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第65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7-7 17:44
標題: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第65

《广论奢摩他65》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3-20
392页倒数第四行,「故预流一来,一切能得圣道毗钵舍那所依之奢摩他,即前所说第一静虑近分所摄正奢摩他。如是当知ㄧ切顿证诸阿罗汉,皆依前说正奢摩他而勤修习毗钵舍那证阿罗汉,」
「故」是因此之故,前面的内容是得到安止之后,不修胜观是不行的,必须要去做,引用二个经文来解释。
引用二个经文解释后,接下来主要的根据,又引用《赞应赞》论中赞置答云(392页倒数第六行),此解释上次已经讲解完毕,经文引用完毕之后,就谈到故预流果、一来果等等,「故」就是讲原因,因为什么原因之故,所以怎么样,表示前面有原因,前面的原因在哪里呢?
前面的原因在392页第五行,以若得前说第一静虑未到地摄正奢摩他,纵未获得以上静虑及无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习胜观,亦能脱离一切生死系缚而得解脱。」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原因(能立的原因)是《赞应赞》第二个颂文(392页第五行),「若随佛教行,虽未得本定(虽然未得静虑的正行),诸魔勤看守(在诸恶魔找麻烦的情况下),而能断三有(还是能够断除三有得到解脱呢!)」《赞应赞》第二个颂文就是解释前面「以若得前说…」的句子,即依于这二个原因之故。
这二个原因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呢?得到安止之后就算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仅仅只是单独得到安止,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喔!可是靠着所得到的安止,仍然可以去修胜观,在还没有得到静虑正行的情况之下,就算去修胜观照样得到阿罗汉的果位,而且得到圣者果位的也有。
譬如预流、一来果这些圣道的获得者,当然要修胜观,但是就算他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无色界的正行,仅仅只是得到安止,在此情况下照样可以得到圣道。而且就断除所应断的顿悟者而言,也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可是照样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当然在得到阿罗汉果位的前面也要修胜观,可是在修胜观的时候,他也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只是前面得到安止之后修胜观,一样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呢!
因此之故,其中得到圣道者,譬如,「故预流一来,一切能得圣道毗钵舍那,」得到预流、一来的时候也不需要去得到静虑的正行,照样可以修圣道,此时也是要修胜观,不过所修的胜观是出世间的胜观,在此情况下,修出世间的胜观得到圣道,此胜观所依的安止,也就是前面所说近分所摄的安止,也就可以了,不必得到静虑的正行。不仅如此,就算顿证的阿罗汉,也是一样的,并不需要得到静虑的正行或无色界的正行,这些都不需要,仅仅靠着前面得到的安止,勤劳的去修出世间胜观,一样得到阿罗汉的果位。
这里谈到二个内容,392倒数第四行,一是讨论预流、一来,一是讨论真正的阿罗汉。首先预流和一来,得此要靠安止,透过安止达到圣道,所以圣道所要依靠之处就是安止,并不需要依靠静虑的正行。即先得到安止之后再修胜观,靠着胜观的禅修就得到圣道。故预流、一来之所以能够得到是透过安止去修胜观而得到。
得到的方式是最初缘取补特伽罗无我修安止,一样的道理,缘取补特伽罗无我修胜观,如此不断修习很长久的时间,最后即现证补特伽罗无我。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也是缘取补特伽罗无我以止观双运而修,可是那时候有没有现证呢?没有现证。
如果要得到现证补特伽罗无我,一定要得到圣者位,但在资粮、加行的时候,没有得到圣者位,所以那时候对补特伽罗无我也不会现证,在资粮、加行道的时候有没有了悟补特伽罗无我呢?有了悟。有没有现证呢?没有现证。
了悟的情形是如何呢?参杂(伴随)着义总去了悟它,伴随着义总是指心里想着是这个样子、是那个样子,以内心所想到的是这个样子为主,以这个当作主要所了悟的内容,因为内心的了悟是伴随着义总之故,所以在禅修的时候一样也是伴随着义总。(想法伴随着义总,禅修的时候当然也是伴随着义总)在此情况下,观修当然没有得到现证,之后要经过长久的观修,资粮道、加行道时间要很久,在此情况下修胜观,不断的禅修最后总有一天得到现证补特伽罗无我。
在现证补特伽罗无我的时候,就得到圣者的道路,因此预流、一来就是以这种方式最后得到圣道,此种方式就是先得到安止,然后透过安止修胜观,胜观之后就得到圣者道,是以这种方式来进行,所以在得到圣道的时候,内心有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呢?没有。
因为现在所谈到的有法,是指预流和一来,预流和一来有没有断掉欲界的烦恼呢?没有。为什么呢?一来还要再来欲界投生一次,表示欲界的烦恼没有断掉,假设欲界的烦恼都断掉的话,就不用再来欲界了。一来是比预流更高阶级、证悟还要更高,如果一来没有把欲界的烦恼断掉,预流就不用讲了,当然没有把欲界的烦恼断掉,连欲界烦恼现前的部分都没有断掉,因为欲界的烦恼没有断掉之故,就表示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得到静虑的正行,欲界的烦恼就断掉了,可是在没有得到静虑正行的情况下,竟然得到圣者道,怎么得到呢?
