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大正藏第47册No.1969B乐邦遗稿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1-1 10:05
標題: 大正藏第47册No.1969B乐邦遗稿
摘自《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69B 乐邦遗稿》

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69B 乐邦遗稿


  No. 1969B

  乐邦遗稿并序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愚挺志于净业。誓欲均被有情同归实界。故缵集乐邦文类。行于世外余片文只义。暨随所见闻可益扶净业者。续又纪为乐邦遗稿。盖仿儒家典籍拾遗之说也。或辞之繁芿。则略举纲要。虽曰未备。庶少暨见焉。甲子春旦振笔故序。

  宗晓编次乐邦前后两书。随事标题尽之矣。静而思之。此书专导群生归于净土。亦可目为乐邦归志。盖惟人人本有唯心乐国。何籍劬劳肯綮修证。嗟乎枉入诸趣。久而忘返。昔人兴叹。请看路傍埋朽骨。其中多是未归人是此也。兹幸佛祖开辟横截要津。故今得以捃摭。毗赞助发人之信心。俾夫踊跃其修者。则明了归途。不踌躇于生死两岐之间。诚要道也。又名归志。良在斯矣。览者果不负故乡之归。始信莲华胜友待多时。收拾身心好归去。勉之勉之。

  净饭王与七万释种皆生净土

  大宝积经第七十六卷。佛告父王净饭曰。汝于佛法中。当勤精进修不放逸。大王。一切诸法皆是佛法王言。若一切法是佛法者。一切众生亦应是佛。佛言。若不放逸颠倒见众生者。即是佛也。大王。一切法无生无动无摇。无取无舍。无有相貌。无有自性。大王。今可于此法中而安其心。勿信于他。佛说是法时。王与七万释种得无生忍。尔时世尊而现微笑。马胜比丘以偈问佛。佛答曰。我现寂灭笑。马胜当谛听。我今如实说。释种决定智。诸法不可得。释种皆得知。是故于佛法。决定心安住人中命终已。得生安乐国。面奉无量寿。无畏成菩提。

  十二光如来尊号

  大本无量寿经。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光明最尊第一。一切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照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恒河沙佛刹。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除。身意柔软。

  弥陀佛国说三乘法

  大智度论云。佛出五浊恶世。于一乘道分为三乘。若尔。阿弥陀佛不于五浊恶世受生。何以复设三乘耶。答。诸佛初发心时。见诸佛以三乘度生。自发愿云。我今亦当以三乘法度生。

  净土水鸟树林说法

  大论又云。净土风吹七宝之树而出声者。欲使众生易闻法故。问曰。诸佛有无量神通。何以不变作。何须树木音声耶。答。众生甚多。若佛处处现身。众生不信。谓为幻化。心不敬重。有众生。从人闻法不悟。若从畜生闻法则信受。以希有故。又畜生心直不诳故。有人谓。畜生是有情之物。皆有欺诳。以树木无心而有音声。则皆信受(论文九十三卷)。

  僧问讲弥陀经座主

  传灯录有僧。问讲弥陀经座主曰。水鸟树林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作么生。讲座主曰。基法师道。真友不待请。如母赴婴儿。僧曰。如何是真友不待请。法眼代云。此是基法师语。

  大本弥陀忏赞佛偈

  十住毗婆沙论龙树菩萨造。其第四卷列法华忏所礼十方佛号。各有偈赞之。其大本弥陀忏赞佛偈出自彼中。慈云乃采改成文。约佛佛道同。以赞弥陀耳。其偈曰。色相如金山。此赞东方善德佛句。面如净满月。此赞南方栴檀德佛句。身光智慧明。所照无边际。摧破魔怨众。善化诸人天。此四句赞西方无量明佛。乘彼八道舡。能渡难度海。闻名得不退。是故稽首礼。此四句赞北方相德佛。论在资字函。

  小本弥陀忏赞佛偈

  胜鬘经说。舍卫国有波斯匿王末利夫人之女。号曰胜鬘。妻于阿逾阇国王。末利言。我女聪明利根。若见佛者。必速解法。即遣使与书。胜鬘得书。即说偈曰。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垂哀愍必令我得见。才说此偈。释迦即于空中现。胜鬘又赞曰。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胜鬘说偈陈述本怀。佛即为授记别。号曰普光如来等。天竺小本四圣忏乃用此偈赞佛。自大智大愿力下乃忏主撰述也。

  波斯匿王观佛实相

  仁王经。佛问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观如来。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乃至非见闻觉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观如来身。佛言。应如是观。若他观者。是名邪观。

  智者大师念佛五方便门

  天台智者大师示人念佛。有五方便门。凡观想西方求往生者。不可不修治。故文曰。凡住心一境。名为凝心禅。谓行者念佛之时。谛观如来玉毫金相。凝然寂静了亮洞彻故也。复次前虽凝心。所习未惯不觉驰散。今制之令还谛缘金相。名曰制心禅。复次制心得定。既非理观。皆属事修。今体之。本空谁凝谁制。无佛无念。名曰体真禅。复次前虽体真。犹滞空寂。无量名相昧然不知。今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从空入假。万相洞至。不为空尘之所惑乱。名曰方便禅。复次前虽体真及以方便随缘。各据空有不离二边。今谛观诤乱本无相貌。名言路断。思想亦绝。名曰息二边分别禅。如是五门乃是从浅至深。若夫圆觉体性本无浅深。而浅深宛然。

