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從佛經一句重大章句談起(完整及分段較好版) [打印本頁]

作者: 無盡學    時間: 2016-3-12 12:17
標題: 從佛經一句重大章句談起(完整及分段較好版)


從佛經一句重大章句談起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從聞心修持入定,也就是「反聞聞自性」以入定也。

此處的「思」是名詞,即「心田」,或「心」,也係指「自性」也。一般將「思」誤解為動詞的「思考」或「思慮」,便將「聞思修」分成聽聞、思考及修持等三個動作。然若聽聞與思考都是修持的功夫,何以又與修持並列焉?實欠通也。或有人解說成係從聽聞、思考兩個連續作為去修持而入大定,雖其文義上說得通,惟聽聞與思考均係具動()、靜()二相之有為法,實不符圓通法門之條件也!

這都是講說、解釋經典的大德,其本身並未獲真正明師傳法及實修此法門,完全依循前人之註解、聽前輩講經法師之講授及綜合個人之佛學知識,望文生義,想當然爾所致故。即使彼等法師大德在教界已享有盛名、地位亦然也。這好比從讀經或學佛過程中,得知菴摩羅果的好處和功德如何如何,但並未曾吃過,當然無法真正體會其滋味和好處。所以當自己登壇講經說法時,大多是蕭規曹隨,照本宣科囉!即使或會添加一些個人讀經學佛及人生經驗的心得,但基本上大多不會或不敢任意變動前人的教導、和經論上之注疏的。雖然,這樣的態度並無不妥,但畢竟沒吃過菴摩羅果,只能把N次山寨版再傳給聽經大眾囉!但如果講經師自己吃過該果,有了真正的體驗,那其聽眾聽的便是正版也。若該師說罷,即慈悲將果子發給想吃的聽眾吃,則大家都一起真實體驗菴摩羅果之滋味也!前面僅言傳而未給果子(蓋沒有也)吃者,是一般傳播佛學知識的講經師。而自己吃過卻不給別人吃的,則是自了漢。自己吃過也給果子吃的,才算是真正明師也!

以上的譬喻,旨在闡明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中的「反聞聞自性」法門,何以為文殊師利菩薩判為唯一圓通法門,為「此方微塵佛一路涅槃門」的原因也。

那個法門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全名),也就是大方廣佛妙法蓮華經(法華經)開首序品第一裏,佛陀在法華會上出無量義處三昧後,現未曾有之大瑞相,即將演說的未曾有、決了、世間難信之法、契達圓通本根之最上乘法!彌勒菩薩目睹佛現大瑞相,歎未曾有之餘,請示於文殊菩薩文殊告知其過去經驗,說這象徵佛將演示無上大法也。在第二方便品中,佛在舍利弗等會眾殷勤三請後,親口同意將傳授大法,當時有五千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退席,佛陀未加阻攔。

敢問諸看官大德,汝等讀頌法華經可曾注意到這裡?有無升起無上法喜、敬畏之心?以及殷切地期待後面的經文將如何述說佛陀即將說的大法是啥內容?夫這部經典的情節已過去兩千五百多年,當然佛說無上大法亦已有相等歲月了,否則那還有佛教傳世?或只保留該大法尚未公諸於世間焉?當然不是的,可是經文接著到了第三譬諭品,一開始只見舍利弗代表法會大眾,歡喜踴躍、法喜充滿,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偈曰:「我聞是法音,得未曾有,心懷大歡喜,疑網皆已除,...佛音甚希有,能除眾生惱,我已得漏盡...」,顯然那時佛陀已在現場傳授無上大法給法會大眾。然而,大法在那裡呢?在第二品與第三品之問焉?除了佛陀再三強調只有一佛乘,而無二,也無三等等相關囑咐外,就沒有了啊!豈非是無字天書乎?

