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解要六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7-5-27 20:35
標題: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解要六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解要 六
夏雨清凉解要 六
现在有名有利,有势力,要想皆是无常,唯求见阿弥陀佛,唯求往生西方,这个心才能坚持。如果你现在有疾病,不要只求其好,要赶紧念阿弥陀佛求往生,这是信号。如果只顾色身好,那好比是漏瓶盛水,总希望其满,终必滴水不存。智者所不取。
所以大家注意到,你就是把佛号念到金刚一般,是否到时候临终无障碍,是否到时候你失念不失念?那还不一定,何况你悠悠荡荡呢!虽然是想往生,想解脱,背道而驰,不得其果,千万不要落入异熟果报!
感异熟果报,在意业里有两种法,一个如意,一个不如意。如意的是贪,你有没有?不如意的是瞋,你有没有?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憎爱二心感异熟果报。
大家知道,如果不蒙佛接引,难逃枷锁。所以,念念之中,至诚恳切,求佛接引!
往生西方二力法门(佛二午斋开示)
要想往生西方,把贪瞋痴慢疑恶见放舍,不放舍,被业所系,不得往生。放舍是自力,佛接引是他力,所以往生是二力法门。
有人贪心起,放不下,这人不能往生。什么原因呢?临终时,贪心起,引导他轮回六道;瞋心、痴心,皆轮回六道。这种人,佛接引他都接引不去,自己不想往生嘛!
再就是我慢心,粗浅的,某某人对不起我,某某人对我好,我怎么放得下?这贪瞋痴慢,平时用功,放下,还怕临命终障碍;如果放不下,更危险。我说一个实在的故事:有一个老居士,念佛功夫很好,在世间很享受,有两个太太。病重,要临命终了,因为念佛功夫好,佛像现前!他自己说我看到极乐世界了,可是,临终障碍,小太太跑去,哭着说,你命终,我和小儿子如何生活?他心动了,说,不要紧,我写遗嘱,不会不管你的。此心一动,喊:不好了,西方境界没有了,阿弥陀佛不见了。眼前一片黑,地狱相现。……这就是临终障碍,何况是平时贪瞋痴慢。
你们修净土法门,疑当然少,恶见也少。可是有四项──贪瞋痴慢放不下,这是实在的,我看得很清楚,你们不知道。能否往生?很危险。你们有的人说:「我这事非这么办不可!」亲缘眷属放不下,怎么往生?所以,要想往生,第一,求佛接引,第二,没贪瞋痴慢。发个心,佛现在接我我就走,没丝毫依恋。不可说,我回去看看我儿子……。所以,自力要放下贪瞋痴慢,二力才具足。
说点深的。贪瞋痴慢,都是妄想,没实在的,都是虚妄想。妄想有两种,比贪瞋痴慢细,一种是第六意识自己起,另一种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同时起。如果贪瞋痴已经薄了、轻了,进一步对治这两种妄想。
第六意识自己起有一种特征:想过去,想未来,这使你不能往生力量百分占八十,你们都有,自己知道能否往生。你们年轻人,差不多男众想女众,女众想男众,就是这种独头意识,你命终一定随它去。这造成一种业,叫思业,思业起身口业,是思已业。
所以,要求临终一心不乱。还有一种带质妄想和前五识同时起:看见我的孩子,哭了,就是带质妄想。
时时刻刻观察自己,有没有独头妄想?有,赶紧念阿弥陀佛,教它不想。
什么叫独头妄想、带质妄想?我再举个浅显的例子:你们打坐时,心里想,那个东西很好吃。那是独头妄想。如果饭端上桌上,你想这饭很好吃,叫带质妄想。有病时,要一心想往生西方。如果想我儿子怎么不来看我?──独头妄想。如果你儿子来看你了,哎呀!你可来了!──带质妄想。这都是障你不得往生。想往生,把粗的、细的妄想不起。
如果不起贪瞋痴慢,没有带质妄想、独头妄想,还不够,一心求佛接引。你们念佛都念佛了,有谁念佛发愿阿弥陀佛来接引?发愿求佛接引,那时起二力。如果不求佛接引,还是没有用。一定念佛时发愿求佛接引。善导和尚不是说,西方乐,愿往生,西方乐,愿往生。印光大师也说,不发愿不得往生。