  智者大师念佛禅门四教离念

  如上虽用五方便门观佛真体。又须明于四教离念。以示简偏取圆之意。故文曰。夫心不孤生。必托缘起。行者念佛之时。意根为因。如来毫光为缘。所起之念即所生法。观此三相迁动念念不住。分折方空。即藏教小乘念佛也。即观念佛心起。能生所生无不即空。妄谓心起。体之即空。所观佛相如镜中像。无佛无念。即通教大乘念佛也。即观念佛心起。即假名。假名之心洞鉴无量名相。了知此心。有如来藏。历劫断证。离边显中。无佛无念。即别教大乘念佛也。即观念佛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若根若尘并是法界尘刹诸佛一念照明。六道众生刹那普应。初心即是。今始觉知。如大福人执石成宝。心无舍念别求离念。即边而中。无佛无念。此大乘圆教念佛。璎珞经明顿悟如来。即此也。

  观弥陀丈六三十二相

  观经第八像观云。是故行者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至云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等。

  观弥陀八万四千相好

  观经第九真法身观云。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至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等。

  四明妙宗解曰。前第八观观像。则似佛身。今对彼似故名为真。然此色相是实报身。应同居士。亦名尊特。亦名胜应。而言法身者。以报应二修全是性具故。下文又云。弥陀八万相好。是彼如来现奇特身。增长深位念佛三昧。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又云。行者应知。日观已来所修三观。共于事禅。伏三界思。妙观观像思破。即登第七信位。得此位已。方可观佛真法之身。八万相显。乃得名为念佛三昧。如此圆观所显之相。诚谓奇特。实匪生身凡夫小乘常所见相。

  观弥陀池上一丈六像

  观经第十三杂相观云。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如先所说者。如第八像观所说。观弥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也)。

  妙宗解曰。杂想观观佛身略有二意。一为前观八万相好不成者。乃令舍大而观丈六。二为观前八万胜相已成之人。令其更观胜劣化用遍十方界。使品位增进。

  诸佛因修六度万行。果证本有一体三身。今弥陀丈六应身也。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报身也。非报非应。遍一切处法身也。然则弥陀报身既尔高大。下凡心想羸劣。不可率尔而观。佛世根利如韦提希。蒙佛说示十六境观。随言进修。至第八像观。证入七信方得遍观。矧今末代钝根。理不可便观胜相。须先观丈六。是故经曰。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观池上一丈六像。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此则释迦如来异妙方便。指令机缘自小观大。故有是谓。或不如是。傥有于佛报身而便修习。则未免于望崖矣。当今道俗多不谙此意。凡礼赞称想莫不首言八万四千相好。以上佛祖之言评之。岂非越次失旨乎。愚固不敢臆断。所幸圣教备存。因得考校。而今之后。或不以人废言。请依教理而敷扬之。

  若念一佛诸佛自现

  宝王论引起信论曰。依方故迷。方实不转。夫如是。则悟者悟于一方。群方自正。念者念于一佛。诸佛现前。所谓水不上升。月不下降。光净因缘。虚空皓月现于清水。彼佛不来。我身不往。念佛因缘。如来宝月现于心水。故颂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念佛名者必成三昧

  宝王论曰。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之水。念佛名者。必成就于三昧。亦犹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既契之后。心佛双亡。心佛既亡则万缘万境无非三昧矣。

  文法师净行法门序

  夫达无心之有心。识有念之无念。有无不住。能所胡存。是则念念圆明。心心虚寂。苟昧斯旨。则法法成尤。的契其宗。乃门门通妙。今可无乖实际而示圆修。俾负重致远者获遂于息肩。流浪迷津者速登于彼岸。无先西方净业念佛观门者也。故净名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以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众生。斯之谓欤。余辄为在家士女。博采经论大纲。述成西方净行法门。示彼所修。令得其趣。有睹兹文。而复不能起信立修者。类乎狂热投圊。唯露一发欲垂拯救。未如之何也。

  发菩提心求生净土

  净行法门曰。凡修净土行者。须善发心。若为自己厌五浊忻九品。则违菩提心。是声闻行。不应发也。若为众生起大悲心。求往彼国。希速成就道力。神通遍历十方。救度一切。令共成佛道者。则顺菩提心。是菩萨行。应当发也。

