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7-3-26 17:23
標題: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
选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7)
上士道
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如何发生此心道理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修菩提心次第
七因果(知母~修慈)
自他相换(见讲记八)
发起之量
仪轨受法
既发心已学行道理
附录:《金光明经》慈悲偈文
思考题
上士道?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辛三、上士道修心次第分三:一、顶礼 二、连结 三、真实之道
壬一、顶礼
【敬礼至尊成就大悲诸善士足。】
恭敬顶礼至尊成就大悲的诸佛菩萨莲足。
如此敬礼的必要,即:令未生起大乘道者能生起,已生起者能稳固,已稳固者能增上。大乘功德之产生、稳固、增上与圆满,都依赖礼敬大乘,由礼敬大乘能开发内在的大乘善根。
壬二、连结分五:一、以理成立最初即应进入大乘 二、大乘种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亲而舍弃不应理 三、对一切利他应大力修持 四、如救头燃般救护苦难者是为士夫与智者 五、于获得胜妙大乘应生稀有想
连结,即承前启后,前连中士道,后结上士道。连结的必要是:可以显示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关系及差别,明白道次第安立的道理。
癸一、以理成立最初即应进入大乘
【如是恒长修习生死种种过患,见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证解脱息灭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学三学道,能得解脱脱离生死。】
此段归纳了中士道次第的内涵,包括:中士意乐——希求解脱之心,中士修行——戒定慧三学之道,中士之果——解脱生死。
论中“修习生死种种过患”,即思惟三苦、八苦、六道诸苦。长期修苦的结果为“见一切有如同火坑”。“一切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如火坑”,是比喻有漏蕴周遍三苦的自性。见三有皆苦之后,即可激发出离心——希求证得息灭一切烦恼、痛苦的解脱,再以希求解脱之心为动力,就能策励自心精进修学戒定慧三学之道,从而成办彻底解脱生死的圣果。
以下再观察,这条道是否究竟?如果究竟,则不必再希求,若不究竟,则须进一步抉择。
【又此解脱无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断过及所证德仅是一分,故于自利且非圆满,由此利他亦惟少分,后佛劝发当趣大乘。故具慧者,理从最初即入大乘。】
此无漏解脱,虽不像有漏善趣,已不会退失,但它所断的过失和所证的功德都只是一分,所以自利尚未圆满,由此利他也只是少分;况且,阿罗汉入灭尽定一万劫后,由佛放光劝发,终究仍须回小向大,趣入大乘。基于以上原因,具智慧者理应从一开始就趣入大乘。
归纳:
具慧者,最初应入大乘,因为仅仅获得小乘涅槃,只断少分过失、只证少分功德、只是少分利他,而且由佛劝发最终仍须趣入大乘。
以下具体解释。
声缘道只证悟圆满人无我,所以仅断尽烦恼障,而未能断一切所知障。
就证悟如所有智而言,大乘证悟的空性如太虚空,声缘证悟的空性如小虫所吃芥子里的空间。就证悟尽所有智而言:小乘阿罗汉具有时不知因、境不知因、细不知因、多不知因;大乘甚深智慧是无分别般若波罗蜜多,能遍一切诸法,如虚空般广大,又通达共同五明、内明等三乘法。
就福德资粮而言:大乘所积福德,如大海般深广无量;声缘乘所积福德,则像牛迹水一样微少。就利他而言,大乘能在刹那间成办广如虚空的无边事业,这是小乘望尘莫及的。
由此可见,声缘乘的自利和他利都只是少分,远远未能圆满。在《海慧请问经》、《宝积经》、《掌珍论》等经论中,以比喻显示了大、小乘的差别:大乘与小乘相比,一者如国王,一者似乞丐;一者如转轮王,一者似国王;一者如帝释天,一者似普通天人;一者如梵天,一者似其他天人;一者如大海,一者似小湖;一者如须弥山王,一者似小山;一者如海水,一者似宝瓶中水;一者如天空大云倾降之雨水,一者似草尖露水;一者如月轮,一者似星星。
从成佛的角度来说,先入声缘乘求证阿罗汉果位,是迂曲、缓慢之道。因为证果入灭尽定一万劫后,佛放光劝请回小向大,才趣入大乘,这样成佛所经历的时间,比最钝根菩萨还要慢四十九劫。《妙法白莲经》说:“声缘阿罗汉入于无余灭尽定中,在一万劫的末尾,经如来劝请而再次出定,趣入大乘。”
《大乘庄严经论》云:“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菩萨安住地狱时,只有片刻之苦,不会长久障碍大菩提十力等广大功德;然而,在声缘乘的道果中,为了自利而寻求安乐,虽然暂时获得了安乐,但究竟来看,却障碍了无上菩提的成就。
《宝性论》云:“于法嗔恨及我见,怖畏轮回之痛苦,舍离利乐众生事,是为四种障碍性。”小乘人有两种现前如来藏的障碍,即:怖畏轮回痛苦而只求自己获得寂灭,以及舍离利乐有情的事业。如果具有这两种障碍,则不能积聚大乘的福慧资粮,具有恒沙自性功德的天真佛性也无法显露,无法现前佛的三身、四智、相好、净土以及任运自成、相续不断的利生事业。
【如《摄波罗蜜多论》[1]云:“无力引发世间[2]利,毕竟弃舍此二乘,一味[3]利他为性者,应趣佛乘由悲说。”】
如《摄波罗蜜多论》所说:声闻、缘觉乘没有能力引发一切有情的利益,所以应当彻底舍弃修习声缘乘。如果行者一切身语意行为不杂丝毫自利,纯粹以利他为本性,就应趣入由大悲所指示的大乘妙道。
“大悲”,可理解为内的大悲阿阇黎及外的大悲佛陀。
譬如:两人同去拉萨朝拜觉沃佛,其中一人曾到过拉萨,非常熟悉通往拉萨的道路,而另一人则一无所知。当行至岔路需要抉择时,熟悉道路的人会指示该走的路、遮止不该走的路。同样,已圆满走完菩提道的佛陀,由大悲教诫大乘种性者,应当径直趣入大乘妙道,莫入小乘道。或者解释为,在抉择该走大、小乘哪条道路的关键时刻,内在的大悲阿阇黎会遮止大乘种性者趣入小乘道,而令其直接踏上深广的大乘道。
【又云:“知乐非乐等如梦,见痴过逼诸众生,弃舍利他殊胜业,此于自利何精勤?”】
此论又说:大乘种性者以智慧观见快乐和非乐的万法,都平等如梦、了无自性,又观见可哀的众生,由于因上愚痴的过失而被种种痛苦折磨,油然生起了大悲心。身为菩萨,为何舍弃最喜爱的利他殊胜事业,反而精勤于自利呢?
以上经论开示大、小乘的胜劣差别,是为了让学人对大乘道果的殊胜性产生定解,并非呵斥、毁谤小乘。小乘的出离心、别解脱戒,通达人无我空性、四谛和十二缘起的智慧,都是趣入大乘的共道与基础,大乘菩萨相续中理应具足这些功德。
或者说,显示胜劣差别的用意,是为了让大乘种性者最初就远离小乘自利心,直接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从而迅速成就二利究竟的大菩提。
癸二、大乘种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亲而舍弃不应理
身为大乘种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亲,却舍弃这些苦难者,极不合理。
【如是见诸众生堕三有海与我相同,盲闭慧眼不辨取舍,履步[4]蹎蹶[5]不能离险,诸有成就佛种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应正理。】
如是,见到一切众生和我一样,堕在三有苦海中,如盲人一般没有智慧眼,不知取舍,如此步履蹎蹶,没有脱离险情,随时可能堕入深渊。目睹此情此景,成就佛种性的人不悲愍有情、不精勤利他,怎么说也不合理。
【即前论云:“盲闭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间有佛种[6],何人不起悲愍心,谁不精勤除其愚?”】
正如前论所说:众生犹如盲人般,不具辨别取舍的智慧眼,步履蹎蹶地走在险恶的悬崖上,浑然不知地奔向恶趣。真心发愿利益有情、具大乘种性的勇士,见此情景,有谁不生悲愍心?有谁不精勤遣除众生不知取舍的愚痴,开示成办增上生、决定胜的安乐道?只要是菩萨,有谁不对此努力呢?
癸三、对一切利他应大力修持
【当知此中,士夫安乐,士夫威德,士夫胜力,谓能担荷利他重担,惟缘自利共旁生故。】
应知,此处所谓大丈夫的安乐、大丈夫的威德、大丈夫的殊胜能力,是指能荷担利益众生的重担,因为只缘自己的利益,与旁生并无区别。
【故诸大士本性,谓专一趣注[7]行他利乐[8]。】
因此,所谓大士的本性,就是心心念念唯一投入成办众生的利益、安乐。
毫不为己、不作自利,才是“大士本性”。旁生也会为自己着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人更聪明,它们建巢觅食、飞翔奔跑、遥视等能力,胜过人类。所以,并非只有人会照顾自己,旁生也会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
那么,人与旁生的区别何在?人会考虑全人类乃至无量众生的利益,旁生则不会。由此可见,人类超胜旁生之处,就是能荷担起利他的重担。因此,大丈夫应当一心投入利他事业。
【《弟子书》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获水亦欢饮。”】
月官菩萨所造的《弟子书》说:人获得饮食,不必他人教,自己就会受用,而畜生得到一口草,也知道去吃;人口渴时,会迫不急待地饮水解渴,旁生干渴时得到水,也会欢喜地饮用。所以,在利己这一点上,分不出人与旁生的胜劣。
【“士夫此为勤利他,此圣威乐士夫力。”】
大丈夫不同于旁生之处,是他能够日夜精勤利他,这才是大丈夫第一等的威德、安乐与能力。
【“日势乘马照世游,地不择担负世间,大士无私性亦然,一味利乐诸世间。”】
太阳乘着由七匹马牵拉的马车环绕地球,无私地光照万物;大地没有取此舍彼的选择,平等担负起一切有情、无情,人类、家畜、野兽等都依止大地而繁衍生息。大丈夫无私的本性也是如此,一味地利益安乐世间有情。
大丈夫的智慧与慈悲,如日轮般遣除世间的愚暗,他的精进也像日轮般运转不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口意业无有疲厌。
他的愿力又似大地,担负起利乐一切有情的重担。为了利他,不会推卸责任,不论恩怨亲疏,都平等地饶益,这是大士“毫不利己、一心利人”的性格。
癸四、如救头燃般救护苦难者是为士夫与智者
为了救护苦难者,如救头燃一般,是为士夫与智者。
【如是见诸众生众苦逼恼,为利他故而发匆[9]忙,是名士夫亦名聪睿[10]。】
见到众生被众多痛苦所折磨,为了拯救众生而心急如焚,日夜奔忙,流血流汗也不休息,这种人叫做大丈夫,也叫智者。
【即前书[11]云:“见世无明烟云覆,众生迷堕苦火中,如救头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聪睿。”】
“世无明烟云覆”:是说苦因。有情被无明等烦恼的烟云遮蔽,从前生到后世始终被烦恼扰乱。“烟云覆”,比喻众生被无明遮障而不了知轮涅的真相。
“众生迷堕苦火中”:是说苦果。由于业惑的力量,导致众生心识迷乱,堕在痛苦的火坑中。如同堕入火坑毫无自在一般,有情也是刹那不断地被苦苦、坏苦、行苦之火灼烧。
“见”:是观见众生的苦果和苦因。见后“如救头燃意勤忙”,不忍心坐视众生受苦,为了救拔众生的苦难,如头上燃火一般,万分焦急,精勤地抢救。
“是名士夫亦聪睿”:如是毫不为己而精勤利他者,堪称为大丈夫,也称为聪睿。受此称谓,当之无愧。
癸五、于获得胜妙大乘应生稀有想
【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能除一切衰恼妙药,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
这是赞叹大乘的功德。
“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大乘是利乐之源泉,能够源源不断出生一切自他增上生的利益和决定胜的安乐。
“能除一切衰恼妙药”:大乘是能遣除一切器情衰败苦恼的妙药。“衰恼”,包括轮回的烦恼、有漏业、分段生死、六道诸苦,小乘的无明习气地、无漏业、变异生死等。通过修习大乘,一切粗细的衰恼都能消除。
“一切智士所行大路”:一切有智之士均从这条大道走向菩提。
“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凡是对大乘见闻、忆念、接触或者受持、读诵、思惟、演说,悉能饶益一切众生。若能值遇大乘,苏醒大乘种性,则以强大的大乘善根力,未来生生世世都会修持大乘,饶益无边有情。或者,任何众生只要接触大乘法,就能在相续中播下大乘的善根种子,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对他作无限量、无止境的大饶益。
“由行利他兼成自利”:在行利他之同时,也顺带成办了自利。《入行论》中说:“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佛往昔行菩萨道,并未争取自利,只是一味地利他,结果早已成就了自利究竟的法身。
“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所谓“善权方便”,即能轻松地成就广大义利的善巧方便。
大乘无余具足广大的善巧方便,譬如:大乘有无分别智,是圆满十地、波罗蜜多、三十七菩提分等道法以及十力、四无畏、一切智智等果法的方便;大乘有四摄法,是能成熟一切有情的方便;大乘有陀罗尼、三摩地二门,是成就事业的方便;大乘有忏悔、随喜、祈祷、回向,是速获神通和正等觉的方便;大乘有成办无住涅槃之道——智慧和大悲,是令利生事业相续不断的方便。这些方便决非世间道与声缘道之方便可比,依靠大乘的善巧方便,就能顺利成办自他一切利益。
【有此大乘可趣入者,当思希哉,我今所得诚为善得,当尽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
有如此殊胜的大乘可以趣入,应当思惟稀有:我如今所获得的,确实是善得,我要尽最大的努力趣入大乘。
【此如《摄波罗蜜多论》云:“净慧引发最胜乘[12],能仁遍智从此出,此是一切世间眼,具足照了如日光。”】
如《摄波罗蜜多论》所说:以清净的闻思修三慧为正因,引发最殊胜的大乘。佛的一切智智,是从大乘出生的,即从智慧和大悲所生。佛是一切世间的眼目,为众生开示解脱道,犹如日光为众生照亮取舍之处。
【由种种门[13]观大乘德,牵引其意起大恭敬,而当趣入。】
通过各方面观察大乘的功德,引动自己的心,对大乘生起大恭敬而趣入。
壬三、真实之道分三: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 三、既发心已学行道理
【由是因缘于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三、既发心已学行道理。 今初】
癸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分三:一、宣说入大乘门及种子等 二、若对此精进则具大义 三、摄义
子一、宣说入大乘门及种子等分三:一、以教理安立发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门 二、具体解释《华严经》教证而别说 三、大乘人须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实修
