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大方广佛华严经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9-8 20:23
標題: 大方广佛华严经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现自在用,助佛扬化第十句:
  【念念中,以普贤菩萨建立一切众会道场海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这里面的意思很深,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去观察,要认真学习。普贤菩萨十愿,「请转法轮」,这是要具足真实智慧,要有广大的心量,念念利乐一切有情众生,才能够做得到,决定没有嫉妒障碍。遇到与本道场修学道风、学风相应的大德,无论是出家在家都应当启请。「请佛住世」,这一条很重要,自古以来,我们没有看到听一部经短时间就能开悟证果的,绝大多数的众生都要靠一门深入、长时间的薰修,才能真正得到法益。长时间的薰修,肯定就要请善知识常住这个世间。真正善知识一定是慈悲的,一定是没有分别执著的,就像诸佛菩萨一样,哪个地方有缘他就到哪里去。用什么来启请?决不是用物质形式上的供养,如果这个善知识贪图供养,那就错了。当然他的生活我们要细心照顾,这是表自己的一番敬意,但是这不是重要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如教修行。我们这个地方非常贫苦,没有福报,缺衣缺食,粗衣淡饭,但是这个地方的人认真修行,善知识怎么教他就怎么做,生活再艰苦,善知识也不会舍弃众生。如果这个地方物质生活再好,大家不能够依教奉行,阳奉阴违,做的是表面功夫,没有实质的修学,善知识不会留在这个地方;他留在这个地方贪图利养,他就不是真善知识。
  唯有请善知识常住在这个地区,大众才能真正得法益。这些话往年台中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他在台中住三十八年,弘法也三十八年。为什么他住在这个地区那么久?那个地区有不少的同修真正听话,依教奉行,所以三十八年当中我们估计,台中学佛同修念佛往生至少有三百人以上,接引这么多人往生,这个地方佛法真正的殊胜。我常讲法缘殊胜,法缘殊胜绝对不是说人多、财力雄厚,不是指这个,是指你这个道场真正成就的人有多少;我们修的是净土法门,念佛真正得往生的人有多少。「台中莲社」后来又加上「慈光图书馆」,跟随李老师学佛的人,这三十八年我概略估计至少有五十万人;五十万念佛的人,往生的只有三百多。你就晓得,李老师常讲的一万人当中只有几个人,一万人里面要有十个人,五十万里面那就有五百人。所以他常常讲一万人当中只有两三个,很有道理,他说的话不夸张,完全是事实真相。所以这个地方有真正善知识常住,是这个地区的大福报,请佛住世,真诚心依教奉行。同修们一定要记住,不是这个道场人多气旺,不是这个,是真正依教奉行。
  当年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建念佛堂,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百二十三个人,真正是同心同愿结界庐山,这个山居住的地方有一定的界限,不出这个界限。我们在史书里面读到他以虎溪为界,不越过这个界限,各个成就。於是中国的净宗从这个时候、从这个地方建立第一个念佛堂,祖师留下的规矩、留下的典型榜样,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真正要建立净宗道场,一定要向他学习,真正有修行人,人数不拘多少。《西方确指》里面所说的,觉明妙行菩萨真善知识,他这个道场只有十二个人,十二个人各个成就,这就叫功德圆满。
  现在时代不相同,生活方式跟过去不一样,真的产生一百八十度的变化。我们在这个时代想成就,确实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找一个清净道场修行难!可是古德常说「事在人为」,只要人有心,只要人有愿,不是做不到,还是能成就。真正有这个心愿的人,十二个人找不到,能够找到四、五个人也行,不在多。释迦牟尼佛当年创教在鹿野苑,他一个人是老师,五个学生,五比丘,六个人创教起家的。所以人数不拘多少,最重要的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佛门常说的四个人在一块共修就是一个僧团,四个人叫一众,这个众就是团体。这样的团体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必得是真修,真的放下身心世界,一心求愿净土,心心希求亲近弥陀如来,这种殊胜庄严的道场就成就了。生活再清苦、再不济,人人都能够一心向道。这样的人现在很难找。
