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佛学问答﹝2001/02/13﹞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21-90-58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7-10-14 18:21
標題:
佛学问答﹝2001/02/13﹞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21-90-58
摘自《净公上人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 ﹝2001/02/1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90-58
这是美凤问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她说:「《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这本书裡面,有提到一位病者,临终厌恶听闻佛号,助念团就改念几卷《地藏经》替他懺悔,之后这个病者就欢喜听佛号了。请问,如以上状况出现时,可否念其他经典,如《心经》、《普门品》等等?还是只念《地藏经》才有效果?原因何在?」
答:世尊虽然说到「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可是眾生的根性并不相同,尤其是无始劫以来,业障习气差别很大。遇到这种情形,很显然的,这是魔障现前,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冤亲债主他来做障碍,使你听了佛号就生厌烦心。解冤释结,在一般讲起来,《地藏经》确实很有效,為什麼?应机。《普门品》好不好? 《普门品》也好。但是我们知道,世尊灭度之后,佛法住持在世间,这桩大事世尊确确实实是委託给地藏菩萨。换句话说,佛不在世,地藏菩萨是代理佛,他的身分跟其他诸菩萨不相同。我们在《地藏本愿经》序分裡面看到他的殊胜庄严,不可思议。诸位想想,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说法,哪一个法会听眾都是诸佛如来?没有过,《华严经》也没有这麼殊胜。唯独讲《地藏经》的时候,十方诸佛如来都来做听眾,你就晓得这个庄严是希有的,这个经典的功效当然也是希有。所以一般都念《地藏经》,產生不思议的效果,这个是有道理的。如果念其他经也有效果,这是与他有缘。念《普门品》,观世音与我们这个世间也有特别的因缘,你不念《地藏经》念《普门品》,我相信也一样。
至於感应,那就是《了凡四训》裡面云谷禪师所说的话,他说画符的专家讲,不会画符被鬼神笑,画符跟念咒有异曲同功的效果。其实念经也一样,怎样才有感应?真诚心,没有一个杂念,这个经咒就有效果。如果一面念经一面打妄想,就没有效果,那就是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念经要训练!训练什麼?训练把妄想止住。《地藏经》相当长,念得很熟念一遍也要一个多小时,一个多小时当中不起一个妄念,这个功德相当殊胜,所以才能有感通。假如妄念很多,没有办法摄心,可以改念往生咒,念《弥陀经》、念往生咒都可以。為什麼?这个经咒短,摄心比较容易。总而言之,散乱心决定没有感应,一心才有感应。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真正祈求烦恼轻、智慧长,我相信每一个同修都有这个愿望,為什麼求不到?心散乱。真正用功的人,二六时中,心都是清净的,或是念佛、或是持咒、或是参究,不论用什麼方式,目的是一个│保持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清净心魔不得其便。我们每一个人无量劫来冤亲债主不知道有多少,你要想认真修行,说魔不来扰乱,没有这个道理!释迦佛示现成道还要降魔,魔还来干扰,所以这一关一定要通过。
用什麼方法平平安安度过?真诚心,不為自己,為度眾生。我修行為度眾生,我学教為度眾生,我念佛為度眾生,乃至於我生活也是為度眾生,活在这个世间也是為度眾生,魔就不得其便。你有一念私心,你对世间的尘欲还没有断掉,魔就得其便,魔来扰乱。世尊用什麼降魔?无非是用戒定慧。戒定慧,这是什麼样的魔都沾不上边。所以佛子心裡头常住戒定慧,魔就不得其便,我们自己道业容易成就;成就道业之后,回过头来,也度这一些邪魔冤亲债主,他都是我们帮助的对象,是我们度脱的对象,诸位要懂这个道理。
念这《地藏经》有好处,《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是佛法的根本。念《地藏经》能够行地藏行,那个效果就无比的殊胜。
第二个问题:「如果家属之中,有人病至昏迷状态,但又不能用佛号助念,因病者及家人都不信佛,我们要怎麼做?我们可否在病者面前念《地藏经》给他听?昏迷者是否听见我们念经?念经之前要对病者怎样开示?」
答:你这个问话裡头有矛盾。你说「病者的家属都不信佛」,都不信佛,你念《地藏经》他怎麼会相信?都不信佛,这个事情麻烦!你要说是他不相信净土,他还相信别的法门,那行,他相信哪一个法门就用哪一个法门的仪规、经论都好。
