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下士道皈依三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4-21 20:47
標題: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下士道皈依三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皈依三宝
下士道 - 皈依三宝
p. 98 (3)
※﹝第二、习近后世安乐方便分二:① 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皈依,② 一切善乐所有根本发深忍信。﹞
这也是属于取心要的范围,当我们得到了暇满的人身,下面就劝取心要,在取心要过程当中,道次总体建立了以后,下面就分共下、共中、上士道。共下士道当中,正修下士意乐的第一科是发生希求后世之心,透过上面讲的念死无常、三恶道苦,眼前的一切就不是我们真正求的了,转而希求后世。第二科依止后世安乐的方便,就是现在要说的这部分。前面科判上面讲的是「依止」后世安乐方便,这个地方是「习近」后世安乐方便,文字不同没关系,只要我们懂得内涵就好。既然现世很快就会死,死了以后要下地狱,所以现世安乐是一无是处,我们真正能够求的是后世的安乐。既然要使后世更好,那这一世就要累积能够使后世更好的因。所以此处就说明习近后世安乐的正确方法。
趣入后世安乐的方便分两部分,第一、真正趣入圣教最殊胜的门是净修皈依,不仅要修而且要净修,这是第一部分。第二,我们不是要安乐吗?一切善乐的根本,就是要对于业果的道理发起深忍信。为什么不是只说「信」而说「深忍信」?信有几种,有一种是糊里糊涂就相信了,这种信不能帮忙我们真正解决问题。所以佛曾经告诉我们一句非常重要的名言:「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能让我们真正进入佛门的是信,可是如果是糊里糊涂地信,碰到一点事情就动摇了,这样的话,虽然是相信了,却没办法真正趣入,照着它去做,因此不可能真正了解它的内涵。所以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依照正确的方法去做;要依照这个正确的方法去做,一定要信得过三宝,才愿意弃舍自己的而跟着他学。真正的「信」本身要有很多条件,一开头确立了这个以后,才能坚固自己的信心。「信为欲依」,相信了才能策发起好乐心,向里边真正深入追求;「欲为勤依」,有了这样的好乐心才会努力去做,努力去做就得到好处。
「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皈依」又分成四部分:
※﹝初中分四:① 由依何事为皈依因,② 由依彼故所皈之境,③ 由何道理而正皈依,④ 既皈依已所学次第。今初﹞
趣入圣教的门是皈依,这种对三宝的信心不是普通的迷信,而是真正以智慧决择的智信。既然是智信就要说明,为什么要皈依的道理,因此先说「由依何事为皈依因」,以这样的原因要来皈依。那么皈依的对象应该是什么行相呢?这也要把握得非常正确。第三是用什么方法或者如何去皈依呢?第四,皈依以后又应该怎么做呢?这四科我们虽然还没有一步步深入地学,可是已经能够从这个纲要上面把握得准,这个正是智信必须的条件,而不是含含糊糊地迷信。所以先把纲要把握住了,然后对每一个纲要再一步一步地趣入。现在看第一个「由依何事为皈依因」,为什么要皈依?
【因虽多种,然于此中是如前说,于现法中速死不住,死殁之后,于所生处亦无自在,是为诸业他自在转。其业亦如《入行论》云:「如黑暗依阴云中,剎那电闪极明显,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间福慧略发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恒作重罪极强猛。」诸白净业势力微劣,诸黑恶业至极强力,故堕恶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发生求依之心。】
虽然皈依有很多原因,现在我们所学的,是要依据大师告诉我们的,从前面照着次第来,我们已经了解得很清楚,这一生很快就会死亡,根本没办法安住,死了以后不是没有了,一定要有个去处,而这个去处也不是自己能够把握的,谁做主呢?业。然而我们的业是怎么样的行相呢?大师引《入行论》来说明,实际上这也就是大师要告诫我们的。不但宗大师、阿底峡尊者、写《入行论》的寂天菩萨,乃至从佛以来所有传承的祖师们,也就是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这样告诉我们,而且没有一个例外,他们都是照着这样做而解决问题的人。我们希望解决问题,岂不也应该这样去走!
我们眼前有些什么业呢?「如黑暗依阴云中」,也就是说晚上再加上满天乌云,那是伸手不见五指,一点也看不见。「剎那电闪极明显」,忽然之间一个闪电非常地明亮。就是说我们世间所有的人都在深厚无明的覆盖当中,还要加上很多恶业的阴影,所以一点都看不见。这里的看并不是指用我们的肉眼看,而是指有无慧眼去看。我们根本没有力量选择是非,我常常会引用《前世今生》、《新世纪的饮食》来印证,大家都说现代进步了,实际上即使以世间法来衡准都是一团糟,已经够黑了,何况拿佛法来衡准。所以说黑暗再加上乌云,唯一的光明唯有剎那闪电。「如是佛力百道中」,就是说唯有佛的光明在黑暗当中现起,我们才能真正看见真相。我们必须靠着光明认识是法、非法,才能照着法去行,也才能多少积一点白净的福慧之业。实际上,我们都处在这种状态当中,就算有机会看见光明,也非常短暂,像剎那闪电般。所以真正能造福慧的机会,也就非常微少。所以我们的善极为羸劣,微弱得不得了。平常我们真正做的都是重罪,不但重而且很强猛。
我们干净、清白的业少得不能再少,而黑业非常强大,既然如此将来一定会堕落。因为这样而起大恐怖。我们不妨从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去想,早晨听到打板声,你是觉得生死轮回很恐怖,一心求出离,还要救一切人,于是马上起来,还是你想天气这么冷,再睡一会儿?这个自己心里很清楚。起来以后到大殿去唱念也是有气无力、打瞌睡,就算念咒,你是想为了救一切众生,提起全部精神念,还是痴痴呆呆地念?你仔细想想,我们所做的好事,其中都掺杂了很多恶业。面对着三宝却不恭敬,不恭敬是愚痴的正因,对我们也有损失。若是坏事,那更不用说了。所以稍微想一想,就会了解自己所造的业,了解了就会生起怖畏,既然害怕,就要去求救了。我们现在之所以做不到,就是因为没有生起怖畏心,所以前面这段话就是策励我们生起怖畏。由于害怕,就会想办法去求救,寻求可皈依之处。
【犹如陈那菩萨云:「安住无边底,生死大海中,贪等极暴恶,大鲸嚼其身,今当皈依谁。」】
下面再引陈那菩萨的话告诉我们:我们一直在生死大海中,这个生死大海,其广无边,其深无底。造成我们轮回生死真正的原因就是烦恼。烦恼现出来的行相以三毒为主。贪等三毒非常地粗暴,非常地恶劣。造了恶业以后,一定会被这个恶业所吞噬,那个时候会产生很大的恐怖,所以现在要求皈依。这段话最主要是让我们了解,我们的现况是在生死大海中,要对这个情况生起怖畏,然后因为起怖畏而求皈依。
【总为二事,由恶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虚言,则其皈依亦同于彼,若此二因,坚固猛利,则其皈依亦能变意,故应励力勤修二因。】
总结为两点:第一是对于恶趣害怕,第二是深深地相信三宝,能够从生死轮回大恐怖的境界当中,把我们救出来,这两件事非常重要。这必须是内心真实的感觉,不是嘴巴讲一讲的。假定只是嘴巴上讲一讲,那么这个皈依也是很浮泛。平常我们讲暇满难得,很多人却说暇满好像并不难得。我介绍《前世今生》是希望大家了解暇满难得,结果有些人看了之后,却说有这么多人在多生的转世中都是当人,所以人身不难得呀!其实那么多人当中有几个听见过佛法?听见了佛法,有几个相信佛法?即使是相信佛法了,有几个了解佛法的内涵呢?了解了佛法,又有几个照着去做?照着去做而内心生起皈依的又有几个?这在《前世今生》跟《生命不死》中找不到一个!所以暇满实在是非常难得的。
现在有很多人到处去皈依,皈依证有几十张,几乎每一位大法师都皈依过。这个叫皈依吗?这是现在很不幸的地方。这还算好的,有些人念一下「诸佛正法众中尊……为利有情愿成佛」,就认为自己是菩萨了。所以前面一再地策励我们,不是拿佛法去衡准别人,衡准别人根本错了,应该是要反观自己,我们必须懂得次第,而不是要求别人懂得次第。现在很多学佛的人觉得佛法很好,实际上内心当中并没有生起皈依的量。只要皈依的心没有生起来,嘴巴上面讲的都是空话,这样是得不到皈依的好处的。所以后面这一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努力修这两个因。
※﹝第二、由依彼故所皈之境分二:① 正明其境,② 应皈依此之因相。今初﹞
由于前面生起恐怖了,所以要找一个能够依靠的对象。这个分两部分:第一个正明其境,第二个说所皈依的对象应该有什么样的内容。
【如《百五十颂》云:「若谁一切过,毕竟皆永无,若是一切种,一切德依处。设是有心者,即应皈依此,赞此恭敬此,应住其圣教。」谓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应皈依,无欺归处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宝,如《皈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脱者依。」】
既然我们的现况是很快就会死,死了以后就被业所流转。因此真正要去皈依的对象,他必须是这个问题已经真正彻底解决了,一切的过失已经彻底净除,这是就离苦而言;此外,我们希望得到的一切功德,他已经究竟圆满。这两个是必须要的条件,前面是因,必然会产生后面的果,这点很重要。总之,我们思惟现生很快就会过去,而此生的一切到死的时候像作梦一样,什么都没有。死了以后并不是生命就终止了,还会有下一生,下一生到哪里是要看业来决定的。看到自己现在造的都是恶业,所以起恐怖而求皈依,既然这样,要皈依的对象也不离开这个原则,他一定在这个问题上面已彻底地解决了,不会因造恶业使自己堕落。否则,若他自己不能解决,你去找他有什么用呢!而且他的功德究竟圆满,这两个条件是必须要的。因此如果是自己真正有心,而且有智慧能够辨别得清楚的话,那一定会皈依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对象。实际上真正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而应皈依的就是佛。「薄伽梵」是梵文,也就是佛。既然佛是我们皈依的对象,他为了救我们所说的法,当然也是我们皈依的对象之一,依照这个法去实际上修行的是僧,就是我们的同伴,这就是应该皈依的对象的行相。
【应归之相分四,初者谓自即是极调善性,已能证得无畏位故,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第二者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善方便故,此若无者,纵往皈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第三者谓具大悲故,此若无者,虽趣皈依,不救护故。第四者谓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故,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先有恩惠,不与一切作归处故。】
对于应皈依的对象,应该要很仔细地了解可以皈依他的原因,这分四部分来看:第一、他必须己经绝对地调伏自心,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所以再也没有任何畏惧了。我们是有畏惧而去求他,他本身如果还有畏惧,那他自己还有问题,就像找医生,如果他自己也生病,更不知道怎么医别人,怎么能救你呢?所以他自己本身先要解决。这样还不够,还要加一个条件,必须在任何情况之下你去求他,他都能够帮忙你,而且懂得各式各样的方法。假定他没有这个条件,他虽然自己问题解决了,可是怎么帮人家他不知道,那还是没办法。就算他有能力也还不够,如果他不愿意帮忙,那还是不行。所以还要有大悲心。
大悲的内涵就是他要帮忙一切众生解决他们的痛苦,而且这个众生并没有任何限制。我们世间人也愿意帮别人忙,但对象往往有一定的限制,譬如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愿意帮忙,乃至于子女对父母或亲人也愿意帮忙,但对其他人就不一定。对朋友可以帮忙,对冤家就不愿意。所以不但要有能力,还要具足悲心。此外,还要有个条件,世间很多人,如果你好好地供养他、送他钱,他会帮你忙,否则不帮忙。现在这个条件是不管你有没有供养他,对他有没有恩惠,在任何情况之下,只要你真正愿意,如理找他,他一定帮你忙。所以财供养他不要,「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为什么要以正修行才能生喜呢?因为佛就是依着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现在虽然我们去皈依,可是如果不愿意照着他告诉我们的正确方法去做,那还是没有办法得救。最后这一点就说明这个皈依的对象是何等地崇高、何等地伟大!具足这四个条件,那才是应皈依的境。
【总之自正解脱一切怖畏,善巧于畏度他方便,普于一切无其亲疏,大悲遍转,普利一切有恩无恩,是应归处。此亦唯佛方有非自在天等,故佛即是所皈依处。由如是故,佛所说法,佛弟子众皆可皈依。】
总摄起来,第一个,自己的问题解决了。第二个能够帮助别人,能非常善巧地帮忙来求救的人解决问题。第三,他救的对象没有任何限制,不管是亲近的、陌生的、乃至冤家也好,他有大悲心,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救。从经论上我们看得见,世尊在世的时候有很多这种典型的公案。提婆达多一天到晚要害佛,佛则是大悲遍转,从来没有对他起一点点异心,对他和自己的儿子罗睺罗同等看待。第四是「普利一切有恩无恩」。真正能够具足这四个条件的,「此亦唯佛方有非自在天等」,就是除了佛以外,再也没有一位像这么伟大的人了。
在印度民间觉得最了不起的是自在天,我们民间也有各式各样的神,但这些实际上都不是真正的皈依处。如果了解了佛法,真正说起来,我们现在得到暇满的人身,远比他珍贵,反而倒过来皈依他,那是非常荒唐、非常可怜的事情。就等于我们手上有的东西远比他值钱,居然自己不会用而跑去求他,或者把自己的换给他一样,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明,现在我们学了佛以后,透过佛法才指出这个行相来。由于佛是所皈依处,所以佛所讲的法以及照着佛讲的法去行持的佛弟子众(也就是僧),这些也都是我们应该皈依的对象。
【由是若于《摄分》所说此诸理上,能引定解,专心依仰,必无不救,故应至心发起定解。由能救自二种因中,外支或因,无所缺少,大师已成,然是内支,未能实心持为皈依,而苦恼故。是故应知,虽未请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复无懈怠,无比胜妙真皈依处,现前安住为自作怙,故应归此。】
这个道理是《瑜伽师地论》的《摄决择分》当中所讲的。我们理论了解了之后,要多去观察思惟以产生定解,才能够专心仰望恭敬依靠。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绝对没有不救的,对这一点应该至心发起定解。
我们实际上是有问题、有苦恼的,因此要求皈依,所皈依的对象就是佛。真正得救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自己感受到痛苦需求救护,另一个是要有具足条件的人来救我们。现在外支(也就是外面救我们的这个因)不缺,因为佛已经成佛了,他也很愿意救我们,问题在我们的内心没有真实地以三宝作为我们的应皈依处,所以才会苦恼。
前面一再地强调、策励,叫我们多去观察思惟,在内心引生定解。若对这个理论不了解,那当然一点用场都没有,就是了解了,还要实际上认真地去思惟、观察,如果不努力地深入去思惟,那个时候我们的习性,或者说现行,还是如同以前一般被无明所使。皈依之前要先思惟苦,苦思惟起来了,还要再思惟皈依处三宝的可贵,所以下面告诉我们要去思惟它的功德。
大师外支已成,而我们由于内心当中并没有真正一心一意地归投依靠,所以才苦恼,因此我们应该了解佛的特征。平常人即使你去求他也不一定能求到,佛则是无时无刻不想帮你,他不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而且他有大悲心愿意帮助别人。他在任何情况之下永远在大悲心当中,一点也不会懈倦,所以佛才是真正能救我们的,再也没有比他更超胜的了。他是真正无比胜妙的皈依处,我们应该皈依他。
【《赞应赞》云:「自宣我是汝,无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诸众生。大师具大悲,有愍愿哀愍,勤此无懈怠,有谁与尊等。汝是诸有情,依怙总胜亲,不求尊为依,故众生沉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获利,能利他诸法,除尊非余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办,由内力未全,愚夫而受苦。」】
《赞应赞》是佛弟子赞叹佛的功德的。佛自己说:「我是你们无怙者的助伴。」因为佛初发心就是为了要救一切众生而积资粮,现在成就了以后,他所做的没有别的,就是以大悲心抱持、救护一切众生。再没有人能够跟佛相比了,只是我们自己不去皈投依靠他,所以才会沉溺苦海。
前面说明为什么要皈依,以及在这个原因之下所应皈依的对象,下面讲怎么去皈依。
※﹝第三、由何道理而皈依者。《摄决择》中略说四事:① 知功德,② 知差别,③ 自誓受,④ 不言有余而正归皈依。﹞
这里是引《摄决择分》当中所说的皈依的纲要,一共分成四个部分:要知道三宝的功德;还要知道三宝的差别,就是三宝各有什么特征;第三个自己誓愿去受皈依;最后是「不言有余」,除了三宝再没有其它的皈依处了。
为什么要先知功德?在前面提到,我们是因为苦逼所以求皈依,这是推动我们的力量,但如果对所要皈依的对象的功德不了解的话,我们就不会去皈依他;或者理论上清楚了以后,如果不能透过思惟使内心当中真正改变的话,我们还是会随顺着自己的习气。既然因为怕苦而找能解决我们痛苦的对象去皈依,当然对所皈依的对象有什么功德,我们一定要先知道。知功德跟知差别,就是确实了解所皈依的对象他具有什么样的好处,以及三宝之间的差异,这两个条件具足了,皈依的第二因才是真正地圆满。
下面讲自誓受,既然了解了这一点,自然而然谁都愿意誓愿去皈依。愿就是好乐心,誓愿则是非常强盛的好乐心。我们是经过辨别了之后,确信佛、法、僧才是救我们的。除了这个以外,其它不顺这个正确的因的对象,当然就不愿意去皈依。我们就是因为找不到离苦得乐的正确的因,所以才产生痛苦,现在找到了,怎么可能再去皈依别的?如果去皈依别的,真正的好处就得不到了。所以这里是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皈依的原则。
※﹝初知功德而皈依者,须能忆念归处功德,其中有三:① 佛功德,② 法功德,③ 僧功德。今初分四﹞
大师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不但要了解,而且要不断思惟忆念所皈依处的功德,也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先说佛功德,佛功德分成身、语、意、业四部份,就是除了身、语、意以外,还要知道佛做些什么事。
【身功德者。谓正思念诸佛相好,此亦应如喻赞所说,而忆念之。如云:「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等同金山顶,为霞云缚缠。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
我们所以皈依他,是因为了解他有这样特别的功德。就像我们为了要脱离三恶道苦而努力去思惟,就会有强盛的力量推动我们很想逃开一样,现在也努力思惟三宝的功德,透过皈依我们不但能够逃得开苦,而且将来能够像佛一样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思惟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偈颂中所讲的内涵,文字比较容易了解,了解了以后,主要的还是在我们怎么去思惟决择。
偈颂中只是举出一部分身功德,实际上佛的功德是无量无边,我们完全无法想像的。第一句总说佛的身功德。佛身有种种的相好庄严,其庄严是我们无法仰望的,就如同万里无云的秋空,以宇宙间所有的星星庄严着一般。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八万四千无量的形相庄严,佛身是所谓紫磨金色,这是我们勉强以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去想,实际上,他比我们想像得到的珍贵,不晓得要超越多少倍。就像地狱的苦,我们世间再苦也没办法去想像地狱的苦;同样地,我们世间再好也没办法想像世尊的好。我们只能以世间最好的东西努力去想,来策动我们对世尊的仰望,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下面说佛身像金山的顶一样,我们可以试着去想,人间所仰望的是不是金子?得到一点点金子就乐了;而佛像金山一样,无比地光耀,无比地庄严。先说他的面轮,然后说他的嘴、手、脚,也就是五官当中最主要的部分,这些我们都要好好善巧地去思惟,这是佛的身功德,也是我们眼根所对的。佛的身相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意义,除了无量庄严以外,任何人一看见他,就会产生无比的力量。所以我们如果了解了这点,就知道经论上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佛身是无量的功德所庄严起来的,这是我们无法想像的,如果我们要了解佛的身功德,就要阅读经论然后多去思惟。
【语功德者。谓随世界,所有有情,同于一时,各各申一异类请问,能由剎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以一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能各随自音,而生悟解。应思惟此希有道理,】
世界上所有的有情在同一个时候提出不同的问题来,世尊当下就能以「剎那心相应慧」,不要经过思索地,马上能够把握住所有的问题,而且他一句话便能够解答一切。妙的是,问他的众生各各不同,用什么语言问他,就听见佛用什么语言回答,问什么内容,佛也回答什么内容,不管深浅完全能够回答。这是佛的希有功德,我们觉得好像不大可能,实际上这是由于我们无明、福薄才会产生这样的看法。就是世间的普通人,透过学习都可以多少做得到,的确有人可以一面跟人讲话,手里还做着事情,脑筋里又想着别的事情;或者是一面在打计算机或开车,旁边有人跟你讲话,你还是可以一方面眼睛看着前面,一方面与他应对。我们的确有这个能力的,如果我们不断地练习、增长,是绝对做得到的。
在我小的时候,曾看见过做生意的账房,他们都有这个本事,一手拨着算盘,一手记帐,眼睛看着帐簿,跟他讲话他也能应对,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别的东西可以做错,帐做错是非常严重的,真正有本事的账房就是这样。很多祖师大德也都有这种本事,但他们不会炫耀,因为佛法的中心是在业感缘起,而不是这些神奇异能。憨山大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位大师,他有一个很有趣的本事。他有一段时候很至诚恭敬地写经,全部精神都贯注在上面。如果是我们全部精神贯注在上面,旁人讲话就都听不见了,甚至会觉得人家干扰;他非常恭敬地写,别人跟他讲话他也可以应对,所以有人赞叹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也有人怀疑。曾经有人想要试试他,一口气找了好几个人去,大师在那儿很至诚恭敬地写经,好几个人同时问他,每个人问的问题都不一样,都是奇奇怪怪的,但是大家都感觉到,他所回答的话就正如你问的,丝毫不差。平常我们在做简单的事还可以回答,现在有好几个人在同时间问,这是很复杂的,而且他又全神贯注于写经,竟可以无误地回答。