得到圣者道前面要修胜观,怎么去修胜观呢?靠安止。仅仅靠着安止一样得到圣者道。先得到安止,透过安止修胜观,透过胜观再三修、再三修,最后一样得到圣者的道路。所以就算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可是一样得到圣者的道路,这是预流和一来的情况。
这里只有谈到预流、一来,没有谈到不来,为什么呢?因为不来已断掉欲界的烦恼,所以静虑的正行已经得到了,这个现在这里没有讨论。因为现在的重点是放在就算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照样可以得到圣者道。只要靠着安止的禅修,就算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照样得到圣者的道路,也就是很高的证悟照样可以得到,见道、修道、无学道等等高高的证悟一样可以得到。
这个部分是要说明解释,假设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没有关系,也不重要。所以在《赞应赞》谈到(倒数第五行),虽未得本定(静虑的正行),在诸魔找麻烦的情况之下,一样脱离三有轮回,所以有一个「虽」,就算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也不怎么样,照样可以得到圣者道。
前面第一个原因中至尊仁波切谈到(第六行),「纵未获得以上静虑及无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习胜观,亦能脱离一切生死系缚而得解脱。」是不是有加「纵未」,即就算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不重要,也不怎么样,照样可以得到解脱、得到圣者道。在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得到安止的情况之下,一样可以得到圣者道啊!例子就是预流和一来,一样可以得到无学道的果位,那就是顿证(顿时)的阿罗汉。
顿证的阿罗汉在断除烦恼时,是顿时断掉所应断的烦恼,由此得到阿罗汉果位的类型。称顿时者,是指把欲界的烦恼九种、色界的烦恼九种、无色界的烦恼九种,同时断除掉的。在欲界烦恼的上品上品、色界烦恼的上品上品、无色界烦恼的上品上品,三种一起断掉。欲界烦恼里上品的中品、色界烦恼上品的中品、无色界烦恼里上品的中品,一起同时断掉。欲界烦恼里上品的下品、色界烦恼里上品的下品、无色界烦恼里上品的下品,一起同时断掉。再过来一样的,中品里的上品、中品里的中品、中品里的下品,下品里的上品、下品里的中品、下品里的下品,都是一样的方式,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同样的类型一起断掉。在断除所应断的部份,是顿时发生的,这是应断顿时阿罗汉的类型。即在断掉欲界烦恼的同时,也把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一起断掉,因为三界烦恼都断除,故称为阿罗汉果(即灭敌)。
要得到静虑的正行,就要把欲界的烦恼断掉,可是顿时的阿罗汉在欲界烦恼断掉的同时,就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因为欲界烦恼断掉的时候三界的烦恼都同时断掉,三界烦恼都断掉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是灭敌,把三界烦恼的仇敌都消灭掉了),所以在欲界烦恼断掉的同时,三界的烦恼也都断掉,因此一定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可是在得到阿罗汉的果位的时候,有没有得到(静虑)正行呢?还没有,因为欲界的烦恼要断掉后才会得到正行,可是在欲界烦恼断掉的同时,他已经得到阿罗汉果位了。所以在得到阿罗汉的果位时,还没有得到正行,因为烦恼才刚灭掉,在灭掉那个时候已经得到果位了,后面才要得到正行,所以还没有得到正行,即表示在得到阿罗汉果位的时候,静虑的正行也还没有得到呢!这是顿时阿罗汉断除所应断的情况。