当然,对於一生中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临命终时有时候劝他,跟他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时候往往他听到他生欢喜心。往年我们在美国,华府有一位居士就是在临终时候才闻到佛法,他往生了。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这是殊胜因缘触动他过去生中的善根,所以他在很短的时间,两、三天裡面,他能够功夫不间断,一样有成就,这个我们在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裡面都看到的。
临终的人对他开示,最重要的是劝导他放下世缘,放下所有一切的牵掛。一般人在临终的时候,总对於自己的家业、对於自己的家亲眷属放不下,这是很大的障碍。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劝他万缘放下,一心向佛,随著佛去往生,这是最上乘的。临终的开示,《地藏经》上有榜样,告诉他,把他自己心爱的宝物、他最喜欢的东西,将它变卖,為他修福。
修福裡面最殊胜的是供养三宝,供养三宝的方法:塑造佛像,如果财力并不是那麼多,现在可以印佛像,我们结缘裡面彩色的画像,这是供养佛宝;印送经书,现在还包括录像带、录音带、光碟,这是法宝,供养法宝;布施出家人,这是供养僧宝。所以把他的积蓄、把他心爱的东西变卖来供养三宝,以这个功德迴向给他,让他自己听到,他自己明白,这都是身外之物,他带不走的,供养的功德他可以带走,使他没有忧虑、没有牵掛。
如果他的财富很多,那就可以修大供养。古人把自己的住宅布施做為道场,这个功德就更大了。我们过去到南京去参观金陵刻经处,金陵刻经处是杨仁山居士的住宅,是他的家,他往生之后就把他这个家捐献出来做為刻经处,供养三宝。这是有财富、有力量的人,这个作法殊胜!他懂得,他是行家、佛学家,他懂得。他这个作法是财施、法施、无畏施统统具足,「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為最」,他把它捐出来做刻经处。我们去参观过,这些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杨仁山居士是念佛往生的,他要是不念佛、不求往生,这一个功德,他也一定到天上去享天福去了,他的福报不在人间。
这些例子我们得多想想,多為病人开导。这个时候不能说囉嗦话,不能跟他讲经说法,那时候来不及了,时间来不及了,放下万缘。特别是他要是跟你说出。看到什麼人在哪裡、什麼人在门口,所说的都是他的亲朋好友已经过世的,我们在病重的时候常常看到这个情形。《地藏经》上说,是不是他的家亲眷属?不是的,是冤亲债主变成他家亲眷属的模样来诱惑他,来引他去。引他走之后,就跟他算帐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关头,这叫「魔境现前」,特别提醒他:「不要理他!」就是这一句话。他要是说「我看见这个人,看见那个人」,大声提醒他:「不要理他!不要管他!老实念佛,佛来了才可以跟他去!不是佛,谁都不要去理他!」就这一句提醒他就好,这比什麼都重要。
第三个问题:「家庭发生事故和孩子不听话,可以念《地藏经》迴向给他们吗?」可以的。「念其他经典效果一样吗?」
答:你既然提到念《地藏经》,又何必再搞其他经典?你不是把你自己搞乱了吗?诸位要晓得,心一乱效果就没有了,心必须是定的。我们在讲经的时候常常劝勉同修,我们在没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前,决定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有不思议的效果,最忌讳的是夹杂,这个道理希望你多多的去想想,涉猎经论太多,我们自己心念是杂乱的,无论用哪一个法门都不得力,这就非常可惜了。
这位同修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居士受菩萨戒,戒经中要求受戒者应半月诵戒。但弟子每日读《无量寿经》、念佛,并没有去诵戒,不知这样做是否如法?」
答:这样做不如法。戒经裡教你诵戒,你没有诵戒,所以你问「如法不如法」,我告诉你这个不如法。但是从广义方面来讲,也如法。為什麼?《大乘无量寿经》戒定慧三学圆满具足,你每天读诵,依教奉行,你已经具足戒品,所以说如法。这就说是亦如法亦不如法,亦不如法亦如法,我就不必再深讲了。
第二个问题:「在菩萨戒本註解当中读到,在家二眾受菩萨戒於诵戒及入坛时可以用縵衣。不知在其他何种情况之下尚需用縵衣?如大家在一起上早晚课时,是否需要?」
答:需要的。跟大眾在一起做佛事的时候,在家菩萨戒可以搭衣,也就是说,出家人搭衣的场合,你都可以搭衣。佛在一切经论裡头常常教诲我们:「戒為无上菩提本。」不持戒,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可是戒学的根本是十善五戒,十善都没有做到,戒就是有名无实,所有一切戒品都是建立在十善的基础上。净业三福讲得很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条是基础的基础。从这个基础上,才建立「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仪」。所以,我们為什麼要强调十善?没有十善心、没有十善行,哪裡来的戒品?所以,真正享有成就的人,在起心动念之处,自己一定要清楚、要明白,与十恶相应还是与十善相应。与十善相应,你是佛弟子,与十恶相应,你是魔弟子,佛与魔差别就在此地。
