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第一部分导论: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7-4-15 09:16
標題: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第一部分导论:四
选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第一部分 导论: 四、行为


《前行笔记》第一部分 导论: 四、行为
  闻法时,我们应该在行为方面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应该让自己成为堪受法教的法器,这需要避免三种行为。
  其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好像一只碗倒扣过来,你怎么往它上面倒甘露,它都接不住。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发生在轻易能见到上师、听到上师讲法的人身上。他们虽然场场必到,坐在听众中间,但心里却一直想着别的事,总觉得这次不听没关系,下次还有机会。如果你好不容易才见上师一面,或者千里迢迢赶来闻法,相信你不会把上师说的话都当耳边风。
  现在科技发达,上师讲法的过程可以录像、录音、印成文字,这一方面使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在精神状态比较好、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没有太多杂事干扰的时候,听录音、看录像等,有了更大的主动性,闻法时就能避免耳不注如覆器之过了。另一方面,科技带来的便捷也使大家都成了轻易能见到上师、听到上师讲法的人,闻法过程中,心猿意马或昏昏欲睡、充耳不闻的情况就更多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原因造成了耳不注如覆器之过?是因为对佛法、对上师缺乏感激和珍惜。你并不是真心认为这位上师有多么好、多么值得尊敬,他讲的法有多么殊胜稀有、能让你解脱。你心想:我认识的上师多了,比他有名、地位高的有的是,都跟我很熟很要好。我曾经遇见这样一个人,他对我说:“我在很多大法王、大活佛面前得过大灌顶,像时轮金刚之类,我跟他们熟得很,经常一起吃饭,活佛身边的人都劝我皈依,可我不皈依,皈依没意义。”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人喜欢跟上师攀交情,还有一些人喜欢跟上师攀亲,如果实在找不到蛛丝马迹证明自己这一世就是上师的亲戚,也必定要怀疑甚至断言自己前世是上师的兄弟姐妹、父母子女。如此一想,不禁飘飘然,很难再把别人放在眼里,自己也随之莫测高深起来。其实,不要说做一般上师的亲戚,就是做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亲戚,如善星比丘、提婆达多,如果对三宝心怀傲慢和邪见,照样会招致堕落的果报。
  还有一些人喜欢认定转世、化身。记得我初到汉地传法,大家都说我是黄财神的化身,我自己也很惊讶:以前从来没有哪位大成就者认定我是黄财神化身呀!再说我从小到大都穷得很,七八岁之前没穿过真正的衣服,后来离家求学也是经常要靠上师、道友接济才能维持生存,像我这样怎么会是财神的化身?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想到:也许因为我在五明佛学院协助法王如意宝管理财务,居士们于是便封我做了黄财神。传统上,西藏认定活佛、化身等有严格的程序,对认定者的资格要求也很苛刻,不是随便什么人任意地想一想就认定出活佛、化身来。
  作为学佛人,我们放下傲慢、虚荣和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选择一位真正的具德上师,跟着他老老实实学习、修法,使自己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不断增上,就足够了。佛法何其珍贵!任何一个人,不论他示现贫贱还是富贵,只要他能教我们佛法,哪怕一偈一句,都是我们礼敬的对境。
  第二种应该避免的行为是意不持如漏器之过。碗口是朝上,可碗底有洞,甘露倒进碗里又漏掉了。上师讲法你都听着,就是记不住或者不理解法义。人们常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在上师开许的情况下,我们若能把上师讲的法记录下来,对巩固修行境界会有很大帮助。华智仁波切曾在上师如来芽尊者座下先后聆听了二十五次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法,每一次都做详细的笔录。他说:上师的教言,我一个字都舍不得忘。后来,他把上师如来芽尊者关于前行法的教言汇集成文,即绚烂优美如奇珍异宝般的《普贤上师言教》。
  纽西龙多上师给弟子阿琼仁波切传法时,对于每段引导文的内容,上师略讲之后,阿琼仁波切都要花几天时间思维其义,然后请上师详细开示法义,并解答自己的疑问,接下来又是几天时间反复深思上师所讲义理。尽管已经把上师的教言一字不漏地记在心里,阿琼仁波切还是担心自己以后会忘记,于是请求上师允许他做一下笔记。
  我们的祖师大德们是如此朴实、谦虚,对教法是那样希求与珍惜。