记住,二力。自力佛力不起贪瞋痴慢、独头妄想、带质妄想,这样才能往生。我们大家都是贪瞋痴慢不断,最可怕的是临命终障碍。如果把贪瞋痴慢变成业,更危险,贪瞋痴慢要是有独头妄想、带质妄想,临命终时起心。如果有身口造业,则现境,不光心起,变境现了。你们听说过临命终现地狱相、饿鬼相吧?还有现美女相,一接近变成火,有时畜生变相,看见很好看的衣服,一穿变成畜生。
二力圆满,可往生。时常用功,粗的对治贪瞋痴慢,细的对治独头妄想、带质妄想!这样用功,这才叫修行。
临终正念
修念佛法门,最重要的,临终正念。如果临终提不起正念,又要历经多劫痛苦。
临终正念,就是念阿弥陀佛。所以有人临命终时,只管助念,不可问他说后事如何?闲话不说。
助念的时候,声音不可吵杂,要和雅音,使他听得很舒服。
凡是动凡情的事情不提。尤其是不要哭泣,不要教他看见眼里带泪水,不要教他听见哭泣声,他会失掉正念,动情。
环境,愈安详愈好。同时,不要强迫他做事情,说你要右胁而卧啦,把衣服穿起来啦。都不可以的。使他怎么舒适怎么好。这是最主要的。
临命终时,难免有病苦,当事人要忍苦、念佛,以待时。心不可乱。
也不要强迫他打针吃药,环境安详,使他一心求往生。
众生恶缘太多,唯恐临命终时有恶缘来扰,念念求阿弥陀佛接引。阿弥陀佛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曾经说过,念我名者,必定往生。
所以说,念佛功夫就在临命终时。那是最重要的时节。希望大家切实注意到。
平时不可贪恋世缘,贪恋名啦、利啦、亲缘眷属啦,皆是大障碍。希望大家注意到。
好语安慰临命终者
佛说,在比丘病重的时候,总是安慰他,说,你一生持戒,奉行诸善,命终以后一定生到天上。比丘起欢喜心,就得以善终。
鸠摩罗什大师说,在外国有一种风俗,就是他把他每做一件善事,记下来,到他临命终时,拿出来,叫别人读给他听,令他起忆念,生善心。这点,很值得我们参考。假使大家再看病人的时候,也是和他讲,说,你一生念佛,修净土,一定往生西方。
外国风俗说,有一种人,临命终时,无善可陈,那就苦了。没善事可说,恶事一大堆,那命终以后就苦了。所以我们知道,也应该学习。
助念存三种心
对住众亲缘眷属助念,不见是非,不见好坏,不见信不信,不见恭不恭敬。尽其在我,度化众生。存三种心,一、大慈悲心,为度众生。二、柔和忍辱心,众生不敬,不以为意。三、诸法空相心,知一切法无我,无人恼我,无人被恼,如此才是真正度众生。
参、道人心行
《一、律己省非》
道德
你们对人家说法,要顾虑到自己的心行。换句话说,道德无亏,务必要教他言行一致,不可以光嘴巴说,不能作。
道德是出家人的根本。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呢?浅显地说,严以律己,谓之道;厚以待人,谓之德。进一步说,自利谓之道;利人谓之德。所谓自利利人,并不是世间法的利益。自己不造十种恶业,不受恶报,称为自利;劝一切众生不造十恶业,可以利他。
于佛法中,谈到利益,现前得利益,后世也得利益,才称为利益。如果现前得利益,后世不得利益,不称为利益。自利,现前有利益,后世也有利益,就是十恶业不犯。利人,也是令众生现前得利益,后世也得利益,十恶业不犯。
再进一步说,上求佛道,谓之道;下化有情,谓之德。上求下化,是菩萨行。所以没有道德,不能成就菩萨行。道的原则,此心不变,亘古今,照日月。德的原则,随缘度化众生,普度十方。
今天和大家讲,从浅显的道德,一步一步地讲深。希望大家,不愧对佛,不愧对众生,不愧对自己的良心。
* * * * * * *
△初学佛,恭敬心学,律己成人。末法时期缺乏如此。律己,谓之功(道);成人,谓之德(德)。
△出家众特别要知道,如果知解增进,道德不增进,应该惭愧。如果道德增进,不夸耀知解,那是出家人的本色。
应学好样
我苦心告诉大家,大家应切记在心。有事情来,苦我最先,甘我最后,不避重就轻。苦的事情,我最先来;好的事情,大家先享受。依照着行,才能得到利益。
我和大家说过,假使利自己、自私,是业报。有利于别人的,是功德,是善事。大家要记住。
印光法师说,大家应该学好样,不可学坏样。别人有好样的应该学,别人有坏样的地方,以此作我师,我不可犯。
