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楞嚴經(第十講) 附佛外道邪魔 [打印本頁]

作者: 佛教    時間: 2011-12-22 12:11
標題: 楞嚴經(第十講) 附佛外道邪魔
本帖最后由 佛教 于 2012-3-22 00:06 编辑

楞嚴經(第十講) 附佛外道邪魔
楞嚴經-10  (國語) 2007.2.3

我們在講經前,作一點資料的補充,
請翻開2367頁,
2367頁,第一行,
愚迷貪著的信徒,莫測高深、捕風捉影、
穿鑿附會,以訛傳訛,
誤以為真,
此即邪魔之下品者;
然當今如是之下品魔,到處充斥,
創派立宗,附於佛法,
廣設道場,遍佈國際。
有心之人,其不觳觫哉?
觳 ㄏㄨˊ這個觳是叫做羊腳;
這個觫 ㄙㄨˋ就是害怕、發抖的樣子。
意思就是說:
現在附佛的外道很多,
遍佈國際,
有心之人,
難道不戰戰兢兢、戒慎恐懼,防範他們嗎?
所以,就是這個意思,
羊的腳顫抖、發抖,
要被人家宰殺,
恐懼的樣子。
意思就是說:
邪魔外道、附佛外道這麼多,
我們應當戒慎恐懼,戰戰兢兢。
好!2387頁,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好!
翻開2387頁,
(二)墮四種徧常惡見(四徧常論)
因為外道在第七意識的生滅微細相突不破,
就卡在這個地方,
因為他的心境只能到達這個地方,
所以,因此沒有辦法全面性的
了悟如來藏性的不生不滅,
因此到第七意識的微細相就突不破,
因此就卡在這個地方,
立種種的偏執論。
經文,
「阿難,
是三摩中諸善男子,
凝明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圓常中起計度者,
於圓常中,
就是指第八意識的圓滿常住心性,
因為他沒有悟,
所以,起計度就偏了,
他偏了!
是人墜入徧四常論。」
好!2388頁,
義貫
「阿難,
是」正修「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
凝」定不動「明」照不惑,
「正」持其「心」,不起愛求,
故「魔不」能「得」其「便」,
故能增修圓定,照破想陰,
行陰現前。
於是「窮」十二「生類」生滅之根「本」
十二生類當然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
若「有想」、若「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這當然就是十二類生。
之根本就是(行陰),
「觀」察「彼」行陰(七識)
「幽清」恆「常擾動」之「元,
於圓」徧、相續之「常」相「中起計度者,
是人」即「墜入」外道
「四」種「徧常」之邪「論」中。
哪四種呢?
1.類別
①計「心境為常」惡見
經文,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
第一個是計「心境為常」的惡見,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
二處無因;
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
咸皆循環,不曾散失,
計以為常。」
這個是第一類別,
這總共有四個類別。
翻過來,
2390頁,第三行,
「一者,
是人」欲「窮」究「心」與「境」之「性」,
以求一切法之本元,
然而發覺心境「二處」
皆「無」所從生之「因」
(亦即,無物能生心境二者);
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生心境。
復依其窮究心境之「修習
能」得「知二萬劫中
十方」一切「眾生所有生滅,
咸皆循環」相續不斷,
故彼心境皆「不曾散失」,
方能生已滅,滅已生,生生不息;
以此見故
「計」心境「以為」普徧「常」住不壞。
他的功夫就只能知道二萬劫。
②計「四大是常」惡見
經文,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
四大元就是四大的本元。
四性常住;
就是計四大之性為常住,
就是地、水、火、風是永遠存在的。
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
咸皆體恆,不曾散失,
計以為常。」
2391頁,中間,
「二者,
是人」研「窮四大」之本「元」,
而計「四」大之「性」本來「常住」不壞。
彼由「修習」而「能知四萬劫中
十方」一切「眾生所有生滅」
皆從四大而來,
然彼四大本身「咸皆體」性「恆」常,
「不曾散失」
故眾生得以生滅相續不斷,
以此見故,
「計」四大之性「以為」普徧「常」住不壞。
③計「八識為常」惡見
不知道識就是生滅的執著和分別。
經文,
「三者,
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
末那就是第七意識,
第七意識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
心、意、識、
為什麼要頓點呢?
這「心」是指第八意識;
「意」是指第七意識;
「識」是指前六識,
所以,它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要用頓點分開來。
如果你把「心意識」三個連成念,
那個是方便,
所以,要頓點才對的。
心、意、識、
然後,「心」就是指第八意識,
就是如來藏識;
「意」就是指第七意識,
就是恆常執著第八意識為自我,
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
「識」是指前六識。
心意識中本元由處,
性常恆故;
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
本來常住,
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這個要有一點唯識學的基礎,
不過,薰習總是好的,
薰習,
慢慢提升我們心靈的般若智慧。
我們如果沒有般若智慧,
我們的思惟模式,
就會只有一直線的思惟模式,
譬如說:一加等於多少?
大家都說:二!
是不是?
我們的思惟模式是直接性的。
但是,佛法它不是這樣講的,
一加一等於二,一從哪裡來?
這個是問題,
開始把你的語言、文字,
這些觀念化的假相探究到底,
探究到底。
所以,我們的思惟模式,
一般都轉不過來,
都轉不過來,
一般眾生就是這樣子,
會卡在某一種觀念裡面。
問一個問題:
如果我發給你們,
桌上每一個人有三顆蘋果,
你們每一個人都吃了一顆,
剩下幾顆?
二顆,是不是?
不對!剩下三顆,
因為一顆在肚子裡面,二顆在肚子外面,
剩下三顆。
因為我們的思惟模式都是直線的,
轉不過來,一下子轉不過來。
是不是?
三顆,
吃下去,當然一顆在裡面嘛,
二顆是在外面嘛!是不是?
冷笑話!
好!
2392頁,義貫
倒數第一行,
「三者,
是人」於定中「窮盡六根」所攝之六識、
及第七「末那」識,
以及末那所「執受」為我之第八識,
如是於「心、意、識中」
求其根「本元由」生起之「處」,
計其「性」為「常恆故」,
而不知其為行陰相續之由。
不知道說萬法都是剎那生剎那滅的
一個生滅相續的假相,
我們執以為實,
然後,就卡死在這個觀念裡面。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說: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
但沒有一個人真正了解快樂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
為什麼?
他就拿這個生滅的假相拼命的追求,
他怎麼可能得到快樂呢?
而不知其為行陰相續之由。
由其「修習
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死此生彼,
雖「循環」輾轉,
然此八識卻從「不」曾散「失」;
因此而謂
從「本」以「來」識性「常住」,
復「窮」此循環「不失」之「性」,
以為是不壞不滅
而「計以為」普徧「常」住。
就是著識大以為恆常。
④計「想陰盡為常」惡見
因為他現在透過三十種陰魔:
色陰魔、受陰魔、想陰魔,
現在要進入這個行陰魔,
所以,他認為想陰魔已經盡了,
到這個地方就是永恆,
他不知道後面還有一個微細的識陰魔,
不知道,
意識的識。
經文,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
就是透過了想的十種陰魔了。
生理更無流止運轉,
把筆拿起來,
這個「生理」不是你那個生理,
「生理」是生滅之道理,
所以,簡稱生理。
這個生滅之道理,生生滅滅,滅滅生生,
這個無常的道理,
生理更無流止運轉,
因為他只能見到第七意識,
第八意識的微細,他突不破。
認為生滅想心今已永滅,
理中自然成不生滅,
因心所度,
提早,
提早,
計為怎麼樣?
計以為常。」
翻過來,
好!
2394頁,第五行,
「生滅想心今已永滅,
理中自然成不生滅」:
既然「有生滅」之想陰既已永滅,
他便以為按理而言,
他自然已證到了「不生不滅」的境地。
但是此時他的想陰雖滅,
而行陰尚未滅,
因此行陰微細之生滅相(此正是第七識之種子),
「種子」旁邊寫二個字,就是:習氣,
叫做隱性,隱性,
潛伏的力量非常的大。
要降伏貪瞋癡,這個是功夫,
平常大家聽經,看起來很有理性;
但是,你一碰到境界了,
那一種貪瞋癡、瞋恨、憤怒的心,
一下子就跳出來了。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
都潛伏著貪瞋癡、嫉妒、佔有、
攻擊、傷害的隱性在,
只是看什麼時候因緣蹦出來,
不知道!
仍有微細的流注生滅相,
為什麼用流注呢?
就像瀑布、就像水流、
像大海底下的伏流。
這個流注,
從這個大海看,非常的平靜;
但是,底下強烈的水流,你看不到,
所以,這個叫做伏流,
伏在海底下那個非常強烈的水流,
但是,從表面上看不到。
我們表面上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是不是?
表面上;
但是,我們的伏流在哪裡?