丑一、以教理安立发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门
【如是若须趣入大乘,能入之门又复云何?此中佛说二种大乘,谓波罗蜜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惟菩提心。】
若要趣入大乘,首先必须了知什么是能进入大乘之门。佛宣说了二种大乘,即波罗蜜多大乘和密咒大乘,此外再没有其它大乘。对这二种大乘,不论趣向哪一种,其入门唯一都是发菩提心。
以下以教理证明。
【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这是从正反两方面决定,一切大乘之入门依赖发菩提心。
正面:相续中何时发起了菩提心,即使没有产生其它功德,也能安立是大乘补特伽罗。
反面:何时离开了菩提心,即使具有通达空性等功德,也只是堕在声闻等地而退失大乘。
对此,大乘教典多有宣说,而且以正理也善能成立。
【故于最初入大乘数[14],亦以惟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惟离此心安立。故大乘者,随逐有无此心而为进退。】
所以,最初进入大乘,也唯一是以发起菩提心而定,后来退出大乘,也唯一是以退失菩提心而安立。因此,大乘完全是随有无菩提心而决定进退的。
以下引显教的经论证明,能入波罗蜜多大乘之门是发菩提心。
【如《入行论》云:“发菩提心刹那后,诸囚系缚生死狱,然应称为善逝子。”】
《入行论》说:当发起菩提心一刹那之后,发心者立即发生了名义上的转变。虽然他还只是被系缚在生死牢狱中的囚徒,但应称他为佛陀之子。
【又云:“今日生佛族,今为诸佛子。”此说发心无间,即为佛子。】
论中又说:今天诞生在佛陀的家族中,今天已是诸佛之子。
以上两段教证都说到,发心无间即成佛子(此处“佛子”非指佛的身子或语子,而是指佛的意子)。
以下《弥勒解脱经》的教证,分为比喻和意义来解释。
【《圣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能映蔽[15]一切胜妙金庄严具,亦不弃舍金刚宝名,亦能遣除一切贫穷。”】
佛说:善男子,譬如,破碎的金刚宝石虽不完整,但其性质却能映蔽一切胜妙的黄金等庄严资具,而且不失金刚宝的名称,以其昂贵的价值也能遣除一切贫穷。
在所有物质当中,金刚钻石是最坚固的物质,其品质可以保持数亿年不变,因此即使破碎了,也不会失去金刚钻石之名。其它物品一旦破碎了,就会失去价值,譬如瓷瓶摔碎了,便一文不值;然而,钻石破碎了,却依然价值昂贵,超胜其它黄金等庄严具。所以,破碎的金刚宝具有不舍名称、遣除贫穷、映蔽它物等三种功德相。
再看比喻所表达的意义。
【“善男子,如是发起一切智心金刚宝石,纵离修习,然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功德金庄严具,亦不弃舍菩萨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贫穷。”】
善男子,同样,只要发起了如金刚宝般的菩提心,纵然未修六度等菩萨行,也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如金庄严具般的功德,而且不失去菩萨的名称,还能遣除一切生死中的贫穷。
与破碎的金刚宝相似,即使只有菩提心而不具其它修行,也不舍菩萨名称、能遣生死贫穷、能胜伏声缘之功德。
【此说虽未学习胜行,然有此心,便名菩萨。】
这也说到:只要具有菩提心,即使未修学殊胜菩萨行,也叫菩萨。
以上所引经文,都是证明最初入大乘唯一是以发心来安立。
【龙猛菩萨云:“自与此世间,欲证无上觉,其本菩提心,坚固如山王。”】
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说:自己与世间一切有情,若想证得无上菩提,其根本的菩提心应如须弥山王般坚固。
其中说到菩提心是成就大菩提之根本。
以下引密续证明,能入密咒大乘之门是菩提心。
【《金刚手灌顶续》云:“诸大菩萨,此极广大、此最甚深、难可测量、秘密之中最为秘密陀罗尼咒大曼陀罗,不应开示诸恶有情。金刚手,汝说此为最极希有,昔未闻此,此当对何有情宣说?”】
《金刚手灌顶续》中,文殊菩萨提问:诸大菩萨,这极其广大、最为甚深、难以衡量、秘密之中最为秘密的陀罗尼咒大曼陀罗,不应为恶劣有情开示。金刚手,您说这最极稀有、前所未闻的密法应对哪种有情宣说?
【“金刚手答曰: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时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尔时此诸菩萨行菩萨行、行密咒行,当令入此大智灌顶、陀罗尼咒、大曼陀罗。”】
金刚手回答说:曼殊室利!若有真正修习菩提心,如果他们成就了菩提心。曼殊室利,那时这些菩萨行持菩萨行、行持密咒行,应让他们入大智慧灌顶、陀罗尼咒、大坛城。
【“若菩提心未圆满者,此不当入,亦不使彼见曼陀罗,亦不于彼显示印咒。”】
若菩提心尚未圆满,则此人不应进入密乘,也不应让他见到坛城,也不应对他显示手印和明咒。
金刚手的答复是:未生起圆满菩提心之前,不能趣入密乘;菩提心圆满时,才能进入密乘。
以上引经论、密续证明了进入显密大乘之门,唯一是发菩提心。
【故法虽是大乘之法,不为满足,最要是彼补特伽罗入大乘数。】
因此,法虽是大乘之法,但仅以“法是大乘”不足以安立“人是大乘”,最重要是修法者必须真正进入大乘的行列。
所以,是否是大乘人,并非以所学经论或所修法门来决定,唯一是以心来决定。换言之,心中没有发起菩提心,即使念的是大乘经、修的是大乘法,也不算是大乘人。
【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仅有解了,大乘亦尔。】
进一步说,大乘人是依菩提心安立的。如果对菩提心只是文字上的了解或只是口头上的宣讲,则所谓的大乘也只是文字上的了解或口头上的宣讲。譬如,一位学者虽然会讲菩提心,但内心并未发起菩提心,所以不算是大乘人。
【若有此心德相圆满,则其大乘亦成真净,故当勤学。】
相反,相续中若真正具有体相圆满的无伪菩提心,则大乘也成为真实清净的大乘。因此,应当精进修学菩提心。
归纳:
既然大乘人是依菩提心而定,那么是否是大乘,大乘的程度如何,大乘的纯度、深广度等,也均观待菩提心。换言之,菩提心的品质如何,心中的大乘也是这种品质;菩提心的深广度如何,心中的大乘也是这种深广度。
在《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中,讲述了二十二种菩提心的比喻,对应从胜解行地到十地之间种种菩提心的境界,圆满含摄了所有大乘道的关要。因此,从初发心辗转到成佛之间,菩提心有一层深过一层的境界。仅就初发心来看,也有相似发心、真实发心、微弱发心、强烈发心、不稳固发心、稳固发心等等众多差别。所以,我们心中的大乘如何,完全观待发心的状态。要想真正深入大乘,必须勤修菩提心。不论修学禅宗、净土、天台或者密宗,菩提心都是首要之法,否则便无法进入大乘之门。
丑二、具体解释《华严经》教证而别说
【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16]种子。”当获定解,故更释之。】
如《华严经》说:“菩提心犹如一切佛陀功德法的种子。”这一意义极其重要,务必获得定解。为此,以下再作具体解释。
论中先举比喻,再显示意义。对于比喻和意义,都要理解“共因”和“不共因”的差别。
比喻:
【此如水、粪及暖土等,与稻种合为稻芽因,与麦、豆等种子相合为彼芽因,故是共因。】
譬如,水分、肥料、温度、土壤等,与稻种和合,则成为出生稻芽的因素,与小麦、黄豆等种子和合,又成为出生麦芽、豆芽等的因素,因此是能出生稻芽、麦芽等的共同因素。
【如麦种子任会何缘,终不堪为稻等芽因,故是麦芽不共之因。由此所摄水粪等事,亦皆变成麦芽之因。】
然而,像麦种子不论遇到任何外缘,也终究不能成为出生稻芽等的因素,因此,麦种子是只出生麦芽的不共因。而且,以麦种子为近取因,凡是与其相关的水分、肥料等,也都变成了出生麦芽的因素。
意义:
【如是无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犹如种子,是不共因。解空之慧,如水、粪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
如是在成就佛芽的众多因素中,无上菩提心是如种子般的不共因,而通达空性的智慧如水分、肥料等,是声闻、缘觉、佛陀三菩提的共同因素。
【故《上续论》云:“信解大乘为种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谓菩提心如父之种,证无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决定不生汉、胡等子,父是子姓决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种种子,故是共因。】
所以,《宝性论》说:“信解大乘是佛法的种子,智慧是能生佛法的母亲。”这是说,菩提心如同父亲的种子,通达无我的智慧犹如母亲。譬如:父亲是藏人,一定不会生出汉族、蒙古族等的孩子,父亲是决定孩子种姓的因素;母亲是藏人,若与不同民族的男子结婚,则可生出汉族、蒙古族等不同种姓的孩子,因此母亲是能生种种子的共因。
归纳:
在成办果实的众多因素中,种子的特性不同于水、土等。种子只能产生特定一种果,不可能产生其它种类的果,因此种子的果,其种类不会变动,而水、土等配合不同的种子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果,其果是可以变动的。
一、不共因
唯一是此种果的因,不是与它种果共同的因。换在因上说,即以此种因唯独成就此种果,不可能成就它种果,这种因叫“不共因”。
其特征有二:(一)唯一成就此种果,不成就彼种果;(二)和它配合的一切因素,也都成为产生此种果的因素。
意义:(一)菩提心只成就佛果,不成就声闻、缘觉或人天的果报;(二)菩提心引生后,凡是与它配合的善行,小到布施一口饭、供一盏灯都成为成佛的善根。
二、共因
此因素与此类种子配合,可以成就此种果,与彼类种子配合,可以成就彼种果,是多种果共同的因素。
意义:例如十善业道,以出离心摄持,成为声闻独觉之因;以菩提心摄持,成为佛果之因;未以出离心、菩提心摄持,则成善趣之因。
总之,在成就佛果的众多因素当中,如种子般的不共因,就是菩提心;而且,不论什么顺缘与它配合,都只会转为成佛的因素。因此,若以菩提心摄持,下至念一声佛、供一盏灯,都唯一成为成佛的善根。所以,凡是以菩提心摄持的善行,都是成佛的资粮。
经由以上分析,应当领会经中“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的深刻涵义。对此产生定解之后,便会明白三殊胜之中,加行发心殊胜、结行回向殊胜的原因。
【龙猛菩萨云:“诸佛辟支佛,诸声闻定依,解脱道惟汝,决定更无余。”此赞般若波罗蜜多,声闻独觉亦须依此,故说般若波罗蜜多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
龙猛菩萨说:“诸佛、声缘阿罗汉必须依靠的解脱道,唯独是您——般若波罗蜜多,此外定无其它。”这是赞叹般若波罗蜜多,声闻、独觉也必须依靠她,因此说,般若波罗蜜多为母,是大、小乘二子共同的母亲。
【故证空慧不能判别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广大行而分判之。】
所以,由于小乘也具有证空慧的缘故,单以证空慧不能判别大小乘;由于小乘不具菩提心的缘故,以菩提心与广大行能够分判大、小乘。
阿底峡尊者说:“内外以皈依别,大小以发心别。”
【《宝鬘论》云:“诸声闻乘中,未说菩萨愿,大行及回向,何能成菩萨?”此说不由见分,当以行分。】
《宝鬘论》说:在声闻乘的教法中,并未说及菩萨的大愿、大行和回向,怎么能成为菩萨?这是说,不由见解分大小乘,应以行为分大、小乘。
丑三、大乘人须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实修
【如是证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况诸余道。故若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17]而正修习,仅于起首略忆文句,而于余道微细一分多殷重修,显然于法知见太浅。】
如是,证空慧尚且不属于大乘不共之道,何况余道?因此,如果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真正地修习,仅仅在一开始入座修法时,稍微忆念一下文句,却对其它道的微细一分多次殷重修习,则显然是对佛法的认识太肤浅。这是不熟悉、不了解大乘法要的表现。
所谓中心,即一切都应围绕它而进行。譬如:以闻思修为中心,则一切身口意都应投入于闻思修,其余都是为它服务的。如果以追求享受为中心,则闻思修就会变成稍稍行持之事。
对菩提心也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与行为:
一种人认识到菩提心是大乘命根,故以菩提心为核心,按菩提心的教法长期殷重实修,而真正步入了庄严的大乘殿堂。另一种人修菩提心,只是稍忆文句,更下等者,只是有口无心地念念而已,但对其余道之微小分却大力修持。正如《般若经》所说:“舍本逐末,获得美味反觅粗食,得到大象还寻脚印,不乞求赐予丰美物品的主人,却向施舍微劣物品的仆人乞讨。”
或者,一般人以内心稍得平静,代表寂止的修法;只对单空精进,就说是修习胜观;自己并无佛慢,大略观想一下,表示生起次第;略略修些气脉明点,表示圆满次第。诸如此类都是对大乘法要不娴熟、不精通的表现。
【总如生子俱须父母,道支圆满亦须方便、智慧二品,特须方便上首[18]发菩提心,智慧上首通达空性。】
总的来说,如同孩子的出生同时需要父母,道的支分圆满也必须兼具方便与智慧二分,特别需要方便上首的发菩提心及智慧上首的通达空性。
方便与智慧如同车之二轮,缺一不可。智慧种类众多,凡是对所知法真实辨别,都属于智慧,下至穿衣、吃饭等都要有智慧,而在所有智慧中,通达空性的智慧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上首智慧。方便种类也有很多,最上首的方便就是发菩提心。
【设修一分而未全修,若惟希求解脱生死,于奢摩他须莫误为毗钵舍那,善修无我空性之义。】
倘若仅修一分而没有完整地修习,唯独希求解脱生死,则万万不可误认奢摩他(止)为毗钵舍那(观),应当善修无我空性之义。
如果只求自己解脱,也应以无谬见解修持,不能把“止”误解为“观”,否则,只能获得世间共同成就,而不能获得解脱。因为:通达空性的智慧才是解脱之因,单以奢摩他并不能断除三有的根本。
【然若自许是大乘者,是则必须修菩提心。】
然而,如果自称是大乘行者,就必须修习菩提心。
理由如下:
【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以慧遮止堕生死边,以悲遮止堕寂灭边,慧不能遮堕寂灭故。不堕有边小乘有故,菩萨道者正所断除堕寂边故。】
从不堕二边的角度观察,按照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须以智慧遮止生死边,以大悲遮止寂灭边。可见,有智无悲不能遮止堕入寂灭边。小乘也有不堕三有边,所以菩萨道不共小乘的所断正是堕寂灭边。
由此显示,凡大乘人必须修菩提心,必不可少。
子二、若对此精进则具大义分四:一、智者菩萨赞叹发菩提心者甚为稀有 二、由传记了解菩提心乃道之关键 三、未发菩提心则虽修布施等亦不入菩萨行 四、最初即令菩提心达到扼要之利益
丑一、智者菩萨赞叹发菩提心者甚为稀有
【解佛密意堪为定量[19]诸佛子等,若有如此宝贵之心,于内生起执为希有,叹生如此希有妙道。若内心生愚夫所爱微分功德,则不执为如是希奇。】
在智者菩萨等的心目中,何种功德才是稀有呢?