  我的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当年创建喇荣五明佛学院时,定下规矩,要求弟子把学到的法都铭记在心,平常测验和年终大考,学生们必须在不参考任何书籍、笔记的情况下,当众讲解经论,有时长达几个小时。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对佛学院学生的要求,自然要高一点,但是居士,就不必那么严格了,对上师讲的法“心有所悟”就行,不需要记得那么清楚全面。我想,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广闻博学,正式为他人讲经说法,但大家还是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记住和理解经文以及上师的教言。尤其是居士,能精通五部大论当然好,做不到也不必强求,但是要对自己专修的法一门深入。比如你修前行时应对前行的法本反复钻研,做到烂熟于心。这不是讲经说法的问题,是关系大家自身修证的问题。上师们花费大量时间为我们细致传讲修法引导文,我们应该珍惜,力争把每个修法的内涵全部融入自相续中。若有疑难之处就去请教上师,再通过教证、理证加以判别,然后依凭亲身实证去体悟所修之法的真实含义。法本中的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涵义,首先要理解它最外层、最明显的涵义,最好把原文记在心里,再反复去思考、去体会,从而逐渐理解、领会它更深层的涵义。在实修中,需要牢牢记住上师所传的法的每一个细节,反复串习,才能把我们微弱的灵感和体会巩固、保存下来,并激发出对实相的证悟。
  阿琼仁波切当年遵循上师的教言,反复修习前行。有一次,上师问他修行的进度和效果,他如实作了禀报,已具足真实的出离心、菩提心和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上师听后说道:“噢!能这样当然再好不过。但有一点还是要提醒你,依修持前行之力生起的少许善心,若不经过反复串修,很容易就退化了。暇满难得等每种前行的体相、定数、次第,你都应该把它们全部谙熟于心且牢牢印持不忘。如此说来,你最好把《普贤上师言教》完整背诵下来吧!”那时候阿琼仁波切不到二十岁,但其实在他修前行的过程中已经证悟觉性,他的自传中写到当时的情景:“那一年,上师给索甲喇嘛师徒及阿旺丹增师徒详细讲述前行,我也趁此良机听闻了一次前行并作了笔录。此后的修行过程中,自觉内心随外境而转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无论观察修还是安住修,都变得轻松自然。没过多久,自心即完全专注于禅定状态,观和住都荡然无存。于自性明空境界之中,自然放松,接着一切显现都变成了明点。再后来,明点也消失于禅定之中,任运现出无任何显法之境。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上师,他听后就说:‘我不清楚,也许是阿赖耶识。’我自己也觉得应该慎重一点,于是就把修前行时观修的所缘相一一敏锐地观想出来。结果观想越是紧密,反而越能坦然进入无念无显之境界。我又将这种情形告诉给上师,他依旧说:‘我不清楚。’后来上师在传授正行引导中分辨心与觉性时才解释说:‘这个觉性呀,在你修前行时就向我问及的类似无现定的境界,其实就是!'”上师当时没有点破,甚至根本不给他看有关直指心性方面的法本,只是不断让他继续修前行,并把前行引导文背诵下来。上师担心过早地印证他的修证境界,有可能使他产生微细的执著,从而无法持续巩固自己的证悟。
  西藏无数修行人都是这样,即使已经达到极高的修证境界,仍然会把经续论典整部整部地背下来。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成为饱学之士,而是出于实修的必要。在实修过程中,反复以经论和上师的金刚语来指导修行、印证修证境界,同时以自证现量印证经论、上师的教言。
  第三种应该避免的行为是杂烦恼如毒器之过。那只碗里有毒,倒进去再好的东西,都只会变成一碗毒药。发心不清净,为了满足私欲而闻法,或是在闻法过程中,心里充满贪嗔痴的想法。这样,原本可以帮助你解脱的佛法反而成为加强我执的工具。
  以上三种过患会阻止我们成为堪受法教的人,泯灭我们解脱的希望,所以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有这样的过失。除此以外,还有六种情况会障碍闻思修行:傲慢、不相信正法与佛陀、不希求正法、外散、内收、疲厌。
  一、傲慢
听闻佛法时,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注意力经常从聆听、辨析法义上偏离,而有意无意地挑法师的毛病,觉得法师这里讲得不够清楚、那里讲得不够究竟,语速不是太慢就是太快,对佛法的理解不如自己正确,如果这种念头频繁地出现,就该小心傲慢正在障碍我们的闻思。虽然佛陀也一再告诫大家不要盲目接受他的教法,要理性地分析、判断、验证,你可以对法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疑问,但应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无论怎样仍然要保持对法师的敬意。普通世间人对待传授世俗知识、技艺的老师都知道要尊敬,学佛的人动不动就看不起向自己传授佛法的老师,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做人最基本的修养都没有,还怎么学佛呢。
  若是自心不清净,就算在佛菩萨身上也能看到一堆毛病,可是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像是捡破烂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习惯性地四下寻找,看有没有破烂,这样到头来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堆破烂而已。闻思修行佛法是一趟探索诸法实相、还原本来面目的旅程,但愿我们不要把它变成一趟拾荒之旅。
