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普贤行愿品释·索达吉堪布]普贤行愿品释第九课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11-19 17:07
標題: [普贤行愿品释·索达吉堪布]普贤行愿品释第九课
选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普贤行愿品释·索达吉堪布]普贤行愿品释 第九课


第九课
思考题
  1.解释“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要具体分析五种清净)
  2.解释“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随普贤菩萨修学。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愿我的身、口、意、行为、刹土恒时清净无染,具有如是五清净的智慧尊是普贤菩萨,愿我与他完全等同。
  上一个偈颂讲到,要将自己的所有善根回向,愿自己和普贤菩萨相同。在这个偈颂中,具体讲了愿获得与普贤菩萨等同的五种清净——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行清净和刹土清净。
  所谓身清净,即一个身体幻化出无量佛刹微尘数的身体,以这些身体供养承事诸佛、听闻修持妙法。
  所谓语清净,即自己的一个声音中流出如海法音,众生听到这些法音后,相应各自的根机意乐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所谓意清净,即心中一刹那现前十方三世一切佛刹以及诸佛,一刹那现前供养承事诸佛、闻思修行佛法、度化众生等如海菩萨行。
  所谓行清净,即以远离违品的方式行持清净的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一切行为不会给自他带来烦恼和痛苦,只会带来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所谓刹土清净,即令一切刹土具足极乐世界般的功德:器世界方面,大地以各种珍宝形成,国土中有各种宝树、水池,整个环境无比清净庄严;有情世界方面,无量佛菩萨宣说大乘佛法,甚至诸佛菩萨幻化的鸟儿也发出法音。
  如果想具足这五种清净,唯一的途径就是发起普贤大愿。《华严经》中说:“若能发起如是大愿,则当得见普贤菩萨。”因此,如果我们能发起普贤大愿,就能见到普贤菩萨,就能现前普贤菩萨的五种清净。
  为什么所有的众生都要向普贤菩萨学习呢?因为一般人无法发起像他那样的大愿,也无法以自力实现那样的大愿,所以众生应该向他学习。很多人学佛前不会发愿,学佛后都在按照《普贤行愿品》发愿,这一点非常好。虽然有些人对《普贤行愿品》的内容不太了解,但每天以清净心念诵,同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将来必定会实现普贤大愿。
  有些人很想变成清净的修行人,但自己的身、语、意、行为、处所往往是不清净的,由此产生了许多烦恼和恶业。这些人应该这样想:普贤菩萨是智慧尊者,我在方方面面都要与他相同,他的身、语、意、行为、刹土如何清净,我也要具足同等的清净。只要一心一意地发愿,到一定时候,自己就会和普贤菩萨一样。
  作为凡夫人,偶尔会生起一些善的分别念:我要变成一个好修行人,我的身口不能造恶业,我的心不能产生恶念。但是因为宿习现前、遇到不良对境或者没有正知正念,他们很快又会产生烦恼。在这个时候要像《入行论》所说那样,要立即认识并且拔除烦恼。如果长期这样努力,身口意就会越来越清净,最终就会像前辈大德那样认识心的本来面目,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己二、随文殊菩萨修学愿: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为了清净一切普贤行,也为了圆满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愿,令他们的事业究竟圆满,我发誓于未来一切劫无有疲倦地修学。