  二十多年前,香港洗尘法师到台湾来看我,谈到佛法的衰微,出家人道心堕落,来给我谈如何挽救。我告诉他世尊祖师的这种方规,我们应当恢复,人数不在多,五比丘就够了,你去找,你找到四个人我参加。找不到!没有人肯放弃自私自利,洗尘法师也是个有心人。为什么发真正心的人少?说个实实在在的话,不通教理,对於经教上的修养不够,又没有深厚的善根。深厚善根他人老实,他能发真心,他知道世间苦;现在人不知道世间苦,对於世间留恋。善根深厚的人知道世间苦,出离的心真切,这个容易。实实在在找不到,一个人也要干。所以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念佛往生的人,他是一个人干的,找不到同参道友,一个人真正是看破放下。
  虽然不能够对整个佛法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是由五个人这么一个团体如教修行,影响到整个佛法,正法住世。这样一个僧团出现,那个功德不可思议,必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影响所及,能令这个地区做恶的众生,都能够减轻他的恶报、推迟他的恶报,有这么大的力量;个人修行,影响力就没有这么大。我们在这么多年当中,看到很多个人修行成就的,非常可惜这些个人、发愤成就的人,没有能够集合在一起,这个事情很遗憾。实在讲这是这个时代的众生福德因缘不足,他们这些真正用功、真正办道的人,没有机会聚在一起,个人搞个人的。由此可知,真修行人不是没有,真正善知识也不是没有。所以请法师讲经、请善知识在这个地方常住,这个功德很大很大,利益这一方。
  「常随佛学」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学佛跟谁学?佛是我们的本师,佛是我们最好的模范,所以本师一生的事迹、他的历史,我们不能不熟知。《大藏经》里面《释迦谱》、《释迦方志》要读,你要不读、不熟,你对於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迹一无所知,你修什么?一般经典里面虽然常讲八相成道,那是略说,说得太简略了。像这些典籍一般都在初入门的时候学习,可是现在我们初学初入佛门,把这些事情往往疏忽了,也没有真正的热心人去学习、去教导初学,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正是我们接触大众的原则。观机,细心观察众生根性,我们才有方法帮助大众。帮助大众里面最重要的,帮助他觉悟。佛法是觉悟之法,佛学是觉悟的学问,佛这个字就是觉。末后「回向」,要把自己所修所学所有一切的成绩,自己绝不享受,自己所成就的福慧,完全用来供养一切众生,回向众生,至於回向菩提、回向实际都在其中;真正能够落实到回向众生、布施供养一切众生,菩提跟实际就在里头。要如是建立『一切众会道场海法门』,这样去做。『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这是讲的影响力之大,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一段总结:
  【如是普遍一切法界,随众生心,悉令开悟。】
  『如是』是总结前面十句,前面十句境界深广无有边际。下面这一段「所化成益」十句学习完之后,清凉大师把这两段做一个总说,在《疏》里。我在这里所讲的,没有依他的注解,我讲的完全落实到我们现前的修学环境,我们应当怎样学习。「所化成益」有十句,我们在此地如何来学习。第一句:
  【念念中,一一国土,各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堕恶道者,永离其苦。】
  法身菩萨他们没有邪念,他们有正念,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念念」,那就是正念。『念念中,一一国土』,这一句是总贯下面十句,每一句上面都有「念念中,一一国土」,经文为了省略起见,这一句只贯在第一句上,要知道底下每一句都如是。「一一国土」就是一一诸佛刹土,尽虚空遍法界一个不漏。
  『各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真的,这不是假的,因为这个国土不是像我们现在这个国家地区,不是的,也不是这个地球,是一尊佛的教化区,至少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有些佛的教化区是两个大千世界,三个大千世界、五个大千世界、十个大千世界,很多。为什么诸佛如来教化区的范围有大小不同?都在因地上发的愿不一样。所以一切诸佛如来因地上发的愿,真的是以阿弥陀佛为第一。阿弥陀佛的教区有多大?跟诸位说,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赞扬,一切诸佛都把自己的学生送到阿弥陀佛那里去。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三经里面所说的,劝我们发菩提心求生极乐,释迦牟尼佛如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无不如是,所以诸佛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个意思我们体会到没有?说老实话没有体会到,为什么?如果你真正体会得,你的心理、你的思想、你的行为会改变,变成万缘放下,一心专念。你还会涉猎其他的经教,你没有体会到,这是真的。