  念佛者如私遇明君

  净行法门曰。忏悔似勤磨古镜。旋消历代之昏尘。念佛如私遇明君。顿获他时之徴拔。春夏秋冬之内。行住坐卧之间。勤思净土庄严。常忆阿弥陀佛。如是则念佛三昧现前矣。

  杨无为题净土忏法

  钱唐法慧宝阁照律师。为出家五众。修净土忏法。无为子见。而题其后曰。乐土清净。非愿力不能生。浊世罪尤。非忏悔不能去。罪如瓦石。投水必沈。愿力为舟。载之则济。既超彼岸。念念菩提。三宝威神恶皆消殒。如是观者。下品之忏悔也。罪如冰雪积于最阴。大阳融和冰雪消释。严凝一变。润泽萠芽。如是观者。中品之忏悔也。如太虚旷彻空寂。尘不能坌。水不能洗。行住坐卧孰非弥陀。生死去来孰非净土。如是观者。上品之忏悔也。苟悟于此。心灭罪亡。或未圆成。尤先忏法。示五众等。当遵是言(见无为集)。

  陈了翁谈唯心净土

  了翁讳瓘书。与延庆明智法师论台宗三千法。其间示唯心净土之义曰。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一念心灭。三千性相一时灭。念外无一毫法可得。法外无一毫念可得。此乃本性不迁之法。中理圆明之体。此体以如理为命。其寿无量。非报得命根。亦无连持。本无名字。而不拒诸名。名其土曰极乐国。名其身曰阿弥陀。身土交参融乎一妙。故能说法之音不离彼土。而广长舌相具足周遍。其具如是。是体具乎。是佛具乎。是众生具乎。若有能知彼具之乐者。其有不愿往生者乎。向实际之中。要在不往而往。于方便之内。何妨去已还来。机熟感深。足须成办(见了斋集)。

  一念佛力能断诸障

  唐道绰禅师尝着安乐集三卷述赞西方。其间问曰。何因缘故。一念佛力能断一切诸障。答。如经云。譬如有人。用师子筋为琴弦一奏。一切余弦悉断。若人于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一切诸烦恼障皆悉断灭。亦如有人。取牛羊驴马诸乳置一器中。若将师子乳一渧投之。一切诸乳悉化为水。若人于菩提心行念佛三昧。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见宝王论)。

  念佛者命终绝无魔事

  文法师念佛正信诀问曰。或云。临终见佛菩萨放光持台来迎往生。并是魔事。此说如何。答。有依首楞严经修习三昧。或发动阴魔。有依摩诃衍论修习三昧。或发动外魔。有依止观修习三昧。或发动时魅。此等并是约自力修禅之人。先有魔种被定击发。傥能明达对治。则成就圣法。若暗坐痴禅之人则被障碍矣。今所修念佛三昧者。托彼佛力。如近帝王。谁敢干犯。盖弥陀有大慈悲誓愿威神三昧等力。有大摧邪力。有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天耳遥闻。他心彻鉴。光明遍照摄取众生。有如是等功德之力。岂不能护持念佛之人临终令无障碍耶。佛若不护持。慈悲等力何在耶。故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好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也。若人不信佛有如是等力。是人则于佛功德海生于减谤。且金台来迎等事。此皆出自观经。金口所说。何得贬为魔境耶。今为彼决破邪疑。当生正信可也。

  议世人善轻恶重

  孤山法师弥陀西资钞曰。观世人。为善心轻。为恶心重。何以得生净土。请以现事验之。对佛像则不如接大宾之恭谨。学经法则不如求财利之勤劬。毁他则气粗言滑。赞彼则气缓语涩。或以我恶之则覆善扬恶。我好之则掩短美长。或为积恶而怒他私说。或作微善恨人不知。于恶事则阴费千金亦能钤口。施善人则方营一食便自矜功。凡此用心方沉恶趣。欲以少善而求生净土者难乎哉。

  题远法师影堂壁

  明教大师契嵩

  远公事迹学者虽见。而鲜能尽之。使世不昭昭见先贤之德。亦后学之过也。予读高僧传莲社记及九江新旧录。爱远公凡六事。谓可以劝也。乃引而释之。列之于影堂以示来者。陆修静异教学者。而送过虎溪。是不以人而弃言也。陶渊明酖湎于酒。而与之交。盖简小节而取其达也。跋陀高僧以显异被摈。而延且誉之。盖重有识而矫嫉贤也。谢灵运以心杂不取。而果没于刑。盖识其器而慎其终也。卢循欲叛。而执手求旧。盖自信道也。桓公振威。而抗对不屈。盖有大节也。大凡古今人情莫不畏威而苟免。忘义而避疑。好名而昧实。党世而忍孤。饰行而畏累。自是而非人。孰有道尊一代。为贤者师。肯以片言而从其人乎。孰有夙禀胜德。为行耿洁。肯交醉乡。而高其达乎。孰有屈人师之尊。礼斥逐之客。而伸其贤乎。孰有拒盛名之士。不与于教。而克全于终乎。孰有义不避祸。敦睦故旧而信道乎。孰有临将帅之威。在杀罚暴虐之际。守道不挠而全节乎。此故远公识量远大。独出于古今矣。若其扶荷至教。广大圣道。垂裕于天人者。非蒙乃能尽之。其圣欤贤耶伟乎。大块噫气六合清风。远公之名闻也。四海秋色神山中耸。远公之清高也。人龙僧凤高揖巢许。远公之风轨也。白云丹嶂玉树瑶草。远公之栖处也。蒙后公而生。虽慕且恨也。瞻其遗像。稽首作礼。愿以弊文题于屋壁(见镡津集)。

