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洪启嵩居士]菩萨商主与卓越企业家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7-7 23:06
標題: [洪启嵩居士]菩萨商主与卓越企业家

菩萨商主与卓越企业家
摘自:美佛慧讯 第一二五期     
作者:洪启嵩
菩萨为商主,普见诸群生,在生死旷野,烦恼险恶处,
魔贼之所摄,痴盲失正道,示其正直路,令入无畏城。
                       ——《大方广佛华严经》
    一、佛教的经济思想
    佛教的经济思想,其所表现的惜福自制、慈和均衡的精神,对现代经济思想,将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与帮助。甚至,这样的经济思惟,可以做为人类未来理想发展的重要基石。
    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所关注的主题,是以向内升华为主,一切的力量完全落实于追求自我的自在解脱,因此外在的一切物质世界,并非关怀的主题。基本上认为这些外在条件,只是为了要追寻与维持慧命所需的手段而已。尤其此时一切佛法的核心都在教团,教团中的出家人专精修持,都以解脱为重心,所了悟的就是四圣谛,对于经济生活常不予理会,最多把经济生活寄托在大众的供养及布施上。
    出家人着重于智慧、解脱,是一种心灵上的事业;而给予在家众教育及说法,可以说是思想上的饮食,而在家众则供养出家人资养色身的饮食,彼此互利共生。所以我们称比丘为“乞士”,而其组合即为僧团;僧伽乃是和合的僧团,指的是一群共同修行以求解脱的僧众。因此,讲求生活享受或建立营利事业,也就不适合于出家人了。

    佛教教团依存于外在社会所提供的生活条件而存续,在教团内部更将这些生活资粮予以彻底的平等分配,使每一个比丘都能得到均衡的利养,这就是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这种精神是建立在彻底的惜福自制、慈和平等的思想中,任何人可在极为如法的基础条件下,自由的参与退出,实在是高贵、平等、自由而和平的共济思想。
    在佛教教团内部彻底实施的利和同均经济思想,同样落实在生活的每一部分;在真正平等的思惟当中,教团中的每一份子,只有合乎教团存在的基本原则,都有同样的权利;透过僧团会议(羯磨),每一个人都是平等而自由的生活。甚至佛陀,虽然是大家修行的导师,但在生活上依旧是僧团中的一分子。
    相对于僧团,佛陀对于在家信众赋予创造清净的财富来圆满生活的方法—“正命”。“正命”是八正道之一,是教导我们应当以正确的方法,使我们的生命合理存续;也就是应该抉择对众生与自己有利的职业,这种职业当然能创造清净的财富。在根本佛教的教法当中,在家众重“福”—以清净的财富来供养出家人(福田);出家众重“慧”,努力修持并说法,而接受在家众生活的供养,成为推动佛法稳定的双轴。
    在根本佛教当中,对于财富的看法,是比较消极的,只着重在维续生命的合理存在。对于出家众则禁绝从事任何营生的工作,只接受供养,而且以利和同均的平等分配方式来处理这些生活资粮。对于在家众没有禁绝亦没鼓励任何独特的经济行为,依旧化入原有的经济体系当中,但要求任何维生的财富,必须来自清净的“正命”。
    这种经济思想,其实是十分符合永续发展的;当我们面对现代的过度消费,而我们所有的生命也已被消费怪兽所缠缚而不得自由时,应当更能体会原始的佛教经济学当中,人性、自由、寂静的喜悦。这种经济思想,才称之为清净、惜福的经济思想,能带给生命无限的向上发展,让生命从轮回到达解脱。
    这样的经济思惟虽然极为美善,但是如何积极帮助世间,使之成为光明圆满而富乐的佛土世界,恐怕力有未逮。因此,菩萨的经济思想,或许更能成为佛教经济思想的主体。
    菩萨的经济思想,同样以清净、惜福的经济思想为基石。根本佛教的经济思想,是建基于个人的慧命解脱,因此,对于能够障碍解脱的任何因缘,皆是竭力排除的。所以,对于出家人,不准他们从事营生的事业;对于在家众,则让他们在正命的原则下,随顺于原有的社会经济体系。
    在此原则下,并不能完全混融真谛的解脱实相世界与俗谛的一般世间,对于广度一切众生成佛,与让一切世间清净圆满的菩萨道,也感觉不能完全成就;所以,必须在清净、惜福的经济思想之上,积极建立能融摄真俗二谛与创造众生幸福的菩萨经济思想。