  傲慢几乎是无孔不入的。你看现在社会上的人多么喜欢攀比,生活中到处有竞赛、论胜负。别人比自己强就嫉妒,不如自己就倨傲,与自己差不多就更要争得激烈。有时故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即使勉强承认别人的优点,也会不屑地说:“你好你的,我坏我的。我就这德性,挺好,没必要向你学什么。”嫉妒、倨傲、争强好胜,这些都是傲慢。细观察下,我们平时的情绪常常处于傲慢烦恼中。有些学佛人因为傲慢而愤世嫉俗或悲观厌世,却察觉不到自己的傲慢,反而认为这是有出离心的表现。生死轮回的根本在于我执,出离心即是厌离对“我”的执著,厌离由我执衍生出来的形形色色的执著。
  “我”的观念是一种错觉,而我们的整个生活就是建立在这个错觉的基础上。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会逐渐改变对生活的态度,原来看得很严重的一些事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事物的状态以及我们对事物的兴趣、热情、忧虑等等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愤世嫉俗或悲观厌世,说到底还是太执著于“我”,把“我”的生活看得太重要。因认为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很重要,你才会斤斤计较,才会愤愤不平、悲观失望。
  对治傲慢最有力的方法是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看自己的身体、身体的行动和感觉、内心的感受、思想等等都是怎样不停地变化的,由此而慢慢体会到:并不存在一个常恒一体、独立、绝对的“我”。既然如此,心生傲慢自以为是,也就显得可笑了。建立无我的见解需要长时间反复地观察、串习,这样做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更简单易行的辅助性方法对治傲慢,比如养成自省的习惯、忏悔罪障、赞叹他人功德、对人以礼相待等。
  二、不相信正法与佛陀
学佛使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尤其是金刚乘的教法,把修行人与事、物、心原本的状况联结,一切是那样直接、清新、纯粹!你需要放下所有成见,去认知、学习和体验,像个学步的婴儿一样谦卑而热切。可是我们多么习惯有成见和经验撑腰,否则就觉得心里没有底,总想走回头路或半途而废,在学佛路上一再跌倒、饱受挫败的我们很容易就会退失对正法和佛陀的信心。这种时候应该想一想,我们无始以来在轮回中形成的观念和习气不可能一朝一夕改变,所以闻思修行遇到困难在所难免,几乎所有修行者和成就者都是这样从困境中一步一步坚持走下来的,我们又有什么好抱怨和灰心的呢?
  因为不能了达法义或修行进展不顺利就对正法和佛陀产生怀疑,是不合理的。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学佛,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修行者在学习和实践佛陀的教法,并且他们当中很多人以自己的修行成就验证了佛法的真实不虚,所以我们不应该以个人暂时的失败去否定一个被反复证明为有效的修行体系。如今的时代里,各种似是而非的心灵修炼体系、莫名其妙的学说理论,只要有人提出来,就有人追捧、信奉,完全不加观察和验证,而对经受过几千年考验的传统信仰和修行体系却满心怀疑或者轻易就退失信心。如此奇怪!我们遇到挫折时反而应该更加坚定对正法和佛陀的信心,凭借这种信心才能在解脱之路上不断进步。
  三、不希求正法
不希求正法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不觉得佛法有多么珍贵、对自己又有什么价值,所以认为学不学佛、得不得法都无所谓。这也是世人普遍的心态。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人们忙于打拼,很少有时间去关注生命本质的问题,或许也觉得佛法不无道理,只是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太遥远,等房贷还清了,孩子长大了,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再说。有人看了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不理解佛陀在因地为了求四句偈乃至为了求一句正法而不惜粉身碎骨、极尽苦行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一个偈子,饿不能充饥,冷不能御寒,也不能让感官愉悦,付出那样巨大的代价去求取,值得么?佛经上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其中一浊是见解浊,从粗浅的层面上说就是价值观颠倒。大家认为用一生的辛劳去换取一套房子、一辆车是值得的,而为了彻底解脱痛苦去努力修行是不值得的;废寝忘食打牌、网聊是值得的,因守八关斋戒而忍受一点饥渴之苦是不值得的;为了买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风餐露宿排队争抢,买到了欣喜若狂,没买到则失魂落魄、茶饭不香,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最时尚、合情理的,而如果一个人认真闻思佛法,过简单、有节制的生活,周围的人便会觉得他很可怜、在浪费生命。现在的人生活中的追求太多,没完没了,什么时候都满心牵挂和遗憾;另一方面,又显得没什么追求,只要被夸奖、被尊崇、有乐子、有甜头,不论这种感受多么短暂、肤浅,都会觉得“这辈子没白活,值了”。