  齐已大师留题远公影堂

  余纪莲社始祖远法师传。内有齐已陶令醉多招不得之句。惜乎不得其全。后读贤良陈舜俞庐山记得之。曰。白藕池边旧影堂。刘雷风骨尽龙章。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妨。何人到此思高躅。风飐苔痕满粉墙。

  文通大师留题东林

  庐山记载僧匡白留题东林。爱其句佳而有响慕西方之志。就而录之。东林佳境一何长。兰蕙生多地亦香。堪叹世人来不得。便随云树老何妨。倚天苍翠晴当户。谷口潺湲夜绕廊。到此只除重结社。自余闲事莫思量。

  慧持法师割爱

  庐山十八贤传云。慧持师远公之弟也。冲然远量风神俊爽。一日辞远入蜀远留之不可。乃叹曰。人生爱聚。汝独乐离耶。持曰。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爱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于是怅然而别。

  僧显得十六观经而大喜

  昔有僧僧显。得新译十六观经列净土三事因愿九品往生。而大喜曰。吾以身居五浊众苦婴缠。而遽得此经。若飞出涂炭羽翼太虚。而今之后念有归矣。于是僶俯而修者凡九月。一日忽见阿弥陀佛放光接引身登金刚台。而逝。

  刘遗民厌官爵

  往生传曰。东晋刘遗民初至庐山见远法师。远曰。官禄巍巍。欲何不为。刘曰。君臣相疑。疣赘相戏。晋室无磐石之固。物情有累卵之危。吾何为哉。远闻之大相器重。遂相与结白莲社。

  纪诸法师皆生西方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曰。昔长安僧睿法师慧崇僧显慧通。近后周实禅师西河鸾法师等数百余人。并生西方。西河绰禅师等。因见鸾公得生净土。各率有缘专修净业。绰公又撰西方记验。名安乐集。行于世(此传见大藏养字函)。

  净土名义

  法苑珠林曰。世界皎洁目之为净。即净所居名之为土。摄论云。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名曰清净土也。

  莲社名义

  释氏要览云。东晋远法师雁门人也。止于庐山虎溪。招十八贤士。修西方净业凿池栽白莲华。又弥陀佛国以莲华分九品次第接人。故称莲社。或有云。嘉此社人。不为名利淤泥所染。喻如莲华。故以名之。又有云。远公有弟子名法要。能刻木为十二莲华。植于水中用以机关。凡析一叶是一时。与刻漏无差。俾礼念不失时。因此名其社为莲社也。

  西域与西方净土不同

  此方儒典盛说西方。如周书异记。苏由奏周昭王曰。有大圣人。生在西方。又列子。商太宰问孔子。孔子答曰。西方有圣者焉。文中子曰。佛法乃西方之教。此等儒书皆以佛教为西方。乃是西土五天竺国。非所谓西方净土也。且一三千大千世界即释迦佛一化之境。五天竺国当阎浮之中。神州在彼东南。以此望彼故号西方。若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出在大千世界之外。复过十万亿佛刹(一佛刹约以一三千大千世界。)即知与此南阎浮提西方五天竺国远近霄壤诚不可雷同也。

  庐山莲社图记

  白莲社图熙宁龙眠李公麟伯时所作也。即云松泉石遂为道场。不以屋室碍所见也。挈经乘马以入者。谢康乐灵运也。篮舆而出随以酒者。陶潜渊明也。捉手相遇而笑谈者。社主法师慧远与简寂先生陆修静也。坐石相对者。罽宾佛陀耶舍尊者与佛驮跋陀罗尊者也。设师子金像而赞佛事者。雁门周续之道祖与法师昙常道昺也。围坐于石台而翻经者。彭城刘遗民仲思。南阳张诠秀硕西林释觉寂大师慧永。与法师慧持慧睿也。观流瀑而浣足者。南阳张野莱民也。据胡床而凭几者。东林普济大师竺道生也。坐兽皮而执白羽者。豫章雷次宗仲伦也。展法具而趺坐者。法师昙诜与道敬也。策杖而行于山径间者。法师昙顺南阳宗炳少文也。盖雷仲伦刘仲思周道祖宗少文张莱民张秀硕。皆慕远师名德而投社者也。若释慧永道生耶舍尊者跋陀罗尊者慧睿。皆与远师道德相契者也。慧持则远师之眷弟也。昙顺昙常道昺道敬昙诜。皆远师之弟子也。是为十八贤。至于陆修静。则远公每与之游。必过虎溪者也。陶渊明则远公为置酒邀之。而不肯入社者。谢灵运则常种池莲愿入社。远公止之者也。右三人外驰驱行者。执经俗士。与僮行胡奴。凡十七人皆附于图。自远公而下十八贤陈舜俞令举为庐山记。自有传。龙眠李楶德素为书其略。绍兴改元岁次辛亥腊月望日谨记。