所以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烦恼同时断除的时候,得到阿罗汉的果位,(而)欲界的烦恼断掉之后才会得到(静虑)正行,因此可以肯定他在得到阿罗汉的果位的时候,还没有得到正行。如果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那他如何得到阿罗汉果位呢?就靠着前面所谈到的安止去修胜观,再修、再修,让所修的胜观能够成为三界烦恼的正对治,透过此正对治把三界的烦恼同时灭掉,因此就得到阿罗汉的果位,故称为顿时者。灭掉欲界烦恼的时候,后面才要产生静虑正行,还没有得到呢!可是阿罗汉的果位已经得到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这里没有谈到渐次者,只有谈到顿时的阿罗汉,没有谈到渐次的阿罗汉,因为渐次的阿罗汉要先把欲界的烦恼断掉,经过一段时间又把色界的烦恼断掉,又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又把无色界烦恼断掉,最后才得到阿罗汉的果位,他是一步一步来的,按照渐次渐次去作的,这种称为渐次阿罗汉,现在所谈的是顿时阿罗汉。
渐次阿罗汉把欲界的烦恼断掉之后,要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中间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因为欲界的烦恼断掉,又经长久时间再断掉色界的烦恼,又要很久很久再把无色界的烦恼断掉。表示把欲界烦恼断掉之后,在得到阿罗汉果位中间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在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把欲界的烦恼断掉之后,当然会得到静虑的正行,然后靠着静虑正行禅修去得到阿罗汉的果位,所以这里只有谈到顿时(顿证)的阿罗汉。
证悟阿罗汉果有二种情况,一者是靠着静虑的正行得到之后,透过静虑的正行禅修得到阿罗汉果位,这是渐次者。另一种没有得到静虑的正行,仅仅靠着安止禅修而得到阿罗汉的果位,这是顿时者。
倒数第三行,「如是当知」,如此应当要了解什么什么情况,这是附带说明的意思,不是主要的内容。附带说明预流的情况如何?一来的情况如何?断除所应断的顿时阿罗汉情况如何?附带说明一下这些情况,应当要如此来了解。
这个段落主要内容是什么呢?透过安止要修胜观,而胜观又分成二种,一种是不是不能没有,缺少了也没有关系。一种是不能没有,缺少了就完蛋。所以得到安止要修胜观,有一种是粗静相道的观修,这仅仅只是把烦恼现前的部份灭掉而已,也有这种粗静相道的胜观,这是第一种胜观类型。这种就是不是不能欠缺的,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
第二种,是把烦恼的种子一起全部都消灭掉,这是无我真实性的胜观,这个不能欠缺,不能没有,为什么呢?讲了二个能立的原因,这二个能立因解释完毕,这是上星期谈到的。又以《赞应赞》为其法源根据,这也都讲完了,讲完了之后,就附带说明一下,这种情况也应当了解,因此预流一来还有顿证的阿罗汉,他们的情况也是这样子,「如是当知」,就是应当要知道呢!「应当要知道」是要说明什么呢?