    在根本佛教中,对财富采取了消极的态度,但在大乘菩萨道中的经济思想,则对财富积极观察,发觉一切财富,就根本而言是不生不灭,是性空的,是中性而远离善恶的。一切财富的善恶端视使用者的动机与手段;因此,只要使用清净的财富,就可以成为度众的方便;如果硬要排斥财富,还是落于真谛与俗谛的对待与偏执,是不究竟的。因此超越了仅止于防蔽的心态,用更广大的愿力,以财富来创造人间善的循环,乃至趣向建造圆满的净土,就成为菩萨的伟大愿行。
    我们积极的以布施来自利利他,成就光明的人间乐土,这种以智慧慈悲为基础的菩萨经济学,其实是人类经济思想中的一大宝藏,也应是人类未来的主流经济思想。
   二、商主与佛教的密切关系
    在菩萨的经济思想中,“商主”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佛教中,“商主”有着极为正面的意象,甚至佛教的起源,也和商主有直接关系。
    相传在佛陀最初成道时,有缅甸商人兄弟得遇佛陀,并蒙佛教化,后佛陀赠予他们八根头发。回国后,商人兄弟依据天神指示,建佛塔将佛发供养其中。这座塔传说中即著名缅甸大金塔的起源。
    在《方广大庄严经》卷10,记载着这两位元商主供养如来,蒙佛授记的过程。
    佛陀享用了商主兄弟供养的食物后,即为其说了一首吉祥祝福的偈颂:
    汝等所向皆吉祥,一切财宝悉充满,吉祥遍汝左右手,总汝身形是吉祥。所求财宝自然至,以吉祥鬘为首饰,日月星宿诸天等,帝释四王皆拥护。所去之处既吉祥,回还亦复获安乐,以此施食之功德,当来得成无上道,名为末度三膰佛。
    商主兄弟受到佛陀世间的祝福,又蒙佛授记之后,非常欢喜,至心皈依如来,成了企业家皈依佛法的先驱。
    在经典中“商主”的意象,经常是集慈悲、智慧与勇气于一身的代表性人物,他带领着商人团队,历经遥远艰险的旅程,一路守护大众,最后满载财宝,安全归来。
    例如,在《十住经》卷1中说:“诸佛子!如大商主,多将贾人,欲至大城,应先问道路,退还过咎,在道利害,未发初处,知道宿时,乃至善知到彼城事。能以智慧,思惟筹量,具诸资用,令无所乏。正导人众,得至大城,于险道中,免诸患难,身及诸人,皆无忧恼。”
    其中描写一个带商团的大商主,准备要到大城市贸易时,会事先收集齐全的资讯,先了解沿途情况,城里的风俗等。在出发前,就要预估安排夜晚住宿的问题,包括何时抵达,住在那里等。大商主能以智慧善巧安排,让大众旅途中的生活所需都无所乏少,领导大众安全抵达目的地,在路途中即使遇到意外,也能安然脱险,让所有的成员身心安稳,不必担忧烦恼。
    而这些商主,有时为了保护商人成员安全,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大悲经》卷4中,就记载着佛陀本生为“大士商主”,舍己救人的故事。当时他带领商人出海寻宝,途中遭遇海难,漂流海上,众人恐怖哀号,求救于大商主。商主为拯救众人,于是让大家抓着他,他以利刃自尽,利用尸体作为浮囊,让其他商人安全漂到岸边。
    在佛陀的本生故事中,做为商主与国王的比例极高。例如,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15佛陀本生的偈颂中,就记载佛陀过去生曾有多达19世的本生作为商主,供养如来、发心修行的事迹:
    “亦曾作商主,有佛名善生,坐于菩提树,以饼先供养。”
    “于千商人中,曾作千商主,见佛坐菩提,号名善意佛。
    “复以扇招凉,香泥涂佛上,佛边坐听法,闻法心开悟。”
    “昔作商人主,有佛名释迦,我以众宝花,以花散佛上。”
    “昔作商人主,有佛名高登,以幡花音乐,供养如是佛。”
    “昔为商主入大海,持戒专求趣彼岸,能害自身令众乐,皆令得度于苦海。”
    从这些经文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见佛陀本生中,经常做为大商主,也得遇诸佛而发菩提心,或以食物供佛,或以香泥、宝花、音乐等种种供养,闻佛说法,心即开悟。其中也提及他曾为了保护众人安全,牺牲自己生命,实践菩萨行。
    在《大宝积经》卷八十中,也记载佛陀曾多世为商主:
    “又作商主名师子,有罗刹女欲害人,能以方便驱遣彼,安置商人于洲渚。”
    “又作商主名善眼,将众五百采七宝,有诸罗刹像美女,亦令商人脱彼难”
    从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主不仅要照顾商队的生活所需,带领大家取得财宝,当大家遇到美丽的罗刹女等外境诱惑时,还要保护他们不至陷入险境。