  念佛三昧宝王论跋

  夫子曰。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汉书曰。坐则见尧于墙。食则见尧于羹。道之不可须臾离如此。虽然此特域中之道尔。楞严经云。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余谓。修念佛三昧。亦当如参前倚衡与夫见尧之义。行住坐卧皆应忆念。何患不见佛哉。此真出世成道之要津也。岂特见尧于墙于羹但虚想乎。政和七年十一月三日。于符离境舟中。因观飞锡念佛三昧宝王论。遂思夫吾夫子与汉史之言。与佛合若符契。乃纪于此帙。冀时观之以自策焉。凡见闻者其亦勉诸。黄伯思长孺父谨书。

  发心决定必得生

  智觉寿禅师神栖安养赋注文曰。但发心者决定得生。祇虑信不坚牢前后间断耳。禅师此语真实。读者幸窃铭心。

  净土有三十种利益

  群疑论云。西方净土凡有三十种益。一受用清净佛土。二得大法乐。三亲近佛身。四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五于诸佛所得受记莂。六福慧圆满。七速证菩提。八天人同会。九常无退转。十行愿增益。十一灵禽演法。十二风树乐音。十三水说苦空。十四乐声微妙。十五永绝三涂。十六身真金色。十七形无丑陋。十八具足五通。十九常住正定。二十无诸不善。二十一寿命永长。二十二衣食自然。二十三但受诸乐。二十四三十二相。二十五无有女人。二十六无有小乘。二十七离于八难。二十八得三法忍。二十九身常光明。三十得那罗延身。

  决定求生当起忻厌(略文)

  天台十疑论曰。今欲决定求生。未知作何行业。且俗人皆有妻子不断淫欲。还得生彼否。答。若决欲生。须具二行。一者厌离行。常观此身脓血屎尿恶露臭秽。一观淫欲身从贪爱生。即是种子不净。二观父母交会赤白和合。即是受生不净。三住母胎藏。即是住处不净。四在母胎时唯食母血。即是食啖不净。五月满从产门出。即是初生不净。六身内脓血。即是举体不净。七死后膀胀烂坏。即是究竟不净。观自既尔。观所爱人亦然。如是观者。纵使妻房不能顿断。亦渐渐减小。二者忻愿行。所以求生者。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然后希心起想。缘弥陀佛金色相好。又观彼土七宝庄严妙乐。此谓忻愿门也。

  净土十疑论叙

  飞山戒珠述

  事有难见则有疑。纷疑委感不唯干众人。虽其鹙子。犹且在小乘而怀以厌。趋大乘而疑以难。其居净秽则疑混。混也者。隐而有以不能辨者也。疑也者。似而有以不能决者也。以鹙子最大之智。不能决疑混之理。是岂有所未思哉。佛道之难思所未至也。故曰。四果之明不能测如来之奥。十地之圣不能穷极果之妙。矧籍凡夫生无慧目。陷三界有必因之。妄指净土胶难转之疑。疑之于身。知五蕴之未灭。疑之于心。知万惑之未遣。疑之于行。知六度之未济。由漂流未济之行。期济于己济之域。在于其己犹惑之。况他人哉。此物情难信。为道俗所共疑也。隋智者大师心与物冥。智将神会。乘时翼教。异迹尤着。因其所异考其所证。不知其三贤之人乎。十圣之人乎。其为应正等觉。妙神化于难思乎。盖亦思之不能知也。但大师念定总持昭晢行业。期生净土间无容发。发大师之所有存者。其十疑之文乎。然其文远取诸经近取诸论。去就其意以取诸传。无离经以备事。无饰辞以增巧。审辞达意。能极九品之所生。乃见大师之用心也。见大师之心者。其于净土有疑乎。所谓高天无云。群星列彩。经纪之所相殊。躔次之所相异。粲粲然无一而隐者也。余得其文。载念能仁所称净土者累焉。诸佛证而成之者。或舌相以覆大千。或潮音而可梵说。余与大师遐年相隔。不得一时以相辉映。乌有今日尚无言哉。故于论首略陈一二。以庆于所怀。虽辞肤理浅不足起大师之化。在其先佛证成之义且有归矣。

  刻净土十疑论跋

  吴兴黄公钺。顷尝刊印天台十疑论。题其后曰。古人以惧心怵迫。发矢入石。怒气激烈。刺山飞泉。诚一由中。无情能感。况于裂除疑网凝结信根。念佛三昧精进不变。净土虽远决定得生。而世人疑信相半。是用掇智者之答问。列无为之序引。刊印普施。用广流传。助我善友坚持信心者也。

  劝念三世诸佛偈(出观心法界图)

  天竺忏主

 过去诸如来  安住秘密藏
 现在十方佛  成道转琺輪
 未来诸世尊  三乘六道是
 由妄想执着  结烦恼盖缠
 迷成六道身  虚受三界苦
 唯念过去佛  不敬未来尊
 与佛结冤仇  或烹宰杀害
 不了众生相  全是法性身
 昔有常不轻  礼拜于一切
 言我不轻汝  汝等当作佛
 若能念自他  同是未来佛
 现在增福寿  生生生佛国

  慈慧梵行法门偈(略文)

