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第五编要述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7-3-18 18:23
標題: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第五编要述
选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要述
要述
台宗三观
夫三寸之管。气序不衰。一尺之表。朝阳可测。是知得其道者。岂远乎哉。三观。诣理之妙门。今明此义。故借为喻也。仰佛法遐踪。神功浩旷。求兹非远。寄乎一心。体之有原。总乎三智。而三观之名。出自璎珞。经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双照二谛。名中道观。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也。今明一心三观。分三
一明所观境
境。即不思议三谛之境也。乃我现前一念无明之心。即第六识心。随染净缘。能生十界诸法。谓心神渊妙。一念具足十方三世诸心诸法。譬喻眠法覆心。一念之内。梦见一切诸心诸事。在正梦之时。谓无量劫。如法华经中说。梦见初发心时。乃至成佛。无量诸事。比其觉时。无别有法。只是一念眠心也。心譬自心清净心。眠法。譬无明。无量梦事。譬恒沙无知烦恼。覆恒沙佛法。梦事不实。美恶忧喜历然。譬见思惑覆真空也。若不细寻梦譬。不思议之疑。难可决了。故诸大乘经。多说譬喻。后之学者自应圆取譬意。则三谛之境朗然明显。
二明能观智
智。即不(思议)三观之智。仍指我现前一念第六识心也。谓心不自心。因境有心。境不自境。因心有境。无有心外之境。更无境外之心。以心境不相离故。故能所皆以第六识心。一切法趣此。是趣不过也。只须观此一念无明之心。若言有。则了不可得。若言无。则历历明明。(历历明明则非无。了)不可得。则非有。如是则一切诸法亦非有非无。而能知心非有非无者。则亦有亦无也。即照一切诸法。亦亦有亦无也。是则一心三观圆照一境三谛之理。不断诸爱。起诸明脱。若水澄清。珠相自现。此即名为圆顿止观也。
三证成德
德。即不思议三德之秘密藏也。亦即一智三智。一眼五眼也。前之圆观成就。任运?垢先落。脱见思惑。伏尘沙无明惑。前是观行位。此是相似位。至此。六根清净。证十信心。若顿破一分无明。发真无漏。名分证真实。即入初住也。到此田地。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亲见一境三谛。真谛理显。成般若德。俗谛理显。成解脱德。中谛理显。成法身德。此三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名秘密藏也。维摩经云。一念心知一切诸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大论云。三智其实一心得。皆此意也。
先须熟读始终心要。以开圆解。然后研究此段观文。俾起圆行。解犹目也。行犹足也。德犹宝所也。证犹到也。目足兼资。行解相应。不到宝所。无有是处。
性具善恶辨
读大云报第九期。程居士辨心性之管见。诚管见也。无可讳言。居士所辨之心。乃指起信论生灭门中第八识心之心。非出真如生灭二门之心。是谓迷真逐妄。弃本附末之见。是一大错也。其所辨之性。乃依起信之文相。全未达起信之文性。文性乃论之宗旨。相之本源也。论云。由一心开出有二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二门同出一心。二即不二。一心开出二门。不二而二。先须会得二即不二。不二而二之旨。然后始可议性善恶论。程君于论之文性本旨。尚未窥见一斑。不得窃疑性之善恶。夫疑者。是悟之先容。所以古德云。大疑大悟。今之一疑。非惟不悟。反成一大障碍。起大疑云。障却真智慧日。深可悲痛。为此不容缄默不言。扶病而起。执笔而正之曰。今之所辨之性。乃偏指起信论中真如一门之性。殊不知论文。是因生灭而说真如。由相而说性也。且言生灭。是因真如而说生灭。由性而说相也。相是性中之相。性是相中之性。须知生灭。是(真如)之相。真如。是生灭(之性)。不变随缘。举真如之全体。而成生灭之相。随缘不变。即指生灭全体。便是真如之性以生灭法无体。其所依之体性。即真如性也。故知真如性外。无生灭妄相。其生灭相外。无真如妙性。故楞严云。性真常中。求生灭相。不可得。例而言之。相生灭外。求真如性。亦不可得也。足见真如生灭二门。俱不可思议绝待之法门。所以云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生灭门中。有性具之善恶。苟知二门。