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標題: 佛学问答﹝2000/08/1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21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7-12-25 19:39
標題: 佛学问答﹝2000/08/1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21
摘自《净公上人佛学问答》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学问答  ﹝2000/08/1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90-9


我们这样的聚会,应当有镜头照我们的同修,将来做纪录片,大家有非常亲切之感,这很有必要的。希望大家能想到,你们就有一个弘法利生的心愿。如果这些想不到的话,你们将来佛法学得再好,李老师以前所谓,「你讲法讲得天花乱坠,你没有法缘。你不肯照顾眾生,你的法缘就没有了;你要想法缘好,要念念照顾大眾,你才会有法缘。」

这位同修问:「弟子受五戒以来,一直清净严守。但是最近做了恶梦,梦见杀人。后来更糟,境界竟然在现实生活当中都想要去杀他。」不知道你梦到是谁?「弟子便向佛菩萨求懺悔,可是意念还是一直浮现,很是痛苦。这个样子是否犯了杀戒?是不是弃了杀戒,罪会轻一点?」
答:五戒没有犯杀戒,五戒裡面的「杀生」是一定要把牠杀死,才算是犯杀戒,起心动念不算。如果你受菩萨戒就算,菩萨戒起心动念就犯戒了。五戒不犯,五戒是论事不论心;菩萨戒是论心不论事,所以起心动念都算犯戒。你能懺悔就好。

这位同修问:「求恩报者,善摄诸事,」这是取《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的讲记,「比如说有某人发愿出家,但不知何处找师父。以后听到某某寺院有明师,便去作义工,希望能亲近观察并与明师结缘成其弟子。如此作法算不算存有私心,求恩报、求果报?」
答:这个是正确的。如果发心出家,也未尝不是个好事情。但是出家一定要了解出家的意义。如果对於出家完全不了解,就这样出家了,恐怕以后所作所為违犯世尊制定出家的意义,这样就不好了,不如在家。出家一定要做社会大眾的榜样,我们讲堂这副对联「学為人师,行為世范」,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社会大眾的楷模,这样出家就无量功德。如果我们做不到,反而不如在家,这些道理跟事实我们都要清楚。所以真正的善知识不会随便劝人出家的。印光大师一生不劝人出家,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也一生不劝人出家。在家修行一样可以成佛;成菩萨、成阿罗汉、成佛,在家人统统可以做到。弘法利生在现在这个时代,在家人做的比出家人还要殊胜。过去我们在台湾的时候,台中有李炳南老居士,在台北经常讲经说法的,也有几位居士大德,那个时候我们也常常亲近。出家不是一桩容易事,真正发愿出家做天人师范,好!这是值得尊敬、讚叹。
你这样作法正确,必须亲近明师、亲近真善知识。这个「亲近」当然是在道场裡面住一段时期,在一般总要住半年以上,半年到三年,观察这个地方的老师、同学,我们能不能在一起相处?道场生活环境适不适合自己修行?再做最后决定。如果冒然出家了,出家之后觉得老师毛病也很多,同学当中不能相处,这是破和合僧,不但没有好处,反而造了罪业,这样就不好。一定要很慎重来做这桩事情。