第七意識跟第八意識,
非常的微細,
非常的微細。
我們執著到什麼程度呢?
執著到我們連晚上作夢,都還認為有一個「我」,
這個「我」,二十四個小時都卡住,
叫做流注生滅,
所以,流注生滅的意思就是非常微細。
是故他實非已經‥‥‥
其實,他並還沒有達到真正的不生滅。
按《楞伽經》義而言,
此時為已經滅了「相生、相住、相滅」,
然猶未能滅「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
這個很重要,
做一個筆記,
相生、相住、相滅,
這個「相」就是粗惑,
一般粗糙,你可以觀照得到的,
相可以看得到的,
花是生滅的。
是不是?
這個桌子、椅子、毛巾是生滅的,
這個你很容易觀察得到。
但是,潛伏在我們內心裡面,
那種煩惱的習氣種子,
你觀測不到,
它就像潛伏在大海底下的伏流,
其實是很強,
但是,你沒有覺察,
所以,這個叫做粗惑。
然猶未能滅流注‥‥‥
「流注」的旁邊寫:細惑,
這個就非常的微細,難以覺察,
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
義貫
「四者,
是人既」已「盡」了「想」陰之根「元」
就是(想陰已盡),
破了三十種陰魔了。
因而他以為
此想陰之「生」滅於「理」上言之,
「更無」復出現遷「流」、息「止、運」行、
「轉」變等種種施為之相的道理,
因他以為彼有「生滅」之「想心」(想陰)
「今」既「已永滅」,
於道「理中」而言,
他「自然」已經「成」就了「不生滅」之法體;
殊不知道,
微細的煩惱習氣種子還沒有斷,
他不知道。
然而他的行陰尚未滅,
故仍有行陰的微細流注之生滅相,
因此他實尚未達真不生滅之境,
不過「因」他自「心所度」忖,
而「計以為常」住不生滅。
2.結語:墮為外道(圓常論)

「由此計常,亡正徧知,
就是佛的知見,叫做正遍知,
佛就是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嘛!
所以,亡正遍知就是失掉了佛的知見,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義貫
「由此」自心魔作祟,
邪「計」心境、四大、八識等為「常」住不生滅,
不達諸法無常之性,
因而「亡」失如來所教「正徧」之「知」見,
而「墮落」於「外道」
(即學佛法成外道),
以致「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
是則名為第二」類「外道」
所「立」之「圓常」邪「論」。
(三)墮四種顛倒邪見(四顛倒見)
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
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自他中起計度者,
是人墜入四顛倒見,
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義貫,2397頁,
「又」於「三摩」地「中」,
已透過想陰十境之「諸善男子,
堅」固「凝」定不動、
持「正」其「心」,不起愛求,
外「魔不」能「得」其「便」,
故能破想陰而令行陰顯現;
然彼繼而「窮」究此行陰,
以為是十二「生類」生滅的最終之根「本」,
然而他「觀彼」行陰(七識)
係「幽」隱輕「清」、恆「常擾動」、
他便以為這是一切生滅最終之根「元」,
不知道後面還有一個第八的微細意識。
因此,此行者便「於自他」法「中」,
妄「起計」著、籌「度者,
是人」即因此而「墜入」外道
「四」種「顛倒」之雙計惡「見」中,
計執諸法皆是「一分」(一半)「無常」,
而另「一分」(另外一半)
卻是恆「常」之邪「論」。
一半常,一半無常。
詮論
本節中所述行陰之魔相,
是由於行者見行陰之體顯現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便著於其相,
復於其相上種種推究、攀緣、
穿鑿附會,
以自心妄想
而去分別計度那些行陰之相,
而以為是究竟之相顯現,
才會有魔事起。
若見行陰現時,
雖見其相,
只要不取不著、平等不動,
不隨之而起計度,
只覺知那是
禪境必經過程中的一個現象而已;
如是觀察了知,即仍依本法修習,
本法就是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無有旁鶩,行陰即指日可破。
然而廣而言之,
一切魔事的產生,都是由於這件事:
我們「見相著相」!
於修行中,於所有見聞覺知,
若有所見、有所聞、有所覺、有所知,
其種種相,一概不依、
為什麼?
因為見聞覺知都是觀念,
都是生滅意識心。
所以,一概不依、不隨、不取、不著,
只依本心
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如藏性、如來藏性。
只依本如來藏性的心,
以及本法,究竟空性之法,
則魔事自破。
反之,若有所見、有所聞
(見聞染淨、莊嚴、恐怖、可愛等相)、
染相、淨相、莊嚴相、恐怖相、可愛相,
統統叫做相。
有所覺、有所知
(或知、或解、或悟某經、某理、某事),
即起貪愛、迷執、計著,
則不論你修行多高,定力多深,
皆立刻為魔所趁、為魔所用,
而墮魔數,斷菩提路。
這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說:
八大宗派也是這樣,
弘揚你個人相應的法門;
如果說:我們一弘揚淨土法門,
馬上就起煩惱,
別人跟我們看法不一樣,
修禪或修密的,我們就一直批評人家;
這個我們已經墮入魔數了。
所以,重點在哪裡呢?
重點就是說:我修我的,
生死是自己的事情,
其他八大宗派,予以尊重,
這個是很高超的修行人。
現在不是這樣,
小乘譏笑大乘:大乘非佛說;
大乘譏笑小乘是焦芽敗種。
淨土說:我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禪宗說:即心即佛,不必這麼辛苦,
見即是性,性就是平等,
如來藏性。
密宗說:三密相應就是佛;
天台、華嚴,各有他們的思想領域。
因此,師父在這裡,
要誠心的奉勸諸位法師和護法居士,
一個修行人,
連包容異己都做不到,
內心起煩惱,
認為別人看法跟我不一樣:
為什麼不按照我這個方法才能了生死呢?
你自取煩惱,
這個就是/你已經墮入生滅之相了。
因此我們研究佛法的人,很清楚佛的用意,
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你修什麼,我尊重你,
要看福德、要看因緣。
是不是?
2399頁,1.類別
①計「我常他為無常」之邪見
經文,
「一者,
是人觀妙明心徧十方界,
湛然以為究竟神我;
從是則計我徧十方,凝明不動,
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
則我心性名之為常;
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倒數第二行,
「湛然以為究竟神我」:
將行陰之幽清認作是湛然不動之性,
且以之為究竟之神我。
「神我」,即所謂靈魂。
又,
此即印度外道二十五冥諦,
這個我們講過了,
二十五諦中之最後一諦。
彼外道有達深定者,
2400頁,
能觀八萬劫,
但於八萬劫外,即冥然莫辨,
彼遂以此冥然莫辨、不可知的境地,
立為一切法之本源,
稱之為「冥諦」(冥然的真理)。
冥然的真理。
(此猶如道家的「混沌」:
「恍兮惚兮其中有相」。
若有若無。
是不是?
此「混沌」儒者又稱之為「無極」。)
外道又立從「冥諦」生「覺大」
(儒道亦立從「無極」生「太極」。)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八卦等等。
又從「覺大」生「我心」,
從「我心」生「五微」,
做一下筆記,
五微就是色、聲、香、味、觸。
那麼,這個「五微」也是同「五唯」,
唯,一個口字旁,
唯我獨尊那個唯。
生五微,
就是色、聲、香、味、觸的五微,
從「五微」生「五大」,
地、水、火、風、空。
從「五大」生「十一根」
(儒道亦立從「太極生兩儀」
(兩儀即陰陽),
再立從「兩儀生四象」)
最後立一「神我」。
所以,二十五諦中,
最初為「冥諦」,最後為「神我」,
中間共有二十三法,
是為「冥諦」所生之諸法
(因此冥諦為最初之能生者)。
而冥諦生這二十三法作什麼用呢?
他們說,是為了讓「神我」受用。
(這與耶教言上帝創造宇宙萬物,
皆是為了讓人類受用,
是如出一轍的,
只不過耶教的道理膚淺得多。)
所以,印度的古老思想,
就超越了耶教,
印度的古老思想。
又彼所謂「神我」約略等於第七識種子,
以第七識為我執中心,
內執第八識為我,
外執前六識為我所,
故略同。
此行者本來是修行佛法的,
竟墮入邪計行陰為神我的外道論,
滋可嘆哉!
很可惜!
2401頁,義貫
「一者,
是人觀」行陰之幽清常擾動元,
而以為是「妙明」真「心、
徧」滿「十方」世「界」,
且將其幽清認作「湛然」不動之性,
錯認了!