二而不二。便知生灭中性具善恶。即真如中性具善恶。无容疑焉。今未达二门。二而不二。但在二边。辨心辨性。尽五大洲之铁。铸不成这一大错。先请探到起信文脉。了达文性宗旨。然后再研究性善恶论。若要略识性具宗旨。请阅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臧否自知。复次。起信二门。既从一心开出。当知二门。始终不离一心。万不得偏执一门。以论真妄。真如不变随缘。全真成妄。妄外无真。生灭随缘不变。全妄即真。真外无妄。试观生灭门中复开二义。一者觉义。此觉即指第六识相应之慧心所。二者。不觉义。不觉即是无明。乃指根本惑中之痴心所。其所谓觉者。且道觉个什么。要知此慧心所。在于吾人发觉初心之时。便觉得生灭门中三细六粗之法。法法皆是全(真成)妄。全妄即真。识得生灭诸法。皆无自性。无性之性。即是真如妙性。此后顺性善而起修善。任运进修。超凡入圣。乃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而后已。灭尽修恶。唯留性恶。以性恶圆融。任运摄得性善。无可灭也。是故诸佛果后施化。倒驾慈航。分身遍界。示现三途。皆是善用此性恶法门也。其不觉者。以其不觉真妄。原是一心。以不觉故。逆性成修。依性恶而起修恶。法身流于五道。乃名众生。甚至随无明流转。成恶知见。作一阐提。乃至灭尽修善。唯留性善。以性善融通。任运摄得性恶。无可灭也。故台教云诸佛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因不断性善。故说阐提亦有成佛之期。非永不得成佛也。复从不觉义中。生出三种细相。第一名业相。即阿赖耶识。此识假二法方成。所谓不生灭。与生灭和合。以不生灭为因。即真如门中之妙性也。以生灭为缘。即生灭门中之妄相也。妄相无性。全以真如为性。真如无相。即以生灭为相。因缘和合。成此第八业识。名阿赖耶。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此言转细成粗之相。乃指不觉为因。境界为缘耳。到得迷心成识之时。其生灭何尝离却真如。生灭既不能撇开真如。真如又何能不随生灭。阿赖耶既尔。依阿赖耶幻出七种转识。乃至五十一心所。均不离此二门。我故前云始终不离者此也。始自迷昧凡夫。终至等觉大士。有一分根本无明未尽者。仍未离此二门也。呜呼。佛法不二之言。岂易道哉。向下长文。非笔舌所能尽述也。
略显性具善恶之义
丙寅四月初二日。接王真如居士函。附以张孟劬居士论山家性具善恶书。悉其问意有四。(一)其一问曰。性具善恶。为是体耶。为是用耶。世间眼见矛之用不为盾。盾之用不为矛。善恶同时。即乱世法。若是体者。第一义谛。体尚叵说。何有善恶。进退征责。二俱有过。 答此问不知体有二种。一者体体。二者用体。体体者一切法所依之体也。此体离四句。绝百非。问者云体尚叵得即成无句成减损谤也。可谓似则似之。是实不是。用体者是依他所起之法相。是一切法当体体也。山家性具之旨。今借当体之体。以略彰其概。试观一切器具。无一不含善恶之义。如同一木也。可以作锅盖。可以作尿桶。同一金也。可以铸圣像。可以炼兵器。余可例知矣。用有体用。有用用。且体用之义。谓依体所起之用。凡诸器具。皆从体起。即体用也。用用者如矛以利为用。盾以坚为用。问者所指之用即用用也。山家所谈性具之旨。进退有征。何过之有。(二)其二问者。引十二门论曰。诸法因缘生。无自性故。我说是空。今执性具义。岂不坏因缘耶。 答由于性具。故能从缘发生。由于缘生之用。以显性具之体。何破坏之可言。无性之性。即是性具之性。尔但说是空。全不知即假即中意也。(三)其三问者。又引楞伽经曰。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兴造一切趣生。 答。经云。如来藏即性具也。又云善不善因。即指善恶。二者同居藏中。遇缘即便能造善恶之事也。一切趣即指天人阿修罗之三善趣。地狱鬼畜之三恶趣。言能兴造。足见不惟兴造三善。并能兴造三恶。故云能兴造一切趣生也。由于如来藏性具善恶。故能造修中之善恶也。问者又复引喻发明性具之旨。不其更明显乎。彼外道邪见。那有此种玄妙之论。天台性具之宗。可谓妙中妙。玄中玄矣。(四)其四问者。又引小教。但证生空。未证法空。于一心法开善染无记为之断染修净。部计应尔。菩萨已证法空断与不断是二俱遣云云 答性具之旨。乃圆教妙极宗趣。彼别教十地大士。尚不知其片义。况全义耶。引彼小教。何足论此。夫欲谈性具善恶。须信一切法。唯心本具全心发生。此二语即指事理二造为所信也。须知生无别理。并由本具。信此事造。由理具也。具无别具。皆是缘生。信此理具。即事造也。则知世间相常。缘起理一。既已了知。事理不二。更复当知色心互融。是以法法周。念念具足。十方三世。不离剎那。诸佛众生。皆名法界。是为圆信互具互造之义也。山家依性具之旨。