  还有一等人真的体会到了,他与众生有缘,他发愿弘护正法,菩萨发心。他不著急立刻去往生,慈悲心重,他愿意住在这个世间,帮助这个世间的苦难众生,帮助诸佛如来教化众生。众生根性不一样,不能不多学一些经教,为什么?便於接引,这是菩萨发心,不同於大众。如果自己觉得没有智慧、没有福德,也没有法缘,应当专求净土,乘愿再来,这就对了。专修净土得念佛三昧,智慧开了,福报智慧现前,这个时候你接引教化众生,众生欢喜听闻,众生能够依教奉行,你就不应当急著去往生,你应当多住世几年,帮助你这些有缘的同学们,这也叫乘愿再来。为什么?你可以往生净土,你不著急,不往生,再多住几年,你是真正有这个能力。这个时候住世,助佛弘扬教化,这是佛弟子应尽的义务,应该做的事,这个时候住世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众生肯学就得认真教导,众生不好好的学,那就是缘尽,这个时候自己可以走了。缘现前就住世,缘尽就应当走。
  这一句里面最重要的,无数众生『堕恶道』,我们要反省反省,我自己可不可能堕恶道?确实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做恶的众生堕恶道。前两天你们看到,达尔文来了两位同修,悟行师常常在那边讲经说法,达尔文成立了一个净宗学会,他们都是净宗学会的成员。这一个居士是菲律宾人,不懂华语,他每天晚上打坐,定中看到这个世间有灾难。那一天他告诉我,台湾学佛的人,他举了一个比喻,好像煮一锅饭,上面是熟的下面是生的。这个话的意思是台湾学佛的人心不纯,表面上很热闹,里面是生的。他也讲到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在家居士真修,出家人真修的少,在家人真修的很多。全世界都有灾难,他所观察到的,真的跟李老师往生前所讲的一样。李老师往生前一天下午,告诉身边的学生:「世间乱了,诸佛菩萨、神仙下凡都救不了,唯一一条生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老人最后的遗教。这个乱象现在在我们面前,每一个人都看到了,想到老师的遗言,如果我们不能够专精净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取得净土的条件,全在老实,世出世间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再牵挂,彻底放下了。专念阿弥陀佛,专求极乐世界,给诸位说,这个心就是大菩提心,古人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我们在这个世间学东西学得好辛苦、学得好艰难,我讲经的时候也常讲,我们发心「法门无量誓愿学」,到哪里学?到极乐世界去学。在此地不学了,时间来不及,我们的精力也不许可,烦恼习气太重。我们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要以真的为主。这个经教喜欢听,听听就算了,不把它当作一回事情,不把它放在心上,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把《无量寿经》放在心上,或者是把《阿弥陀经》放在心上,决定正确。要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念念断恶修善,我们才能够永离恶道。三恶道的业因是什么?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瞋痴慢,这是三恶道。我们心心向佛,与恶道的因与果都相背。如果念念当中还掺杂著自私自利,还掺杂著贪瞋痴慢,我们念佛都不能往生,你发的菩提心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什么是智慧?深信因果是智慧,深信佛在经教里面的教诲是智慧,不再沾染世间的恶习气,我们才能够永离三途六道之苦。
  前面十条讲助佛弘化,每一条里面都得这一段里的十种利益。第一种是离恶道苦,所以首先我们自己要反省,如果我们还造恶道的业,怎么能离恶道苦?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把这个列在第一条,教化的目的在离苦得乐。佛菩萨帮助我们,帮助我们是指导我们、教导我们,我们自己必须断恶道的因,才能不受三途六道的果报。最后归结到带业往生,才能得到圆满的效果。
  第二句:
  【念念中,一一国土,各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住邪定者,入正定聚。】