並「以為」彼即是「究竟」之「神我;
從是」謬想
「則」更「計」神「我徧十方,
凝明不動」,無生無滅,
故是常住之性,
而「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
則」神「我」之「心性名之為常」住不變;
而「彼」有「生滅者」(我心中之眾生),
是「真無常性。」
(此為計我是常、
眾生於我心中生滅,是為無常。)
2402頁,
②計「國土無常及究竟常」之邪見
經文,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
徧觀十方恆沙國土。
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
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這個劫壞處,
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星系崩壞、敗壞、爆炸,
用現在的名詞來講,叫做見劫壞處,
就是看到整個銀河系某一個地方,
恆星爆炸了、毀滅,
就是這個意思,
用現在的名詞是這樣子,
因為不能離開水、火、風三災嘛!
義貫
「二者,
是人不」復「觀其」自「心」
(因已確定計執自心為神我,
是真常性),
反而周「徧觀」察
外「十方」器界「恆沙國土」。
彼但「見」為「劫」末三災所「壞」之「處」
三災就是水、火、風。
所壞之處,
即「名」彼世界「為究竟無常種性」
(而不知諸世界於空劫後仍有成劫。)
這個天體爆炸以後,
新的星球會再成立,
就像我們地球一樣,
已經成立了四十六億年,
四十六億年。
而於「劫」尚「不壞處,
名」之為「究竟常」(永久常住不壞)。
(此為計外器界之已壞者為無常,
未壞者為恆常。)
③計「心為常、生死無常」之邪見
經文,
「三者,
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
流轉十方,性無移改,
能令此身即生即滅。
其不壞性名我性常;
名我性常;
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翻過來,2404頁,
「三者,是人」復「別觀我心」,
見「精細微密」之行陰根本
「猶如微塵」,
即計之為微細我,
此微細我雖「流轉十方」界,
不斷地起惑、造業、受報,
然其「性」卻從「無移改」,
故是恆常;
依此恆常性,
而「能令此身」雖「即生即滅」,
無常至極,
然此微細我「其不壞」之「性,
名我性常」,
而「一切死生」之相
便是「從我」常住之性中「流出,
名無常性。」
(此為計心是恆常,而計身為無常。)
④計「行陰常,
前三陰就是色、受、想。
為無常」之邪見
前面三陰就是色、受、想。
經文,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
見行陰流,
行陰常流,計為常性,
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無常性。」
2405頁,義貫
「四者,
是人知」自己之「想陰」已「盡」,
且「見行陰」刻正遷「流」;
然以觀見「行陰」相續「常流」不斷,
故「計」行陰「為常性」,
而見「色、受、想等」三陰「今已滅盡」不存,
故「名」之為「無常性。」
(此為計已盡之陰為無常,
未盡之陰為恆常)。
這個就是等於讀到高中,
就說:我書讀得最多!
不知道後面還有大學、碩士、博士,
不知道,
提早自己滿足。
2.結語:墮為外道(一分常論)

「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就是永遠不能成佛,
不認識菩提,
佛的心都不認識,你怎麼成佛呢?
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2406頁,義貫
「由此」自心魔之作祟,
而邪「計」忖「度」
自他之身心與依正諸法
皆為「一分」是「無常」(一半無常),
「一分」是恆「常故」(一半是恆常),
因而從正修行「墮落」成「外道」惡見,
很可悲,也很可怕,
因為沒遇到善知識。
「惑」亂「菩提」正覺之「性;
是則名為第三」類「外道」
所計之「一分常」之邪「論」。
詮論
這「一分常、一分無常」之論,
究竟有何害處?
因為其所計之一分常者,
都是其自心、或神我,
並且因為計其為常,
即表示他自以為已脫離無常,
他認為已經脫離無常,
已達不生不滅,不再有輪迴,
出世之道業已成,不須更修行。
而實不然,
以仍未達究竟,仍處輪迴;
一旦報盡,將再受輪迴時,
即起毀謗。
又,未證言證,大妄語成;
且隨順外道(即學佛法成外道),
破佛正法,誤導眾生,
凡此皆是無間大罪。
2407頁,
(四)墮四種有邊邪見(四有邊論)
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
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分位中生計度者,
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義貫;
這個「於分位中」看一下,
「於分位中」
分位,什麼叫做分位呢?
三際分位、就是過去、現在、未來。
見聞分位、就是見聞覺知,
六根的起作用。
彼我分位、就是分別心在作用。
生滅分位。
就是在相上討論,它有生滅。
所以,
三際分位是站在時間的角度;
見聞分位是站在六根的作用角度說;
彼我分位是站在分別心的角度說;
生滅分位是站在萬法成住壞空,
相上來討論,
當然,也可以論斷心。
所以,底下,
「四有邊論」:
此四種邪論,雖然內容都是成對的,
一對一對的。
雙計有邊及無邊,
然而諸外道,
並非真已證得無邊之理體,
故當其計某法為無邊之時,
只是屬於邪計的「邊見」而已,
故以正教判之,只能稱為「有邊論」。
義貫
「又」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
堅」固「凝」定不動,
持「正」其「心」,不起愛求,
「魔不」能「得」其「便」,
故能於三昧中上上增進而破想陰;
想陰既破,
彼即「窮」究行陰
而以其為十二「生類」最終生滅之根「本」,
且「觀彼」行陰「幽」隱輕「清」、
便認為是恆「常擾動」的生滅之根「元,
於」四種「分位中生計度者,
是人」即「墜入」
外道之「四」種「有邊」之邪「論」。
1.類別
哪四種有邊呢?
①計「過去未來有邊,相續心無邊」之邪見
經文,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
計過未者名為有邊,
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2409頁,義貫
「一者,
是人」於定中觀見行陰相,
因而起「心計」之為
十二類「生」之生滅的根「元」,
不知道後面還有一個第八意識。
又觀其遷「流」之業「用」循環「不息」,
於是「計過」去及「未」來「者
名為有邊」法(有限之法),
過去有限,未來也有限,
為什麼?
他所見的膚淺,程度不夠,
台語叫做極盡了!
而「計」現在之「相續心」,
以其念念仍相續從無間斷故,
「名為無邊」之法(無限之法)。
翻過來,
②計「八萬劫前無邊,眾生界有邊」之邪見
經文,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
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
無聞見處名為無邊,
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2411頁,
「二者,
是人」以其定力能「觀八萬劫,
則見」八萬劫內有「眾生」存在;
於「八萬劫」之「前」,
卻「寂」然「無」有「聞見」
因為功夫不夠,不是佛;
不過,對凡夫來講,已經不得了了!
(他於八萬劫前看不到、聽不到有眾生的跡象),
由於「無聞見處」對他來講係冥然莫辨、
不能得其際涯,
故他把那不可知的領域「名為無邊」(無限),
而於他觀見看得到的,
「有眾生」存在之「處」,
即「名」之「為有邊」(有限)。
③計「我知性無邊,他知性有邊」之邪見
經文,
「三者,
是人計我徧知,得無邊性。
彼一切人現我知中,
我曾不知彼之知性,
名彼不得無邊之心,
但有邊性。」
翻過來,
2412頁,中間,
義貫
「三者,
是人」觀見己之行陰,便執為真我,
且更「計」此真「我」能周「徧」了「知」一切,
故此真我於諸法中「得無邊」之「性」;
而「彼」其他「一切人」
雖皆「現」於「我」的「知」性之「中」,
然而「我曾」(卻)
我卻「不知彼之知性」,
可見他們的知性必定是有邊的(有限的),
自己知道,認為自己是無邊,
他們呢?
因為不知道對象,認為是有限的。
因此其知性不能達於我,
而為我所知;
是故「名彼不得」如我知性的「無邊之心,
但」是「有邊性」。
詮論
種種外道千說萬論,
多半脫離不了自我本位,或自我中心;
以外道不能無我
(若無我者,即不著我,
則非外道,即入如來聖道)。
所以,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可以貫通三藏十二部經典的重點。
八大宗派的共同處,
所宣揚的就是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這是如來聖道所說的。
外道以我為「能」,
而以有別於我之一切法為「我所」,
依於此我、我所,而作種種妄想分別,
試圖自圓其說,以成其「一家之言」,
皆不免自誤誤人,
不脫三途輪轉。
④計「一切依報正報皆半有邊、半無邊」之邪見
經文,
「四者,
是人窮行陰空,
以其所見心路籌度,
一切眾生一身之中,
計其咸皆半生半滅。
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註釋
「以其所見心路籌度」:
謂此行者於其定中,以定力所伏故,
其行陰之遷流趨於極緩,
他便覺得他的行陰已滅,
及至出定,才發覺行陰仍在,
於是他便以為
他的行陰滅了之後又再生起。
如此他便見行陰是時生時滅,
如此他便見行陰是時生時滅,
於是以自己的心路之歷程去籌度,
而計著法界一切依報正報
皆是如此處於時生時滅、半生半滅的狀態中。
這又是外道人以自我為中心,
而卜度計著一切的另一個例子。
義貫
「四者,
是人」想陰既盡,行陰現前,
即以定力研「窮行陰」,
欲求其「空,
以其」入定出定時「所見」行陰乃時生時滅,
即以自「心路」歷程「籌度」計著
「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
又以此推,
「明其世界」中「一切所有」之物象,
亦皆「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這個就是沒有大悟,
功夫不夠,
亂講,
很可憐的外道!
