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四八集)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7-11-11 11:24
標題: 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四八集)
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八集)  2012/10/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4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零七三页,倒数第三行,从当中看起:
  「又《安乐集》依《法句经》曰:佛言,善知识者,能说深法。谓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于实际。然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法,是为善知识」。这个标准所说的善知识是法身大士,无论在家出家、男众女众,都是明心见性,对于法界虚空界一切诸法的实相,真正通达明了,没有障碍,知道一切法体性空寂。
  体性是真有,是清净寂灭,也就是经上常讲的大般涅盘。大般涅盘就是清净寂灭的意思,非空非有,空有都说不上;常住不灭,叫不生不灭。这是一切法的本体,佛法里头叫它做空。所以空不是无,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能说有,它能现万法,惠能大师说的「能生万法」,这个空就是自性,所谓性空妙有。相,相是妙有,妙有非有,妙有不可得,所以叫无相。你看空而不空,无相而相。这要把它认识清楚,相是假相,因此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是空,一定要认识清楚。你说它是无相,它有相,你虽然说它是有相,这相不可得,了不可得,就像我们看电视,屏幕里头的相,用这个来做比喻很好,不难体会。体,体是空的,这屏幕上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体是空的。但是相,一定是依体而起的,没有体,相现不出来。虽然现相,相不可得,相是刹那生灭。所以相而无相,空而不空,这是认识宇宙一切万法的真相,它真是这样的。
  我们今天是听佛说的,听懂了。听懂了怎么样?用不上,还是不知道性空,还是不知道妙有,以为有是真有,在这里面生起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错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是愿,在此地用个愿代表。无愿,我们有愿,有愿落空,不是真的。什么时候知道落空?死亡的时候知道落空,一样也带不去。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业是什么?业是习气,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的习气,这个东西带去了。习气里面有善,有不善,善的感来生人天果报,不善的感三途苦报。所以迷了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一场恶梦,也不是真的。觉悟的人,他的微妙之处就在无愿,无愿也叫做无作。怎么无作?他作,作而无作。相上他作,度众生的事业他做得很积极,心理上一丝毫都不染着,这就叫无作,叫做无愿。普度众生,没有说我做了很多功德,我做了好多好事,没有这个念头。有这个念头就有作,有作就有果报,无作没有果报。所以你心里头要不落痕迹的话,就没有果报,那是佛菩萨。没有果报,与性德圆满的相应,就是与自性相应,与自性相应的就是性德,所以性德自然流露。
  性德里头是真的,不是假的,有真爱!中国人讲父子有亲,那真的,那不是假的,因为它不是做来的,不是通过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它没有通过这个,它是自然的,真正道德全是自然的。从这个亲爱流出五伦,流出五常,四维八德全从这流出来的。他做得比什么人都好,比什么人都圆满、都积极,心里头不落痕迹,这个人是菩萨,法身菩萨,这个人是佛。凡夫,凡夫着了相,心善着善相,作恶的时候着恶相,所以他有果报。不着相就没有果报,也就是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就没有果报,这个时候才诸法平等。你看,你所做一切善恶都平等,为什么?没有果报。无因无果,这是法身菩萨,在《华严经》上讲圆教初住以上,他就不落痕迹,他完全了解。