这位同修问:「《地藏经的啟示》裡有一段说,功德没有办法给人,只有福德可以送给人,功德一定要自己修学。请示师父,我们通常都说『愿以此功德,迴向於某某』,那个眾生可否会利益於此功德?」
答:你修的有功德,可以。功德跟福德不一样。我有福报、我有财富,我的财富可以给你共享,可以赠送给你,我有房子可以供给你住,福德。我在社会上有地位,我可以让给你。像释迦牟尼佛捨弃王位,福德让给别人;安世高大师他是伊朗国王,他做了半年国王,发心出家,把王位让给他的叔父,这就是福德可以送给人。功德不行,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戒定慧。我持戒的功德没有办法送给你;你不持戒,我持戒,我没有办法把我持戒的功德送给你,这个做不到的。我得定了,我没有办法把定送给你;我开智慧了,我也没有办法把智慧给你。所以功德没有办法给人,福德可以给人。「愿以此功德,迴向给某个人」,你是特别修功德,是為他修的,这个功德他得到了。譬如我的一个朋友过世了,我為他念一百部《地藏经》,特别為他念的,不為他我就不念了,為他念的,这个功德他能够得。他得多少?《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七分之一;七分之六自己得,七分之一他才能得到。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特别為他做的,他所得到的,还是福德,还不是功德。
《地藏经》上,诸位去读诵就明瞭。婆罗门女母亲在世的时候造作恶业,女儿很聪明,女儿懂佛法,要根据佛法裡面所说,她的果报一定在地狱,所以母亲死了以后她非常忧鬱,怎样去救她母亲?她是有真诚的孝心,感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佛教给她修学的方法。教她什麼方法?念佛方法。她為了要救母亲,一天一夜她自己就成就,这就是我们讲的念佛,她成就一心不乱;真诚到极处,才有这个效果。证得一心不乱,这个果位相当於小乘的阿罗汉、大乘法的圆教七信位的菩萨,很不简单!她母亲生天,离开地狱生天了。你们想想什麼原因?如果不是她母亲堕恶道,她不肯这麼样的用功、这麼认真,所以她能够在一天一夜得一心不乱,是她母亲这个力量帮助她的,她母亲要不造恶业、要不死,她也不会这麼认真学,她一辈子也得不了一心不乱。母亲给她做增上缘,她也真用功、真发愤,成就了,母亲能够脱离地狱生天就得这一分功德,「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来迴向她。
我们要是為家亲眷属诵经,有口无心,他得到的非常有限;如果我们都像婆罗门女一样,你这个迴向给他,他决定超脱,非常有效。完全看我们自己修行的功夫,我们功夫愈殊胜,他的地位愈高;如果我们只是念佛、诵经、拜佛,心裡的杂念一丝毫都没有断,他得到的太有限了。这个道理都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教我们怎麼样超度,超度如何才能得效果,要懂这个道理。由此可知,不仅是对别人,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要真干!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真成就了,真正觉悟了,我们修的是念佛法门,真的往生了,我们往生的品位愈高,我们自己的家亲眷属,一般讲的冤亲债主,他们得的功德就愈大;我这个功德迴向给他们,天天迴向「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他得到的愈大。如果我们修行一无成就,他什麼也得不到,一定要靠自己认真努力。

这位同修问:「人死了一定要还《寿辰经》吗?投胎前还草木棺的钱,才能投生,有无此回事?因為出家人都这麼做。」
答:没有这回事情,这是民间的传说,佛经裡面没有。诸位去查,我们净宗依靠的经典少,五经一论,你到五经一论裡面去查,人死了之后有没有这回事情。你再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个完全是度恶道眾生的,你也去查,也没有这回事情。
佛很慈悲,知道在末法时期魔来扰乱,让我们无所适从,所以佛教导我们四依法。四依法第一条,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经典裡面没有这麼说,我们就不要相信。经典很多,我在讲经的时候都告诉大家了,我们没有办法全依,全依一定是走死路。我举的比喻诸位要细细想想,释迦牟尼佛现在不在世,他当年在世我们找他,那没有问题,他是大夫我们是病人,我们去求他,他给我们开方子,我们依照方子服药,药到病除。现在他老人家不在了,这麼多的经典都是他给当时大眾所开的处方,一定要知道不是為我开的,我可以瀏览、可以看看,自己要晓得自己是什麼病,这麼多旧的处方当中,我们如何来取捨,不能全收,全收是必死无疑;我们只能够取一、两种方子试验试验,看看自己有没有效果。
我们自己不懂得取捨,佛指示我们一个方针: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禪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今天生在末法,我们取净土,这是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指导原则。净土经典有五部经一部论,我们也无需全取,依一种就行了。这六门当中哪一门适合自己,自己读起来欢喜、能够理解,依教奉行,一门深入就能成就。不可以搞太多,搞太多问题就来了,所谓是「贪多嚼不烂」。我们选择净宗,净宗五经一论,一定要依照经典理论方法去修学,我们自己才能有成就。