  不希求正法的不仅是一般世人,佛教徒也会时常陷入这种心态。这就是不希求正法的另一种表现。有道是: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西天。初入佛门的人大都道心恳切,果真是念念不离佛法,时间一长则不免懈怠,失去当初求法的热情。真正学佛是要真做工夫的,从最琐碎、平实处一路埋头做下去,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年几十年,不松懈不放弃。如掷石入深潭,一沉到底。
  说到做工夫,有些人以为就是指上蒲团打坐,坐的时间越长,工夫越深;也有人认为工夫要到红尘中去历练,躲进深山或关起门来打坐不算真工夫。这两种看法都失之片面。不少学佛的人只是学打坐,以为坐功到了就是得道,至于闻思、磕头、忏悔、放生、念咒念佛及其他善行,都是空花佛事,未得要领。其实,禅坐只是入定的一种方法,不是学佛的目的,由定生慧方能入道,否则一味求定,无异于外道,坐上千万年也还是在轮回中不得解脱,更不要说圆满证悟。如《楞严经》云:“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用功到了身心一如、静境现前,还仅是初步工夫,若耽着于此,无明难断。然而,完全不要静定、不做功课,也是对佛法修行的误解。经书里说得明白,你我如一壶浊水,要静深不动,才能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四下折腾,只能是越搅越混。慧由定生,定从戒来。善护身口意、远离贪嗔痴,就是持戒。初学者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身处愦闹中而不被外境所转,是不可能的。我见过一些佛教徒,从行为上完全看不出学佛人的样子,杀、盗、淫、妄、酒五戒中一条戒律也不守。如果在红尘中打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百无禁忌,就是修行,那么全世界的人都在修行了,可是这样的修行有什么结果呢?无非在轮回痛苦中越陷越深,既是这样,还用得着修行么,你不修也是这个结果。的确有一些大成就者示现在酒肆乐坊度化众生,嬉笑怒骂、行为不羁,但是他们高深的修证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他们有能力做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而一般人几杯酒下肚,不要说不知道佛祖在哪里,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了。
  现在很有些这样的人,故作高深,学佛不持戒,也不信因果,说是“万法皆空,不必执著”。佛将灭度时曾叮嘱弟子: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持戒为的是除烦恼习气,烦恼习气即是生死、轮回,除了习气便了生死、出轮回。不持戒,这满身的习气如何除?“万法皆空”不假,但这个空是无而显、显而空,是缘起性空,不是不存在。你我的究竟本质是空性,却仍有你我的显现;事物的究竟本质是空性,仍有因果的显现。空性的你吃下空性的馒头,仍然会吃饱,而且会消化、排泄。同样道理,空性的我们如果除习气、求解脱,就会解脱;我行我素贪嗔痴,就会轮回。尽管解脱、轮回也都是空性的,但不会因其本性为空,显现上就错乱因果,种瓜得豆,种豆得瓜。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说大家学佛要踏踏实实,真正从净化自己的身、口、意开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要装神弄鬼、总想上天入地;而且我们学佛不能只顾两腿一盘自己舒服,还要心怀众生的疾苦,切实为众生服务,上求下化,自利利他。
  有人认为藏传佛教特别强调的闻思和前行修法是针对下等根器者设立的方便法门,对根器比较好的人来说根本不必要。我曾听人说:“五十万前行只是没有意义的苦行,最多是把身体锻炼得比较好而已,而且几年也修不完,太浪费时间;不如一言之下顿悟如来本意。”还有人对我说:“闻思是舍本逐末绕圈子,学佛最主要是明心见性,不悟本心,学法无益。”的确,在藏汉历史上都有很多不经闻思便证悟本性的例子。麦彭仁波切七岁时,在玩耍中唱出宣演诸佛无上密意的《定解宝灯论》,显现上没有经过多少闻思便自然通达三藏,写出诸多光耀古今的显密论著。荣素班智达幼年尚在母亲怀里吃奶,便能对班智达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大圆满祖师贝诺扎那的杰出弟子邦甘麦彭滚波是在八十岁时,路遇贝诺扎那上师,蒙师点拨,当下彻证大圆满,而此前他从来没有闻思过。汉地过去也有像禅宗六祖慧能这样的高僧大德,显现上不经闻思和前行便证悟自性。但是我们要知道,闻思是为了明法义,前行是为了调柔相续。如果已经深契佛法要义,不闻思也是可以的。六祖慧能大师显现上虽然不识字,却能讲经说法,随便拿一部佛经向他请教,他能告诉你这里真正讲的是什么。所以他不闻思,因为他已经懂了;而你不闻思,你就不懂。不懂还不要学么?