  大智律师

 酒肉与淫欲  三者不相离
 若人啖酒肉  色力既充盛
 必思行淫欲  若人荒淫欲
 血气既枯燥  必思啖酒肉
 若人断酒肉  自然离淫欲
 若人离淫欲  自然忘酒肉
 能除此三事  一切戒具足
 若不断此三  长囚三有狱
 谈禅与说教  悉是谤佛法
 智觉禅师云  若不诫食肉
 永断慈悲种  若不诫饮酒
 永断智慧种  若不诫淫欲
 永断清净种  诫肉显本慈
 诫酒发本慧  诫淫复本净
 本净即法身  本慧是般若
 本慈为解脱  三身及三德
 悉由三事生  是故此法门
 名慈慧梵行  咸依大乘教
 尽是诸佛言  普愿如说行
 同生极乐国

  淫欲杀害更相助发

  龙舒净土文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制之若无斯为圣人。节而不纵可为贤人。纵而不节是为下愚。盖此二者造业之所更相助发。盖饮食充则血气盛使淫欲多。淫欲多则反损血气。又赖饮食以滋补。若俱能省减。此乃安身延年之道也。慈觉师云。饮食于人日月长。精粗随分塞饥疮。才过三寸成何物。不用将心细校量。务实野夫云。皮包骨肉并尿粪强作娇娆诳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尘。果戒得此二事。在世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后何由有地狱鬼畜。若决欲求生净土。当谨护于此。

  国清寺三隐士

  唐贞观中有寒山拾得丰干三人。隐于天台国清寺。始者正谏大夫闾丘胤出刺于台州。尚未登途而遽尔沉痾。欲起不能。忽见一僧曰。吾丰干也。其止者天台。以公病故来。因取水噀其面。病即而稣。公幸其复生。因复请曰。天台吾属邑。其有贤者可亲乎。干曰。可亲而不可见寒山焉。可见而不可附拾得焉。彼文殊普贤二大士也。胤至郡之五日。访之僧道翘。曰。丰干院在经藏后。今已无人。寒拾见在厨然爨。又问。丰干作何行业。答曰。唯事供舂。夜则唱歌自乐。时复骑虎松径往来。公至厨见而礼之。且诟且骂曰。丰干饶舌彼自弥陀不识却来礼我何为。徒众惊之。二子隐矣。古人有言曰。圣贤混迹。而世难见。岂其人耶。三士之诗警世良多。具见本集。

  评龙牙禅师颂

  传灯录纪。龙牙遁禅师颂曰。成佛人稀念佛多。念来岁久却成魔。君今欲得自成佛。无念之心不校多。

  多见禅人常举此颂以障念佛之人。盖彼专以空寂为宗。遂将念佛为著相者。殊不知胜天王般若有所谓以无所念而修念佛。是岂有著相之病乎。谨和一颂以破其惑云。念佛人多成佛多。谁云岁久却成魔。清珠浊水喻亲切。唤不回头争柰何。

  圆泽法师报缘生死

  士人李源与僧圆泽以道相契。一日相约游西蜀。李欲自荆州路。泽欲自长安路。泽不得已从源之志。舟抵荆州南浦。忽见妇人锦裆负汲。泽见而泣曰。吾不欲行此为是也。王氏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既来。无可逃者。过三日浴儿。愿公临我。以一笑为信。后十二年中秋月夜。可于杭州天竺寺外相见。言已坐亡。妇人竟产。过三日。源往请见儿。果一笑。自后十二年。源赴其约至西湖葛洪川畔。忽闻牧童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源因问曰。泽公健否。彼答曰。李公真信人也。然俗缘未尽。切勿相近。唯勤修不堕。乃复见。言已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芒芒。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言已遂去(见东坡大全。若准大宋高僧。则云圆观法师。未知孰是也)。

  余观泽公能出入生死不昧。颇为达者。虽然。亦以生死未尽之故。所以累经胎狱之苦也。窃尝闻。诸小教初果圣人为欲惑所牵。七返人间天上。次第受诸生死。故大论有初果生屠儿家之说。至二果位犹有一来欲界生者。今详泽师所为。为大乘上位权示生死如此耶。为小乘根性次第实受生死耶。若实小乘初果人。虽未出三界。其任运必出三界。虽未入大乘。其于方便土中。必任运入大乘。固无可虑者。苟惟不然。则轮转五道。方未有涯矣。然则生死之难出。有如此者。较之净土横截径路之修。可不加勉哉。

  布法师净土非所愿

  准续高僧传。慧布法师广陵人。姓郝氏。家本将师。少怀道操。从师剃。染于道深研。时号得慧布。陈朝诸王尝从受戒。师尝有言曰。方土虽净。非吾愿也。若使十二大劫莲华中不得见佛但自受乐。不若三涂救苦众生也。殆师之终七日大地震动。坐脱之次手屈三指。太史奏云。得道人星灭矣。