  在随学普贤文殊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违缘和障碍,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畏惧困难和痛苦,一定要坚持下去。《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中讲了文殊菩萨的十大愿,这十大愿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比如:如果有人辱骂我、毁谤我、杀害我,我都要令这些与自己有缘的众生发起菩提心。其他经典中记载,文殊菩萨发愿:“轮回不空,众生不空;众生不空,誓愿不空;誓愿不空,利众不空。”这和地藏菩萨的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非常类似。因此,只要能够利益众生,不管在轮回中住多长时间,我们都要像文殊菩萨一样不要有厌倦心。
  《思益梵天所问经》云:“譬如大海能悉受,一切众水无满时,此诸菩萨亦如是,常求法利无厌足。”就像大海能接受一切水而没有满的时候,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也是如此,对于寻求正法的利益、以佛法利益众生也始终无有满足。各位道友要将这个道理牢记于心。如果你没有发菩提心,只是表面上剃光头、披袈裟,那就另当别论了。(其实外道也有剃光头、披袈裟等行为。在有些城市里,一群群剃光头的小伙子在街上走,甚至有些美女也喜欢剃光头,但因为没有出离心,所以他们根本算不上受持别解脱戒者。)否则,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光是说要利益众生,而行为中不要说“未来际劫恒无倦”,才做了几年事情就不行了:“我已经累了”,“我已经厌倦了”。这是非常不应理的。现在很多人明知某些事情对众生有利,是诸佛菩萨所赞叹的无上行为,但就是不能长期坚持,这就是凡夫人的缺点。
  佛经中讲过一种“大欲菩萨”,这种菩萨为了利益一个众生也愿意在轮回中住无量劫。在座诸位想一想:自己发过大乘愿没有?如果发过这样的愿,过去的事就不谈了,未来你有何打算?现在我们天天念《普贤行愿品》,除了个别人以外,绝大多数人都会背诵了,我希望以后大家在念诵《普贤行愿品》时应该思维其内容,尤其念这个偈颂时要想到:文殊菩萨如何发愿,我也要如是发愿!文殊菩萨的发愿是什么?乃至有一个众生沉溺在轮回中,自己就愿意一直住在轮回中度化他,直到他成佛为止。文殊菩萨的发愿就是这么广大。作为文殊菩萨的随学者,我们以后在利他方面也要有自己的打算。如果我们真正发起了利他大愿,即使现在做不到大菩萨的行为,比如现在不能像月光国王那样用自己的身体作布施,至少也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在此过程中稍微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困难时,自己也不会轻易退缩。
  通过学习《普贤行愿品》,我希望很多人发起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大愿。发愿非常重要,在学佛的人当中,有些人很有智慧,但是没有发愿力,所以弘法利生并不成功;有些人智慧虽然不高,但因为发愿力广大,所以很多行为自然而然对众生有利益,并且自己的心不容易被污染,求解脱的心不容易退转,处处都能遇到善知识。
  丁十六、以总结诸愿而回向: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愿我修行无量善法,愿我获得无量功德,愿我安住于无量妙行中,愿我了达诸佛的一切神通[1]。
  按某些印度论师的观点,前面的偈颂依次宣说了菩萨十地的境界,这个偈颂宣说的是佛地的境界。大家知道,佛地的功德是无量的,不要说所有功德,即便如来肉髻或者一毛孔的功德,登地菩萨和阿罗汉都无法衡量。既然果地的功德无量,由果推因,如来在因地从发菩提心到十地末的修行也应该是无量的。现在有些人自认为修行无量:“我学佛四年了”,“我修行两年了”,“我念了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我磕了一万大头”,“我看了两本书”……但在智者看来,他们的修行是很有限的,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是无量的修行,以布施而言,菩萨光是布施头目脑髓的次数也是凡夫人无法想象的。
  学习这个偈颂后,我们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只有通过无量修行,才能获得无量功德,这样才能利益无量众生。
  在《华严经》中,有与此偈颂类似的教言,如云:“无量无数劫,积集智功德,无量劫海中,修习诸大愿,广修菩萨行,具足一切地,以诸方便力,广度一切众。”意思是,只有于无量劫中广修菩萨大愿和六度万行,才能圆满十地的一切功德(即成佛),这样才能度化一切众生。