论中说:了达诸佛密意、所说堪为标准的诸菩萨们,若见某人内心生起了如此宝贵的菩提心,则会认为稀有,赞叹此人生起了如此稀有的妙道。如果只是内心生起了愚人所爱的微少功德,则不认为稀奇。
“愚夫所爱微分功德”,即凡夫特别爱执的八种共同成就、有漏禅定神通等内外道共同成就,菩萨不以为稀奇。
唐代黄蘖大禅师在未开悟前,曾与友人结伴游方。行至某地时,山水冲来,原来的路变成了河。友人把草笠抛在水上,蹦上草笠,顺水漂去,而且招呼黄蘖说:过来,过来。
黄蘖说:早知如此,打断你的狗腿!
这时,漂水而过的神僧连连赞叹:“真大乘法器也!我不如你。”
所以,神通并不稀奇,能够生起世俗与胜义菩提心,才是稀奇。
【《入行论》云:“余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胜心宝,先无今得生。”】
《入行论》说:其他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尚且不能生起一刹那利益有情之心,此稀有、殊胜的菩提心珍宝,过去未曾有过,今天竟然从心中生起了。
【又云:“岂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识,岂有如此福?”】
又说:对于缺乏安乐、深陷痛苦中的有情,菩提心能给予他们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安乐、能断除他们相续中的痛苦、能遣除他们的愚痴黑暗。何处能有与菩提心等同的善法,何处能找到如菩提心般的善知识,何处能有如菩提心这般的大福德?
【又云:“谁发胜心宝,即礼彼士身。”】
又说:谁发起了胜妙的菩提心珍宝,即应向发心者三门恭敬顶礼。
【又云:“从摇正法乳,出此妙醍醐。”】
又说:搅动正法的乳汁,提炼出如此微妙的菩提心精华。
发菩提心是以闻思修三慧之杵,搅动契经正法的广大乳海所提炼出的精华,具有出生一切利益的美味与大力量。
【此说是出佛语心藏[20]胜教授故。】
这是说,掘出了佛语的精华、最殊胜之教授,故比喻为“从正法乳中提炼的精华”。
丑二、由传记了解菩提心乃道之关键
【是故吉祥阿底峡尊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中实相之见,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为师中恩最重者。】
所以,阿底峡尊者所持的是应成派中观见,金洲大师是持唯识中真相唯识见,以见衡量,金洲大师较低(原因是:应成见远离一切戏论、无所安立,而真相唯识见则承许依他起识实有),但因为尊者的菩提心是依金洲大师而生起的,故金洲大师成为尊者所有上师中恩德最重之上师。
当年,尊者提及其他上师的名字时,合掌于胸前;提到金洲大师的名字时,则双手合掌于头顶。
弟子问:“为何尊者显现上有如此差别,是您上师的功德有差别,还是恩德有差别?”
他说:“我的上师都是大成就者,功德并无差别,但恩德有大小。我相续中仅有的少分菩提心,都是依金洲上师的恩德才获得的,故对我恩德重大。”
【若有了解圣教扼要,观此传记,于道扼要有大了解。】
若对圣教的扼要有所了解,观察此段传记,相信会对道之关键得到深刻的了解。
丑三、未发菩提心则虽修布施等亦不入菩萨行
【若勤修此生真实心,虽施乌鸦少许饮食,由此摄持,亦能堕入菩萨行数。若无此心,纵将珍宝充三千界而为布施,亦不能入菩萨之行。】
如果经由精勤修习而生起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那么即使只布施乌鸦一口饭食,由菩提心摄持,也能算是菩萨行。相反,若无菩提心,纵然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用来布施,也不算菩萨行。
【如是净戒乃至智慧,修诸本尊、脉息、明点等,皆不能入菩萨之行。】
如同以上布施那样,波罗蜜多乘其余戒、忍、进、定、慧等五度以及密乘修持本尊、气脉、明点等(即波罗蜜多乘及密咒乘的所有修行),若无菩提心摄持,均非菩萨行。
例如,以前有位贡巴瓦格西,自诩禅定功夫高深,可以入定很长时间,即使耳边敲锣打鼓,他也不受影响。
仲敦巴格西知道后,就说:“这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境界,不具足菩提心的禅定,充其量只是转生无色界的因而已。”
还有一位修行人,一生专修密集金刚,最终却获得预流果。后来有位大德知道后,感慨说:“这已经很不错了,不然按他的修法,决定要下地狱。”
《文殊根本续》中记载:曾有一位修行人,凭借自己修成大威德的力量,杀害了很多众生,最后堕入地狱。
这些公案再再显示,如果不发菩提心,则不论修习何种高深之法,都不算是菩萨行,只会沦为小乘修行、世间有漏禅定,甚至有堕落恶趣的危险。
丑四、最初即令菩提心达到扼要之利益分二:一、以比喻说明 二、引教证说明菩提心的三种功能
寅一、以比喻说明
【犹如世说刈草磨镰,若此宝心未至扼要,任经几久励修善行,无甚进趣,如以钝镰刈诸草木。】
“刈草磨镰”,即为了割草,先要将镰刀磨利。磨不磨镰刀,直接影响割草的效果:刀利,则割草事半功倍;刀钝,则割草事倍功半。所以,不应急于割草,而应先尽力将刀磨利,此即古人所说:“欲成其事,先利其器。”
意义:若菩提心未修至扼要,即使多劫中努力修持善行,也不会有大的进展,如以钝刀割草一样。
【若令此心至于扼要,亦如磨镰,虽暂不割使其锋利,其后刈草虽少时间能刈甚多。一一刹那亦能速疾净治罪障、积集资粮,虽微少善能令增广,诸将尽者能无尽故。】
如果起初便能力求使菩提心达到扼要,则如同努力磨刀,虽然暂时不割草,但等刀磨至锋利后,便能很快地割下许多一样,进道的速度将极为迅速。原因:以菩提心摄持,每一刹那都能快速净治罪障、积集资粮,纵然微量的善法也能使其增长广大,即将消尽的善根也因此成为无尽。
此处宣说了菩提心的三种功能:一、速疾净治罪障;二、速疾积集资粮;三、能令善根增长无尽。
寅二、引教证说明菩提心的三种功能
一、以菩提心能速疾净治罪障
【《入行论》云:“大力极重恶,非大菩提心,余善何能映。”】
《入行论》说:对于具有强大势力的极重恶业,除了圆满的菩提心,其余哪种善行能够胜伏呢?
