师。入魔意稠林。于生死海中。为觉观波涛之所漂溺。此诸众生。受如是苦。孤穷困迫。无救无依。无洲无舍。无隳无目。无明覆翳。黑暗缠裹我今为彼一切众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独一发心。不求伴侣。以是功德。令诸众生。毕竟清净。乃至获得如来十力无碍智慧。今菩萨发心欲度众生。先令看破此身。身见既破。则心见不破而自破矣。昔有人独宿空亭。至中夜。见一鬼持髑髅至。后一鬼随来。二鬼各争。谓是我尸。争之不已。遂问人曰。此尸是谁持来。其人思惟。二鬼?恶。不若实言。遂指前鬼曰。是彼持来。后鬼大怒。遂拔其人一手食之。前鬼曰。是吾累汝。遂拔尸一手补之。通身拔食既尽。乃举手拭口而去。前鬼一一以尸补之。天明其人心中狂乱。乃至祇陀林。见诸比丘问曰。我有身否。由一僧房。至一僧房。皆如是问。有尊者曰。此人知无身。可以度矣。遂谓之曰汝本无身。乃假借四大以为身。耳其人大悟。证阿罗汉果。
陈蔚公居士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此天命之本体也。天命之谓性。此天命之流行及物也。师曰。此亦一说也。但性字似说得浅了。愚谓天命二字。即本诗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而来。於穆谓天。不已谓命。之谓性三字。乃子思子注脚之词。谓天命。即凡圣共有之妙性也众人与圣贤。皆同此一性。但众人背之而妄行。日用不知。圣贤尽之而还源。循性起用。若能依道修习。忘情合性。则众人亦可以至于圣贤也。
蔚公居士曰。周子主静。程朱主敬。此超凡作圣要诀云云。师曰。静敬孔门妙谛也。宋儒拈出示人。极力发挥。最为亲切。即释氏入道之方。亦岂能外此。若更明得静敬之本体。如伐树得根。灸病得穴。皆可应手而验矣。古云。学佛始知儒。此语岂欺人哉。但今初学佛法。且从一门深入。不必一一配合。若果于佛法深生正信。子细研穷。豁然贯通。则不独静敬与佛法合。凡四书五经中。无一句一字。不是佛法中第一义谛也。
答程墨庵居士三问
一问曰。文殊师利菩萨言。修行菩萨。割截身发。染色袈裟。不应如是出家。割截烦恼。除一切众生贪嗔痴色。则名为出家。具足梵行。独住寂静。不应如是出家。摄恶众生。令住智慧。则名为出家。自乐精进。意求涅槃。不应如是出家。劝化众生。先为一切众生。坚心求涅槃趣路。则名为出家。洵如是言。在家出家。有何分别。世尊必以剃度为制。其间差别。当在何处。又世尊言。一切天梵王臣婆罗门众。俱可同住。唯声闻缘觉。非真善知识。不可与同往。吾辈出家。当从事何人。师答曰。二乘出世论其迹。故以割截身发染色袈裟为出家菩萨入世论其心。故以割截烦恼除一切众生贪嗔痴色为出家。若得其心。则割发畜发。在家出家。无可不可。苟滞于迹。则非独割截身发染色袈裟非是出家。即执割截烦恼之言。而忽夫割发染衣之制。亦非真出家矣。二乘志于自利。故以具足戒行独住寂静意求涅槃等为出家。菩萨志于利他。故以摄恶众生令住。智慧。乃至先为一切众生求涅槃路等为出家。若果发大乘心。自未得度。先度众生。其利他之功。即是自利也。至云。一切天梵王臣婆罗门众俱可同住者。以凡夫识性无定。尚可发心。所谓卑湿污泥。乃生莲花。是也。唯声闻缘觉非真善知识不可与同住者。以二乘定性。不能发心。所谓高原陆地。不生莲花。是也。故法华不许亲近二乘。而梵网有背大向小。及暂念小乘之戒。正恐亲狎既久。染其二乘狭劣之习也。
二问曰。贪嗔痴三毒杂心。真可怖畏。而菩萨贪取大乘亦贪。忿怒不修亦嗔。百劫千生欲化难化亦痴。岂三毒于菩萨。分中不为毒耶。然此三者。罪垢何轻何重。何后何先。何可犯。何不可犯。何能去。何不能去。贪生于欲。欲淡则灭。嗔生于忿。忿炽则增。痴秉于性。性愚则固。欲修行人。情可去而性不可强。将如之何。师答曰。众生三毒根于情识。而菩萨三毒发于智悲。较之以实际理地。不立一尘。则智悲亦名为毒矣。较之以情识。则相去霄壤。顾可同日而语哉。至谓情可去而性不可强者。乃禀赋习性。非真性也。以真性离念。本来清净。智悲且不可得。况情识乎。未见真性而谓情可去者。亦徒虚语耳。