我举出这些例证,是要告诉大家,如果你们真正透过正确的方法去练习,法尔如是,我们本身就有这个能力的。只是我们都被无明习气所覆盖,自己还很执着,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广论》前面叫我们要断器三过。在《中庸》有两句话「贱而好自专,愚而好自用」,我们已经这么差,却还很执着,不愿意放下自己,好好地接受圣贤的教导,这个才是我们问题的根本所在。
【如〈谛者品〉云:「若诸有情于一时,发多定语而请问,一剎那心遍证知,由一音酬各各问。由是应知胜导师,宣说梵音于世间,此能善转正*轮,尽诸人天苦边际。」】
世尊为什么这么了不起?因为他已经彻底解决一切问题,圆满一切功德,所以最殊胜的导师只有佛,二乘的圣者和菩萨多少也证得,但是证得最圆满的只有佛。他以梵音宣说正法,梵音就是清净的音声,他能够善巧地转种种的正法之轮。*轮有好多种意义,「轮」是转动的意思,也就是说,佛把他体证的法经过语言转到我们的心里,把我们的烦恼摧破、压碎,烦恼净化了,业就改善了,因此能够「尽诸人天苦边际」。在三恶道当中固然是苦,其实人天也是苦,但是要跳出生死轮回,三恶道是没能力的,只有人天可以。透过了世尊的正法,能够把所有的苦究竟圆满地通通净除,那就是世尊的语功德。
【又如《百五十颂》云:「观尊面可爱,从彼闻此等,极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语能静息,贪尘如雨云,拔除瞋毒蛇,等同妙翅鸟。摧坏极无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刚。见义故无欺,无过故随顺,善缀故易解,尊语具善说。且初闻尊语,能夺闻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诸贪痴。庆慰诸匮乏,亦放逸者归,令乐者厌离,尊语相称转。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语利众生。」应如是念。】
《百五十颂》当中说,世尊的形相无比的庄严,他说法的语言和美到极点,任谁听见了以后,内心都会完全被他吸引过去,这是从表相上面说;进一步从内容上面看,佛能静息我们种种的烦恼毒,我们的贪像灰尘一样无量无边,不晓得有多少,佛就像雨云一样能止息它。瞋像毒蛇一样,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蛇跟龙的克星就是金翅鸟,一碰到金翅鸟,他们就降服了。世尊也是一样,能够解除我们的瞋毒。还能摧坏我们的愚痴无知,就像日光照破黑暗一样。我们还有一个大困难─我慢,我慢如高山,而佛语就像金刚一样,所有的东西都被他摧破,而且他真正能够丝毫没有错误地见到问题的中心,所以说「见义故无欺,无过故随顺」。「善缀故易解,尊语具善说」,他能非常善巧地解释,如果不善巧的话,他讲的虽然是正确的方法,但是因为义理非常深奥,所以我们不一定真正能够懂,现在世尊能够非常善巧地把最深、最难的法表达出来,使我们容易了解,所以世尊讲的法,真正是最究竟圆满的,所以是「善说」。
再进一步来说,世尊讲话的言音非常和美,因为他法尔具有这种功德,我们不管在做什么,佛一讲法,我们没有一个人例外的,整个心都会被他吸引。至于所讲的内容,假定我们照着去正思惟的话,一定会了解。我们不是不能了解,问题是欠缺去思惟,如果正确思惟的话,一定能把三毒净除。我们觉得自己很欠缺,现在得到了佛法,所以会感到庆慰,这也是放逸者的皈依处,因为我们原本好乐世间的种种,听了他的话马上生起厌离。「尊语相称转」,对于不同的根器,佛能够恰如其分、善巧地转种种的法来净化我们的烦恼。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听见了佛语会无比地欢喜;中等智能者听了能够增长智能;「能摧下者翳」,「翳」就是眼睛被遮蔽了,佛法能够净除我们的无明黑暗,这个就是世尊的语功德。佛的语功德无非只有一件事情──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不但要知道,更应该这样去思惟,时时忆念。
【意功德分二,智功德者,谓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观掌中庵摩洛迦,智无碍转,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余者,所知宽广,智量狭小,悉不能遍。】
佛的意功德分智跟悲,其中智慧功德就是对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所有该知道的──佛没有不知道的,而且知道的程度,就像看掌中庵摩洛果一样。平常我们看东西,远远地看不清楚,拿在手上就能彻底看清楚。
什么叫「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呢?一个是讲性空──真谛;一个是讲缘起──俗谛。有一句话说:「人生是有限的,以有限的人生,要想认识无限的宇宙是不可能的」。通常世间人的看法是这样,这是因为并不了解佛的功德;若能真正了解佛的功德,照着佛法去做,我们人人可以像佛一样认识一切。我们把一切法总括起来可以分两种:一个是缘起相,一个是性空的部分。缘起就比如你用功读书,将来就能得到好的成绩等等,一切人事物都是展转相关的。真正最究竟、圆满的缘起就是法界缘起,任何一样东西要推它的原因,可以推到重重无尽,这就不是普通人所能缘得到的,但是世尊能够缘得到,这是尽所有性。
性空则是说任何一样东西它的体性都是空,这叫如所有性。因为是性空所以是缘起,因为是缘起所以性空。佛对这两个都能够看得很清楚,所以说「智无碍转」,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了知一切,所以世尊(能仁就是世尊)的智能遍知一切,除了佛以外,其他的菩萨、声闻就没有办法了解得这么透彻。世间的凡夫那根本不必谈,就算相似地认识了一点点,真正的内涵也不可能知道的。
【如《赞应赞》云:「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除尊余一切,唯所知宽广。」又云:「世尊堕时法,一切种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诸法动非动,若一若种种,如风行于空,尊意无所碍。」应如是念。】
法界所有一切事物的缘起,在世尊看起来就像看掌中的酸果(庵摩洛果)一般。世尊意功德中的智慧功德,能够遍观法界一切,不管是「动、不动」,「若一、若种种」,他去观察的时候没有一点障碍,所以说「如风行于空」,就像风在空中一点障碍都没有一样,世尊的智慧对于一切东西都能够彻底明了,我们应该这样忆念,这是佛的智慧功德。
【悲功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无所自在,能仁亦为大悲系缚无所自在。是故若见诸苦众生,常起大悲恒无间断。】
一切有情之所以不能自在,是因为我们有烦恼和业,而世尊烦恼、业都解决了,可是也有一样东西绑住他──大悲。世尊由于大悲推动,使他要救一切众生,这令世尊不能自在。也就是说,世尊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众生;我们只为自己而忙,但世尊不是,他所有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所忙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要救一切众生。所以前面说大师外支已成。见到众生苦,世尊的大悲从来没有间断过,没有一剎那停止过,永远随着大悲转。他有悲心又有智慧,这是我们应该认识而不断思惟观察的。
【如《百五十颂》云:「此一切众生,惑缚无差别,尊为解众生,烦恼长悲缚。为应先礼尊,为先礼大悲,尊知生死过,令如此久住。」〈谛者品〉亦云:「若见痴黑暗,常覆众生心,陷入生死狱,胜仙发悲心。」又云:「若见欲蔽意,大爱常耽境,堕爱贪大海,胜者发大悲。见烦惑众生,多病忧逼恼,为除众苦故,十力生大悲。能仁常起悲,终无不起时,住众生意乐,故佛无过失。」应随忆念。】
《百五十颂》赞叹世尊说:一切众生虽然形相千差万别,可是有一样特征是大家共同的,那就是为烦恼所缚。世尊为了解除绑在我们身上的烦恼,所以他被悲所缚,而这个悲也是恒常无间断的。那到底我们应该先礼世尊,还是先礼大悲?这不是提出问题,而是策励我们,告诉我们世尊的悲功德。因为世尊充分了解世间的过患,由他的悲心所策动,永远住在生死中帮忙我们解决这问题。〈谛者品〉讲的黑暗不是没有阳光的黑暗,是由于愚痴不了解事实真相的黑暗,这个黑暗我们称它为「无明」,无始以来永远盖着我们,由于看不见事实的真相而造种种业,所以就在生死轮回的牢狱当中永远跳不出来。现在世尊(胜仙就是指世尊)发慈悲心要救我们,看见我们被欲所蒙蔽,自己还认为这个很好不断追求,沉溺在爱贪的大海当中,总是被烦恼所逼迫。为了要除掉一切众生的苦,所以「十力生大悲」,十力就是指世尊,因为世尊有十种殊胜的智力。有人会说:那佛还不是一样在生死轮回当中吗?不是,佛已经彻底解决一切问题,他之所以在这里正是他的功德,「智不住三有」,他的智慧能够把生死轮回当中的一切境界看得很清楚,绝对不会为它所绑。佛之所以还跟我们在一起是因为「悲不住」,由于佛的悲心,所以他不会住在当中,前面说「能仁常起悲,终无不起时」,所以看起来佛好像跟我们众生一样在生死当中,实际上佛是没有过失的,这个就是佛的意功德。 以上是佛的身、语、意功德,下面是佛的业功德,每一个凡夫都在造业,佛的业是什么呢?
【业功德者。谓身语意业,由其任运无间二相,而正饶益一切有情。此复由于所化之别,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其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定作一切所应作事。】
前四句是总的,世尊的身、语、意都是任运、无间地正饶益一切有情,不但愿意帮忙一切有情,而且是正确无误的。现在世间上也有人能够帮忙我们,可是并不普遍,而且帮忙我们的方法并不正确,所以没办法真正地解决问题;世尊却不然,他帮忙我们有两个特征:一个是任运,一个是无间。任运就是自然而然就是这样,像前面说世间所有的众生,每个人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他以剎那心相应慧,不须经过思考自然就能够回答,佛有这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从不间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既然佛有这样的能力,那岂不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被他救出来了?没有的原因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了,大师外支已成,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内支的问题。由于所化的众生不同,只要因缘具足,世尊没有不救他的,而且一定救到圆满的程度,远离真正的衰、损,一定会做所有应该做的事情。了解了这些,我们应该策励自己,大师外支已成,问题是我们怎么把贪着世间的心转变过来,怎么把眼前绑住我们的业,照着世尊告诉我们的方法一步一步想办法净除,这整个的内涵也就是现在学的《菩提道次第广论》。
【如《百五十颂》云:「尊说摧烦恼,显示魔谄动,说生死苦性,亦示无畏所。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岂有此余事。」《赞应赞》云:「尊未度众生,何有是衰损,未令世间会,岂有此盛事。」应忆念之。】
就像《百五十颂》说的:世尊所说的法只告诉我们一件事情──要摧破烦恼,因为这是生死的根本。现世的一切都是「魔谄动」,都是魔所化现要来害我们、骗我们的。世尊特别指出在生死轮回当中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实际上其本质都离不开苦,这是就我们眼前来说。另外,佛也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达到无畏,才是我们该去努力的。「思利大悲者」,佛唯一想做的、不断思惟的就是如何利益一切有情,他是这样的一位大悲者,凡是能够利益众生的事情没有不做的。《赞应赞》也说:世尊如果不度众生,怎么可能有这样衰损的事情?世间所有的好事,没有一个例外的,都是世尊赐给我们的,我们应该这样去忆念,这个就是佛的业功德。以上是简单、约略地说明佛的身语意业功德。
【此是略说念佛道理,若由种种门中忆念,亦由多门能发净信,若能数数忆念思惟,则势猛利常恒相续,余二宝德,亦复如是。】
这对我们非常重要,上面讲的念佛道理是简单的说明,假定我们能够由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忆念、思惟佛的种种功德,就能够从很多方面引发净信心,不但「信」而且「净信」,这个才是真正我们要的。现在我们普通人的信,可以说是不清净的迷信,因为并不了解真实的状态,只是人云亦云。假定不但引发了净信,还能够数数思惟的话,那这个信心的内涵会非常猛利。平常我们的信心很弱,所以挡不住烦恼,假定心很猛利的话,那一定可以挡住烦恼。平常我们听课常常有人打瞌睡,就是因为心里并不猛利;假定我们多思惟佛的功德的话,一定不会这样,这是我们眼前能体会得到的。能这样的话,不但猛利而且是常恒相续。思惟佛的功德是如此,思惟法、僧的功德也是如此。
【由如是修,若善了解,则诸经论多是开示三归功德,此等皆能现为教授。】
前面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如果能照着这样去做,就能了解所有的经论都是告诉我们三宝的功德,因此都是眼前最佳的修行教授,指导我们怎么一步一步地去做该做的,解决我们的问题。要了解佛的功德要多去思惟观察,常常忆念。如果能够这样信心就会增长,而且强盛猛利,所有的经论都指出这个特点。
【念观察修皆是分别,于修行时,而弃舍者,是遮此等集聚资粮,净治罪障非一门径,故于暇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为大障碍。】
正式修行是从皈依开始,之所以皈依,是因为了解佛有种种的功德,有能力救我们,这必须透过听闻,然后如理观察思惟,透过不断地思惟、系念才会产生信心。有一类人对佛法产生误解,觉得不需要去思惟。在道前基础里面曾经破除邪执,其中有一类错误的执着,以为去分别思惟是不对的,透过这种错误的观念,自然不会多去思惟观察,多去忆念,所以大师特别针对这一点告诉我们,这个是修行非常严重的障碍。假定有人持这种想法,以为观察思惟都是分别,认为正式修行的时候是不要思惟观察的,如果这样的话,那就犯了非常严重的毛病。因为要集聚资粮等等,必须透过思惟,现在你不思惟的话,那么集聚资粮、净除罪障等这些前面必须要修的方便法门都被挡住了,虽然得到了暇满人身,也想趁这个机会如法如理地修各式各样的法,但是因为正确的修法挡住了,就会白白浪费了人身,所以这种见解是一个大障碍。因此,这个错误应该拿掉,拿掉以后,才会如理地努力去做。
【此等若作常时修持,心随修转。故于初时修心稍难,后时于彼能任运转。】
我们了解了这个理路以后,要恒常去努力。由于过去所造的罪障所覆,所以会不想做,而且资粮也不够,做也做不好,但是只要破除了这个见解上的障碍,就会推动我们努力去做,经过一段努力以后,我们的心就会改变过来了,以前不习惯的会变成习惯。很多人都有这个经验,刚来寺院的时候,一样一样改,特别是要念书、背书,觉得这件事情好辛苦。当然,一定是先认识了正确的理路,知道这是我要的才会来,但这还不够,并不是说概念转过来了以后,拿起书本就背得出来,必须不断地背,背久了成习惯,很容易就能背得出来了。所以必定要先将错误的见解拿掉,拿掉了以后,不断地去学习,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的新的、如理的这个习惯就会养成。修行也是如此,其实我们一路走上去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好像蛮困难,但是你只要不断去做的话,久而久之就行了。所以太贤法师有一首很有名的偈:「初入恒难永无易,由难若退何劫成。」刚刚开始进入的时候总归是难的,一步一步走上去时,都会有这种类似的问题。如果不能克服反而退下来的话,你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若不成功将永远沦落在这个苦海,受极端可怕的地狱苦。
我曾听见一位居士叙述他自己的经验,我觉得这些例子都是三宝给我们的不可思议的加持,他说他在今世曾遭遇种种的苦,因为祈求三宝而得到加持,居然能看见自己为什么要受这样的苦。他看见自己过去世曾因为恶业而堕地狱受种种痛苦的相状,因为此世能亲身感受到,所以皈依的心就非常强猛,正如书本上面所告诉我们皈依二因的内涵。所以经论上所说的我们称它为定量,量就是正确无误,丝毫不能变动的真实相,而佛是「具量士夫」,由这样的圣者来告诉我们正确无误的内涵。所以我们除了修行是没有退路的,了解了这一点,自然而然会向前去克服困难。
【又若能念,愿我当得,如所随念,如是佛者,是发菩提心,一切昼夜恒得见佛,于临终时任生何苦,然随念佛终不退失。】
因为不断地努力去修习忆念三宝的功德,觉得三宝有这么大的功德,不但会希求救护,进而会生起羡慕之心,乃至于发愿效学,希望自己能像所忆念的佛一样圆满,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内涵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要解决一切众生的痛苦,我们现在没有这个力量,只有成佛才能够成办,因此我要像佛那样。尽管理论上会感觉发菩提心是很难的,其实这个因就从皈依的时候开始,假定一开头就走对了,然后过程当中积的都是这个因,这样走上去,到时候要发起菩提心就容易了,这就是道次第无比珍贵的地方。所以前面道总建立的地方说,从下下开始努力,自然而然很容易就走到上上去,因为「下」本来就是「上」的前行,也就是它的基础、准备工作,这个做好了,自然能够一步一步向上跨。所以从进入佛门开始,不断地走上去,都在增长菩提心的因种。
因为恒常忆念,所以「一切昼夜恒得见佛」。这个「见」有两种,一种是用肉眼去看,而佛是以法为身的,究竟的内涵在我们没有证得空性之前是不了解的,因此必须以我们的心眼去见。佛无时无刻不在加持我们,只是我们的心不趋向他而已,如果我们的心趋向他,念念去忆念的时候,那就等于见到他一样。平常我们想做一件事情,但当痛苦来的时候,往往就会被那个苦境牵走了。如果我们的皈依强盛的话,不管再怎么痛苦,即使在临命终最痛苦的时候,我们念佛的心还是不会退失,而且会很清楚。
我们之所以要念佛,本来是怕死了以后掉到地狱里去。就像平常在生病痛苦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可能忘记,但绝对不会忘记找医生,不但不会忘记,反而还会把医生记得特别牢,因为我们了解医生是能正确地解决我们病苦唯一的救护者。所以当理路认识正确了,如果你平常就能够养成这个习惯,在潜意识里至心皈依的话,临终时当然不会退失。我们之所以不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因为根本没有找到正确的因,或是理论上找到了正确的因,可是没有去努力修习、串习。见解上找到正确的因,而且实际上去努力串习,就像平常人死的时候会呼爹叫娘或找医生一样,临死的时候当然不会忘记念佛!在我们想像中好像很难,其实难就难在我们因为颠倒而不知道、不如法行。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观念。
前面这一段告诉我们,如果依着错误的认识,以为观察修是分别而弃舍的话,那整条佛道要集聚资粮最前面的入口就被挡死了,乃至弄错了,那后面还有什么可谈?这个是现在末法最可惜、最可怜的一个现象。其实,不要思惟分别是学禅学错的人的错误概念,并不是禅宗的错误,这两个要分清楚。禅真正要见的是空性,在空当中没什么好分别的,但这个必须从前面的基础,有次第地一步一步深入,到时候自然能得到那个果──在空性当中能所通通消失掉了,没有什么好分别的,这叫无分别智;而我们现在却弄颠倒了,倒因为果。所以如果一开始就不要分别的话,不会分别是非的畜生反而变成是最好的,有这种事吗?这几句话是大师告诉我们的,它的根据在《三摩地王经》,下面就引出来。
【《三摩地王经》云:「教汝应悟解,如人多观察,由住彼观察,心能如是趣。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常能修随念,心趣注于此。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欲我成无上,胜世愿菩提。」又云:「清净身语意,常赞佛胜德,如是修心续,昼夜见世依。若时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夺。」】
《三摩地王经》上的偈就是前面讲的内涵,透过了听闻善知识的教诫,了解了佛陀世尊的功德,接着就是要去修。我们平常如果多去思惟观察的话,自然而然心就会安住在所观察的对象上跟着这个跑。现在我们要观察思惟的是佛无量的功德,佛功德之中最主要的就是他的智慧,经过不断地修习,心就会专注在这上面,自然而然一切时处都会觉得佛陀是这么伟大,心心念念要解救我们,我也愿意像世尊一样,这种心情就是世间最殊胜的愿菩提心。菩提心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种,详细内涵后面会讲。又说:只有佛的身语意是完全清净的,如果我们愿意效学,能恒常地赞叹佛殊胜的功德,这样来修心续的话(称为「心续」是因为心念本身是相续的),那么昼夜心都能够念着佛,内心念着佛就等于见到佛一样。如果能够这样去做,即使生病了乃至于快死了,心心念念仍是念佛,所以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退失念佛,也因此而「苦受莫能夺」。我们平常在受苦的时候,皈依的心情往往会消失,但是如果能如理地忆念,不仅仅是面对苦乃至于死,念佛的心也不会消失。
【博朵瓦云:「若数数思,渐能深信,渐净相续,能得加持。由于此上获得定解,故能由其诚心皈依,若于所学能正习学,则一切事悉成佛法。吾等对于诸佛妙智,尚不计为准洽占卜。」】
博朵瓦尊者说:假定能够恒常地如理思惟,净信心会渐渐增长,我们的身心相续就能够渐渐地清净、净化,这样就能得到加持。经由这样修习,能够产生殊胜决定的见解,不再受任何动摇,这才是真正诚心的皈依。如果对我们所学的能够正确地修学,那眼前所做的一切事都是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特点。
虽然正走应该是这样,但是现在实际上的状态是,我们「对于诸佛妙智,尚不计为准洽占卜」。有太多人从来不晓得有佛,或者虽然听见了但不相信,但是这地方的「吾等」是指信佛的人,或者是曾皈依过而自以为是信佛的人。我们这些信佛的人,实际上是不是真正能做到一个诚信的佛弟子相?佛有这么了不起的智慧功德,我们应该是一心皈投依靠他,但实际上我们对佛智慧功德信仰依赖的程度不是这么高,往往把佛的智慧看得还不如一个算得很准的算命先生。
【此复说云:「譬如有一准利卜士说云,我知汝于今年无诸灾患,则心安泰,彼若说云,今岁有灾,应行此事,彼事莫为,则励力为,若未能办,心则不安,起是念云,彼作是说,我未能办。若佛制云:『此此应断,此此应行。』岂置心耶?若未能办岂忧虑耶?反作是言:诸教法中,虽如彼说,然由现在,若时若处,不能实行,须如是行。轻弃佛语,唯住自知。」】
举一个实际上的例子,譬如有一位算得很准的算命先生说:你今年的运很好!我们心里就很安然;假定这位算命先生说:你今年有灾难,若要解掉这个厄运,哪些事不要做,哪些事应该做。这时候通常我们就会被说动,努力照着算命先生的话去做,如果没有去做,心里就会不安:「算命先生告诉我要这样做,我还没做呢!」我们对世间算得很准的算命先生是如此,但是对佛是怎样的呢?
