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由觀根塵識體證無我(1)-Uthondara Sayadaw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6-7-4 08:50
標題:
由觀根塵識體證無我(1)-Uthondara Sayadaw
視覺的那一時刻
當外界的色彩和我們的眼器官接觸時,引起眼識,發起作用,此時稱為視覺的那一時刻。
色彩和視覺器官為無意識的物體。色彩為觀看的物體,器官為看的助緣,眼識為精神。
所以當我們在觀看的那一時刻只有精神和物質,色彩和視覺器官為物質,眼識為精神。
如果沒有色塵,視覺不能成立,所以色塵是緣。如有色塵而沒有視覺器官,視覺也不能成立,所以視覺器官也是助緣。眼識為色塵和視覺器官接觸時所產生的結果,所以在觀看的那一時刻也只有起因和結果。以上的解釋是真理的說明。如果我們不知道這種真理,在觀看的那一時刻會產生很多不潔之心。
每當色塵和視覺器官接觸時,眼識便產生作用。凡夫常說:「我看到。」如果這指的是:我可以看到色塵,那麼把眼睛閉起來也應該可以看到啊!可是卻不可能的。例如:請你看這一枝筆,你們能夠看到嗎?當然可以。現在把眼睛閉起來,是否可以看到?不可以。如果說是你看到筆,那麼當眼睛閉上時,也應該可以看到筆啊!所以很明顯的不是你看到這一枝筆。
又一般凡夫常說:「我親眼看到這枝筆。」如果說是眼睛看到色塵,當它不存在時,那為什麼我們不能看到這枝筆?有時候當我入眠時眼睛還開著,這眼睛是否也一樣能夠看到東西呢?不可能。當我們在睡時,眼識不存在,在那一時刻只有睡眠的意識。能夠使我們觀察到色塵不是我或視覺器官的作用,而是眼識。
凡夫常常錯誤的把眼識當為我、他或她。因為我們時常說:「我看到。」這是不正見的。我們誤認為視覺器官和眼識為我人。所以每當視覺器官和色塵接觸時,我們誤認為有男人或女人的存在,這是沒有正見,因為我們把色塵當為人我。
依照世俗的看法,我們可以說:「我看到、他看到或她看到。」但是依照真理,這裡根本沒有我、你、她,只有眼識在反映色塵。
當我們在起觀視覺的那一刻時,必須以真理去觀察。我們說:「我看到。」應該把這「我看到」分為兩部份,即是「我」是世俗的用法,而「看到」是真理的顯現。在「我」和「看到」之間,必須觀察「看到」。當在進修時,如果在觀察「我」即是錯誤,必須觀察「看到」才能證悟真理。
在進修時如沒有觀察真理,將會產生很多不潔之心。因為存有這「我」觀念的存在,每當和色塵接觸時,喜歡的將會產生貪的念頭,而不喜歡的將會產生瞋的念頭。因為不知道這裡只有精神和色質的存在,才會產生愚癡。
在觀察的那一時刻,如不希望產生妄念,必須保持著「看到、看到」。當你保持這樣注意時,眼識所產生的成為起觀的目標。這種觀察即為內觀智識(insight knowledge)在這裡「看到」是一種現象,而注意在觀察又是一種現象,所以在觀察的那一時刻,根本沒有你、我、他或她的存在。因此這樣就可以斷除不正見、貪、瞋、癡和其他惡的念頭。
有 句 啟 示:Cakkhu Mapi Yatha
Ando:意為雖然我們有眼睛,但在修行時如同盲人。這啟示教我們不可隨心所欲的去觀看。並不是要我們把眼睛閉上不看。意思是要我們每當在觀看時起了了分明之心。
假如你的臉是向著北方而要看西方時,你必須慢慢的把頭移向西方。在移動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這「要看」的念頭。你如果沒有注意這「要看」的念頭,你將會誤以為是「我要看」。這是不正見。其實不是這「我要看」,而是這貪看的念頭產生,一種現象的發生而已。
當你在起觀這「要看」的念頭時,這欲念成為我們起觀的目標,而這起觀或注意的心成為我們內觀的智識。所以在起觀這「要看」的念頭時沒有不潔之心產生,如貪、瞋、癡、不正見和其他等等。