三问曰。伟幼性愚钝。执拗蠢顽。不信佛乘。然梦寐间。或升天上。题咏赞叹。或在极乐界。礼拜佛塔。见塔无央数。或在玉山上行。而梦亦多灵。或验于时日。或验于年远。语言事迹。无不符合。近来日中口谈般若。不能无梦。已不胜惭愧矣。亦多不灵。甚或所作。皆非意想。或入王宫与嫔妃彩女娱乐。受大恐怖。或为大将军。指麾战阵。杀人无数。或往罗刹国招亲生子。或乘大船。入大海水。漂泊无极。或入地狱。为阎罗王所嗔。既又为王拜赞。食肉毁禁。无所不至。若斯梦境岂道力之不坚耶。抑多生积习之未忘耶。抑或有他谶先兆之耶。请解其惑。师答曰。梦者想也。以多生般若种子不纯一。夹杂妄想。故发于梦寐。亦善恶逆顺。变易多端。道力不坚。多生积习。他谶先兆。皆有之矣。若能豁开正眼。洞见性源。则梦想断而大梦觉矣。梵语佛陀。此云觉者。华严经云。佛心无有他。正觉觉世间。此之谓也。曰至人无梦。信矣。然则佛梦金鼓。孔子梦奠两楹。此何以通。师曰。唤作佛。唤作孔子。早是梦了也。况金鼓两楹乎。问者唯而退。
五位宗旨
正中来。乃五位之枢纽。前二位。入此者也。后二位。从此出者也。正中偏。约初悟时立。理是正。悟是偏。故有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之语也。偏中正。约转功就位时立。偏是功。位是正。故云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亟?其摄偏归正。尽力推爷向里头也。正中来一位有三。前半则转功而犹未就位。只是一色境界。次则一色已消。归于正位。尊贵之极。毋容触犯。教中云。此是学位。非是证位。故须从中转身。不许住着也。后半则已于位中转身就功。而犹未与尘境合。所云无中有路隔尘埃。是也。同安云。才着垢衣云是佛。却装珍御复名谁。又云。木人夜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归。皆此意也。古德立小五位。及四转灵机。皆为此而设。盖此一位。初入为难。既入而从位中转身。为尤难也。苟未入此。只是博地凡夫。既入不能转身。而便于中作证。又堕二乘。试读华严第八地。则可知矣。兼中至约功位双彰时立。兼中到。约功位双泯时立。大意如此。且止葛藤。
开化禅人闻余与石潮禅师论五位宗旨。大生喜乐。出纸请书。遂为述其梗概。看毕付之灰烬可也。
诫捕黄蛤文
百丈山黄蛤者。乃虾蟆之种族也。每临春候。牝牡群来。盈于田畴。塞于道路。止图生男育女。不知避死趋生。乡人无知。竞取而食。不啻拾砾之易也。枭其首而剥其皮。刳其肠而戮其肉。血流满地。宛与人血无殊。头集成堆。竟与人头何异。痛苦莫忍而杀者不知。怨恨彻天而食者不恤。相传昔黄巢尝聚兵于此。劫杀民命。感报如斯。夫杀人而为人所杀。因果无差。食蛤而转身作蛤。酬偿不爽。至于牛。羊。犬。豕。鸡。鹅。鸭。鸽。鱼。鳖。鳅。鳝。虾。蚬。螃。蟹。螺。蛳。之类。但有生命而杀食之者。其填报一如黄巢之于黄蛤。等无异耳。生生常在轮转。世世无繇解脱。匪凭三宝之力。曷释累劫之愆。崇祯癸未冬。余住静此山。尝集同袍。代为忏悔。二十余年。此类绝迹。至于近年。又复繁盛。后生辈沿其故习。争相捕食。不念他命死苦。惟资我舌味甘。皆由未遇佛法。不信因果。不知罪福。故造兹杀业。酿现世他生无穷之苦也。今康熙辛亥秋。余复游芝城。乃特邀诸善友。仿癸未故事。为蛤与食蛤者。同伸忏悔。所冀佛光洞照。法力冥资。俾捕蛤者。凶心顿息。不啖蛤肉而免堕蛤身。为蛤者。慧性增明。不衔冤报而永超蛤趣。慈眼相视。彼此无杀害之心。法会同登。人物有恩亲之乐。期生安养。毕证菩提。是所愿也。惟祈高明者。转相劝化。功莫大焉。
李伟吾居士五十庆九文