我們非常有福報,
聽到如來的正法,
知道他的錯誤。
2.結語:墮為外道(有邊論)
經文,
「由此計度有邊無邊,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義貫
「由此」自心魔所作祟,
而邪「計」妄「度」諸法「有邊無邊」之戲論,
因而「墮落」於「外道」之惡見
(即學佛法成外道),
以致「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
是則名為第四」類「外道」
所「立」之「有邊」邪「論」。
第五種,
行陰的第五種陰魔,
(五)墮四種矯亂論
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
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知見中生計度者,
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
徧計虛論。」
翻過來,2416頁,
什麼叫做「不死矯亂」呢?
這個「不死」,就是指不死天,
即無想天之果報。
外道計無想天為究竟涅槃處,
故又稱之為不死天;
且說修行人,
一生一世如果不隨便亂答人家,
死後當生彼天;
你就是不要亂答。
他們又說,
若自己實在不知,而勉強回答,
就會造成「矯亂」。
因此為了避免矯亂,
他們立了一項規矩:
若有人問任何問題,
身為本派弟子,你就應回答說:
「這是秘密言詞,不可明說。」
因為自己不知道!
或者含糊其詞地作不定答。
因為他不知道,
他不是大覺的世尊啊!
他回答不出來,
又怕答錯了,又想往生無想天,
他就不敢亂答。
佛對他們這種作法,就訶斥說:
「此真矯亂!」
佛真了不起!
(這才是真正的矯亂!)
是不是?
回答不出來,又不敢回答,
你只是避開問題,並沒有面對問題啊!
亦即,他本來是為了避免矯亂,
而模稜兩可、含混其詞,
結果反而成了真正的矯亂,
以其言詞閃爍不定故。
因為沒有大悟,
不是像如來、世尊。
是不是?
義貫
「又」入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
堅」固「凝」然不動,
「正」其「心」念,不起愛求,
外「魔不」能「得」其「便」,
故能增進而破想陰;
想陰既破,行陰顯現,
故能「窮」十二「生類」之生死根「本」
(即行陰之體),
而「觀彼」行陰(七識)「幽」隱輕「清」,
恆「常擾動」生滅之根「元」(七識),
然「於」彼定中所得的「知見中」
不能明了抉擇,
而「生」虛「計」妄「度者,
是人」即「墜入四種顛倒」,
以求外道「不死」天(無想天果報)
而作「矯亂」、
周「徧計」度之「虛」妄言「論」。
分類,1.類別
①計「八亦」之矯亂論
經文,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
見遷流處,名之為變;
見相續處,名之為恆;
見所見處,名之為生;
不見見處,名之為滅;
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
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
各各生處,名之為有;
互互亡處,名之為無。
以理都觀,用心別見。
有求法人來問其義,
答言:我今亦生亦滅,
亦有亦無,亦增亦減。
搞不清楚狀況。
於一切時皆亂其語,
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遺失章句」就是摸不著頭緒,
你來問,就是答不到正確的答案。
翻過來,2421頁,
倒數第三行,
「一者,
是人」於定中觀想陰已盡,
行陰顯現,
於是進而「觀」行陰,
因為那是一切「變化」之根「元」;
當他觀「見」行陰之「遷流處」,
便「名之為」行陰的無常「變」異相;
便「名之為」行陰的無常「變」異相;
若觀「見」行陰雖然遷流,
但亦有前後「相續」之「處」,
於是他就「名之為」行陰的「恆」常之相
(因此他下結論說:行陰有常、有無常;
也就是:亦常亦無常)。
因為看到不究竟、不透徹,
卡在這個行陰。
他又在他能夠觀「見」
及「所見」的八萬劫「處」,
看到有眾生生起,於是他就「名之為生」;
而於八萬劫外,
「不見」如他先前所「見」之「處」,
看不到有眾生生起,似一切皆滅,
他便「名之為滅」
(於是他得到另一個結論:
行陰亦生亦滅)。
他又觀察思惟:
如果前面的行陰已滅,
而後面的行陰尚未生起,
這中間必定有個
令前後銜接起來的「相續之因」存在,
但他卻觀見行陰之遷流「性」中
仍有「不」間「斷」之「處」,
在這前後陰銜接處,
本應中斷、卻沒有中斷時,
便有如多出一個法了,
這多出的一法,他便「名之為增」;
反之前後二陰「正相續中」,
其「中」間為前後二陰「所」分「離」之空缺「處」
(亦即雖相續而缺中交、如出入息),
呼吸,
氣出來,再吸進去,
中間會短暫的停留一下。
就有如少了一法,
這情況他便「名之為減」。
這種情況他便「名之為減」。
此行者又因觀眾生
「各各」皆有其獨有之「生處」,
他便「名之為有」;
見其「互互」相率皆歸「亡處」
(盡皆有死),
他便「名之為無」
(於是他又得到一個結論:
一切法皆亦如是:亦有亦無。)
以上八種表面上
雖皆似「以理都觀」諸法,
然而由於行者之「用心」有差「別」,
因而於「見」同一法時,卻前後不一致,
不能真正得如理而確定之見。
以其所見不定故,
若「有求法人來問其」修證之「義」,
他即「答言:
我今」所見為一切法乃「亦生亦滅,
亦有亦無,亦增亦減」,
無有一定可說。
彼「於一切時,皆」如是矯「亂其語,
令彼」現「前」求法之「人,
遺失章」法字「句」及正義理,
令人知見混亂,無所適從。
摸不著邊。
②計「惟無」之矯亂論
經文,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
互互無處,因『無』得證。
有人來問,惟答一字,但言其無;
除無之餘,無所言說。」
這個「無」,不是佛陀所悟的那個無,
差了十萬八千里!
2424頁,義貫
「二者,
是人」於定中「諦觀其」行陰之「心」,
當行陰之生住二相滅的當下,
他見一切皆無,
他於是在此暫無的現象中,
於法法上「互互」相推相衍,
而皆至於「無處」,
從而妄計自己
「因無」這一字而「得證」道:
即悟一切皆歸於無。
這個「無」是斷滅,
不是佛體悟的那個無,
差十萬八千里!
一個是正覺;
一個是邪見、斷滅見,
不一樣的。
故若「有人來問」法時,
他「惟答一字,但言其無」;
且「除無」一字「之餘」,
即完全「無所言說」(什麼話都不說)。
2425頁,③計「惟是」之矯亂論
經文,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
各各有處,因有得證,
有人來問,惟答一字,但言其是,
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義貫
「三者,
是人」於定中「諦觀其」行陰之「心」,
當他觀見在行陰的異相與滅相之後,
仍有生相與住相再生起,
即下結論
謂一切法「各各」皆住於「有處」
(一切法有),
且妄計其已「因有」宗而「得證」無上道,
證一切法有。
不知道一切法都是緣起。
因此若「有人來問」法,
彼「惟答一字,但言其是,
除是之餘」,即「無所言說」
(其他什麼話都不說)。
④計「有無」之矯亂論
經文,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
其境枝故,其心亦亂。
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
亦無之中不是亦有,
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無容」就是無法;
「窮」就是追問到底;
「詰」就是問,
再追問下去,就講不出所以然。
無容窮詰:無法追究到答案,
你答:亦有,即是亦無,
亦無之中不是亦有。
在講什麼?
所以叫計有無之矯亂論。
2427頁,義貫
倒數第四行,
「四者,
是人」於定中觀察行陰時,
因為雙觀其生處及滅處,
故「有無俱見」;
因為「其」所觀「境」之象
係分「枝」不齊「故,
其心亦亂」而不一。
因此若「有人來問」法於他,
他便「答言:」
法「亦有,即是亦無」(亦滅),
以一切有生必歸於滅,
故有等於無;
但是他卻又說:
「亦無之中不」一定「是亦有」,
以已滅者不一定更生,
所以無不一定還有。
如是他把「一切」義理及文字全「矯亂」了,
令人「無容窮詰」
而得到任何明白確定的答案,
一切一團混亂。
2.結語:墮為外道
經文,
「由此計度,矯亂虛無,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
徧計虛論。」
義貫
「由此」自心魔之作祟
而邪「計」妄「度」,
成為「矯亂」道理之「虛」妄、
空「無」之言說戲論,
因而「墮落」於「外道」之惡見,
從而「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
是則名為第五」類「外道」的
「四」種迷正立邪的「顛倒性」、
都是為了求外道「不死」天之果報,
不欲給人明確之見解,
所作之「矯亂」正知見、
周「徧計」度、「虛」妄之「論」。
詮論
此四種矯亂論,究竟有何過?