建立三观。既知唯境。宁不知唯心乎。要知止观所示之境。即是现前一念识心。为所观之境也。摩诃止观云。一切诸法。以色心二者摄尽无遗。略开之即为五阴。详开之即为十八界。处中而开。即为十二处也。色阴即色。四阴即心。五根五尘即色。意根即心。五根六尘共十一界即色。意根六识共七界即心。夫世间一切诸法。不外乎阴入界三科。以三科合之。不外色心二法。止观示正修下手处先须拣去处界二科。唯留五阴。于五阴一科。拣去前四。唯留识阴。于识一阴。更须拣去前五并七八二识。唯留第六意识。为所观境。以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是之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去寸就分。可谓伐树得根。灸病得穴意也。问者云。但成境唯。不说于心。非唯不解性具之旨。又复不知山家用意。及起讪谤之言。没煞古人。深可悲愍。不容忍痛而不辨也。所以道阐提断修善不断性善。故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心者。皆当作佛。不但有情性具善恶。即无情亦未尝不具。故生公说法。顽石亦能点头也。诸佛断修恶。不断性恶。故能善用性恶法门。是以观音能现焦面鬼王。诸佛如来。及大菩萨。能于异类中。现同类身。度同类众。此皆能用性恶之法门也。众生不解性具之旨。并不能全性起修。断惑证真。所以不能善用性恶法门。是以头头障碍。触处乖张。于善趣尚不自由。于恶处不待言矣。仲尼曰。君子不器。意取不独为一器也。故后人续之曰。善恶皆能。足证性具善恶义也。据问云意谓性不具恶。但具善者。如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不知二子所言之性。乃习以成性之性。非天然性德之性也。夫天然性德之性。何法不具。今言具善恶者。该十法界之谓也。善指佛界。性恶指九界。是故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故曰不念佛。即念众生矣。苟能明乎此。而不肯念佛者。未之有也。若恶性不具善性。彼三途众生。永无出苦之期矣。若善性不具恶性。彼六欲天人。永无堕落之时矣。生界不具佛性。众生何必修行。佛界不具生性。诸佛无从现化。山家云。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同居一念。即说性具善恶之总纲。意义甚长。非片言所能尽述也。
台宗三种止观
湛湛常恒谓之寂。灵灵不昧谓之照。即寂而常照。即照而常寂。寂与照乃妙性之体也。摇而不动谓之静。暗而不昏谓之明。即静而恒明。即明而恒静。静与明。乃妙性之德也。唯性之体圆常不变。而即体之用。亦常随缘。故一念之失察。蔽真觉为不觉。隐妙明为无明。则静者动。而明者昏。使寂照之性体。不病而现病。于是乎流浪而忘返。则止观之作。而岂寂已乎。止观者。复性之圣药也。用止以息其动。使归复于静。用观以破其昏。使归复于明。圣药获效。则不病之病瘳。而性体恢复矣。然则不病之病有殊。而所治之药亦多。昔我圣祖智者大师。传南岳止观有三。一渐次。二不定。三圆顿。此三止观。皆是大乘。俱缘实相。故同名止观。渐次亦知实相。实相难证。渐次易行。先修归戒。止彼三恶。达三善道。次修禅定。止欲界散动。达色无色定道。次修无漏。止三界狱。达涅槃道。次修慈悲。止于自证。达菩萨道。后修实相。止二边偏。达常住道。先浅后深。如彼梯?。是为渐次止观。不定者。无别阶位。但约前渐后顿。更前更后。互浅互深。或事或理。或息观为止。或照止为观。如金刚宝。置之日中。无有定相。(是名不定止观。法性寂然名止。)寂然常照名观。自初至后。无二无别。如通者飞腾。是名圆顿止观。此遵自大师示寂后。章安结集成书。订名摩诃止观。至荆溪广而记之。为辅行传弘决。迨宋四明尊者。教观双宏。至今五百年。狮弦绝响矣。
七种二谛名义之解释
一、藏教实有二谛。此教人根最钝。(从有)门而入。二乘由苦谛入道。但知诸法从正因缘和合有生。因缘别离有灭。生灭皆实有也。认见思二惑为实有。必须断除。二惑灭后。证有余涅槃。见真谛理。真谛者。空理也。执空理为实理。名为实有真。以生死为实有俗。乃名为实有二谛。
二、通教含中二谛。此教人根稍利。从空门而入。三乘人有两种根性。一者钝。同前藏人。二者利。受后教接。言含中者。谓有中道妙理。含隐入二谛之中。乃名含。此教以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为真。言幻有者。了达三界一切诸法。从缘而有。缘起无性。当体即空。有既如幻。空亦如幻。故曰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二谛之体。即是中道。虽未明解中理。隐隐然与前教实有悬殊。直待受后教接时。说中理之话。一点便明。所以利人。了达见思二惑如幻。不须断除。对境生心。即知心境。皆悉如幻。当体即空。空无所断。故云不须断除。烦恼既空。生死亦空。生死既空。涅槃亦空。所以不住二边。即可被别圆二教接上。然则中有二种。一者但中。双非空有。便是中道。见不但中者。受圆人接。