  我们在发愿时应该这样想:愿我像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不动佛一样,通过无量修行获得身语意的无量功德,之后以无量功德利益无量众生。(修行人得到功德和世间人得到钱完全不同:修行人得到功德是有意义的,直接或者间接会对无量众生有利益;而世间人有了钱自己舍不得花,也不愿意给别人,死的时候钱全部沉在银行里。)
  在汉文《普贤行愿品》中,从这个偈颂往下先讲了如何回向,之后讲回向的功德;而在藏文译本中,此偈颂往下先讲回向的功德,之后讲如何回向。在《喇荣课诵集》中,《普贤行愿品》的汉文偈颂和藏文偈颂按照各自的顺序直接排在一起,懂藏文的人一看就知道,从这往下的很多偈颂根本对不上。如果只用藏文或者汉文念诵,当然都没有问题,但如果一边用藏文念一边看汉文意义,这些偈颂就对不上了。当然,不懂藏文的人问题也不大,念的时候观清净心就可以了。以后如果再印《喇荣课诵集》,最好按藏文偈颂的意义重新排列汉文偈颂。当然,这是为了方便念藏文《普贤行愿品》的人。如果用汉文念《普贤行愿品》,就按照汉文偈颂的顺序,不需要调整。
  丙二(如何回向)分六:一、入于菩萨之回向;二、入于诸佛之回向;三、往生净土之回向;四、现前大愿之回向;五、现前授记之回向;六、利益有情之回向。
  丁一、入于菩萨之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文殊师利菩萨是三世诸佛智慧的总集,他具有勇猛的大智慧[2],普贤菩萨的智慧和行为也是如此,我今天回向一切善根,愿跟随他们尽未来际恒常修学。
  前面的偈颂讲到了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为什么此处又讲到二大菩萨呢?因为前面是从发愿角度随学二大菩萨,即:文殊菩萨怎样发愿,普贤菩萨怎样发愿,我也如是发愿。而这里是从回向善根角度随学二大菩萨。具体来讲,《普贤行愿品》是一篇发愿文,按照它发愿可获得无量功德,所获的这些功德也需要回向,而凡夫人不知道如何回向,所以也要向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学习。因此,前后的偈颂表面上看起来一样,实际上是有差别的。
  文殊菩萨如何回向善根呢?他安住于三轮体空的境界,将善根无有执著地回向给一切众生。普贤菩萨跟文殊菩萨一样,一方面以智慧断除了三轮实执,一方面将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我们应该像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一样回向善根。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里面说,如果凡夫人不会以三轮体空作回向,可以念这个偈颂作为代替。
  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具有利益众生的大智慧,他们经常以各种形象度化众生。一说到这两位大菩萨,很多人往往认为文殊菩萨是拿着宝剑的,普贤菩萨是骑着大象的。其实也不一定。在这个世界上,在很多普通人或者善知识中都有他们的化身,甚至在旁生中也有他们的化身。
  唐代的杜顺和尚是华严宗初祖,他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传记中记载,杜顺和尚白天到山里种地,晚上在寺院诵《华严经》,这样十年如一日。有一个弟子追随他十多年,看到师父每天都是这种行为,觉得没有什么稀奇的,不如去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于是就向师父请假去朝拜五台山。杜顺和尚说:“不必去了,你在这里修学跟五台山没有区别。”但他不听劝告,非要去五台山不可。最后杜顺和尚说:“既然你实在要去,那顺便帮我捎两封信。”于是杜顺和尚写了两封信,一封给青娘子,一封给猪老母。
  这个弟子揣好信就启程了,一路上打听这两个人。他先找到了青娘子,原来这是一个妓女。这个弟子有点惊讶:怎么师父认识妓女啊?他把信交给青娘子,青娘子看了信,马上就死了。他觉得有点奇怪,将信捡起一看,信上说:“观音,我现在事情办完了,要走了,你也跟我走吧。”
  这个弟子没有醒悟过来,他按照地址又找到了猪老母,原来这是一头母猪。他把信放在猪老母前面,猪老母用鼻子拱开信看了看,当场也死掉了。他觉得很奇怪,捡起信一看,信中说:“普贤,我现在事情办完了,要走了,你也跟我走吧。”
