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十七卷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7-4-9 15:48
標題: 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十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十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三十七卷)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面,从第六句看起:

  【华灯焰眼主城神。】

  从这一句看起,这是第五尊。从名号里面都显示出智慧光明与菩萨六度万行,这是保安护法主城神他们所护持的。『华灯』表外面的境界,六尘境界;『焰眼』是表智慧的六根。根尘相即,无不充满智慧,如同经中所讲「如来全身欢笑」,这个意思相同。何以全身能够欢笑?一般笑容欢喜表现在面孔里面,我们不知道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欢悦,全身欢笑。这个地方是依正庄严,华灯焰眼表依正庄严,真正是尽善尽美。第六位:

  【焰幢明现主城神。】

  『幢』,在此地当然是法幢,法幢高树,光明遍照,这就是有焰的意思,『焰』表光明放出来的意思。『明现』,明是明了,现前。即使世间愚昧的众生,他都能够清楚的了解,这个地方有正法的法幢。实在说法哪有邪正?邪正在人心。人心正,一切法无不是正法;人心邪,《大方广佛华严经》也不是正法;邪正之分是在一念之间。你明白这个道理,才真正体会到佛给我们讲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门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广到什么程度?世出世间无有一法不含摄在其中,不一定是佛所说的。如果说这个法是佛菩萨所说的,这是狭义的。正是大经里面所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那个法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怎么晓得他说法说得那么圆满?《华严经》上就看到,《华严经》上所说的世出世间一切法,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乃至于祖师大德,他能够将每一法都会归到自性,都跟自性密切相连,融会成一体,那怎么不圆?为什么他能够会归,我们不能会归?这个道理也不难懂。他能会归,是他没有成见就会归;我们没有办法会归,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一切法不能圆融。他离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一法不圆融,没有一法不是自性。要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从一真法界到阿鼻地狱,都是唯心所现,都是唯识所变。所以任何一法会归到心识就圆融,哪有一法不圆?会归到心识就没有障碍了。《华严经》上讲四无碍法界,无碍就是大涅槃,诸佛所证的大涅槃境界就是四无碍的境界。所以一一法圆融称性,没有一样不是明显的展示在我们眼前。这些护法的主城神,他们是护这个法。

  我们自己修学,修学包括我们的生活,诸位一定要晓得,生活是修行、工作是修行,乃至于一切应酬也是修行。我们每天从早到晚,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相接触之处,无处不是修行。所以维摩居士说,无处不是道场,无时不是道场。道场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你修行证道的处所;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你修行六度万行的处所,你行道的处所。所以道有修道、行道、证道,哪个地方不是道场?如果你不懂得,修道、行道、证道哪个地方是道场?没有一处是道场。会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不会的,那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也找不到。第七尊:

  【盛福光明主城神。】

  『盛』是茂盛、盛大,这是讲大福德,大福德一定是有真实智慧做基础。没有智慧,纵然修福,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必定是三界六道里面有漏的福报,不是大福。盛福是大福。真实的福报,世间人往往见不到,也就是说,他们观念当中想象的福报跟真实的福报不一样,差距很大。诸位如果细读《了凡四训》你就知道,袁了凡他观察一些读书人,他观察得很仔细,看到这个人今年一定能够考取功名,这些人都有福相。他看到这些人的福相,他就能够判断,这个人今年去应试一定会考中,而且他的判断非常准确,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很多。真正的福相,这个人稳重,远离恶法,一心向善,能忍让、能节俭,真正做到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大福德相。了凡先生说这些事情,《华严经》上佛也说,大福德相是什么?打你不还手,骂你不还口;不仅如是,心平气和,没有一丝毫怨恨的意念,这个人是大福德相。他能感动诸佛护念,能感动一切善神尊敬。善神尊敬他,哪有不保佑他的道理?诸位要知道,稍稍受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面就怨恨,怨天尤人,几天都不能平息。给诸位说,这个人纵然是大富大贵,也是薄福之相,没福。他那个大富大贵是前世修来的,很快就消完了。为什么?他这个相不是一个有福德的相。特别是容易发怒,轻易造业,这是没福之相。这些世出世间的典籍,里面讲得太多太多,希望我们稍稍留意就能明了,自己要认真修学。