这位同学问,第一个问题,他说:「学人常念弥陀,而不识弥陀妙性与自灵妙之体,深深疑惑,不知承当,是故长夜念佛仍不免轮迴,弟子如是觉不知对错?」
答:你说得有道理。这个问题就是要多听经,断疑生信,你有具足坚定的信心,真实的愿望,放下万缘,一向专念,你就能成功。没有怀疑的人,经教能理解更好,不能理解没有妨碍;但是有怀疑的人,疑是菩萨最重的障碍,我们一定要断疑生信。释迦牟尼佛也是為了我们疑惑很难拔除,所以才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餘会;如果大家都没有疑惑,佛就不需要用这麼长的时间来讲经说法,这显示出佛的无尽慈悲。

第二个问题他问:「弥陀与自性体是一,念是性体起用,性体起用之时正是心生万法。可是学人功夫未熟,正念佛时妄想丛生,若放下观心便觉心安;若不念佛妄念亦生,心猿意马其心难制。请问如何是好?」
答:这个心性是很深的学问,也是很深广的境界,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对於这些事实真相都没有方法理解。於是我们在初学过程当中,也只是闻佛所说而已,不是自己境界。这个时候要看自己的根性,如果是利根,烦恼轻、智慧长,有悟入的可能,这一定要亲近善知识,在善知识会下开悟之后才能离开,没有开悟不可以离开。
诸位看《高僧传》、看《居士传》你就明瞭,从前的人怎样去亲近善友,善友就是我们今天讲老师,他们是怎样奉事师长的。奉事师长裡面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对老师百分之百的信仰,没有一丝毫怀疑;如果对老师有疑惑,你亲近这个老师的时间再长,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都没用,你不会开悟。為什麼?疑惑障碍了悟门,是这麼个道理。什麼人最容易开悟?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他悟门当中没有堵塞,所以他很容易开悟。由此可知,我们对善知识、对老师常常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是我们自己亲近善知识而不能开悟的真正原因。
我们在经典裡面看到,在古人著述裡面看到,老师不一定开悟,学生开悟了,这个事情常有。老师為什麼没有开悟?老师能说不能行,他讲得没错,他做不到;可是学生听了之后,他听懂了,他能行,所以学生开悟了。这是中国谚语裡常讲的「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这是说学生跟老师学,结果超过老师太多太多,老师远远比不上。他何以能超出?一个能行,一个不能行,关键在此地。但是这个学生对老师百分之百的信仰、尊敬,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他悟门没有障碍,没有堵塞。老师虽然会讲,他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完全放下。所以天台大师说得好,「能说不能行」,他所讲的一点都不错,是祖祖承传的,说得不错,他有没有悟?也有悟,小悟不是大悟,小悟出不了轮迴。也就是说,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没有完全放下,比我们一般人轻,他是放下不少了,还有拖泥带水,不乾净、不彻底,所以他出不了轮迴。学生跟他学,根比他利,学生放下比他多、比他彻底,学生证果了,学生开悟了,这就是「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这个学生尊不尊敬老师?永远尊敬老师。不是老师协助,他成就不了,这个道理在此地。
心性起作用,一切时、一切处从来没有停过的。所起的作用,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染污的、有清净的;四圣法界就是清净的,六道就是染污的。我们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贪瞋痴慢,就是清净的,自性起用是清净的。这裡面夹杂著自私自利,夹杂著名闻利养,夹杂著贪瞋痴慢,这个作用就是污染的。理跟事我们都要懂。
我们念佛功夫不熟的时候,妄念当然起来。為什麼会起妄念?无量劫以来的习气,这是正常的。过去诸佛菩萨在没有成就的时候,跟我们也一样,他何以能成就?妄念起来不要去管它、不要在意,你愈管它妄念愈多,妄念起作用根本就不理它,起也好、不起也好,我根本不理你,起得多也好、少也好,都不要去管,把我们的意志集中在佛号上,你能加上观想也可以,都是用来对治妄念的办法。
对治妄念的办法多,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些方法都是对付妄想分别执著的。你看看哪个法门对自己有效果,使用起来方便,你就可以用这个法门。用一段时期,也可以能够再换一个法门,但是原则是决定有效,能帮助自己减少烦恼、增长智慧,这就对了。如果你选的法门烦恼控制不住,妄念还更多,这个法门对自己不适合。好像我们生病吃药试试,这药吃了没效果,我们立刻就会停止,就会再去找别的,修学法门亦復如是。