其過咎為:
一、令人思惟不清,墮於無明愚癡。
二、令人失正知見。
三、令求法者無所適從。
(六)
計「死後仍有十六相」之邪見
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
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無盡流生計度者,
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把筆拿起來,
「或」旁邊編號A,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
第二,
或見我圓,這個「或」的旁邊編B,
B:或見我圓,含徧國土,
云我有色;
2430頁,
或彼前緣這個「或」,旁邊編號C,
或彼前緣,就是眼前外色之緣,
或彼前緣,眼睛所看到前面這個因緣。
隨我迴復,
云色屬我;
這是C,這一段是C,
底下,「或」,編號D,
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
這個是D,
ABCD有四段,等一下你就知道。
皆計度言死後有相;
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為什麼有十六相呢?
把這個色、受、想‥‥‥排列下去就十六,
剛剛已經編號ABCD了。
好!諸位看一遍,
2429頁,看一遍,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
如果是換第二個字,就變成「受」了,
或自固身,云受是我;
或見我圓,含遍國土,云我有受;
C就是:
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受屬我;
D:
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受。
那麼,「想」也是,
就是色、受、想、行。
因為這個外道,他的功夫只能到行陰,
再底下更微細的第八意識的識陰,
他完全冥然不知,茫然不知,
所以,他只能討論色、受、想、行,
剛剛編的ABCD,四乘以四就是十六。
好!翻過來,2430頁,
D:
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
皆計度言死後有相;
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這個依色、受、想、行,
色四相、受四相、想四相、行四相,
四四十六。
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
兩性並驅,各不相觸。
由此計度死後有故,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
心顛倒論。」
2431頁,倒數第一行,
義貫
「又」入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
堅」固「凝」定、
持「正」其「心」,
不起愛求,
外「魔不」能「得」其「便」,
故能增進而破想陰;
想陰既破,行陰即顯現,
於是他便在定中
「窮」究十二「生類」之生死根「本」(行陰),
而「觀彼」行陰「幽」隱輕「清」、
恆「常擾動」之根「元」,
故他即「於」彼行陰相續「無盡」之遷「流」相,
提早執著。
而「生計度」此行陰為諸動之本元「者,
是人」從而「墜入
死後」仍會再「有」色、受、想等諸陰「相」
再從行陰生起之謬見,
從而「發心顛倒」。
「或自」堅持「固」守此「身」形,
而「云」四大之「色是我」
(此為計色是我)。
「或」妄「見我」性「圓」融,
「含徧」十方「國土」,
而「云我」擁「有色」
(此為計我大色小,色在我中)。
「或彼」現「前」所「緣」之色,
能「隨我」(任憑我)「迴」旋往「復」運用,
而「云色屬我」
(此為計離色是我)。
「或復我」係「依行」陰「中」
之遷流「相續」之相而存活,
故「云我在色」中
(此為計色大我小,我在色中。)
如是等「皆」是虛妄「計度」
而「言死後」身雖已死,
但我心識仍在,
故仍「有」我「相」在。
「如是」之論說「循環」往復,
共「有十六」種「相。
從此或」更轉深一層
而「計」著「畢竟煩惱」與「畢竟菩提」
皆是由有為的行陰之造作而成,
因此皆如行陰之無盡。
是故真與妄二法之「兩性並」駕齊「驅」
就是(同時並存),
並行而不悖,
故「各不相觸」、相妨。
「由此」自心魔之作祟
而邪「計」妄「度
死後」仍「有」諸陰相「故」,
因而「墮落」於「外道」之惡見中,
於是「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
是則名為第六」類「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
於是成就自「心」魔所造之「顛倒」邪「論」。
2433頁,中間,
(七)八種邪計無相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
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
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
2434頁,
見其色滅,形無所因;
觀其想滅,心無所繫;
知其受滅,無復連綴,
陰性銷散,
縱有生理,而無受想,
與草木同。
此質現前猶不可得,
死後云何更有諸相?
因之勘校,死後相無,
如是循環有八無相。
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
徒有名字,究竟斷滅。
由此計度死後無故,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
心顛倒論。」
翻過來,2436頁,
義貫
「又」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
堅」固「凝」定、持「正心」念,
不起愛求,
外「魔不」能「得」其「便」,
故能增進而破想陰;
想陰既破,行陰即顯現,
於是他便在定中
「窮」究十二「生類」之生死根「本」(行陰),
而「觀彼」行陰的「幽」隱輕「清」、
恆「常擾動」之根「元」(七識)。
此時,
若「於先」前已經「除滅」之
「色、受、想」三陰「中」
而「生」邪「計」籌「度者」
意思是說:
(謂色受想本有今無,
因為他已經進入了行陰,前面都‥‥‥
本來有,已經被他斷除了。
如今行陰雖現有,將來亦當成無),
「是人」便「墜入」外道所計執的
「死後」一切法皆歸於「無相」之斷滅論,
則其「發心」遂成為「顛倒」心。
此人於定中
觀「見其」四大之「色滅」之後,
則念其身「形無」復「所因」(所依);
若再「觀其想」陰「滅」時,
則念其「心無」復「所繫」;
則念其「心無」復「所繫」;
而當他「知其受」陰「滅」時,
則計他的色與心「無復連綴」之橋樑;
因他以為前三「陰」之「性」
既已「銷」亡「散」滅了,
既已「銷」亡「散」滅了,
此行陰「縱」仍「有生理」(仍舊存在)
然「而」既「無受想」二陰,
則此身乃「與草木同」。
又,
「此」色受想行四陰之「質」(體)
縱使「現前」於定中「猶不可得,
死後云何更有諸」陰之「相」可得?
「因之」(於是)「勘校」
經過了確認,覆覈確定之後,
可下結論說:
生前與「死後」四陰之「相」皆「無;
如是循環」論證共「有八無相」論。
八無相論就是:
色、受、想、行,一個是二,
所以,加起來是八。
既然現前質空,即無修因;
而死後質空,便無證果,
是故「從此或計涅槃」菩提與「因果,
一切」世出世法「皆」係「空」無,
「徒有名字」,並無實際,
一切法「究竟」歸於「斷滅」,
遂成為撥無因果之大邪見。
這個很可怕的,
認為沒有因果了!
此行者
「由此計度死後」一切皆歸於空「無故,
一切皆歸於空「無故,
墮落」於「外道」之惡見
(即學佛法成外道),
以致「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
是則名為第七」類「外道」
所「立」於「五陰中」計「死後無相,
心」魔所成之「顛倒」惡「論」。
好!我們休息十五分。

*******中間休息*******
好!2438頁,
(八)八種俱非邪論
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
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行存中,兼受想滅,
雙計有無,自體相破,
是人墜入死後俱非,
起顛倒論。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
行遷流內,觀無不無。
如是循環,窮盡陰界,
八俱非相,隨得一緣,
皆言死後有相無相。
又計諸行性遷訛故,
又計諸行性遷訛故,
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
由此計度死後俱非,
後際昏瞢,無可道故,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
心顛倒論。」
翻過來,2440頁,
第一行,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
這個「有」,是指行陰之有。
「非有」,則是指已滅的前三陰,
因為此三陰已經滅了,故成非有。
此謂,於已滅之色受想三陰中,
相對於現猶存在的行陰之「有」,
行陰現在講有,
則那前三陰即成「非有」。
「行遷流內,觀無不無」:
「行」,就是行陰。
「無」,就是前三陰之無。
「不無」,即非無,
既言「非無」即是有。
此謂,於現存的行陰之遷流內,
對觀於前三陰之「無」,
則此三陰之「無」並非無,
而是有;
也就是說:
前三陰之「無」這件事是「有」的。
「如是循環」:
「循環」,指循環作觀,
由後觀前,由前觀後。
(按:此所謂「循環作觀」,
其實就是「繞圈子」。)
「窮盡陰界」:
「陰」,指色、受、想、行四陰。
「界」,界限,範圍。
「八俱非相」:
什麼叫八俱非相呢?
「有」「無」二法及「俱」「非」排列組合,
俱非就是二個非,叫做俱非,
有也是非,無也是非,
叫做俱非。
或是有,
這個「俱」就是亦有亦無,
「非」就是非有非無。
所以,「俱」就是同時存在;
「非」就是二個都否定。
排列組合,
即衍成四俱與四非,稱為八俱非。
此八俱非為:
1.有
2.無
3.非有
4.非無
5.亦有亦無
6.非有非無
7.非亦有非亦無
8.非非有非非無
這對初學佛法來講,
真不知道怎麼個解法?
這八俱非便成一切外道言說戲論的核心。
將來我們會講到。
翻過來,
2442頁,第四行,
「立五陰中死後俱非」:
謂彼外道即以五陰為題旨,
而立眾生於死後(其五陰)俱非有非無。
(也就是說:
人死後,其五陰不是有,也不是無。
按:那是什麼呢?)