  自己有福,菩提道上就没有障碍;自己没有福报,菩提道上障碍重重。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导我,我们自己没有福报,一切要求佛菩萨,他一再嘱咐我不要求人,以后我深深体会到这个意思。求人非常困难,人家帮助你,你得看人家脸色办事,与道心完全相违背,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他老人家教我,一生都要靠佛菩萨,一切顺逆境缘,我们一生的遭遇,有顺境、有逆境,我们一生所遇到的人,有善人、有恶人;他老人家讲,这些事全都是诸佛菩萨给你安排的,既然是佛菩萨安排的,一切都要顺受。善人、善境界,当然容易顺受;恶人、逆境界,不好受。如何能在善恶境界里面,你能够学到平等受,你的功夫就得力,你就能在一切境界里面常生欢喜心。常生欢喜心就是法喜充满,就是你的福德现前。如何能平等受?善恶都不计较,知道顺境善缘性空,缘起性空;逆境恶缘还是缘起性空。决定不可以把它放在心上,决定不可以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那就更错了。这样我们才明了,修行人要把自己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要把它修掉,到哪里去修?到哪里去磨练?就是一切境缘当中。

  然后你不但遇到恶缘、恶人,你不生气,反而感激。为什么?没有这个境界现前,怎么知道自己到什么境界?自己的功夫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这个境界一现前,自己就清楚了,我有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我在这个境界里面有没有定力,有没有智慧?我应付这些境界如不如法?这个如法是与戒学相应。一切都如法,与戒定慧相应,与佛陀教诲相应,与性德相应,他怎么不欢喜?法喜充满。纵然没有见道,距离见道位应当不远了。小乘的见道位是须陀洹果,大乘的见道位是圆初住菩萨,逐步逐步接近了。所以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把凡夫知见淘汰掉。以往我们都是凡夫知见,顺自己意思生欢喜心,不顺自己意思就生瞋恚、生烦恼,诸位要晓得这是凡夫知见,这是轮回心。我们要渐渐把凡夫知见、轮回心远离,逐渐靠近佛知佛见,要靠近自性相应,这就对了,我们所走的路方向目标就纯正。在过去跟诸位说过,我们不怕距离远,只要方向目标对准,就能一步一步接近,最后必定达到这个目标;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宗也不例外。

  所以一定要注重修福,决定不能把这个疏忽。确实有许多修行人重视修慧,疏忽了修福,固然也好,但是不圆满。佛在经上有个比喻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罗汉天天出去托钵,没有人供养。他因为修慧,证到阿罗汉果;因为没有修福,没人供养。没有人供养,很苦的事情,自己苦倒无所谓,没有办法弘法利生。弘法利生要福报,你要真正有人供养清净庄严的道场,这才能接引广大的众生,没有福怎么行?可是你要是专修福不修慧,那更糟糕,所谓是「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他不修慧,所以他来生堕落到畜生道,变成大象;因为他有福报,这个大象是皇帝所养的,照顾得很周到、伺候得周到,出去的时候满身都挂着璎珞,金银珠宝,它是畜生。佛称二足尊,二就是福慧,福慧两样都圆满,足就是圆满。所以佛法决定不是劝你别修福,实在讲是叫你福慧双修,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你在生活方面、在修持方面才能够免除一切障缘。第八尊:

  【清净光明主城神。】

  这德号里面的意思非常鲜明。『清净』,一定要心清净,心清净之后,你的身就清净;身心清净,这个环境、你所居住的环境就清净,清净就放光明。这是我们学佛人,特别是修净土的同学要特别注意到。佛告诉我们,入道的门径,入道就是明心见性,方法很多很多,无量无边,说之不尽。可是到最终极的时候,到最接近心性,这一总归纳三个门,觉正净这三门。三门当中任何一门进去,都是得大圆满;觉、正、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无论从哪一个门进去都得大圆满。所以我们修学,对于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法门,一定要尊敬、一定要赞叹,如同诸佛菩萨在五十三参里面所示现的,这是教我们学习。没有进去,也就是说你没有见性的时候,确实有三门,见了性之后,这三门就融合成一门。实在讲连一门这个意念都没有,才是真正究竟圆满。我们在因地,因地没入门。清净心,诸位想想,他觉不觉悟?当然觉。清净心,他知见正不正?当然正。可见得一门在因地上已经含摄三门,果地上当然是圆融无碍。清净心在哪里修?在生活里面修,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修。怎么修法?修不着相就清净了。一着就被污染,就不清净,一着就迷了。诸位要晓得,不着就没有障碍,无碍;一着障碍重重,没有不造业的,造业都是为着相。

  诸佛菩萨示现在六道里面,跟六道众生和光同尘,跟六道众生过同样的生活、做同样的工作,六道众生染污、造业、受报,他们在这里面清净、不造业;不但恶业不造,善业也不造。他们在六道里面,自受用与一真法界无二无别,就是经上常讲的不思议境界。可见得外面这个境界,说到境界包括自己的身体,无一不是随心所现,随识所变,随着你的识在变。所以清净心自然就变现清净的境界,就这么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佛常讲,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那就跟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没有两样,这一生当中确确实实可以圆成佛道,《华严》上说的就没错。第九尊:

  【香髻庄严主城神。】

  此地说的香,确实是有香气。我们一般人都知道,每个人身体都有一个气味,佛法里面这个香,就是这个气味,你鼻根所对的。不但一切有情众生身上气味不一样,无情的众生也有气味,我们平常天天不能离开的水果、青菜都有它的气味。不但这些植物有气味,再跟诸位说,矿物也有气味。如果你鼻根非常灵敏的话,嗅觉特别灵敏,矿物都有味道。气味各个不同,什么原因?实在讲,性德里面的气味是宝香。那种气味,一切众生接触到,身心舒畅;不但感觉到舒畅,能够消除一切业障,能消业、能治病,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是好香。原本就是一种宝香,非常可惜,随着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把它变质了,变成什么?变成我们现在身体这个气味。本来这个身体放出宝香,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两样。现在为什么身体这个气味,别说三天不洗澡,一天不洗澡就很难闻;别说别人难闻,自己闻到都不舒服。由此可知,这个气味叫业障气味,业障消除了,这个气味就变得很香,就变成宝香。『髻』在此地是形容高贵的意思。这个香非常高贵,世出世间所有的宝香都不能跟它相比,香气本身就是庄严。我们都很熟悉西方极乐世界香光庄严,无论是依报、是正报,都是具足香光庄严。这种香气完全是从真心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我们是迷失自性太久了,把自性的德香变质了,佛教导我们要恢复。用什么方法恢复?初学,佛教给我们用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佛说这五种叫五分法身香,大小乘法里面都要知道修学。

  由此可知,如果要改变我们体质的臭味,在佛法有很妙的方法。世间人现在很糟糕,他想改变他的容貌,怎么去改变?去美容。我听说有不少,还有学佛的同修,带来的副作用麻烦大了,脸上青一块、白一块,变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如何改变身体这个体臭?用香水来化妆,这个还好一点。假如这个香水里面化学成分不适合你的体质,可能带来皮肤病,也很麻烦。佛法什么都不需要用,从清净心,心清净了,你的容貌就改变,你的相貌就清净。心慈悲,相貌就慈悲;心美好,相貌就美好。相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身体上这个味道也从心转。心是主宰,主宰这个身体的形相。你不从根本上去下功夫,舍本逐末,用外缘来帮助,没有不出毛病的。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都要晓得,才能避免一切过失,避免一切伤害,恢复到自己清净庄严。最后这一位:

  【妙宝光明主城神。】

  这个意思,这个德号的表法,前面都说得很多,诸位都能够想象得到。经里面称宝,都是讲性德,微妙至极。如果落实在事相上,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三宝。用《无量寿经》的经题来说,那就非常具体,也很容易了解。《无量寿经》经题里面所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学,是僧宝;平等是定学,是法宝;觉是佛宝,是慧学。经题上就明显显示出三学、三宝,这是微妙至极,真实智慧。综合主城神他们护持的德相、德用,也离不开性修二门,也离不开三学六度。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细细去观察、去体会,他们在生活当中,在他工作里面,都能够与性德、与三学、三慧、六度相应,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再看底下总结:

  【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

  这一句跟前面完全相同,意思也一样。主城神这一类的护法,数量也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前面跟诸位报告,它并不是数字,代表大圆满,代表究竟圆满。末后,德里面我们要特别留意。

  【皆于无量不思议劫。】

  这一句是讲时间之长,每一个团体里面这些神众,过去的修因都不可思议。可见得修行不是短时间,不是一世,过去无量劫。既然晓得过去有无量劫,未来呢?未来也是无量劫。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的真相,要觉悟,我们一定要掌握着过去无量劫中所修积的善根。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有善根?你能到这个讲堂来听经,你一生当中只来听一次,来听两个小时,你能够到念佛堂念一、两个小时的佛,就证明你过去善根无比的深厚。你如果过去生中没有善根,你就不可能遇到这个机会,你也不可能到这个地方来坐两个小时。你看,外面街上人多少?附近邻居多少人,他为什么不来?住在隔壁他都不来,没有善根、福德、因缘。因缘是有,他没有善根、福德;这里有因缘,他不能来。我们从这里就明了,欢喜听经、欢喜念佛,你无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缘,在今天成熟。《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今天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统统具足,这是肯定自己过去世有善根,累积深厚的善根。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把因缘掌握到,讲经的道场是因缘,念佛堂共修是因缘,不可以错过这个因缘。这一生寿命很短,无论过什么样方式的生活都不必计较,也不必执着,要看得开,要放得下,为来生着想。因为来生也是无量劫,往后无量劫的日子怎么过?你要能够想到这一层,你真有智慧了。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十条路,我们走的不是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四条路。我们今天摆在面前十条路︰佛道、菩萨道、声闻道、缘觉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十条大道在面前,我们怎么选择就在现在决断,就在这一念之间。所以我们想到未来无量劫,如果要想得大自在,佛跟菩萨这两道是大自在;声闻、缘觉这两道虽自在,不大,不是大自在,是得小自在;再给诸位说,六道以下就不自在。生到天上,欲界天、色界天,虽然能够得短暂的自在,他们的寿命比我们长,长得太多了,可是要比起未来无量劫,他那个寿命就不算长,相当短促。即使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寿命才八万大劫,八万大劫跟无量劫比,怎么比法?不成比例。想到这个地方,这十条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这是机会、这是因缘,很不容易遇得到,任凭自己选择。我们在座的同修都聪明,都有高度的智慧,你们都选择弥陀净土的法门,这个法门正确,这一生当中必定圆满成就。弥陀法门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都能够平等成佛、平等往生,不容易。所以选择这个法门是高度智慧。