  向下十句实在就是说明,为什么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其目的何在?这十句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换句话说,我们接受佛陀的教诲,目的在哪里?也在这十句。第一句是教我们要了生死出三界,至少不能够堕恶道,三恶道实在是太恐怖,非常可惜现代很少人知道。纵然有人说也很少人能听得进去、能够接受,真正是胆大妄为,敢造恶业,果报现前后悔莫及。什么原因造成的?从小家里的老人没有好好的教导他。中国文字里面,「父」是什么意思?规矩。这个字的意思:你作父亲,你要教你的儿子懂规矩,这个字显示的是家庭教育。现在很少人懂得父这个字的意义,做父亲的人都不懂了,当然对子女的教育就谈不上。古人讲「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怎么得了?成年之后习气养成,再教难,太难太难了。所以现在有许许多多做父母的,常常遇到我在我面前诉苦,儿女不听话,儿女悖逆,提到儿女都非常伤心。这是什么?你看到果报了。你晓得这个果报怎么形成的?他在两三岁、三四岁的时候,你没有注意教他,现在养成这个习气,不好改了。
  『众生住邪定者』,说老实话,现在众生住邪定的是说什么人?说修行人,真修他不是假修,住邪定。一般不是修行人,他的心不是邪定,是邪思,他哪有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所思所想违背常理、违背性德,违背圣贤人的教诲;说得明显一点,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与十恶业完全相应。他的思想、他的言行造作与五逆十恶相应,这还得了吗?必堕恶道!这一句是对修行人讲的,他走错路,他入邪定聚。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教你『入正定聚』。什么是「正定」?把你的心安住在大乘佛法里面,这是正定,安住在《无量寿经》、六字洪名里面,给诸位说,这是正定里面的正定。不要夹杂不善,不要夹杂不净,稍有夹杂就把你的正定聚破坏了;在念佛人来讲,正定聚就是念佛三昧,稍稍夹杂不善不净,念佛三昧就失掉,失掉是功夫不得力了。在世间法里头,就中国人而言,你的心安住在孔孟教导之中,那也是正定聚,你是世间正人君子,你不会堕落三途。
  在古时候怎样教学?教因果。从小就要常常跟他讲因果报应的这些故事,让他有深刻的印象,给他讲伦理道德。尤其是做父母的人,在儿女面前要做出榜样给他看。祭祀祖先那样的认真、那样的诚恳,要知道那不是迷信,那是教育,你的儿女看到,对祖先都这样的诚敬,对父母那就不必说了,诚敬之心油然而生。我们自己对於祭祀祖先,不认真、不诚敬、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你的儿女看到了,对父母、对祖先这样就可以了。所以家庭里头父母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是教育。今天儿女不听话、儿女悖逆,你怪谁?怪自己疏忽童年的教育。还有一些,那真的是怪自己不懂得如何教育儿女,你生下儿女你不懂得教他,你自己也不肯学习,这就没法子了。所以教育的根是在家庭,现在这个根有了问题,於是连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全都成了问题,世界焉能不乱?世界怎能没有灾难?第三句:
  【各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随其所乐,生於天上。】
  前面三句都是人天佛法,众生有许许多多羡慕天人,佛菩萨帮助他生天。佛菩萨帮助众生,确确实实随顺众生的爱好,一丝毫都不勉强,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学习,只要是把境界向上提升,都是好的,都没有错误。他的欲望想生天,你要帮助他生天,要把天上的状况讲给他听,许许多多宗教典籍里面都讲到,佛经里面讲的尤其多。早年我住在韩馆长家里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图书馆、没有道场,她的家住在景美,邻居是一个天主教堂。这个教堂里面主持人是方豪神父,这在台湾也是有名的一位史学家,难得。他初中毕业,一生专攻宋史,变成宋史的权威,在许多大学里面开课。以后他好像是中央研究院院士、政大文学院的院长。我们是邻居所以很熟,他对佛教很尊敬,到我的住所来看看,看到我们住所里头有《大藏经》,他非常惊讶,他借去看,我也介绍他看一些东西。看了之后,《大藏经》送回来的时候给我说:「佛经里面讲的天道比圣经讲得详细,好像真的去过的样子。」这是方神父说的。