  究竟如如。他作善如如,他作恶如如,善恶都是度众生的。众生需要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对他,他就用什么手段,他用得非常巧妙。用什么手段,他没有起心动念,如果起心动念,这个人我要用什么方法度他,这就有作,这不是无作,那就有因有果。完全是自然的,自然的是真实智慧的流露,没有思考。佛说法,众生遇到困难,求佛了,佛给他一说法,他就开悟、就明白了。众生是有心,佛没有心,众生是有作,佛没作。没作的叫智慧,有作的知识,知识有作,智慧无作,不一样。智慧解决问题圆满,知识不行。这就是什么?知识通过阿赖耶,从阿赖耶里头全叫有作,你用八识五十一心所,全都是有作,转八识成四智就是无作。用这个做标准,我们就很容易懂,这就是相宗为什么那么重视转识成智的道理。转识成智,入佛境界,这完全是佛境界。究竟如如,住于实际。实际是不动的,实际就是真心,实际就是理体,实际就是真如,实际就是法性。
  然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法。这是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你看跟世间人一样,建立一切法。一切法怎么建立的?都是依众生之感自然建立的,决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这个世间示现开悟,那是示现,他早就成佛、早就开悟,就好像舞台表演,他是表演。炽然建立就是舞台表演,说法四十九年也是表演,讲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这是建立一切法。四十九年教学这些方法,这是什么?度众生。你说这一切法从哪来的?是众生不同根性所感应来的。众生感应有心,有分别,有执著;如来法身菩萨有应,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执著。他要起心动念,他退转了,他变成凡夫。
  法身菩萨永远不会退转,圆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他怎么会起心动念!这个境界就是大乘常说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无法想象。不能想,愈想愈错,不能说,愈说愈错,怎么办?佛说「唯证方知」。你自己证得这个境界,你就明白了,明白之后,你也说不出来。大乘法深就深在这个地方,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不入这个境界,不懂。佛给我们说,我们听懂了,叫解悟。解悟的好处是增长我们修学的信心,勉励我们要继续不断的努力,我们知道这个境界,我们急着要证得。证得,没有别的,就是放下。那这个事情我们就难了,我们偏偏就是放不下。佛给我们讲清楚、讲明白了,我们还是放不下。这个放不下就是无量劫来养成的习气,哪有那么简单!法身菩萨无始无明的习气,到实报土还得要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够舍掉,真正没有了,你就晓得这个东西难,真难!
  知道真难,这才什么?这才真正的皈依净土,这方法太妙了。这方法是什么?不必断烦恼,不必消业障,只要你能信、能愿、能念佛,就行了,生到极乐世界,自然就没有了,业障习气自然没有了。那是什么原因?那是名号功德,不知不觉的把烦恼跟习气给灭掉了。所以消业障、断烦恼无比殊胜的方法,就是念这句阿弥陀佛。很多人不知道,用参禅的方法、观想的方法、持戒的方法、修定的方法,方法可多了,八万四千法门都除不掉。念佛这个方法太容易了,他又不相信,他说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偏偏就有。诸佛如来给我们介绍,我们对他要相信,如果不相信,当面错过,这叫真可惜。
  下面继续给我们说,「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这是举了几个例子,要我们对善知识,要知道感恩,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法子成就,他们对我们太重要了。「善知识者,是汝眼目,能见一切善恶道故」。我们烦恼习气重,善知识,上等的善知识明心见性,中等的善知识有定有慧,下等的善知识有学有行,我们可以信赖。摆在我们面前,哪是善道、哪是恶道,我们不知道,他知道,就在面前。六道之外,有声闻道、有菩萨道、有佛道,佛道有八万四千,在中国有八个宗派,道摆在面前很多,你走哪一条道?快速成佛的,净土道。无量无边的道摆在你面前,我们不会选,善知识他认识,他帮助我们选择,我们得要相信。如果我们对于善知识怀疑,那就不行,这个道你准行不通。所以这经上讲的,把他比喻眼目,我之所以能见是善知识。
