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普賢上師言教》輯要-宗薩欽哲仁波切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6-1-22 17:46
標題: 《普賢上師言教》輯要-宗薩欽哲仁波切
普賢上師言教》書中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個段落,我們都可以討論經年,並且從中獲益良多。對於那些非常認真遵循這條道路的人,我希望你們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研習《普賢上師言教》,因為這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課題。
對於那些追尋成佛的人而言,這是一門從此刻到成佛都必須研習的課題。我個人非常高興能講授這個題目;不知道一些去年來過的聽眾是否記得,我不太想再舉行諸如佛教導論之類的短期週末教學。
當然,《普賢上師言教》也談論到悲心、菩提心等常見的主題。我不能保證你們將聽到什麼不尋常的內容。
  
這或許是針對「龍欽心髓加行」最深廣最詳盡的闡釋。雖然說是「龍欽心髓加行」,但並不表示這本書對於那些遵循瑪律巴或維汝巴修行之道的人,或那些正在做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四加行的人來說,是毫無用處的。他們肯定可以將這本書做為參考。

對薩迦派的人來說,即是他們所稱的「三見分」。對於遵循瑪律巴傳承的人而言,他們有岡波巴大師的《解脫莊嚴寶論》。
至於宗喀巴傳承的追隨者,則有《菩提道次第論》(Lam Rim)
而《普賢上師言教》也是類似的主題,因此肯定可以用它做為參考。在這本書中,偶有一些基本的佛教理論,但大部分的主題仍是修行的忠告和口訣。因此,對於那些正在做加行的人來說,這本書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晚上,我先給口傳,然後稍事休息。之後,那些對修行不真正感興趣的人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但是那些想要修行的人,可以留下來。我將用藏文念誦「籠」--也就是我們說的口傳;給口傳是非常必要的。我認為我是非常保守的右翼佛教徒()
我知道時代正在改變。我也知道我們需要應用不同的方法。但這不表示你們不需要口傳。我們不能沒有口傳。沒有灌頂就無法修行。這些都是必要且重要的。
目前佛法在西方弘揚地相當迅速。我曾經見過人們在沒有接受口傳或灌頂的情形下修持金剛乘。或許有灌頂,但並不是很多人要接受口傳;這樣不好。
所以,我將給那些想要修行或正在修行的人口傳。當然,這一次我只能念幾頁。如果我們明天還活著,我們將繼續口傳。
            
如我一開始所說的,這是一個很長的教授。我們必須要有耐心。在所有人之中,我是最要有耐心的()。而你們應該要有耐心。很幸運地,今天卻吉尼瑪(Chokyi Nyima)也在座。當我辭窮的時候,你可不可以幫幫我?()
         
我領受《普賢上師言教》的口傳和法教很多很多次了,可能超過三十次。這個法教總是不斷地被講授。

對我來說,頂果欽哲仁波切如佛一般,是個成就者。我記得非常清楚,頂果欽哲仁波切每到一處,總是隨身攜帶《普賢上師言教》這本書,直到他生前的最後幾天。每天早晨修法之後,仁波切會讀個幾頁。我光是從頂果欽哲仁波切那裡領受這個法教,可能就超過十次。有幾次是因為仁波切向一群人傳這個法,而我恰巧也在場。大約有五次,仁波切應我之請,或因為他認為我需要受這個法,而把這個法教傳給我。他對我講授這個法,大約超過五次。
           
還有,我從敦珠法王受這個法肯定有三次左右。也從其他上師那裡領受過這個法教。如果我的虔誠心沒有限度,如果我有淨觀,如果我遇見能夠使我有限的虔誠心增長的上師,我將毫不猶豫地再次領受這個口傳或法教。

如果三十年後我還活著,我會再如此做。因此,我希望你們某些人也能維持這種傳統,巴楚仁波切的傳統。把這個法教當做你的人生手冊。以這本書為基礎,展現你的人生。
   
由於這是一個續部的法教,根據傳統,我先向所有的傳承上師祈請。你們只要注意就可以了。如果你們想要向傳承上師祈請也可以。新的學員,只要注意就好了。

  


我們必須先奠定基礎。為什麼選擇這本書?為什麼不是其他的書籍?為什麼不選擇一篇詩歌?為什麼不是中論?為什麼不是歷史書?針對這所有的疑問,我們需要某種答案,而這個答案就是:為了瞭解這本書,我們必須建立基礎,對那些甫入門的人尤甚。
建立此一基礎的第一要務是,必須瞭解「見、修、行」。
這非常重要。雖然「見、修、行」這個專門名詞似乎來自佛教徒之口,但事實上,見、修、行總是與我們同在。
每次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就有所謂的「見、修、行」。我們或許不使用「見、修、行」這個名詞,但總是有「見」,總是有「修」,總是有某種「行」。我們做的每一件事;美、醜等評斷,每下個評斷,每做個思考,每做件事情,就有見、修、行。因此,在進入這本書之前,先建立「見」(見地)是重要的。
         
