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佛教的生态智慧探微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禕    時間: 2016-12-10 14:51
標題: 佛教的生态智慧探微
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极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个人中心主义”者在“一切皆为我所用”思想的驱使下,对大自然进行无休止的肆意掠夺和践踏,从而造成各类资源枯竭,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沙漠化,物种消亡加速,全球气候变暖,乃至SARS、疯牛病、禽流感等疫病的泛滥,给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严峻的生态危机警醒人们从根本上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对待自然的态度进行深入反思,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良性互动的两全其美的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美国旧金山主办的“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的贺信中倡议:“不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1]
  笔者认为,生态哲学要从世界观、人生观的整体角度回答,佛教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佛教的生态观,是建立在缘起论上的一种独特的生态观,它的整体观、慈悲观等思想,或许可以为世人指明一个合理的选择方向。

  一、“一念三千”和“一即一切”的整体观
  缘起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是佛陀对于生命、存在等宇宙万有的基本看法,是佛教独特的世界观。这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哲学的根本特征。在缘起论的基础上,佛教建立了独特的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即佛教“生态”[2]观,其基本特征便是整体论,整体论依据缘起的立场,阐述了整个宇宙万有皆处在一种“一切世间平等不二,一切诸法亦复不二”[3]的重重关系网络中,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有情是依赖于环境(无情)而安住的,人类与自然是相依相待的。
  中国佛教的天台宗和华严宗,更是将此义理发挥到极致。天台宗的“性具”理论,对世界构成作了系统的阐述。所谓“性”即法性、真如,或称本、理、体。“具”,则是指具足、具有。“性具”指世界中的每一事物,具足大千世界的一切本性。这一理论完整体现在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提出的“十界互具”、“一念三千”的学说中。
  华严宗的“法界”理论也是如此,以一法而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而起一法,“一”关系着宇宙的“一切”,一即一切;一切亦含摄于一中,一切即一,这样法界的一与一切互为主从,相入相即,圆融无碍,重重无尽。
  “一念三千”和“一即一切”的整体论,给人们的生态启示是:人类与万物皆是相依相待,人类自身的利益与大自然休戚相关,紧密相连。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指出:“自然因为我们轻视它的教训,而使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多么大。”[4]卢梭告诫人们,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要深入思考。以“世界是天地人神自由游戏的四方关联体”[5]取代人类的“文明”观,那么,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回归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而不是对它们肆意地掠夺或践踏,这也是人类保护自身所应该采取的措施。“爱它即是爱自”,这些时髦的科学理论,不正是佛教中发展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利他主义吗?佛陀因地“投身饲虎”、“割肉喂鹰”等事实便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大慈大悲的佛教精神。