余来富沙白云。兴建觉皇宝殿。辱大长者伟吾李公行檀波罗蜜。而功德有成又每?马过从。论道谈心亹亹不倦。可见夙具般若因缘。一旦会遇。非偶尔也。兹辛亥冬。十月十有九日。值公大衍用九之辰。念无可为公寿。乃织芜语而进之。以申曝献之诚。尝闻之古德曰。福观人量。寿观人用心。意谓量之大小。则福之有无见焉。用心之厚薄。则寿久丰歉见焉。公之量。包含恩怨。和融上下。汪汪然。若万顷沧溟。搅之而不浑。注之而不溢。纳百川而汇众水。其为量也。讵溪涧盆池之量。可测而知哉。公量如此。则其福德深广。曷可涯涘。公之用心也。虽身处尘劳。而心游物表。问道诸山。津梁广布宛有摩诘老庞之风。其造佛饭僧。印经济众。皆公之无作妙行矣。公之用心。孳孳在此。则其寿量。曷可量乎。公今方当五十知命之年。正如赫日方中。普天照矅。而余与公。同游如来大光明藏中。互为宾主。相为激扬。即一语一默。一动一静。无非公之寿光掩映。流通发扬者。岂世俗龟龄鹤算。日升月恒之论。可同日而语哉。至于法身无相。寿量无量。根盘天地之先。光逾日月之上。则公已默契于言外矣。非区区笔舌所能尽。姑述公之雅量广大。与用心福善。为公大福大年之卜云。
远公咏
远公居庐山下。持律精苦。过中不受蜜汤。而作诗换酒饮陶彭泽。送客亡贵贱不过虎溪。而与陆道士修静。行过溪百步。大笑而别。禅月有诗云。爱陶长官醉兀兀。送陆道士行迟迟。买酒过溪皆破戒斯何人斯师如斯。宋黄鲁直诗云。邀陶渊明把酒碗。送陆修静过虎溪。胸次九流明似镜。人间万事醉如泥。余窃仿之曰。爱陶醉里能深省。友陆异中还有同。换酒过桥楔出楔。直令千古仰高风。
黄宇珍十二影诗序
天地万物。总是个影子。举世之人。是个弄影的汉。殊不知形为影本。影自形生。而于影上求影。转见差错。黄公宇珍。隐居村落。年德既高。眼目亦正。乃作十二影诗。即其近者言之。令易晓耳。读者苟能即其诗以求其影。即影以求其非影。则宇老此作。实有深益非浪语也。若徒留连于风月。吟咏于字句。则剑去久矣方乃劾舟。余又不能无弄影之叹云。
等韵指月序
等韵反切。出于释氏。余幼忝入释。而韵学素未尝关心。一日黄子季瑜。持所编韵法横图音切指月。索序。一为展卷。不啻於菟之视水车。了不见其缝隙。序曷可为。虽然。尝闻之清凉国师曰。字母是一切字根本。如迦佉誐伽等三十四字。以娑(上)娑(平)枲嘶等十二音。入此三十四字。则一字中成十二字。复有二合。三合。乃至六合。出一切字。故名为母。梵天之书。千古无易。不同此土。篆隶随时也。观此。则世人徒知等韵字母能切字。而不知其能生一切诸字也。徒知始于神珙。而不知实本诸经论。为世尊金口亲宣也。唇可以不学乎。字汇音切横直二图。出于等韵。最为简便。而黄子指月一书。又出于字汇。是简便中以简便。凡留心韵学者。能因指月而入字汇。因字汇而入等韵。因等韵而了一切诸字。因字而了尽万法譬如寻流得源。伐树得根而季瑜嘉惠后学一段苦心。庶不至唐捐云。
五经宗趣序
永明寿禅师。晦无师智。而用众智为智。集经律论。及西天东土诸圣师。以及六经子史百家之言。为宗镜录一百卷。所谓举一心为宗。照万法为镜。如融众器以为金。汇百川而为海。明白示人。如指诸掌。法施之大。不可思议。但时当末法。人安寡闻。每一展卷。罔测涯涘。所以束置高阁。封野马而饱蠹鱼者。在在皆是也。渊雷静主。粤东香山人。为空隐老人执侍弟。子见地隐实。履行精严。习静建溪之高山。二十余载。以是录为照心之明镜。涵泳其中。凡遇拈提法华。楞严。圆觉。维摩。金刚处。辄手抄出。成两钜帙。名曰五经宗趣。盖欲使读者。得其宗趣以明经。由经以入宗镜。照了一心。融通万法持以示予。且徴序焉。予惟法华开佛知见楞严显示真心。圆觉指体投机。净名弹偏折小。金刚则顿空诸相。诸相既空。则可以入不二之门。证圆明之性。至一切事究竟坚固之地。而如来出世大事因缘。究竟圆满矣。是乃游法海之慧舟。开宝藏之金钥。不特为宗镜发起而已。渊公法施之心。亦不可思议。敬辨数语。以为来者劝云。
重刻月上女经序