佛制了戒,告诉我们应行应止,假定我们平常欢喜做的,在佛制定的戒律里说那对我们将来真的不好,应该要断除,我们会放在心里吗?反过来,虽然我们不习惯也不想做,但是佛告诉我们这个要做,我们会照着佛所说的去做吗?假定做不到,我们心里面会忧愁吗?对比一下,算命先生告诉我们的,我们会听,如果做不到我们会忧愁,但是佛告诉我们的,我们不会在意,也不会忧愁,不但不忧愁,反而还会说:佛陀的教法虽然是这样说,可是因为现在时代不同,地点也不同,不能照着佛讲的道理去做,应该要像我们这样才对。
博朵瓦的时代相当于中国的宋朝,距今约一千年,宗大师引他这句话,代表宗大师的时代也是如此,藏地当时佛教的状况远比现在好,我们现在也是如此的相状。对于佛制的很多戒条,有些人就会说:「现在这个时代已不一样了。」用很多理由解释说佛世是什么缘起,如果佛在现代他不会制这个。当然我们不一定要死死地执着佛制的戒相,而是要了解它内在的精神,因为佛是根据这个精神而制定法则的。当然我们最好能把戒相及戒的精神内涵这两点都把握住,但它到底是什么精神,我们凡夫并不了解,这个才是真正麻烦的地方!所以应当谨遵佛制努力去做。
「轻弃佛语,唯住自知」,我们实际上很轻慢,这才是最严重的过失。我们将佛所说最殊胜、唯一能救我们的法舍弃了,反而拿自己的见解来处理事情,这就是我们的根本错误。无始以来的「我」──无明,明明是虚假的、骗我们的东西,但是我们就拿这个自己伤害自己!而今佛来救我们,我们却不接受,这是什么原因?简单地说,因为我们的障重福薄。以上说的这些,但愿大家了解了好好地努力忏悔。前面讲的还记得前生事情的那位居士,他遇见了绝大的痛苦,幸好遇见了佛法而晓得去忏悔,经过努力忏悔以后,净相现起,这个是三宝的加持。所以我们现在真正最重要的事,是先要晓得错误,然后至诚恳切地去忏悔,决心要改过,而且还要能够依着法去做。因此,我们应该弃舍自己的执着,照着佛语去做,这就对了,这就是真正皈依应该有的内涵。
【若不观察,随心爱乐,唯乱于言。若非尔者,内返其意,详细观察,极为谛实。故当数数思佛功德,励力引发至心定解。】
前面这些道理是一个衡准的标准,我们要拿来如实地观察自己。本论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要很认真地去观察,假定听完了、讲完了不去观察,只是心里面想想而已,那只是嘴巴上面空讲,没什么意思的。相反的,如果我们能如理去观察,反过头来看看自心,仔细去检查的话,会很实在地了解,我们现在犯的毛病就是这些。知道了佛的功德,为什么无法至心皈依?因为我们并不是真正了解佛的功德,之所以会相信算命先生,是因为我们觉得他有能力帮我们,假定你不断地去思惟观察佛的功德,一比较,算命先生怎么能比得上?在任何情况下根本找不到像佛这样的觉悟者。算命先生你尚且会相信,佛有这么伟大的功德,你怎么会不相信呢?这时,你自然而然很容易转变过来,所以这地方一再地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思惟佛的功德,努力在内心发起定解。
【此若生者,则于佛所从生之法及修法众,亦能发起如是定解,是则皈依至于扼要;此若无者,即能转变心意皈依,且无生处,况诸余道。】
如果对佛功德生起了定解,再去思惟佛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功德是来自如法修行,因此对法也一样地会觉得它有无比的功德。而僧是已经照着法修行的人,我们应该跟随他们依法修学,这就是三宝。对佛、法、僧都能发起这样的定解,就会一心一意地相信他,真正地归投依靠,不但理论上晓得他是唯一可以救我们的,而且一心一意要皈投依靠,希求救怙,内心跟以前不一样,完全转变过来了,这样的皈依,才能真正把握住中心。
如果这个没有的话,连转变心意的皈依尚且未生(所谓皈依,你了解了以后内心一定要有转变才对),其它的更不必谈了。好比你生了病根本不想找医生,那医生为你开药、治你的病,这些都不会有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因此,我们就能了解:为什么这里要我们观察思惟佛的功德,乃至于身、语、意、业功德分别思惟,而且还一层一层抽丝剥茧把我们的错误指出来,策励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步步深入,并让我们了解对佛功德生起定解的好处,以及没有定解的坏处,这些都是本论最殊胜的地方。
【法功德者,谓由敬佛而为因缘,应作是念,佛具无边功德者,是由证修灭道二谛,除过引德,以为自性,教证二法,而得生起。如《正摄法经》云﹕「诸佛世尊,所有无边无际功德,从法生起,受行法分,法所化现,法为其主,从法出生,正法行境,依于正法,法所成办。」】
因为我们恭敬佛,就会想知道佛怎么会有这样的功德?原来他是由于修道证灭,将所有的过失全部尽除,所有的功德全部圆满,这是依据教量跟证量而生起的。教量是从听闻思惟而得的一种比量,就像地图一样,得到了比量以后,如法去修行现证而生起真实的功德。因为这样,当然我们对法也会尊敬。就像《正摄法经》说的:诸佛世尊的无量功德是从法生起,因为他接受了法,并照着法去行。「法所化现,法为其主,从法出生」,这是从不同的面来说明这件事情,下面是僧功德。
【僧功德中。正谓诸圣补特伽罗,此亦由念正法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门中,而为忆念。《正摄法经》云:「于诸僧伽,应如是念,谓说正法,受行正法,思惟正法,是正法田,受持正法,依止于法,供养于法,作法事业,法为行境,法行圆满,自性正直,自性清净,法性哀愍,成就悲愍,常以远离为所行境,恒趣向法,常白净行。」】
所谓僧有两种:圣贤僧(胜义僧)跟世俗僧,真正来讲还有哑羊僧、无惭愧僧。我们凡夫依照着教理,如法依戒定慧慢慢地修持上去,还未亲自证得,这叫做世俗僧。现在这里所指的是照着教理修持上去,亲自证得、见到胜义谛的圣僧,他的功德是坚实的,因为这是得到果位的僧。什么叫哑羊僧、无惭愧僧呢?虽然剃了头,形式上也受了戒,披了这件袈裟,可是对佛所说的教法根本一无所知,问他什么,他就像哑吧一样回答不出,所以是「哑」;叫「羊」是比喻他就像畜生一样愚痴。「无惭愧僧」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还不知道惭愧。后面这二种都是地狱种子。总之,世俗僧就是指我们在凡夫地,一步一步依次第修上去,这是因;得到的果就是圣僧。现在僧功德主要是指果位的圣僧,当然这个果一定从因而来的,所以也可以从这上面来反推我们在因地上应该努力的方向。
如何忆念僧功德呢?前面说佛的功德由法而来,而法是要人去如理修行的,圣僧是由念正法功德,如法修行而证得这个果,我们从僧如理修行这一点而忆念他的功德。所以由法而再反推回来到僧的功德。如《正摄法经》说:对于僧伽应该这样去忆念:僧伽在说正法(佛已经离开了,现在是僧在说正法;实际上佛世时,也有很多时候是僧在说法)。僧不但讲说正法,他自己也受行正法、思惟正法,正法是从他这地方出生的。他受持、依止于法,供养于法,这就是僧所行的境界,他的法行圆满。而僧的特征是由于他如法行持,因此自性正直、清净,不但如此,「法性哀愍,成就悲愍」。他所做的,总括一句──远离。我们都是贪着染污,而僧是远离染污,不断地趋向于法;我们是趋向于非法。我们是杂染的、黑的,他是白净的,所以我们称僧是清净幢相,行相是清净的,可让我们瞻仰的。
在皈依的过程当中,第一是知功德,这是总说三宝;第二是知差别,说明三宝当中各别的特征。
【由知差别而皈依者。如《摄分》说,由知三宝内互差别而正皈依。此中分六:相差别者,现正等菩提是佛宝相;即彼证果,是法宝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宝相。业差别者,如其次第,善转教业,断烦恼苦所缘为业,勇猛增长业。】
这里仍旧是如《瑜伽师地论》上〈摄决择分〉所说的,由于知道三宝当中各别的特色而皈依。分成六部分,先说相及业的差别。我们说的体、相、用,实际上「相」就是他的本体。先说三宝的本体(行相),其次说明他有什么作用。说到本体,亲自证得无上菩提,这个就是佛,他所证的内涵就是法,照着他的教授而正确地修行的是僧。这个行相是我们眼前看得见的。相就是我们对境所观察到的,比如这墙是砖头做的、是白颜色的……,而三宝的行相就是前面说的。至于三宝有什么作用、功效,这就是业差别。照着佛法僧的次第,佛是善巧于转*轮教化,这是佛的功德业用。法是断烦恼苦所缘,我们现在会苦的原因是造了黑业、染污业,造业是因为烦恼,起烦恼则是因为所缘的境都是非法的。如果真正能缘到法,法能断烦恼,断烦恼就能断杂染业,断杂染业就能断苦,这就是法的功效。僧是勇猛增长业,之前说过僧宝是如法修行的清净幢相,他以身作则,勇猛、精勤地断恶修善,不断地使白净之法增长,作众生的楷模。
以上是说明三宝的行相以及作用,看见了这些对我们会产生什么效应呢?首先是信解,了解了也信得过,然后就愿意照着去做,所以第三、第四是信解差别和修行差别。
【信解差别者,如其次第,应树亲近承事信解,应树希求证得信解,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修行差别者,如其次第,应修供养承事正行,应修瑜伽方便正行,应修共受财法正行。】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4-21 20:49
续-《●[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皈依三宝》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信解差别中,对佛应该去亲近承事,我们对于常亲近的人,在不知不觉当中会受他的影响。现在我们真正要亲近的是佛,亲近他、接受他的教诫。皈依就是这样,相信他能将我们从苦难当中救出来,所以愿意依着他的教诫去学。当我们真正信得过也了解了,应该进一步去亲近承事。是我们心目当中启发了信仰、了解之后应该去做的。后面说要亲近善知识,因为善知识是佛的随顺,亲近他渐渐会靠近佛。
对法应该有的信解是什么呢?佛是照着法修行而得的,我们现在要解决生死,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照着法去做希求,能够像佛一样地证得。对僧则是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真正修行的时候,必须要有同伴一起和合共住。僧团又称为和合僧团,和合有两种:理和、事和。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同证无为择灭之理,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是有为的,一直沦落在生死当中,要透过这个事相修行,将来达到这个目标,所以说事和、理和。事和就是修行当中依身、口、意、见、戒、利这六和而共住,同一法性是理和。有这样的信解以后,照着去修行时该做的事,如其次第,对佛应该承事供养,对法应该修瑜伽方便,努力跟这法相应,僧是共受财、法,财是资养我们的身体,法是我们依着修行然后证得的。
以上是信解跟修行差别,下面为什么是随念差别跟生福差别?因为修行需集资粮,要集资粮一定要有最好的资粮田,所以要随念三宝的功德。晓得了三宝的功德,以及对我们有这么大的恩惠,我们才会想去供养,供养了才有福,有了福会增长我们的能力,才能够如其次第一步步修行上去,〈决择分〉上面这六种差别的次第安立是有这样的原因。
【随念差别者,谓应别念三宝功德,如云:「谓是世尊等。」生福差别者,谓依补特伽罗及法增上,生最胜福,佛及僧二是依初义,此复依一补特伽罗,及依众多补特伽罗生长福德,以于僧伽定有四故。】
对于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应该依像《随念三宝经》上所说的那样一一去随念。接着是生福差别。要培植福德,真正重要的是功德田,有了福德才有本钱可以去修行。生福必须要的所缘有两种:缘人和缘法。对佛跟僧,所缘的是人。佛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独一而出;而僧一定是僧团,所以是众多补特伽罗。依着佛法僧,我们才能够生长福德。
我们晓得了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及三者不同的差别,这时候内心确信:这才是我真正要皈投依靠的。这种依靠不是人云亦云、人情难却,真正的皈依是内心确实了解,这个才是我要的,就怕自己心念不坚固,因此发下誓愿。所以有了前面知功德、知差别这两个原因后,一定会产生后面的结果──自誓受,自己誓愿一定要去受,所以第三是由自誓受而皈依。
【由自誓受而皈依者。谓由誓受依佛为师,依般为正修法,皈依僧伽为修助伴,由如是门而正皈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
由于知功德,晓得了三宝功德而去皈依;知差别,晓得所皈依的佛是这样的内涵,以佛为师,依照着法去修行,依僧伽为助伴,这是正确的皈依。那为什么还要有第四条「由不言余而皈依」呢?这个很重要,当你正确了解所皈依的对象是如法的,而其它是非法的,那你是决定不会再皈依别的了。
【由不言余而皈依者。谓由了知内外大师及其教法,诸学法者,所有胜劣,唯于三宝执为归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是所应归。】
除了三宝,再也没有别的皈依处了,这是因为正确了解了内外道的差别。很多外道自称为大师,他也讲很多教法,有很多人跟着他学。由于我们如理地了解,所以分别得很清楚,佛是真正最殊胜的,所讲的法也是如此,照着法去修行的弟子众当然也如此。那个时候会觉得,这才是唯一的皈依处,绝对不会再执其它相违的,所以「不言有余」,除了这个不再皈依别的了。有人问难说:「其它很多外道也是一样,叫人只能皈依他,不能皈依别的,现在佛法也是这样,那有什么差别呢?」行相上面看是没差别,但内涵上面完全不一样。而内涵必须拿法来衡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特点。
【此二所有差别之中,师差别者,谓佛圆满无边功德,所余大师与此相违。《殊胜赞》云︰「我舍诸余师,我皈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又云:「于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
「此二」是指内、外道,内就是佛、法、僧三宝,外就是跟三宝不相应的。我们的大师是佛,佛已圆满无边功德,一切过失都彻底净除了,所有的功德究竟圆满。外道也有被称为大师、教主的,但他并未具足圆满功德,我们当然就不要去皈依。
《殊胜赞》的由来是在佛世时有一位弟子,他本来皈依外道,后来转皈依佛,在比较两者以后写出:我舍掉外道师而皈依世尊,因为只有他是把所有的过失彻底尽除了,而且具足究竟圆满的功德。此外,对于其它外道所教的这些道理,我仔细、善巧地去思惟观察,在比较后确定我心里真正信仰、可以依靠的就只有佛。其它的外道导师「非遍智」,并没有正确而全面地了知一切,他本身的宗旨既然有错,那内心所执持的也就错了。「心坏者不见」,因为见解错了,所以根本看不见正确无过的大师──佛。
【教差别者,谓佛圣教,由安稳道得安乐果,息生死流,净诸烦恼,终不欺罔,乐解脱者,唯一善妙,清净罪恶,外道教法与此相违。如《殊胜赞》云︰「何故由尊教,安乐得安乐,故于说法狮,尊教此众生。」】
内外道的教差别是,佛所教的教法是安乐道,因为因正,所以照着这正确的因去修道,能得到安乐的果,把整个痛苦的生死流息灭断除,将生死流的根本因烦恼净除,绝对不会欺罔。所以是真正好乐解脱的人唯一的善妙方法,它能清净罪恶,这是佛告诉我们的教法,外道则与此相违,所以这是教差别。就像《殊胜赞》说的:世尊的教法是由安乐的因,行安乐的道,得安乐的果,所以是说法当中的狮子。狮子有一个特点,牠一吼,百兽脑裂;佛一说正法,所有邪见统统被摧破了,世尊就是这样,以正确的方法来教一切的众生。
【《赞应赞》亦云:「谓应趣应遮,清净及杂染,此是雄尊语,与余言差别。此纯显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语与余言,除此须何殊。此专一妙善,彼唯障碍法,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由彼染极染,由此能清净,此即依怙语,与余言差别。」僧伽差别由此能知。】
这段非常重要,这里特别说明世尊的教法跟外道教法的差别,让我们知道依止世尊教法的真正原因何在。我们称世尊是大雄大力,他是世出世间最了不起的人。世尊所讲的内涵跟其余所有外道根本的差别是:世尊告诉我们什么是清净的,应该趣;什么是杂染的,应该遮。我们学佛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这一个特点。为什么说佛讲的法是清净的,外道所讲的是杂染的呢?因为世尊所讲的法纯粹没有一点垢染地显出世间的真相,世间的真相本来就是如此,所以佛语纯显真如。除了世尊以外,外道所讲的法都是有错误的,有欺罔的。除了这个以外,哪里还需要其它不同的差别!只有佛说的才是纯粹的妙善之法,不但善而且妙,其它外道则是有错误的障碍法。
那些外道由于因地上面错了,所以染污辗转增上。经上说一般众生包括所有外道都是「以苦欲舍苦」。我们受到很多的痛苦,希望解决这问题,但是所用的方法却都是错误的、痛苦的因,也就是这里讲的「染」,世尊讲的才是真正无垢、清净的,才是我们真正应该依靠的,所以唯一真正的依怙就是世尊,这个才是世尊的教法与外道教法的差别,我们佛弟子应该注意这样的特点。有些学佛的人很相信奇迹感应,这些当然佛一定有,我们不讲是因为如果不能把握正确的因的话,感应是很容易迷惑人的。实际上真正的、最究竟的神通我们也看不见,肤浅的神通外道鬼神都有。假定要讲神通(就是超越我们平常的某些力量)的话,岂不见苍蝇比我们厉害,苍蝇能飞;狗也比我们厉害,狗的鼻子好;另外鬼神是属于饿鬼道的,他们好像比我们能看见更多东西,所以应该辨别得非常清楚。也因此这里特别说明佛陀教法与外道教法真正的不同点。
皈依以后要知功德、知差别,六种差别里前一、二两点是从佛那方面讲,说明佛的体用,后几点是从我们弟子这方面来说;既然了解了而要皈依,那应该怎么去皈依,所以进一步说信解、修行。三宝有这样庄严的体,接着讲他的作用,而我们真正应该趣入的是信解,先从见解上面来策发,然后根据这个了解去修行。最后是随念跟供养,这是我们一般人的下手处。总结起来这是皈依前面非常重要的几个特点,有了这些,自然会步步增上,否则后面的道次统统说不上。所以在前面讲述了佛功德以后,特别讲必须要转变我们的心意,了解是从哪里做起。
以上是简单地总说皈依的方法,在知道三宝的功德、差别后,启发我们内心当中真正的好乐。由于知苦要求解脱,那个时候是真的感觉到唯一救护我们的就是三宝,所以是自己誓愿要皈依的,誓就是最强烈的愿望,一定要达到的意思。因为了解了这个原因,就绝不再皈依其它的,所以后面就特别把为什么不皈依其它外道的真正原因指出来。对这个理路很清楚的话,皈依对我们才有真正的帮助。从理论上面趣入乃至步步实践,一定会得到我们所希望的、所愿求的。
※﹝第四、既皈依已,所学次第分二:① 摄分中出,② 教授中出。今初﹞
皈依了以后应该怎么学呢?佛是因如法修行而成佛的,所以佛是果,他的因在于如法修行。我们既然羡慕佛,也应该像佛一样造正确的因。「法」实际上是佛成了佛以后告诉我们的,这个辗转的因果后面会谈。既然佛是这样成佛的,那我们也一样照着学,所以皈依了佛,就要照着佛告诉我们的道理──也就是他的法去做,这就是皈依以后应该要学的。这部分跟后面步步深入的部分不同,这是初学者应学的,这又分两个不同的传承:先看《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所说的。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亲近善士者,谓如前说,善知识者,乃是一切功德依处,观见是已而正亲近,由皈依佛即是皈依示道大师,随顺此之正行,即是亲近示道师故。听闻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随其所应,谓当听闻若佛所说,若佛弟子所说,法教诸契经等,及若作意何种所缘,能息烦恼,即应作意。由皈依法,于教证法应当现证,此即是彼随顺行故。法随法行者,谓应随顺般法,而修正行。由皈依僧,于趣补特伽罗应执为伴,其随顺行,谓应与诸趣解脱者,共同学故。】
其中提到两个四聚,第一个四聚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对于亲近善士,我们一路学过来,用种种不同的方式去谈论这个问题。前面说善知识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依处。既然样样东西都是因缘所现起,无始以来我们造的业当中,从来没有如法的,所以功德不会自己生起,除了依靠善知识,相信他并听闻正法以外,没有其它的路好走。所以善知识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依处,他将佛所指示的「道」的法则告诉我们。佛是示道的大师,皈依佛的随顺行,就是亲近为我们指示「道」的师长,所以我们应该亲近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是要从他那里听闻正法及如理思惟--听闻佛或者佛弟子所讲的正法,也就是那些经、论的教授;听完了以后要去思惟。我们所造的业都是从思惟而来,只有缘着法去思惟才真正能够静息烦恼,所以了解了以后,我们应该在这上面作意思惟。前面一再告诉我们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是因,证是果,亲近善知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听闻教法、如理思惟;先从善知识那里获得我们应该了解的,弄清楚了之后去思惟就变成自己的,当生起决定的见解以后,以这个正确的因再如理去修证,就会证得。最后的「法随法行」,就是随顺般法而去修行。皈依僧以后,对于照着这个正确的方法修行趣向的补特伽罗要执为助伴,这个的随顺行,就是应该和趣向解脱的人一起学。
【第二四聚中,诸根不掉者,谓根于境放散之后,意亦随逐,于境掉动,深见过患,令意厌舍。受学学处者,谓随力受学佛制学处。悲愍有情者,谓佛圣教,由悲差别,故皈依此,于诸有情,亦应悲愍,断除损害。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者,谓应日日供养三宝。】
第二种四聚是诸根不掉、受学学处、悲愍有情、于三宝所勤修供养。为什么要诸根不掉呢?因为平常我们凡夫造业,都是由于根识对了境以后就随境而转,所以有句话叫「眼不见为净」,刚开始修行的人如果在这上面不能注意的话,那无法真正断除外面的杂染缘,内心一天到晚在非常强烈的散乱当中,所以要想办法厌舍。「掉」是散乱,是由于贪相应,看见了境内心很欢喜;另一方面,跟我们不相应的就瞋。贪瞋实际上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面,因为有贪所以有瞋。我们要想办法深深了解这个错误,心生厌舍。