  【严净如来所居宫殿。】

  他们是主城神,他们的任务是护持道场。前面有道场神,道场神是道场的内护,主城神是道场的外护。主城神末后这一句,『严净如来所居宫殿』。「严」是庄严,「净」是清净,这个里面含义就很深了。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提示我们,要用自己的德行庄严佛的宫殿,这里面有三个意思。第一个,佛宫殿是主城神所守护的,他所护持。佛在哪里?此经跟其他一般大乘经不一样,本经所说的诸佛包括三世诸佛如来,这三世︰过去生、现在世还有未来世,着重在未来世。未来诸佛你能够护持,所有一切诸佛如来全都护到,你的功德才圆满。如果你只护过去诸佛宫殿,现在诸佛宫殿,把未来诸佛漏掉,你的功德充其量也不过是三分之二,还缺了三分之一,怎么能圆满?从本经的教义来观察,自始至终都涵盖了三世,所以它才是大圆满。未来诸佛就是现在的一切众生,如经所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意思深广无限。情是一切有情众生,还要加上无情。无情是什么?我们今天讲的植物、矿物。我教诸位,是把一切人,将一切人都看作阿弥陀佛的化身,真正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有些人很赞叹,法师你很了不起,我跟《华严经》一比,它在天上,我在地下。我十法界里才一法界「人法界」,其余九个漏掉了;在依正庄严里面,我着重正报,依报没有在里面。你看《华严》教义多圆满,它讲一切有情就是十法界,正报全包括了;它讲无情,十法界里面所有的依报都包括在其中,全是佛示现之物。我们对一切人那是真佛,对一切物也是真佛;换句话说,除自己一个人是凡夫之外,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真佛变现所化的。这个人生活在如来境界之中,恒受如来气氛、恒受如来护念,他哪有不成佛的道理?这确确实实是凡夫一生作佛,无比殊胜的法门,真正是大乘法里面圆顿到极处的法门,古人赞叹为大不可思议。如果我们不能够契入,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那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念佛堂念阿弥陀佛,带业往生,只有这条路,除这条路之外,没第二条路好走了。有本事境界马上转过来,就超凡入圣;转不过来,老实念佛,两条路都是决定成就。我们知道这些神众,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示现,并不是真的神众,所以是真佛,不是假佛。神是真佛,人也是真佛,畜生也是真佛,桌椅板凳都是真佛,无有一法不是真佛。诸位细细去想这个理,细心去观察这些事,一下觉悟过来,豁然大悟,你就入境界了。

  清凉第二个意思告诉我们,「主伴善根互融摄故」。教学的场合,佛是主席、主讲,所有的听众、护持道场的这些神众,统统属于伴。佛的善根跟我们自己的善根也互摄互融,我们跟佛的善根结合成一体,这就是严净如来宫殿的意思。特别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宫殿、讲堂、念佛堂,这里面的气氛,这里面的磁场,有诸佛如来、有一切大众,也有我们自己,在这里是融合成一片,自然得佛力加持,自然就受佛光注照,所以道场殊胜。你们同修在这里念佛,道场建立时间不久,你们已经明显觉察到气氛不相同,你们觉察到念佛堂的气氛比讲堂殊胜,你这个觉察是正确的。

  我们前面跟诸位介绍过,讲堂目的是信解,念佛堂的目标是行证。如果念佛堂气氛不如讲堂,你这个念佛堂就失败了,念佛堂决定要超过讲堂。讲堂是帮助你断疑生信,帮助你发愿,帮助你明白,念佛堂是真干。收到真实的效果在念佛堂,不在讲堂。讲堂听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不肯真干,照样造罪业,古德所谓「说食数宝」,自己得不到真实利益。诸位同修如果要想得到真实的利益,讲堂听了之后到念佛堂去落实,你就得真实利益。你要不到念佛堂去真正真修,你所听的经教只是听一点皮毛而已,经典里面真正的意思你还是不懂;不但不懂,往往还把意思解错了。看到经上讲的,我的意思觉得如何,都落到我的意思去,不是佛的意思,是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妄想分别执着,你怎么不造罪业?我的意思、我的看法,糟了,到最后的时候,我的六道、我的地狱,到那里去了,还能跑得了吗?