是的,經上是看不到大法的,也不只法華經,大藏諸經都找不到的,這就是「不可說、不可說、不可思議功德」,也可借用老子道德經上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是金剛經說的「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夫佛傳大法,透過非語言文字的印心,師徒之間心領神會,感應道交(例如佛在靈山拈花示眾,摩訶迦葉微笑之公案)!在另一方面說,大法也是佛陀心法,概須由佛陀或繼承佛陀心法的祖師、明師來親自傳,所以是秘密法門,不便以經典文字公諸於世的,蓋若非大明師具足智慧功德,一般凡師,或品德、佛學修養不足者,豈能望文生義,照本宣科妄傳大法焉?故未明載於經文中,免得盜法妄傳也,所以經典上找不到的。

是故,佛涅槃前提示後人,佛涅槃後,佛弟子要「以戒為師」了。今我國佛教徒,似乎既知道這個,卻又不太在乎!或有名僧大德,經常講經說法,以為一切依照經典、論著及歷代高僧大德之注釋,便可萬無一失,以為佛子們如此遵照辦道,便可以契悟經典,開悟解脫也!雖然這尚有傳經解義之功,倒也罷了!惟亦容易形成固守經典文字之表義,而漏失法脈精髓傳承之弊!因此,易形成教內大眾對於言語道斷,聲言頓悟或即刻開悟,傳秘密心法的法師,往往嗤之以鼻,公開攻訐他們是便宜行事的邪魔外道。小心啊!那些往往被批為怪誕的、或所謂「新興的」教派法師,當中固然良莠不齊,佛魔參雜,惟不排除可能有佛、菩薩、阿羅漢、傳法大師、明師...等等現身於世的!這要靠大家慧眼識英雄,審慎選擇真正明師囉。但一網打盡的態度,不但包括那些有聲望的高僧大德自己在內,連帶影響大眾錯失向明師求大法的機會啊!何況還可能已犯下謗佛、謗師、謗法的重罪而不自知矣!

以上言論,看官或還有疑惑,須知達摩祖師帶著佛陀衣缽和正法眼藏心法來中國,因言語道斷,行徑特異,不僅梁武帝被當頭棒喝下(帝問師建佛塔廟及齋僧有無功德?師曰無!)有些失望而錯失求取大法的機會。達摩面壁九年,摒絕俗緣,最後來了慧可長跪雪地,斷臂求法,而終成為漢地二祖也(一般以楞伽經為此次傳法之重點法本,不能說不對,可是那個外人不知道的,非語言文字的心法傳承,才是真正的精髓啊)!五祖宏忍傳心法和衣缽給六祖惠能時,竟要三更半夜,以袈裟掩窗,秘密傳授正法也(類似的,這次是付予一本金剛經,但看不見的正法眼藏才是那個啊)!然後要惠能趕快逃命,爾後勿傳衣体只傳法矣!這在在說明真正的傳法大師,往往會被一般人忽略、視而不見、乃至斥為異端邪說,冒佛名傳邪法的矣!歷代祖師,即使在印度之歷代祖師,也常遭毀謗、攻訐、乃至殺害之威脅,可謂命如懸絲也!當然,前述六祖逃亡的原因,一者是他尚未剃度,且身份地位低下,竟得衣缽,必引來不服、嫉妒、貪婪或追逐名利之徒等等之追殺搶奪矣!另一則是因緣未具足,機緣未成熟,干係大法及祖師衣缽傳承之大事因緣矣!

是故,「如是我聞」是阿難親自聽聞佛陀說法,不是佛滅渡後歷代佛徒、讀經人自己的聽聞,更非兩千五百年後的吾等佛子之所能親聞的!然而,吾等勿悲,佛陀心法仍有傳世,只是要慧眼及因緣具足,才會遇到明師。遇到明師也要能識得明師,乃至能當機立斷,立即拜師求法也。看官大德!可別遇佛而不識佛,失之交臂,可能就是萬劫不復矣!至於如何鑑識明師?這其實是個大問題,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因緣具足!否則明師走過你身旁,也只被當作一般路人,一錯失就是千萬年矣!

無上大法在那裡?