如果你問,為什麼創造「見」?我們創造「見」,大多是因為我們想要快樂。

「快樂」或許是個非常一般性的字眼,但是我們創造「見」,大多是因為我們想要獲得某件事物,想要成就某件事物,想要抓住某件事物。
舉例來說,我們想要享樂,這就是我們創造「見」的原因。我們有所謂「美麗、漂亮」的概念,對不對?
我們閱讀像《Vogue》之類的雜誌,然後我們就對完美無暇的雙腿或完美無暇的胸部有了特定的概念,不是嗎?()所以,今年完美無暇的胸部是這樣這樣的。這就是「見」。
接著我們會想,我有這樣的胸部嗎?我沒有等等。你會走到鏡子前面,端詳你的胸部等等;這就是「修」()
然後,你終於決定,「啊,我現在必須擁有這種胸部。」於是你去做整形手術,把東西填進胸部,然後到處炫耀。
實際去做你想要做的事,就是「行」。這有點像是射門得分的感覺,就是我們所謂的「涅盤」、「證悟」。因此,見、修、行無所不在。知道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創造「見」,基本上是因為我們想要快樂,我們想要獲得滿足,我們想要贏得某件事物,我們想要完美。這是我們有「見」的原因。當我們不知道如何處理「見」的時候,誤解就會出現,例如存在於家人、朋友、宗教、政黨、素食者、非素食者之間的誤解。

你們都知道「見」有各式各樣。每一年,美國的心理學家、治療學家和科學家創造多少種新的見解?這對你的身體有益;這含有較少的纖維或較少的卡路里,諸如此類。
         
現在我們要問,什麼是佛教的見地?我們試圖達成什麼?我們要不就沒有佛教的見地,即或有了佛教的見地,也不會去使用它,不去思考它,不去實行它。這是為什麼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我們仍然身陷輪回之中,仍然迷惑,仍然輪轉。

因此,佛教的見地相當重要。如果非佛教徒的朋友問你,什麼是佛教的特別之處。
你可以這麼回答:四法印。「四法印」幾乎就像四根柱子或四個無可或缺的見地。缺少其中之一,你就不是個佛教徒。我的意思是,或許你是個佛教徒,但你卻沒有遵循佛陀的道路。「四法印」即「四種見地」,如果缺少其中之一,或許你仍然是個佛教徒,但你並沒有遵循佛陀的道路。這一點你們可以思考一下。
            
四種見地的第一個見地是:「所有組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諸行無常)

這是個非常非常獨特的佛教見地。甚至連證悟也是無常的。甚至連一般所謂的涅盤也是無常的。
只要一個現象受到時間——例如生(起始)、住(中間)和滅(結束)——的限制,就是無常的。只要一個現象擁有生、住、滅這三個特性,就是無常的。
如果沒有生、住、滅這三個特性,它就不是一種現象。
舉例來說,如果你注視某件事物,例如太陽、月亮或神只,它們安住在那兒,你可以看見它們。從佛教的觀點來看,由於你注視的事物是安住的,因此它必須有安住的開始和安住的結束。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繼續討論,因為「四法印」或「四種見地」將成為本書的四根支柱。
我一開始就告訴你們這些,是因為一旦這四根支柱樹立在你們的腦海中,再來聽《普賢上師言教》,將產生不同的感受。如果沒有這四根支柱,這個法教很難有什麼作用。你必須把這四根支柱穩固地樹立在腦海中。所有組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這是四種見地之一。而所有煩惱,任何會毀損、衰敗的事物都是痛苦的。
  
關於第二個見地(有漏皆苦),我們將多著墨於煩惱;貪、瞋、癡、慢、疑這些種類的煩惱,全都是痛苦;這真是個非常獨特的佛教見地。許許多多哲學和宗教談到,「貪是痛苦的,瞋是痛苦的,但愛是美好的。」他們總是會留下什麼,像是保留紀念品一般,因為捨棄所有的事物是一大犧牲。


許多哲學和宗教願意佈施,甚至接受第一種見地的無常,但是諸如上帝或原子之類的事物,則必須是永久的。我這麼說,聽起來似乎很哲學、很學術,事實上,這種情況經常發生。舉例來說,我們對第一個見地缺乏瞭解;如果我們明白,任何組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那麼我們半數以上的緊張和焦慮將會消失。但我們缺乏這樣的瞭解。我們或許在理智上有這樣的瞭解,但沒有真正接受它。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認為,有些事情會管用。例如,上師一定會給我加持,而這種加持會治癒我。這一類療愈、健康、飲食、健康食品等我們執著的事物便顯示,你認為有些事物是永久的。你明白,花園中的柳樹是暫時的。但你仍然認為某些事物是永久的。這是我們會有問題的原因。接著讓我們討論第三和第四個見地。
  
「所有的現象都沒有自性。」(諸法無我)自性--真實存在的自性

這是個非常非常獨特的佛教見地。一般來說,許多哲學,例如印度教哲學有三種見地,但它們都沒有這種見地。佛教獨一無二之處,即在於四種見地。
舉例來說,佛教的第四個見地:涅盤是超越極端、超越造作的(涅盤寂靜)。我個人認為,第四見地使佛教更加獨一無二,它區分了佛教和印度教。事實上,印度教也接受「所有組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但佛教的第四見地——涅盤是超越造作的——是個非常非常特殊的見地。
  
對我們許多人而言,涅盤是個安樂美好、每件事都正常運作的地方,不是嗎?但根據佛教,涅盤是超越造作的。聽本書時,具備這四種見地,則一切都有用,一切都有道理。如果缺少其中一個見地,麻煩就大了。

事實上,不只是《普賢上師言教》這本書,當你涉入佛教的時候,應該尋求探索這四種見地。這四種見地是個大主題。你可以花一輩子的時間來研究它們。這四種見地真的非常必要。我將不時提出這四個支柱來提醒你們。(待續....)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