  前辈大德所说“不悟本心,学法无益”是为针砭但求知解、不重行证的流弊,并不是说要摈弃教理。一般人修法大致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先明了义理(理解),然后求行解相应,再至证悟,不可稍有知解便以为证悟了。纽西龙多上师曾说:“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当合理地通过理解、体验与证悟三种途径正确把握安立五道十地的原则。当前有些人错误地把理解当成证悟的境界,‘无散无修’、‘见修同时’之类的大话其实无有任何实意,清楚地了知地道功德之安立原则实乃非常关键。《法界宝藏论》是大全知(无垢光尊者)证悟境界的如实记录,其中第九品之前宣讲的皆为见解,第十品讲修习,十一品讲行为,十二品讲暂时的道果,十三品讲究竟之正果。”
  修前行是修出离心、菩提心,积资净障,调柔相续。没有出离心,严格地讲就不算真正学佛;没有菩提心,就不可能圆满觉悟。专心修前行,自然无人我是非,贪嗔、嫉妒、恼害之心也少了。前行修得好,远离世间八法。八风吹不动,对境无妄心,就是禅定。此定不着定相痕迹,行住坐卧不离其中。阿琼仁波切在《前行备忘录》中写道:传统上,前行修完后,上等修行者即能成就四禅,中等修行者可修成初禅,下等修行者也能达到欲心一境。定慧本是一体,很多人都是在修前行法阶段显现开悟的。
  所谓言下顿悟者,或在顿悟之前已用工有年,相续成熟,只待最后刹那,拨机一点,便现见本性;或偕宿慧于言下顿悟,一悟之后,仍需依止上师,于寂静处保任涵养多年,证量方能透彻稳固。除极个别特殊根器者外,这悟前悟后,都要修要行。
  一般所说开悟是指现量见到空性,又称见道、登地。根据显宗道次第,见道之前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之后,有修道二地至七地的不清净地,修道八地至十地的三清净地。修到十地,本具智慧仍未全体显露,十地菩萨见如来藏仍如夜晚视物,不甚分明。在十地最后,以金刚喻定破除最后一分至微细的习气,自性光明才无余现前,到此方是圆满无上正等正觉。哪里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样,随便什么根器都是没头没脑地便“悟”了,“悟”了以后从此休息。
  即使修无上大圆满法,也有共同前行、不共前行、秘密前行等等次第;进入正行后,仍然有证量上的区别和递进。我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曾说:他十几岁证悟时定中获得的现量与三十几岁所得的证量有很大差别,五十多岁又是一番境界,到六七十岁再回头看从前的修行笔记,很清楚能看到修证境界是怎样层层递进的:这时候是马哈约嘎的境界,这时到了阿努约嘎的境界,这是阿底约嘎……而在当时自己并不清楚达到的是什么证量,每到一个新境界都以为那就是阿底约嘎呢!每次我想起法王如意宝的这些话,心里都深深感动,他老人家是在慈悲地示现,教我们在修行中要戒骄戒躁!华智仁波切也曾经说过:不要急于说这就是法身。
  有一个关于如来芽尊者的故事非常具有启发性:当年如来芽尊者在匝热神山居住多年坚持苦修。一天,他走出山洞,站在阳光下向拉萨方向眺望,想起自己的根本上师与大圆满心滴部诸位传承上师。长时间的苦修使他的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对上师强烈的思念和敬信心竟使他昏厥过去。当他苏醒后发现往日护持心性的执著已全然消失,再没有任何所观、所修的影痕存心,无散无乱之觉性已融入实相。然而,尊者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何种境界,他觉得非常惋惜和沮丧,心想道:“如果刚才不来到阳光下,自己还会有一定的修行境界,但现在却什么也没有了。”他决定立刻下山去拜见上师,一是为了遣除心中的疑惑,二来,上师年纪大了,他很想再见见上师。经历长途跋涉后,尊者终于来到上师晋美林巴面前,他向上师述说了自己修行的情况,不想上师听后却显得极为欢喜,对他说:“我儿,你所证悟的与道完全相符,如此看来,必定能证得法性灭尽相!”尊者在上师身边又度过了一年的时光,把往日听受的教言又作了更进一步的思维,使其意义愈发明朗。之后,尊者在匝查玛地方闭关修行二十多年。由此可见,仅仅认识觉性本面还不够,还要继续修持,经由层层修证境界直至圆满获得不现一切的坚地,即大圆满法性尽地。
  证悟空性与生起大悲心是同时的,生起大悲心与断除恶行是同时的。一悟便休,休的是妄想,却不是菩萨的六度万行。真正悟道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
  只要切实修行,肯定会有进步。上等修行者天天都在进步,中等修行者则月月进步,下等修行者也会年年进步。倘若修行无进展,应该是没有掌握要领。仲敦巴尊者说:闻思修交替反复乃修行之关要。尤其对初入佛门的人来说,闻思修交替进行、反复串习极为必要。初学者还不太懂佛法,应先闻思,了解法的字面含义,生起相似的定解后,再上座修习。座上反复忆持法义,这叫观察修;直到无须忆想也能持守法义时,便安住于对法的定解中,入定,直到再次生起分别念,这叫安住修。初学者的心相续不够安静调柔,分别念频繁生起,安住的时间会很短,杂念生起时应忆念观察法义,复入定,复观察。如此循环往复,修行境界才能不断巩固、增上。上座是这样,下座仍然要善加护持心念、都摄六根,串习法义,等定解不退,无论行住坐卧,无论在深山还是在闹市,正知正念都不会为外境所转,这才算初得定力。