  「善知识者,是汝大船,运度汝等出生死海故」。生死海是六道轮回、是十法界,六道轮回是深海,四圣法界是浅海,渡过这个大海,那一边叫涅盘彼岸,那就是出离六道、出离十法界,都要靠这条大船,这条大船好比善知识。「善知识者,是汝絙绳」。这个絙,一般用在什么?轮船上,海里面的轮船上绑铁锚的,就是很粗、很大的绳子,航海船上必须要用它。「能挽汝等出生死故」,人掉到海里,这绳子放下去,他抓住这个绳子,能把他吊上来。这些《法句经》里头所说的。「该经复云」,这个经上后面还有一段话,「一切众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我们自己真想成就,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古时候有,现在少了。古时候求学的人,依止善知识,多少年不离开?至少一般都十年以上,二十年、三十年的很多。这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厚积薄发」,他在善知识处时间长,根深蒂固,时间少不行,这桩事情自己一定要知道。
  我跟李老师,老师给我约定是五年,五年之内一定守他的规矩,无论做什么都要向他报告,得他同意。看一本书,听一点什么东西,都得告诉他。老师对你完全了解,如果你方向、路走错了,他就帮你纠正。老师鼓励我们讲经,这一点在过去老师不鼓励的。现在为什么鼓励?现在没有人讲经,众生太苦了,所以我们初学也得上台。上台怎么上法?讲注解,我们哪有资格讲经?而注解要依古人,古人有修有证,他不会有错误。不像现在人,现在人出书,他自己没有修没有证,那书不可靠。著书不是简单的事情,方老师的书自己死了以后才出版,他在的时候,他不肯。为什么?怕里头还有错误,常常看,常常修改。李老师自己一篇文章,改三十遍、五十遍,几十年!每一年看看,不太妥当,改一、二个字,那么样的谨慎,那么样的细心,流传给后世,不要后人骂他。今人不一样,今人是恨不得赶快要出名,都是汲汲于名利。
  我这一生也跟老师学,可是现在很多东西印出来了,我都没有看。是什么?是从录音带、光盘上写下去的,没有经过修饰,没有经过整理,这不行。可是什么?讲的人太少了,大家急着要看,来告诉我。我说你们大家看,希望你们也大家替我修改,我的东西可以改的,不是不能改的。有很多东西、说的话,因时因地不同,因人因事而异。今天在面前一些听众,他有特殊的需要,我就得在讲经要插一些专门为他讲的。所以这都得要知道,这个在整理讲义的时候,要不要取?应该要斟酌。有的时候可以不取,删掉,为什么?跟这段经义不相应;如果认为很好,把它抄下来留在别的地方,将来另外作别的偈子,还是作法语,作别的偈子。这都要费时间,哪些人整理?这要靠常常在身边听经十几、二十年的,行。
  蕅益大师、莲池大师,他们著作流传于后世,都是弟子们做的。老师有很多注疏自己写的,自己写的占多数,学生记录再经过整理的是少数。现在是多数,因为现在讲的时候可以录音、可以录像,没听清楚,反覆听,能够一字不漏的记下来。古时候没这个工具,我们听,能做一点笔记,总是不完整,所以著作还是这些祖师大德他们本身的事情。这些人心地清净,万缘放下,经典上他能看出如来真实义,能体会到一些,有的体会得深,有些体会得浅。浅深都有利益,浅的,程度浅的得利益,深的,程度深的人得利益,都是为了帮助众生。决定没有自己的名闻利养,有这些念头错了,这些念头障碍你真实智慧,障碍你的清净平等心,所以你很容易曲解如来真实义,经里的意思你看错了,你误会了。这是学佛,尤其学大乘难处,不能不知道。
  大乘经是从诸佛菩萨真实智慧之所流出,性德里流出,它没有意思,你去看它,能生无量义。这个无量义能有作用,作用也是非常深广没有边际,全在智慧。善知识者,他有智慧,就是说他有戒定慧,所以他能运用得很恰当,不至于错用了它。没有戒定慧的人拿来,用错了,大概十之八九;用对了,可能十分之一还不到。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所以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这是一个求学的佛弟子,非常有必要。
  「又《法华经妙庄严王品》」,里面有一句话,「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也是一句赞善知识的话,善知识于一切众生是大因缘,为什么?他有能力教化众生、引导众生,令得见佛。这个见佛,广义的来说,能帮助你见到真正的佛法。见到真正佛法,你才会发无上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叫菩提心。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欲证菩提,当求善友。求友之道应如《圆觉经》所云: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圆觉经》上的一段话,这一段话教给我们善知识的标准,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求善知识。那说白一点,善知识就是老师,我们要跟一个老师,这老师有什么标准,这佛说的。然后再说,我们用什么心态去亲近老师,去向他学习,我们能成就。
