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莫入撥無因果的斷滅惡取空大邪見 [打印本頁]

作者: CMSLA    時間: 2016-2-12 04:22
標題: 莫入撥無因果的斷滅惡取空大邪見
莫入撥無因果的斷滅惡取空大邪見

《雜阿含經》卷五:記錄了一個叫焰摩伽的比丘說: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遭到
了僧團的一致反對,大家都勸他舍棄邪見,最終,焰摩伽比丘在舍利弗的開導下,這樣
改了口:阿羅漢是熄滅了五陰之苦。


《長部》的第一經,叫作《梵網經》。裡面就列舉了六十二種邪見,這六十二種邪見,
就有關於常見斷見。

關於這個斷滅見的大邪說, 危害甚巨 :(ucchedadiṭṭhi),uccheda是斷
,diṭṭhi是邪見,稱為斷滅見。斷滅見又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無因論(ahetuka)。認為人的苦樂並沒有原因、沒有因的。也就是說我們現
在的人,有的人享福、有的人受苦,這些都屬於偶然的,都沒有原因。否定了業果,認
為我們現在的這些生活、這些經歷,並非由業產生的,他們是無條件的,你很偶然可得
到享福,你的生命也是很偶然才得到的,你的世界也是很偶然才存在的。沒有因果的關
系,沒有因果的連結。人的生命是很偶然的,甚至我們處的這個社會,廣而推之,也是
很偶然的存在著,因為沒有因。

第二種是無作用見(akiriyavāda)。這種邪見認為說,它們現在造的善也好,惡也好
,它們都不會帶來果報,因為本來就沒有因果輪回,沒有因果業果法則,那麼即使現在
你行善、你布施、你修行,也不會有什麼好的果報。你現在殺人、你吃喝嫖賭,你也不
會有什麼不好的果報。因為他們並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任何事情它們之間其實都有連系
的。所以這個稱為無作用論,無作用就是說:你作了任何的善惡行為,它並不會帶來任
何的果報,不會產生效果。

第三種是虛無論(natthikadiṭṭhi)。這種認為人死了一了百了,什麼都
沒有了。人死如燈滅,人死歸滅,人死了變成塵土一堆,什麼都沒有,那裡還有未來世
,那裡還會有投胎;他們認為這樣,所以他們沒有因果,沒有業果法則,這稱為撥無因
果,沒有三世輪回。

這種斷滅見,現在真的很流行,無論是在任何國家,現在這種斷滅見真的是很流行,非
常流行。這種斷滅見,或者說也是一種物質主義。物質主義就是認為說:「沒有過去世
,沒有未來世,人造善造惡,不會帶來果報。」而且你現在是貧富貴賤,這個也沒有原
因。你要怎麼樣,它就怎麼樣。他們認為人的行為與最後的結果,並沒有一種連系;這
是沒有看到因果的關系。但是我們知道任何的一種存在,任何的一種事物與物品,都有
它條件的存在的原因,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你去否定它,認為這些是沒有原因的,那
麼就落於斷滅見。

斷滅見,是一種為害性非常大的邪見,這種邪見可以造成社會的混亂,可以造成倫理人
心的退墮。世風日下,為什麼現在的世風越來越退墮?跟這種邪見的流行很有關系。


這種邪見──斷滅見在所有的邪見當中是最嚴重的,嚴重到他可以稱為是一個惡重業。
重業共有六種,重業的意思是,假如一個人,造作了重業的任何六種之一,他在下一世
,沒有其他條件,必定會墮入惡道。那六種重業呢?其中的五種是五種無間業,殺父
、殺母、殺阿羅漢、惡心出佛身血跟破和合僧,這個是五種重業。

還有另外一種,就是定邪見,決定性的邪見,這種邪見到他臨終的時候都還不肯放棄,
他都還認為沒有輪回。基本上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到臨死的時候,他都會有一些相
,他會看到他將投生的相,或許他以前造作的相。但是這種人頑固到他連臨終的時候,
見到他將墮地獄的相,或者他見到將墮惡鬼的相,他還不放棄,這種稱為定邪見。這是
頑固的邪見。這種見是執著斷滅見,是屬於這種見。

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有一位女士,她已經是一位初果聖者。她的父親是一位將軍,執著
於斷滅見,認為說沒有因果,認為人死了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結果她的父親死了之
後,就墮落到惡鬼道,成了一個餓鬼。而這位女士,因為她已經是一位初果聖者,她也
知道,像她父親這樣頑固的邪見,不可能投生到善道去,於是在她父親去逝之後,她就
以她父親的名義,去供養佛陀為首的僧團。之後再把這種功德回向給她的父親,結果在
她父親得到了這份功德的回向之後,他過了幾個月像天人一般的快樂。但是即使是這樣
,他仍然沒有放棄這樣的邪見,結果在餓鬼道的業報結束後,就墮到地獄道去。所以,
如果我們還是有這種邪見,認為說沒有因果,認為說沒有過去世未來世,這是一種很強
的邪見!