    由于商主这种慈悲、智慧兼具的形象,因此,经典中也常以商主来比喻菩萨。
    在《方广大庄严经》卷1中说:“如大商主乘大法船游生死海,得三十七菩提之分无量珍宝,而于佛法得陀罗尼,忆念修行终不错谬。”
    经中将菩萨的修行,比喻如同大商主乘大船到海中寻宝的过程,菩萨乘着大法船,游于生死大海,以三十七菩提分等无量法宝,能总持无量佛法,忆念修行无有错谬。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8中,说:“以大慈心救护众生,起大精进波罗蜜行,作大商主护诸众生,为大法船度诸有海。”
    除此,有的甚至以“商主”作为名号,如《大宝积经》卷54中,就记载有佛,号“商主如来”,在《大悲经》卷2中,佛陀去世后,罗睺罗曾去诣见他方世界的“商主佛”。而经典中有时也以“大商主”来代表对如来的尊称。如:《大方等大集经》卷22中,说:“佛是清净大法王,为诸众生说甘露,于诸众生心如地,大宝商主湣一切。”在《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3中,大树紧那罗王菩萨也以“大商主”来尊称佛陀:“智慧调御最无上,我稽首礼大商主。”
    由于这种种因缘,“菩萨商主”在大乘佛教中也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概念。
    例如,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中说:“尔时菩萨集大福德智慧资粮,为众生商主,随宜教化,令出生死险难恶处,示安隐道,乃至令住萨婆若智慧大城,无诸衰恼。”
    菩萨被喻为带领众生的大商主,他们要具足广大福德、智慧资粮,能带领众生脱离生死险难等恶处,指示安全的道路,最后抵达安住佛智的大城,远离一切苦厄烦恼。
    从以上观察我们可以了解,佛教对商主概念有着十分正面的意涵,乃至升华为“菩萨商主”的概念。但是佛教对商主的期许,与许多现代企业乃至企业家的表现,是无法模拟的。因此,如何将菩萨商主的概念,落实在企业的永续经营,并成为新时代企业家的典范,是值得我们期许的。
    三、菩萨商主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2008年,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让我们能够更深刻体会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菩萨商主精神的重要性。在此,我们以两个事件来探讨。首先是三鹿毒奶粉事件,一个自私自利的企业或企业家,为了自身的利润,可以毒害婴儿,乃至整个社会。这可说是令人发指的行为。
    但在另一方面,当三鹿毒奶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看到:病灶发生了。于是,我们就善用一个大病灶来做一个彻底的大统整,每个人层层把关,每一个民众都要做一个最好的把关员,从下层到上层,滴水不漏,好好的把企业家的心态,所有的使用者的心态,每一个人负责任的将它黏合起来,重新创造出新的企业精神。
    另一个事件是全球金融的大海啸:以美国为首,引发了全球金融大海啸,这个风暴所造成的影响,摧毁了无数家庭的幸福。它所造成的混乱和恐怖,其实超过毒奶事件千倍、万倍。这些经济专家所建构的“虚幻经济学”,仿佛将“月球的影子”卖给我们,并大肆吹嘘,在月球的影子上,如何盖房子快乐生活。这些人的心中,唯利是图,完全没有慈悲心和爱心。这样的经济学,绝不是未来经济学的主轴。
    这样的企业与企业家,完全没有任何社会责任,我们必须唾弃,才能建构圆满的人类未来。
    以慈悲和智慧为核心的“菩萨经济学”,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未来。
    菩萨的六度中,首列布施。布施有财施、法布施与无畏施。虽然财施仅是布施的一部分,但智慧的财施依然能推动法布施与无畏施。因此,菩萨六度中自然能合理的发展出宏观的经济思想。
    大乘菩萨基于根本佛教清净资财的基础,并不会被任何财富染污;另外,加上缘起性空的体悟,确认一切现前如幻,所以也不可能执着任何财富。但是由于因缘的关系,他必须不断济助广大众生,在济助当中不断布施,由布施当中又累积无量的福德。虽然福德是空,但净财还是在不断布施当中,创造出来;因此,菩萨成为有力的财施、法施与无畏施的大施主,融摄了一起世间与出世间的大愿。