  那《圆觉经》上的话,特别讲到末世众生,末法时期,指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发大心。这个大心是什么?了生死,出三界,求成佛、成菩萨的心,这是大心。大心就是大菩提心,我为这个要求善知识,求善知识的目的是想修行。深深知道,自己对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有过失,要把这些过失修正过来,这叫修行。可是自己不知道,要求高人指点,高人具备什么条件?这个地方说出来了,当求一切正知见人,这个人正知正见。正知正见,我们怎么会知道?有一个标准,标准就是大乘经典。他所说的,他所行的,跟大乘经相应,这个人正知正见。他所说的、所行的跟大乘经不相应,是他自己搞出来的,这就不是正知正见。所以经典是标准,我们求善知识的标准,我们学习的标准,将来我们成就也是用这个经典做标准。每天读诵它,就是每天量一量,合不合这个标准,有没有越轨的行为,有没有走向歧途、走向岔路,自己不知道。这正知正见的人。
  下面又说,心不住相,善友确实他心地清净,不住相就是不着相,他心地清净没有东西。不着声闻缘觉境界。声闻缘觉是只求自利,不求利他,这是小乘,没发菩提心。虽现尘劳,心恒清净。我们看到,早年台中李炳南老居士,虽现尘劳,他每天工作之多,接待客人,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吃一餐饭。我常常说,他的工作量是一般五个人做的工作量。为什么?为众生,不为自己,心地清净,没有自私自利。做好事要钱,他自己收入很可观,在那个年代,他的收入一个月大概有四百多块,很高的收入。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只要六十块钱,多余的捐献出来做好事。往生之后,我们看他的遗物才知道,以前不知道,里面的衣服都是补的,自己补的,袜子是补的,凡是穿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一件中山装穿了四十多年,那是他的礼服,真正节俭。学生多,送给他的衣服什么他都送人了,我们那个时候在台中,常常分到。不知道他里面穿破衣服,不晓得。往生之后,看到他的遗物,我们都流眼泪。所以,虽然那么忙,心清净。心清净他就不累,他就不辛苦。如果着相,着相就很累,你就受不了。他不执著,过眼云烟,算了。
  示有诸过,有时候他也犯的有过失,是不是真有过失?我们不知道。教化众生,学生人多,根性不一样,对待学生的方法不相同。看老师待人,有些同学很客气,见到之后都是笑咪咪的;有些同学一看就不高兴、就不顺眼,好像有这些分别。其实我们全看错了,看他不顺眼的,那真是他的好学生,对待这些学生有打有骂,一点都不客气,可是这些学生感恩。那些对他好的,也不错,那些人有过失绝对不提,你懈怠懒惰,老师也不说,只是在讲经的时候提出来,绝不个人给你说。那是什么?那些爱面子的人。你看老师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表演在外面是一套,心里头没有分别、没有着相,这是真正正知正见的人。
  决定是赞叹梵行,赞叹真正修行的人,赞叹持戒修定,赞叹舍己为人,这是说几个善知识的标准,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决定没有名闻利养。有名闻利养的念头,有自私自利的行为,学生当中有,老师都知道,他不说,总是自己用行动来表演给大家看。表演到最圆满的时候,就是他老人家走了、往生了,我们到他住的小房子里面看,完全知道了。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求善知识,求这样的人。《六祖坛经》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六祖大师的话。不见世间过是不把世间的过放在自己心上,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把世间的过失放在心上,就是我们自己最大的过失,为什么?我们的心被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失掉了。心净则佛土净,一切都不放在心上,这是最大的利益,你真心会现前,妄心自然消失掉。用真心的是佛菩萨,用妄心的是六道凡夫,我们转凡成圣从哪里转?就从这个地方转。