【又云:“此如劫火[21]一刹那,定能烧毁诸罪恶。”】
又说:菩提心如同劫末火一般威力无比,一刹那就能烧毁应堕地狱的罪业。本应受报之定业,尚能以菩提心摧毁,何况其余不定业。
烦恼障、所知障、业障中,菩提心所消除的是业障。因为菩提心是一种能成就最大福德之善法,一旦发起,相对的非福业就会逐渐减弱。
二、以菩提心能速疾积集资粮
【又云:“若思为除疗,诸有情头痛,具此利益心,其福且无量。况欲除一一,有情无量苦,欲为一一所,成无量功德。”】
《入行论》又说:仅仅心中略思:愿以我的头痛除去所有有情的头痛,具有这种利益有情之心,尚且能产生无量福德,何况内心强烈希愿遣除尽虚空界每一位有情的无量生死大苦,想为每一位有情而成就佛果无量功德。以如此伟大的菩提心,必能积累无量无边的福德资粮。
三、菩提心能令善根增长无尽
【又云:“余善如芭蕉,生果即当尽,菩提心树果,恒无尽增长。”】
又说:其余不为菩提心所摄持的善根,就如芭蕉一般,仅一次生果便会穷尽,而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永远不会穷尽且能恒时增长。
子三、摄义
为什么修学中士道之后,还要转入上士道的修行呢?因为单依中士道的体性无法成就圆满的自利和他利。从完整的菩提道次第来看,中士道只是前行的一分,之后还须依靠深广的大乘,才能到达大菩提的果地。
虽然厌患三有,希求从生死中解脱而勤修戒定慧,可以断除烦恼、截断结生相续,但这只是成就了一分断证,相续中三轮、二取分别的所知障远未断除,圆满的智慧、慈悲、事业、方便、法身、色身、净土也未现前。
所以,声缘菩提和无上菩提的境界,分别就像杯中水和大海水那样,差距极大。而且,最先趣入小乘道,最后仍须由佛劝发而转入大乘,这样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大乘的起点上,比最钝根菩萨成佛还要慢四十九劫。见到这一点之后,智者应当一开始就进入大乘。
况且,具有佛种性的人,依自己的本性,应当一味趣入利他,若只求个人利益而抛弃普天下有情不管,显然是不合理的。有心人怎能忍心看着无量父母走向深渊,却不发心救护呢?只为自己着想,旁生也会。大丈夫异于旁生之处,能够体现大丈夫特殊安乐、特殊威德、特殊能力的地方,正是他能荷担普利群生的重担。不忍众生受苦,为了利他而日夜勤奋精进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士,才是智者。这样思惟来唤醒自己的菩萨种性,必定唯一趣入大乘。
心中要想:殊胜的大乘是能生一切利乐的源泉、能遣一切衰恼的妙药,也是诸佛菩萨共行的大道,见闻念触能够利益一切有情,在行持利他的同时也能成就自利,而且无余具足一切善巧方便。这样殊胜、广大、妙不可言的大道,自己竟能值遇,应当引起大欢喜心而趣入。
有了愿入大乘的希求心之后,就应了解什么是大乘的入门。“门”的特点是:进了门后就属于这一范围中的人,此后所做的一切都是这一范围里的事,而且由此可以进一步登堂入室。相反,若在门外,则不论做什么、如何做、做多久,都不属于门内的人与事,也无法达到其中任何一种境界。因此,“入门”非常重要。
此处,“入大乘门”就是发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即使不具备其它功德,也算是入了大乘,从名称和意义上来说都成了佛子,一切善行都成了菩萨行。相反,没有菩提心,即便修成了四禅、四无色定,具有天眼、天耳等神通,能在空中飞行,能给人看病、测算,乃至证悟了人无我,也不算入大乘门,不属于成佛的功德,即使经历亿亿劫修行,也不算大乘菩萨行的一分,根本比不上以菩提心摄持的修行。所以,经上说:“发起菩提心的金刚宝石能映蔽声闻独觉的一切功德金庄严具。”
任何一种果实的长成,都需要种子、阳光、水、土等众多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一种决定果实唯是此、不是彼的不共因素,就是种子。此外的水、土等,可以配合不同的种子,而成为不同果实的因,这是共同因。如果希求某种果,首先应播下它的不共因——种子,否则,若只是种植其它种子,则等上亿万年也不可能现前欲求的果实。再者,种子若不圆满,也会导致中途夭折或进展缓慢。
反之,首先播下功能圆满的种子,与种子配合的水、土、阳光等,也都成了唯一成就此果实的因,不会成为其它果的因。
同理,在成就佛果的众多因素当中,有了它就决定只会引生佛果、不会成为其它果的因素,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不共因,是佛功德法的种子,其它如空性智慧、神通、三摩地等等,都只是成佛的共同因。因此,以菩提心摄持的任何善行,都唯一成了成佛的资粮;若未发起菩提心,则不论如何勤作,连微尘许成就佛果的因素也没有。所以,菩提心是“此有则一切为佛因,此无则一切非佛因”的因素。基于这个理由,《华严经》说:“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又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本论中说,如果精勤修习而生起了真实菩提心,即使只对乌鸦布施一口饭,也属于菩萨行。相反,没有菩提心,即使把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拿来布施,也不能算是菩萨行。修持净戒乃至智慧,或者修本尊、气脉明点,也莫不如此。
以上依教理决定了发菩提心是大乘的入门。因此,要进入大乘,最首要、最核心、需要全力以赴勤修之法,就是菩提心。自相续是否是大乘,大乘是真是伪、纯不纯净,都取决于心中的菩提心如何。如果首先不修菩提心,或者只是泛泛了解,每次修时稍微忆念一下,则显然是对大乘法的认识太肤浅。须知,若无真实的菩提心,就没有大乘的基础,大乘的六度万行都无从建立,大乘的五道十地皆无法趣入,那么,再谈什么大乘,也只是口头上的大乘。自相续毕竟和大乘法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论如何勤作,也不能在大乘道上前进一步。
基于这个原因,真正解佛密意的大菩萨们,对生起菩提心叹为稀有,对其它愚人喜爱的微分功德却不认为稀奇。本论说:菩提心没有修至扼要,再经多久努力修行,也不会有任何进趣;菩提心修至扼要,下至每一个刹那都能速疾积资净障,令善根增长无尽。
以上显示了入大乘门唯一是发心。
上士道?如何发生此心道理
癸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二、修菩提心次第 三、发起之量 四、仪轨受法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发起之量;四、仪轨受法。】
子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分三:一、从四缘发心 二、从四因发心 三、从四力发心
【初中有三。】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就是从四缘发心、从四因发心、从四力发心。
丑一、从四缘发心分六:一、从缘发心之理 二、略摄四缘之义 三、仅于欲求菩提非就所为而安立发心 四、对佛功德修信是不堕小乘之最大因缘 五、从四缘发心之异门 六、认定真实
寅一、从缘发心之理
【初从四缘发心道理者,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谓念:所住[22]所修[23]菩提有大威力。】
第一初发心缘:
善男子、善女人,亲见诸佛及诸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变威力,或者从可信者处听到如是事迹。见闻之后,心想:无上菩提有大威德,能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变威力。由此见闻的力量,对大菩提深生信解而发起菩提心。
【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
第二初发心缘:
有一类人虽未现见或听人述说诸佛菩萨的神变威力,但由听闻法师说法,依靠无上菩提微妙正法的菩萨藏教,闻后生起甚深信解。由听闻与深信的力量,对佛陀的智慧产生信解,为了获得如来微妙智慧而发菩提心。
【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灭,便作是念而发其心,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
第三初发心缘:
又有一类人虽未听闻如上正法,但由于见到一切菩萨藏法即将隐没,而如是发心:菩萨藏正法若能长久住世,便能灭除无量有情的生死大苦,我应令菩萨藏法久住世间,为此我一定要发菩提心。
所以第三缘是:由为护持菩萨藏法的力量,于如来智慧产生信解,为证如来微妙智慧而勇发菩提心。
【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姤、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见难发心而发其心。共为四种。】
第四初发心缘:
又有一类,虽未观见正法行将隐没,但在末世见到浊恶众生身心被上品烦恼恼乱,多有愚痴、无惭、无愧、嫉妒、悭贪、忧苦、粗重、烦恼、恶行、放逸、懈怠、无信等,见后心想:在这五浊恶世,无量众生被烦恼恼乱之时,能对声闻、独觉菩提发心,尚且难得,何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应发起大菩提心,让恶世无量有情随学我发菩提大愿。
由于观见末法时代发心难得的力量,而对大菩提生起甚深信解,由此发起菩提心。
【发心之理,论说于大菩提发心,故是发心欲证菩提。】
发心的道理,《瑜伽师地论》的文句中,都是说“于大菩提发心”,由此可见,所谓“发菩提心”是指发心希求证得菩提。
寅二、略摄四缘之义
【由何缘者,初由见闻希有神变生希有想,念我当得如是菩提。】
由第一缘发心:见闻稀有神变,即见到或听到佛陀的稀有神变,以此为缘,生起稀有之想,心中常常忆念:愿我当来获得如是菩提。
【第二,谓从说法师所闻佛功德,先生净信,次于此德发欲证心。】
由第二缘发心:从法师处听闻到佛陀功德,先是生起了清净信解,然后对此佛功德发起欲证之心。
【第三,谓由不忍大乘圣教迁灭,于佛妙智发欲得心。】
由第三缘发心:不忍大乘圣教灭亡,为了住持佛教,于如来妙智发起欲证之心。
【此中由见圣教不灭,则能灭除有情大苦,亦缘除苦而发其心。然其发心主要因缘,是由不忍圣教寝灭,若不尔者,则与下说依悲发心有重复过。】
在第三缘中说到“不忍圣教灭”和“欲除有情苦”两方面,但发心的主要因缘,应指前者——“不忍圣教灭”。
论中说:由于见到圣教若不灭亡,就能灭除无量有情的大苦,心中也有缘除苦而发心的这一分。然而,此处发心的主要因缘应是“不忍圣教灭亡”,不然,则与下文依大悲发心有重复的过失。
【第四,由见此心大利,极为希贵,正由此缘之所激动,便于佛所发欲得心。】
由第四缘发心:见到菩提心具大利益,极为稀有珍贵,由此因缘激发,便对佛果发起希求证得之心。
寅三、仅于欲求菩提非就所为而安立发心
【又此发心,由于菩提发欲得心而为建立,非就所为而为安立。】
《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四缘发心,都只是由“对大菩提发起欲得之心”这一点而安立菩提心,并没有从“所为”的侧面安立。
寅四、对佛功德修信是不堕小乘之最大因缘分二:一、依靠修信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二、必须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卯一、依靠修信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若不于佛功德修信,则于佛位不希证得,不能灭除于办自利执惟寂灭为足之心。】
如果不对佛陀功德修持信心,就对佛果不希求证得,如此便无法遣除自利方面执著寂灭为满足的心。
【若由修习慈悲门中,见于利他须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于利他中执惟寂灭为足之心,不能遮前满足执故,又无余法能遮彼故。】
如果经由修习慈悲,见到成办利他必须证得大菩提,从而希求成佛,则只能遣除利他方面执著以寂灭为满足的心,但这并不能遮遣前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满足的执著,而且以其它方法也不能遮遣。
因此,只有对佛功德修习信心,才能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满足的执著。
总之,若未对佛功德修习信心,就不会欲求自利究竟而发起成佛之心,如此便不能遣除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除了对佛功德修习信心之外,虽然也有种种其他修行,但均非此执著的正对治。譬如,缘众生修习慈悲,从利他方面抉择,可以看到要成办圆满利他,只获得寂灭远远不够,必须成佛才行,但这只是缘利他方面思惟,并不能观见“自利单是寂灭仍不足够”。所以,对于自利执著寂灭为满足的对治法,就是对佛功德修习信心。
卯二、必须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又于自利执惟寂灭为足之心,非不须遮。】
对于自利执著仅以寂灭为满足的心,并非不须遮止。以下宣说理由。
【以于小乘惟脱生死,惟有一分断证功德,其自利义不圆满故。】
因为:小乘只是解脱生死,只有一分断证功德,所获自利并不圆满。
【又此虽脱三有衰损,然未解脱寂灭衰故,又经宣说圆满自利是佛法身故。】
又因为:小乘虽然解脱了三有的衰损,但并未解脱寂灭的衰损,而且经中说圆满的自利是现前如来法身。
总之,必须遮止对自利以寂灭为满足的心。因为:
一、小乘寂灭只有一分断证,自利并不圆满;
二、小乘还有寂灭的衰损;
三、佛在经中明示,圆满的自利唯是如来法身,并非小乘寂灭。
【故于佛德净修信已,则能观见。】
因此,对佛功德修持信心之后,便能观见:欲求圆满自利,必须成佛。
【况云利他即办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
何况利他就是成办自利,若要由利他而使自利达到圆满,若不得佛果也绝无可能。
“利他即成自利”,是一则大规律。譬如:舍他资财,自得富裕;为他说法,自得智慧;忍他损害,自得相好;三门敬他,自得尊重。可从无量侧面来观察、证实这一点。因此,利他即是成办自利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由利他达到最大程度的自利呢?以布施为例:受者众生的数量、所施的钱财、布施的意乐等多方面因缘积聚,便能产生自利的福德。而要使这一自利达到究竟,布施的对境、物品、意乐等各方面都要圆满。换言之,欲求最大的自利,就要有最深广的利他,为此也必须成佛才能办到。
【是为不退小乘最大因缘。】
按照这样去思惟,是不退堕小乘的最大因缘。也就是说,只要衡量到“什么是究竟自利”,就一定会生起欲求佛果的心,当思惟到究竟时,就会遮止退堕小乘。
寅五、从四缘发心之异门
【又前所说初二发心,曾未见说慈悲所引,诸余经论亦多仅说,见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发心。】
“初二发心”,指从四缘发心的前两种,即见闻佛陀神变而发心,以及由听闻法师讲解佛陀功德而发心。
在这两者当中,没有见到说以慈悲引发菩提心,而在其它经论中也多说:见佛的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求成佛的心,称之为“发心”。这是其一。
【又说誓愿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发心。】
另一方面,经论中也说到,立誓将一切有情安立于佛位,叫做发心。这是其二。
【故此二中,虽一一分亦应预入[24]发心之数。】
“此二”,即缘菩提功德发起欲得之心,以及缘众生苦难而发心。
因此,即使只是这两者中的一分,也应算是发菩提心。
那么,圆具体相的发心如何呢?以下对此解释。
寅六、认定真实
【圆满一切德相发心者。】
“圆满一切德相发心”:一切体相都具足的发心。
以下从两方面认定菩提心之德相。
【仅见利他必须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犹非满足,即于自利亦见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
如果只是因为观见完成利他必须成佛,而引起希求佛果之心,这还不够,应当是:在自利方面也见到成佛必不可少,而引起欲得佛果之心。
也就是,见到不论利他还是自利都必须成佛才能究竟,由此引起欲得菩提之心。这个上求菩提之欲,是发心的德相之一。
【又此亦非弃舍利他,亦须为求利益他故。】
而且,这也不是舍弃利他,也必须是为了希求利他。这个下化众生之欲,是发心德相之二。
【《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说双求菩提与利他故。】
《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了利他、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其中说到希求菩提与希求利他两种心,所以真实发心应具两种欲。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释·胜乘甘露喜筵》中说:“菩提心的体相是缘二种义的思心所,即愿我成就无上菩提果位,缘无上菩提而思惟,并缘一切众生思惟,普作利乐,如是具备无上菩提与众生二种义的心与心所相应,即是所谓的发无上菩提心。总之,是为了一切众生自求无上菩提之思,并以发誓而承诺。”
丑二、从四因发心
【二、从四因发心者,谓种姓圆满,善友摄受,悲愍有情,而不厌患生死难行,依此四因而发其心。】
第一因“种性圆满”:菩萨的种性具足。按《大乘庄严经论》,即具有大悲、大信、大忍、大行四种相貌。
第二因“善友摄受”:菩萨得蒙诸佛菩萨、善知识的慈悲摄受。
第三因“悲愍有情”:菩萨对众生常起悲愍。
第四因“不厌患生死难行”:菩萨于长夜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的生死大苦,难行能行,心无怯弱、畏惧。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7-3-26 17:29
或者思惟:一切众生平等都是四大五蕴假合的幻相,仅仅是地、水、火、风,或色、受、想、行、识,若再进一步分析成微尘和刹那,最后则是如虚空般的大空性,其中谁是亲、谁是怨呢?所谓的亲怨,只是以分别心所假立的。
或者思惟:若我不起分别,则万法本无亲怨。别人骂我、打我、嗔我,没有能骂所骂、能打所打、能嗔所嗔,只有幻化的声音和色相,所以不必执著对方是敌人;别人赞我爱我,也没有能赞所赞、能爱所爱,如空谷回音、梦幻泡影,不必执著对方是亲友。如此思惟便知,分别亲怨多么无意义。
未五、虽不遮止怨亲之心但遮贪嗔
【此取怨亲差别事修,故不须遣亲怨之心,是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这只是取怨亲的差别事来修习,所以不需遣除亲怨之心,这是要泯灭由执著怨亲为因,所引生的贪嗔分党心理。
午三、摄义
圆满菩提心的体相,应当具足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菩提之心两种德相。修菩提心时,按七因果教授,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
修利他心,发心亲自荷担救度一切有情的重担。先要修好两个基础,一是修平等舍心,二是把有情修成悦意相。在此基础之上,再修习慈、悲、增上意乐。
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次第呢?一般来说,不断思惟自身诸苦后,再转缘众生思惟,即可体会他苦,而引起愿他离苦之心。但是,要让此心猛利、坚固、恒常,则须修成悦意慈,即见一切众生皆如自之独子般的可爱相。
在生起悦意相之前,先须修好平等舍心。理由是:我们的心始终缠缚于贪嗔之中,亲友痛苦便于心不忍,怨敌有苦就幸灾乐祸,非亲非怨的众生受苦,则置之不理、漠不关心;如果不能去除这种偏执,则会障碍大慈大悲。所以,首先应修整不平等的心地。
所谓平等舍,要舍去的是对有情的贪嗔。反省自己,无始以来是否一直在串习贪嗔呢?通常,我们对所爱的人,都会有强烈的贪执,即使只是短暂的分离,内心也难以平静,思念不已。然而,对于怨敌,却连一分钟也无法与之相处,一见他就嗔心大发。就像这样,我们一直困在贪嗔之中,完全不似大乘行人。所以,认为自己对有情有慈悲心,是否只是贪心呢?声称发了菩提心,是否遇到众生只发贪嗔心呢?这些都要仔细辨别。
因此,在没有灌溉悦意慈水、播下悲心种子之前,首先要修理平整不平的心地。对待任何众生,首先要修成不贪不嗔的平等心。
如何才能修成平等心呢?这必须通过思惟道理,遣除心中的偏执。可由以下几方面思惟:
一、思惟怨亲不定,对治贪嗔
通常,我们会对某一类人特别好,因为他是我的亲友,或者他利益过我。对另一类人心怀嗔恨,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或者他曾经损害过我。又对一类人态度一般,觉得无关痛痒,因为他不曾利益或损害过我。这就是我们行为的逻辑,谁利益我、承事恭敬我,他就是亲友;谁损害我,他就是敌人;谁无利无害,就只是一般人。这是分党,随之而来的是贪嗔执著。
现在,可以观想一位自己最喜爱、一刻也不愿分离的亲人,然后反问自己:他是固定不变的亲人吗?