三、别教显中二谛。谓藏通二谛。是世间事理二法。俱心可思惟。口可言议。此教二谛。乃出世间之事理二法。皆非心口可思议也。教内初心大士。在世间可言大利。较圆人犹号钝根。言显中二谛者。谓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不有不空为真。此教俗谛。幻有犹指世间事。幻有即空指世间理。以世间事理二法。共成一出世事法。乃为一俗谛。不有不空即但中也。以但中为真谛。故云显中。今说二谛。不立中谛之名。故称显中二谛。以世人之眼光。看不出真谛是但中。故非世人可思议也。若以出世之道眼观之。此个真谛。既云不有不空。分明是双遮二边。以显中道。故仍云显中思议二谛也。
四、显中不思议二谛。谓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摩尼珠。珠譬真谛。用譬俗谛。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此非权教三乘人可能思议。故云不思议二谛也。以上明四正竟。
五、别入通二谛。二谛之名同别教。教内之俗。收世间事理二法而成。教内之真。不有是遮。不空是照。遮照同时。显是中谛。今收入真谛之中。所以能入通教。接三根人。上根三四两地受。中根五六两地受。下根七八二地受。故云入通二谛也。
六、圆入通二谛。此中俗谛。与别全同。真谛与别硕异。别之真谛。不具诸法。所以二谛不得融通。以其两不相即故也。圆之真谛。具一切法。所以二谛圆融。故云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所以称为不思议也。匪惟真谛不可思议。即俗谛亦不可思议耳。以通教三乘人。有上上根者。能见不但中理。即以不思议而教导之。令彼受之。而接入圆也。
七、圆入别二谛。此种二谛。与前二谛。所差别者。前以但中。摄在真谛之内。此以不但中。摄在真谛之内。故不同耳。其实中道理性。原无但与不但。以别人根钝。先修空。次修假。后修中。次第而入。彼修空时。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修假时。但知有假。不知空亦是假。若知空有俱假。当处即中。彼不解故。所以修中时。必要双舍空有二边。而入中道。彼谓中道佛性。如云外月。仅能不变。不能随缘。所以圆人。斥彼所证者。是但中理也。以彼根钝执重。三观历别而修。三谛不得圆融耳。过在法执太深。非法门咎也。今圆教二谛。则大不然。圆人于名字位中。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随举一微尘。一切法趣一微尘。是趣不过。故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前所谓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是也。今以此种妙理。化导别教中利根大士。上根十住受接。中根十行受接。下根十向受接。须知通教接圣不接凡。别教接凡不接圣。以别人至初地。证道同圆故也。故知住行向三贤是内凡。登地名圣。乃以三贤受接。分上中下根也。以上明三接意竟。
修真空观须约三自性明二谛中道是为显中二谛观有五番详明
(一)约依他性。谓一切法起。无不从缘。从缘有故。必无自性。无自性故。所以从缘。缘有性无。更无二法。约缘有万差名俗。约性无一味名真。是故于一缘起。二理不杂。名二谛也。缘起无二。双离二边。名为中道。复有二义。(一)缘起幻有义。又二。一非有义。举体全空。无所有故。二非不有义。不待坏彼差别相故。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是故非有非不有。名幻有也。(二)无性真空义。又二。一非空义以空无空相故。二非不空义。谓余一切相。无不尽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真空也。经云。空不空不可得。名为真空。已上约开说。若约合说。复有五重。一彼非有即非不有。以此无二为幻有故。由此无二。不堕一边。名为中道。此约俗谛名中道也。二彼非空即非不空。以此无二为真空故。由此无二。双离二边。名为中道。此约真谛名中道也。三彼幻中之非有。即真中之非不空义。幻中之非不有。即真中非空义。以均无二故。以此无二。与前无二。复无二故。是故二谛俱融。不堕一边。名中道也。四幻中非有。与真中非空。融无二。名为中道。此是非有非空名为中道。五幻中非不有即真中非不空。此非非有非非空之中道。谓即中之中也。是故二谛镕融。妙绝中边。即其意也。以不异有之空。方为真空。不异空之有。方为幻有。经云。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空者。是为入不二门。不二即中也。