我们学了佛以后,真正想改掉以前的过失,应该做我们该做的,遮止应该要遮的,所以要诸根不掉,进而受学学处,随分随力照佛告诉我们的法去做。这个学处实际上就是戒律,当然广义而言,所有佛制定的都是。悲愍有情,我们既然要学佛,佛法中又有大小乘二种差别,这两种学了以后的结果不一样,我们想学最究竟圆满的,那就是由于大悲心而不共小乘的大乘佛法。既然要学佛,皈依了以后,也希望学佛那样,所以应该悲愍一切有情,对有情要断除损害,乃至于将来渐次增上,能处处地方考虑到别人,帮忙他们解决问题。
最后是时时供养三宝,真正要修行是需要很多福德的,就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本钱──身体健康、脑筋灵活、环境好等等,之所以要供养三宝,因为这个是最殊胜的福田。实际上佛根本不需要我们的供养,经论上面说佛安住在常寂光净土当中,诸天之中最快乐的也完全不能跟佛比。诸天越向上福德越大,最下面的是四天王天,连天上最差的天人看我们人间,都觉得臭得简直是个大粪坑一样。道宣律祖的《律相感通录》上说天人都不敢到娑婆世界来,因为我们人间的臭气上熏四十万里。你想想看,这么臭!而佛菩萨的境界比天人远来得高,他们不嫌我们臭而来帮忙我们,那是因为佛菩萨的大悲心,纯粹是为了我们利益着想的缘故,所以我们要多集福德,而且时时刻刻要能够想到,因此我们每天都要供养。在家居士以财敬供养,出家人则以身语承事为主。寺院是佛菩萨所住的地方,我们在寺院里扫一个地、点一盏灯、捡一个垃圾,都是供养三宝。以上这二个四聚出自〈摄决择分〉,下面是出自教授当中。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① 别学,② 共学。初中分二:① 遮止应学,② 修行应学。今初﹞
别学是说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个别的学处,共学是对整个皈依三宝而言的。别学当中有一部分是应该遮止的,不可以做的;有一部分是应该做的。现在先讲第一个遮止的部分。
【如《经》云:「若皈依三宝,是谓正近事,终不应皈依,诸余天神等。皈依正法者,应离杀害心。皈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此说有三,谓不归余天、于诸有情舍离损害、与诸外道不应共住。其中初者谓于世间,若大自在遍入天等,尚不执为毕竟归处,况诸鬼趣山神龙等。此是不可不信三宝,归心彼等。若于彼等,请其助伴,现前如法,所作事业,则无不可,如求施主为活命伴,依诸医师为治病伴。第二谓于人及畜等,若打若缚若禁穿鼻,实不能负强令负等,意乐加行,损害有情,悉应远离。第三谓与不信三宝,为可归宿,而毁谤者,不应共住。】
《经》上面提出三点,第一个「不归余天」,世间最高的大自在天及遍入天尚且不是我们应该皈依的对象,何况鬼趣、山神、龙等。这是说不可以不信三宝,而以诸天、鬼神等为真正的皈依处。假定是为了眼前现世的生活能够如法地做很多事情,而请他们作为助伴,那这个是可以的。我们内心要分清楚,究竟的示道大师只有佛,绝对不是天、神等等。眼前为了生活上的需要而请其为助伴,譬如说我们出家人向施主乞食,生了病要找医生,这个都可以。
第二,皈依法以后,对于人和畜生,或打或缚或穿鼻等等,乃至于实在是不能负重却勉强牠,这个都不可以。凡是损害有情的事情都不能做,加行固然不可以,甚至脑筋当中起心动念都不可以,凡是这种都应该远离。
皈依僧以后,对不信三宝而皈依土地、天等的这一些人,乃至于毁谤三宝的人,绝对不可以和他一起共住。原因有二:因为你跟他住在一起,不知不觉当中会受他熏染,这是眼前的;还有一个,你跟这些人在一起造了业后,将来会跟他缠在一起,不知不觉当中会受害,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即使对眼前而言,你觉得自己了解得很清楚,不会受害,下一世这种人一定会远离佛法,万一你跟他缠得很紧,一旦跟他去,就遇不见佛法。所以,不管对现在、将来都有害。我们正信、皈依了三宝以后,对于这些人都不要跟他共住。在世间我们为了生活,譬如说买卖,或者是大家偶尔接触一下,之后就各走各的,自己真正的重心在三宝,这个是可以的。以上是别学当中应该遮的,下面是应该做的。
【三种修行应学者。谓于佛像,若塑若画,随好随丑,不应讥毁,置尘险处,及押当等,不敬轻毁,皆当断除,应当执为是可敬田,犹如大师。《亲友书》云:「随工巧拙木造等,智者应供善逝像。」】
我们对圣像(就是佛的形象),不管它是画的或是雕塑的,不管雕工、画工好或不好,绝对不可讥毁,这是就我们的内心而言。还有,凡是圣像都不可以放在很脏或不安全的地方,乃至于拿去买卖,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凡是不恭敬、掉以轻心,乃至于毁谤,统统都不可以做,应该至诚恭敬的,就像是佛亲自在这里一样。下面举《亲友书》来说明,善逝就是佛,不管这个圣像是拿什么东西雕塑或画的,不论它的工好或坏,真正有智慧的人都应该去供养。这是大师引用古代祖师的教诫。
【《分辨阿笈摩》说,劫毗罗,摩纳婆,由于学无学僧众,说十八种异类恶语。谓云:「汝等象头,岂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异类头形摩羯陀鱼,自迦叶大师时,乃至释迦法王住旁生中。】
劫毗罗是迦叶佛时候的人,迦叶佛是释迦世尊的前一尊佛,那是非常久远的年代。他当时是一位外道,他的母亲跟他说:「你要做世间最了不起的人,现在是迦叶佛出世,你要超过他。你先去和迦叶佛的弟子辩论,要辩赢他们。」结果劫毗罗就去辩,结果辩输了,回去跟母亲讲,母亲说:「既然在理论上辩不赢,下次你去的时候就蛮干,对他们骂各式各样的坏话说:『你们这些人像象一样、像牛一样、像什么一样……你们哪里知道是法非法』,就这样乱骂一通,他们一定辩不下去。」劫毗罗就照着母亲的方法骂他们,后来他死后就堕落,从迦叶佛一直到现在都在畜生道当中。释迦佛为了要让弟子知道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带了弟子到某地,看见人们从河里捕到一条很大的鱼,释迦佛就问:「你是不是劫毗罗?」鱼说是,「叫你做坏事的恶知识是谁?」鱼说是我妈妈,接着牠就把这段公案说出来。因为牠曾经骂学、无学僧,(无学僧就是已证阿罗汉果,学僧就是三果、二果、初果的圣者),所以多劫来一直感得很大痛苦的果报,到这一生释迦佛时,还是感得各式各样十八类头很大的鱼身。大鱼又说:「这生完了以后,我会下地狱!」说的时候痛哭流涕。这就是告诉我们对于三宝要特别尊敬。
【《杂事》中说,拘留孙大师般后,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经二次作是讥云:「今令树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后善成已,深生忧悔,将其工价,造一金铃挂于塔上,其后感生容颜丑恶,身形倭小,声音和美,名曰善和。故于佛像不应说言,此如此类,于他所造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广大,不应讥毁及遮止等。】
拘留孙佛比迦叶佛还要早,是贤劫的第一尊佛。拘留孙佛涅槃以后,端妙大王要造非常大的大塔。有一个工人看见要造那么大的塔,心里不大高兴,曾有两次说:「唉!造这么大的大塔,哪天才造得成功?」后来造好了,看到塔这么好,心里就忏悔忧愁,用自己造塔得到的工钱买了一个金造的铃挂在塔上,发出很优美的声音。因为他之前心里不欢喜,说了不恭敬的话,以后很多生就生得奇丑无比;可是他供养了一个铃在塔上,所以感得声音非常美妙。到了释迦世尊出世时,他有一位弟子善和尊者,身矮而貌丑,但声音非常美妙。有一位国王听见了这从来没听过的美妙声音,一定要见这个人,佛说:「你不要见,你见到了一定会后悔的。」国王说不会,他一再请求,后来见到了果然后悔无比,「怎么有这么丑陋无比的人!」佛就为他说尊者的宿世因缘,就是这个故事。
如果我们长得样子怪一点,自己就很难受,他只说两次:「造塔要造到什么时候才会成功!」就感得多生多世这么丑!所以对佛像不可评头论足,不管造的佛像大小好坏,绝对不可以任意讥毁,或者阻止人家塑像造塔。所以出家以后在寺院里,千万不要轻易地开玩笑,我们往往随便开别人玩笑,但怎么晓得对方是什么内涵?所以不要轻轻松松、动不动开开玩笑,并非不知道就没关系,不会有果报。如果是无明造了业必得受报,那也莫可奈何,今天有机会知道了一定要警惕自己。
【大瑜伽师,奉曼殊像于觉口窝 前,请观视云:「此善丑何似,若善妙者,可将绒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钱金授与购取。」觉口窝 答云:「至尊妙音之身,无所不善,师工中等。」说已置顶,于一切像,悉如是行。】
下面举个例子,阿底峡尊者主要的弟子大瑜伽师,有一次拿了一尊文殊菩萨的像给尊者,看看这尊像好不好,如果好的话,某人供了四钱的金,正好可以把它买下来。阿底峡尊者马上说:「不对!不对!文殊菩萨身相哪里有不好的,绝对是好,是造圣像的工人技巧中等。」我们绝对不能说这圣像好不好,只能说画的人、雕的人的工好不好,这个应该注意。尊者说完了,马上把圣像放在顶上,这是最尊敬的意思,所以我们对一切圣像都应该这样。以上是修行应学中对佛的学处,下面是对于法。
【虽于正法四句以上应离不敬,又应断除一切不敬,谓抵押经卷,贸为货物,置秃土地灰尘险处,鞋袜并持及跨越等,应起恭敬,等如法宝。】
对于正法哪怕只有四句偈,都应该至诚恭敬,断除一切轻慢不恭敬等等。比如说抵押经卷,把经卷当成货物,随便放在地上或脏乱的地方,这都不可以;或者把经典和脏东西一起拿,这也不可以;从经书上面跨过去也不可以,我们要用很恭敬很珍贵的心情,恭敬经典等如法宝。
【传说慬哦瓦善知识,凡见有持经典来者,合掌起立,后不能起,殷勤合掌。又说觉口窝至哦日时,有一咒师不从闻法,大依怙尊,见一记录,以齿污秽,沾其经书,深生不忍,说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师生信,遂从闻法。】
慬哦瓦是敦巴尊者的三大弟子之一,是传承当中最重要的祖师之一。他只要看见有人拿经典要走过来,马上就恭恭敬敬地合掌站起来,对法宝这么恭敬!后来老了站不起来,他还是很恭敬地合掌,这都是我们应该学的。平常到大殿,乃至于进到教室里,不可以轻轻松松、嘻嘻哈哈。我很严格地策励大家在大殿里要恭敬,同样的道理,拿经典时也不可以轻慢,在教室里学经典也一样。如果不恭敬会遭到很大的损害,所以上课的时候,大家千万不可以轻慢,要恭恭敬敬,否则对你有绝大的害处。你不欢喜可以出去,乃至于你不要来,千千万万不应该在这地方轻忽,将来会遭受到很大的伤害。
哦日在后藏,阿底峡尊者刚去的时候,有一位咒师(学密的人)对阿底峡尊者不恭敬,不相信他。有一次阿底峡尊者看见一位记录用口水去沾经书,我们的口水通常都很脏,所以绝对不可以沾口水来翻阅经书。以前有的人修经典,弄好了以后用绳子把它扎起来,然后用牙齿把绳子咬断,诸如此类的事情也不能做。阿底峡尊者看见这位记录这样做,心里很不忍,所以很怜愍地说:「不可以、不可以。」那位学密的咒师看见阿底峡尊者的行为,内心生出很大的敬仰,就从他闻法。这告诉我们:所有祖师都是以德行来感人,所以听懂了道理要去实践,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霞惹瓦亦云:「我等于法任何玩耍,无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师者,是坏慧因,现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痴之因,若愚过此,更有何能。」】
霞惹瓦是另外一位祖师,这番话对我们很重要。祖师指出我们对法根本不敬重,很轻易、很随便,别的东西你可以玩,对于法千千万万不能随便。或者我们随便地去念,或者拿着书本随便玩耍,对经教三宝毫不在意,样样不敬的行为都可以做得出来。对法跟法师不恭敬是破坏智慧的因,也就是说如果不恭敬,将来感得的果就是愚痴。现在反过来看看眼前的状态,我们已经够愚痴了,以前造了愚痴的因,所以今天感得愚痴的果,假定还继续造,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所以祖师警告我们,千万不要再造愚痴的因,假定再继续造的话,我们还有什么能力能够从生死轮回当中透脱出来?智慧并不是说脑筋好,脑筋好是机伶,智慧是对正确的方法了解,很机伶的人往往是最愚痴的人,造了恶业把自己毁灭,我们千万要了解这个特点。所以要的不是了解很多,能说善道,重要的是内心当中是不是真正如法诚信恭敬地去依教奉行,这才是真正要注意的。这是皈依法的学处,下面是皈依僧的学处。
【若于僧伽,或出家众,持沙门相及于其相不骂不毁,又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云:「汝等、我等。」应当敬重,犹如僧宝。】
对于僧伽或仅具出家形相的,绝对不要骂或毁谤;此外在任何情况之下,不要分党,像怨敌一样分你我,应该敬重他人。佛走了以后,大家就分党分派,这个分有两种,有一种是因为各人习性或喜好不一样,所以所相应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因此而分出不同的宗派,这是佛所开许的。从这地方显示出我们条件不够,不能整个普遍地容纳佛的一切法,只能从自己相应的地方进去,所以更应战战兢兢努力拿法来提升自己,而不是争我的对、你的不对,这是绝对应该禁止的。对学其它法门的人,我们还是很恭敬他。《律相感通录》上面曾记载印度后来分党的严重程度,两个不同派别的人,互相不敢走到对方的地盘去,如果一个人跑去了,对方看你形势孤单就会杀害你,这么的严重。学了佛法心里面却是这么执着,这个我们绝对要禁止。
我们也许在形象上面不会,内心中却不知不觉排斥人家,特别是现在因为大师的教法刚进来,自然和国内的佛法有一些不一样之处,我们很幸运能学到,要以之提升自己,对于能相应的人,我们随分随力告诉他们。另外一点,各人有各人所相应的法门,我们彼此间应该互相尊重,因为有这些人从不同角度学他相应的,才能把世尊的教法圆满地留下来。我自己没有能力把世尊全部教法承纳下来,而有不同的人来承纳,最后结果能够把世尊圆满教法撑起来,所以这些人岂不是我们应该尊敬的?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看。
【《劝发增上意乐会》云:「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此骄是诸放逸本,永不应轻劣苾刍,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教正次第。」】
经论上面告诉我们,既然希求好乐功德(指看见了三宝如是的功德而好乐),不但皈依而且住林薮(就是出家),千万不可观察别人的过失。出家以后净化自己都来不及了,譬如你病得要命,拼命求医生,救病要紧,旁边的病人你管他做什么!我们应该了解这特点。学法一定是先了解理论,然后照这个理论去修行,不幸的是,我们理论了解了,以为我知道他不知道,然后轻视别人、笑别人,那根本错了。中国古代有一句话说「太阿倒持」,太阿是锋利无比的宝剑,本来该是自己拿着剑柄刺向敌人,现在倒过来,把锋利宝剑捏在手上,把剑柄给别人,结果是不是伤了自己?因为手一捏宝剑的话,马上自己就受伤;人家看到剑柄,一把抓住剑柄,轻轻一推,你也就送命了,这是古代的一个公案。
我们现在学了法,不能观照自己而去衡准别人,还自以为聪明,这个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大家一起学,自己若是学得好,这是宿生种了一点善的因,才能感得这个果,应该趁这个机会努力增上。假定你真正好的话,现在应该不是佛就是菩萨,但你还是个凡夫啊!只是脑筋比别人好一点,如果因此轻视人家,结果自己吃了大亏,说不定将来他还比你强,就算眼前来看,也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自己觉得很骄很行,一有这样的心,放逸就跟着来了。如果你真的听懂了道理,拿来衡准自己,一对照之下差得不得了,惭愧都来不及,哪里还会骄慢?反过来说,之所以骄慢,是因为根本没有以法衡准自己,所以也不知惭愧,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佛告诉我们永远不要看轻劣苾刍,否则一劫就不能得解脱,这么严重,在世尊的教法当中清清楚楚告诉我们这个特点。
【敦巴仁波卿与大瑜伽师,见碎黄布,在行路中,皆不轻越,抖置净处,如是行持,应随修学。自能如何恭敬三宝,则诸众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经》云:「作集如何业,当得如是果。」】
这两位都是阿底峡尊者在藏地的弟子,敦巴仁波卿是传承阿底峡尊者全部精要的人。因为藏系袈裟是用黄布做的,也就是僧的形相,所以哪怕一块碎的黄布掉到马路上面,他也很恭敬地马上把它拿起来弄干净,放在干净地方,这表示出他内心当中一切时处都这样恭敬僧。
如果我们自己能恭敬三宝,造了这个业的话,众生也会恭敬我们。关于这一点,分两点来看:第一点,假定真的希望别人来恭敬,我们应该造什么因,不是懂得很多而起憍慢,应该是去尊敬别人。进一步来说,真正一步步深入了解佛法特征的话,人家的恭敬并不是我们所要的,但是他如果对我这个出家的清净幢相恭敬,由于恭敬三宝,他就会受用。我们前面说要悲愍有情,既然我是出家人,现在虽然不能像佛一样帮他忙,可是我做得非常好,让他看见了起恭敬心的话,岂不是我对那些人尽了一份责任!不管是想让人家恭敬,从自己这方面出发,或者真的学了佛,从他人那方面出发,恭敬三宝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接着就引经论来印证。上面的部分是教授当中指出的别学,下面是共学。
【共学分六,初者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皈依者。谓数思惟如前所说,内外差别,及三宝中,互相差别,并其功德。】
第一个应该随念三宝功德,前面皈依以后,在知差别当中,告诉我们内外道的差别,及三宝中互相的差别,实际去行的时候,真正下手第一步就是应随时去忆念三宝功德数数皈依,不单是念一念而已,必须脑筋当中念念都如此。因我们无始以来习染非常强大,如果不是一念念紧跟着来,马马虎虎地,那是产生不了功效的。平常我们心里懒懒散散,如果不提起精神来,全部贯注在一处,学任何东西都学不好。通常有几件事情不用作意它自然就会现行,比如开玩笑、好玩,自己了解了这一点,就要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改善,不断地思惟内外道的差别及三宝的功德,因为这样数数思惟,自然而然信心就增长。
关于随念三宝功德,前面讲完了佛的身语意业功德以后,特别告诉我们念观察修的道理,下面又告诉我们随念三宝的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以各式各样的方法去忆念,记得这几句话:如果在这方面数数思惟,则其势猛利恒常相续。我们无始以来积的习气都是追求世间的好处,不经过很认真去思惟的话,没办法在脑筋当中描摩出一个新的崇仰的对象;经过思惟以后,才知道真正唯一值得我们追求的是什么,也就是前面说的,这才是应取,其它的应舍,因为这个是真如,其它的是杂染,内心当中自然会策励我们。所以随念三宝功德是共学当中的第一个,也是我们下手的第一步。
【第二、随念大恩恒勤供养,嚼啖之先亦当供养者。】
第二就是要念三宝的大恩,因为念恩,所以应该要供养,而且要恒、勤,恒是不断,勤是很认真、很努力。实际上真正说起来,供养最大获益的是我们自己,这一点初学的同学要特别注意,非常重要。供养分几部分:第一、财敬供养,第二、身语承事,有了这两个基础以后,第三、依教奉行。我们现在所以不相应,是因为条件太差,资粮不够,换句话说又穷又笨!穷是指没福,笨是指没智慧。我们总希望脑筋好一点,总希望有更多的财富。假如是做生意的,会考虑哪种生意最好,能赚最多的钱;如果种田的话,会考虑哪种田最肥沃,可以长出最多东西来,这是世间共同的。现在供养的是福田,这田可以长出很多我们欠缺的福,而且再没有比这个更肥沃的田。平常我们说一本万利,这是个形容词,世间一般来说根本不可能,做生意花了一块钱能赚回五毛算是很好的,如果一块钱赚一块钱就不得了了;而供养三宝所能得到的好处,远远超过一本万利,但是世间人却不知道。
以我们出家人来说,不一定要财敬供养,出家很不容易,宿生要积很多善根,这部分应该说宿世早就做过了。我们应该努力的是身语承事。寺院是佛所在的地方,常住的任何事都很认真去做,这样我们的福就增长,福若增长,智慧也跟着增长,这个我们务必要认识。现在世间人都学懒惰,最好的福田却不去种,等到收成的时候,就望着别人有而你没有。很多事情只要养成习惯以后,就不觉得难了,实际上做常住事对我们而言是最佳的培福,有了福以后智能就跟着增长。
平常人听道理时好像听得蛮懂,实际上却不会受什么影响,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思惟、不断地念恩。譬如我很苦很穷,他给我很多的钱,或是我生了重病,他帮我医好,碰到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会一天到晚感念他?三宝也是这样,当想到所有的好东西都从三宝而来,我们就很乐意去供养。由于这样不断地熏习,到后来会很羡慕三宝,进一步会想佛之所以成就,是因为他照着法去做,于是我们就愿意照着去做,再加上透过财敬供养、身语承事,累积了福智资粮,又愿意跟着师长学,这样很容易就学会了。否则的话,虽然愿意跟着师长学,但脑筋笨得要命,讲了半天却听不懂,听懂了以后也学不来。所以前面依师的时候就曾经提到供养,现在正皈依又说,这是有它重要的原则所在。
【如《三摩地王经》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此是以获饮食为喻,随自所有一切乐善,悉应了知是三宝恩。】
佛弟子都承许:经是金科玉律,指出来的真相绝对丝毫无误。经上说世间所获得的一切好东西,都是由于佛的福德而来,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报佛的恩。为什么说是由佛的福德来的?因为世间一切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要想得到善果,首先必须有认识因果道理的智慧,进一步,去做的时候,如果供养的是福田,所感得的福报就大。世间最好的不外这两种东西,而这两个的根本原因都是从三宝而来,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才特别说明。
经上面是举饮食为例,实际上我们所有的好东西,真正追究源头,都是三宝的恩啊!