假设没有得到正行的话,一样得到圣者的道路,一样得到无学道阿罗汉果位,照样可以得到啊!就表示二种胜观的第二种,缘取无我真实义的胜观不能欠缺,把烦恼种子消灭掉的胜观,不能欠缺、不能没有,这是这个段落最主要的内容。之后「如是当知」预流、一来、阿罗汉的情况是附带说明的。
前面谈到断掉烦恼现前的部份、断掉烦恼的种子,断的方式谈到这二种类型,可能有些人就有疑问存在。对于断的情况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就提出问题,因此在此作一个说明。
断掉烦恼现前的部份但种子的部分还没有断掉,此处所谈断掉现前的部份是以粗静相道的禅修方式,把烦恼显露出来现前的部分断掉,因为没有观修无我的意义,此部分没有证悟,仅仅只有修粗静相道,但是靠着粗静相道就可以把烦恼浮现出来的(现前)部份断掉。譬如悦意的对境,可爱、美好的对境,对此对境会产生贪念之心,为了对治此贪念之心可修不净观,不断修此不净观到最后贪心不会产生,遇到悦意、可爱的对境贪心也是不会产生。
为什么遇到悦意的对境,贪心也能够不产生呢?就是靠着前面修的不净观,就可以达到此效果。所以贪心不会出现,现前的部分已经消灭掉了,但不是连根本灭掉,因为没有修无我的意义,那是怎么断除贪心现前的部份呢?去观修贪心有何毛病过失?是不好的?贪心的对境虽是悦意可爱,但是不如我(对治)贪心的思惟之下,那样的悦意可爱,因为我超越了、做了(对贪心的)非理作意,其实不是那个样子呢!所以不是如此的悦意可爱,去修不净观,不断再修再修,贪心不会产生,说断好像断掉了,因为现前的部分根本就不会出现了。
有人谈到贪心没有产生,譬如,我睡着了贪心也没出现,或是我一个人在深山,没有碰到任何悦意的对境,贪心也没有产生,断是不是这个意思呢?这个好像不能称之为断,只能说那个时候没有贪心,不能说断,因为这种情况好像是把贪念之心跳过去了,暂时把它忽视、跳过去,只是那时候没有产生,此时不能称为断。
谈到断一定要靠对治,按照前面所讲的例子而言,要用什么方式去对治它呢?对治的方式就是去想贪念之心等等的烦恼是不好的,它是有毛病的、是粗糙的,所以称为粗静相道。
总体来讲,欲界的烦恼都是粗糙的、不好的,欲界的心也是粗糙的,特别是欲界的心,当烦恼出现干扰内心的时候,内心都是很混浊、粗糙的、是粗分的、毛病很多,这些情况想一想,再看、再看、再观察,所以比起欲界的内心而言,色界初静虑天内心就非常柔和,没有那么粗糙,而且也有静虑的正行,有此等持的住分,跟欲界的心比较起来,色界的心就非常好可以说是寂静的,所以是粗静相道。
因此再三观修、再三观修之后欲界的烦恼不会产生,是不是连根本都不会产生,连种子都一起灭掉呢?不是的。因为烦恼的根本是我执,要把我执灭掉,要修无我的意义,除了无我意义之外,其它的方式都不能把它灭掉。现在并没有修无我的意义,可是贪心还是没有出现、没有产生,那是暂时没有产生,目前的情况之下没有产生,不是连根本(种子)一起都把它灭掉,所以它的情况就类似在中间地带(现在没有出现,连根本一起灭掉也没有,不是这个样子),(只是)暂时现在没有产生,所以是把烦恼现前的部分断掉。
接着看后面的内容,倒数第二行,「故若身中未得前说奢摩他定,必不得生缘如所有或尽所有毗钵舍那真实证德(即胜观证悟不会产生),」前面已经谈到胜观有二种,即依于安止之后当然要修胜观,而所修的胜观有二种,就是仅仅只是把烦恼现行部分断掉灭掉的胜观,还有连烦恼种子根本一起究竟断掉,这是证悟无我真实义的胜观,这二种胜观前面已经解释说明。
故若(但是)假设前面安止的部分没有得到的话,什么胜观都得不到,即缘如所有或缘尽所有所产生的胜观全部都不会得到,缘如所有是指证无我真实义的胜观,缘尽所有的胜观可以说是属于粗静相道胜观的类型,「后当广说。」后面才要详细的解释,因为毗钵舍那是胜观的部份,后面专门讨论胜观,在那个段落才要解释说明。
(粗静相道是世俗谛,但不可以说世俗谛是粗静相道。)
392页倒数第一行,「故修无上瑜伽观行师,虽不必生缘所有粗静行相毗钵舍那,及彼所引正奢摩他(安止),然必须生一正奢摩他。」那是一定的,这是谈到粗静相道的胜观,因为它是非必不可少,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也可以的。