  念佛堂我们也不断的在求改进。譬如有一些同修,光是念佛堂里面空气的调节很难适应大众,有些人怕热需要冷气,有些人怕冷,这怎么办?如何能调适?在过去,我听说我们听经的同修,五楼有冷气,有很多同修不能适应,他们到四楼去听经,四楼没有冷气,对他们来讲很适合。现在四楼也有冷气了,怎么办?道场一定要顾及广大的群众,看看我们将来在什么地方,再把闭路电视装下去,那个地方不装冷气,可以适合于这些同修们。我们外面电梯门口的空间也满大,那个地方将来装个电视也可以,那边没有冷气;看看想办法装在什么地方,不欢喜冷气的同修可以在那边听经。将来念佛受不了冷气,也找一个场所没有冷气,让大家在那边念佛,希望我们这个道场对于所有的同修们都能照顾到。适合各个人的需要,适合各个人的体质,到居士林来念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念佛不可以念得很辛苦,念得很辛苦,他下一次就不来了。念佛是高度的享受,你想想看,谁不想到这儿来享受享受?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到。

  清凉大师第三个意思,「莹饰自心,佛安处故」,这个意思比较深。要用现在白话的意思来说,庄严宫殿,严净宫殿最重要的是严净自心,你的心地清净庄严,这是真正庄严佛道场,这是真正的护法,所以首先要懂得庄严自己的身心。心地清净不染是心地的严净,身相的庄严是慈祥和睦,与六和敬圆满的相应,这是身相的庄严。饮食、衣着不必求华丽,要求庄严朴素。我们的道场自从将黄色的海青、红色的袈裟换了之后,现在有许多同修看到我们这个衣着觉得很庄严。看到搭红祖衣、穿黄海青,好象有点刺眼,像舞台上表演一样,就有这种感觉,不少同修来给我说。慢慢回头了,这才是真正的身相的庄严。然后我们努力修清净心,求得我们体质的庄严,体味的庄严。哪一天人家进到我们念佛堂,念佛堂里头异香,不是臭汗味道,大家修行就成功了。从前是凡夫,业障深重,身上冒臭气是业障;业障消除了,身心清净,身上放香气,这个事实我想大家并不难体会。

  许多人看过《虚云老和尚年谱》,这流通得很广。虚老和尚,我们虽然没见过面,可是在年谱上看到。我曾经听过许多亲近他的法师、居士们常说,老和尚听说是一年洗一次澡,一年剃一次头,所以他的头发很长。他一年剃一次头,一年洗一次澡,他衣服领子很骯脏,都不洗,所以油垢很厚、很骯脏。可是闻一闻,香气,很多人都很想闻闻,老和尚身上放香气,不像一般人一天不洗澡身上都臭汗,衣服脱下来很难闻。虚云老和尚的衣服放香气。诸位修行,真正有功夫了,香气怎么来的?心地清净,五分法身香。他的心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相应,我们不敢说他是自性里面的香气,至少五分法身香没有问题,我们可以肯定。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这五个科目相应,统统做到了,所以不洗澡也放香气,也没有臭味道。我们要考验考验我们念佛堂大众同修的功夫,念上三个月、半年之后,进去之后还气味难闻,你们没功夫。三个月、半年之后,念佛堂一进去一股清香、一股异香,不是世间所有的,你们成功了。我跟大家讲念佛堂有佛菩萨在念,佛菩萨身上放宝香,可是你们身上臭气太严重,把佛菩萨的宝香盖住,他那个香也放不出来了。我们稍微清净一些,再藉佛力的加持,确确实实道场里面必定有一股清香,这是一定的道理。纵然道场不烧香,都会有一股清香。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请看下一段经文,第六小科「主地神」。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明,主地神,地是土地,实在说就是民间拜的土地公。你看看,佛多慈悲,应以土地公而度化者,即现土地公身而度化之,无类不现身;世间人拜土地神的很多。土地表「深重大愿,荷负行德故」。在中国最古老的经典是《易经》,《易经》最重要的是乾坤两卦,六十四卦都是从这两卦变现出来的,这两卦是根本。地是坤德,如同大地,所有一切万物依大地而生存,所以地是承担、荷负,表这个意思。同时更深一层的表「心地」,大地是我们一切众生生存所依靠,我们没有办法离开大地而生活。可是心地那就更殊胜,不但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依心地变现出来的,就是诸佛如来所居的一真法界也是心地变现出来的;心是能生,世出世间依正庄严、万事万物是所生。地之德就太大太大,所以民间敬土地这是应该的。非常可惜没有人能把地德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让一切众生拜土地开智慧,拜土地也能成佛道,那个功德就殊胜,不至于迷信。古时候有说明,代代相传传久了,于是乎只保存形式而丧失义理,变成迷信,这非常可惜。我们读到这个地方,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民间,以正知正见祭祀这些天地鬼神。你要问为什么要祭祀?我们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天地鬼神对我们有恩德,我们要报答。所以古礼最重要的就是祭礼,祭礼也称为吉礼,吉凶之吉,称为吉礼。无论是朝廷、民间,没有不重视的。请看经文︰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主地神。】