【由报恩德意乐供养,此中复二,谓供养事及供养意乐。】
我们了解了这点,要报三宝恩,愿意很认真地去供养,那么供养的方式,事相上应该怎么做,内心当中应该怎么安立?
【初中有十,供养身者,谓亲供养真佛色身。供养塔者,谓供为佛所建塔等。现前供养者,谓前二事,现自根前而设供养。不现前供养者,谓佛佛塔非现在前,普为一切佛佛塔故而设供养。】
第一个是供养身,也就是佛亲自在这里,我们去供养佛。佛走了就供养塔。佛涅槃后,供养他遗下来的灵骨之处,这就叫做塔。平常的寺院会供养雕塑的佛像,在印度这种地方叫塔,我们这里叫寺庙。把寺庙整理得非常干净,也可以当作供养。第三个现前供养,佛或者寺院就在眼前,我们亲自去供养。我们在寺院里做事情就可算是现前供养(供养塔)。第四种是不现前供养,就是既没亲身遇见佛,也不在佛塔(也就是寺院),但是我们却可以观想供养一切佛、佛塔,这就是不现前供养。
【又若于佛般后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数等,亦非现供。若供此二随一之时,作如是念而供养者,谓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亦即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及供十方无边佛塔。此是俱供现不现前。论说初者,获广大福,第二较前获大大福,第三较前获最大福,故于一佛,或佛像等,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先当遣意供养一切,极为切要。】
佛以后,造了一个或数个佛像、佛塔,这也不是现前供,不论供佛像或佛塔,我们供的时候心里这样观想:因为法性是一个(佛真正证得的就是法性,也就是性空缘起之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一例外,所证的是同一个法性,因为法性是普及一切的,所以如果这样供养,那么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供养身、供养塔,所有的都包含在里头,等于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以这个供养是俱供现不现前,现前的固然供,不现前的也是一样供了。
第一个现前供养能得很大的福,第二个不现前供养较前福更大,第三个观想同一法性俱供现不现前,获福最大。所以不管我们是供养佛或佛像等,供养的时候应该忆念法性没有差别,在供养之前先想供一尊就是供一切,这是非常重要的。
【自作供养者,谓非由于懈怠懒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唯自手作。教他供养者,谓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诸有情贫苦薄福,无力供养,若教此供,当获安乐,由悲愍心,唯教他供。又亦劝他共供养者,谓自他俱共同供养。此三福果,大小如前。】
自作供养是指亲手去供养。如果因为懈怠、懒惰、放逸,自己不去供养,马马虎虎叫别人去,好像供养了,其实心里面是一种轻忽。当然如果事情很多忙不过来,本来该你做的事情,请没有事情的人去做,这可以。处处地方都是指出我们内心当中的行相,所以内心当中认真恭敬供养是非常重要的。自己不愿意做而叫别人,这不好,下面说如果你真正有诚心把好的教别人,这不但可以而且是更好。
另一种是教他供养。我自己可以供养,但是看到别人非常贫穷,没有福报,没有力量供养,又不知怎么供养,如果能教他供的话,他可以获得很大的安乐,这是由于自己内心的悲愍而教他供养。就等于说有一块非常肥沃的田,大家都抢着来种很多的好东西,我看见他很穷,宁愿牺牲自己让给他;或者以做生意来说,在闹市有一间很好的店面,可以赚很多钱,看见别人很穷,就把那机会送给他。要以这样的心去做!不是因为懒惰,「好了,那就交给你!」这个意思要弄清楚。所以不在行相上面,重要的是内心。内心安立对了,进一步才谈行相,不是行相完全不要,主副两者我们一定要弄对。
还有一种是劝他一起供养。这三个的福报大小,自供养比较小,因为只想到自己;他供养是想到别人,福报较前为大;自他能够都考虑,福报最大。
【财敬供养者,谓供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坐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熏香末香涂香华鬘伎乐及诸灯烛,敬问礼拜,奉迎合掌,唱种种赞,五支遍礼,右旋围绕,又供田等无尽奉施,又供摩尼耳环臂钏,诸庄严具,下至供养诸小鸣铃,散诸珍奇,缠宝缕线,供养诸佛,或佛塔庙。】
财敬供养是指供养种种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这就是对出家人的四事供养。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身分:一个是佛;有时他自己说:我在僧数。其实他是佛宝,但是为了让弟子了解,将自己也算在僧团当中。这些资身之具是出家人需要的,佛在世的时候也需要。除了这个还有其它的供身什物,也就是资养身体的种种所需。至于熏香等平常出家人不用,可是庄严佛身应该要用。下面敬问礼拜、合掌迎接、唱种种的赞。譬如上殿、过堂,或上供所唱的赞。那都是赞美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印度当时很流行,是一种很庄重的礼节。
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庄重的礼节,比如《诗经》,就是古代帝王或诸侯见面时的一种赞颂,这个赞颂以歌咏的形式而呈现,这是古代的一种礼节。不晓得西洋的宫庭音乐是否也是这样来的,古典的宫庭音乐是非常高雅的。我们不能像唱流行歌曲那样,如果为了自己陶醉其中,那完全不可以,应该用最庄重的心情来赞叹三宝。我们现在念密集码,要以非常虔诚的心情去赞扬佛、菩萨、大师的功德,要有这样的一个特点。
五支遍礼就是礼拜的时候,头、两手、两脚全部着地,这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还有右旋围绕,这也是最恭敬的,我们要致敬的对象是三宝,绕的时候要右绕,所以平常我们在寺院里如果从东边到西边去,要从大殿的前面走;西边到东边来,一定从后面走,这样才是右绕。平常也是如此,走的方向总归是右绕,养成习惯。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其它的供养,叫无尽奉施,另外供种种庄严具等,不管大小,或供佛或供塔,这是财敬供养。
【广大供养者,谓以如是利养恭敬常时供养,此复有七,谓所供物,众多微妙,现非现前,自作教他,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复将此善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广大供养就是前面所述说的,恒常以恭敬心去供养。这有七种:第一是众多,然后是微妙、现前、非现前、自作教他、至心欢喜、猛利胜解,共七种而为供养,这叫做广大供养。供养时的意乐要至心欢喜,而且以对三宝功德的猛利胜解去供养,这样一定会有绝大的福报,要把它回向无上菩提,这才是真正的广大供养。这广大供养是无穷尽的,对现在福慧两样都贫乏的我们,这一点非常重要。
【非染污供养者,谓不由轻蔑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养﹐殷重供养,不散漫心而设供养,不以贪等杂染供养,不于信佛国王等所为得利敬而为供养,以随顺物而设供养。随顺物者,谓诸净物,远离不净,雌黄所涂,酥所灌洗,局啒罗熏,遏迦花等及诸所余非清净物。】
如果供的时候放逸懈怠、马马虎虎不放在心上,这就是染污了。我们在寺院里扫地、整理大殿,乃至在厨房里切菜、煮菜,不要嘻嘻哈哈的,这样不好。做任何事情内心都要很庄重,这点我们必须在平常养成习惯。虽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得过来,不过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就放逸,这样的话永远没机会;如果自己放逸,再找借口来保护它,那更是下流。这一点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策励自己,我们不要去要求别人,但是一定要告诉自己说:「我出了家,怎么可以做这种下流的行为。僧是三宝之一,虽然我是一个凡夫僧,但这正是圣人的因啊!所以自己要下决心至诚恭敬去做。」在家居士如果体会到这一点,也要努力朝这方向去做。非染污就是不可以有上面那些情况,而且由自己去做,还要以殷重不散漫的心去供养。去供的时候也不是为了求名闻利养,而是为了求无上菩提,这一点平常的时候就要小心。
如果国王是相信佛的,我们也不要为了从他那里得到利敬而供养。随顺物就是我随分随力找得到的,不要为了供养而营求。古代最高的就是国王,以现在而言,譬如说某位大老板很有钱,我们不要为了要供养去跟他要,随分随力以能够得到的东西来供养就好了。还有供养的东西要清净,前面讲的是内心当中应避免的情况,现在是就供养物来说。雌黄涂的、酥所灌的,还有有毒的花都不要供。有刺的花原则上也不要,像玫瑰花很美,如果有人送来了,我们就把刺剪掉再供。花主要是供色和香,味道不好的不要供;有的花很美,可是有异味,那也不要供;倒是香花很好,花总不会长得很丑,最多它不太美而已,那是可以供的。
【又若如是财物供养自无所集,无从他求,应于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来诸供养具,以欢喜俱及于广大胜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随喜少用功力,而修无量广大供养,摄集菩提广大资粮,恒常于此以真善心,起欢喜心,当勤修学。】
像上面说的财物,多少我们都能做到,若要广大供养,一般人的确不太可能,那怎么办?我们要晓得,一切世界当中,凡是佛所在的地方,都有无量无边的最庄严的供养具,我们可以用心去供养。「欢喜俱」就是内心非常欢喜,非常随喜;还有广大的胜解,以这种心情去供养。对「广大」的行相指得最清楚的,就是《普贤行愿品》。「周遍思惟」是去观想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来诸供养具,眼前对我们凡夫而言,这一点不大容易做到,但只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增长,渐渐就能够做到了。这样做的话,不要花很大的努力,即能修很大的供养,集很大的菩提资粮,所以我们应该恒常不断以很虔诚、善净的心,欢喜好乐地努力地修供养。
【又如《宝云经》及《建立三三昧耶经》所说,无主摄持诸华、果树及珍宝等,亦当供养。】
还有无主摄持的东西,譬如我们到野外看见的花果,也可以拿来供养,不过要确定它是无主物。要是有主的,我们就用观想,把这个美好的东西供养佛,还是可以的。凡是我们接触到的所有的好东西,都可以拿来供养。别小看这点哦!平常我们看见好的东西,产生的心情是处处想到自己,现在要处处想到供养三宝。这个是下脚第一步,从这地方慢慢不断地努力,才能够一步一步增上,达到像前面所说的广大供养。
【正行供养者,谓于下至构牛乳顷,精勤修习四无量心,四种法集,随念三宝,波罗蜜多,及能胜解甚深空性,无分别住,于净尸罗,起防护心,于菩提分,六度四摄,精勤修学。】
我们前面曾经说过:诸供养当中最好的是「依教奉行」,正行供养就是依教奉行。「下至构牛乳顷」就是即使像在挤牛奶那样短的时间之内,能够如法行持,这个福就很大,时间虽很短却有很大的福。当然我们尽可能希望能够长时而且精进,不是马马虎虎、拖拖拉拉的。精进有两个特点:心里面所缘的是善法,然后很努力地去做。有很多人很认真,可是心里所缘的不是善法,做坏事做得很认真,这个绝不是精进,这一点后面会详细说。
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精勤修习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四种法集」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随念三宝」就是前面讲过的;「波罗蜜多」在后面会讲,就是把三学推广,乃至「能胜解甚深空性,无分别住」,这是到最后最高明的。下面的「净尸罗」是我们下脚第一步要做的,对于自己所受的戒要起防护心,这个标准最起码从沙弥戒开始,才算是清净尸罗。在家五戒严格说起来还不算,不过如果以共下士的角度来衡准,那是它的随顺。
这个清净戒的基础是想要解脱生死轮回的这种心,不求世间果报,在这个标准上面才是叫尸罗。内心当中要去防护,常想到:「我受了这个戒,要认真去做。」「菩提分」就是三十七道品,这是修菩提的支分。「六度四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对以上这些努力修行就是正行供养。
【若能由此十种供养供养三宝,应知是名圆满供养。】
从供养身到正行供养这样一步一步上来,能够这样供养叫做圆满供养。皈依后下脚第一步就要开始供养,但是要做到圆满供养,那是大菩萨才有这个本事。也就是说,供养是我们从下脚第一步开始到成佛一直要做的,这个我们要恒常放在心里,不断地努力增上。
【由如是等,兴供养时,有六意乐,能于三宝随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无量广大果利: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作是思惟而设供养,此等是如《菩萨地》说而正摘录。】
前面是供养的事相,那么供养的时候内心应该怎么安立呢?应该以下面的六种心去行上面的十种供养。对于三宝中任一个(佛或法或僧),你能够稍微这样如理去思惟的话,就能生起无量无边的大利益。这个利益要说明一下,平常我们所求的利益都错了,「果利」的意思就是说眼前是种因,果报在未来。我们一般人做事情都希望眼前就有果报,做了一点事就希望人家看见我很努力,希望马上得到一些很好的响应,世间人就希望发财升官,用这种意乐去行种种供养的事还是有福报,但也就只是得到这些而已。现在这里的「广大果利」是指「无上菩提」,这才是真正的广大果利!为了得到无上菩提,所以我们必须要得到暇满人身,然后身体健康等这些条件当然也需要样样具足,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现在世间一般人真正可怜的地方就是都着在小小的利益上头。
拿世间现实的例子来说,譬如做生意的人忙着赚钱,假定他今天赚了一百万,他绝对不会拿着一百万去吃喝玩乐,他自己只用一点点必须要的,然后再继续去赚,把赚来的钱再辗转投资,将事业不断地扩大。世间稍微成功一点的生意人尚且如此,现在了解了供养有无量无边的利益,应该把供养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世间人只看见很短的这一生,尚且要这样辗转投资,现在我们所看的时间这么深远,要做的事业这么广大,反而不如他们,有这个道理吗?因此如果真正了解了佛法的特点,我们所求的一定是这个广大的果利。这里告诉我们得到这个广大果利的正确方法,以下面这六种意乐来忆念三宝而行供养。
第一,三宝是无上大功德田,从田里可以长出我们要的东西。另外还有恩田、悲田。功德田是外在的,因为三宝有非常大的功德,我们愿意去耕,就能得到大利益;恩田也是外在的,譬如父母对我们有大恩。悲田则是内在的,就是以我们的心力去耕种的,悲田的对象是穷苦的有情,我们以大悲心去耕。
三宝、佛菩萨不但是大功德田,而且对我们有大恩。以世间来说最有恩的就是父母。现在这个功德田是最大的,所以叫「无上」,不但如此而且有无上的大恩德,因为它对我们的好处和恩惠也是没有任何人能超过的。第三是「一切有情中尊」,三宝就是佛、法、僧,佛在所有的有情生命当中他是最尊贵的。佛是「两足尊」,福德、智慧究竟圆满,世出世间再没有超越他的了。僧是「众中尊」,是指依法和合的清净僧团,是最殊胜的团体。法是「离欲尊」,能帮助我们究竟彻底解决一切问题。佛法僧是我们所能够缘到的一切事物当中最尊贵的。就供养的对象来说,就是供养佛跟僧;法是我们要如理去做的。
第四个就是「犹如邬昙妙华」,邬昙华又叫优婆罗华,也叫做灵瑞华。这种花很美,极为稀有,一千年或者几千年才开,开了以后马上凋谢,就好像三宝要等很长、很长的时间才出现世间,出现以后又很快消失了,所以很难遇到。第五,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最多只出现一尊佛,所以非常难遇。最后一个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所有圆满的根本」。世间所有的好东西都从三宝而来,从枝末看好像不是,可是从究竟去看根本都在这里。佛不出世的时候世间也有十善,请问这是怎么来的?眼前看是世间的圣人带来的,可是从究竟去看的话,会看见其实一直有很多佛菩萨在这世间;如果众生的福报够,他现出的就是菩萨的面貌;佛不出世时,则以世间圣贤的面貌而出现。他们都是宿生学了佛以后,发愿把善法带到世间,使世间人照着这个善法去做,维持世间的一切和乐。所以世间一切的好东西,就它的真正根本原因来说,都来自三宝。世间是如此,出世间更是如此。所以我们供养的时候,内心当中要以这六种意乐去思惟。上面所说的是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当中摘录出来的。
【恒常时中,于如是等随应而行,若遇佳节及大时会,当随力能修妙供养。】
上面所说的这些,我们平常就应该随分随力地做,如果遇到特别的佳节以及大时会,譬如过年、圆根灯会、结夏,还有佛菩萨的圣诞和初一、十五等等这些特别的日子,更要随自己的能力修最好的供养。
【复次恒须受饮食故,尔时若能首先供养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净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
平常我们别的东西不一定有,可是饮食是天天有。假定在饮食之前能先这样供养而不间缺的话,不必刻意地努力,也就是「少用功力」,就能够圆满很多资粮。了解了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的受用,哪怕喝一杯水都要先供养。我们的同学常常在喝水之前先供佛,这个很好,不必花很多时间,把水举高供养一下,然后就可以放下来自己好好地缘念,不是举得高高的供养了半天,样子做得很好看;当然如果内心缘念得好那是很好,可是如果单单是做这个表相,那不一定需要,内心的意乐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有人不透过表相的话内心就提不起来,希望这样透过表相来提策内心,我还是很赞成;反之如果心力不一定提得起,却举了个半天,那我觉得无此需要。在形相上并没有一定的法则,可是内心上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则,这个要把握住。
【此复非以糕之瘀处,菜叶黄处,是须择其妙者而供。又供茶时,现一切人,如洒扬尘,唯弹少许,不成供养,是霞惹瓦语录中出。】
供养的时候,绝对不是马马虎虎,很差的东西也拿去供养,最损福的莫过于此,要供养最好的,这个才是重要的。现在有很多人供养的时候,以手指头沾一点水弹一下,这样根本不成供养,那是恶习惯,非常不好。现在我们这里有一些同学慢慢养成好习惯,有客人来就把好东西拿出来请客。我看过的有两类人,有一类就是这样的,我非常赞叹;另外一类,客人来了就装穷,表示我在这里都很克俭,然后苦苦恼恼地说不方便,先把坏东西吃掉,留着好东西自己慢慢吃,这个是我们最大的犯忌,最损福的莫过于此。但愿我们每位同学平常多注意这种地方,特别是对于三宝。其实我们不但对三宝,乃至于世间的一切有情,例如救济贫穷,这一点我们要注意,这是霞惹瓦语录中所说的。
【譬如有一极肥沃田,至下种时而不下种,任其荒芜,如是废止,实生不忍。如是能生若现若后一切善乐,最胜福田,于其四季一切时中,常恒无间,堪种一切善乐种子。复应于此如经说云:「当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至极堪惜。】
古时候真正的好处都从田里出来的,也有极少数人到海里面去捞宝、开矿,大部分都是种田,虽然也有做生意的人,但如果没有人种田,那还做什么生意?换句话说,根本的好处都从田里出来的。现在有一块这么肥的田,到下种的时候你不下,让它任意荒芜,长满了草,那真是很不忍。我们平常看见世间小小的好处就拼命去争,现在对我们有这么大利益的福田,如果好好耕耘,所得到的果报,不管现在或未来一切善的、快乐的都能获得。平常种田有季节性,春天可以种,冬天不能种,现在这个功德田一年四季都可以「恒常无间」地去种一切善乐的种子。对这样的福田,我们要用「信犁」去耕。内心的清净是非常重要的,前面一开头告诉我们道的根本在亲近善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净信心,现在一步一步学上去还是这个。所以假定遇见这么好的大功德田而不去做,那非常可惜。