大家要有个想法,同心合力,把我们西莲净苑,建设成一个堂堂正正、正正当当的道场。大家都可以在此地修行,大家都可以在此地度众生,大家都可以在此地求往生。
以人为镜
智慧者,以人为镜,把别人照自己。愚痴的人,以水为镜,在水里照自己的影子。
大家把别人为镜。别人有优点,我们精进学习;别人有缺点,我们检讨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勉之。
对别人不要苛责,对自己不要宽容。以原谅自己的心,原谅别人。以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
你们这样时时检讨,纵然不能转凡成圣,也可变化你的气质,一天天地,使你的气质升华。希望大家各自精进。
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结夏已经过了一半,各人检讨自己,比以前是否进步?身口意三业是否清净?深深检讨。
我们既然出家,就应该老老实实修行,与世无争。如果世间要与我争的话,我即退让,不和他们争。因为人生最大的一种乐趣,是你的心、行,清净光明,毫无垢染,那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对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皆对得起,没有比这种乐趣再大的了。希望各人检讨。
永远记住,我们出家,老老实实,不为名,不为利,不为世间荣耀。推直向他,引曲向己。遇到事情,不管有理无理,让别人,叫推直向他。如果有不好的事情,自己背到身上。你发心出家,不是愿代一切众生受苦吗?
结夏过了一半了,如果你的三业还不清净,还没进步,愧对十方,愧对佛菩萨,要起恐惧心,起惭愧心。
大家各自检讨,要以圣人做自己榜样,不可甘心堕在凡夫之辈。
* * * * * * *
△人争我退让,才是道人心。
△视一切众生是佛、是菩萨,自己是凡夫,损减我慢。
△总教此心比日月,莫令方寸染纤尘。
△水面芙蓉水底心。芙蓉者,莲华也;心者,根也。水面莲华要开得好,看水底的根壮不壮?总要心正,本此一心而修,不管别人对不对,只管自己心正。心正,在随缘不变──随毁谤、误会、打、骂……之缘,而心正不变。别人可以犯错,我不能犯错。任何人这样想,天下太平。要使根不烂,开出一池莲华。
△要带动别人,必须自己先做,不是要求大家都做。认为难,大家都不做,我不做了,这不对。带动的人是走在前面。别人不做可以,我不能不做;别人不对,我不可不对;别人不慈悲,我不可不慈悲。心一转,就容易。「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不管别人的缺点,不讲别人怎么不好。只管自己向善。今人误解,认为他人怎样,我不管。
改正自己缺点原谅别人缺点
一个人没有没缺点的,都有缺点。希望大家仔细观照,仔细检讨自己,在这一次结夏中,把你最大的缺点找出来。把自己最大的缺点改过来,可不虚妄结夏。
有一种人,不知道自己缺点,甚而言之,不承认自己缺点。再严重的护自己缺点,这个要不得,这个要改过来。检讨自己缺点改过,这一夏把它改过来。当然缺点太多,这一夏,把大的改过来。世间圣人孔子,有个弟子叫颜回,不贰过,犯过错只一次。我们修道人也应该学。
第二种人,只见别人缺点,不见自己缺点。这种人更不好,大家千万不要有。自己检讨自己,不管别人缺点。同参道友可以善意劝之,听者改之,不听就算了。同参道友不比师父,师父可以责备、治罪。同参道友,是善意的劝导。
第三种人,覆护自己的缺点,攻击别人的缺点。这种作风要不得,更不好。
我们大家互勉互励,发现谁有缺点,善意劝他,使他能够改过,这样最好。
有一种转凡成圣的道路──就是改正自己的缺点,原谅别人的缺点。大家都应该学,这是真正走上转凡成圣的道路。如果你时时刻刻改正自己的缺点,对别人的缺点原谅的话,那正是走上转凡成圣的路。希望大家记住这个原则,把你自己的缺点找出来,最大的把它改过来。
我知道我也有缺点,我正下这个功夫改过来,希望大家共同勉励。如果能把你最大的缺点改过来,不虚妄你结夏一场,这一夏才不白白空过。
时时刻刻记住──我是人天师。一切人,我为其师;一切天地、鬼神,我为其师。怎么还可以不改自己的缺点?