    在更深一层的超越中,菩萨体会了如同《金刚经》中所说的“无相布施”。这种布施不再是落于单纯的布施者布施金钱、身体、法或无畏而已;而是以性空如幻为主体,超越了布施、接受布施的人与布施的物品,而同归法性。所以行无相布施的人,没有布施的自己,也没有布施的物件,更没有布施的物品;而能永恒实践布施波罗蜜。
    我把从《金刚经》中体会的菩萨企业精神,写成如下的偈颂:
    企业即布施,利润即福报,辗转善循环,共成净世间。
    我们可以将企业,视为菩萨的布施行。一个企业的运作,最直接的布施对象有三者: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企业的员工及眷属,再者是企业主自身及其家人。
    企业布施的首要对象,就是产品的使用者。一个企业家永远用他最佳的智慧、最大的慈悲心,开发最好的产品来服务大众。这样的诚心美意,将创造消费者更大的回馈。这是企业第一个布施的对象。
    再来,企业布施的对象,就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及其家人。企业的顺利运作,让员工及其家人得以温饱,生活无虞,这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当经济不景气,工厂业绩紧缩,开始放“无薪假”,甚至开始裁员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安。因此,企业的安定成长,可说与社会安定息息相关。
    如果一个企业有一万个或十万个员工,它的营运顺利,就能创造几十万人的生活良善。所以,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他永远服务公司的员工、眷属,甚至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家人,长期施以各种相关专业职能的教育,培训各个层面的人才,这种企业是成长型的企业,会形成像树林一般的大森林企业结构,我称之为“大森林哲学”。在这样的结构下,当经济寒冬到来的时候,员工们会同心协力,帮助公司一起度过寒冬,让公司更加茁壮。
    企业第三个布施的对象,就是企业主自身及其家人。当企业的经营获得利润的回馈时,企业主及其家人也蒙获其利,创造出更大的幸福。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一个企业家为了追求自身及家人的幸福,更加努力去从事,让自己的妻子、儿女,有更好的生活,成就吉祥、喜乐人生,让总体的幸福感不断增加。
    所以,我提出“企业即布施”的概念。当企业家的美心善意,他的智慧、创意、愿景、慈悲和执行力,这样总和产生的绩效,则是他的利润。具足智慧,让我们永远能找到最佳机会,善用最佳结构来创造最大的利润。当然,这个利润不应用自利短视的心去达到,否则很快就会出现问题。真正的利润,是用慈悲善意去创造,所以这利润就是回馈福报,如此交互辗转,形成善性循环,必定能够创造一个最幸福、最光明的大环境。
    一个伟大的企业家,除了对产品的使用者、公司的员工及自身家人的责任外,必定更深刻感受到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所以,除了对社会公益的各种投入外,许多自然生态环保问题,也都与企业息息相关,这也是重要的社会责任。
    然而,目前最令环保专家感到困扰的,并不是死亡河川的诊治、海洋生态的重建,而是由于人类的短视、自私所导致的强大破坏力。
    自然环境的保护,是现代人类最关切的课题。尤其地球暖化问题,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当代与未来人类的幸福,大批的人力和财力,正不断投入环保工作。但这些努力是否确保了人类未来的幸福?事实可能并不尽然。
    假使你的孩子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你是该尾随着他收拾善后,或是该加强孩子的教育?同样的,如果我们想拥有美丽和干净的乐土,是该重视外在环境的保护,也该着手保护人类内在的精神环境,协助人们扩大视野和发挥己利利人的慈悲精神?