【故如《赞应赞》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间非有,施处尊第一,是净令座净。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于尊为利害,异熟无尽际。」】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4-21 20:50
標題: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下士道皈依三
续-《●[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皈依三宝》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赞应赞》上面说:就像三宝(尊就是指三宝,特别是指佛,由于佛而有三宝)这样的一个福田,是三世间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找不到的,我们要布施,佛、法、僧三宝就是第一殊胜的福田。因为三宝是清净的、究竟的,如果能够在这里下种子的话,所得到的果报是真正最究竟、圆满的。这个状态「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因为这个福田无量无边,如果在这地方做一点好事,利益是无量无边,但如果做了坏事的话,那害处也是无量无边。
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如果不好好地做,那只有害。有些人会说:「没关系,我不做只是得不到好处而已。」一般的世间人如果是这样,就损失了很大的好处;如果我们出了家而不去做的话,这是随顺无明的习气,内心是在轻慢当中,马马虎虎,出家人的职责就忘失了。有很多同学很好乐出家,这是件好事情,愿意学法也是好事情,可是要认真去学!前面一直告诉我们,并不是要我们马上要做得很好,但总是随分随力去行持,不要随随便便地不在意。课业上固然要用功,平常出坡的时候千万不要吊儿啷当像儿戏一样,如果是刚来,那还没有关系,一旦慢慢学上来了,乃至于剃度了,那种嘻嘻哈哈、轻轻松松的态度,千万要改善,特别是在大殿这些重要的地方,这个习惯大家要培养,利害之间我们要分得很清, 楚。
【于最胜田,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无贤善相,故一切时,当勤精进供养三宝。】
三宝是最殊胜的田,我们对这样殊胜的田居然不认识,甚至把它看得还不如世间普通的田,那实在是我们太差。譬如今天来了一个很尊贵的客人,也许他很有钱,也许他很有势,我们心理多多少少会庄重一点,但那是世间的,出世还谈不到;现在这个无上的大福田,我们居然不知道好好地去庄重、恭敬,这是我们的愚痴。因此了解了这个特点以后,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应该精勤地去供养。不过这个「一切时处」并不是叫我们连晚上也不睡觉地去做,而是说在能做的时候就要去做。前面修持轨理中也告诉我们,上座的时候要很努力,下座以后如果累了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但脑筋不要去缘跟法不相应的事情,要去思惟、温习该学的道理,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若能这样做,不知不觉当中,就把我们欢喜嬉笑这种放逸的习惯,慢慢扭转过来了。这一点要常常策励自己。
【若如是行,由于胜田种善根力,于诸道次,慧力增长。故于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
有这样一块肥沃的福田(大功德田),一般人因为条件太差不知耕耘,我们现在既然了解了,应该很努力地供养。如果能够如法去做,在这殊胜肥沃的福田当中种善根,我们修学佛道次第的智慧力就能够大大增长,这是总的。我们真正要想解决生死问题的根本,要正对治它最主要的就是智慧。有了智慧,依此如理行持,自然种种功德都跟着出来了。
慧又分成闻慧、思慧、修慧,由于勤修供养,慧力会渐渐增长,本来听闻不能持文的现象就会改善。「持文」分成两种:有一种是要背却记不住,还有一种是对这个文的内涵不懂。听懂了以后,自己好像有一点概念,可是认真去思惟,仍是摸不清楚,这是思惟不能解义。进一步即使思惟起来了,还要去修习;如果修了半天,却无法在身心相续中生起应有的证量,这是「修习相续不生」。这个时候是「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这个是大师提示我们真正的重心。
「修习相续不生」尚且如此,现在我们是思惟不能解义,乃至于第一步听闻都不能把握住,更糟糕的是明明三宝是个福田,大家不知道;世间非福田,大家却颠倒地拼命去忙,把全部精神投注在里头。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是一个福田,我们应该种善种子,而很多人面对这个福田,竟然任意去造恶业,就等于在最肥沃的福田种些有毒的、有刺的东西,长得遍地毒、遍地刺,世间的真相就是这样。了解这一点我们特别应该策励自己,这几句话就是宗大师告诉我们的最中心的教授,我们要一切时处记在心中。
【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作诗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虽小极增长。」】
「作诗大善根」这个「诗」字不要单单看成写文章,它有很多内涵,必须对我们了解的道理一层一层深入,才能够达到这样深厚的善根。我们做早晚课时祈求文殊菩萨增长我们的闻、思、修、讲、论、着智慧,这六种智慧是有次第的,最开始的时候是「闻」,无闻慧的相状是听闻不知义、不能持文,无思慧是思惟不能解义,无修慧则是修习了在相续中却生不起来。有了闻、思、修慧以后,才能够讲解、论辩、著作。这里的「作诗大善根」指的就是具有著作智慧的大善根。能得到这样的大善根,是从哪里来的呢?「依尊故」,都是依着三宝,就像江河的水虽然很少,到了夏天也会暴涨一般。特别是在印度,印度最大的河是恒河,到了夏天雨季,所有的河都会暴涨;我们这里也是一样,很多溪流平常都是干的,或只有一点点水,但是等到雨季的时候,水就愈来愈多,到后来是一片汪洋。为什么智能会这样快速增长呢?因为他依的是真正最胜的福田。
【又如说云:「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净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无余财物,应如是行。】
物品小一点没关系,重点是净信心,这个很重要。假定是有了信心,用曼陀罗、净水、无主摄持的东西都可以供养。曼陀罗就是所谓的曼达,平常我们用的有铜盘,好一点的是银盘,最好的是金盘,还有石头做的,一般有三层,依次第把米、五榖,或者很多宝石、金银放在上面,这样来供养。清净的水也可以供养,野外摘来的无主的花果,都可以供养,这是在自己没有别的东西可供才是这样。
【如现实有,而不能舍,作是念云:「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等同博朵瓦云:「于一秽螺杯中,略掷少许香草,念云:『栴檀冰片妙香水』,是诸生盲欺明眼者。」】
假定我实际上有而不舍,然后嘴巴说:「我很穷、没福德,没有别的可以供养,只能这样。」那是骗人!就像博朵瓦祖师所说:在一个很脏的盆子里稍微丢一点点香草,然后说:「这都是靠信心啦!所以这就是栴檀冰片妙香水了。」这明明是欺骗人。诸佛菩萨说实在的并不需要我们供养,我们是为自己积福而供养,如果这样做岂不荒唐?等于自己瞎了眼睛还去骗明眼人。明眼人看得很清楚,我们以为别人看不清楚而骗他,那就是我们太没有贤善相,这个是博朵瓦祖师教诫我们的。
【又如朴穹瓦云:「我于最初供养香草,其气辛辣;次有四合长香供养,其气甘美;现在供养,若沉水香,嘟噜迦等,其气香馥。」若于微供轻而弗供,则永生中终是唯尔,若纵微少,发起殷重,渐得上妙,应如此师行持修学,传说此师每配一次,须用二十二两金之香。】
像祖师朴穹瓦,他修供养可以分三个阶段,刚开始的确很穷,那时所供养的是香草,味道虽然有一点香,可是又辛又辣,但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办。也就是说虽然是最差,哪怕是一点点,用自己的信心还是尽力去供养。后来供的就比较好了,有「四合长香」,就是四种好香合起来的,这个香又甜又美。现在供养的是最好的沈水香,那是最上品的、最好的。
说完了朴穹瓦祖师的例子,大师就告诉我们:假定我们因为很少就不供,那一生当中就这样了。不供养的话,供养的果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所以虽然穷,还是要尽心尽力去办。那个时候虽然物质上少,可是意乐上很尽心尽力,就如前面所说,乃至于喝一杯水,都先恭敬地供养,吃饭前也供养。这是为什么在寺院里一定要供养,即使眼前心里面不一定提得起来,可是仪轨一定不废,因为渐渐练习,总有一天我们内心会慢慢提升,不能因为少数人一时提不起就废掉。虽然眼前不一定做得很好,只要继续努力下去,一定会渐渐增长,本来修行这件事情就是这样。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东西很少,但是我很努力地用心供养,因为如果不供的话,那永远是这样。如果永远这样那还不错,至少还维持一个穷人之身,实际上我们会堕落,那才真正可怕!反之,虽然少,很认真殷重地去做的话,渐渐就会得到好的乃至最好的,所以应该像朴穹瓦祖师这样。
据说朴穹瓦祖师每配一次香,要花二十二两黄金,看看这位祖师的做法!所以为什么我们这里有好的供养品,一定先供佛。有时也可以稍微留一点在特别的节日供佛。如果毕竟没有好的,那只好供差一点的,这个我们要注意到。所以如果我们真正肯努力的话,好东西一定会出现,其实现在已经渐渐出现了。记得我刚出家的时候,一般寺院里面沉香很少,通常都是檀香,檀香都是劈得一根一根,而檀香末也不是用檀香做的,是用柏树的心磨成粉做成的。现在有很好的沉香,的确是大大改善了。我刚出家的时候遇见一位善知识,他供养佛菩萨的任何东西都是最好的,可是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清苦,那时候我就想到,真正典型的祖师都是这样。他供佛的时候不嫌好,只要有好的东西统统供,自己的受用不嫌坏,这个才是真正修行的人的特点,这是我们要把握住的。我们现在往往相反,自己吃的、住的是最好的,譬如自己的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还在里面布置了一个小佛堂,可是到大殿却马马虎虎,这样非常不好,像这种地方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若诸已得资具自在大菩萨众,尚化其身为多俱胝,于一一身,复各化现百千等手,往一切剎,经无量劫,供养诸佛。诸由少许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于此上希菩提者,是于正法极少知解,造次乱言。】
已得资具自在的大菩萨众,最起码是初地菩萨,初地以上的菩萨绝对不会贫穷,他的福报非常大。进一步来说,八地以上的菩萨不论想什么都能够遍缘法界,他以所有的好东西去供养诸佛,实际上不但八地菩萨,乃至于等觉菩萨尚且如此。〈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中第三个是「广修供养」。普贤菩萨他以什么样的心情去供养呢?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有这样的描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等觉菩萨尚且这样,所以他的福报、智慧会这么大。我们现在已经穷成这样,如果还不努力,请问我们来修行,修些什么?很多人说我是来修行的,匆匆忙忙把自己关在房里面,你修些什么啊?要你做一点常住的事情,就说:「我是来修行的,不必做这些。」当年我就犯这个毛病。我现在一直后悔这件事情。不单是供养,其实做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这是我们应该策励自己的。自己的事可以少做一点,常住的事情要很认真去做,这就对了。我们如果能够这样如法地供养,将来智慧、福德增广,很多事情自然就可以解决。世间本来就颠倒,现在我们学了佛,如果还在这个地方颠倒,那是根本错误。
大地菩萨尚且这样勤于供养,如果我们得到了一点点「相似功德」──又小,又是相似,其实还不是真的,以为自己有了功德,就觉得我要求菩提不靠这样供养,就像刚才说的,我要用功,不管别人,那就错了,佛菩萨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一直感觉到,我们往往自以为在学佛,实际上学的是「我」,学了半天,学出来是自己想出来的佛而不是真的佛。这是对正法了解得太少,「造次乱言」就是乱讲,或者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胡说八道,这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以是应如《宝云经》中所说而行。如云:「应当听闻诸契经中,所有如是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由其最胜真实善心,增上意乐,回向诸佛及诸菩萨。」]
应当像契经当中佛告诉我们的一样,以最真实的善心,增上意乐,从内心上面去做这样广大供养,乃至于广大承事。实际上这个依次第就是财敬供养、身语承事、依教奉行,而这个功德还要回向求取无上菩提。以上这一部分,就是皈依以后应该念恩供养的部分。
【第三、随念悲故,亦应安立于诸众生于是道理者,谓由悲愍,随能安立诸余有情令受皈依。】
为什么「随念三宝数数皈依」放在第一呢?因为这是根本,根本有了以后,正皈依是皈依法,如法去行持,但要去做需要有很多条件,我们现在福德不够所以要先供养,供养以后,再进一步去做的时候就随念悲。大乘跟小乘的差别就在悲心,是只管自己还是像佛一样兼顾别人,我们既然要学佛,佛的广大功德是由悲心成就的,因此我们不但自己要皈依,还要帮助一切人令得皈依,不但自己解决问题,还要帮助一切人解决问题。
既然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最好的路,现在有能力了,马上就要随念悲,让周围的人跟我一样,因为他们曾经都是我的父母!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这样渐渐增长的话,到后来进入中士,发起了出离心,那个时候我们自然很容易就想到旁人;否则一开始就只管自己,不管你做得多好,到后来要学大乘就困难了,因为习性一旦养成了要扭转过来是很难很难的。这一点我们自己稍微反省一下,很容易就看得出来。所以才一皈依,刚刚从缘自己的颠倒当中出来学佛的时候,就应该把这个种子就随分随力地放下去。这样去做的话,一方面自己的福德会大大地增长,另一方面我们将来要走的路,顺理成章地就是这条菩提大道。现在太多学佛的人,都在这点上面把握不住。因此,我们现在学佛了,也希望别人和我们一样来皈依三宝。
【第四、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弃舍世间诸余方便者。谓随作为何种所作,随见何等紧要重事,应依三宝及兴随顺三宝供养,于一切种,不应依止不顺三宝邪道等仪,一切时中应当至心归凭三宝。】
既然我们皈依了三宝成为佛弟子,前面这个基础有了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真正做的时候,都应该要照着佛菩萨的方法去做。所以第一个先要供养、启白三宝。譬如做一件事情,先想想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供养三宝而做的。应该要依照佛告诉我们的方法,不照着世间其它的方法去做,这个是皈依以后应该学的;不管做什么重要的事情,应该把以前世间的方法弃舍掉。前面已经说明过,假定需要世间的方法,请他为助伴,作为次要的,辅助的,这个可以。因此大师在下面特别说明,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应依止不顺三宝的邪道等仪。如果不是请他来做辅助,而是以他为主要的,那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以,而是应该以三宝为主;如果还需要世间的很多帮助,就照这个原则而请他来,这个我们要把握住。第四点最重要的是要至心归凭三宝,所有一切作为应该依照三宝的方法去做,这一点最重要。
※﹝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皈依分二:一、摄分所出胜利,二、教授所出胜利。﹞
我们现在了解,一切殊胜的利益都是从皈依而来。前面已经告诉我们要随念三宝,然而单单随念还不够,还要至心地去皈依。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很强,如果不以全部精神去皈依的话,一下就忘记了,所以要全部精神投入去皈依。修皈依要白天、晚上各三次,如果这样去修皈依,那时时都会有很大的警策的心力。皈依三宝的胜利也分〈摄分〉所出、教授所出。先看〈摄分〉所说的。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一、获广大福者,如《无死鼓音陀罗尼》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
〈摄分〉当中皈依三宝的大胜利,分两部分来说明,每一部分又分四点。
经典上面告诉我们,佛的功德是我们无法想像的,法以及僧也是不可思议的,这个僧是指圣僧。单单这样不够,还要信心,信心也不可思议。前面三样说明大师外支已成,但如果我们不愿意去信他、照着他的方法去做,那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他。为什么讲信心不可思议呢?世间人平常做一点好事情,都会得到好的果报,假设我们对三宝有净信心的话,得到的果报是无法想像的,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们要多看经论对这一点生起定解。所以假定真正能够这样去做的话,将来得到的异熟果报是完全无法想像的广大。
【《摄波罗蜜多论》亦云:「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
单单皈依所得到的福,假定看得见,能够衡量的话,这个福报以三界为容器都无法容纳。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这个地球,只是欲界的一部分,是很有限的,这个地球是人类以及畜生所居住的处所,地狱也在欲界当中。天有欲天、色天、无色天,也还在三界当中。皈依的福广大得无法想像,以三界来衡量也没办法衡量。就像你要去量大海水,用手一捧一捧地量,那是永远捧不完的。假定你至心皈依的话,所得的福报即使以三界来衡量,也像用手掌捧大海水一样,没办法衡量它的福,这是我们无法想像的,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我们最难生起的就是净信心,净信心非常非常难。我们现在信心是有一点,但很微弱,很多地方被无始来的习气障碍住了,所以平常的时候,我们必须努力克制。关于习气,每个人只有自己认真去对境体会,就比较容易感受得到,否则习气现起我们根本不知道,但愿同学们以这一点来互相策励。以上是第一个获广大福。
【二、获大欢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皈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
《念集》中说:如果我们白天晚上都能随念佛的功德,皈依佛只有我们人才能够得到呀!这里只引出皈依佛的部分,《念集》中对皈依法、皈依僧也同样这样说。如果能够这样去想的话,就会增长欢喜。在我们的感受当中好像没有这么欢喜,至少对我来说一般情况之下没有,但真正用心去想的话,一定会生起欢喜的。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心目当中一直有个想要的东西,譬如在童年念书的时候,看见旁边的小朋友有什么东西,会觉得我如果也得到那多好呀!也许刚开始时胃口很小,只想有辆脚踏车,一旦得到了,往往会欢喜得晚上睡不着觉。皈依三宝对我们有绝大的好处,只是我们自己的善根太差所以不了解,如果真正了解了,想到皈依三宝有这么多好处,就会越想越高兴。这个是非常实在的,只要诸位愿意去做的话,一定会体会到这个特点。
【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者,谓由等持及慧学而得解脱。】