  「彼经示曰」,《圆觉经》上又说,「欲求善知识,首须求具正知见之人。何谓正知见?」《圆觉大疏》里头说,这是宗密大师的注解,这是华严宗第五代的祖师,清凉的学生。「善达觉性,不因修生。抉择无疑,名正知见」。善知识善达觉性,什么叫善达觉性?底下有注解,「觉性者,性觉妙明也」。性觉妙明,《圆觉经》上的话,是什么?自性本觉。妙明是讲它的作用,妙明是智慧,妙慧。接触外面境界,一看就明了,一听就明了,一接触就明了,这叫妙慧,这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善达,善达是什么?没有起心动念,这种妙慧觉性它自然现前。不因修生,不是我要怎么修,怎么修也修不出来,不修它不出来,修也修不出来,这不就麻烦大了!这是事实真相。怎样它就会出来?一切法不放在心上,它就出来了,妙就妙在此地。
  所以念佛,初学的是有心念,有能念、有所念,念久了,念熟透了,能念的心,所念的佛,不放在心上,那个佛号念念不断的还是继续念,妙慧就生起来。愈念愈聪明,愈念愈有智慧,为什么?心清净了,清净心自然生智慧,所以不因修生。不因修生是不能着相修,着相修不能开智慧。离相修,就是即相离相,不把它放在心上。行善不放在心上,不善也不放在心上,统统不放在心上,彻底知道一切万法体性空的,什么都没有。体性遍法界虚空界,为什么说它空?它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说它作空,它什么都没有,但是它能现一切现象。我们凡夫有念头,有念头就能现一切现象。诸佛菩萨没有念头,没有念头,众生有感,他应,就生一切现象;感没有了,他应也没有了,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自性本具的智慧,真实智慧,它非常管用。抉择无疑,遇到任何事情,是真是妄,是善是恶,是是是非,他决断一点都没有错误,正知见。
  下面说,觉性,性觉妙明。本性是觉悟的,我们现在不觉悟,就是本性迷了。如果本性不迷,你决定是觉悟。觉悟是没有一样不知道,迷了什么都不知道,迷了本性。我们今天求明心见性,只用阿弥陀佛念佛这个方法,念到理一心就明心见性。念不到理一心,没关系,往生到极乐世界,明心见性。所以这个方法比什么都可靠,又简单、又容易,谁都能学。「善能通达本有性觉,故云善达觉性」,这把这句解释开来了。善能通达,怎么叫善能通达?不起心不动念就通达了。没有分别执著,自然通达,这叫善。起心动念,他着相了,着相是障碍,怎么会通达?本有性觉,故云善达觉性。「本有觉性,不从外来,非因修得,故云不因修生」,不是修来的。《华严经》上告诉我们,智慧,自性本具的智慧,自性本具的德能,自性本具的相好,都不是从外来的,不是外来的就不是修得的,不是修得的,怎么才能得到?放下万缘就得到了。为什么?万缘是障碍,障碍智慧德相不能现前,障碍放下,它自然现前。
  「因此正是行不到处」,想什么方法去修行都修不到,不是修得的。从哪里得来的?我们这个经题上说得非常好,从清净心得来的。心地清净得少分,善根福德、相好因缘少分得到了;如果心平等,你就得到多了,菩萨所得的;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圆满的得到了。全是放下,清净心是放下见思烦恼,今天讲的执著,于一切法不执著,清净心现前。平等是放下分别,一切都不分别,平等了。有分别就有傲慢,有傲慢就有瞋恚,这是烦恼。能放下分别,这成菩萨了。放下愚痴,放下怀疑,就大彻大悟。所以经题上这三个是修行的标准,不管你修行哪个法门,这是绝对标准。念佛不例外,也要念到清净心现前,平等心现前,觉心现前。自己要知道,清净心现前的时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生方便土,不是在同居土。同居土是完全迷,没有觉悟往生的,念到功夫成片就行了,这个要念到事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那是明心见性的境界。所以经上这个不因修生,我们要知道,我们修什么?无非是把自性上的障碍放下,这叫修。在事上,把一切不好的习惯放下,就是修正过来。
  用中国传统的方式做标准,对父母不孝顺,要知道这是障碍,这是大麻烦,所有一切麻烦的根。对老师、对长辈不尊重,这个东西要是不放下,出世间法永远得不到。不但高层的得不到,小小之果,像须陀洹,你都得不到。有人修一辈子,不是不修,真修,就是这个没做到,死了之后还要搞六道轮回。为什么?那是轮回的因,轮回的因没有除,他怎么能离轮回?所以佛法的修行,孝养父母第一,奉事师长摆在第二。在中国传统教学,也是把这两个排在第一、第二。世出世法一样的,一丝毫差别都没有,这个我们要好好想想为什么。于是我们就能想到,《弟子规》重要。《弟子规》是什么?伦常道德的落实,烦恼业障习气的放下。对父母不尊重、不孝顺是业障,真的,要没有业障,哪有不孝顺父母的道理!天经地义,你肯定有业障,业障放下,自然就孝顺,对人自然尊重。自己有业障,自己不知道,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明眼人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他们看得非常清楚。