谢硕公茂才。刻月上菩萨经。印施流通。为报母也。其缘起于郡隍请悬明讲师诵月上女经五百部。祈母转女身云。管东溟公。以因缘序之于前。而龙山和尚以劫初事?之于后。谢子一日持经见过。而咨以经中大旨。余曰。众生无始劫来。沉沦欲海。无由得出。月上菩萨以同体大悲。示作端正女人。发其欲意。即晓欲之重患。而令入离欲真际。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是也。经云。若有起欲来观者。乃得清净无欲心。不其然乎。众人欲意既息。即引向佛所。而途中遇舍利弗。摩诃迦叶等。欲勘验其得忍与否。月上纵其无碍之辨。而直与本分相见。即维摩诘弹叱诸声闻人。令入大乘。无以异也。舍利弗问月上言。汝于今者。行何乘也。为行声闻乘。为行辟支佛乘。为行大乘。月上报言。如舍利弗所证法者。为行声闻乘。为行辟支佛乘。为行大乘。舍利弗报彼女言。非也。月上。所以者何。然彼法者。无可分别。亦无言说。非别非一。亦非众多。尔时月上报言。舍利弗。是故不应分别。诸法一相异相。无别异相。于诸法中。无有可住故。涅槃者。实无可灭。迹斯语也。政所谓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深依旧宿芦花者也。舍利弗辈以女相求之。而欲试验。岂非捕风捉影者乎。月上既见佛。而记其往生极乐。供养弥陀。及贤劫中诸佛。然后成佛。即名月上。以此观之。今禅者徒执理性而篾视净土。不肯发愿亲觐诸佛者。不唯失见佛之缘。恐相似悟头。而于理性实未曾大通也。更有甚者。直诋念佛求生净土为下根。而障人进修者。是月上亦下根人。而世尊记其往生极乐。不亦谬乎。自误误人。其害匪细。故特表出之。以告诸同志者。谢子欢忭踊跃。再拜。请即次其说以冠诸经首。余不得而辞。
复弁山且拙和尚书
前岁有禅者自宝山来。示以金刚般若尊注。展读之下。但见辩锋凛烈。慧海汪深。不落常涂。别出手眼。始知义山古佛出现。放大光明久矣。瞻仰之私。匪一旦夕。限于山川。每以不获亲炙为歉。辛亥秋杪。游建溪。白云。忽令嗣巢鸣磐石二公见顾。拜领惠书。并尊录。宛如面睹慈容。亲聆謦咳。欢忭踊跃。无以云喻。窃惟我洞上一宗。盛于唐。衰于宋。故当时明教和尚。有大旱引孤泉之喻。然其人虽落落。一一皆法门龙象。悟门既真。道德大备。投子而下。如芙蓉。大洪。真歇。宏智诸祖。皆足肩任大法。传化将来。至于今日。济宗不在言。即本宗往往不问人之可否。唯以得之为胜。充塞闾巷。退人信心。正恐绝此一线。不在人少而在人多。为可忧也。座下所得既真。发用广大。力荷法门。慷慨激烈。真有程婴公孙杵臼之心。但此风大行。不知何所抵止。某道孤力薄。目击时獘。救之既无术。随之又岂肯。所以近日退院舍众。急欲于无人处卓自了庵。随缘遣日。又安用以闲名字流落人间。与时辈相颉颃耶。往岁有人来索语录行实。所以不敢与者。意亦在此。其人不谅。密怀生灭。乃为座下所检点。不免劳动一番神用。则又某之罪过也。既不敢固执前见。谨略录数则上呈。以便笔削。路远无可将意。唯有望弁峰而跂瞻耳。诸惟慈谅不尽。
答檀园大师书
(附来书 窃惟博山先老祖嵓岸太高眼目太空。非东苑与先鼓山之得人。以布盖天之网则何有于今日也。意者谓和尚年甚□德甚重化缘甚旺。门庭甚尊。即向风依依如某者。有同天隔世之怀况及其门。入其室。承其法。叨其惠者乎。其毋使他日有如某者其人。而憾于博峤幸矣)。
师答曰。博山老人非不求人。只是当时无人可求耳。故宁绝其人。存其道。以待后来。岂如今人之滥相授受。便谓之得人可乎。博山尝谓余集生居士曰。宗门中事。贵在心髓相符。不在门庭相绍。若实得其人。见知闻知。先后一揆。绝而非绝。若不得其人。则乳添水而味薄。乌三写而成马。存岂真存。故我意宁不得人。勿授非器。不得其人。嗣虽绝而道自直。自无伤于大法。授非器者。嗣虽存而道自伪。反自破其先宗。有智之士。当知所择。以此观之。则博山当时非无所见。而甘作断佛种人。愚见亦尔。故十余载来。欲觅一个半个有真心者。不可得。又岂肯随波逐浪。以佛祖慧命。作世谛流布乎。座下有志荷担。切在传持。志固可嘉。然亦当知所择。断不可欲速。而落今时之行户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