說不出所以然。
義貫
「又」入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
堅」固「凝」定、
持「正」其「心」念,不起愛求,
故外「魔不」能「得」其「便」,
乃能增進而破想陰;
想陰既破,行陰即顯現,
因此他得以「窮」究
十二「生類」之根「本」(行陰),
而「觀彼」行陰「幽」隱輕「清」、
恆「常擾動」之根「元」(七識)。
但是他卻「於行」陰尚「存中,
兼」以「受想」二陰已「滅」,
而「雙計」亦「有」亦「無」
(於尚存者計有,於已滅者計無),
行陰的「自體」之「相」以此有無之互「破」,
故不能成立;
「是人」於是「墜入」
外道之「死後」有無「俱非」
就是(非有非無)
俱非就是同時,
有跟無同時。
的妄論,
從而更「起」種種「顛倒」邪「論」。
此人於已滅之「色受想」三陰「中」,
對「見」(對觀)行陰之「有」,
故前三陰成為「非有」;
行陰有,前面就非有。
而於「行」陰「遷流」之「內」,
對「觀」前三陰之「無」
這件事實「不無」
(此無非無,而是有「無」這件事)
「如是循環」對觀論證,
由後(現在)觀前(過去),
由前觀後,
「窮盡」色受想行四「陰」之「界」限,
達有無俱非,
而衍成「八俱非相」之亂論,
於是「隨」舉「得一」陰為「緣」
(以此陰作題材),
彼「皆言」
此陰於「死後」非「有相」、非「無相。
又」以其所「計」
一切「諸行」(萬法)之「性」
既皆「遷」離於正理之外,
充滿「訛」錯謬誤「故」,
訛錯謬誤故。
其「心」即依此等邪理
而「發」邪「通」與邪「悟」,
從而他即更加確定「有無俱非」之邪見,
而令一切事理之「虛實」
皆「失」其「措」置之所。
而令一切事理之「虛實」
皆「失」其「措」置之所。
「由此」對生前之雙非,
更推而「計度
死後」亦一切法「俱非」有非無。
由依如是邪見而修證故,
此行者但見「後際」
就是只見(未來)
乃一片「昏瞢,
茫茫然。
無」絲毫之道
或實質理之「可道」(可說),
無絲毫之道,或無實質理之可道。
是「故」他便「墮落」於「外道」之惡見,
以致「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
是則名為第八」類「外道」
所「立」於「五陰中死後俱非」有非無、
「心」魔所成之「顛倒」邪「論」。
(九)七際斷滅邪見
這個「際」,
不是我們剛剛講的過去、現在、未來,
這個「際」是指交際處,
意思是指處所,
「七際」就是七處,
七處,七際斷滅邪見。
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
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後後無,生計度者,
是人墜入七斷滅論。
或計身滅,
或欲盡滅,欲盡滅就是初禪。
或苦盡滅,就是二禪。
或極樂滅,就是三禪。
或極捨滅。就是四禪。
如是循環,窮盡七際,
現前消滅,滅已無復。
由此計度死後斷滅,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
心顛倒論。」
諸位看2445頁,倒數第三行,
「七際」是哪裡呢?
(1)四大洲,
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
六欲天,我們也講過了;
初禪三天;
二禪,第(4)就是二禪;
第(5)是三禪,
(3)、(4)、(5)各三天,
就是九天;
四禪就九天;
第(7)就是四空天。
所以,「七際」:即(1)四大洲,
(2)六欲天,
(3)初禪,(4)二禪,
(5)三禪,(6)四禪,
(7)四空天。
「七際」就是七處。
翻過來,2446頁,
義貫
「又」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
堅」固「凝」定、
持「正」其「心」念,不起愛求,
故外「魔不」能「得」其「便」,
乃能增進,而破想陰;
想陰破已,行陰即顯現,
於是他便能「窮」究
十二「生類」之生滅根「本」(行陰),
「觀彼」行陰「幽隱」輕「清」,
恆「常擾動」之根「元」(七識)。
然而他「於」行陰念念滅處,
以為是於「後後」當歸於空「無」,
往後推論就是無。
因此而「生計度者,
是人」即「墜入」外道的「七」際「斷滅論」。
此人「或計」四大洲及六欲天之「身」
當歸於斷「滅、
或」計「欲盡」之初禪當斷「滅,
或」計「苦盡」之二禪當斷「滅,
或」計「極樂」之三禪當斷「滅,
或」計「極捨」之四禪天,
乃至四空天當斷「滅。
如是循環」推論,「窮盡七際」,
妄計「現前」之法
將悉歸「消」亡「滅」盡,
「滅已」,於未來卻「無復」更生。
此行者「由此計度死後」一切皆歸「斷滅」,
而「墮落」於「外道」惡見,
以致「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
是則名為第九」類「外道」
所「立」於「五陰中」計「死後斷滅,
心」魔所成之「顛倒」邪「論」。
(十)邪計五處現證涅槃論
邪計五處現證涅槃論,
就是(五現涅槃邪論)
就是提早計著說:這是涅槃!
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
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後後有生計度者,
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或以欲界為正轉依,
觀見圓明,生愛慕故;
或以初禪性無憂故;
或以二禪心無苦故;
或以三禪極悅隨故;
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
迷有漏天,作無為解;
這個就是重點,
這個就是本題的重點,
第(十),
行陰的十種陰魔,就是迷有漏天,
明明是煩惱生滅法,作無為解,
以為是證得不生不滅的無為,
如來的涅槃。
五處安隱,為勝淨依,
把有漏的五處,
認為是無為、不生不滅的境界。
五處安隱,為勝淨依,
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由此計度五現涅槃,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
心顛倒論。」
註釋
這個統統要看,
「於後後有生計度者」:
謂觀行陰念念相續無間,
而計其最終(後後)必有實果產生,
且恆常不滅。
「五涅槃論」:
五處皆得究竟涅槃之邪論。
五處為哪五處呢?
一就是六欲天,
以及色界四禪天
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這五個地方,把它當作涅槃;
其實,這五個地方,
都是有漏生滅法。
「或以欲界為正轉依」:
「欲界」,此指六欲天。
「轉依」:為唯識法相的術語。
所以,這個《楞嚴經》,
跟唯識、百法、《起信論》
有息息相關的思想。
「轉」,就是轉變。
「依」,就是所依。
謂轉變下劣的所依,成為勝上的所依;
如從原來所依的染法、或煩惱法,
轉而依於淨法,
或菩提法、或般若法。
蓋「轉依」的涵義,
即與「斷證」一詞相近。
又,「轉」字,古釋為「轉捨、轉得」,
意為「轉捨劣法(或惡法、染法)」、
「轉得勝法(或善法、淨法)」。
然而須先「轉捨」,
然後再「轉得」。
先放得下,再有所得,
簡單講就是這樣子。
你想擁有佛陀所有的財產嗎?
很簡單!
就是身心世界統統放下,
你就擁有釋迦牟尼佛的財產。
這個世間誰最富有呢?
你說:哎呀!哪個首富幾千億!
是不是啊?
我說:我最富有!
為什麼?
我只要二個字:知足,
我就全世界最富有,
知足就不缺了。
是不是?
我現在知足,就什麼都不缺,
不缺,我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諸位!
你也可以當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觀知足。
所以,你想擁有佛陀的財產嗎?
很簡單!
就是全部身心世界統統捨,
你就擁有釋迦牟尼佛所有的財產;
不捨,不能得到佛陀的財產,
捨不下嘛,
捨不下煩惱嘛!