显然不是!因为在漫长的轮回中,他和自己的关系不断转变,曾无数次成为亲友,也曾无数次做过怨敌和中庸众生,未来也将随因缘如此转变。何来一成不变的亲人呢?
所以,“亲人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单从短暂的片断不易看出这点,但如果把时间无限拉长,在无始无终的生死中,便可发现一位有情和我们的关系都在不断变换,其中并没有任何不变的关系。
自己今天最执著的儿女、爱人等,曾经是无数次举着刀剑、无情屠杀自己的人,有何必要以暂时一时一地的因缘,就把他执为最亲爱、永恒的亲人?况且,以后他还会转成自己的仇敌,或者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如果因为他利益过你,就一定要执为亲友,百般爱护,那为何不以他前世伤害过你,而执为仇敌呢?
想想眼前这位“亲人”如何像恶魔一样,目露凶光、一脸凶残,想想他如何心怀鬼胎、施展阴谋算计你,或者以恶毒的语言嘲笑、攻击你,如此便能遮止贪执。其实,亲怨都是心的假立,若多往怨敌方面思惟,“亲”的假相就会消失。可见一切只是分别心的妄执而已,此外,并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
假如无法容忍害过你的人,就把他观在心前,翻出他久远之前的档案,一旦认识真相,便可破除眼前一时一处的偏执。即思惟:这伤害我的人是生生世世固定不变的怨敌吗?事实上,除了做怨敌之外,他还无数次做过亲人和中庸众生。比如,曾做过无数世的母亲,用心血养育自己,对自己的恩德极其深广。对这样施恩无限的人,怎么能以暂时的一点小事,就把他认定为敌人,非要摧毁才罢休呢?怎么能以眼前一点损害,就彻底翻脸,完全不顾生生世世的恩情呢?
思惟:他曾经如何养育、照顾自己;为了让自己获得安乐,如何不惜忍苦耐劳;在自己有困难时,如何想方设法地帮助。如此即知,只以今世短暂的显现为理由,就把他认定为怨敌,完全不合道理。其实,唯一该痛恨的是无明,因为无明使我们遗忘了这些本是前世恩德深重的父母,若只以现世稍有违逆就不报恩,甚至执为怨敌,则极其愚痴。
面对不亲不怨的人,也思惟:我对他漠不关心合理吗?他对我无利无害是事实吗?其实,以暂时的无利无害怎么能判定一直都是如此呢?既然曾无数次做过亲人,怎么能认定毫无关系呢?有什么理由不闻不问呢?如此反思也能遣除对中庸者冷漠的心理。
所以,不要以暂时的利益,就安立为亲友而一味贪爱;不要以暂时的损害,就视为仇敌而报复还击;不要以暂时的无利无害,就认为与我无关,可以置之度外。“怨亲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一无可取。
所谓修平等舍,即思惟:亲也是怨也是中庸,破除贪执;怨也是亲也是中庸,破除嗔恚;中庸也是亲也是怨,破除舍置。
二、总体思惟
比如,两位施主都在五十年中供养过你一百万元,其中在第五十年,一人给了十万,另一人分文未给,但能以这一年的情况就判定前者是亲友、后者是陌生人吗?显然不能,因为总体上,他们所给予的帮助是同样的,不应以一年的情况就对前者亲密、对后者不理睬。
同样,从无始总体上考虑,会发现:现在的亲人,对你都曾无数次做过三种角色——怨敌、亲人、中庸众生,对你有过无数次的利益、损害和无利无害,而现在的怨敌和中庸众生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平等做过怨敌、亲友、中庸众生,从总体上看,没有一者对你特别好、一者对你特别坏。如是思惟,对有情就能生起平等心。
三、思惟亲怨贪嗔只是我执分别念可笑的闹剧
即便再好的人,只要他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可以把他定为敌人。比如,忍辱仙人为歌利王的采女慈悲说法,歌利王却认为是在调戏自己的女人,妒火中烧,以嗔恚心节节支解仙人的身体。
同样,即使再坏的人,只要气味相投,就可以执为亲友。比如,人格下劣的太监,因为顺从皇帝的心意,也被皇帝视为心腹。
由此要觉悟,贪嗔心其实是从俱生我执引生的。因为执著五蕴为我,就分出“我”和“他”,符合我心意的,就叫亲友,对他贪执;不合我心意的,都判为“怨敌”,对他嗔恚。
实际上,若没有我执,则看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
以前,佛的脚出血不止,用尽各种药物都不见效。
迦叶尊者来到佛前,说:若世尊对待罗睺罗与提婆达多没有一点差别,血应当止住。说完,血当即止住。
通达无我的圣者内心没有亲怨分党,一旦证得初地,现前法界大平等性,对待一切众生自然平等。
不要以为:干戈相见,才叫怨;形影不离,才叫亲。其实,亲怨只在一念之间,即:心中现悦意相,就已认定为亲;现不悦意相,就已经认定为敌。
俱生我执随时都在分判“亲怨”:谁让你的“自我”满意,不必一秒钟,就会把他划为亲友。谁打击了“自我”,转眼间就视为敌人。对同一人,可以定为亲友、也可以定为怨敌。即使同一天里,上午觉得他好,下午就翻脸不认,视为仇敌。
观察思惟生活中的经历和周遭的现象,就会知道,所谓“亲”、“怨”只是分别心的戏论。比如:原先合作的伙伴,忽然因为名利竞争而成为对手,这是“自我”受到压抑,而将“友”认定为“敌”。原先如胶似漆的恋人,一旦抛弃自己,就成了眼中的仇人,这是将“亲”认定为“怨”。原先关系一般的人,某次为自己说话,“自我”被感动后,马上视为兄弟,这是将“中”认定为“亲”。几年前还视为仇敌,后来握手言和,站在同一战线上,这是将“敌”认定为“友”。
如是思惟即知,所谓亲怨、友敌唯一是由我执引生的分别。应远离这些分别,安住在平等心中,对众生一视同仁。
四、思惟同行等流果,息灭贪嗔分别
若我们继续相信分别心,随其判定亲怨,而发起各种亲疏不平等的心态与行为,则永生永世都会被他蒙蔽。
由于这种等流作用,一到人群中,就会习惯于分党。口中也说:“我喜欢他,愿意帮助他。”“他损害我,我要还以颜色。”每当有人对你稍作利益,就判定为亲友;对你稍有违逆,就判定为敌人。如此串习成性,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有情,都会不自觉地对人贴标签,一见他们,就产生嗔恨、贪著或者封闭的态度。其实,这只是愚人无意义的分别而已。知道真相之后,当内心取相分别时,就应立即舍去,这叫舍去贪嗔。
党派分别是非常下劣的心理,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世界上各种冲突,大到宗教或民族冲突、国家战争、集团竞争、政治斗争、文化侵略,小到单位里的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的口角,都是人类出于要护持自方、排斥他方而引生的。若能了解党派心理是何等没有根据,则一切恶业和痛苦将自动消失。
除了座上思惟之外,下座时也要不断观照自心,小心防范自己习惯性的思惟和行为。每当自己要表现出格外的热情和贪执时,应将这种心止息下来,安住在清净的慈悲中;每当对别人抱有成见,而要表现出不友善的态度或者不理不睬时,马上应制止这一恶习。若能如是调整,就能在伤害别人之前,事先截断三门恶业。必须这样修整恶涩不平的内心。
五、思惟众生都平等有离苦得乐的愿望,应当平等慈悲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反观自己,连开水烫手之苦都不愿受,一丝清凉的快乐都要争取。同样,一切众生也是希求安乐,不愿受苦。既然众生平等都想离苦得乐,那么为何自己只给予一类人快乐,而对另一类人制造痛苦呢?接触任何有情,唯一应把快乐献给他。
所以,不应将有情分成三类:对一类给予安乐,对一类给予痛苦,对另一类不闻不问,而应平等慈爱所有众生。
三有中的众生,不论外相如何,其实都是如处迷梦般,一直在颠倒分别中无法醒来。所以,不论他对你的态度好或不好,都是迷乱,不必计较。菩萨道的行者,对于同是苦性的众生,有什么理由不平等救护呢?是否一个人做好梦,自己就愿意帮助他;一个人做恶梦狂乱暴躁,就对他进行报复。显然不合道理。
六、思惟一切都是影像而舍去贪嗔
譬如,银幕上显现亲人和怨敌的动作、言说、形象等,都是因缘和合幻化的影像,刹那生灭变化,没有确定不变的自性,即使正在显现时,也得不到任何实义。
同样,心如明镜,因缘聚合时,心镜中会显现人事物等影像,这些影像平等虚幻不实,所以对它生起贪嗔没有任何必要。
比如:眼前的亲怨,身心显现是虚幻的,话语如谷响,好声、恶声平等皆是幻相;显现的行为,不论恭敬或傲慢,都如水月一般,幻生幻灭。如此观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舍去贪嗔,安住于平等心中。
总之,以上的思惟,就是生起贪嗔时,反问自己有没有安立对方是亲怨的理由。通过正理衡量,现见安立亲怨毫无根据之后,就能遮止贪嗔。
巳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分二:一、连结 二、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
【引发一切成悦意相者。】
午一、连结
【《修次中篇》云:“慈水润泽内心相续,如湿润田,次下悲种易于增广,故心相续以慈熏习,次应修悲。”】
《修次中篇》说:以慈爱的水滋润心相续,就像以水润泽田地一样,然后再播下悲心种子,就容易增长广大。所以,首先应以慈熏习心相续,然后应修习悲心。
【所说慈者,谓于诸有情,见如爱子悦意之相。】
所说的慈,即见一切有情都如爱子那般悦意的相。
此处的“慈”是指悦意慈。
【又此所说,由修等舍息灭贪、瞋不平恶涩[34],如调善田。】
而且,此处所说,由修习平等舍而息灭贪嗔不平等的恶涩,就如平治田地一样。
【次以见为悦意慈水而润泽已,下以悲种,则大悲心速疾当生,应当了知极为切要。】
内心平等之后,再以见有情为悦意相的慈水润泽心田,其次再播下悲心的种子,大悲心就会迅速发起。当知如是观修是极为切要的。
归纳:
比如,种子吸取了水分后,由于水的滋润而促使种子迅速生长。悦意慈和悲的关系也是如此,以如水般的慈心滋润心地,会使悲心的种子迅速生长。即若见一切有情都似自己的独子般悦意可爱,那么见有情受苦时,一定会发起为其拔苦的悲心。所以,修悲之前,关键是要引发一切有情成悦意相。
午二、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分五:一、修习知母 二、修习念恩 三、修习报恩 四、摄念恩、报恩之义 五、佛门之孝道
【此中有三。】
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具体修法即知母、念恩、报恩三者。
未一、修习知母分四:一、以理成立 二、以教成立 三、以理成立还将作母 四、摄义
申一、以理成立
【初修母者,生死无始,故自受生亦无始际,若生若死辗转传来,于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处决定非有,亦无未作母等亲者。】
因为生死不见开始,故可推知自己的受生也没有最初的边际。由于辗转生死无数次,故在生死之中必定没有不曾取受过的身体、不曾转生过的地方,没有未曾做过母亲等亲人的有情。
转世不见起始,故必有无数次的受生,而每次受生时,必定取一具身体、有一个生处、有一位母亲。因此无始至今,受生的身体无量无边,上至梵天下至地狱,未曾取受过的身体一个也没有;受生的地方无量无边,十方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曾投生过;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妻儿等也是无量无边,有情无不做过自己的亲人。
申二、以教成立
【如《本地分》引经说云:“我观大地,难得汝等,长夜于此未曾经受无量生死。”】
如同《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引佛经所说:我观大地,难得一人不曾在这块土地上受过无量生死。
【“我观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未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轨范亲教,若余尊重若等尊重。”】
我观有情,难得一人不曾在长夜流转中,做过你的父母、兄弟、姐妹、轨范、亲教师,或其余的上师或等同上师。
申三、以理成立还将作母
【此复非仅昔曾为母,于未来世亦当为母,无有边际。】
而且,不只是过去世曾做过母亲,未来世还将无数次做自己的母亲。
【如是思惟,于为自母,应求坚固决定了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发生,此若未生,则念恩等无所依故。】
这样思惟,对有情是自己的母亲,应当寻求坚固决定的了解,理由是:若对“有情是母亲”生起了定解,其后念恩等也就容易生起;相反,若定解未生,念恩等便没有依处。(知母之后,才有“诸母有情”这一所缘境,成为念恩、报恩等的所缘。所以,“知母”是后后修法的所依。)
申四、摄义
实修道次第时,必须逐步进修,每次只修一个方面。修平等舍,可以遮止贪嗔的现行,让心平等;但是,为了引起强烈的利他心,接下来还要修知母,作为念恩、报恩等的所依。一般,我们只会对亲人的苦不能忍受,因此要设法将一切众生安立为至亲,和我们关系最亲、最直接的亲人就是母亲。因此,若能对“有情都是母亲”生起定解,就可以缘有情修习念恩、报恩、慈心、悲心。所以,通过经典和真实理论认定有情是母亲,极其重要。