  「抉择者,善能分别诸法相也」。他有智慧,所以他有能力,他能分别这法相是真的、是假的。真的不能执著,假的不应该执著,统统放下,真妄都不可得,得的这个念头是烦恼。那怎么过日子?随缘,随缘就自在,有很好,没有也好,不要去想它。各人福报不一样,福报大的自然来了,来了也不必喜欢,没有也没有懊恼,心永远是平静的,这叫功夫,这才叫正常,这才叫最高的享受。所以最高享受与贫富贵贱毫不相干。
  「无疑者,于第一义而不动」,没有疑惑。为什么没有疑惑?他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他没有疑惑。在我们今天,最重要是对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疑惑。我们对这个老师,老师是释迦牟尼佛、是阿弥陀佛,决定不能有疑惑。如果有疑惑,你就大错了,你这一生学佛白学了。为什么?你不能往生。大乘经上说,疑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所以我发现贪瞋痴慢疑,其实三毒就是贪瞋痴,慢跟疑都在里头,为什么把它拈出来?疑是愚痴的核心,不疑就不愚痴。傲慢是瞋恚的核心,不要小看傲慢,有傲慢的人决定有瞋恚,有疑惑的人决定是愚痴。不疑,智慧会现前;不慢,德行会现前。头一个是谦德,对人对事对物,自己谦虚,恭敬心生起来,这是德。谦敬是自性的性德,没有障碍,自然流露出来。圣人教导我们学谦、学敬,诚敬谦和,圣人教我们,教我们什么?去烦恼,诚去妄,敬去慢,谦去怀疑,是去烦恼的方法,和是温和。诚敬谦和是性德,中国古人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都是性德。一个正常的人,这个德自然流出来,觉悟的人,就是明理的人,自自然然流出来,本能。迷了的人,流出来是相反的,流出来的是贪瞋痴慢疑,这是性德的反面,流出这个东西,这叫烦恼。它永远障碍自性,自性不能现前,这些东西起作用,就是造业,业里头有善恶,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因。
  「心不住相。《大疏》曰:言心不住相者,离凡夫烦恼境界」。这一句话是总说,凡夫烦恼的境界,自私自利是的,名闻利养是的,五欲七情是的,贪瞋痴慢是的,这都是凡夫烦恼境界。「若有少法当情,皆名住相」,住相就是着相。怎么着相?心里头有,心里有就着相。「乃至菩提涅盘,尚不取着,何况世间梦幻境界」。心地清净的人,连菩提涅盘都不执著,心里头都把它清掉。为什么?心里头一尘不染,真信。这个大难大难,说得容易,做不到。阿弥陀佛慈悲,让我们执著自性的德号,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的德号,所以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叫自性弥陀。弥陀从哪里来?是从我们自性里头生的,就从这个德号生的,这个德号的功德无量无边。我们的心里头只要有阿弥陀佛,其他的菩提涅盘都清出去,说大乘小乘,说禅宗密宗,全清出去,打扫得干干净净,只有一尊阿弥陀佛,就成无上道。为什么?它跟无上道相应,决定往生。这哪有怀疑的?妙绝了!所以这句好,太好了,「菩提涅盘,尚不取着,何况世间梦幻境界」,你才把六道、把十法界统统放下。
  「故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金刚经》上的话。「得无住心,即契圆觉」。圆觉,如来圆满大觉的境界。一定要晓得,六道是一场梦,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常作如是观,这是佛教我们的。《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能把整个这个世间,佛教你这个看法,这个看法正确的,你完全看到真相,你一丝毫不迷惑,你就非常快乐,你忧虑牵挂全没有了,在这个世间住世游戏神通,这真的不是假的。过什么生活?过佛菩萨的生活,这叫人生最高的享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心地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生心是什么?度一切众生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生起这个心,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众生在迷,迷就有苦,悟就有乐,小迷小苦,大迷大苦;小悟有小乐,大悟有大乐。苦乐是这么来的,佛知道。那如何帮助他离苦得乐?教他,教他破迷生信,就离苦得乐。迷破了,离苦,觉悟了,乐就现前。这一觉悟,性德全部现前,中国古人讲的仁义礼智信出现了,我们讲良心,人的本性、人的良心现前了。