  如果将主地神落实在我们生活上,我们可以看作现在所说的地方士绅。在这一个地方、一个地区,他有学问、有道德、有善心,受到这个地方广大人民的尊敬爱戴,接受他的教诲,受他的影响,这种人就是这个地区的主地神,在古时候称为地方士绅,是这一类,在佛法里面称为善知识。善知识居住这个地方,自自然然对这个地方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改变这边的风俗习惯,破除迷信,启发智慧,这就是地方士绅他们的责任,他们应该要做的。第一句是说出这个团体的种类,主地神这个团体数量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你看,在在处处都显示究竟圆满,应证经上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下面这是举上首,上首也举十尊。

  【所谓普德净华主地神。】

  『地神』最重要的是行德。我们现在讲经把总题目定作「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主地神是特别着重后面这一句,他的言行可以做为社会大众的楷模、标准、模范。这样才能够教化一方、影响一方,移风易俗,对这一方的大众有真实的贡献,有真实的利益,所以把德摆在前面。德,『普德』,普是什么意思?普遍、平等。也就是要示现普遍、平等,对一切人、对一切物,都是以清净、平等、慈悲心来对待,这就是普德。我们所提出来的五句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五句实际上就是一句,任何一句必定含摄其他四句。譬如讲真诚,如果不具足后面这四句,那就不是真诚;真诚一定圆满具足下面四句。如果说清净,清净要不含摄其他四句,不是真的清净。说慈悲,慈悲要不含其余四句,决定不是大慈大悲;大慈悲心一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这才是大慈悲心,这才叫普德。表现在行为上决定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决定是这样子的。看破是什么?万事万法,体性、现象、因缘果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看破,看破是明了。放下是绝不染着,也就是说,于一切法中决定没有分别、执着。表现在生活行为上得大自在,随缘度日,随缘绝不攀缘,攀缘就不自在,随缘才自在。正是像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怎么会不自在?随喜当中成就功德,功德是什么?戒定慧三学。随喜当中合法合理,我们中国人常说,情、理、法都不违背,合情、合理、合法,这是功德。随顺当中样样都是合情、合理、合法,自自然然与性德相应,这就已经做得相当不错,普德就现前。

  后面『净华』,就是我们十句最后一句:念佛。如果不念佛,你的境界,浅是人天福报,深可以达到菩萨的果位,圆满成佛那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如果要是念佛,决定成佛,决定往生。你想想看,一个人真正心地真诚、清净、慈悲,生活放下、自在、随缘,这个人念佛,他怎么会不往生?决定往生,往生是一生决定作佛。刚才说了,摆在我们面前十条道路,这是成佛之道。我们今天选择是这条道路,走的是这条道路,我们清楚、我们明了,绝不受外界的干扰,谚语常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有魔来干扰。对付魔,只是不理会就行了。愈是干扰,我们愈要勇猛精进,突破干扰,就成就了。你有决心、有毅力,不怕难、不怕苦,你就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帮助你,没有不能突破的难关。问题你自己是不是具足真诚、清净、平等、觉?关键在这个地方。果然是这样的心,没有不能突破的。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尊敬你、赞叹你,哪有不帮助的道理?第二尊,诸位看看这个德号︰