皈依不是单单嘴巴上念一下,而是在我们内心当中。如果你如法皈依的话,皈依以后一定会照着去学,因为皈依的原因是知苦,而且是非常大的苦逼,而你晓得三宝是唯一的救护,所以一定会拼命认真去做;就像被毒蛇咬了,脚马上肿,晓得要立刻找医生否则一定会送命,你一定马上尽力去做,这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如理了解了皈依以后,一定会努力照着去做。照着去做福就一定会增长,然后脑筋思惟的全是佛的教诫。因为全部精神贯注在这里,所以平常掉举、散乱的状况一定会减少,罪障渐渐净除,念力慢慢凝聚。因为念力凝聚,进一步依法增上的话,不但会由念而得定,也能在定以后得慧,慧是解脱的根本,所以得到大清净,以上是第一个四聚。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护者,至下当说。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谓由信解,皈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净。】
第一个具大守护,三宝是我们真正最佳的保护,这个在下面教授当中会讲,实际上整本《广论》都是在说明三宝是我们真正最佳的保护。因为表面上外在有很多东西会来伤害我们,使我们感觉到痛苦。现在了解了所有好的、坏的都是我们的业造成的,所以真正最佳的保护是自己的业。造了善业自然而然得到最佳的果报,而善业唯一的来源是要有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必须要佛来告诉我们;了解了道理去修行,必须要僧作助伴,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了,所以正确的内涵就是这个。至于整个深细的内涵,整本《广论》就是讲这个。这个「至下当说」,要从这个地方去了解,否则我们看了「至下当说」,找了半天好像没有讲。
第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平常的时候我们对于错误的(就是邪的)很执着,不肯放下。胜解的特征是你认定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别人再怎么说都动摇不了你,我们现在有的是邪胜解,做了坏事人家来规劝,我们就是不听,不为所劝。不过以世间来说,反正弄来弄去一样糟糕。现在得到了正确的方法以后,如果肯努力去学的话,自然可以分辨得出正邪,这对我们非常重要。譬如有很多同学,在世间的条件都非常好,听了这个法以后,就有能力分辨得出:世间这些都是骗我们的。然后就能把世间人改不了、很执着的东西渐渐地放掉了。所以这不是个理论,是实际上我们可以体会到的,邪的胜解障渐渐轻微,乃至于整个拿掉。邪胜解是怎么来的呢?由于信解邪师恶法的缘故。这个拿掉了,造的恶业就渐渐地清净,这是第二个好处。
【三、得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于圣教净信诸天,爱念欢喜者,谓得趣入善士数中,为大师等之所喜乐。诸天如何欢喜者,谓彼欢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皈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皈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以前多在恶伴当中,现在离开了,由于我们做得正确的,就会去到该接近的正行跟正至善士当中,也就是走在正路上面,到正确的地方去,而同行都是善士。皈依以后,爱念欢喜我们的人分两部分,一个是大师及同梵行者,就是佛跟僧,除了这个出世的以外,还有「于圣教净信诸天」。这包含有世出世间的,「大师同梵行」都是出世间或者趋向于出世间的,他们都爱念欢喜。诸天都会说:我们当初因为皈依了三宝,依法去做,所以离开下劣的地方到这里来。现在看到世间那些人也能够如法安住在皈依,将来也会到这里来,好高兴。这个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经验去体会,如同我们在这里觉得很好,总希望好朋友来得越来越多,当你看到他们能够照着正确的方法去做,也来到这里,那是不是会很欢喜?所以不管世间的贤善之人或出世间的圣者都会欢喜。他们因为欢喜所以自然会保护我们,出世的佛菩萨固然不谈,就是诸天也具有很大的威德,他会欢喜来保护我们,这是我们真正能得到的殊胜利益。
上面所说的是〈摄分〉当中的,下面看教授所出的胜利,也是八点:
【教授所出胜利分八:一、得入内道佛弟子者,总有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然共称许,觉口窝 与寂静论师,以有皈依而为判别,谓得皈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须由至心于三宝所受为大师等,此若无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数。】
第一个胜利是我们能够进入内道成为佛的弟子。鉴别内外道的标准有好几个,在藏地、汉地都是如此。在藏地,大师特别举出两个重要的人,一个是觉口窝 ,就是阿底峡尊者,另一个是寂静论师,就是最早把佛法带进藏地的一位大师,他们两位都是以皈依三宝与否来决定是否是内道。不过不是指皈依的仪式,而是指「得皈依」。什么叫得皈依?从前面一直学过来,了解了三宝的功德、知道三宝的差别(个别的行相),至心归投依靠,自己誓愿一定要照着它去做,从此绝对不再用别的方法,由于这份恳切的力量,照着仪轨去做,口诵心惟,那就会得到三宝的加持,内心当中会觉得我现在是佛弟子了。
举个例子来说,譬如有人来到凤山寺,起初不一定是一心一意想留下来学,到了某一个程度以后,成为这里的住众,乃至于剃了头,内心当中自然会觉得我是凤山寺的一员。或者是内心很仰望一所学校,就拼命用功念书、考试,考上了以后,一旦注册拿到一张学生证,你会觉得自己就是这学校的一员了,得皈依就是这样的心理行相,内心当中心心念念自己是三宝弟子,不是说我皈依了几个老师,我有多少张皈依证,而对境的时候完全不照三宝所指示的去做,也不晓得到底要做些什么,这个不是皈依!不是以这个标准判别,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
假定有一天你心生弃舍说:「我不再做三宝弟子了。」这样舍掉以后就没有皈依体了。举个例子来说,譬如你身上穿着一件衣服,不管你感不感觉到,只要你不脱掉,这件衣服就一直在你身上。这是有色的东西,我们现在以心来皈依,只要你不舍弃,心里面自然而然任运的会有这种力量。有一天你心里要弃舍,不要它了,那个时候皈依就没有了,它所有的好处也就没有了,所以说「乃至未舍」,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
当这种至心归凭的特点没有的时候,不管你做什么好事都不算是三宝弟子。这个很重要,世间常常说做好事就好了嘛,何必一定要去皈依、受戒!以世间来说这个道理对,以佛法来说不对,当你皈依了三宝,或者受了戒依法去做,即使做小小的一点事情,种的因都种在最殊胜的福田当中。同样的种子种在不同的地方,譬如把一颗种子种在最好的肥田里面和丢在石头上面,结果当然不一样;或者种在田里面,却用海水浇灌,再好的种子也会烂掉。这很不一样,将来讲到戒的时候就非常清楚了。所以皈依以后这个福任运一直在增长,持了戒以后福更大,发了菩提心以后更是无法想像,不管睡觉或醒着,这个心自然而然相续存在,所以这个福就很广大。在世间做的善,就算你去随喜,增长得很有限。如果靠三宝这个功德田,就相当于把种子种在大肥田里,不必去管它,它自己会生长,这就是皈依的特征,当然你内心当中要有这样的种子,这个差别我们应该要了解。
【二、成一切律仪所依处者,《俱舍释》云:「受皈依者,是受一切律仪之门。」《皈依七十论》亦云:「近事归三宝,此是八律本。」此中意趣,谓由皈依而能坚固意乐,从此意乐律仪发生。】
皈依了以后要不断增上的话,必须要受戒,一切律仪的根本都是从皈依开始,所以《俱舍释》说:受皈依是一切律仪之门,也就是说我至心愿意照着佛告诉我们的道理去做。佛弟子的律一共有八种,《皈依七十论》也说这八种律的根本都从皈依开始。接着宗大师的解释:由于有了皈依,所以真正能坚固意乐,就是想要灭除一切痛苦的心。我们是由于怕苦所以要求出离,晓得三宝能够帮忙我们解决而来皈依。所以皈依以后就要依法增上,第一步就要受戒,戒体是从内心上面来说的,有这样的一个内心的意乐,戒体就发生。
【三、先集业障轻微灭尽者,《集学论》中,显示皈依能净罪时,说云:「此中应以生猪因缘,而为譬喻。」谓有天子当生猪中,由皈依故,即未生彼,是由皈依能净当生恶趣因故。「若有皈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于法及僧亦如是说。故先集罪,有者轻微,有者罄尽。】
第三先集业障慢慢地减轻,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特别再说。《集学论》当中说皈依能够净业障,举了一个喻:讲一位揭末那法天子死后本来要生猪的因缘。天死的时候跟人不太一样,人死的时候无法知道自己下一生将到哪一道,天死的时候,他会知道自己将投生于哪一道。人死之前通常会生病,有的时候是意外,譬如被车子撞死了。天人在死之前会有「五衰相现」,这五个状态出现时,他就要死了。哪五个现象呢?平常天的衣服永远很干净,现在穿的衣服会脏;第二是天人顶上有鲜花等各式各样的庄严,而死前花会枯萎;第三是天人的身体平常不会脏不会有味道,现在会脏而且有味道;还有,他平常的时候身上不会出汗,要死的时候腋下会出汗;另外本来他在座位上总是高高兴兴的,现在会觉得坐不住了。这五种状态(五衰相)出现,就表示很快就要死了。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天有神通,他死前会知道将投生哪一界。这位揭末那法天子看到自己死了以后,下一生堕落为猪,啊!这是无法忍受的事情。我们现在听这个故事很容易,如果一旦自己真的亲身体会到的话,那是完全无法忍受的。
我听过一个人叙述他前世的故事,这个人曾经有过一次修行的机会,但做了坏事,就堕落到饿鬼中。他今生在三宝的加持下很清楚地看见自己堕落饿鬼时的情形,他那个鬼妈妈很疼爱他,到处去找吃的东西──痰、大便,找到痰的话,那算是一顿美味,是加菜。我们能够想像吗?平常他们连痰都吃不到,饿得实在很痛苦,所以他说饿鬼当中最好的加菜就是痰。我们现在到猪栏边去,已经受不了了,何况自己去当猪?我曾经有一次到乡下,到猪栏里一看,觉得蛮好玩的,因为住惯城市没看见过,那时已经出家了,觉得那些猪很可怜,就为牠们皈依。那地方臭味扑鼻,实在无法忍受,就像在粪堆里面,猪栏里到处是大小便。现在从天上掉下去,如果是你的话,受得了吗?所以前面一直说千万不要等到果报临头的时候,那时来不及了!
这个天子五衰相现,看到下一生要堕落为猪,就拼命到处去求解救的方法。平常我们在世间会去求有钱有势的人,在天上也是一样,他就向天上很有权威的大天主去求,结果到处求都没有办法,最后有一位天主告诉他应该去求佛,他便去见佛,佛陀教示他:「你只有一个办法--皈依。」他以临终前很短的时间拼命恳切地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当我们被毒蛇咬了,是不是一心一意想到医院去,那还不一定会死,而他是肯定要死,而且堕到那种地方!所以他就拼命求,几天后就死了。天人都有神通,他的同伴想要看看他到哪里去了,但通常他们(三十三天)的神通都只看得见下面而看不见上面,他们看下面找了半天找不到,人间找不到,猪当中也找不到,饿鬼、地狱当中都找不到,到哪里去了呢?大家就去问佛,佛说你们找不到的,他生到兜率天上去了。皈依的功德福报就是这样!
还有一个类似的公案,有一位天子,他本来死后会堕落,后来因皈依而生天。他生天的情况是怎么样呢?天有六层,第一个四天王天、第二个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然后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他一层层地投生,一直升到最高,然后回到人间,再从人间一层一层地投生上去,如此七返,然后再到人间,那个时候值佛出世,成为佛弟子,修行而解脱生死。他的因就是一次这样的皈依,种下他超出三界的因,这是千真万确的。
但是皈依要到什么程度呢?至心皈凭。不过人通常是要死的时候容易生起皈依心,现在还不觉得会死,提起来好像可以很认真地念一天,明天就懈怠了。所以本论告诉我们修行的时候要念死,这是有它很重要的原因的。现在我们虽然不是临终,平常的时候就要随分随力集资粮,求下一生比现在更好,因为我们要求无上菩提;如果能够把握这一点的话,虽然不能那么恳切,但是可以渐渐地增上,这是我们现在做得到的,这一点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这里所举的《集学论》的偈颂,说皈依了佛不会堕恶趣,会生为天,皈依法、皈依僧也是这样。这个就是教授当中所出八种胜利中的第三个。
【四、积广大福者,如前所说。五、不堕恶趣,由前应知。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者,如经云:「诸遭怖畏人,多皈依山林,及归诸园囿,归所供树木。其归非尊胜,其归非第一,虽依其依处,不能脱众苦。若时有皈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诸苦。八支圣道乐,当趣般,以智慧观见,诸四圣谛理。此归为尊胜,此归是第一,由归此归处,能解脱众苦。」】
第四跟前面《摄分》当中说的内容一样;第五不堕恶趣,由前面所说的内容应该可以了解,所以不再说。
第六皈依以后,其他的人、非人就不能来为难、伤害我们。非人是指除了人以外的,特别是指世间上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一般来说,非人是指六道当中的修罗,他有跟人共同的特点,但不是人;八部当中也有一部叫非人。皈依之后,人、非人就不能来留难我们。关于这一点,要简单说明一下,好像我们皈依了三宝以后,还是遇见一些困难嘛!怎么说不为难呢?实际上应该了解,佛法真正告诉我们的是世间的真相,也就是缘起性空。你造了什么因,这个业一定会感果。所以,并不是人家来伤害我们,而是自己造了恶的因感得的恶果。我举个简单的譬喻,譬如国家制定了法律,现在你犯了法,国家来制裁你,譬如警察来抓你、法官来判你,请问这是警察伤害你,还是你犯了法伤害自己啊?是我们犯了法,自己伤害自己,警察好端端的不会来抓你,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这个时候才懂得人与非人不能为害的内涵。
经上说有很多人遭遇到困难,因为害怕而皈依山林田园、所供树木,乃至求神问卜等等。总归一句话,他皈依是因为遇到了困难希望求个依靠,解决他所遭遇到的困难,免除他的怖畏。实际上这些山林等并不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尊贵之处,因此皈依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这种皈依不是第一,因为他并不能真正帮忙我们解决问题,虽然去依靠他,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这是指出所皈依的对象错误了。区别了错对以后,把错的拿掉,剩下来的就是对的。
正确的就是皈依三宝──佛、法、僧伽。佛能够真正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他有几个特点,第一,他对世间的真相以及苦乐的真正原因彻底了知,所以说知苦(苦谛是世间的真相),以及苦集(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譬如我们身体生了病,虚胖水肿,表面上看见胖起来了,医生一看就知道不对,可是一般人也许以为你很健康,发福了,会不会这样?我是随便举一个例子,世间人对事实的真相不清楚,明明是苦事情,他会把它看成快乐的,就像刚才说的,那虚胖浮肿明明是病,他却说你发福了。
再举一个例子,是我亲自经验的一件事情,地点在美国,这个跟《新世纪饮食》一书有关。《新世纪饮食》上面说,大家总觉得肉、蛋、奶是最营养最好的,实际上并不一定。特别是近代,由于商人的唯利是图,抹杀了很多事实,以致造成大家的误解。有一个人他也听说这些东西吃了以后对我们有伤害,不过听了以后也就过去了,后来接触了佛法,觉得还是吃素好,所以他就开始吃素了。因为他长期在美国,西方人最讲究营养,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极大部分都是吃肉、蛋、奶等,所以一旦全部改成素食以后,身体会有很剧烈的变化。这是由于之前身体当中积累了很多毒素,他平常已经习惯了这种运作的方式,所以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伤害。可是一旦不吃了,身体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那是从已经深深中毒的状态减轻的必然过程。
他后来才遇见一位这方面的专家,知道他以前已经中了很深的毒,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排毒,这是好现象。但当初他停止肉食的时候并不晓得,在他的感受上很不舒服,整个身体不能适应,精力不如以前,乃至于皮肤发痒、头昏昏的。大概经过了几个月,他觉得的确是营养不够,才会头痛、体力不够,毕竟他对佛法的道理认识得非常肤浅,又偏偏深中这个邪见的毒,所以后来很快就再恢复了肉食。恢复没几天就容光焕发,身体又好起来了。他就告诉我:「师父你看,还是科学有道理,吃素食营养是不够的。」当时我也不太懂,就告诉他:「好,就这样吧!」
没过了多久,我碰见雷久南博士,她是读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不但在美国是第一流,也是世界第一流最好的学校,她毕业以后在美国的三大肿瘤中心待过十年,专门研究这些事情。她还在麻州念书的时候,接触到一个提倡素食的人,她完全被这个素食主义者提出的主张所说服,所以毕业以后就开始素食。她那时候并没有信佛,后来信了佛,可是她觉得在西方以佛法不太容易说服人家,而她因为本来就在美国第一流的学校,得到最好的学位,有最好的职业专门研究这个,自己又身体力行,后来在波斯顿治疗过各式各样的怪病。有的病人医生觉得已经是绝对不可能活的,透过她特别的素食调养就医好了,所以她的经验很丰富。实际上病人治疗以后都很清楚明白,开始解毒的时候毒素会排出来,就像我们抽鸦片、抽烟,停止了以后,烟瘾来的时候会浑身难受,这是一定的道理;素食也是如此,这个叫排毒、净毒时期,对这个人来说身体是难受的,可是这是个好现象,但他并不一定知道。
一般世间的人对事情的真相的确不一定能看得清楚,真正看得最究竟、彻底的大觉者是佛。佛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叫大觉世尊。因为他是真正最崇高的,值得我们尊敬的,他真正把世间的真相,而且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都看清楚了。苦谛就是世间的真相,苦集就是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既然了解了苦跟苦因,是不是有办法把它改善呢?因为有很多事情是没办法改善的,如果没办法改善那也就算了,现在是有办法改善的,所以佛告诉我们:有方法可以正确地、一点都不错地超脱各式各样的苦,照着这个方法去做就脱苦,这就是八支圣道,这个才是真正离苦得乐之道。如果照这样如法去做的话,最后就得到般。般是印度话,中文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困扰都消失了,这是因为能以智慧观见四圣谛。我们世间人都是颠倒、愚痴,这个的正对治(对症下药)就是智慧。因为他以正确的智慧看见这个四圣谛理,「谛」就是正确的,这个道理是圣者所见的真理。这样的皈依才是真正尊胜、第一的。由于皈依了正确的皈依之处,所以能够解决一切苦恼,能够做到这一点,别人就没办法伤害你。
刚才说到有造了业一定会感果。实际上,如果把皈依的心提起来,三宝会加持我们。就像刚才那个比喻一样,假设你犯了法,或者你欠人家钱没还,债主就告到法院,法院出传票让警察来抓你,从形相上看是警察抓你,实际上是因为你欠了人家钱。欠了人家钱当然应该还,就算你到处去求救,都没有用。可是有一种方法可以救,假定你去投靠一个人,这个人愿意帮你,而且有能力帮你,譬如你欠人家一百万,现在你皈投的这个人是个亿万豪富,他有无穷无尽的财产,他也同意帮你,人家要来抓你,他就出来说:「没关系,他欠的钱我来负责。」这样就可以挡得住,那个债主拿了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不过这个是暂时的,接着还要你如法去做,慢慢才会改善,这个道理后面会讲。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什么是真正应该皈依的地方。前面讲的是道理,下面举一个喻。
【此中应以成就风索外道等缘,而为譬喻。】