當我們把頭移向目標時,必須保持這了了分明的精神。起初注意這要轉彎的念頭,然後觀察這慢慢轉彎的行動。如果沒有注意這轉彎的過程,我們將會誤認為是頭在轉。依照真理,這裡沒有頭在轉,只有無意識的風質在轉動。因此在這轉彎的行動中,根本沒有頭在轉,沒有男人、女人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無意識現象的發生。
當我們在起觀這整個轉彎的過程中,這轉彎的動作將成為我們注意的目標。而這注意或起觀的精神卻成為我們內觀的智識。所以只依靠這轉彎的動作中,也可以得到內觀的智識。
所以,每當我們在觀察某件事物時,必須保持「看到、看到」的念頭。這呈現的眼識將成為我們注意的目標。而這注意的心將成為我們內觀智識。所以每當觀看時,必須心念分明。
聽覺的那一時刻
現在我將解釋有關聲音、聽覺器官和耳識。每當聲音和聽覺器官接觸時,耳識就產生作用,這就是稱為聽覺的那一時刻。
當耳識產生時,一般人說:「我聽到。」如果依照世俗可以這麼說,但是依照真理,這是錯誤的說法。如果說是我聽到,當我們把耳朵關起來時,卻不能聽到,所以不能說是我聽到。
有時候我們常說:「我親耳聽到。」如果說是耳朵聽到,那為什麼當你睡眠時,又不能聽到聲音呢?所以不能夠說是耳朵聽到。聽覺是來自耳識,並不是來自我人或耳朵,聲音和聽覺器官是無意識的物質,它們不能起分別作用。聽覺是耳識的作用,它能分別出聲音來。耳識為精神,聲音和聽覺器官或耳朵為物質,所以在聽覺的那一時刻只有精神和物質。如果在此時不能分別出那一些是精神和物質即是愚癡,如果誤認為精神和物質是我人、他、她,男人、女人或其他等等,那是不正見。
如這聲音動聽,我們便喜歡它,貪心便產生。如這聲音逆耳,我們便討厭它,瞋心也因此而產生。如果在聽覺的那一時刻沒有起觀,很多不潔之心將會產生。
如果聲音不存在,聽覺不能成立。又如聲音存在,但是把耳朵閉起來,聽覺也不能成立。所以聲音和耳朵為起因,耳識的產生為結果。所以在聽覺的那一時刻也只有起因和結果而已。
當我們把火柴磨擦在火柴盒時,火柴燃燒,同樣的,每當聲音和耳朵接觸時,耳識便產生。在這裡火柴和火柴盒好比耳朵和聲音,火焰為耳識。
(一)我們不能說火焰在火柴裡,同樣的耳識也不在聲音裡。
(二)我們不能說火焰藏在火柴盒裡,同樣的耳識也沒有藏在耳朵裡。
(三)我們不能說出火焰從哪裡來而往哪裡去,同樣的,我們也不知耳識從那裡來又消失到那裡去。
(四)在此聲音和聽覺器官為主因,耳識為結果。所以在聽覺的那一刻只有主因和結果或精神和物質而已。
(五)在聽覺的那一時刻,耳識成為我們注意的目標。而這注意的心為內觀智識。所以在聽覺時也能得到內觀智識。
我們的精神在一時刻中只能注意一個目標。所以當我們的精神在注意聽覺時,沒有不潔之心產生。
剛才我提到「順耳之聲將產生貪念,逆耳之聲起瞋念」這句話不是絕對的。還需要依靠我們的專注心。
如果我們能夠起觀到聲音為無常的物質,不斷的在改變,沒有本性。這就是智慧的觀察。如果有了這智慧,雖然多順耳或多逆耳的聲音都不能使你產生貪、瞋之心。
有句啟示“Sotava Bodhiva Yatha”意為修行者,雖然有耳朵,必須偽裝著耳聾。這啟示告訴我們不可隨心所欲的去聽聞。其意思並不是要我們把耳朵閉上,而是在聽聞的那一時刻必須專心。
如果要聽聞某種事情,必須注意這要聽的念頭,如果聽到聲音,注意這聽覺。這樣你可以得到內觀智識。
如果你沒有注意這「要聽」的念頭,你將誤認為是「我要聽」。這是不正見。而且會產生不潔之心。
但是在聽覺的那一時刻如果起觀,將沒有不潔之心產生。所以你每當要聽聞時,你必須小心去觀察。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