上述提及無上大法,當然就是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國通章所述及之「反聞聞自性法門」,蓋經上載明25位菩薩摩訶薩及阿羅漢等,一一依序在佛前介紹自己修行得圓通的法門;佛陀覺行圓滿,故以結果論之,稱道25位大德所述法門均「平等無礙!」。這譬如吾人站在高山頂上,俯瞰四面八方,眾多人士從山腳下不同地點,紛紛各自尋不同路徑登上山來,無論是逕直攻頂,或婉蜓曲折上到山頂來,或快或慢,遲速不同倫,只要能堅持不中途放棄,最終都能抵達山頂終點。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佛陀均以平等觀之,故說25法門都是圓通法門也!然畢竟25法門還是「遲速不同倫」,各別修持證果時間長短差別可能是幾月、幾年、十、百、千、萬年與三大阿增祇劫之分別矣!故佛陀特請文殊師利菩薩上來講評講評,文殊菩薩便以四句偈判法,結果,經上明載前述24法門都被文殊菩薩判為「云何獲圓通?」,白話就是「怎麼能夠獲得圓通呢? 」。 即使第24位報告的大勢至菩薩「如子憶母,如母憶子」的念佛法門,都被文殊判為「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唯獨最後發表的觀世音菩薩所修行的耳根圓通法門才是「圓通實如是,此方微塵佛,一路涅槃門」!看官大德們,相信許多人都讀過或聽法師講過楞嚴經,也知曉上述經文,可是諸位是驚疑怖畏呢?還是不當一回事呢?我想大都是屬後者。只是心態應不至於輕蔑,而是相信佛、菩薩慈悲,必然不忍見棄,只要信念堅篤,努力修學,加上佛、菩薩慈力加被,終必能有所成就也!或許吧!吾人實不忍否定這種想法,但也不能不說這種想法實有些捨本逐末之嫌,欠缺實事求是、積極追求大法之精神也!

但看官大德或許還有疑問,為何文殊菩薩獨贊歎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且強調自己也是修持此法成就,乃至「此方微塵佛,一路涅槃門」?綜觀25法門都不外乎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修持,而且以耳根聞性修持者,除觀音法門外尚有橋陳那五比丘、富樓那阿羅漢等等數位大德都是,何以只有觀音法門與眾不同焉?當然重點在「外聞」與「內聞」(此處所謂內、外,不是一般體內、體外之分別也,特別是內,絕非身體內任何部位發出之例如:呼吸聲、心跳聲、脈搏聲等等,那些仍屬因緣和合之無常運作,仍屬外聞也。至於真正內聞嘛,屬明師印心傳法之秘音聞,非吾能說之也!)之分別!觀世音菩薩所修者係「觀聽返入」、「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也!且「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也」!解釋這句話就是:「向內聽聞之音流找不到發聲源,既然無發聲源,故而沒有動()、靜()二相了!,這就是觀音法門之所以殊勝之所在,因為其他以耳根聞性修持之法門,都是聽闖一般世間音,無論是風聲、水聲、海潮音、鼓聲、落葉聲、石擊屋瓦聲等等,俱是因緣生、因緣滅,具動、靜二相之世間音,是虛幻不實的。正如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故以幻聞欲修得圓通,便如緣木求魚矣!文殊菩薩判之為「云何獲圓通?」矣!說至此,吾人得舉一反五,其他以眼、鼻、舌、身、意等五根對應色、香、味、觸、法之五識修持,因都是世間有為法,故一概「云何獲圖通?」也!看官大德讀敝文至此,可再度怖畏驚疑 乎?還是仍然不以為然焉?吾等勿悲,也請放心,佛菩薩真的慈悲,不會放棄救渡每一眾生的。上頭已說過,佛法無邊,任何法門,只要認真、持恆持修,都是功不唐捐的。只要先守好戒律,依因緣修持各種法門,即使以幻修真,假以時日,鐵杆磨成繡花針,修至專心一致,心無旁騖時,也接近觀音法門了,只是恐須經歷非常長久之歲月苦行罷了。而終於功德因緣具足,便能遇到明師,授正法而能入不二法門,步上修行成佛之正道、坦途也!

再回到觀音法門,看官大德或許還有疑問,吾把「入流亡所,所入既寂」解釋成「向內聽聞之音流找不到發聲源,既然無發聲源,」,似乎修此法門者在反聞自性時,能聽到某種聲音?是的!有證據的:前面說的法華經第三譬喻品裏,舍利弗頂禮佛足唱偈說:「我聞是法,得未曾有,心懷大歡喜,疑網皆已除,...甚稀有,能除眾生惱,我已得漏盡!...」大家最熟悉的法華經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四句偈「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偈內妙音等四種音,都不是世間音,而是超越的、殊勝的音聞;故其中之海潮音不是指世間具動、靜二相之海潮音,而是反聞內在心音其中一種像海潮澎湃般,極宏大的聲音,對應於梵音那種靜謐幽微之音,意指極巨大與極微弱的聲音皆能聽聞也!而觀世音則是指修此法之菩薩能觀照、通聞世間萬物萬法之音聲,是廣大無邊,靈感無礙之神通力也!對照於妙音,則是承先啟後,從聽聞諸佛妙音,承受諸佛慈力加被,然後轉向世間眾生傳播諸佛慈力也!