  四、外散
心识散乱于六种外境是轮回一切迷现之根本、一切痛苦的来源。你我众人平常总在尘劳里,在喜怒、得失、五欲里过活,眼耳鼻舌身意始终在攀缘外境,少有厌烦思静之心。不要说收摄六根,反照回光,就是一般的耐心专心做事,都很难得。大家可以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若一天不打电话、不上网、不看电视、不与人说三道四,心里便惶惶然。六识没个依托,简直不知所措。这是一个崇尚迷乱的年代。越是四处攀缘、妄念不断,越能见容于社会。有一位弟子跟我说,她平日在家大部分时间用来闻思修行,对网络和现实中各种社交、娱乐活动都不感兴趣,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很简单,亲戚朋友们只是不解,总追问她:“你什么都不做,呆着干嘛呢?”有时她只好说:“那我应该做什么?”答案真是五花八门:“聊天、种菜、唱歌、看电影、玩游戏……”
  现在,像她这样既不享受当下、也不知道为将来打算的人被认为是不懂得生活的人。大家似乎认为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才算弄明白怎么活着有意义,以前的人都是瞎闹。其实稍作思维就得承认,现代人的生活跟从前相比只是方式不同,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都是终日忙碌,没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纵情声色,惟愿子孙富贵,万世荣华。尤其是现在为人父母的,一心为儿女打算,自己辛苦挣下的家业,不论多微薄,都郑重其事地想着要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可是看看历史上,有道是鉴往知来,普通百姓不说,帝王家那样的富贵荣华,又能传几代?儿孙自有儿孙的福报因缘。过分地营计筹划现在将来是无谓的。
  我们在听法、修行时更不应东想西想,回忆过去、妄想现在及将来。无著菩萨的开示是教导我们在闻法时远离散乱的殊胜窍诀:昔日之种种,如雁过长空,已了无踪迹,追忆无益,若念当念盛衰与离合,除正法外没有什么可依赖。未来生计如旱地撒网,想法很好,多实现不了,当思寿命无常,死期不定,哪里还有时间浪费在空想上。眼前琐事如梦中经历,精勤无义,故当舍弃。
  五、内收
与散乱相对的另一种障碍是内收,六根过度收摄,强迫自己不听不看、不闻不问,时时处于紧张对抗中,像个执法的管家一样严肃地看着自己,没有幽默感。人在紧张时视界会变狭小,只能看见眼前小范围内的事物;同样,闻法时过于内收,便见木不见林,只抓住个别词义,学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不知前后呼应、融会贯通。紧张也会让人疲倦,修行时出现昏沉、掉举的情况。
  学佛是探知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旅程,一个修行者除了要有清净的发心外,他必定是一个怀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总想知道“然后是什么”。这种好奇心给修行带来了一股活泼轻快的气息。像一个学习中的婴孩,很认真也很放松,没有强烈的目标感,不要求自己达到如何的水平,却对遇到的每一件事物感兴趣,热情地去了解、学习。他学习,因为他要长大,那是他成长的过程。修行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只是很想弄清楚自己是怎么一回事,世界又是怎么一回事。保持好奇心和幽默感有助于对治内收。
  六、疲厌
疲厌也是障碍大家修行的一种常见情况。没有恒心耐心,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新鲜劲儿一过去马上就厌烦了。学佛也是这样。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众生呢?再者,平时作息没有规律,生活无节制,四大不调,气脉不通,坐下来听法、修法不到片刻便腰酸腿疼,根本坐不下去,勉强为之,则烦恼丛生。听法、传法的时间一长,饥渴难当,不免就想念起家里的沙发和饮料来。
  记得以前我在五明佛学院当学生的时候,每逢法王如意宝上课,人太多,经堂容不下,大部分人都不得不坐到外面去,我自己也经常是在露天里听课,夏天就坐在烈日下,冬天就坐在风雪里,下雨也不打伞。不光是我这样,大家都是这样。尽管我们那时没有宽敞的经堂、舒服的坐垫,但是所有人都踊跃欢喜,觉得自己遇到像法王如意宝这样的具德上师,能有听闻甚深教言的机会,是无数劫积累资粮的果报,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在意身体上所受的这一点点苦。后来我们有了新的大经堂,不用再坐到外面去听课,可是每天上课大家都要提前去,抢着坐经堂中间的天井,哪怕在冬天这意味着在结冰的水泥地上头顶鹅毛大雪,大家也要抢着坐,因为在那里能看见在三楼讲课的上师——法王如意宝!