这是说有个外道,他有一根风索,那索使出来可以致人于死地,非常灵验。他有什么需要就会威胁人家、伤害人家,人家也怕他。有一次他遇见一个牧童,就拿风索要伤害他,结果那个牧童一动都不动,他自己想不通,正好旁边有条狗,他就拿那根风索在狗身上一碰,那条狗就死掉了。「奇怪,我的风索没有失灵,为什么用在这个人身上却不行呢?」就问他有什么本事?这个小孩子说我的确什么本事都没有,想了半天,说:「我是皈依三宝的弟子。」风索外道想:「我的风索这么厉害,他只是皈依就能这样。」所以他后来也就放弃风索而去学佛。
另外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大约是民国七十八年,那时我在南普陀第一次讲《广论》。南普陀是个寺院。民间很多人神佛不分,庙里供释迦牟尼佛,他们叫佛祖,供观世音菩萨,也是叫佛祖,供一尊妈祖也是;然后土地公也是菩萨,城隍也是菩萨,观世音菩萨也是菩萨,就这样乱供。民间有很多这种庙,还有乩童。有一天有个乩童,居然到南普陀来,听说他平常还蛮有感应的,有很多人被他迷住了。他到南普陀,在那儿乱跳,我们就劝他,但劝了半天也没用。后来有位同学看见劝不动,就坐下来念大悲咒,一念,乩童就跳不起来,只好乖乖跑掉了。所以如果心里面能真正皈依,心念很正的话,他就拿你没办法。如果你再很虔诚地念大悲咒、六字大明咒等,一念,马上就不敢作怪了。当然六道都是苦恼众生,我们眼前没办法救他,但也不愿意伤害他。这个例子最主要是让我们了解应该皈依的是三宝,皈依处正确就有这样的殊胜利益。
【七、随一切想悉当成办者,随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养皈依三宝,祈祷成办,则易成就。】
皈依三宝之后,不管我们想做什么善事,都容易成就,不过这个要说明,必须是如法所作。皈依三宝以后会了解几件事情:第一个,什么是正确的苦乐;第二个,什么是苦乐正确的因,所以我们真正想的应该是如法的正皈依。皈依以后一切都应该随顺着三宝,不应该违背三宝,不能说皈依了三宝,我有一个冤家,菩萨你帮我把那个冤家害一害,这根本不叫皈依,也根本不晓得什么是皈依,这个我们应该了解。这一点也就是前面第四,随做何事应该供养启白三宝,这样我们要做的就容易成就。因为佛对事实的真相看得最清楚,这个事实背后正确的原因也看得最清楚,这两点弄清楚了,当然是这样。就像这是什么病、这个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用什么药来改善都看清楚了,把这个药放进去,这个病就会好。或者以种田来说,譬如你要种一样东西,应该种在哪里、下什么肥料、如何去培植,这些都做对,它当然长得好。
【八、速能成佛者,如《师子请问经》云:「由信断无暇。」谓由获得殊胜闲暇,遇皈依处,学殊胜道,由此不久,当得成佛。如是忆念诸胜利故,于日日中,昼三夜三,勤修皈依。】
总归起来,皈依能够最快速地成佛。佛是一切达到究竟圆满的圣者,从断恶方面说,已经究竟断一切恶;从成就功德方面说,已经究竟圆满成就一切功德。经上说,由于净信心皈依三宝以后,能获得殊胜的闲暇(也就是前面所谓的暇满),然后照着皈依以应该学的这个殊胜之道,一步一步地增上,而后依次第达到成佛。
我们对以上〈摄分〉中出及教授中所说的皈依三宝的殊胜利益,应该不断思惟忆念,以策发我们每天昼三夜三勤修皈依。
【第六、下至戏笑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者:身命受用,定当舍离,若为此故,弃舍三宝,则一切生辗转受苦,故任至何事,不舍皈依。作是念已,数起誓愿,虽为戏笑亦不应说舍皈依语。诸先觉等说一学处谓随往何方,于彼如来应学皈依,未见根据。】
前面是从正面说明皈依有这样殊胜的利益,现在反过来说,我们不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舍皈依,即使开玩笑乃至严重到有生命危险皆应守护不舍皈依。假定有人威胁说:「如果你愿意舍掉皈依,我就放你;如果你要坚持皈依,我就杀你。」就算是这样,我也不愿意舍。当然不一定有这样威胁要杀的情况,但是我们皈依了三宝就应如法去做,现在假定要做不如法的事,可以保存生命,如法去做则会失去生命,这时我宁愿失去生命,也要保护我的皈依,真正皈依以后应该这样。
因为「身命受用,定当舍离」,我们的生命不管怎么保护,终归是要死的,没有人能不死。假定为了生命而舍弃三宝的话,以后一切生中都要辗转受苦,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以舍弃皈依。道理虽然是了解了,但因为我们心里无始以来都是杂染之业,从来没有跟三宝相应,也没有造下深厚的因缘,所以遇见境界时,还是会随顺着习气走。因此虽然皈依了,也了解这个道理,如果没有对三宝的功德生起正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的话,还是不行。所以要誓愿一定要做到,即使说笑话也绝不说舍弃皈依,严重的乃至于为了生命也绝不放弃皈依。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上面是说明六条共同学处。下面讲到在宗大师那个时候,有些前辈说皈依以后有这样一条学处:无论你到哪里去,对于那个地方的如来应该学皈依,譬如到东边去,东边是药师如来,向西边去,西边是阿弥陀佛,如果你向西,除了皈依三宝以外,还要皈依西方的如来,向东也是这样,宗大师指出这种说法并没有经论根据。说到这一点,大家要注意,从大师的传记及各方面都证明大师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早就成佛了,他是一位大权示现的菩萨。大师这一生的示现,从小就绝顶聪明,遍学当时藏地所有圆满的教法,但他绝不会随便乱开口,一定还要有证据,所以他总是引经据典阐明经是怎么讲的、论是怎么讲的、祖师是怎么讲的,即使他要破除前辈的说法,也会说明是由于这种说法没有根据而破除。为什么我特别指出这一点呢?因为现在我们刚刚学了一点点,什么都不知道,就常常自己说「佛讲的!经上讲的!」我们有根据吗?没有根据,都是凭自己想像的,这是我们最差的地方。所以在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这一点。
【如是六种共同学处,是如《道炬释论》中说。各别学处初三种者,契经中说。后三种者,出于《皈依六支论》中。如彼说云:「应于形像颂,及诸碎黄布,信解为大师,亲口说诸法,不谤应顶戴,净未净诸人,应观为善士。」〈摄决择〉中所说此等,迦摩跋云:「此诸学处,内邬苏跋,想亦宣说,我二同从阿兰若师所闻。」此语出于此师所传《垄跋口缚道次第》中。】
上面讲的六种共同学处是从《道炬释论》摘录出来的,《道炬论》本身很简要,它的解释据说是阿底峡尊者自己造的,也有说是尊者的弟子造的,也有说尊者写了《道炬论》以后,因为这本论是简单扼要偈颂式的,尊者就亲自解释,而尊者的弟子再把尊者的解释说得更详细一点,有这些不同的说法。
各别学处的三个遮止应学,是出自《涅帕经》。后三修行应学,对佛法僧要恭敬,舍离不恭敬,这三种出于《皈依六支论》。接着引出《皈依六支论》当中的偈颂。「形像」是指佛的形像,「颂」就是指法,碎黄布指的就是僧伽的袈裟。对佛像我们应该信解它就是大师(佛),颂就是佛亲口说的法,这都不可以毁谤,后面的「净未净诸人,应观为善士」,就是指僧。这段是说明六种各别学处的来源。除此之外,《瑜珈师地论·摄决择分》当中,也同样说这个道理。
关于《摄决择分》中所说的「此等」皈依学处,在内邬苏跋的道次第论著中并没有提到的这一点,祖师迦摩跋曾经作过解释:「内邬苏跋应该是有说到这些学处的,因为我俩同从老师阿兰若师那里听闻得知。」阿兰若师是阿底峡尊者在藏地最主要的弟子之一,换句话说,这是从最完整的传承中,有成就的祖师传下来的。
关于皈依已应学,分〈摄分〉中出、教授中出两部分,教授中出又分别学、共学,已经一一交待清楚。
【若有违犯此诸学处,当成亏损及弃舍之理者:有说违犯六种成舍,谓初三种各别学处及恒修皈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有说由其九种成舍,谓加违后三种各别学处。其余仅是亏损之因。】
假定违犯了这些皈依以后的学处,这个皈依就不完全,有点亏损了,严重的是「弃舍」,整个皈依都舍掉、毁掉了。那么到底什么情况是亏损、什么情况是弃舍呢?有一种说法是如果犯了以下六样的话,皈依就舍掉了。就是别学当中的前三种──皈依佛以后不皈依余天,皈依法以后对一切众生远离损恼,皈依僧以后不跟外道住,这是应止的,再加下面三条:恒修皈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如果这六点都违犯了,那就舍了,这是一种说法。
另外一种说法是要犯九种才算舍弃,除了上面六点以外,再加后三种各别学处,就是《皈依六支论》当中说的,对大师乃至任何大师的形象皆应恭敬,对法,乃至四句偈等应该恭敬,对僧应该恭敬,不该不恭敬、轻毁等,这是另一种说法。以上是弃舍皈依的情况。如果犯其余部分就是损伤皈依,譬如一棵树,把它连根拔掉就死了,如果只砍掉一点,就只有受伤,并没有死。这是宗大师当时一般所流传的两种说法。下面是宗大师提示我们的话。
【然作是思,若与为命亦不弃舍,有违犯者,实舍皈依。如是虽未弃舍三宝,然俱爱执三宝异品,大师等三,亦违不言有余大师,心未诚归,故亦成舍。若未犯此,仅违学处,非是舍因。】
这两种是大师告诉我们的,假定我们遇到命难时舍掉了皈依,实际上这就违犯了「为命不舍」,心里面既然已经舍掉,当然皈依体就没有了,这是一种。还有一种,虽然心里没有说要舍弃皈依,却牢牢地爱执三宝异品,就是跟三宝不相应、相违背的,因为不再诚心皈依,所以也成了舍皈依。真正皈依三宝,内心当中会觉得三宝最殊胜,我一定要照着去做,这才是真正皈依三宝必须的条件,并不是嘴巴上面念一下就算。当初皈依的时候,心里这样想:「我皈依了佛,不皈依余天;皈依了法,要照着法去做;皈依了僧,不共外道住。」誓言是这样,现在心里面却违犯了这誓言,不再诚心皈依,既然没有诚心皈依,所以也就是舍掉了,这是大师告诉我们的舍掉皈依的两个原因。皈依有这么多的殊胜好处,如果你要得到好处,那么就不能违犯这两点,如果违犯了,皈依就没有了。
假定没有犯上面这两点,只是违犯了该学的学处,那么这不是弃舍三宝,而是对于皈依三宝有了亏损。有了亏损得到的功德就会打折扣,我们希望渐次增长的效果相对地也就少。经论告诉我们皈依有这么殊胜的功德,但我们觉得自己皈依了,却好像看不到什么功德,原因就在这里。
【是故皈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若有皈依,非唯虚言,则是依止最殊胜力,内外障缘不能违害。功德差别,易生难退,倍转增长。故如前说,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门,受持皈依,励力不违皈依学处,是极扼要。】
皈依是进入佛教的大门,假定这个皈依不是嘴巴上讲讲而已,而是真实的内心至诚恳切地去皈依的话,我们就是依止了最殊胜的力量。这个时候内在、外在的障缘就没办法伤害我们,功德也很容易生起,不容易退失。现在我们虽然皈依了,可是功德却难生易退,原因就是如前面说的,虽然没有舍皈依,但是有所损害;还有很多人根本没有诚心皈依,也得不到皈依体,只是种点善根。
总之,由于怖畏死后堕落三恶道的痛苦,所以要找皈依处,因为相信三宝才是真正有功德的,于是来接受皈依,皈依以后努力照着应该学的去学,这是非常重要的。以上就是共下士当中皈依的部分。
现在把皈依再总说一下:第一皈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皈依;在这种原因之下,你所要皈依的对象(皈依境)应该具足什么条件;条件具足了,你怎么去皈依;皈依以后应该如何去学,这样去做会得到什么殊胜的好处。
理路了解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目前的状态,这很重要,因为我们学佛并不是学一个理论,以后当个学者可以写文章,而是学了以后要能运用,还要不断地思惟自己为什么以前没有因缘皈依;另外,皈依以后还要随念悲,希望周围的人也能皈依。了解了自己目前实际上的状态,怎样如法地净除自己的违缘,增长顺缘,帮助周围的人进来学佛。
我自己以及我看见周围很多人,不信佛的不管,就信佛的人来说,好像很少人谈皈依的四因。为什么皈依?因为皈皈很好嘛!为什么好?不知道,人家说好嘛!就只是这样!或者不了解皈依以后会有什么好处,好像皈依以后就会发财,买奖券会中奖,诸如此类的理由,实际上都不是皈依的正因。难怪最究竟、最圆满的佛法,到了现在末法的时候被人家称为迷信。你说这些人不相信三宝吗?他相信,但是为什么相信他不知道,说出来,也是一片迷糊,这样的相信并不是纯净的正信。现在我们了解以后,一方面自己要提升、净化,然后要帮助别人了解这个道理。
实际上你不能说这样的皈依不对、不好,因为很多人就是从这样开始。我们了解佛法以后,看到这种迷信的状况,并不是就排斥他,他虽然如此,还是宿生有一点浅薄的善根力量,造了一点相应的业,所以业感果时,这一世他又来皈依了。就像我们一生的过程当中,谁都不是自己事先想清楚为什么要去念小学才去念,都是父母要我们去念的。从佛法来看,这是他的业,由于过去种了善根种子,因此多多少少也能够进入佛门,可是勉强归类,只能说是很肤浅的善根,如果以理智去衡量,这是属于迷信而不是正信,这个我们要分辨得出来。
实际上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外在的境力量非常地强大,祖师们有一句名言:「境风浩浩(或是炎炎),烧尽功德之林」,浩浩是指它非常地强大,炎炎是非常地强烈。由于环境是这样的强烈,因此虽然我们对三宝有一点简单的信心,但是由于不了解内涵,一面对境界就容易「烧尽功德之林」,这是一种状态。更进一步来说,如果只是迷迷糊糊地跑去皈依,对三宝没有非常强盛的净信心,只是嘴巴上面说一说,这样是得不到皈依体的。当然从结一个缘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佛法讲缘起,这个善种子已经种下去,迟早有一天会结果。可是眼前结的不是这个果,眼前的业都是染污之业,得不到皈依的好处。既然没有得到皈依的体,那么皈依的功德也说不上来。
反过来说,就算不一定了解,但是心里很虔诚,或者宿生有一点善根,也有可能得到皈依体。但是得到了以后,如果不晓得怎样善巧地实践皈依已应学的学处,虽然一定有皈依的功德,这个功德的确不可思议,非常强大,但它是会用尽。皈依的功德所以能相续增长,是因为皈依以后净信增长,能把握暇满照着学处去做,一步一步渐次增上,所以能使罪业渐次消除、功德增长,最后达到成佛。如果不知道道理,即使得到了皈依体了,功德还是不能增上。既然不能增上,外面的情况又这么严重,很容易还是随着无明去做,就像虽然有很多钱,可是你只花钱而没有收入,到后来还是会用尽,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从这个地方去看,真正好的顺缘不大容易集,但是违缘却非常容易。
现在,就实质来说是个邪见增上的时代,不相信三宝的人根本不谈,就算是有一点肤浅的相信,也皈依了,可是不懂得这个道理的话,不会生起很强的净信心来。前面已经说过了,不恭敬是坏慧的因,佛法真正最重要的是智慧,但是我们对于三宝,由于不懂得道理而不知道要恭敬,自以为很聪明,但聪明不是智慧,这种聪明是染慧、颠倒见,造的都是可怕的罪过,而智慧反而每况愈下。
除了不信佛的人以外,就是我们学佛的佛弟子,也往往容易犯很多错误。现在时下最流行的是净土法门和参禅,这的确是佛说的非常殊胜的善巧法门。有些人说:「现在是末法,已经没有法了,我也不知道怎么修学,所以只有拼命一心一意地提皈依。」如果真的没有法了,这样是对的,但现在有法他不要,反而说:「现在是末法了,经论都不要去学,这些都没有用的啦!」然后他应该是拼命念佛,可是也没好好念,却到处劝人家不要恭敬三宝,不要去学法。
举一个比喻来说:荒年没有食物时,会去吃树皮草根,只要能吃饱肚子,能够活命就可以了。可是现在有食物可吃你不吃,还说只要吃树皮草根就好了,吃这些干什么?现在我们有法可学而不恭敬,是不是就等于这样的状态?虽然不是山珍海味,可是有很实在的菜、饭、面,却说这个不需要,应该吃树皮草根!我绝对不是说禅不好、净不好,而是说我们应该注意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所以前面说有人拿了一尊佛像去问阿底峡尊者这尊佛像好不好,阿底峡尊者说:「佛像哪有不好的,只是造佛像的人技术不一定高明。」这样分得清楚吧!不管我们学什么法门,上面这个道理是我们绝对需要了解的。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4-21 20:51
標題: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下士道皈依三
续-《●[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皈依三宝》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佛法分下、中、上士,「士」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能够正确如理如量地依法而行的人。现在这里是最基础的那一部分,所以叫「下士」。下士最基础的量是要希求后世,而不是这一世。前面已经把用什么方式引发希求后世之心说过了,了解了实际上的状态,我们自然会照着正确的方法去走。也就是说,世间人人都会死,而且很快就会死,死了以后堕落是这么可怕,既然我们是为了求安乐而去努力,怎么可以走这种颠倒错误的路呢?指出正确方法的是佛,我们了解了愿意去做,那最基础的部分叫下士道。
【设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后当生恶趣,而起怖畏,能从其中救拔归处,是为三宝。若归三宝不违学处,然其归处,如何救拔?如《集法句》云:「能断有箭道,我教示尔等,如来是大师,尔等应须行。」佛是皈依大师,僧是皈依正行助伴,故正皈依是为法宝。若能得此,解脱畏故。最下法宝,亦是由其初修业时,远一分过,修一分德,断证二事,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
假设你这样想:由于念死及怖畏死后堕恶趣而求皈依,能救我们的只有三宝。皈依三宝以后照着皈依学处去学,但是三宝是如何把我们从苦难中救出来呢?
「有箭」,有就是指三有,只要还在生死轮回当中,就像中了毒箭一样,非死不可,而且极端痛苦。能够断除有箭的这条道路是佛告诉我们的,所以我们皈依的佛(如来)就是告诉我们这一条路的大师,我们应该做的是照着大师所指示的道理而行。以下是对《集法句》这一偈的解释。我们所皈依的三宝当中,佛是指示我们的大师,也就是我们求得真正脱苦的一个榜样,僧是指皈依以后要去修行最重要的助伴,真正皈依的是法宝。如果能够得到法宝,我们害怕的这些痛苦就都能够解脱。
法宝怎么来的呢?最起码都是从了解了以后如法去修行,实际从下面一步一步增上而来的。修行分两方面,错的地方要改、要远离,对的、有功德的事要去做、去修行,所以不外乎错的要断除、功德要修证这两方面。经过这样的分分断证,从下面开始辗转地增上,然后才能够得到。「非离此外,忽从他来」,不是离开了断证,从外面无因而来,而是一定有它必然的因果关系。了解这个特点以后,后面大师的教诫就很重要,不是听过就算了,真正重要的是应该精勤如法努力。
【故于此时,是须善巧,善不善业及果差别,如理取舍而修正行,是为修法。若不久思二业及果,如理取舍,则不能遮诸恶趣因,纵畏恶趣,然亦不能脱此畏故。】
既然前面告诉我们法宝是从断证的修行而得,那么必须在修行之前,对修的内涵有正确的认识,恶的要断除,善的要修行。所以我们必须了解,造了善、不善的业一定会感得好、坏(或者是乐、苦)的果报,个别个别丝毫不爽,如是因感如是果。了解以后,要照着所了解的去做,作为正式的修行,这个才是我们到这里来真正重要的,而前面的都是准备工作。就像世间的学校一样,我们刚刚进去的时候,写字、认字、念书,那是准备。有了这个准备我们才能懂得经论上面的道理,懂了以后才能去修行,修行以后才能去掉恶业、增长善业,自然而然将来感得的果报是离苦得乐。
关于这个特点,单单了解是不够的,必须要久思,不是马马虎虎想一想,而是要恒长相续不断地去思惟,这样的业会感得这样的果,「二业」是善业、恶业,会感得乐果、苦果,我们要长久地思惟,才能够如理取舍。这一点我们都能体会得到,通常人家告诉我应该这样、应该那样,道理很清楚,我们也接受,但是听过以后往往没办法实践,乃至于听过就忘记掉了。一般的事情尚且如此,何况对我们有这么深刻影响的佛法,因此我们必须要久思,恒长地努力,能够做到这一点才行。否则虽然我们很害怕很快就会死,死了要堕落,但因为不能如理取舍,还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是故救拔果位恶趣,须于因时,纠治其意随不善转,此复依赖于诸业果得深忍信。】
所以真正能够救我们的是在因地当中,绝对不是已经感果的时候。在因地当中把内心不善的起心动念转过来,要做到这一点所必须的条件是,对前面所说造业感果的道理不但要认识,而且要「深忍信」。前面一再说等到感果就来不及了,像我们眼前的状态,习惯性地对了境以后,一定被境界转去,比如大家在玩,叫我坐在这里好好地念书,很难!所以这地方特别告诉我们,不但要相信,还要很深地相信,深到能够忍可于心,也许表面上看不出来,可是内心当中,业果的道理像刻在我们心里一样,产生这样的认识以后,对境才有力量。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