底下,
然而須先「轉捨」,然後再「轉得」。
正如於「斷證」,
必須先「斷」,然後再「證」
(如先斷煩惱、再證菩提)。
又,唯識學所說之「二轉依果」,
也就是菩提果、涅槃果。
以此二者為經由修聖道,
而轉煩惱,
轉煩惱成菩提,
轉所知障變成涅槃。
而後所得的最勝妙果。
故此「二轉依果」又稱為所轉得之果。
此句謂,
此人邪計以欲界天為究竟之轉依(究竟果),
即有若仙家之計六欲天為長生不死之仙境。
錯誤的想法。
「觀見圓明」:
觀見欲界諸天(六欲天)之天光圓明。
以此行者剛破想陰,
圓定發明,初得天眼,
故得觀見六欲天。
「或以初禪性無憂故」:
「初禪」,就是色界初禪天。
因為初禪是離生喜樂地,
係初離於欲界煩惱,
欲界之苦惱不再逼迫,
故他稱之為「無憂」。
此謂,
此行者或以離於欲界憂惱的初禪境界,
計為究竟涅槃。
2450頁,
「或以二禪心無苦故」:
謂此人或將二禪的定生喜樂、
心中無苦的境界,
計為究竟涅槃。
「或以三禪極悅隨故」:
謂此人或將三禪的離喜妙樂,
極其喜悅相隨不離(極悅不斷)的境界,
計為究竟涅槃。
「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
「苦樂二亡」,因為四禪係捨念清淨,
苦樂二念皆不生,
此行者住於此境,
便以為已超脫生死輪迴,
不再受生死苦,
因而計四禪境界為究竟涅槃。
以上皆是將有為、有漏
有為就是生滅,有漏就是煩惱,
那個「漏」是指煩惱。
有為就是生滅,
把生滅法、煩惱法的欲界及色界天,
計為無漏、
無漏就是沒有煩惱,
究竟之勝果。
「迷有漏天,作無為解」:
謂迷於有漏的欲、色界天,
計為無漏、無為之涅槃淨境。
「五處安隱」:
「安隱」,
這個「隱」跟這個「穩」是一樣的。
謬以此五處為安穩的究竟歸宿。
「為勝淨依」:
謂以彼五處為最勝清淨、究竟之所依處。
「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循環」,就是循環論證、推觀。
謂經由這樣的循環論證,
而謬稱此五處皆是究竟涅槃之處;
此即是以染作淨。
不知道這還在三界內。
「五現涅槃」:
「五」,就是五處。
「現」,就是現證。
謂此五處皆是現證涅槃處。
「心顛倒論」:
因為此人以染作淨、以有漏作無漏,
故是心顛倒。
蓋此心顛倒係自心魔之所成。
義貫
「又」於「三摩」地「中」之「諸善男子,
堅」固「凝」定、
持「正」其「心」,不起愛求,
外「魔不」復能「得」其「便」,
乃能增進而破想陰;
想陰既破之後,行陰即現前,
因此他便能於定中
「窮」究十二「生類」之生滅根「本」(行陰);
於是此行者於定中「觀彼幽」隱輕「清」、
恆「常擾動」之根「元」(七識);
但是他「於」行陰念念相續無間之相,
計其「後後」
後後就是(最終)
必定「有」實體存在,恆常不滅。
因而「生」邪妄「計度者,
是人」即「墜入」外道
所計執之欲界色界「五」處
皆是究竟「涅槃」之邪「論」。
其中有的行者
「或以欲界」六天
作「為正轉依」果(涅槃極果);
轉來轉去,還是在欲界裡面。
這是由於他在破了想陰之後,
以圓定發明所得之天眼
「觀見」欲界諸天的天光「圓明」,
超日月光,
天人不需要太陽,也不需要月亮,
本身會發光。
因而心「生愛慕故」,
遂計彼天為涅槃界。
有的行者「或以初禪」天之離生喜樂
「性無」欲界之「憂」苦「故」,
遂計為究竟涅槃,
遂計為究竟涅槃界。
「或」有行者
「以二禪」天的定生喜樂境界,
「心」中「無苦」逼切「故」,
遂計為涅槃界。
「或」有行者
「以三禪」天的離苦妙樂境界,
「極」其喜「悅」常相「隨」不離「故」,
遂計為涅槃,
遂計為涅槃界。
「或」有行者「以四禪」天之捨念清淨,
得於捨受,不苦不樂,
「苦樂二亡」,
便以為「不」再「受輪迴」之「生滅性」,
已證得不生滅性「故」,
遂計四禪天為涅槃界。
此五者皆是「迷有漏」有為、
仍在生死的欲界色界諸「天」,
而不覺知。
謬「作無為」之涅槃「解」,
妄以此「五處」
為究竟「安隱」之最終歸宿,
而且邪計
此亦「為」最殊「勝」清「淨」者(佛)
認為這個就是佛的地方。
之究竟「依」處;
「如是循環」論證、推觀
就是(以此推彼,
以欲界天而推證初禪天,
再以初禪推二禪等),
而妄言這五個地方,
「五處」皆已達「究竟」涅槃之無上極果。
「由是計度五」處皆是「現」證「涅槃」處,
彼諸天人得現受寂滅之樂,
不待將來,無須更修,
因而「墮落」於「外道」之惡見
(即學佛法成外道),
以致「惑」亂自他「菩提」正覺之「性,
是則名為第十」類「外道」
所「立」於「五陰中」
可得「五」種「現」證「涅槃」,
乃「心」魔所成之「顛倒」惡「論」。
四、結語:
結語就是這十種行‥‥‥
行陰十種魔境,
定中用心交互所成,
都是在修定當中之心,所產生的偏執,
斷、常、空無,或者是有,
等等這些偏見,
定中用心交互所成,囑令保護
經文,
「阿難,
如是十種禪那狂解,
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
這個「忖」就是衡量自己,
這個「忖」本來是思惟。
也不好好的思惟,
不好好的衡量一下,
不自量力的意思,
不自忖量。
逢此現前,以迷為解,
自言登聖,
大妄語成,
麻煩大了!
將來墮無間獄。
多可怕啊!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
徧令眾生覺了斯義,
無令心魔自起深孽,
因為這是自心魔所遍計的種種偏見。
保持覆護,消息邪見,
教其身心開覺真義,
於無上道不遭枝歧,
勿令心祈得少為足,
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底下註解都要看,
很重要!
「如是十種禪那狂解」:
這十種於修習禪那時所起的狂解。
「狂」者,
因為這些魔境到後來都變成「未證言證」,
自言登聖,
故成狂妄之徒。
《楞嚴經正脈》云:
「然通論十種狂解
意思就是:(行陰所起十種狂妄境界),
不出斷見、常見、空見、有見,
只要加一個「見」,就是偏,
不是斷見就是常見;
不是空見就是有見,
總是有一個知見。
且前五屬斷、常,
前面五種,
行陰的前面五陰,是屬於斷見、常見;
而後面的五陰,行陰的五陰魔,
是屬於空見,還有有見。
又,
中土狂禪亦常有類此情形者。
中土就是漢地。
「無令心魔自起深孽」:
「孽」,就是罪孽。
「心魔」,
以行陰十魔境,
皆是行者自心之心魔造作所起,
非為外魔所作。
為什麼?
因為看的不究竟,
自己心不是佛,
誤認為他已經悟了究竟,
所以,就在這個不是最圓滿的地方,
誤認為是最究竟,
就開始起種種的偏見。
「魔」者,就是破壞義,
以自持心不正,而起妄想計著,
遂成自我破壞,心魔於焉出生。
「勿令心祈得少為足」:
「心祈」,就是心中祈求。
「得少為足」,
以稍微有所證得、解得,便生滿足,
乃至因此而自滿;
以自滿故,終成狂妄。
這個多了,
現在學佛的,經教不看,心性不明,
稍微一點點就不得了,
成狂妄之徒。
看了《楞嚴經》,生大慚愧心,
佛陀教我們:千萬不作聖解。
而眾生之所以會得少為足的原因,
都是由於在初發心時,
沒有依於正信而發大心;
而之所以不能發大心的緣故,
也都是由於正信、正知見不足。
所以,師父告訴大家:
這個世界,
絕對不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就可以解決的,
你一定要記住師父這一句話,
信、解、行、證,少一個步驟都不行。
你要對佛有信心;
你要解如來的真實義,
行,就是很重要,
要腳踏實地,
修行是點滴的功夫,
絕對沒有辦法一蹴即成,
不可能的!
所謂的頓悟,
也是由漸悟,福慧慢慢具足,
一剎那之間,那個叫做頓悟。
什麼叫做漸悟?
什麼叫做頓悟?
用一個比喻,你就知道,
頓悟,譬如說坐電梯;
漸悟,譬如說爬樓梯,
頓悟就是一下子坐電梯,
像講堂,一下子就到六樓,
有沒有每一層都經過呢?
有沒有每一層呢?
一二三四五‥‥‥
每一層樓都要經過嘛!
是不是?
所以,六祖那一種頓悟,
不是今生今世、一生一世修來的,
那是示現的,
知道吧!
六祖也是累積百千萬劫,
號稱為東方如來,
在我們漢地示現頓悟。
是不是?
人家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五祖教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人家就大悟,
就成為一代祖師了!
六祖怎麼來的?
他是累積塵點劫,慢慢慢慢修學,
然後,在今生今世來漢地出生,
然後,一剎那之間,
聽到五祖開示,
恍然大悟!
欸!你以為大家都是六祖啊?
修行是點滴功夫。
所以,不可以惡小而為之;
不可以善小而不為。
你不要認為,那一點點惡,可以去做;
你不要認為說:
那一點點善,不要去做。
所以,這個福德因緣要具足,
《彌陀經》裡面那一句話,一句都沒少: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你看經典要很清楚,
少善根不能往生;
少福德不能往生;
少因緣不能往生。
諸位每天都在誦《彌陀經》,
為何不解其義呢?
那麼,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
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囉?
怎麼是個多善根呢?
就是要聽經聞法,
要解行並重,
心境如一。
是不是?