  二、戒杀和食素的慈悲观
  佛教生命观的集中体现便是戒杀和食素的具体实施行为。《大智度论》卷十三说:“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6]在佛教基本的“十重禁戒”[7]和“五戒”[8]中,第一条就是“不杀生”。这里的“生”包括了人和一切有情生命。如果触犯此戒即会构成“破门罪”,丧失了佛教徒的资格。因此,“不杀生”是佛教生命观的集中体现,以无量慈悲心为基础,远远超越于泛爱一切有情的道德范畴,进一步在“宗教”层面上达到证悟佛果的境界。
  对于“不杀生”的问题,被称为当代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又译施韦泽)在《敬畏生命》一书中说:“思考不应杀害和折磨生命的命令,是我青少年时代的大事。除此之外,一切都被逐渐遗忘了。”[9]他强调人的伦理行为不仅与人有着相互的关系,应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对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即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这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也是实现进步和创造有益于个人和人类物质、精神、伦理的更高发展的各种价值。
  另外,以“不杀生”为首戒的道德行为准则,即是彻底地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宗教”[10]。战争不仅直接带来人类的互相残杀,而且也必然带来生态的严重破坏。在当今世界,呼吁和平,制止战争,这便是“以健康和稳定发展”[11]的佛教的内在重要实践活动,也便是佛教慈悲思想的具体体现。神学家汉斯·昆(Hans Kung)高度评价说:“人们在新的世界形势之下,需要更多的同情、平和、温润、喜乐、宽容以及和谐,而这一切,正是佛陀精神的实质。”[12]我们欣喜地看到,“二谛圆融”的佛教以慈悲、智慧、平等、圆融的普世价值,受到了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日益关注和普遍欢迎。
  至于“食素”的问题,《大乘入楞伽经》卷六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奇哉世间贪着肉味,于人身肉尚取食之,况于鸟兽有不食者,以贪味故广设方便,罝罗网罟处处安施,水陆飞行皆被杀害,设自不食为贪价直而作是事。”[13]汉传佛教自南朝梁代就提倡素食,其主观动机就是恪守不杀生戒,培养修行者的善良之心、慈悲之心,保护动物,滋益生命。从客观角度来看,也就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它有力地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免遭破坏,也有利于保护动物品种的多样性。
  再者,基于生命本身的尊严性,佛教更有尊重一切自然的优良传统。不论是森林植物,还是山山水水、一石一木,都在保护之列。《四分律》卷二十也说:“踏杀生草,断众生命。”[14]佛教的生态观基于慈悲的精神。如果我们对自然的平等尊重,同时就是成就了人类道德性,故人类应该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结 论
  当代生态环境的问题,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狂涨的问题。因此,现在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而建立在缘起论上的佛教生态学,其中蕴含的整体论、平等论等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摧破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论,甚至彻底地否定了“实我”的存在,并强调人与万物悉皆平等,没有谁为中心,也没有谁为主宰,我与万物本皆同体,伤害万物,便是伤害自身。对大自然无节制地肆意地掠夺和践踏,一定会带来大自然的疯狂反扑,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便是这一思想的有力佐证。
  总之,环境的生态问题归结在断贪、瞋、痴等烦恼的修行上。人类如果不放弃自己的自私、贪婪、冷酷、残暴等丑恶的心灵之癌,那么,在毁灭其他生命的同时必将走向自我毁灭。因此,维护生态平衡的根本关键问题,在于人类心灵深处的“革命”,强调人类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改造,这正是佛教生态观的突出特点。
  (作者为常熟法界学院图书馆馆长、讲师)

  【注 释】
  [1] 《习近平向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致贺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http://www.most.gov.cn/yw/201606/t20160614_126077.htm
  [2]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生态”或“生态观”这一概念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各尔(E·Haeckel)于1866年首次提出的,他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与其整体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学问。”[美] 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著,杨通进译:《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青岛出版社,2005年,第66-第67页。
  [3]《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21卷,《大正藏》第9册,第531页。
  [4]〔法〕卢梭著,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62页。
  [5] 余虹著: 《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
  [6]《大智度论》第13卷,《大正藏》第25册,第155页。
  [7]“十重禁戒”为出家、在家人所守持,是指杀、盗、淫、妄、酒、妄议说佛教徒的过失、自赞毁他、悭惜财法与毁谤布施、嗔心并不接受他人追悔、谤佛法僧三宝。《梵网经》第2卷,《大正藏》第24册,第1004页。
  [8]“五戒”即是“十重禁戒”中的前五种。
  [9]〔法〕阿尔贝特·史怀泽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2页。
  [10]〔法〕阿尔贝特·施韦泽著,陈泽环译:《文化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5页。
  [11] 王素芬著: 《顺物自然——生态语境下的庄学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29页。
  [12]〔德〕汉斯·昆(Hans Kung)著,杨煦生等译:《世界宗教寻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27页。
  [13]《大乘入楞伽经》第6卷,《大正藏》第16册,第624页。
  [14]《四分律》第26卷,《大正藏》第22册,第746页。




作者:释普超   来源:法音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