(二)约计性。瑜伽云。计所执。情有理无。此中约妄情为有。如空花于病眼。是凡愚所取以为俗。约理中实无。如空花于净眼。是圣智所知为真。此有彼无。交彻无碍。融为一性。由一性故。名为中道。
(三)约圆成实性。谓真如当体无碍。则无碍为空。俗谛不可坏。名不空。空不空不二为中。又迷真起妄为俗。会妄归真名真。真妄俱融。交澈无碍。为是真该妄末。妄澈真源。真俗混融。以为中道。
(四)三性通约。先开一计。情有理无。依他相有性无。圆成性有相无。如是有无无二。为俗谛中道。次合计理无。依他性无。圆成性有。有无无二。为真谛中道。如是则真俗合而恒离。离而恒合。合离无二。是为二谛中道。
(五)约依理起观。谓此真空法。平等二谛。三世诸佛之所同依。十方菩萨。离此无路。是故行人。若欲于真大乘。求出要者。于此深空之理。宜尽心力。作意观察。观察既久。遂能照理伏惑。今明修法有三。一识病分二。一粗。谓以修行为求名利等。巧伪不真。为令他知。及不护戒行。如是等类。即不能习此观也。二细病。言纵有质直趣理之心。不识自心执见过患。是故无心翻情入理。亦不能习此观也。是故行人。欲习此观。于上二患。极须善识。求远离之。二拣境亦二。一倒境。闻空谓断无。闻有谓实有。并如情所取。非是法境。二真境。如上说。空有俱融。无碍之法。难名目者是也。极须拣之。三定智复二一解心。言于前真空。善分析拣择。不与三种空。乱想相应。又须知此解心。与行心不同。若不尔者。于此法上。堕不生解。乃谓此解心。便是行心。非正理故。不名解也。二行心。谓行心观正理时。决定不如前之所解。以行起解绝。解不能至。故以行心顺法。亡情念故。谓正入观时。于所观境。不作空解。不作有解。不作俱解。亦不作俱非解。于一念间。一切解心动念总绝。亦无不动之解。所解亦绝。此绝亦绝。境智俱融。于一念间。此谓情开理现。难可宣说。唯至此者自知耳。
四运观心之正观
每一相中。用四句研求。一未起心为灭将起心生。二未起心为不灭将起心生。三未起心为亦灭亦不灭将起心生。四未起心为非灭非不灭将起心生。如此于未起四句中。观将起心生皆不可得。若不得将起心生。亦不得不生。即于生性。而得解脱。
一约初句观。若云未起心灭。有将起心生者。未起心已灭。将起心何由得生。为即未起心灭生。为离未起心灭生。云即灭生者。灭法不应生。以生灭性相违故。若云不相违者。是事不然。云离灭生者。则为无因而生。是事亦不然。以生无所从生。是则不名为生。如虚空不能生有法。如是乃即灭生。离灭生。二俱不可得。 二约二句。云未起心不灭。将起心生者。为即不灭生。为离不灭生。若即不灭生。不灭已是生。是生何得生。若是生能生。此生复应有生。则生生无穷。若此生生生。是事不然。若是一体生。一中不应有多生如一指中。则无多指。若是异体生。则不应名生生。以生体别。不能相生故。如桃李体别。桃不应生李。李不应生桃。是故于未起心不灭。将起心生不可得。若离不灭生者。将起心由何处生。若生无处生者。即是无因生。是则为非生。非生而说生者。是事不然。如石女之子。黄门之儿。有是理乎。如是即离。二俱不可得也。 三约三句。若是亦不灭生。何须亦灭。若亦灭生。何须亦不灭。以不定因。不能生定果故。若云灭不灭体一无异者不然。而今亦灭亦不灭。亦不灭亦灭。性相违故。 四约四句。若是非灭生。不须非不灭。非不灭生。不须非灭。所非各异。不应俱以为因。亦是相违之因。不能共有一果。故如水火互非。终不于中。生果实故。
既能如是。约初运四句。观将心生不可得。即可还约将起心生四句转观。观未起心灭不可得。若云未起心是灭者。谓将起心生灭耶。不生灭耶。亦生亦不生灭耶。非生非不生灭耶。如是反约将起生中四句。推求未起心灭不可得。推检之相。转用上约四番意例之可知。若行者不得将起未起心生灭。则不得不生灭。亦生(灭亦)不生灭。非生灭非不生灭。但以凡夫颠倒。妄于未起将起。及一切法中。(计有生灭。不生灭。亦生灭亦不生灭。)非生灭。非不生灭。虚诳无实。皆不可得。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不在内外。及两中间。即是无名字。若不得四句名字。亦不得无名字。不得名字即非假。不得无名字即非空。非空即非真。非假即非俗。非俗即非世间。非真即非出世。非出世即非无漏。非世间即非有漏。非有漏即非生死。非(无漏)即非涅槃。如是观之。不得二边。不取二边。不执二边。起诸结业。无结业覆障。正观之心。犹如虚空。湛然清净。由是中道正慧。朗然开发。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大涅槃海。若观将起未起之念如是。及余念念心法亦如是。略说正观之相竟。