  我们在汤池做的实验,很短的时间,汤池真的人民良心发现了。为什么?不好意思做坏事了,以前净干坏事,现在不好意思做。不是自己应该得的钱不敢拿,这叫良心发现,他自己觉得很快乐。一个计程车的司机,乘客下车,把皮包忘掉了。计程车开得很远了,忽然看到后座怎么有个皮包,想到刚才那客人的,赶紧回头去找他。他住在旅馆,把这个皮包送给他,打开一看,里面有七万现金,还有一些东西,统统还给他。这个丢掉皮包的老板正在着急,看到他回来了,拿了两万块钱给他,不收。告诉他,我们学过《弟子规》,知道这是不应该拿的,我应该要还给你;如果没有学《弟子规》,这个可能不会拿来还给你。讲得这么清楚、这么干脆。他说,不但我会还给你,我们汤池镇所有计程车司机,任何一个人捡到都会还给你,很感动人!受三、四个月的教训,良心发现,这么好的效果。所以这人是教得好的,为什么?他本来是好人,他不是坏人。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一定要懂这个道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诸佛与法身菩萨。「得无住心,即契圆觉」,圆觉就是大般涅盘,圆满的觉悟,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净宗里面讲的证常寂光,契入常寂光了。「不着声闻缘觉境界」。如《称赞大乘经》所说的,经上有这么两句话,「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这两句话,我们初看了,会不会说得太过分?地狱太苦了,宁在地狱经百千劫受苦,都不肯发二乘心,也就是比发二乘心还强一点。这是什么?二乘人只有自利,没有利他。阿罗汉入偏真涅盘,要两万劫他才回头,回小向大。在地狱百千劫,一百劫、一千劫,比阿罗汉的时间短。辟支佛入偏真涅盘,要一万劫才能回头,不是不能回头,经历的时间很长很长。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懂得这两句话说得不过分。一定要学大乘,大乘能明心见性,小乘不能;大乘能证法身,小乘没有。这是为什么不发二乘心,道理在此地。
  「从虽现尘劳乃至入不律仪诸句,总之,如《大疏》所示」,通常讲《大疏》,是《华严经大疏》,就是清凉大师的《疏钞》。「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这是讲什么?知见不正。他还能持戒,他还能修定,表面上看不错,是个好修行人,他不堪为众生之道眼,他没有能力为一切众生指出一条正路。为什么?他不认识正路。戒律持得不错,这种人有,戒律持得好,毁谤别人,那个人不持戒,他就骂他、讽刺他。这是什么原因?这他的见坏了,他是邪知邪见。如果他是正知正见,他决定不会毁谤别人。毁谤别人,自己觉得自己很高,贡高我慢,这样持戒的人不能往生,这样念佛的人也不能往生。佛念得好,戒持得好,脾气很大,傲慢心很重,自私自利,我们常常看见,你给他讲,他不能接受,自以为是。原因是什么?原因是经教学得太少,理不明,在经教里一点点,得少为足,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下面,反过来,「虽坏行,而不破见,是则人天真胜福田」,清凉大师讲的。这个人怎么?行为,好像持戒差一点,生活不甚检点,但是怎么样?正知正见,跟上面那个人完全相反的,这个人正知正见,他的思想见解跟经上讲的相应,虽然他没有做到,他这个人可以做老师。天台智者大师也说过,智者大师说的好懂,他说什么?「能说不能行」,这能说是什么?正知正见,他说得不错,跟经典的标准对照,他说得不错,但是他自己没做到,「国之师也」,他可以教人。他很明白,自己没有做到,希望别人做到,这是个好老师。「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那是国宝级的;能知不能行的,是国师级的。这天台智者大师说的,非常有道理。今天这个世界需要什么人?需要国宝,才能救得了这个世界。你知道,最好是能做到,人家才真的相信你,真的跟你学,你才能住持正法。唐朝那个时代没有关系,人,人心淳厚,教育非常发达,无论世法、佛法,三教九流各行其道,确实是文化非常灿烂辉煌的时代。能说不能行,人家听得出来,他讲得不错,佩服他,可以跟他学;他行得不当,那个不跟他学。人有这种拣别的能力,现在没有了。所以现在必须是国宝级的,能知又能行。大乘菩萨念念在众生,真正是救苦救难。