换言之,如果不能深刻认定所有众生都是母亲,则念恩也只是忆念今世一位母亲的恩情,报恩也只是报一位母亲的恩德,并不能缘一切有情而修,那么,以一切有情为所缘境的大慈、大悲与增上意乐便无从生起。
若能深信一切有情是母亲,则念恩、报恩就能缘一切有情而修,所缘境会变得无限广大,由此才能生起给予一切有情乐的大慈、拔除一切有情苦的大悲,荷担救度一切母亲的增上意乐。
其实,“知母”是很大的觉悟。原先我们认为除了圈内的几位亲友之外,其他不是敌人就是毫无关系之人。所以,对待他们的心态、行为,往往与菩萨背道而驰。
然而,当内心真正肯定一切有情都是母亲时,就能认识到,有情并非与自己没有关系,不可置之度外,不可随意对待,因为都是大恩母亲。
由知母顺带就可以修起念恩、报恩,那样对待任何有情,不论尊卑、大小,都会心生大慈大悲,才会有对一切有情报恩的心态和行为,也才有菩萨饶益有情的实际表现。《梵网经》说:“孝名为戒。”了知众生都是母亲,才有普行天下的大孝。菩萨戒是以知母为所依,爱一切众生也是以知母为所依。
那么,如何成立一切有情都是母亲呢?
关键在于证成转生是无始的,因为转生无始,就有无量生世,所以就有无量母亲,即每一位有情都曾经做过自己的母亲。
如何证成转生无始呢?
观察心识是由前一刹那的同类心识转为后一刹那,如此不断相续而来。比如,现在的心识来自中有心识,而中有心识又来自前世的死有心识,若再往前无穷无尽地追溯下去,则始终找不到初际。
若有初际,则说明转生的次数有量。比如:到今世为止,总共转生了十万世。观察第一世,必定不是圣者,所以必有六道任何一道的身体,比如是猪身。
试问:这个最初的猪身是否有因?若有前因,就不叫初始;若无前因,则应成无因生。假如不需任何因缘,便能凭空出生有眼耳、有受想行识的猪身,则应何时皆可出生,但这一点谁也不会承认。所以,“转生有初始”不能成立。
由于转世无始,合计每一世的母亲便有无量无边。从今生的母亲往前算,算到一百亿世,母亲的数量就已超过地球总人口的一半多;若再往前算下去,则所有的母亲尽虚空界也无法容纳。
由此可见,哪一位有情未曾做过自己的母亲呢?不仅做过,而且做过无数次。
这也是遍知有情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生世的佛陀以谛实语证明的事实。佛在《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心地观经》中也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历百千劫,在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之故,一切男子即慈父,一切女人即悲母,往昔生生世世中有大恩德故,与现在父母的恩德平等无别。
真正要生起知母的证量并不容易。首先应从身边修起,比如,对家人、同事、道友等一一观修。所以,最初应缘周遭有情,不应首先就缘着遥远的六道众生泛泛而修。初步修好后,再不断扩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整个地球,再扩展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世界中的无量有情。
有人认为知母很容易!若只是重复一句“一切有情是母亲”,这并不代表真的认定了一切有情是母亲。
以前阿底峡尊者听到众生的声音,就想这是妈妈的声音,当狗在哀叫时,就想到是母亲在哀叫。而我们往往都麻木不仁,何曾想过这是亲生母亲呢?甚至用棍棒驱赶打骂,这是修好了知母吗?
所以,应具体落实,逐步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譬如:你是一名售货员,就要试着把每位顾客都看成是母亲。母亲来购物,自己态度能冷淡、爱理不理?
再比如,你是一名护士,反问自己:在我眼里,每天来住院的病人,我认为是母亲吗?看见病人卧床呻吟,我是见母亲受苦而于心不忍吗?我是恭敬承事护理母亲吗?
或者你是一位老总,在你眼里,成百上千的工人是母亲还是下贱的佣人呢?如果都是母亲,为什么没有体贴、关怀之心呢?
再看,家里的老鼠、门外的大黄狗,眼前最讨厌、最瞧不起的人,你认为是母亲吗?
所以,要先从自己身边做起,一边思惟,一边改变观念。假如对周遭的人都不认为是母亲,又说一切有情是我母,这不是相违吗?如果认为这是坏人,不要管他,如此不可能成就菩提心。眼前的有情都被你放弃,还说要担起救度一切有情的重担,岂不是自相矛盾?
既已了知须在心上串习,就应当从自己的家人、同事、身边的道友开始,切切实实地修心。推而广之,须知一个团体的人都是母亲,其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人都是母亲,地球上六十多亿人都是母亲。不仅是地球上的有情,事实上,浩瀚无际虚空界中还有无量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无量有情,缘此思惟:无数世界中的有情都做过我的母亲。这样,从心里真正认定有情都是慈母,遣除有情不是母亲的邪执。
当真正生起“知母”定解时,即使只是布施旁生一口饭,但想的是普天下所有母亲,由于意乐是缘无量法界众生,就有等同法界众生数量的功德。所以,修持大乘道时,有情是和诸佛同等重要的所缘,这非常关键!
假如见到每一位众生,都能从心底深处认为“他是大恩母亲”,则自然容易发起“我要为他而成佛”的心。如此一来,不论任何有情,下至一头猪、一只狗,都会执为是自己“最珍爱的母亲”,如此不仅不会舍弃他,而且会以他为所缘境来成就佛道。
未二、修习念恩分六:一、首先缘现世母亲而修 二、今生也救护之理 三、自己不肯受用而以此养育 四、以受尽艰辛所得资具养护,胜过爱惜自己 五、总摄要义的修法 六、观修有体会后转缘其他有情修习
【二、修念恩者。】
申一、首先缘现世母亲而修
【修习一切有情是母之后,若先缘于现世母修,速疾易生。】
修好了一切有情都是母亲之后,如果首先缘今生的母亲而修习,就容易迅速产生念恩之心。
如果起初,就缘前世母亲观修,则因时间久远,我们无法回忆起前世母亲的形象与将护,如此则不易生起念恩的感受。然而,今世母亲与自己关系最近,母亲从小到大如何慈爱自己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心前时,便会生起强烈的感受。以此为基础,再转缘其他老母有情而修,则较易生起念恩之心。
【如博朵瓦所许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显,次多思惟,非惟现在,即从无始生死以来,此为我母过诸数量。】
按照博朵瓦认可的方法来修持,即首先在心前明显地观想今生母亲的相貌,然后多次思惟:不只是今生,而是从无始生死以来,就曾经无数次做过自己的母亲。
申二、今生也救护之理
【如是此母为母之时,一切损害悉皆救护,一切利乐悉皆成办。】
而且,这位母亲多世做母亲时,我们的一切损害,她都千方百计去救护,我们的一切利乐,她都尽力去成办。
【特于今世,先于胎藏恒久保持。】
特别是在今生,母亲自从怀了我们,十个月中,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我们。她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让我们不受损害,饮食、起居、身体的活动等都异常小心。
《心地观经》说:“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于五欲乐情不著,随时饮食亦同然,昼夜常怀悲愍心,行住坐卧受诸苦。(从我们受胎直到十月胎满降生期间,母亲行住坐卧所受的苦恼,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即使得到五欲之乐、饮食、衣服,母亲也不生爱念,而时时刻刻忧念我们。为了不让我们在子宫里受苦,她在吃喝、穿衣、走路时处处注意。)”
【次产生已黄毛疏竖,附以暖体十指捧玩。】
我们刚诞生时,像黄毛小猴一样难看,但在母亲眼里,却是天底下最可爱的孩子,把我们抱在温暖的怀里,捧在手心,百看不厌。
《心地观经》说:“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生产之时,母亲遭受巨大的产难,犹如百千利刃屠割身体,心识迷惑,不辨东西南北,此时母亲全身疼痛难忍。一旦孩子产下,母子平安,母亲就像贫女获得如意宝一般欢喜无比。孩子发出声音时,母亲就像听到妙音一样喜悦。)”
【哺以奶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秽手擦屎尿,种种方便,心无厌烦而善资养。】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母亲以乳汁养育我们,一调羹、一调羹地喂我们吃饭,亲手为我们擦鼻涕、屎尿,以种种方便毫不厌烦地精心养育我们。
《心地观经》说:“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我们幼时常常在母亲怀里安然休息,在母亲的左右膝盖上爬来爬去。母亲的双乳就像甘泉一样,及时地养育我们,从没有枯竭之时。母亲长养之恩,充满天空;母亲怜愍之德,广大无比。)”
申三、自己不肯受用而以此养育
【又饥渴时与以饮食,寒时给衣,乏时给财,皆是自己未肯用者。】
当我们饥渴时,母亲会赶紧准备饮食,即便在餐桌上,她还是全心全意地爱护我们,总把好菜夹到我们碗里,自己不肯吃。看到我们饭量减少,她就忧心不已。
到了冬天,就为我们做保暖的棉衣。我们缺钱时,就给我们钱。尤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供我们上学,她省吃俭用,甚至为我们将来成家,还要存一大笔钱,这些都是母亲自己不舍得受用的。
申四、以受尽艰辛所得资具养护,胜过爱惜自己
【又此资具皆非易得,是负罪苦及诸恶名,受尽艰辛,求来授予。】
而且,我们成长所需的衣服、饮食等资具,都不是轻易得来的。从小到大,要穿多少衣服、吃多少饭菜、交多少学费、买多少书本,而这些都是母亲受尽千辛万苦得到后,才给予我们的。
从我们能站立开始,母亲一步步扶着我们走路。从我们会叫“妈妈”时,母亲就开始教我们说话。她看着我们长大,忧心我们的教育,经常亲自教导我们写字、算数、读书。每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母亲总是那个可以依靠、尽心尽力帮助我们的人。
【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较其子死宁肯自死,较其子病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自苦,出于自心实愿易代,用尽加行除苦方便。】
如果孩子有生病等的痛苦,母亲真心愿代孩子受苦。孩子身体稍有不适,母亲就焦急万分,恨不得把孩子的病痛移到自己身上。若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恨不得自己替孩子死。
总之,母亲对孩子的一切痛苦,都真心愿意代受,只要有可能,就会想尽办法遣除孩子的痛苦。
申五、总摄要义的修法
【总尽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于此道理,应专思惟。】
总之,母亲用尽自己的知识、能力,只要有利乐,无不为我们成办;凡是有损害、痛苦,无不为我们遣除。对这个道理,应当专一思惟。
我们若能看到前世,便知今世的母亲还在前世无数次做过母亲。甚至在我们做小鸡时,她也曾是用双翼保护过我们的母亲;在我们做小鸟时,为了抚养我们,不管路有多远、有多危险,哪怕劳累至死都会为我们觅食。
如是思惟母亲在前世对我们的慈爱,会使观修变得更加宽广。
申六、观修有体会后转缘其他有情修习
【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惟虚言真实生者,次于父等诸余亲友,亦当知母如上修习。次于中人知母而修,若能于此生如亲心,则于怨敌亦应知母而正修习。若于怨敌起同母心,次于十方一切有情,知母为先,渐广修习。】
如是修持之后,若念恩心并非虚言,而是真实生起了,则继而对父亲等其他亲友,也应如上所说一般修习知母。其次,再对一般人观修知母,若也能生起如对母亲般的念恩心后,就可转缘怨敌观修。若对怨敌也生起了如待母亲之心,接下来就缘十方有情观修,首先知母,然后渐次推广修习。
此处须知:对母亲的念恩不可与贪执混淆。即便修到眼泪不断流淌,仍须不断观修。关于知母,若精通理论后再观修,则修力更强。
未三、修习报恩分四:一、若舍诸母则无有惭愧 二、下等人不报恩尚不合理何况佛子 三、以有漏安乐报恩不合理 四、呵斥不报恩赞叹报恩
【三、修报恩者。】
修悦意相的第三步,是修报恩。
申一、若舍诸母则无有惭愧
【如是惟除转生死故不能相识,而实是我有恩之母。】
除了因为转世,而彼此不能认识之外,实际众生是前世对我有大恩的慈母。
“转生死”是不能相识的原因。凡夫都有健忘症,从小一起读书的同学,事隔几十年,对方的名字、相貌都会在记忆中消失。何况彼此经历一次次转世,改头换面之后,就更认不出是自己前世的母亲。
虽没有宿命通,见不到前世,但佛语证实众生是母亲,不能因为自己忘记,就否认他们曾做过母亲的事实。
【彼等受苦无所依怙,舍而不虑自脱生死,薄无惭愧何甚于此?】
这些前世的母亲正沉溺在苦海中无依无靠,若舍弃无量母亲不管,只求自己解脱,则没有比这更无惭无愧的了!