觀世音菩薩聽聞如此妙音修持,故能得三十二應身,施十四種無畏之境界,乃至「空覺極圓,覺所覺空,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國通章)之大慈大悲,廣大靈感無礙之偉大境界也!法華經第二十四妙音菩薩品,述及妙音菩薩以十萬種伎樂及八萬四千七寶缽供養雲雷音王佛,得生淨華宿王智佛國。十萬種伎樂者,依事說,是以人天巧妙樂器所奏之大量美樂來供佛。若依理說,則是妙音菩薩修持觀音法門時時聽聞之殊勝美樂境界也。供佛者,依理說之,則是供養自性佛也。而持恆修持觀音法門,時時聽聞諸般妙音樂,不斷薰修阿賴耶識,以淨化意識田,彰顯佛性,正所謂:「聞薰聞修金剛三昧」(圓通章),終將成就大圓鏡智也!而耳根專心反聞,妙音縈繞,反薰聞性;有如現今吾等俗人帶著「隨身聽」或智慧手機聽音樂,行、住、坐、臥都在專心聽美妙音樂,這不就像是「行住坐臥俱是禪」焉?更何況是真修觀音法門之行者焉?他們就是「行住坐臥俱是禪」的具體實踐者!

再者,佛與眾弟子,每年盛夏溽暑期間,暫不外出化緣與傳法,都集中於精舍涼爽、安靜處聽佛說法,也每日長時間靜坐禪定,專心修行充電。這時,正是眾蟬「知了、知了...」叫個不停之時,好像是在提醒佛子們,要好好依法修行啊!...知道了嗎?蟬與禪竟有如此絕妙關聯,真要讚嘆諸佛慈悲力及古人用字之妙了!知了、知了…! 由以上可知,第二十四妙音菩薩品,正是個引子,引出了妙法蓮華經的重點精隨—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曾聽過某些有名望的法師講經,把法華經之重點放在「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句,自有其美意。只是吾人其實很容易明白佛出世當然是為了要做很大很大的事,也就是要度盡此間眾生脫離六道,終至成佛也!雖然這句經文是很重要,但讀經者太多能明白其意義,既然易懂,那大法師何不解說另一句來得更精要,卻不易真懂的句子呢?那一句?就是「佛以一音演說萬法,眾生隨願皆得解。」經文。其實有的,多位法師都講解過這句,但對於「一音」之解釋則多朝佛法廣大無邊,佛理放諸四海皆準,不分地域、法界眾生皆能同霑法義也...云云。這樣說並沒錯,但較屬文字義理上之推敲,而較少涉及佛法本身,對聽法佛子的助益較為有限矣!說至此,相信根()機高的看官已有人微笑了。是啊!又是那個音聞啊!佛陀的心法是啟發我們聽聞自性音流,只要肯發菩提心,遇得明師,肯誠心求師予印心傳法的眾生,無論來自何方及不同種族、身份,修持的是同一法門,聽聞的是同一法脈的音流振動,而且佛(明師)與受法眾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叫「一音」。簡單說就是每一修法眾聽的都是同一種系列的聲音。故而,像這樣解說「一音」才是說法,而非僅是說文解字也!

當然,若以品或章節論之,「法華經」之一大事因緣就是第2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且呼應了楞嚴經裡第25順位報告的觀世音菩薩圖通章了矣!妙哉!

善哉!我今天這篇文章已洩漏太多「大佛頂如來密因」矣!所以看到的大德正是您的無量福報也!但要強調的,真正密因,真正正法眼藏,那是我能說得的?!正法眼藏、真正的觀音法門,還是要由真正的明師印心傳授的!