  释迦牟尼佛示现舍俗出家,经历六年苦行,且在悟道后几十年的传法生涯中过简单清净的生活,这种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它告诉我们修行就要准备吃苦。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出家,但世俗生活的快乐享用若一点也不放弃,永远是舒舒服服、轻轻松松的,那就无法解脱,也不会有成就。有些人认为:“佛陀需要经历千辛万苦才成就佛果,而我可能不需要那样。我不用放弃任何享受就能获得与佛陀同样的成就。”这么想,显然是错的。论福报、论智慧,我们都不能与佛陀相比。
  无始以来,我们必定曾无数次沦落三恶道,遭受比现今的头疼脑热剧烈千百倍不止的痛苦,而那些苦都是白受的,今生为求正法受苦却不同,这一回,苦不会白受。我们在菩提路上每一分辛苦、每一分付出都是成佛的资粮。
  我们的道途是佛陀的教法、证法,而由于智慧福德不够,人们会以不恰当的态度对待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法。
  第一、持文不持义。认为形式比内容更重要,对文辞的兴趣超过对文句要表达的意义的兴趣。当然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文笔流畅、具有文学美、能传达意境美的文章,更有助于佛法的传播,能让更多世人与佛法结缘。但是,作为佛法修行者,我们应该总是把思维法义放在首位,而不能舍本求末、把心思用在琢磨辞藻上。
  第二、持义不持文。有些人声称妙法不着文字,修行是要了知心的本来面目,不能着文字相。希望不闻思教理而自动悟道。试问佛经文字难道不是佛所说?佛陀三转*轮难道不是为了引导众生觉悟本性?而且,古往今来成就者们所证悟的难道有与经典相背离的么?
  有人觉得自己既然能值遇大圆满法,想必就是传说中的“上根利智”了,福德深厚,不用闻思,不用费劲,即能成就。对大圆满法生起信心当然是福报深厚、宿有善根,但是要知道,今生能值遇大圆满法,我们更应该感激的是大圆满历代传承祖师以及大圆满法系内无数的成就者、修行者。没有他们的悲心和努力,大圆满法脉不可能如黄金山脉般延绵至今。尤其在末法时期,像法王如意宝这样不可思议的祖师大德,出于对众生无量的悲心,在较广大范围内传讲过去只在小范围秘密传授的大圆满法,使我们有幸值遇此殊胜法门。这不是我们自己的福德,这完全依赖法王如意宝的福德、悲心和历代传承祖师的加持。《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中有这么一则故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为一国国君,境内普降粮食雨、珍宝雨,几日不停,国民都说:“我们的福报真大!”国君说道:“不是你们的福德,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一个人的福德力啊!”
  法王如意宝虽然已示现圆寂,但是我们仍然时刻沐浴在他慈悲智慧的光辉中,仍然在承受他的恩泽和护佑。现在,还有阿秋仁波切以及其他许多高僧大德住在世间,不遗余力地弘扬大圆满法。他们是这世间的庄严,是众生的依怙。
  根据莲花生大士的教言,大圆满修行人根器锐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视师为佛,具有坚定的信根;不畏惧金刚乘的广大行为,具备精进根;能证悟金刚乘甚深见解,具有超卓的慧根;能严守三昧耶戒,具戒根。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在这四个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不足之处要加倍努力改进。总寻思:莫非自己聪明绝顶,大有来头?莫非已经悟了还不知道?这样想没有意义。全知无垢光尊者早就指出:末法时期要想修证大圆满必须具足资粮以及广大之闻思,并非普通人就能轻易获得成就。
  大圆满心滴部的历代传承上师,对于所有教派的理论及教言几乎全部听受过,这一点从他们的传记中即可了知。比如,全知无垢光尊者对流传在西藏的绝大多数修法引导,没有一个未曾造过论文讲义。西藏的修行人尤其注重上师教言。《修心七法》中曾说过:宣闻三世诸佛一切金刚语之功德,不及铭记上师一句教言之功德。西藏很多法本是大成就者修行方法与修证境界的真实记录,称为窍诀,字字千金难求。有幸得到者当铭记于心并反复思维薰习。当年华智仁波切叮嘱弟子纽西龙多:不要把《龙钦七宝藏》、《四心滴》当成理论著作搁置一边,要切实用大全知著作中阐述的法义修正自相续。“欲完全把握修行中的究竟津要之道,就需仔细看大全知的秘密金刚语句,并以此印证自己的觉受及证悟。”