我們不能因為我們沒有見到過去世、未來世,我們就說沒有。很多東西我們都沒見過,
但是我們不能夠否定。不是不能見到,只要大家依照正確的方法禪修的話,大家也能見
到。而且,我們要觀照我們的過去世、我們的未來世,是我們禪修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因為我們要知道緣起,我們要修行緣起!如果我們不知道因果法則,我們怎麼修行緣起?

我們要知道我們過去的因,我們要知道過去世是怎樣的生命狀態,我們過去世是人是鬼
;我們要在修緣起的時候要如實的知見,要真的去觀照。因為我們在修行當中,在禪修
的次第當中,有一種稱為緣攝受智;緣攝受智它就是要叫我們去親見我們的過去世,去
看我們到底是造作了那一些善業,我們今生才能投生為人。然後我們再看我們前一世我
們是造了什麼樣的業,我們才能投生到我們前一生的那種生命狀態。這些我們都應當去
觀照、去辨識,之後我們才能夠在這種基礎上修緣起。如果不懂得緣起的人,不能夠證
入聖道、聖果,這個是肯定的定法,因此緣起是我們修行的一種前提條件。

作者: CMSLA    時間: 2016-2-12 04:41
《大智度論》:「真空與邪空」的差別

文:唐岐

緣起性空的「般若空觀」是佛法修証的核心;聲聞緣覺依之而証涅槃,菩薩乘依之能夠圓滿六波羅蜜。般若空義可以由「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法畢竟空」的法義得到勝解,但是要體証般若,就不是從單純的從法義理解所能相應了。

在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度乃互相依持,少了其中一項,就無法圓滿六波羅蜜;比如不持戒,不修禪定,卻想要求証「般若實相」,就猶如煮沙成飯,了不可得,如《大智度論》說:「觀真空人,先有無量布施、持戒、禪定,其心柔軟,諸結使薄,然後得真空。邪見中無此事,但欲以憶想分別,邪心取空。」「先有無量布施、持戒、禪定,其心柔軟,諸結使薄。」就是要先具足「善根」。「善根」指善良敦厚的個性,少了自我傲慢的心態,具備「理性與民主」的心態,凡事講信用,重人情義理,處事穩重,不會心浮氣躁,富包容心,心懷慈悲等等內在的德性;若是欠缺了這些「善根性」,對「般若」的了解,就會止於想像分別,無法獲得親切的體驗,而且在分別想像中,很容易錯解法義成為邪見。若是心中已有邪見,又得不到善知識的指正,就會「邪心取空」;「邪心」含有著強大的貪瞋心行,貪瞋心行會相應邪見而不自知;只要染著在貪瞋之下,就不可能契應「般若真空」;也會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以「諸法畢竟空」來掩飾自己貪欲心,說「貪欲」乃空無自性,一切行為「無罪無福」之邪見。

《大智度論》用了一個比喻來說明「不積善根,不得真空。」大意說,一道好吃的菜,必須加一點鹽,「鹽」比喻為「般若」;如果完全沒有其它的料,只吃鹽的話,不但不是在吃一道好菜;在大量的鹽份攝取下,還會危及色身的調和。「只吃鹽」比喻為沒有具足善根而只求「取空」,也必然入於邪見而損害自己的慧命了。所以《大智度論》又說:「無智人聞空解脫門,不行諸功德,但欲得空,是為邪見,斷諸善根。」「不行諸功德」就是不長養「善根」,不修習「布施、持戒等等善行」,思想與行為就會不知不覺的被自己的貪瞋習性所主導,落入「邪見空」。

《大智度論》第十八卷(註),談到十項「真空與邪空」的差別:

一.「邪空」者,不說今生無罪無福,只說來生無罪無福;因為「邪空者」只看到現像的結果歸於無常,無法了知色身內外,都是因緣所生,所以「邪空者」不說今生無罪無福。 証「真空者」明了一切罪福由因緣所生,空無自性,今生來生都只是因緣所生的名言設施。

二.「邪空者」行惡斷善;他的行為多少會偏於惡行,也不會有至誠的善行。証「真空者」了知善惡業唯是因緣所生,對善法尚且不會起心執著,何況會作惡。

三.「邪空者」破壞「因果」;說「無罪無福」是破因;說「無今世與後世」是破果。 証「真空者」知「因果」依於因緣所現,對一切罪福與因果,不破不壞。

四.「邪空者」立於斷滅空,無罪福無後世,一切法皆空;有了這種思想非常可怕,會倡言地獄本空,也不會有罪福果報,以致為了滿足今生的欲望,作出邪淫妄語等等惡業,恣意妄為。 証「真空者」了知諸法空無自性,不破不壞,只說罪福依因緣所生,無自性說為空,不壞罪福,不壞今生後世。