  布公此说固发于悲智心者。然兹乃是已得无生忍位。及粗垢先落之人方能尔耳。降此已还至乎博地。则自尚不能救。安能救他。犹无船援溺则彼此俱没矣。今观布公临终手屈三指。纵未为应生菩萨。抑亦愿生果位无疑矣。苟未到此田地。要须常不离佛。俟我道力既成。然后却来五浊度生可也。不然则大论所谓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无有是处者。可不鉴乎。

  徐陵丞相发五誓愿

  国清百录纪。陈朝宰相发愿云。陵和南。弟子思出樊笼。无由羽化。既善根微弱。觊愿力庄严。一愿临终正念成就。二愿不更地狱三涂。三愿却来人间不高不下处托生。四愿童真出家如法奉戒。五愿不坠流俗之僧。凭此誓心以策西暮。今书丹悃仰乞证明。

  评世人发来生出家愿

  灵芝大智律师观经义疏曰。有人发愿。愿未得道前。所生之处值佛闻法。童真出家。今谓若生净土。则任运值佛。出家为僧。只由不知净土故有此愿。亦犹徐陵愿云。愿却来人间不高不下处托生。童真出家。彼在儒流。不在言责。禅讲宗师率多此见。尝试语曰。汝今已得男子出家。只合便求出离。何乃复求男子。再愿出家。略无胜进乎。

  灵芝评徐相不在言责。实责之深矣。虽然徐之为儒。固非常流。盖尝禀学吾祖天台。是实深谙教观者。其五誓愿乃对智者以陈之。故见之于百录中。斯盖有志为物洪通。是故然尔。殆乎改报而来。果酬夙愿。为僧学道。师承章安。补天台第六祖。即所谓法华智威尊者者是也。故高丽智淳师赞之曰。亲逢智者陈良愿。果作宗师副夙期。夫如是。灵芝疏记虽欲救弊。何玉石之不分耶。

  评晁太傅以净土为小乘

  晁太傅耄智遗书曰。作净土观法。乃小乘权术也。有能有所有取有舍。尽为生死轮回。见大乘之人当自了知。

  晁公迥显官于仁庙朝。引年多暇。广阅内外典籍。详求理味。慕超尘世。着道院集及法藏碎金。读者谁不赏心。然观其造趣。唯以一真虚静为所诣之处。晚节又撰耄智一书。中间建言。净土是小乘权术等者。此失旨之尤也。嗟夫晁公高明卓识。而不晓佛教大小乘。遽出此言。骥騄不追矣。余固不敏。且欲要与公结净土缘。故勉强论之。原夫小乘之为教。以教偏行拙故。唯诠一真空。若见思破已。则身沦太虚。亦无国土可生。安得言小乘权观净土乎。当知大乘方说中道妙理。身土交参。故有尘尘佛刹之谓。若论受生。盖生即无生。无生即生矣。故杨无为曰。有念同无念。无生即是生。不劳移一步。透彻觉皇城。是也。广明此义。如天竺行愿决疑及四明答杨文公书。味道君子试捡详之。

  世有六种人于净土自障

  观经义疏云。略说于净土自生障隔有六种人。一云。净土难生。吾无力量。非敢过望。但不失人身足矣。一云。吾毁戒破斋恶业深重。净土何由可生。一云。佛说西方。权诱众生。且令为善。皆无其实。见修净业。返生嗤笑。一云。聪明利智直悟己心。任己所为。无非合道。岂同下士念佛耶。一云。凡夫血气所聚。假名为身。及乎死去。百骸归空。何有净土可生耶。一云。临终作想。夺彼胎阴刹那。换报不必历胞胎也。大哉我佛。大慈开示净土。殷勤劝往。自甘沉溺。如来说为可怜悯者。慈恩法师有言。唯安养净业捷直可修。欲得临终离诸怖畏众圣现前授手接引。当学此法。古贤法语能无从乎。

  斥人谓修净土为取着

  观经义疏云。有人谓。求生净土念佛修观。皆是执着取相。殊非超越之法。今谓。佛言不著相者。盖令不着我人众生寿者。不住所修法相。遣荡人法二执。即达人法二空。何尝以系念进修而为著相乎。今谓。若修念佛三昧。定非著相。以佛身无相。有何可着。夫般若真空元为修六度人令不住相。六度不修。般若焉用。真学道者达修无修了念无念。终日修而未始修。终日念而未尝念。故金刚经云。无我人众生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菩提。故知了达之士何尝不修善耶。

  辨于色声求佛名为邪道

  观经义疏问曰。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今观佛念佛岂非色见声求耶。答曰。三十二相犹皎月落于百川。四辨八音若清响发于幽谷。然有披潭捉月入谷寻声。不了性空。故不见佛。达士不尔。了色非色。何妨端想于圣容。达声非声。岂碍侧闻于妙法。故华严云。色相不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觌兹妙语。宁复生疑障乎。

  世有十种人命终不得念佛

  群疑论云。予观世间。有十种人。命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无劝念之理。二者业苦缠身。不遑念佛。三或偏风失语。不能称佛四者狂乱失心。注想难成。五或遭水火。不暇志诚。六遭遇豺狼。无复善友。七临终恶友坏彼信心。八饱食过度。昏迷致死。九军阵斗战。奄尔而亡。十忽坠高岩。伤坏性命。如是十种众生命终断不念佛往生。应须预修使净业先成。纵经难缘。必得弥陀接引而往也。