四运推检贪念之观法
生死之根株。在一贪字。若修观行。宜从四运入手。云何四运呢。谛观贪念。有四种相。谓未贪相。欲贪相。正贪相。贪已相。先以初运。望第二运。细心推检。如何推检呢。意谓为当未贪灭。欲念生耶。为未贪不灭。欲念生耶。为未贪亦灭亦不灭。欲念生耶。为未贪非灭非不灭。欲贪生耶。若果未贪之贪已灭。欲贪生者。为即为离。先破即。夫生与灭。由来相返。若即灭而生。则成相违。如灯灭处。即名为明。无是理也。次破离。若离而生。生则无因。如离灯灭处。为自然生焰。无乳之处。亦因有酪。有是理乎。若未贪不灭。欲贪生者。为即为离呢。即则二生相并。生生无穷。离则无因。若未贪双亦而欲贪生者。若从灭生。不须亦不灭。若从不灭生。不须亦灭。不定之因。那生定果。若未贪双非。而欲贪生者。双非之处。为有无耶。若有(云何)双非。若无。无那能生。
法相宗三自性要义
初别说
(一)依他起性。谓外指大地山河。森罗万象。内指根身识想。瞬目扬眉。总之曰。根尘识界。一切诸法。无非因缘和合则生。别离则灭。无一法不依他而起也。此性本有。乃非真非妄。即妄即真。
(二)计执性。谓吾人不知一切诸法本来无性。以无性故。所以缘会则有。缘散则无。以不知故。妄于诸法上。计自计他。执我执所也。此性本无。乃全真成妄。纯妄绝真。
(三)圆成实性。此非离前二性而有也。只须识得计本空。依他如幻。则一切诸法。法尔圆满。任运成就。一一无非真如性。真实义也。此性本具。乃全妄即真。绝妄纯真也。
次会通
(一)正会通。据实而说。一依他。一切依他。则计圆成皆依他而起也。一计一切计。则依他圆成皆成计也。一圆成一切圆成。识得本空如幻。二性即圆成也。
(二)借喻显。譬如一条绳。用两股麻造成。一人眼昏。妄见为蛇。其心便计此处有蛇。不特手不敢捉。并人亦不敢近其边也。其明眼者。但见是绳。不说绳是蛇。并不说绳是麻也。唯有智者。直见体是麻。用为绳。尚不取绳相。况蛇相耶。蛇喻计执也。见蛇者尚不知是绳。安知是麻。是为一计一切也。绳喻依他起也。见绳者不说是蛇。并不说是麻。是为一依他一切依他也。麻喻圆成实性也。直见体是麻。麻外尚不取绳相。那有蛇相。是为一圆成一切圆成也。
三结显
(一)夫三性无际。举一全收。真妄互融。性相无碍。我佛一代圣教。无边义门。密意即在三性门中。真俗本末。一时收尽。以显唯识正理。更无异辙。以依他是唯识体。从依他起分别。即是计。从依他悟真实。即是圆成。由分别故。一分成生死因。由真实故。一分成涅槃因。了分别性空。即生死成涅槃。迷真实性有。即从涅槃成生死。惟是一法。随情显义成三。三非三而一圆理。一非一而三性具。卷舒不失。隐显恒如。非一非三。泯性相于实地。即三即一。耀行布于义天。摄要所归。莫先斯旨。
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一期方便。为人抽钉拔锲。解粘去缚而已。皆破执之具也。自大教东来。数百年间。列祖提倡。乃教乃禅。一以贯之。先从教以明心地。后依教起行。所行如所言。以至破惑证真。革凡成圣。所谓服药除病。病既瘥而药亦亡矣。如来说教。如以指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自后法久弊生。执指为月。故祖师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亦对症之良剂也。自达摩以后。唐宋之间。乃有如来禅祖师关之区别耳。如来禅者。如我天台智者大师。传南岳三种止观。曰渐次。曰不定。曰圆顿。三者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渐初亦知实相。实相难至。渐次易行。先修皈戒。止彼三恶。达三善道。次修禅定。止欲界散网。达色无色定道。次修无漏。止三界狱。达涅槃道。次修慈悲。止于自证。达菩萨道。后修实相。止二边偏。达常住道。先浅后深。如登梯?。是谓渐次止观也。不定者。无别阶位。但约前渐后顿。更前更后。互浅互深。或事或理。或息观为止。或照止为观。如金刚宝。置之日中。无定色相。是名不定止观也。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即佛)界。众生界亦然。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无复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自初至后。无二无别。如通者飞腾。是名圆顿止观也。为三根性。说三法门。此是六波罗蜜中第五波罗蜜。是名如来禅也。亦是圆教禅。当阅选录。法界次(第初)门。及摩诃止观等书。祖师禅者。亦名顿教禅。楞伽经云。