    环境是我们心的影子。人类工业文明不过是这一两百年当中才得到快速发展,却把整个地球糟蹋成这样。我们不要怪这些毒物,这些毒物都是我们心的影子,我们人类心中的贪嗔痴经过转化,就投射在我们周遭的物质环境上。
    因此,一个企业家他会只求经营利润,而不顾公共利益、社会成本,产生一大堆有毒物质来攻击大家,所以会有骇人听闻的毒奶事件、黑心食品、黑心电器等,以及工业先进或以落后国家为核能坟场,输出许多有害物质,乃至重创自然生态,造成地球暖化等。我们应该晓得,这样做最后只有造成全体的灭亡,因为我们将周遭可生存的地方一点一点灭绝了。
    因此,我们期待“以智慧创造利润,以慈悲善待一切”的菩萨经济学理念,能升华现代的企业精神,而引发未来企业的新典范,并开启未来的新经济思想。
    反观菩萨的四弘誓愿中,依悲悯众生发心而有众生无边誓愿度。但为使一切众生至于究竟,而有佛道无上誓愿成。其间为除去众生苦恼,发现病因,而有烦恼无边的誓愿断。而于众生烦恼施予方便救度,而法门无量誓愿学。因此,其初心与终极不变;而相应于无边烦恼而施予无量方便,就必须不断掌握时空缘起了。
    佛教的根本教理在于缘起论,用一般的解释即是理解并掌握一切时空条件。因此,其对时代感受应至为深刻,且方便无边,具有解决问题之能力。在当前时代中,自然生态与环保已成为地球人类所必须共同关注与解决问题的问题,为免于地球生命—包括人类,免于变种或覆亡,必须早作准备。
    因此,一个企业必须有宏观的视野,重新省视环保问题。在此,我提出“佛教的环保观”,做为一个菩萨商主面对现代环保议题的准则:
    (一)因果的环保观:
    环保问题的产生,绝不是单纯的物与物的关系。环境的恶化是来自人心的贪、嗔、痴而化为行动,所制造出来的物理世间。因此,其改变之道,除了以物理方法防护外,我们必须从心念来自省。
    (二)精神与物质的环保观:
    人类如果未能理解心、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只从物质面来处理环保问题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将环保提升至精神层面,双管其下,方能彻底解决环保问题。
    (三)三世的环保观:
    依佛教的观点,生命是不灭的,存于三世流转不尽,所以其间因果昭然。我们不仅要为子子孙孙留下一片乐土,也要为自己的未来生命留一条后路。
    (四)无我的环保观:
    环保不是个人与个人的利益抗争,也不是阶级、社会、国家之间抗争,而是基于全体共同的生存发展与升华;因此,必须以全体的最大幸福为考虑。
    (五)无常的环保观:
    世间一切问题的产生皆有其原因,有原因就有办法解决。环保问题亦复如是,找出其原因而解决。所以无常的环保观是一种乐观、抱持着希望的态度,去积极创造一切生命共同发展的环境。
    (六)宇宙一合相的环保观:
    依了知无我而跳脱出自我中心,以全生态的观点来看环保;所以在此能发现整个地球是一个生命体,有机的存活着。而由此亦能发现整个宇宙的共体生活与宇宙自体发展;如此才能预防在未来的太空出现环保问题。让全体宇宙共生共荣,臻于极乐,做一个宇宙公民,让全宇宙共迎永恒安宁。
    自古以来,人们总希望求净土的到来,可是净土不会凭空而来;净土的完成是以无私的爱心为主力,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企业家比一般人肩负了更大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更期待企业家们成为菩萨商主,来共同创造美善的世界。
    四、菩萨商主的现代精神——企业新五力
    经典中,菩萨商主、众生商主的意象,令人向往,我们如何将这个概念,落实在现代社会,作为现代企业的典范呢?