  从他这些话里面我们就晓得,佛经里面对於天道讲得真的是透彻,二十八层天,每一层天里面生活状况都说得很清楚。所以想生天的人可以跟他谈谈:你想生哪一层天?那一层天里面的生活状况,往生到那个天道里头要具备些什么条件?帮助他、成就他。为什么不劝他学佛?没有必要,让他欢欢喜喜生天,诸佛菩萨也在天宫里讲经说法。所以他生天之后他会遇到,他跟我们接触、看到我们这个形象,阿赖耶识里头佛的种子已经种下去,说不定他将来在天道成熟,好事情!我们要懂得随著众生的好乐,「乐」念去声,就是他的爱好,帮助他、成全他。从这个地方诸位就看到,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绝不拉信徒,绝对不是说你生天不好,生天不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说这个。这是教育,一定要懂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没有丝毫勉强。在这个地方启发他的善根,帮助他善根增长。第四句:
  【各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安住声闻辟支佛地。】
  这也是众生喜欢的、好乐的,『声闻、辟支佛』是小乘,小乘根性的人,也不容易,也很难得,我们要全心全力照顾他、成就他,决定不能轻视他、慢待他,那就错了。小乘,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绝对没有定性小乘,一定有回小向大,这是一个过渡的时期,要好好的帮助他。我们帮助他,就是把大乘的种子给他种下,照顾他,用小乘的经教教导他,是好事情。小乘比大乘重视根本戒,这是讲我们现代这个时代。古时候大乘都是从小乘过来的,真的是戒经里面所讲:「不先修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你躐等,你的修学不能成就。所以我为什么强调因果、强调《沙弥律仪》,如果我们今天不相信因果报应,不从儒家《弟子规》认真学起,不学习《沙弥律仪》,那就像古人所讲的一样,无有是处!无论你学哪个法门,你都不会成就。
  我早年亲近章嘉大师,没有出家,章嘉大师常常说:「戒律重要」,因为我初学佛的时候羡慕经典里面的道理,对修行的方法我不重视。那个时候有错误的观念,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古代的,是三千年前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不必知道、不必学习,我们是现代人,这是一个错误观念。章嘉大师知道我这一个成见很深,要是跟我讲解,在那个时候我会辩论,所以每一次见面离开的时候轻描淡写说这么一句,加深我的印象。三年之后他老人家圆寂,我在他的火化场搭了一个帐篷住三天三夜,在那里思惟:我跟大师三年,他教我些什么,我学到些什么?这一反省,这句话的印象最深刻,「戒律重要」,说那么多遍,我想应该是有道理。现在大师不在了,我就到寺庙里头找一点关於戒律的这些书来看。「戒是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沙弥律仪》是基本做人的道理、修行的基础,基础都没有,你还修什么?你还学什么?全是假的!
  世尊示现灭度之前,弟子们向他老人家请教,「世尊在世,我们以你为老师,你不在世了,我们以谁作老师?」大家都是同学,所以佛就说了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释迦牟尼佛自己本身做到了,他一生持戒,一生苦行,他是做到说到。我们就晓得如果我们学戒,持戒依教奉行,佛说他老人家虽不在世,跟他在世没有两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不持戒的。早年章嘉大师跟我讲,他用个比喻告诉我,在那个时代我们住在台北,到南部都是坐火车,他说戒律就像那一张火车票一样,你必须拿到这张车票你才能上车,上车之后这一张票要常常保持著,一直到下车这一张票交回。他说的这个比喻我懂,你有戒律你才能入佛门,到成佛这个戒律都不能够舍,成佛小小戒、小小威仪都不犯。那是做什么?做给新学菩萨看的,做给初学佛人看的,教他们就跟父母教儿女一样,身教!言教,你儿女长大,稍稍懂事,他会跟你辩论,「你教我,你自己都做不到,你为什么教我?」自己先做到,他就没有话说了。无论是世出世间,真正的圣贤一定是先行其言,他要说话一定是先做到,然后再说;他没有做到的,他不说。所以他说出来的,我们后学人听了,心服口服,他真做到了。小乘人智慧不如大乘,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里面,他的行持确实会赢得社会大众的尊敬。第五句:
  【各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事善知识,具众福行。】