虽不必生缘所有粗静行相毗钵舍那(粗静相道的胜观),不一定要有,没有也可以,及彼(粗静相道)所引正安止(奢摩他),没有也可以。粗静相道胜观所引出的安止,举例而言就如前面所言二静虑地所摄的安止,这是粗静相道所引出来的安止,因为首先要得到初静虑地的近分(广论所说的安止),在还没有得到初静虑正行的时候,要先观欲界的烦恼是粗糙的,初静虑(上面的天)是寂静的、是好的,由此再三观修的情况下,运用对治去对治烦恼,再三对付、再三对付,此对付的力量即是初静虑的近分(未到定),透过初静虑的未到定(近分)(安止)当作一个力量,再去观修欲界不好,初静虑地是好的,由此再三观修会得到初静虑的正行。
但得到初静虑的正行后,是不是准备要去得到二静虑的正行?为了得此正行是不是要去修安止?也是一样的,把初静虑地当成不好的,二静虑地当作好的,然后逐渐产生二静虑的近分,用二静虑的近分,就如同前面观修的方式,再三去对付,初静虑不好,二静虑好,那时不是也有一个安止吗?此安止是由粗静相道的观修之后所引发的安止,所以在此安止得到的前面已经先修过粗静相道,由粗静相道的胜观才引发出此安止,即此所谈到的。
假设一位修无上瑜伽乘门的禅修者,就算没有产生粗静相道胜观,也没有产生粗静相道胜观所引生的安止,但是必须生一正奢摩他。但是无论如何他的内心一定要产生一个安止,这是一定要有的。
总之,修无上瑜伽乘实修者而言,有二种胜观,第一种类型的胜观是属于非必不可少的项目,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即二静虑地以上的安止,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二静虑地以上的安止指的就是由粗静相道的胜观所成就的安止,这个部分没有也没有什关系。粗静相道的胜观没有都没什么关系,那由粗静相道所引发的安止当然就更不用啦!可是无论如何,他的内心里面一定要有安止,一定也要有胜观。
这二个项目首先要得到安止,由此安止去得到胜观,所以前面一定要得到一个安止,那安止在何时产生呢?作为一个无上瑜伽的禅修者,最初得到安止是在何时呢?然必须生一正奢摩他,他的内心一定要有一个安止,此安止最初在何时得到呢?
「初生之时,亦是生起圆满二次第中初次第时生。」最初次第是生起次第,这里谈到二个次第,我们经常谈到圆满次第有五个次第、六个次第、四个次第,计算方式有很多种,那时候所谈五个次第、六个次第都是在圆满次第里面。现在这里的次第不是这个样子,是指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二个次第,在此二个次第里,首先当然是生起次第,故是在生圆二个次第里,首先生起次第的时候得到的。
至尊仁波切开示的菩提道次第和咒乘次第,以此方式来引导所调伏众。就菩提道次第来讲,先产生造作菩提心,产生造作菩提心之后,修安止和胜观,假设得到具足性相的安止和胜观当然最好,得到之后即可趣入密咒乘门;假设没有得到止和观,也可以趣入密咒乘门,亦即趣入密咒乘门之后,生起止和观,二种情况都可以的。
「故修无上瑜伽观行师」,此处要讨论的是如果进入密咒乘门之后,才产生止和观的话,他的安止是何时得到?故修无上瑜伽观行师的前面是谈到在还未进入密咒乘门,是如何得到安止?所调伏众有的是进入密咒乘门后来成办安止,有的是未进入密咒乘门,在前面就成办安止了,都可以。因为所调伏众各种类型很多,有的进入密咒乘门得到安止比较容易,有的还未进入密咒乘门之前先得到安止比较容易,所以有各种不同的类型。
「第二显示依奢摩他趣总体道轨」,解释说明依于安止之后所走的总体道路,讲解完毕。393页第一行,做一个归纳,「总应先生正奢摩他,」总而言之,应该先产生一个正确的安止,之后,就按照这个正确的安止,「次「即依彼(依靠正确的安止)或由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或走粗静相道的胜观),渐进诸道乃至有顶(天),」这是一种类型。
总之,归纳来讲,先得到安止,得到安止之后修胜观就二种,一种是走粗静相道的道路,此会经过一级一级不断的进步到达有顶天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是,「或由无我真实行相毗钵舍那,」或者是得到安止之后不修粗静相道,直接立刻缘取无我真实义修胜观,靠着这个胜观的道路,就会得到「渐行五道而趣解脱,」经过五道之后慢慢就得到解脱「或一切智,」的佛果。
得到安止之后,总体的趣入道路就这二种类型,一是粗静相道(世间的道路)一直走会到有顶天,一是不必走粗静相道,直接缘取无我真实义修胜观,此会走入解脱及一切智的佛果。这「是佛教的总印所印(总纲、总体的印章)。故随修何种瑜伽皆不应违越,」不管是走哪一种瑜伽的道路,得到一个共通的安止是不可避免,绝对不能少的。所以一者是佛教中的总印,一者是得到安止后共通的走世间(粗静相道)的道路,可是佛教里有一种跟世间不共的道路,只有佛教才有的,即出世间的道路,靠着这个道路可以脱离轮回得到解脱,这是不共的。