我们不能因为母亲改变了形相就不报恩。比如,今世的母亲年老时,面貌已非,但谁会不认母亲而舍弃呢?
有人说:今生的母亲不论形相如何改变,我都能认识,但前世的母亲根本记不起来,为什么要报恩呢?
答:譬如,向人借钱,事有明证,能否因为不记得就不还钱呢?同样,对于曾对自己施过大恩的母亲,能否因为遗忘就不报恩呢?显然不能!
【如《弟子书》云:“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沉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
就像《弟子书》所说:此时此刻,诸亲正趣入生死苦海中,如同淹没在大水当中,如果以转世彼此不相识,就舍弃诸亲只求自己解脱,哪有比这更无惭愧的事?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每每见到幼时离别父母之人,长大之后连父母的容貌都不记得,何况是过去生的亲缘,现在连他姓张、姓王也遗忘不知。)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
申二、下等人不报恩尚不合理何况佛子
【故若弃舍如是有恩,于下等人且不应理,况与我法岂能随顺?如是思已,取报恩担。】
所以,若舍弃大恩母亲,于下等人而言,尚且不合理,又岂能随顺我所修的大乘宗轨?这样思惟之后,提起心力,勇取报恩的重担。
【即前书云:“婴儿始产全无能,饮谁慈力授奶酪,依慈多劳此诸母,虽最下等谁乐舍?”】
《弟子书》说:婴儿刚来到人间时,没有任何生存能力,是喝了谁以慈力授予的乳汁才得以存活?为了孩子而怀胎、生产、养育等以伟大的母爱而多劳的母亲,即使是最下等的人也不愿舍弃,何况上等佛子,又有谁会舍弃母亲呢?
【又云:“由得谁腹而安住?由谁悲慎而取此?此母烦恼苦无依,最下众生孰乐舍?”】
又说:在中有飘泊无依时,是得到谁的腹部而安住呢?呱呱坠地时,是谁慈悲、小心地把我抱在怀里呢?如今母亲烦恼、痛苦,孤单地漂泊在生死大海中,没有怙主、没有依处,即使最下等的众生,谁愿意抛弃母亲,只求自己解脱呢?
“悲慎”是说,即使生产面临死亡,母亲仍以慈悲心不让孩子受伤,处处注意自己的行为,即使孩子身上沾满了不净物,也抱在自己怀里。
【《无边功德赞》云:“有情无明盲,意乐衰损慧,为父子承事,慈悲饶益我。”】
《无边功德赞》说:有情的心识犹如盲人般不见光明,智慧衰损。他们昔日做父亲或孩子时,曾经承事我、以慈悲心饶益我。
【“弃此独解脱,非是我之法,故汝发愿度,无怙诸众生。”】
舍弃前世的亲人只求独自解脱,这并非我所修之法,所以,佛陀您发愿普度无依无怙的众生。
《物犹如此》中,记载了几则旁生孝母的故事。
广东东莞陈恭尹隐士,养有一只母狗。他隐居山中时,不与人往来,只有这只狗片刻不离地伴随着他。
每次出门时,母狗总是跑在前面充当前哨,遇到有豺狼、毒蛇、老虎时,就赶紧返回,咬着陈恭尹的衣服往回拖,不让他向前走。
陈恭尹明白后转身撤退,狗就随后几十步,大声叫着保护他。
到了夜晚,母狗就在房前屋后巡逻吠叫,通宵达旦都不休息。
几年之后,母狗生了五只狗崽。等小狗稍大,陈恭尹就把它们送给左右邻居。
在最初一年多中,母狗每天都到各家去看望狗崽,有食物时,小狗都争先恐后地让给母狗吃。等到小狗长大后,母狗就不再去看望,而这些小狗,每天早晨都会一起到陈家看望母狗。
又过了几年,母狗生病,身上长癞,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小狗们争着为母狗舔癞,于是母狗的病就好了。
每年元旦,五只小狗一起跑来摇着尾巴围绕着母狗,好像是给母狗贺年。
后来母狗死了,五只小狗不停地哀叫。陈恭尹心生哀愍,把狗葬在后山。五只小狗每天早晨都会一起到坟前哀叫,这样持续了好几年。
又有一位叫刘时用的人,曾见过一头孝顺的小象:
小象的母亲生命垂危,小象取来草料喂养母亲,但母亲已无法吞咽,小象就用鼻子擦拭母亲身体,双眼泪如泉涌。母象死时,小象哭着纵身向前仆倒。
《圣师录》记载:
古代,有个名叫邓艾的人,一次上山打猎,一箭射中了一只母猿。
这时,有一只小猿过来为母猿拔箭,吮吸伤口的血,而且取来树叶塞住疮口,悲哀不已。
邓艾看了,丢下弓箭,感叹地说:“山中野兽尚且如此哀怜母亲,做人可以连猿猴都不如吗?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打猎!”
动物尚且能孝养父母,何况人伦佛子,岂能不报母恩!
申三、以有漏安乐报恩不合理
【若尔如何报其恩耶?生死富乐,母自能得,然彼一切无不欺诳。】
那么,如何才能报答母恩呢?生死中的富足安乐,母亲自己也能得到,但是这一切无不是欺诳。
“欺诳”,即看似安乐而实为苦性,最终无不欺骗众生。虽然外现乐相,但并非真实安乐。
轮回中,转轮王乃至梵天等的富贵圆满,一旦享受穷尽就会转成痛苦,这说明生死中的富贵并非真实的安乐,因为若其本性是安乐,则必定不会转为痛苦。
【故我往昔于由烦恼魔力所伤,如于重伤注硝盐等,于性苦上更令发生种种大苦。】
所以,我就像在母亲由往昔烦恼魔力所造成的重伤上,再加一层硝盐,使母亲在自性的痛苦之上,又产生种种大苦。
如果不以佛法引导,只让母亲享受生死中的快乐,则母亲在享乐时又增贪爱,由贪爱而取轮回后有,长夜漂流生死,感受种种难忍大苦。
或者理解为:如果只将母亲安置在有漏安乐中,最终仍将退堕,就像把母亲安置在悬崖边暂时休息,最终仍将坠入深渊一样。所以,这并不是究竟报恩。
《大智度论》说:“则知世间乐,皆从苦因缘生,亦能生苦果,诳人须臾,后苦无量。(世间安乐都是苦因缘业惑的产物,也能引生后后苦果,只是片刻迷惑人们,却后患无穷。)譬如美食杂毒,食虽香美,毒则害人,世间乐亦如是。(如同杂毒美食吃起来虽然香美,但却会伤害人,世间享乐也是如此。)”
【慈心饶益,应将彼等安立解脱涅槃之乐而报其恩。】
所以,以慈心饶益母亲,应当将母亲安立在解脱与涅槃的安乐中来报答母恩。
“解脱”,就果上而言,是截断结生相续;就因上而言,是断除烦恼和有漏业。“涅槃”,是消尽一切障碍,圆满一切功德。
诸母之苦,根本在于生生死死,不能解脱。无始劫来,由烦恼造业,由业感苦,由苦又起烦恼,恒转生死轮。所以,真正的报恩是帮助母亲解脱生死,把她们安置在决定胜中;进一步,一切母亲不想要的痛苦,都从根断除,一切母亲希求的安乐,都无余圆满,最终把母亲安置在佛果中,这才是最好的报恩。
【《中观心论》云:“又由烦恼魔,伤害已成疮,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
《中观心论》说:由于烦恼魔的伤害,众生已经变成毒疮,而我就像在毒疮上又加注灰水,反而加深了病苦。
“毒疮”是指五取蕴。由烦恼力,造成这纯为苦性、苦源的有漏蕴,如果只让它享受有漏安乐,而不引入解脱道,则享受的同时便会增上贪执等烦恼,从而感召未来的生老病死。从因上观察,有情的心识始终贪执三有圆满,若不教他发起出离心,只让他享受五欲,则只会增益串习“常、乐、我、净”四颠倒相,而成为苦因。
【“若有于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槃何有?”】
如果对其他众生慈悲、恭敬、报恩饶益,欲报答母恩,则除了将彼等安立于涅槃,又有什么可做的呢?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说:“若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劝喻策励,令安住者,方曰报恩!”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说:“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
申四、呵斥不报恩赞叹报恩
呵斥不报恩的恶劣行为,以往昔鼓音传记赞叹报恩。
【不报恩担,重于大海及须弥担。】
不报恩的负担,比大海和须弥山的重担还沉重。
“不报恩担”,即由于不报恩,而心中业债沉重。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父母对孩子有大饶益,以乳汁长养,随时保护、培育,如此才长成四大的身体。即使千年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父母的大小便拉在背上,而对父母心无怨尤,也不足以报答父母的深恩。)”
《心地观经·报恩品》说: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报答母恩,一劫中每日三时割取自己的身肉供养父母,还不能报答一日之恩。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男女在母亲子宫当中,吮吸乳根,饮食母血,出胎之后、幼稚之前,所饮母奶多达一百八十斛。母亲得到最好的美食,就先给孩子吃,好衣也是如此。即使孩子愚痴、鄙陋,母亲的爱心也没有差别。
经中所说不报恩的罪过:
《心地观经》说:世间高莫过崇山,悲母之恩,高过须弥。世间重莫过大地,悲母之恩,重于大地。若有男女背恩不孝,让父母生起怨念,母亲一发恶言,孩子随即将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中。
《五分律》说:“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大重罪。”
《华严经》中,地神常说:我担负大地上的一切物质与须弥山王,不认为沉重,也无厌烦,但我对三种人恒时厌倦,不想任持。三种人中,一种是念弃恩亲,不孝父母。
【若能报恩,即是智者称赞之处。】
如果能报答母恩,即是智者所称赞的地方。
佛在《杂宝藏经》中说:我不但现在称赞慈爱孝敬,我在无量劫中也常常赞叹。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供养父母、和尚、尊师,及世间中曾致饶益赖其恩者,应念倍增报恩供养(应忆念加倍报恩供养)。何以故?以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
【如《龙王鼓音颂》云:“大海及须弥,地等非我担,若不知报恩,即是我重担。若人心不掉,报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坏,智者极赞此。”】
如《龙王鼓音颂》所说:大海水藏、须弥山王、大地等,并非我的重担,若不知报恩是我的重担。若有人心不散乱,知恩报恩,令恩德不失坏,智者对此无比赞叹。
下至别人施给自己一杯茶,我们也要报恩。不知报恩的人不如一只狗,因为给狗喂食,它也会摇尾乞怜。
【总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复无引导,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险崖而行。】
总之,自己的母亲没有安住正念,狂乱、盲目又无人引导,她正一步一跌地走向可怖的险崖。
既无正念、心识狂乱,又无眼目不识正道,又无明眼人引导,前方又是险崖,这是何等可怕的境地!