  【坚福庄严主地神。】

  前面两位上首都是把福德摆在第一,有德就有福,福要坚固。福从哪里来?佛在一切经论里面讲得很多,非常可惜留意的人不多。真的留意,你决定会修大福报,你知道福是怎么来的。福报,是从布施供养当中来的。佛告诉我们:财富,你这一生所得的财富,从哪里来的?是你过去生中修财布施那个因,这一生当中结的果报。你过去生中修得多、布施得多,你这一生得的财富就多。过去生中修财布施、修财供养,修得很欢喜、很痛快,这一生你的钱来得很容易,也来得很自在,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过去世修布施供养是人家劝的,不好意思不布施、不好意思不供养,布施供养之后又后悔、又难过,但是,这一生能不能得财富?能得,赚得好辛苦,好不容易钱才得到,就这么回事情。还有一些人钱赚得很多,一个经济风暴全没有了,钱手上摸过没有?没有,只看到银行的数目字。原先数目字不小,现在没有了,消除了。这是什么原因?是拿着别人的钱财来布施,不是自己的。修布施供养,慷他人之慨,自己的名,别人的钱,所以这一生果报也是如此,让你自己看看,实际上没有,因是别人的。所以要晓得,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报,一丝毫都不差,真的是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佛讲布施供养要用净财,就是自己应该所得到的财物,不是别人的,我们拿来布施供养,这叫净财。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别人的财物来布施,果报是空的。今天讲泡沫经济,那个果报不是真的,是假的,昙花一现而已。所以福怎么修的要知道。这是讲财。

  还有智慧,聪明智慧。聪明智慧,佛说了,法布施,你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法布施种类繁多,布施里面的状况跟财布施也有类似。如果法布施是窃取别人之法,佛门里面所讲的盗法;佛家戒律里面讲得很严格,老师在传法的时候,你没有真正拜师父,跟他求学,你不拜他做老师,你也在旁边偷听,把东西学去了,这叫盗法。盗法的果报,你能得虚名,没有实学。我们在社会上看到,也确实有这种人;也有很多是博士头衔有好多个,没有实学。过去是修这个因,现在得这种果报。

  第三种福是健康长寿。佛给我们讲,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之果。无畏是令一切众生远离恐怖、忧虑、苦恼,我们能够帮助一切众生离开忧虑、离开恐怖、离开苦恼,这种行为就叫无畏布施。诸位要晓得,无畏布施里面最具体的、最容易做的就是素食。我们选择素食,不食一切众生肉,一切众生看到你不害怕。所以一个人心地慈悲,不食众生肉,你在野外看到小动物给它招手,它会来,它会亲近你。一个吃肉的人,杀气腾腾,小动物看到你,赶快就跑掉了,它怎么敢亲近你?它也有灵性,看到你,会不会害它,它也知道。我们讲的素食、放生、保护动物,连动物都不忍心去伤害,何况对于一个人?对人当然更不会有意去伤害。这些属于无畏布施、无畏供养,你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如果造作这些罪业,跟这个完全相反,那些果报诸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明白,都在三途苦报。

  所以说到福报,我们要懂得怎样去修,尤其要认识哪个地方叫真正的福田。佛在经上概略给我们举例,父母是福田、师长是福田;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你有福。如果这个人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连父母生活都不顾,他纵然是有钱有势,不会长久,为什么?福薄,没福。他现在所享受的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说,过去生中所修的福多,他还有余福,所以纵然造罪业,还没有影响他现前的生活。可是他这个消耗是非常之大,福报消耗尽,苦报就现前,这些道理我们要明了。贫穷是福田、疾病是福田,我们对贫穷人要多照顾,对于有疾病的人要多照顾。疾病有两种,身病,现在大家知道照顾身体生病的人,心病忽略了。心病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佛法照顾才真正叫周到,真正是圆满,才能够修成坚固的大福,庄严道场、庄严社会,利益众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