    我们可以用五种力量,来说明菩萨商主的现代意涵。这五力是:“愿景力”、“慈悲力”、“智慧力”、“创造力”与“执行力”。这同时也是要发展成伟大的企业,所必须具备的企业五力。
    1.愿景力:
    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与企业,首先必须拥有最强大的“愿景力”,没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宏大的愿景,是创造不出伟大企业的。基本上,一个菩萨商主,要具有菩萨的四弘誓愿为根本愿景,但这只是共同的基础。此外,基于自身的生活背景与特殊因缘,而提出伟大的愿景,像药师佛以医药的背景,而提出“十二大愿”,阿弥陀佛以教育与场域需求,而提出“四十八大愿”,都是伟大的愿景力。所以,基于自身特别的因缘,所提出的愿景,是十分重要的力量。
    2.慈悲力
    有了“愿景力”,还要有极大的“慈悲力”。没有慈悲力的企业主,不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员工,也不会贴心地感受客户的需求。如果慈悲力不够大,也无法将四面八方的资源汇整聚合起来。
    就像我们将一面墙所需的砖头叠起来,它也不能成为一面墙,一推就倒了。要建一面墙,一定要有黏着剂,将每一块砖黏合起来。如果两个人握手,只是将手伸出去,却没有一方主动握住对方的手,这样是握不成手的。这种将四面八方因缘结合起来的力量,就要靠“慈悲力”来成就。
    我常请大家思惟这个问题:“你对自己慈悲吗?”
    是否为了事业,是经常伤害自己的健康?
    是否为了事业,而做了让自己良心不安的事情?
    是否为了事业,经常紧张到无法入眠?
    什么是“慈悲力”?你有没有对自己慈悲呢?有没有照顾好自己?这些问题是慈悲力最佳的检测。
    “慈”是给予快乐,“悲”是拔除痛苦,你有没有每天把自己的痛苦拔除掉,给自己快乐?有没有给予自己的亲人,妻子、先生、儿子、父母快乐?有没有让和你合作的事业伙伴、你的员工、你的同事、你的顾客感到快乐?
    当你让大家都感到快乐,这些因缘聚合起来之后,就会产生“信任”。你的家人信任你,你的伙伴、你的员工、顾客信任你。但是,对这种信任的力量,不能妄用,要讲信用,信用会再创造出更大的信任。如果妄用大家对你的信任,这时信用度就降低了。
    对许多老字号、大厂牌,大家会比较信任、安心,但是如果它妄用了这种信任的力量,对品质轻忽了,那么很快的,社会大众对它的信任程度就降低了,也损害了它的商誉。美国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大海啸,正是妄用了顾客对他们的信任,这不但重创了美国的经济体,更祸及全球。
    TIME杂志曾经预测:2025年,中国的生产毛额将超过美国。但我于2008年10月,在上海富世峰会面对企业家的演讲中,就曾预测:或许不需等到2025年,很可能在2020年就会实现了。2009年3月,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