【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复望于谁?若子不应从其险怖救度其母,又应谁救?故应从此而救度之。】
此时,母亲若不祈望自己的孩子,又能希望谁来帮助她呢?如果孩子不应从险难怖畏中救度母亲,又该由谁来救度呢?所以,孩子应当从险难中救度母亲。
【如是若见为母众生,由烦恼魔扰乱其心,自心无主而成狂乱,又离慧眼观增上生、决定胜道,又无真实善友引导,一一刹那造作恶行,如步蹎蹶。】
如是,若见诸母有情被烦恼魔扰乱内心,心识无法自主而成疯狂,而且远离慧眼,不见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圣道。又没有真实善友的引导,每个刹那都在造作身口意的恶行,就像一步一跌一样。
【总于生死,别于恶趣,奔驰悬险。】
母亲总的是趣向生死,特别是趣向恶趣,正奔驰在悬崖险道上。
【母当望子,子应济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报其恩。】
母亲希望孩子救护她,孩子也应救济母亲。如是思惟后,从生死中拔济诸母,以报母恩。
【《集学论》云:“烦恼狂痴盲,于多悬险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恒忧事,众生苦皆同。”】
《集学论》说:由于烦恼而狂乱、愚痴的盲人,在充满危险的悬崖道上,一步一跌地行走。
自他恒时处在忧苦之中,都是轮回中无有眼目、精神狂乱、即将堕入恶趣长劫受苦之人。所以,自他众生同在苦难中,同是受苦之人。
【此说如是观已,不应于他寻求过失,见一功德应觉希有。然此亦合苦恼之理。】
《集学论》中这五句的本意,是教人不要寻求众生的过失,因为自他同处在悲惨境地中,理应同病相怜,若见众生有少许功德,也要觉得稀有。
《集学论》前三句所说的情形,也符合众生苦恼的道理。换言之,为了表达“佛子应报母恩”这一意义,宗大师借用《集学论》中的三句比喻,描述诸母有情悲惨危险的处境,说明佛子救度母亲义不容辞。
未四、摄念恩、报恩之义
念恩应从现世母亲修起,首先忆念母亲今生的恩德,再忆念母亲在生生世世中曾给予自己的恩德。修好之后,再依次缘其他亲人、中庸者、怨敌及一切众生修持,即使修到热泪盈眶,也要持续修持。
今世母亲的恩德有世间恩德与佛法恩德两方面。念世间恩,即忆念母亲赐予身体、命根、衣食受用,教我们走路、说话、穿衣等等。尤其要忆念赐予我们命根的恩德。
试想:我们在中阴时,没有四大的身体依靠,犹如游魂,刹那不停地到处飘荡,若没有母亲的腹中可以安住,如何能脱离这种恐惧?入胎之后,若不依靠母亲体内的养料,我们怎么能从没有身形的羯罗蓝转变成有四肢、六根的身体呢?
我们最初呱呱坠地时,没有任何生存能力,若母亲忽视我们一天,根本不可能存活下来。若没有母亲的生育,不会有今生的一切。
所以,应忆念自己的生命是母亲用心血养育而成。连栽花、种菜都要付出劳作才会有收获,何况从名色孕育成六根健全的人,这期间母亲要付出多少爱心,克服多少难以想像的困难?
从佛法的恩德来说,我们今生皈依三宝修学佛法,真正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大义利,都要依靠暇满人身才能成办,而这人身宝正是依靠母恩养育才长成的。所以,今天能具有人身而有学法的良机,完全是母亲深情养育的恩德。
想一想,有如此健全的眼、耳、鼻、舌、身、意,能够闻法、思惟、修行,都是母亲长养的结果。若没有母亲,自己就连看一页书、念一声佛、上一次香的机会也没有。所以,应当感念母亲赐予修法所依的深恩。
进一步思惟,不只在人道,母亲前世还在旁生道等中做过我们的母亲,不惜身命地养育、照顾我们。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爱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三则。
有个叫桓温的人,一次前往四川,途经三峡时,遇到一件奇事。
有个人抓了一只小猴子带到船上,小猴的母亲沿着河岸随船奔跳,一路啼叫足足跑了一百多里都不肯离开。最后母猴纵身跳到船上,当时就气绝身亡。有人剥开母猴的身体,只见肚中肠子寸寸断裂。
还有个姓彭的人擅长射箭。一次他入山打猎,看到溪水边有只母猴正在给孩子喂奶,就张弓放箭,射中了母猴。母猴自知无法存活,就用尽力气抱起孩子,让它喝完最后一顿奶,然后摘下几片树叶,把奶水挤在树叶上,放在孩子身旁,一边呜呜哀叫,好像在教孩子怎么喝这份奶水,最后一声号叫,气绝而亡。
还有一则双鲤救子的公案。有个吴江人,家有一口鱼塘,到了冬天时,他筑起低坝,放掉塘里的水,想取里面的鱼。
水放到一半时,只见两条大鲤鱼不断地从低坝跳出跳进。他觉得奇怪,便仔细观察,发现几百条新生的小鲤鱼聚在一个洞里出不来,两条鲤鱼跳进跳出,一边衔着小鱼一边往前游,为了救护孩子而不惜生命。
思考这些故事,可以把眼光扩大到前世。今世的母亲不论在轮回哪一道中,只要是做母亲,为了养育、保护我们,都曾经不顾惜生命,倾注全部的爱心,和今世一样,全心全意照顾我们。
转缘其他亲人、中庸、怨敌以及一切众生,思惟他们曾为自己母亲的恩德。综合起来观察,在无尽的过去生中,曾以慈爱养育过自己的母亲多得可以充满虚空。每一生喝过的母奶足以汇成无尽的海洋;每一生让母亲伤心流下的泪水聚成四大洋;每一生母亲赐予的身体无量无边;每一生母亲给过的衣食堆满大地;每一生母亲为我们做过的事,记录成书,高过须弥山;每一生为养育我们所造下的罪业,足以让母亲在恶趣中感受无量的苦恼。
总之,不经思惟时,不易感受母亲的恩德,而一旦思惟起来,生生世世母亲的恩德,尽未来劫也述说不尽。正是那句话:母恩比海深比山高。只要我们还在轮回中,来世的每一位母亲仍将以同样的方式养育我们。
忆念母恩之后,我们应当知恩图报。若大地众生个个皆已成佛,则我们不必做什么;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诸母正处在极悲惨的境地,她们因无明障蔽而被烦恼魔扰乱,内心不能自主,又没有善知识的引导,疯狂地在轮回崎岖的山路上一路蹎蹶,冲向恶趣险崖。
眼看母亲一步步跑向深渊,作为孩子能忍心坐视不管吗?母亲此时最希望孩子来救她,子不救母,谁来救母呢?想到这里,内心应发愿:一定要救拔母亲出离生死,以回报母亲的大恩。也就是发愿尽未来际为诸母开示增上生、决定胜的善道,最后将她们安置于佛果。如此再三发起报恩的善心。
未五、佛门之孝道
上述知母、念恩、报恩,加上慈、悲、增上意乐,合起来是修佛门的大孝。
以下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起,谈谈佛门中的孝道,以此引起每一位佛弟子的重视。
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毁谤,见阿难尊者托钵乞食,便讽刺说:“你的导师瞿昙实际是个恶人,才降生七天,母亲就去世,这不是恶人吗?而且,私自逃离王宫、越过城墙,让父王痛苦昏倒在地,用水泼脸,直至七天才苏醒。可怜的父王举身大哭,悲伤地说:‘国家是属于你的,我也只有你一个孩子,为何丢下我独自入于深山?’你的导师瞿昙不知恩情,不顾一切地走了,所以他是个不孝之人。”
阿难听了心生惭愧,乞食回来,合掌问佛:“世尊!佛法之中,有没有孝养父母呢?”
世尊预知事情重大,舒颜微笑,从面门放出五彩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这时诸大菩萨一齐来到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恭敬祈请世尊广大开演《大方便佛报恩经》。
以下是经中的一段公案。
过去无量劫前,波罗奈国的国王被奸臣罗睺罗谋杀篡位,并且杀害了两位王太子。国王最小的儿子在边疆为王,性格调柔贤善,天神们都恭敬爱护他。他有个七岁的太子叫须阇提,聪明孝顺,深得小王喜爱。
当时,天神告诉小王:“奸臣罗睺罗谋反,杀了你的父母兄长,不久会率军前来杀害你,你赶紧逃走吧!”
国王闻言,反复思惟后,决定逃奔邻国。当时去邻国有行程七天和十四天的两条路。于是国王备了七天的粮食,带着妻儿仓促出逃。
三人因出走匆忙,而误入了行程十四天的路上,此道难行,又没有水草。出发时只备了一人的粮食,现在三人同吃,几天粮食便吃完了,而前面的路还很遥远。
国王心想:没必要三个人一起死,应当杀了夫人取肉为食,保全我和孩子的性命。
想毕,国王便拔刀想杀夫人。太子眼见要杀母亲,急忙握住父亲的手,询问原因。
国王满眼泪水、声音微弱地对孩子说:“想杀你母亲,取血肉延续我们的生命,不杀也是等死,我的身体也如此,现在死活都无把握。为了保全你的性命,想杀你母亲。”
太子回答:“即便杀了母亲,我也不可能吃,天下哪有孩儿吃母亲身肉的事。不吃肉,我必定会死,父王应当杀了孩儿,割取孩儿的身肉救活父母。”
国王听了,内心悲痛、闷绝倒地,对孩子说:“你就如我的眼目,谁会挑自己的眼睛吃呢?即使我舍弃身命,也不吃你的身肉。”
太子说:“如果断了命根,我的身肉几天就会臭烂,但愿父母每天在孩儿身上割下三斤肉,分成三份,两份供养父母,一份自己吃,以此延续生命。”
国王答应太子的请求。不到几天,太子的身肉很快吃完了,骨节相连,只剩一口气没断。太子无法支撑,倒身在地。
父母赶紧抱住太子,放声痛哭说:“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竟然吃你身肉,让你受这样的剧苦。前面的路还很远,你的身肉已吃完,现在不如三个人一起死。”
太子说:“还剩一天的路程,就让我死在此地,愿父母莫如一般人的见识,都在这里丧命。请父王割下我骨缝里的肉,供养父母,这样可以到达目的地。”
父母听了,割下少许的肉分成三份,一份给太子,两份自己吃。吃完后,告别太子上路。
太子起身目送,看着父母渐渐从视野中消失。
太子思念着父母,目光不愿暂离。良久,才又倒身在地。这时,飞来许多蚊虫,在太子身上吮吸鲜血,太子苦不堪言,只剩命根没断。
这时,他立誓说:“愿我前世的罪恶从此永远消除,从今往后再也不造恶业。今天我以身肉供养父母,愿父母常得福报,昼夜安乐,睡无恶梦,天护人爱,愿县官、盗贼,阴谋消灭,触事吉祥。所剩的血肉,供养这些昆虫,让它们得到饱足,愿我来世成佛,布施圣法,遣除它们饥渴生死的重病。”
发此大愿时,天地剧烈震动,太阳也失去了光色。
帝释天来到人间,试验太子的道心,问:“今天你难舍能舍,以身肉供养父母,以此功德,你有何愿望,想做天王、人王、梵王、魔王吗?”
太子回答:“我不求这些,我唯求佛道、普度众生。”
帝释说:“佛道长远,久受勤苦方能成就,你如何受得了这种苦呢?”
太子说:“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道。”
帝释说:“这只是空话而已,谁相信你呢?”
太子发誓:“如果我欺骗,就让我伤口始终不愈合。如果真实,让我身体恢复如初,血变为乳。”
太子发誓后,身体立即恢复如初,血变成白色的乳汁,相貌更加端正。
帝释天赞叹说:“如果成佛,愿先度我。”
再说,太子的父母来到邻国,向当地国王讲述了沿路经历。国王被太子的孝心感动,就派遣军队,护送他回国讨伐罗睺罗。
父王率军经过与太子诀别之地,遥见太子身体恢复,比过去更加端正。
父母激动地抱着太子,悲喜交加。太子向父母诉说离别后的经过。
一家人都很欢喜,共同坐着大象返回本国,因为太子的福德力、慈孝力,收复了国家。父王便立太子为国王。
当时的父母是释迦佛父母的前世,太子是释迦佛的前身,帝释天是憍陈如的前身。
《杂宝藏经》当中说:
很久以前,雪山上有只鹦鹉,父母双目失明,它常常啄取好的果子,首先供养父母。
当时,有位农夫最初播种时曾经发愿说:我所种的稻谷要与众生一起分享。
鹦鹉因为农夫有布施心,就时常在他的田地里啄取稻谷供奉双亲。
一次,农夫发现谷穗被虫鸟啄食,气愤懊恼,就设下罗网捕捉了鹦鹉。
鹦鹉说:“因你前面以好心布施,我才敢来啄取,今天为何用罗网捕捉我?”
农夫问:“你为谁啄取稻谷?”
鹦鹉回答:“我上有盲眼父母,我以此供养父母。”
农夫说:“你以后可常来取,不必有顾虑。旁生都如此孝养父母,何况人呢!”
佛告诉众比丘:“往昔的鹦鹉是我的前身,田主是舍利弗的前身,盲眼父母是我父母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前身。因为往昔孝养父母,故我今日得成佛道。”
由这些公案可知,释迦佛生生世世报答父母之恩,以身体血肉等供养,因为圆满了大孝,最终成就佛道。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