再舉金光明經吧,信相菩薩觀見四大如來已,是夜「...夢見金鼓,妙色晃耀。其光大盛,明諭於日,遍照十方見婆羅門,擊是金鼓,鼓音中說如是偈。是大金鼓,所出妙音,悉能滅除三世諸苦。...」,善哉!這不正是信相菩薩經四大如來印心授法,修持觀音法門的證據焉?這裡又有大光明、又有諸多妙音聞,再具體不過了!其實大藏諸經,多有敘述佛、菩薩那種觀照大光明晃耀、聽聞眾妙音縈繞耳根之修行境界的。大家最熟悉的阿彌陀經,經中述及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不正是無量光明光彩奪目、無量妙音樂瀰漫繚繞,令人目不暇給,耳不脫聞,美不勝收,而致六根清淨,法喜充滿焉?汝道極樂世裡,阿彌陀佛及眾菩薩摩訶薩,是怎樣說法焉?還需用語言文字乎?蓋那種極致的光波與音流振動,恆常無間,往生淨土眾生,分分秒秒觀諸眾寶多彩光明、聽聞諸妙音,薰修阿賴耶識,則再污濁,再業障深重的積累,也洗得一乾二淨也!這好有一比,我們人間的錄音帶、光碟、記憶體、磁碟...等等,即使錄得再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儲存幾千幾萬GB的影、音及文字檔案資料,只要相關機器的一個刪除或格式化的按鈕按下,很快速地,就清洗得一乾二淨囉,正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矣!那是用一種特定頻率的磁波去洗掉各式各樣的雜波,光與音正是如此也!所以在極樂淨土裏,佛菩薩說法方式就是運用無量光與無量音也!保證即使帶業往生淨土的眾生,聽聞妙音,靜觀妙光,剎那間就把業障洗得一乾二淨也!

再強調一下,大明師印心那一刻,受法者就是頓悟,白話叫做「立刻、馬上、立即、或一瞬間開悟」皆可也!理由是經明師印心修行觀音法門,就是能反聞聞自性,就進入成佛的不二法門,步入正道。這不是開悟(找到成佛之道),乃至頓悟者是啥?當然離成佛還很早,不過絕對是走在最正確、最速捷的修行大道上也!

再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我中華佛教界傳統上把觀世音菩薩當作「慈悲」的代表。這無可厚非,蓋菩薩為久成佛正法明如來倒駕慈航,以三十二應身入諸國土,尋聲救苦,渡化眾生,故在中國傳統上以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造像女性化,有慈母給人溫暖可親,無限慈悲的象徽。吾不否認,然另有其他看法:首先,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裏是諸佛心法的代表者,所以祂是禪宗頓悟的代表,故為般若(智慧)之代表也,故又稱為圓通教主。這些,教友大都知道,但卻鮮有人歸之於智慧矣)!再舉幾個例子:在娑婆世界,世尊釋迦牟尼佛左右二位脇侍菩薩摩訶薩,右邊是文殊師利菩薩,祂為七佛之師,毫無疑問是智慧之代表,而且杖劍劈佛,又代表頓悟();左邊是普賢菩薩,他的十大行願之殷勤實踐,贏得大行菩薩之尊號,其諄諄教化,導歸眾生入極樂,則亦可歸於慈悲也;其性質則屬漸悟();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之右脇侍菩薩為日光遍照菩薩,日光乍現破除黑睛,慧日炯炯,正代表智慧,也代表頓悟();而左脇侍月光遍照菩薩,月光陰柔和煦,有母姓之溫柔,柔光呵護,是慈悲也,是漸悟()也。五祖宏忍座下大弟子神秀,雖未獲衣缽,然成為禪宗北傳漸教之代表;而衣体繼承人六祖惠能,頓超直悟,契達般若,當然是頓悟()無疑也。終回到觀世音菩薩,祂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右脇侍菩薩,同理,是代表智慧和頓悟(),那不用說,左脇侍大勢至菩薩,殷切念佛,渡己及眾生往生極樂,當屬慈悲與漸悟()也,...我以上之演譯及歸納,或能給看官大德們,帶來一些新的認識和觀念吧!故佛法之本質,可歸納為智慧與慈悲;其教化,則分頓、漸矣!這本存在的道理,我只是因緣際會產生這種觀點罷了!