讲到戒律,这是非常严肃的一个问题。古时候对戒律真正下功夫、有研究的人,明朝末年的蕅益大师,在近代,诸位都晓得弘一法师,他们在修学过程当中对戒律非常重视。而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比丘戒最低限度要有五比丘来传授,比丘没有了,比丘戒就断了。所以我们今天去受比丘戒,弘一大师讲得好,这是形式,名字比丘,假的不是真的。
要不要受?要受,要受一下,受了之后自己清楚,决定不得戒;你受了之后,如果自己称為比丘,这是有罪过的。為什麼要去受?受了之后就研究比丘戒、读诵比丘戒,避免讥嫌;你没有受戒,这个戒本你不能看,你也不能学。「我受了之后再学,回过头来学,学一条得一条,学两条就得两条。」受了之后知道自己不得戒,但是我努力认真的去学戒,这个态度是正确的。
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是这样教给我的。他老人家非常重视戒学,我跟他三年,三年当中常常提到持戒重要。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老人家所说的「重实质不重形式」,要求你做到。不杀生这一条要真正做到,不是天天念这个戒本,念的没有用处。看到蚊虫、蚂蚁还是要把牠杀死,这有什麼用处?要真的去做到。
不偷盗,戒经裡面讲不偷盗讲得非常严,叫「不与取」。这东西有主的,主人没有答应,我把它移动位置,就犯了盗戒。主人,这有主,他是这样放法,我把它搬到这边,可不可以?不可以。我们知道,有很多人有习惯性的放东西,你移动之后,他再找他找不到,所以「不与取」,主人没有答应,决定不能够移动 ,这样严格。我讲得比较更容易懂一点,就是把佔人便宜的念头断掉。还有想佔别人便宜的念头,这个心是盗心。不管你有没有行為,你有没有去做,你还有这个念头,叫盗心。
不邪淫,要从念头上去断,还有这个念头,这就错了,在大乘法裡面,你就犯戒了。所以持戒要从起心动念之处去检点,把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不善的念头就是损人利己的念头,要彻底断掉。别人对我们怎麼看法,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们不相干,最重要是自己心地清净,言语正直,身心端正,这比什麼都要紧。
底下还有一个问题,他说:「弟子曾认识一位摩门教的教徒,与他进行过交谈。他说摩门教的目标是求永生,并且也是二力法门,与我们净土宗的二力法门是一样的。弟子对摩门教不甚了解,不知他们所求的永生,是否在天界?」
答:摩门教是从基督教裡面分出来的一个支派,我们知道在美国非常盛行。我们佛教讲大本山,摩门教的根据地在加州,信徒也不少。是不是能够得到永生?这个很难说。佛法裡面是跟我们讲理。净土的二力法门,第一个要靠自力,第二个是他力。他们也讲二力法门,我在美国遇到过基督教的传教师跟我们谈,他们也是二力法门,但是他们第一个是神的力量,第二个才是自己的力量,他跟我们是相反的。所以他说他们也讲信愿行,可是他们是以信天主為中心,我们不是的,我们以信自己為中心。蕅益大师讲「信」,第一个是信自,第二个是信他。他们不是的,他们第一个是信他,第二个才信自,跟我们恰恰相反。不是说信了就得救,哪有这麼便宜的事情!信了能不能得救?信了下头要有修行,能不能得救看你修行的功夫。决不是说信了就成功了,哪有这麼便宜的事情!
生天,生天之道在十善业。基督教经典裡面,他们的根本经典就是《新旧约》,现在比较大的教派,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摩门教,原始的经典就是《新旧约全书》,这个经典裡所教导的,你做到了几成?就跟我讲《无量寿经》一样,你百分之百的做到,上上品往生,你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上中品往生,做到百分之八十,上下品往生,这个有道理的。
《新旧约全书》裡面所讲的这些道理、所讲的这些教训,你能做多少?你要是全做到了,大概你在天道是最高的那一层天。因為他们没有断欲,换句话说,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统统具足,没断掉;没有断掉,我们晓得,他生的天是欲界天。欲界最高的是他化自在天,你不能完全做到,能做到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八十,你的天降一等,生化乐天。功夫再差一点的,下面有兜率天、有夜摩天、有忉利天,一层一层往下降,你是生哪一层天?最低的是四王天,至少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做到两成,才能生天,单单讲「信」而不修行,没有修德,是生不了天界的。这些道理佛经讲得透彻、讲得清楚,所以我们读了,感到佛所说的话如理如法,就是合情、合理、合法,我们欢喜接受。