  「又《大论》曰」,《大论》是《大智度论》,「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这个诸师尊,我们今天讲的老师,经上所说的是佛门的老师,中国人称师父。看老师,要怎么想?如同看释迦牟尼佛想,我对佛如何尊重,对老师跟佛一样尊重。我们修净土的人,念念是念阿弥陀佛,那如世尊想是如弥陀世尊想,把老师看作弥陀,把同学看成弥陀,把一切众生都看成弥陀,我们就入弥陀境界。「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这个老师有智慧,能为我们解释甚深的经义,经教里头的义理,能帮助我们解散疑结,就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这是好老师。要怎么样?要敬,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果要念他的有些过失,不愿意跟他学,那就是不取其宝,这个错了。
  下面有个比喻,「如弊囊盛宝」,囊是个布袋子,这个布袋是个破旧的,是很肮脏的,里面藏的什么?里面藏的是宝。看到这个旧的东西,不要它,那宝就没有了,这个比喻好。所以,「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你错了。你要取它里头的宝,你才能真得受用,这老师有宝。在中国古时候有个小故事,郑康成的故事。郑康成的老师,马融,也是汉朝的大儒,这个人是个通家。但是他有一些嗜好,他不能断,连上课的时候还得听听音乐。上课,他的讲堂背后是一个布幔,像帘子一样的,他家里有女乐,有歌女,弹琴唱歌,在幔那边。他一面听的时候,一面讲,讲经给大家听。所以学生,哪个学生不偷偷看看幕后的这些女孩子?只有一个学生,就是郑玄,郑康成,三年从来没有对布幔上瞄一下。马融心里有数,他的学问全被他学去了,而且马融知道,将来一定超过他。他不服,真的想害郑康成。郑康成很聪明,很机警,知道老师。
  老师怎么整他?三年学成了,离开了,老师带着同学,估计大概有一百人,到十里长亭去送他,每个人敬他三杯酒,三百杯。三百杯的故事从这来的,是真的,不是假的,郑康成喝了三百杯酒。老师说,把他灌醉了,就可以下手,买通一些人,想在路上把他害死。郑康成的酒量大,三百杯下去,小小的礼都不失。所以李老师说,如果我们都有郑康成那个酒量,释迦牟尼佛不饮酒这一条就不要了,这是真的。所以郑康成一路走去,走了一段,大家看不见了,他从小路走过去了。所以埋伏在路上的人,没有遇到他,他走了。有这么一段故事。这是虽然老师有这些缺点,郑康成还是要真跟他学,他那个东西是真的,不是假的。郑康成在汉朝,三礼专家,《周礼》、《仪礼》、《礼记》,十三经注解都是用郑康成的注解。李老师给我们讲这段故事,告诉,老师行上有问题,但是知上没问题,他的学问是真实的,所以他得到的是真传。自己这些毛病习气放不下,那是另当别论,要学他真东西。所以郑康成成为一代大儒,真的超过老师。老师也没看错,确实超过他。
  「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晚上走路,这个路是个险道,小路,有个人拿着火炬,拿火炬的这个人不是个善人,现在他拿着火炬照我们走路,不能说他不是个好人,我算了,我就不要他照明,我就走黑路好了,这就错了。「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见师不善,见父母之过,这一般上讲,这大不孝,可是凡夫很难避免。觉悟的人就没有了,觉悟的人,前面讲了三空三昧,他不着相,善的恶的统统把它清除掉,这是决定没有问题。可是凡夫没有,凡夫善恶都放在心上,所以他要继续不断去搞六道轮回。这些理跟事我们统统清楚。
  善财童子,一生能证得圆满菩提,靠什么?靠善学,他很会学习。很会学习,善恶都学,善,学他的善;恶,认真反省自己有没有恶,我有这个恶我要改,我没有这个恶,我要勉励自己,不要再有像他那样的过失,这叫会学。善人恶人统统是老师,对善人恶人是用平等心、用恭敬心,这是什么?这是菩萨,这不是凡夫,这个人一生决定成佛,他会学。我们要学善财,善财会学!善财的成就,我们要记取。孔子亦如是,《论语》上记载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一个是自己,一个善人,一个恶人,叫三人。善人是我老师,他有好的东西,我没有,我要跟他学习;恶人也是我的老师,他那些恶的地方,提醒我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所以善人恶人统统是老师,善人跟恶人都要恭敬,这就对了。孔子代表世间法,善财代表出世间法,世出世间善学都是一个道理,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然后你才真正能见到,一切众生皆是佛菩萨,我们自己就有成就。真的心不住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对了。
  今天我们学习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