第三个问题:他问:「学佛人执著不除,终难作佛。我佛慈悲有妙法门,以方便為究竟,教令专执念佛成不退转,同成佛道。然学人之中,执念阿弥陀佛与念观音不同,此执是否障碍佛道?若有障碍,如何使令解脱,成就菩提之道?」
答: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都一样,但是不能执著,执著就成了障碍。你喜欢念观音菩萨,你就一直念下去,求生净土,临命终时观音菩萨来接引你,没错。念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你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也可能会见到观音、势至陪同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你,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希望在这裡面不起分别执著,这样就对了。有分别执著,就会有障碍,这是世尊确实非常奇妙方法。

这位同修问:「本不想再打扰您老人家,我们深感您的心情。但只因来之前,眾弟子有个心愿,想见您老人家,想聆听您老人家的开示,好让更多的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净化社会,减少灾难。為了这个心愿,在没有来之前说了、也做了,加倍念佛,迴向能让我们满愿。在社会上我们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干不成什麼,但是我们的心是真诚的。在湖北有一位八十五岁的老法师说,您去讲经说法,他為您背包(护法)。佛菩萨,我们该如何做?」(这个「背包」我不懂,什麼意思?什麼叫做背包?妳来说给我们大家听听。这个可能是国内的成语,国外的人听不懂。)(就是说他非常想您到大陆去弘法,他為了您弘法,他八十几岁了,他可以為您护法。)
答:谢谢,谢谢!妳回去跟老法师说,我很想回到中国,年岁大了,来日也不多,总是想能够还有一点精神体力,能够奉献给祖国。可是佛法因缘生,总要等时节因缘,希望这个时节因缘能够早一点成就。现在在国内活动都是宗教局叶局长替我安排的,可能最近他比较忙,看看来年他能不能给我安排个几次。

这位同修问:「念佛时怀有感恩的心,或是存著我要向佛学习的心情,这样念佛是否成了二心?」
答:这个不是二心,这是正确的。我们确实要感佛的恩德,感佛恩德不是一个空的念头,决定要向佛学习,要把佛的教诲普遍介绍给一切大眾,这是真报恩,这是正确的。念佛确实我们有这样子深切的愿望。

他说:「如果每天早睡早起,白天努力做到皈依瞻仰,如说修行,為人演说。但是从不打佛七,或是熬夜精进念佛。如此可能往生西方吗?」
答:当然能,因為五经一论裡头并没有说一定要打佛七才能往生,不打佛七不能往生,这个经上没有的。也没有说一定要熬夜才能往生,不熬夜不能往生。我们依法不依人,经裡面没有这个说法。

这位同修他有三个问题:「如果寺院是专弘专修的净土道场,早晚课是否能和净宗学会一样,诵四十八愿与三十二到三十七品?」
答:决定正确。净宗道场应当如是修学,解行才相应,如果裡面掺杂其他的功课,把我们就搞乱了。

专弘专修的净土道场在农历七月份,是否要诵一个月的《地藏经》?
答:没有必要。如果说诵一个月的《地藏经》,或是诵一个月的《普门品》,那是特殊原因,这个地方遭了大灾难,很多眾生死亡,这是替他们超度、替他们诵的,不是自己需要的。这个地方有大灾难,我们念一个月观音菩萨、念一个月《普门品》,求消灾免难,為别人的,这个要懂得。為自己求生净土,决定是一门深入,绝不夹杂。