    美国经济的倒退,可以说是缺乏慈悲力的经济所造成的后果。
    3.智慧力
    在《大方等大集经》卷11中,商主菩萨说:“菩萨若有清净善法,福德庄严、智慧庄严,观二庄严平等无二。以功德等观智慧等,以智慧等观功德等,无差别者名如法住。”菩萨以清净善法,聚集无量福德,生起智慧庄严,二者平等无二。正因菩萨能了悟福德自性本空之理,所以不会执着福德,能善用智慧,从真空中出生妙有,能善观因缘,与时俱进。
    菩萨商主,具有深刻的“智慧力”,随时随地能观察到各种条件、因缘变化,掌握有效资讯,但不会被迷惑。所以,一个企业家,一个心志清明的人,他的心是寂静不动的,随时具有观照力,看着股市、看着金融变化,心绪不会随之起舞,能掌握到变动中的机会。
    具足“智慧力”,让我们面对巨变不再只是恐慌,能安定心志,痛定思痛,调整脚步,重新出发。
    4.创造力
    有了“愿景力”、“慈悲力”与“智慧力”,会让我们产生源源不绝的“创造力”,为了不断服务所有的消费者、爱好者,为了我们的家庭和公司员工,,我们必须拥有不断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企业活化、不断向前的力量。
    5.执行力
    接着是“执行力”。当我们决定做对的事情之后,就是把事情做对。我用生命的“战略”和“战术”来比喻这两者。就像射箭一样,当箭未射出之际,我们已经看到箭射在靶心了,现在只是用正确的方法把箭送出去,正确的执行。能把生命的伟大愿景,以有效的方法实践,这是“执行力”。
    五、未来型的卓越企业家
    菩萨商主,可以说是未来型企业家的典范。一个菩萨商主在每个时代,永远走在前端,不但带领众生安然度过漫长旅程中的重重危机,并能取得广大的财宝,让人人得以富足安乐。面对现前全球性的经济困局,如何以新思惟再创新机?这也是一个未来型企业家所要思惟的。
    未来型的企业家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用智慧来创造自在成长的企业,不会掉入惯性的陷阱里,只能守着祖先的家业,无法开创新局,到最后只有走向逐渐没落的命运。一个智慧型的企业,必定是一代超越一代的。
    我们可以用企业发展的观点,来观察中国禅宗的发展,将有另一番启发。
    当年许多伟大的禅师开山时,都是白手起家,可以说是创业型的企业家。这些禅师们修行禅法,开悟了,这就是他们绝对的智慧财。他们凭借这点,就到山上去开山立业。一开始,他们往往是独自一人住山,他们自己开垦,自己创造,充分表现出创业的本质。渐渐的,由于他们智慧的超脱,吸引了许多追随者,志愿要来和他共住、学习,逐渐形成了共同修行的团体。
    禅宗的丛林道场,开启了一种很重要的组织结构,就是每个人自愿去执行各种成长型的职务。我们看古代禅宗开山的情形:古代山上建立丛林,首先要解决用水问题。丛林住众往往动辄五百人、上千人,光是水源的寻找与接通,就是极大的工程。再来,还要解决吃的问题。在古代交通运输不便的情况下,一千五百人的水与食物,那更是不得了的大工程!