佛教总体里谈到这个次第有这样(不同)的类型,可依不同的方式走,但是无论如何不管选择哪一条道路,安止都不能够欠缺。就算是钝根者修粗静相道的胜观或修无我真实义的胜观都不能够欠缺安止,但是,假设以利根来讲,因为烦恼力量损害不是很大,不必再修粗静相道,就算在此情况下还是要修安止。所以随修何种瑜伽皆不应违越,都不能超过它,不能没有它的意思,「是谓总显依奢摩他趣上道轨。」此段落是总体说明依靠安止趣上道路。
「第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即说明粗静相道的方式,此是指钝根类型者,就像我们这个样子,钝根类型者目前的情况是受烦恼干扰伤害很严重,在此情况下迫不及待要赶快解除现在的危害,即现在烦恼现前伤害的部份一定要先解决,此部分的方法即粗静相道,所以马上先讲解粗静相道。
前面谈到胜观分成二种,安止之后要走的道路就二种,一种是必不可少的分支,缘取无我真实义而修的胜观;一种是非必不可少的分支,没有也没有关系,此是世间的道路,粗静相道的禅修方式。现在马上要先讲解此段落,第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路的轨则,为何马上要讲这段呢?因为像我们这种类型的钝根者来讲,目前的情况是受到烦恼的伤害很严重、很强烈,所以要先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再等到证悟无我真实义(空性),那要等很久,因为是钝根。所以在无我真实义没有证悟前,先把烦恼伤害的部份减少,如何做呢?就是粗静相道的方式,所以马上就讲解粗静相道的实修方式。
(「第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分二,一显往粗静相道先须获得正奢摩他,二依奢摩他离欲之理。今初。)
显示别趣世间道路轨则分成二项,首先要说明往粗静相道禅修要先得到一个安止,第二个段落要讲依于此安止,离开贪欲的道理何在?首先解释第一项,得到安止的时候,还没有得到粗静相道的胜观,因为安止是专一安住在一个对境之上,所以安住在一个对境上的等持已经得到了,但这个显然不是粗静相道,因为看粗静相道这个名词上就有粗、静这二个对境,所以不是缘取一个对境,要缘取二个对境,不仅缘取二个对境,而且就粗糙的对境来讲,为何是粗糙的、不好的?原因何在?要分析。然后一个对境是寂静的、是好的、是快乐的,为什么?原因何在?还要作分析。所以不只是专一安住在对境上面,因此这不是安止,还要深入的做分析,如果要深入做分析,这是胜观,只有胜观才能够深入的做分析,所以粗静相道是属于深入分析性质的胜观。因此前面要先得到安止,原因何在呢?所以第一项先做说明,要修粗静相道前面要先得到一个安止。
「今初,」为何粗静相道的禅修前面要先得到一个安止,「由了相门修粗静相道,须得前说正奢摩他,」了相是什么意思呢?要先说明,不解释的话这句就看不懂,为何用了相这个名称呢?解释说明请看395页第四行,「《声闻地》云:『为离欲界欲勤修观行,诸瑜伽师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离开欲界的贪欲之心)。何等为七,谓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第一个了相、第二个胜解、第三个远离、第四个摄乐、第五个观察、第六个加行究竟、第七个加行究竟果作意,共有此七种作意。
从了相开始前面六个是属于净(消灭)烦恼的实修,是属于近分的部份,最后的加行究竟果作意是属于正行。作意的理论有说七种作意、有说六种作意、有说八种作意,有不同的说法。假设谈到六种作意,即排除加行究竟果作意,只有前面六个;但有时谈到七种作意,就是把最后加行究竟果作意加进去;但有时又说八种作意,即这七个都还未产生之前,还有一个初修业者作意,再加上这个就变成八个。
总之,静虑分成正行和近分(靠近的部份)(未到定),以近分、正行来解释的话,加行究竟果作意当作正行,加行究竟果作意的前面全部都是属于近分,这个要先了解,之后再来解释前面393页的内容。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