  这个弟子还没有醒悟过来。最后他来到了五台山,在五台山遇到一位老人。老人问他:“你来五台山干什么?”他回答:“我来朝拜文殊菩萨。”老人说:“你师父就是文殊菩萨,你不拜师父,却千里迢迢来拜文殊,真是舍近求远!”说完就不见了。这个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师父就是文殊菩萨!于是他赶紧回去。可是当他回到寺院时,杜顺和尚已经圆寂了。
  另外,唐代的寒山拾得也是文殊普贤的应化。寒山隐居在台州唐兴县寒岩,所以人们称他为寒山子。寒山行为疯颠,平时身着破衣,头戴树皮帽,脚穿木鞋。当时国清寺有一个叫丰干的僧人,丰干有很多稀奇的行为,曾经骑着老虎进入寺院。有一次丰干外出时捡到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便将他带回国清寺出家。因为这个孩子是拾到的,所以取名为拾得。拾得后来成了国清寺的香灯师,他曾经食用佛前的供品,又呵斥憍陈如像是小根败种。僧众对拾得的行为很害怕,就不让他当香灯师了,让他到厨房里做粗活。后来拾得和寒山成了好朋友。拾得在厨房洗碗时,经常把剩饭留下来送给寒山。寒山和拾得都会作诗,他们的诗意境超绝,不是世间词章所能比拟的。
  一次台州太守患病,很多名医都束手无策。正好丰干到太守家,他治好了太守的病。太守非常感激,便和丰干聊了起来。太守问丰干,当世有没有圣者。丰干说,国清寺的寒山拾得就是文殊普贤。太守听后特别起信心,便来到国清寺顶礼二人。寒山拾得一边回避一边说:“饶舌弥陀汝不识[3],礼我何为?”第二天,太守又派人送去厚礼,寒山拾得见到使者来就骂“贼,贼”,说完就融入石头中了。后来丰干也不知所终。
  对于前辈大德的精彩传记,有些人完全能相信,而有些人可能想:这里面有没有神话的成分?有没有其他的密意?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诸佛菩萨的幻化是不可思议的,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寒山拾得的行为不一定值得随喜和羡慕,但在后人看来,他们度化众生的事业的确是无边的,仅仅从这一点,也可推知他们肯定是圣者的化现。其实不光古代,现在也有许多佛菩萨的化身。我去过汉地的四大名山,那里有很多化缘、看手相的人,也许这就是诸佛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
  言归正传,今后我们应该这样作回向:诸佛菩萨怎样回向善根,我也怎样回向善根,尤其是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怎样回向善根,我也怎样回向善根。
  以前法王去五台山前说,他准备和大众在五台山共修一百万遍《普贤行愿品》。后来法王在五台山住了一百天左右,法王每天传法前后僧众都共同念诵《普贤行愿品》,算起来应该念了一百万遍。以后道友们如果有机会去文殊菩萨或者普贤菩萨的道场,也要精进念诵《普贤行愿品》。
  丁二、入于诸佛之回向: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称叹的就是普贤菩萨的最胜诸大愿(概括而言就是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为了证得普贤菩萨的殊胜妙行,如今我将一切善根作回向。
  所谓普贤殊胜行,就是最初发无上菩提心,中间行持六度万行,最后证悟大菩提并度化众生,三世诸佛都是依靠普贤殊胜行而成道的。在随三世诸佛而回向时,我们可以笼统地想:三世诸佛如何回向善根,我也如是回向善根。也可以具体想:阿弥陀佛或者释迦牟尼佛怎样回向善根,我也如是回向善根,愿我能像阿弥陀佛或者释迦牟尼佛一样度化六道众生,让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并且享受圆满的法乐。
  “文殊师利勇猛智……为得普贤殊胜行”这两个偈颂特别重要,这两个偈颂被许多大德广泛引用。以后我们在作回向时,如果没时间念完整部《普贤行愿品》,可以念这两个偈颂作为代替。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1] 此处的神通实际上是佛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功德。
  [2] 文殊菩萨智慧的勇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抉择万法本性,二是以智慧的光明遣除众生的无明黑暗,这样以空性智慧饶益众生就是大悲心的体现。
  [3] 意思是丰干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