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举心即错。动念即乖。口欲言而词丧。心欲言而虑亡。故古德教人。离心意识参。绝凡圣路学。实非今时禅家教人参话头也。古人教人。用心在没捞摸处。立脚在正恁么时。所以真觉大师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是祖师禅用功下手的样子。今时禅宗。全不是祖师的真面目也。楞严前三卷半文。全显祖师西来大意。是故七处征心。征妄心心不是心。十番显见。显真见见犹离见。别生死涅槃二种根本。破同分别业二种妄见。故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会阴入界处之四科。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故曰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融地水火风之七大。一一皆曰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乃至如来藏。如实空。如实不空。如实空不空三义。曰一切俱非。曰一切俱即。曰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等。此祖师西来之意也。人谓禅宗是教外别传。我说禅宗是教内真传耳。此是六波罗蜜中第六波罗蜜。故曰。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触则焦头烂额。此即离四句。绝百非之意也。如来禅分明显说。是为表诠。祖师关不与道破。是为遮诠。此二者之区别也。
七处征心之发隐
盖空为能见。尘像为所见。令眼在我面。则我乃尘像矣。空应见我之眼。如不能见。眼则瞩像之义又不成。引佛说证据。欲杜如来之口。岂知如来浑身是剑。触之即丝毫不容情哉。心法相生。谓心境皆从业识变现。同时妄有。各不相离。非言心能生境。(境能生心)。阿难妄言心法相生。以为必是。故云随生。此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又将醍醐化成毒药矣。恐彼计云。我所见暗。与暗室暗。二体不同。何也。彼暗室是身外暗。名为外见。以是开眼之所缘故。我所见暗。是身内境。名为内对。以是合眼之所缘故。今取合眼所对之暗。名为见内。非同所见室中暗尔。如何不得见暗名内。初计在内。佛以不见腑脏为破。次计在外。复招身心(相知之难)。又计潜根。且乖琉璃笼眼之喻。良以有藏则暗。则见暗时。即名见内。不必要见心肝等。有窍则明。故见明时。是即名见外。不必责其身心相外。内外若成。又非独潜根内。如是则可免前三者之过。然不知当与不当。故曰。是义云何。兼二者。谓双挟根尘而处其中也。不兼二者。谓两离根尘。而孤然中立也。今言二俱不可。以心不在中也。云何不可。心体有知。非无知。汝既言眼有分别。色尘无知。是眼同心体之有知。而唯色乃无知之物也。则心应兼眼。而曰双兼。岂不物体杂乱。夫物非体之有知。体非物之无知。心体正以有知敌对无知。安得半有知半无知。双挟根尘而处其中耶。次破不兼。云何不兼二又不可。不兼根。则非知。不兼尘。则非不知。心尚无有。将何所指。而言在中耶。既非内外中间。即知心无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无所。令识本真。古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无。妄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妄招其文。唤作如如早是变也。智不到处。切忌道着。道着即须无生。无生终不住。万象徒流布。若作无生解。还被无生固。心若不起。万法无生。纔有起心。即成住着。前六有在以无在破。今七无在以有在破之。一期破执。实显无在(无不)在之旨。古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据此七问。足见阿难。有一肚皮佛法。然世尊七番破处。不过就其执处。与他解粘去缚耳。古人云。佛法里迷却多少人。世法中悟却多少人。此元清净体。即现前八识各自精了。名自证分。本来具足。元明一真法界。无生无动。不为生死所染。不为涅槃所净。不为无明所迷。不为菩提所觉者是也。此体虽不与妄染相应。由不守自性。随缘而生种种妄想。东攀西缘。一切众生。但认攀缘妄想以为心性。反将元明清净之体。弃而不顾。即此弃而不顾者。是菩提涅槃之根本也。意谓欲证果觉。必得不生不灭。元清净体为因心。而此因心。必从识中求也。指八识。即四智菩提元清净体。指计本空。我法自性了不可得。即圆净涅槃元清净体。指依他如幻。十界假名差别。即方便净涅槃元清净体。指圆成本具。法法全真。即性净涅槃元清净体。所以二种根本。不离一心。悟见相惟自证。如了绳即?。则是菩提涅槃。迷见相为我法。如于绳上见蛇。则成生死根本。故曰遗此云云。此一经最要之关。佛祖传心之诀也。人指见是肉眼。心是缘影。谁知肉眼无见。缘影即非心。人言眼在面上。心在身中。岂知面上眼非眼。身中之心非心。而真眼真心。元无二体。众生分而为二。如来合而为一。云先离所妄。次离能妄。双遣唯是一心。是心与前非心照应。前斥能推非心。今显能见是心。既知能见是心。便知能见是眼。则向之心目妄计。可一言瓦解矣。所谓一点水墨。两处成龙。