常怀惭愧心不放逸不失初心
出家修道,要有惭愧心,不可放逸,这样可以减少过错。
什么是惭愧心呢?自己犯了过错,感觉羞耻,谓之惭;犯了过错以后,羞于见人,谓之愧。
什么是放逸呢?放逸就是放纵六根,逸于六尘。简单说,眼根染于色尘;耳根染于声尘;鼻根染于香尘;舌根染于味尘,或者多说话;身根染于触尘;意根染于法尘。谓之放逸。
无惭无愧和放逸,是一切恶法的根本。佛在三法经说得很清楚,一切恶法皆从无惭无愧、放逸而来。
无惭无愧和放逸,互为表里。如果你无惭无愧,一定放逸。如果你放逸,一定无惭无愧。所以要常怀惭愧心,不可放逸,一切善法就生了。希望大家注意到──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我告诉你们一个方便,有惭愧心、不放逸,怎么能做到呢?你们要常怀一种心,好比到人家里作客,谨谨慎慎,就不敢放逸了。
你们都怎么样?初来时,没受戒以前,都很谨慎,不敢做错一点事情,那是伪装啊!时间久了以后,原形毕露。放逸、无惭无愧都来了。
所以希望大家,既然怀好心出家,要不失初心。当初怎么发心,不教他改变。佛门中有句话──不失初心,成佛有余。
△不失初心:每天早醒摸头顶,作人天师。不退初心,绝对成佛。把初发心写下来,时常看,总不失去。
至诚恳切忏悔业障
大家要至诚恳切忏悔业障。
我们业障无量无边,绝对相信佛菩萨功德力不思议。忏悔业障最好的办法──念阿弥陀佛。经上说,念念中消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忏悔过以后,不可再做。如果忏悔以后,不再做,功德无量。
同时,广修功德,也是消业障的办法。
大家要知道,业障不忏悔,经上说,纵经百千劫,业果报不失。
忏悔的功德,可以使行人清净,也可使重报改轻报,远报改近报,大家不可自误,要至诚恳切忏悔。
问心无愧
你们不可以事事要求称心如意,总要求问心无愧。问心无愧,是人生一件乐事,极大的乐事。
我大半生也是要求事事称心如意,不知道问心无愧的道理,到晚年才体会出这种道理。过去一切过错,唯有以惭愧之心在佛前忏悔。我深深体会出来,弘一大师自号「晚晴老人」,我现在才知道晚晴老人的苦心。
你们大家办一切事情,要求问心无愧,不可要求称心如意,称心如意造诸恶业,造下恶业一定要受苦报。
我今天和你们讲,或者有人不能接受,或者有人不能了解,可是你要知道,当你以后了解的时候,恐怕已经是往事不堪重回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是把后悔的心留下来,实在不如从现在开始警惕自己。
那么,究竟怎么样可以作到问心无愧呢?问心无愧,佛已经讲过,只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可以问心无愧了。希望大家各自勉励。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