  这往后是得大乘利益,大乘法里面第一桩大事情是亲近善知识,这在沙弥戒里头都讲得很清楚。老师有德行、有修持、有果证,一生都不能离开,那是真善知识。佛在经上讲得很好,这一位老师,他缺少福报,物质生活非常艰苦,但是有德有学、有修有证,无论怎样的辛苦我也不离开他。如果这个善知识福报很大,物质的供养非常丰足,但是他没有德没有学,他也没有修证,我们不能够贪恋富裕的生活,一定要离开,寻求真善知识,这是讲参学。决定不能够贪图名闻利养的享受,一贪图这个,就入了魔道。今天佛门里面魔很多,前天达尔文这位菲律宾籍的同修,他跟我讲,现在这个世间百分八十五都是魔。我听了点点头:「你说得不错!」什么是魔?贪瞋痴慢是魔,好胜竞争是魔,违背圣教是魔,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社会上是不是像他讲的真的占百分之八十五?大家仔细观察,你自己就晓得。
  『事善知识』,不容易!奉事善知识,就是净业三福里面奉事师长。怎样奉事?没有学过。世出世法你都没有学过,所以今天讲孝养父母不会,不知道怎么孝养,奉事师长也不会,没有人教。喜欢听经,我知道你真的是喜欢,不是假的,不喜欢学习;换句话说,我喜欢听,我不喜欢去做。为什么?如果去做,跟自己的烦恼习气相违背了,愿意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随顺烦恼习气,欢喜听经,这是学的什么佛?全是阿赖耶识里头种善根,这一生当中不得佛法利益,我们要知道。来生,问题就是你能不能再得人身?六道里头得人身大非易事,佛在经论里头讲得很多很多。为什么?得人身的条件要具足五戒十善,这是学佛的人;不是学佛的人,中国古人所讲的,你要具足伦常道德,一生的心行不离伦常道德,来生得人身,来生肯定比这一生的智慧、福德还要殊胜。
  所以我们细心观察,不要看别人,看自己,认真反省,伦常道德我有没有做到?说老实话,现在讲伦常道德这四个字,什么意思都不懂。大家学佛了,五戒十善你有没有?五戒十善总共十五条,每一条的意思你清不清楚?名字你说得出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意思能说得出来的人不多。说都说不清楚,他又怎么能做到?要是做不到,这个人身失掉了,再得人身不容易,太难太难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桩事情?若是得人身也未必能接著修学,如果你这一生修了一些福报,得人身之后享福去了,福报一享人就糊涂了,不想再修行了,修行很辛苦。要真正修行、真正学佛,头一桩事情,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就受不了,这个太苦了,这个我做不到。
  佛门里面修行,无论在家出家,要过最低的物质生活。为什么?断贪心,也就是真正在断贪瞋痴上下功夫。断贪瞋痴从饮食下手,一切众生哪一个不贪吃?所以佛「不非时食」,不非时食就是日中,日中一食。有人说这营养不够,对!世间一般人营养是肯定不够,什么原因?消耗量大。出家修道的人他的营养量够了,为什么?他能量消耗的量少。一般人能量消耗,消耗到哪里去?知道的人不多,消耗在妄念。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百分之九十五的能量消耗是提供这些妄想杂念;真正能量的消耗,你劳心也好、劳力也好,都不多,这是我亲眼看见的。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他老人家日中一食,他的工作量至少是我们一般五个人的工作量,劳心劳力,他一天吃一餐,一餐吃得很少。
  所以学佛的人、修行人,到底修什么?修清净心。佛法三个门,到最后就三个门,三皈依。佛是觉门,法是正门,僧是净门,觉、正、净三个门。我们今天选择的是净门,净门就是修清净心。虽然说三个门,这是一而三,三而一,一个门得到,三个门统统都得到了。所以叫你一门深入,你得到的是圆满的,决定没有偏邪。我们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保持自己心地清净不染,於世出世间法都不染著,你的消耗量就少,一天一餐足够了,多省事!李老师告诉我,他三十多岁就日中一食,到九十多岁差不多一个甲子六十年,日中一食。我看到他老人家的行持我跟他学,我也学日中一食,我到第八个月才告诉他:「老师,我现在也日中一食。」他就问我精神体力状况怎么样?我说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远这样下去!」一生不求人,我们生活简单,人到无求品自高。
  我这种生活过了五年,到台北去讲经弘法,遇到韩馆长。那时候没有地方住,住在她家里,她跟她的先生一定要求我要吃三餐,她说否则的话将来你身体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会怪罪於她。好了,我就答应她。虽然吃三餐,一餐的量。那个时候我年轻,一餐吃三碗饭,碗没有现在这么大,普通的小碗,我一餐吃三碗饭;於是把这三碗饭分作三次,一餐吃一碗,所以还是一样的分量。这是不得已开缘开了,现在我还是想恢复,为什么?一餐真的省事,心是定的,对自己大有利益。佛所说的哪里会有错?我们能做到,不是做不到。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