要深信,要發菩提心,提起正念。
修學佛法就是這八個字:
發菩提心,提起正念,
二六時中,統統要用這八個字,
這個是學佛的根本。
我們現在很多人就是開始念佛,
也不聽經、也不聞法,
用自己那一套,
拜佛、念佛硬拗,
煩惱突不破,沒有辦法,
割不下、放不開;
可是,道貌岸然,
卻認為自己在修行。
念二、三句佛;拜二、三句佛,
就說自己在修行,
叫他:你不來聽經聞法嗎?
哎呀!我自己看啦!
去,也不是叫人家念佛而已嗎?
不不不!
要對佛有信心。
二,要解如來的真實義;
第三要行,要實踐啊!
是不是?
要確切的去做啊,
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就是佛法,
既現實又超越,
既超越又現實嘛!
是不是?
再來,
證,就是證悟到萬法畢竟空。
所以,證量,有所證量,
就是心境一如,
原來萬法不可得,
踏破鐵鞋無覓處,
得來全不費功夫。
不經一番寒徹骨,
焉得梅花撲鼻香。
我們雖然說:
現前一念,當下本自具足,
但是,沒有經過種種的痛苦、波折,
你體會不出來,
你體會不出來,
沒有經過出世間大悟的大善知識,
單憑你個人,打死悟不出來,
雖然就在你的眼前,
可是,你就不悟!
因此我們要了解,
修學佛道,
絕對不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誦一部《無量壽經》,
就可以搞定它的,
這不可能的,
這絕對沒有辦法的!
果真你也能夠萬緣放下,
一念佛號提起、誦一部《無量壽經》,
而得成就,
我恭喜你,那你是宿世大有善根的,
你也不是簡單的人。
但是,一般沒有辦法的,
說:老實修行,老實修行,
老實念佛,老實念佛,
你以為這麼簡單喔?
什麼叫老實?
沒有妄叫做老實嘛!
是不是?
什麼叫做專一呢?
不起分別心叫做專一嘛!
是不是?
你誦一部經,妄念那麼一大堆,
這個叫雜修啊!
我誦無量部經,
心都專注在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
這叫專修啊,
你要弄清楚啊!
專修跟雜修,
還是在心性功夫裡面論斷的。
念一部經叫做專,
你真的專得下來嗎?
那就是以少為足。
是不是?
那麼,信、解、行、證,
佛經講的,
你要往生極樂世界,
要信、要願、要行啊!
你看,要信,
要建立這個淨土的信心就有多困難!
是不是?
所以,念佛要念得自己很有把握,
好!問一下,
調查一下:
你十足的把握,
臨命終,
南無阿彌陀佛、西方三聖,一定來接引你的,
請舉手,
不敢啊?
簡單講:
就是你打這個沒有把握的仗囉?
是不是?
所以,我們都錯會佛陀的用心良苦,
你要有信心、有願力,
緣是由願力而來的,
發願,是不是啊?
我要往生極樂世界,九牛不挽!
發這個大願,
要行啊,信、願、行,
行就是要解,
要解如來真實義,
要聽經、要聞法、要念佛。
是不是?
這個一點都不能少的。
所以,我們末法時期,
很沒福報,
碰到了惡知識,就跟他講;
本來要跑來講堂聽經,
哎呀!不用去了啦!
你去了還不是一樣?
回來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是沒有錯!
來講堂念南無阿彌陀佛,
回去,也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可是,你來聽經聞法,
徹底的釜底抽薪的解決煩惱。
是不是?
回去念了,
你來聽經聞法,
念的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跟你不聽經、不聞法、不解如來的真實義,
念的那一句阿彌陀佛,
力道是完全不同,
力道完全不同!
大悟的人念佛,入木三分,
即心就是佛,
念佛就是三昧。
而眾生沒辦法,
一念,煩惱多、
妄想也多、貪欲也多。
是不是?
所以,自己不修行,
又勸人家不聽經、不聞法,只念一句佛號,
是很可怕的思想。
專念是對的;
但怎麼個專法呢?
你要有智慧嘛,
所以,念佛對不對?
對一半,
要用大智慧念佛嘛!
誦經對不對?
對一半,
要用大智慧誦經嘛!
是不是?
大智慧統統要排在前面嘛!
你念佛念到刀槍不入,風雨都打不進去,
三昧就成就,
這個才是功夫。
如果我們念佛‥‥‥
還在為了世間的假相,緣起緣滅的假相,
這個人不好、那個人好‥‥‥
那你想想看,什麼時候入三昧呢?
後面那個: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若一日至七日,後面那一句:
「一心不亂」,
你看看,注意那個字,
一心不亂就是:
一切佛法,必須三昧才能成就。
「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諸位!看經典能夠少一句話嗎?
是不是?
一心不亂就是三昧成就。
所以,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
要打那個有把握的仗,
不能打那個沒有把握的仗。
是不是?
所以,從現在開始,
你就要學習放下‥‥‥
不要去羨慕什麼首富;
不要去羨慕什麼香港的港星,
也不要去炒作新聞,管他們二個人怎麼樣,
煩惱這個、煩惱那個‥‥‥
是不是?
是不是?
哎呀!這個力霸集團又怎麼樣,
這個跟我們沒有關係。
本來可以叱吒風雲,
長袖亂舞,
現在不行了,
現在舞不出來了!
本來是政商名流,
現在變成逃亡通緝了。
諸位啊!
名、利對修行人來講,
就像過目的雲煙,不實在的東西,
現在就眼睜睜的,
每天電視都在報導這個集團!
是不是?
王先生啊!
你想想看,
逃來逃去,護照都被取消,
連一個台灣都回不來。
是不是?
所以,我們窮,沒有關係,
窮得心安理得,
知足就是最富有的。
所以,口袋裡面的金錢,
永遠比不上腦袋裡面的智慧,
請你務必要記住師父這一句話。
所以,把錢拿出來布施,
沒有關係,
沒有關係,沒關係啦!
好了!
這個就是我們看經典不能曲解佛義,
你要了生死,要很有把握!
是不是?
底下,
沒有依於正信而發大心;
而之所以不能發大心的緣故,
也都是由於正信、正知見不足。
蓋修行若不發大心,
便極容易止於途中的種種化城,
「化城」就是方便。
而謂為實在、究竟的涅槃城。
又,
此經中所說的「十種狂解」的
「得少為足」之人,
都是已經正式起修,
並且皆已證得禪那,
且又破了色、受、想三陰的深修之士;
然而當今之所謂狂妄者,
泰半「泰半」就是大半。
連「得少為足」都談不上,
因為彼等充其量僅是「學少為足」,
或「修少為足」,
因為有的才開始在學習、
或方開始修,
僅僅修學了少少分便覺得非常滿足了,
以此自滿而驕矜自視、
而目空一切,以是成狂。
哎呀!
末法這個時期,多得不勝枚舉,
驕矜自視,目空一切。
「大覺王」:即佛。
「清淨標指」:清淨妙法之所標指者,
亦即直指本心,直標成佛之道。
義貫
「阿難,
如是十種」於修習「禪那」時
所起之「狂解,
「阿難,
如是十種」於修習「禪那」時
所起之「狂解,
皆是」行者於想陰破後,
「行陰」顯現之際,
但此行者「用心」不善,
定慧與妄想「交互」陵替,
「故現斯」等邪「悟」境界。
然而「眾生」冥「頑迷」惑,
「不自忖」度思「量」正法
及自己難得的身分
(忘失正法及自我),
「逢此」狂悟境界「現前」之際,
竟「以迷」妄之境界
「為」得勝「解」、開悟,
而「自言」已「登聖」位,
因此未證言證,
「大妄語」業於焉「成」就,
來世當「墮無間」地「獄」
受無量苦。
「汝等必須將如來」之正法「語,
於我滅後,傳示」於「末法」時期,
「徧令眾生」修正定者,
「覺了斯」十種心魔之「義」理,
「無令」行者自己「心魔自起」狂解、
因為沒有大悟。
從而造大妄語之「深」巨罪「孽」,
以「保持」正法,不令斷絕,
並以「覆護」正修之士,
「消」滅止「息」種種顛倒「邪見,
教其身心開」發「覺」了「真義,
於無上」佛「道不遭」橫「枝歧」路,
而墮入外道,
並「勿令」其「心」中
生起「祈」求「得少為足」之念,
因而墮於凡、外、權、小
「凡」就是凡夫;「外」就是外道;
「權」就是權教;「小」就是小乘。
得少為足之境界。
意思就是:你要發大菩提心,
成就大菩提果。
汝等須「作大覺王」所教敕「清淨」妙法之「標指」,
直指本心、直示成佛之道。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


出處: 楞嚴經-10 (國語) -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影音專集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mitabha1117/3352308#ixzz1hET0HQNJ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