讲到「永生」,这个的确是有问题。天人寿命比人间长,福报比我们大,不是永生。永生这个问题难!至少要超越三界才能得永生。超越三界,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换句话说,最低限度你有能力脱离六道轮迴。脱离六道轮迴,最低的层次是阿罗汉,要断见思烦恼,超出六道,这才算是永生。如果不能证阿罗汉果,永生是有名无实。
这位同修他写的像一封信一样,我念给大家听听:「士為知己者死。此次因缘之见,学生深有相见恨晚之感。自从听了师父讲的,如何挽救社会人心系列讲演之后,我就发愿此生要跟随师父。我这一生什麼也不希求,只求给师父做一个令你百分之百满意的好学生。」学生的名字没有写,不知道是哪一位?「把我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部献给佛陀教育事业,去继承神圣而宏伟的如来家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这一生愿受持师父的教导,继而把净宗学会推广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在全球各地开花结果,把现今的末法转变為正法,从而达到人类种族和平、全球世界大同的殊胜壮观局面,以新加坡地区為榜样,使现今五浊恶世转变為地球极乐。」
答:弘愿很大,的确是菩萨的大愿。可是这个愿怎麼落实?如何落实?如果不能落实,这个愿就变成虚愿。我想,你一定不愿意人家说你是个虚愿,你一定要做!你一定要认真去修行,要苦学,要发愤。一切為眾生,绝不為自己,你才会有成就。往年我在台北华藏图书馆,劝导同学们,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最低限度要学七门功课,做為我们自己修学的基础。我讲过很多遍劝导大家,有没有人去做?那是你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这七门当中,有四门是佛经。第一种《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是小乘经,我们选择这一部。这一部小经裡面,世尊教导我们怎样亲近善知识,怎样接受善知识的教诲,如何落实五戒十善,这是行门的大根大本。接著是净宗六经裡面,我们选三种最重要的。《无量寿经》、《弥陀经要解》,《要解》是蕅益大师著的,原文并不很长,经、解都要能背过,《弥陀经》能背的人多,蕅益大师註解能背的人不多,《要解》要背。第三种是《普贤菩萨行愿品》。这是佛经四种。另外儒家的,我们把《了凡四训》也列入儒家。《了凡四训》、《四书》,选这两种。道家的,我们选《太上感应篇》。这七种东西。这七样东西要能背,统统要能背、要能讲、要能行,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行為,我们有这个根,才会有成就。
现在我在澳洲建了一个道场,有一些同修到那边去住了。我的要求,五年当中这七门功课要完成,就是要读诵、讲解、实行。你住在澳洲道场,我供养你,你凭什麼接受我供养?天天去读书,天天去学习,我来护法。除这个之外,我还要求要念一百篇古文,我在《古文观止》裡面选了一百篇,為什麼?没有文学基础,你没有办法深入经藏。
同学们在此地,我也听说、风闻,大家以為我都搬到澳洲去了,不在新加坡住了,人心惶惶,你们完全搞错了。搬到澳洲去,是两个货柜过去。这两个货柜是什麼东西?是我从美国带来的图书,不是在新加坡的。从前在美国那个地方存放的图书,现在没有时间到美国去,我把那边的书统统运过来。运到新加坡这一年多的时间放在仓库裡,我一想起来,心裡就很难过。
这些书是无价之宝!放仓库裡没有人照顾,仓库湿气很重,我听他们讲,狗、猫动动不动就往上爬,非常非常难过。那时候我曾经一度想把这些书捐献给国家图书馆或者学校图书馆,我请杨老师、几位同学去给我清查。他们清查之后,也非常欢喜,捨不得送。正好澳洲有个教堂要卖,我说:「好,把教堂买下来,做图书馆。」所以把这一批书送到那边去收藏。
我还会不会在新加坡住?新加坡办培训班我一定在这边住;如果不办培训班,请我在这边长期讲经,我也会住;又不办培训班又不请我讲经,我只好走路了。所以诸位放心。澳洲既然有这个道场,我们这些书籍统统都运过去了。所以我就想,我们培训班还有一个英语班│悟琳法师在领导,人不多,大概有七、八个人,我就想英语班搬到澳洲去。澳洲那边的当地人,对佛法非常爱好,悟琳师在澳洲弘法法缘很殊胜,很得大眾的欢迎。所以想我们的英语班搬到那边去,我们的华语班在新加坡。华语班的人数多,我不懂英语,所以我就不会在澳洲那裡长住,总是在这边的时间多。除非这边我们班不办,道场不欢迎我讲经了,我只好走路。所以诸位同修放心,不要说是佛门弟子,世间读过儒书的人,都讲道义。我跟李木源居士是道义之交,彼此都是性情中人,不会受名利的影响,完全是对事不对人,同修们都应当要晓得。
他后面的愿望就是「弘扬净土,挽回劫运」,这个很好、很难得,可惜他没有具名。末后说「如今我的心愿,就是求师父给我剃度,不知现在因缘成熟否?如因缘不成熟,待因缘成熟也可以。」到底是谁?我不晓得,希望你来找我。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