    所以,光从这两点来观察,这些禅师们所带领的企业,规模不会比现在的公司小,甚至可以说是了不得的组织型态。而且他们是学习型的企业,像百丈禅师建立了“百丈清规”,可以说是祖师们如何落实企业执行、组织运作的实用手册。丛林大众,自动自发,去选择、执行他们所要负责的职务,每个人能独立运作,完全负责,寻找资源,统合资源。
    一个禅师对弟子大众,施以长期的训练,教育培训是禅林最核心的工作。禅宗有一种很特别的现象,禅师永远要求学生要超过他。因此,禅宗有所谓的:“无超师手眼,不堪教授。”也就是说,弟子的智慧或手段必须超过老师,这才是禅宗正传。这正是成长型企业的核心精神。
    中国禅宗从唐代(像六祖慧能这样,不出世的创业型企业家,开启了光辉灿烂的中华禅。后世禅宗的局面,分支无数,每一代分支又必须超越他的上一代,这是禅宗的家风。我们看,禅宗从唐代至今,有哪一个企业可以百千年如此传承下来?而且如此普传,核心宗旨仍然不变的?虽然他们的企业宗旨一样,但他们的灵活度、创造度不可思议,所以能久远传承。
    我们用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些禅宗祖师们,可以说是一群伟大的“菩萨商主”,或“禅师企业家”,是值得现代企业学习的。
    禅师是一群超级的创业家,鼓励学生不断超越、开创。当企业的第二代、第三代,只是守着先人留下来的成果,只是靠祖产过活的时候,这个企业就没落了。
    以中国的禅宗而言,南宋宏智正觉的默照禅,及大慧宗杲的话头禅,这两位祖师还能提出创造型的概念,具体有用的方法,但之后的时代就没有出格的禅师了。这也让禅宗成了依照外在仪轨而行,如此勉强只能达到“中层结构”,只有外在的形式却少了内涵。
    我们深切的期待,过去有这群“禅师企业家”,未来则能有“企业家禅师”的出现,为这个时代,为人类的未来共同努力。
    六、太空经济学
    在地球资源过度耗用的今日,我们必须有更超越的思惟,才能超脱地球经济的困局;而菩萨经济思想或许是可以思索的方向。近年大家服膺的“知识经济”,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敷使用了,美国华尔街的崩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现代的经济现实,已经了解:我们不能只将一切的运作交给一只不可见的手—利润法则来操纵;所以,大家开始向福利经济思想来思惟运作。如果经济学始于自利,我们可以说福利经济是为了自利而利他的;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接近菩萨利他的思惟,但实际上只是一种相似的行为而已,并非真正的菩萨经济思想。
    真正的菩萨经济思想,必须了解一切现象都是缘起性空的,只是因缘和合而已,为了大悲的缘故,而涉入了经济行为,希望以最小的投入,来创造众生的最大幸福。因此,以无相布施的心从事自利利他的经济运作,希望众生在成佛的生涯中,没有任何匮乏,能安心于道命,而净土能圆满庄严,无量光明。
    在这个变动的时代,我们必须有更深刻的智慧,看到微妙的机缘,这之间的动态,正是我们找寻机会,为人类开创新页的新契机,现前的动荡,让我们有更深的愿景、更大的动力,为未来调整准备。
    为了自利而利他的“福利经济学”,是不够的。如果自利的成份太重时,利他的部份就会被牺牲了。而“慈悲经济学”,是一种主动型的地球经济,保有对人类永恒的关怀,对现实人间永恒帮助的心态。
    这个时代,是一个从“自觉”走上“普觉”的时代,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真正的生命贵族,安然安适的在这现实生活里面,创造每个人的真、善、美、圣,帮助这世界成为光明的乐土。我深心期等,能够迅速出生一群未来型的企业家,成为地球商主、地球的企业家,来领导下一轮的黄金世纪。
    很快的,“地球经济”将走向“太空经济”,未来太空的经济资源如何分配?这也是一个菩萨商主所要思惟的。
    为什么要提出“太空经济学”?这是建构“车同轨,书同文”的概念,在整个事件发生之前,先提出一个虚拟的标准,让整个未来外太空的所有资源,除了这些资本家、国家之外,还能为所有普遍人类所共有。或许无法全部,但至少留下一部份给全人类共用。
    未来的地球,将是一个同生共荣的时代,我们必须把地球当作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来看待,我们的呼吸与地球的呼吸是那么紧密和谐,我们的呼吸与动物的呼吸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命是整个生态同生共荣的。
    佛法的无常观,宇宙都是在变化当中,人就可以无穷的生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期待每一个更好的可能。一个菩萨商主,以大悲心观照每一个需要他济度的时空。在进入太空世纪的前夕,我们是否具备新的意识革命,走向另一个未知?我们将在廿一世纪里创造光明的人间文明,或是让人间崩溃?
   菩萨商主,为现代企业树立了未来发展的最佳典范。让我们以慈悲、智慧,善加守护这艘地球太空船,让她能承载着地球上的生命,永续在宇宙中航行,将地球觉性光明,智慧与慈悲,贡献给整个宇宙,共创美好的太空世纪!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