最後,要恭勸諸看官大德們,最高法門其實是最簡單且最易成就的法門,蓋自性具足,不假外求,又行、住、坐、臥,乃至睡覺時都與君同在也。雖然,楞嚴經後段提及修行者若想淨化身心,修行成就,就必須很費勁準備很多法器,包括用許多雪山大白牛糞塗地,以構建壇城,俾利坐壇城中作法修行。讓人望之彌遠,行之彌艱,有那幾個人辦得到啊?是的,眾生累劫業障深重,想消除乾淨,真的要大費周章。可是,那是對未經明師授予觀音法門的一般修行者說的,修觀音法門者,行、住、坐臥皆可修,任何時間、處所皆是道場也,就不用這麼麻煩囉!所以經上文殊菩薩唱偈說:「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淪,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可是大法得來不易!蓋須大明師親傳矣!那就守好戒律等待因緣成熟吧!但為了不空等,就不要忘了,「餘諸方便」中,以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為最也!可一世往生,到極樂世界學修觀音法門去也!經裡大勢至念佛圓通章是第24位報告者,倒數第2位,且西方三聖法相,大勢至與觀音並列彌陀左右,足見其重要性!

還有,奉勸教界部分大德們!懇請切莫再批評修淨土念佛法們往生淨土者曰:「那有那麼簡單!念念佛就想往生極樂世界乎!」,卻不想慈悲的阿彌陀佛正是為廣大眾生行大方便而創造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你信、嚮往之,常念念,信心堅定,臨終十念乃至一念便得往生也!往生不是成佛,而是進入高級佛學院,能力分班為九品,應機教導,靜心修行,都保證能成佛也!

另者,也不要隨便批評說佛法沒有速成班,也沒有速成法門!怎麼說呢?啊人家就是有速成法門嘛!否則,那來的頓悟?那來的「遲速不同倫」?學佛者要有佛學觀、無量觀、廣大觀,佛法無邊,眾生無量,時間亙古長流,當今世上六道眾生無量,就單以本地球人法界言,同生世間百億人,其中必多有已經累世修行之大成就者,乃至一生補處大菩薩。而修淨土法門者正是求此生捨報後便得往生極樂世界,取得阿陴跋致!以上諸大德修的都是數一數二的速成法門,你總不能教博士生、碩士生再回頭去念小學吧!
不過,頓悟者還是要每日持恆修持,也就是頓悟後還是有漸修。所謂大法易悟,修持則難。蓋累劫習氣就像地心引力,牽制力很強很重,不日益精進,就會停頓,乃至墮落矣!知難行易與知易行難,互為因果也。
還有,能修學唯識學的大德們,更不該隨便輕視、批評念佛求往生淨土者。而須反觀自己學識好、智慧高,能耐心研讀唯識諸經論之目的何在?學唯識的目的是要淨化阿賴耶識,使轉成大圓鏡智呢?還是苦心孤詣,絞盡腦汁去背誦、精讀、苦研那些複雜難懂的唯識部諸論焉?辛苦(或高興也好)花費數年、乃至一輩子,真的弄通了嗎?如學到老仍半通未通者,還不如學念佛人,老實念佛求往生!殊不知能專心念佛者,正是唯識論的實踐者,即使他沒讀過唯識經論,一心念佛正是淨化阿賴耶識的好方法之一,即使是不識字,卻知道專誠念佛的老太婆,臨終唯存念佛種識及往生阿彌陀佛世界之大願王,當然能往生極樂,去那邊學唯識還不擔心學不會哩!故知,唯識學是法、是筏,其根本道理也散見於諸經典中。有特別適機、應機者,當然可以專心鑽研之,只是不要本末倒置,妄把法當作彼岸就是!其實,已學通者,就是大菩薩,當不會隨便批評念佛者。另亦常聞有批評修禪定者說:只知道坐,有如槁木死灰,如何成佛!須知,古大德訓示徒弟的公案,自有因人、應時、應機施教之涵義,外人不可隨便模仿,更不宜照本宣科拿來罵人。何況罵的對象大多是不同門派的人,未入其門、未能窺其堂奧,便信口開河隨便批評,就無疑是在造口業啊!慎哉!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