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土社区]佛成道后说的经典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8-14 11:30
標題:
[净土社区]佛成道后说的经典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1496.html
佛成道后说的经典
作者:宣化师父
前言:
下面文章是宣化上人住世时,非常重要的开示。宣化上人除了再三告诫末法佛弟子,应以“楞严经”来增长及守护我们的慧命之外,更以“华严经”之教义来为众生开佛知见,所以上人曾说:“有华严经之处,即有如来。”且上人在许多讲经弘法中,亦多次引用华严经中之经文。a.为什么佛成道后初转法轮,要宣说华严经呢?b.为什么劣慧小机(小乘)之人听不懂大乘经典,因而“有眼不见卢舍佛,有耳不闻圆顿教”呢?c.您想知道佛为二乘(声闻、缘觉)佛弟子所开示的四圣谛之精要吗?
请您以恭敬与感恩的心,来拜读这篇宣化上人对大小乘佛子最重要的开示。
--------------------------------------------------------------------------------
佛成道后说的经典
佛最初成道先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虽然说是大,可是仅仅就说了七日。最初成佛,佛用佛眼来观察过去诸佛、现在诸佛和未来的诸佛最初成正觉的时候,都要说《华严经》,以为说法的一个开始。
为什么要先说《华严经》?《华严经》是教化诸大菩萨、法身大士,好像太阳开始升空的时候,出来的时候,先照高山,高山就是这些个大菩萨,先得到这种圆顿的法门。所以释迦牟尼佛,顺著这种说法的次序,也就先说《华严经》。
可是说《华严经》的时候,二乘人听不见。因为二乘人的心量小,境界小,只知道近,而不知道远;只知道浅,而不明白深。所以“有眼不见卢舍佛,有耳不闻圆顿教。”
说到这会儿,有人说:“这个我不相信,为什么佛说《华严经》,二乘人有眼不见、有耳不闻呢?那么,他们眼睛是看什么的呢?耳朵是听什么的呢?为什么佛说法他们都不知道?”
你不要问我这个,我现在问问你,这有两个小孩子,我们这儿说法,他们听得见吗?他看得见吗?他懂不懂呢?这两个小孩子,也和你们大家坐在这一个讲堂里边,他们就不懂,这是干什么呢?每天晚间都来,每天晚间他们也都不懂。就在这个地方,愿意哭还是一样哭,愿意笑还是一样笑,愿意调皮就调皮。
那么,二乘人就和这小孩子是一样的。在佛教里头,大菩萨就比方大人;二乘人就好像小孩子,所以他不懂。这是很浅近的一个比喻,大约你们大家就明白这“有眼不见、有耳不闻”的道理了;不然,他怎么也有眼睛,也有耳朵,怎么就看不见、听不见呢?你看小孩子,他都有眼睛、有耳朵,可是,就不懂,不知道什么叫佛法。
安安虽然说会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又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意思?不知道!等长大了才懂。“哦!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又名无量寿,就是无量光佛,又名无量寿佛。他因为在过去生中发愿,发了四十八愿,说有一切众生称我名号,若不成佛的话,他也不成佛。所以我们现在大家念阿弥陀佛,就是帮助阿弥陀佛发这个愿,帮助阿弥陀佛成就这个愿。啊!这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她明白了。
所以,二乘人“有眼不见、有耳不闻”,就是这个道理。又者,二乘人就好像平地似的,那个平地上因为有高山挡住了,太阳就照不到。日出来先照高山,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华严经》的时候,二乘的人如聋若哑,就好像聋子似的,又像哑巴似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所以这个大法就照不到二乘人。
佛一看,只有大菩萨才能得到这种的利益,二乘人得不到这种的利益,于是乎又隐大示小,才说《阿含经》。阿含是三藏教,就度小乘人,里边就讲四谛法,四谛法就是苦、集、灭、道。本来是苦、集、道、灭。因为那么念不顺囗,所以是苦、集、灭、道。释迦牟尼佛就对二乘人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道,汝应修;此是灭,汝应证。”二乘人一听:“咦!怎么这个苦我应该知道!什么叫苦啊?”一找这个苦:“哦!有三苦--苦苦、坏苦,又有行苦,又有八苦,又有无量诸苦。”啊!这知道啦!
“集”,什么叫集呢?集就是集聚为义,集聚什么呢?集聚烦恼。烦恼是什么呢?就是垃圾,就是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哦!这不干净的东西,应该把它清理好了,应该把它断了,不要叫它再有这些个不干净的无明烦恼,所以断了。烦恼若断,要做什么呢?要修道!修什么道呢?修佛道!我要修道,修道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要修道呢?修道要希望这个“灭”,灭,就得到涅槃,得到涅槃的四德--常、乐、我、净。这叫“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二乘人在佛没有说四圣谛法之前,他不知道什么叫苦。佛给他指出来了,他才知道苦了。知道苦,怎么样了苦呢?就要断集,这苦就是从烦恼那儿来的,你若没有烦恼了,就没有苦了,所以叫断集。慕灭,就希望得到涅槃,慕,羡慕、仰慕,所以要修道了。四圣谛,你往这边一走就是苦,往那边一走就是灭了。灭什么呢?灭苦了,苦就了了。
所以,苦、集、道、灭──就这道路。道路,你往集这边一走就是苦,你往灭那边一走,就是乐,苦乐就在你自己。所以佛这么样一说,二乘人说:“哦!是有点意思!试试看!”就生出一种这想要去干去了。佛这第一转法轮。
第二转法轮,佛说;“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道,我已修;此是灭,我已证。”说这个苦我已经知道啦!不复更知,我不必再知道多了,我完全知道了,知道完全了,所以不需要更知了,再没有这么多了,就是这么多的苦。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这个集啊!烦恼我也断啰!我不需要再断烦恼了。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我不需要再修,我已经修完了。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不需要再证了。现在就等著你证了,等著你修了,等著你断了,等著你知道了。
佛又说;“此是苦,逼迫性。”这苦太厉害了,压得你都喘不出气来。“此是集,招感性。”为什么有这个烦恼来呢?因为你里边有无明嘛!无明招来的,招感性。“此是道,可修性。”这个道,是可以修行的。“此是灭,可证性。”这个灭是可以证得的。那么,你明白这个道理了,就要修四圣谛法。二乘人一听,说:“好!我们照著你所说的来试一试!”有的一试,即刻证果了,就得到这个灭的好处了,得到灭的快乐。所以,以后就很多人修四圣谛法了。
在释迦牟尼佛讲四谛法之后,很多人依照这四谛法来修行,都证得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那么,我们现在也是讲苦、集、道、灭这四谛法,为什么就没有人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因为我们现在这个人都不知道这苦是苦,以苦为乐,以这个苦做为自己的乐,背觉合尘,不生觉悟心。所以,这个尘土一天比一天厚,智慧一天比一天薄了,没能真知道苦,所以就不想离开这个苦。没能知道涅槃的这种的快乐,所以也不想得这种的乐。因为这个,所以就停留在凡夫的地位上,而不能证果。
出处:智慧之源 《宣化上人开示》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