  阿琼仁波切在大量实修前行后,他的上师仍然要求他把《普贤上师言教》全文背诵下来。他依教奉行,上师得知后特别高兴,勉励他说:“就应该这样啊!如果只是一味注重冥顽不灵的盲目安住,而忽视闻思教理,这是行不通的。上等修行者能成为上等的说法者;中等修行者能成为中等的说法者;下等修行者只能成为下等的说法者,此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西藏,能把《普贤上师言教》背诵下来的修行者非常多。晋旺堪布是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他曾根据自己的修证境界,从密法的角度对《现观庄严论》进行注释。在他幼年时,被大成就者玉科夏扎仁波切认出是华智仁波切的转世,并为他取了跟华智仁波切一样的名字——晋美旺波(晋旺),但是晋旺堪布非常谦虚,他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是华智仁波切的转世,他说:“如果我是华智仁波切的转世,那么佛岂不成了凡夫了?”晋旺堪布对华智仁波切具有极大的信心,他把仁波切的著作《普贤上师言教》倒背如流,一生中为他人完整深入讲解此法本达七十多遍。即使在动荡年代,有时只有两名听众,他也想尽办法坚持讲解。他说:法王如意宝在动荡时期担受巨大风险和压力,坚持为有缘众生传授大圆满灌顶、传讲大圆满法,他是法王如意宝的弟子,也要像法王如意宝一样无所畏惧地为有缘者传法。他自己一生当中每天都阅读《普贤上师言教》,从未中断。
  第三、未领会而持。不知如何区分不了义法和了义法。要对治这种现象,必须做到依法不依人,依法义不依法句,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法又分为心识与智慧两种,我们要依止智慧。
  所谓依法不依人,因所处时代、社会环境、受众的特点不同,说法者对佛法的诠释会有所不同,如果这种诠释与大乘佛法的基本义理,比如因果、悲心等,相一致,则不论说法者是多么名不见经传或行为乖僻的人物,他所说的都值得信赖和遵循,也就是不因人废言;如果诠释与大乘佛法的核心义理相违,不论说法者名气多大、地位多高、看上去多么清净庄严,都不能想当然地全盘接受。不是说他讲的法本身不对,而是他对佛法的解释有待进一步考察。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佛者选择具德上师的重要性。凡是自己向他求过法的上师,都应该恭敬;如果是灌顶、讲解续部教言或传授密法窍诀的金刚上师,则必须恭敬,以恶分别念对金刚上师妄加观察、评判,是触犯甚至破密乘戒的。所以,在一位上师成为你的金刚上师之前,要以佛法为标准去判断这位上师的言行,看他是否具备做上师应有的功德;而一旦确立金刚上师与弟子的关系后,弟子就当视上师为佛,上师的教言必须信受奉行。如果是具德上师,他的所想所言所行必定符合大乘佛法,弟子谨遵师训不仅不与依循佛法相矛盾,而且在上师的慈悲摄受、善巧引导下,还能更迅速准确地了达佛法的意旨。由此可见,选择并依止具德上师后,依法和依人是一致的。
  第四、颠倒而持。错误领会意义。现在社会上对密法就有很多误解,认为求了密法以后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喝酒、行淫、杀生等等。要知道,密法的行为是与修行人的证悟境界、修法的场合等密切相关的。只有达到境界才能做相应的行为,否则就会造下严重恶业。西藏有句老话:普通人不能做瑜珈士的行为,瑜伽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为。
  第五、顺序错乱而持。密法修行很讲究次第,在没有求得前行之前,就听讲正行,前行中外内前行本末倒置而受持,都是不如法的。
  以上讲的是应该避免的行为。应该采取的行为包括:
  四想:把自己看作病人,法看作药,上师看作医生,精进修持看作治病。
  六度:闻法前,摆设法座,铺陈坐垫,供养曼陀罗、鲜花等,即是布施度;洒水清扫,遮止自己不恭敬的行仪,即是持戒度;不损害包括蝼蚁在内的含生,忍受疲惫劳累及种种不适,即是安忍度;断除对上师及正法的邪见,满怀信心和喜悦之情闻法,即是精进度;心不散乱,专心致志谛听上师教言,即是静虑度;勤于思考、遣除疑惑,即是智慧度。
  《毗奈耶经》和《本生传》中提到:在讲闻佛法的场合,不要对态度不恭敬者、无病而缠头者、打伞、持手杖及持兵器者说法。听闻佛法时,要怀着谦恭之心坐在低处,举止温顺调柔,喜悦地看着上师,专心听上师讲法,如饮甘露一般。总之,我们要断除一切不恭敬、不如法的态度、行为,认真听闻佛法。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