石头参同契略注
竺土大仙心。(指释迦世尊拈华。迦叶含笑故焉。)东西密相付。(西天四七。东土二三。宗谓教外别传。又云密作用。)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言人之根缘宿习不同。或尊南能或重北秀。尊南能者利。重北秀者钝。有言能为顿。秀为渐。殊不知其道一也。)灵源明皎洁(指当人本地风光。即楞严所谓性觉妙明。)枝派暗流注(言迷真觉为不觉。逐妄迁流。微细灭生。人不自觉也。)执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言着事者固是迷。执理者何尝悟。楞严所谓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亦此意也。)门门一切境(门指六根。境指六尘。根非一故曰门门。尘有六故言一切。)回互不回互(回即返照也。)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返照一即一切。乃称相涉。否则一自一。六自六。根自根。尘自尘。故云依住。)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谓色有巨细。巨指山河大地。细指鳞介羽毛。声有苦乐。乐即欢喜声。苦即悲叹声。)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言境虽多。不越明暗。以上中人言。明为清句。暗为浊句。)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上句法。下句喻。谓依性立相。如母生子。相复于性。如子得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言大性有四。火以热为性。风以动为性。水以湿为性。地以坚为性。殊不知循业发现也。)眼色耳音声。鼻香舌咸醋。(言根与尘。各有相契。法尔如是。)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根指性。叶指相。谓依相而说。相相不同。相虽不同。依性建立。)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言六根。以意为本。余五为末。既从法界流。还归此法界。故言须归宗也。眼为尊。余为卑。分尊卑。言本末。是不过一句话耳。)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意谓境乃体上之幻影。彼自相倾夺。与清净本然之体。前谓灵源明皎洁。体自如如。有甚么相关。经云。见明非明。见暗非暗。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万物自有功。当言及用处。(上句言具。下句言造。心具一切。心造一切。用大有大功。用小有小功。)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柱。(上言相应。故如函盖。下言相投。乃称锋柱。)承言须会宗。(言须知音。得具落处。)勿自立规矩。(幸勿师心。出诸臆断。)触目不合道。(但悟而不修。还同未悟。)运足便知路。(若肯修行。自尔相应。所谓暗通圣智。暗合道妙。)进步非近遥。(举足便是。到家消息。)迷隔山河固。(不修永不
能到。)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对于同善社之批评
同善社本外道之邪教也。我此土邪教。本无师承。不必考其创始之谁。唯静坐一法。彼是默照邪禅。毫无实益。乃以盲引盲耳。佛教之禅有二。一是如来禅。二是祖师禅。如来禅有顿有渐。祖师禅唯顿无渐。彼外道邪禅。不可与如来渐禅同日而语也。尚非渐禅。况顿禅乎。彼社中人是断见外道一类所收。若加以谤法。则堕狱无疑。彼是断无之空。佛法是即有之空。若舍有而取空。如避火而投溺。不免丧身失命。堕坑落?矣。深可悲叹。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