第三是:「我们念佛应该一向专念,但在观音圣诞时,是否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打观音七?」
答:这个随你自便,你喜欢这样做行,你不做也没有关係,这个随缘。

「如果同一个房间裡有数台同修的念佛机同时开放,速度音韵又不相同,这样对房间裡面的人会不会有不良的影响?」
答:有,非常不良。把整个也是道场全部都破坏了,这个不可以的。大家喜欢哪一种腔调来念佛,用一个就好,不可以用两个。两个以上那就更不可以了,这个大家一定要晓得。

这位同修问:「我现在每天读诵《无量寿经》,可是因工作性质,是否可以改诵《阿弥陀经》?」
答:可以的。如果你工作很忙,《无量寿经》太长,你念《阿弥陀经》一样。

这位同修问:「修净土法门可不可以大拜,密宗的拜法?」
答:你在家裡可以,在一般道场不需要,免得扰乱别人的净修。你自己在家裡面行,可以,大拜对於身体运动有好处。

第二:「佛七时,居士们惧怕主法法师。」
答:佛七的时候居士们為什麼怕主七法师?用不著害怕。是不是这个主七法师太严了?只要他主七如法都好,他要不如法我们就不请他,另外请一个不害怕的,為什麼请一个害怕的来?

这位问:「為临终者助念,可採取绕佛,绕著临终者的方式?」
答:可以,这个方法很好。

问:「助念弥陀圣号时,身体会很自然随著左右摆动,会不会很不尊重?尤其是昏沉时,晃一晃似乎能提醒,但共修等会不会扰乱别人?」
答:这要看当时的环境。你的动作不太多、不太大,大概对於邻坐的同修不会產生妨碍;如果动作太频繁、太多,你扰乱秩序了。在这个时候你可以退出,外面走走调调心、调调身,然后再进念佛堂,这样就好。

这位同修说:「我们学佛小组一共有十个人,上午八点到十点听你老人家讲经,十点到十点三十分礼佛,下午一点三十分到三点三十分听经,晚上七点到九点念佛,早晚课自己安排。」
答:这个很好,很好。这是你们自己小组,只要是大家都欢喜就好。

这位同修问:「弟子自从受菩萨戒后,严持戒条处处小心谨慎,但是觉得受用不大,生活得很累,家人也不欢喜。特别是八关斋戒日,有时守不了,经常有一些应酬,晚上出去吃饭等等,这样是不是犯戒?应该怎样去做就不犯戒,又能令眾生生欢喜?请法师开示。」
答:不持戒就好了,什麼事都解决了。菩萨戒的确很难持,不容易。但是菩萨戒裡面有开缘,开、遮、持、犯,比如应酬的时候这是开缘,决不是自己想犯戒。八关斋戒主要是修清净心,你受八关斋戒这一天一定要严持,如果晚上有应酬,八关斋戒就破了。你可以这一天你不受。如果说约了有应酬,这一天就不受,改一天再受。八关斋戒是每天受的,有效期间就是一天。你明天再要,明天重受;天天持,天天都受。自己在佛像面前可以受,这是很方便的一种戒。

问:「当一个人真心发愿办慈善事业,心想按法师和大眾的心愿圆满完成,可是在中途遇到实际困难时,不知道如何?」
答:遇到困难要仔细去找困难原因在哪裡,原因消除,困难问题就解决了。感应之道都在真诚,我们确实捨己為人,感应就不可思议。在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完全没有自己。住在居士林裡,家不远都不回家去看看。他的家一切也都安排得很妥当,所以他能够放心,全心全意為佛法,弘护正法利益眾生,所以感应非常明显,我们都很敬佩,这是值得学习的。像这些事情,也可以向他请教,他会教你怎麼作法。

好,今天时间到了,等一下我们同学们在此地讲经,诸位可以继续留在这裡听。问题还有几张,我们留著明天,明天再继续跟诸位解答。好,我们下课。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