五.「邪空者」說諸法空無所有,所以執取一個「空相」,遺除一切有相。 証「真空者」了知「諸法本空」,不取相,不遺有相。

六.「邪空者」雖說一切皆空,然而心中卻是染著「貪、瞋、我慢、我癡」,行為含攝著我貪、我瞋、我癡、我慢。  証「真空者」了知諸法本空,趨向止息「貪、瞋、我慢、我癡」心行,心念猶如虛空,煙火不能染,大雨不能濕,種種煩惱不能覆蓋他的心。

七.「邪空者」不與「慈悲心」相應,認為「慈悲心」也空,若是有著慈悲心,就是執有,墮在「執理廢事」的執見中。 証「真空者」, 轉依空性, 一切六度萬行中,相應「般若波羅蜜」菩薩行,以事証理,以理達事,無住無取,理事圓融。

八.「邪空者」名為「邪見」,後世當入地獄受無量苦。 証「真空者」後世當得作佛。

九.「邪空者」執取空相,不相應「空空三昧」,被「空」所困。証「真空者」契應「空空三昧」,了達「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十.「邪空者」只是依於憶想而取空。 証「真空者」依於「善根」具足而証得「真空」。

有些墮在「邪空者」,看到《圓覺經》說:「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就執著文字相,雖然知道自己的心念染著「貪瞋癡」三毒,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就拿這段話作為搪塞的籍口;卻不知道《圓覺經》這句話的應機眾是已証得法身不生不滅的入地菩薩,而非博地凡夫。

世尊在說《圓覺經》時,談到要修証「圓覺心性」有四個過程:凡夫隨順覺性、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如來隨順覺性。「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這句話是世尊在談「如來隨順覺性」時所說,這句話也是如來的境界,是世尊為已証得法身的入地菩薩要如何圓滿「如來覺性」而說。凡夫耽著於欲樂,念念心系五欲,想要伏住貪瞋的妄念,令心安住於「清淨的覺性」都已了不可得;即使能伏住貪瞋煩惱的浮動,令心沈靜而明白「貪瞋」乃因緣所生,空無自性,也明白心性本然「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般若,也只是通過第一個過程「凡夫隨順覺性」,更遑論「已入地的菩薩境界」。如果拿這段聖者的話來作為滿足自己貪欲的籍口,難免有犯下「未証言証」的大妄語之嫌了。

《楞嚴經》說:「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大般涅槃經三十三卷》說善星比丘隨佛聽法二十年,卻不信佛語,謗法撥無因果,倡說「無罪無福」,妄說一切法空,以致招來生身陷入阿鼻地獄;乃是「邪空者」後世當入地獄果報的明確的啟示。《大般涅槃經》又說:「善星比丘常為無量諸眾生等,宣說一切,無善惡果,爾時永斷一切善根,乃至無有如毛發許。」入於「邪空」宣說「無善無惡」、「無因無果」,所結下的惡業,足以永斷善根,成為「一闡提」。

永斷善根成為「一闡提」是很可怕的惡果,所以古德在教授學人時,都強調說:「寧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介子許。」執著善因得善果,就算「執事廢理」,雖然不得解脫的智慧,也能得到生天的果報,不至於撥無因果,墮於阿鼻地獄;何況升天後,也還有因緣聽聞佛法。或者執著「有道可修,有佛可成。」雖然一時「執事廢理」,但是只要有菩提心,乃至執持佛菩薩名號,也能因此獲得佛菩薩的護念,結下成佛之緣,乃至往生十方佛國淨土;何況只要精進不懈,善根必然日日增長,有朝一日,也會業障消除,智慧明了,獲得「以事証理」的大般若智;若是「執理廢事」,妄說一切法空而不知要長養善根,就會愚癡無知而謗法,乃至謗三寶,以致斷滅善根而墮阿鼻地獄。

發願往生淨土的念佛者,有些人雖然福德因緣,一時不足,一生只能執持佛菩薩聖號,立志往生淨土,無法明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般若理趣;然而以執持佛菩薩名號的不可思議功德,業障也會漸漸消,善根漸漸增長,並且相應諸佛的大願心而往生淨土,從此不再墮入惡趣,直至成佛;如徹悟禪師說:「執事昧理,猶不虛入品之功;若執理廢事,則不免落空之誚。」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雖然「執事廢理」,然而依於念佛功德,也能往生極樂世界,盡管品位不高;但是「執理廢事」就不免有落入「邪空」之嫌了。

作者: CMSLA    時間: 2016-2-12 04:51
CMSLA 發表於 2016-2-12 04:41
《大智度論》:「真空與邪空」的差別

文:唐岐

這裏面提到了邪空與真空, 也說了証真空的行者所有的十種般若,
然空就是空,沒有了,斷滅了, 為什麼還施設一個名詞叫做 "真空" ?

所以"真空"這個名相, 佛法上又怎麼解釋 ? 有沒有其他的說法 ?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6-2-13 19:44
我們凡夫說空著空,說有著有,"空"是"有"不可得,而不是有一個"空"
因此《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中說:非討論一切法之有無,而是說一切法無有自性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