  答净土是被钝根权说问

  隆兴中台宗有思梵讲主。久居临平山。解明行峻。深造一家教观渊源。每与士大夫往复。随有所问。答释粲然。具见于会宗集。一日有通判郑公。问曰。经教中所明念弥陀佛愿生净土。此莫专为钝根方便权说否。上根一超佛地。岂假他佛之力耶。师答曰。吾宗先达呵此说云。佛世文殊普贤。灭后马鸣龙树。此土智者智觉。皆愿往生。应是钝根乎。释迦劝父王净饭并六万释种往生。应尽是凡器乎。若以此为权。将何为实。昔孙莘老亦疑于此。因会杨次公王敏仲辩论。遂息此疑。乃云。则知净土非圣人之权设。真禅侣之栖止也。当知本朝洞晓净土。唯杨王二贤矣。杨叙决疑集引华严云。知一切法犹如影像目心如水。佛不来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见阿弥陀佛。随心即见。是知注念者定见斯乃称性实言。非权教也。

  念佛成就三力则易超往

  会宗云。多见世间人。从前念佛。及乎病苦。乃怕说着死字。只念观音求救。吾谓。斯人颠倒之甚。今为说三种之力。可决疑情令念佛有味。一者众生本具佛性力。众生本心自具佛性。与阿弥陀等无有异。如如来藏经云。佛观一切众生。烦恼心中有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德相具足。即其义也。二弥陀慈光摄取力。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又佛有八万四千光明。摄取念佛众生。其心不舍。是其义也。三者信心念佛功勋力。信心念佛人如子叫母母必护之。如经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也。此三种力如三股绳合为大索能牵重物至他方也。又如水火镜子若将对日以艾引之即得火矣。对月得水亦然。今以镜体具水火性可喻众生本具佛性力也须假日月之光来照。可喻弥陀慈光摄取力也。以镜艾能引水火。可喻信心念佛功勋力也。此三种物和合水火方生。喻三力相资得生净土则易也。

  辨般舟念佛心有想则痴

  会宗问曰。般舟经中。令念念想阿弥陀佛。此则心有想也。而经后乃云。心有想则痴。无想即涅槃。前后相违何耶。答曰。彼经初明观想弥陀。不可无念。后约三昧功成见十方佛住立空中。此时当了我心佛心同一真性不可思议。故云。有想则痴。无想即涅槃。非谓从初不得观想也。又复无念无生之智佛地方成。今人未入观行之门。便说无生无念。岂知马鸣所教从念至于无念从说至于无说。文殊般若经云。如人学射。久习即巧。后虽无心。箭发皆中。若人欲入一行三昧。专称名字。念念相续。即于念中见十方佛。是知以念止念。以言遣言。皆佛祖修行之正辙也。

  辨志公愚人乐往西方

  会宗问曰。经教有云。智者炽然求生净土。禅集中有志公语曰。智者知心是佛。愚人乐往西方。是则修净土者是愚人耶。答此或后人造语耳。纵是志公之言。盖取唯心即佛之意。不取观念弥陀。此名以理夺事故也。如先德曰。若以理夺事。则无净秽取舍之殊。若以事夺理。则有舍苦得乐之异。应更问曰。若事理一如体非相夺。又作么生。答曰。也知只在秋江上。明月芦花何处寻。

  三菩萨愿生兜率天

  十疑论云。兜率天弥勒所居。又有女人。诸天爱着。不如弥陀净土(云云)昔西国有无著世亲师子觉三菩萨。结契同生兜率。若先去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师子觉前亡。数年不来。后世亲亡。三年已方来。无著问曰。何故尔迟。世亲曰。吾至彼听弥勒一坐说法。旋绕即来。彼天日长。故此三载。若师子觉。生彼在外天宫。著于五欲。自去总不见弥勒。是故不来。诸小菩萨生彼尚着五欲。何况凡夫。为此故劝生西方。不劝生兜率也。

  辨心净则国土净

  世有寂室净土文小卷。观其语言谆谆。其必王龙舒之为文也。余读之颇爱。渠评禅宗不修净业者云。游心禅定悟性宗。人示以净土。必曰。净土唯心。我心既净。则国土净。何用别求生处。今复问之。且净名经中。如来以足指案地。见娑婆悉皆严净。而众会不见。唯螺髻梵王得知。今之修禅者能如梵王所见清净土否。况汝所居卑室陋屋必羡之以大厦高堂。脱粟藜羹必羡之以珍羞甘美。弊袍端褐必羡之以绫罗轻縠。若云心净土净。则不消如上分别也。况当老病死苦世间违情之时。颜色与未悟者同。是则口唱心净土净之言。身被秽土苦恼之缚。其自欺之甚也。不然应须信教仰理。于净土一门择善从而修之。

  求生净土托佛愿力则易

  寂室曰。众生泛修善业。唯依自力故难成就。若修净土。依佛愿力故易建立。自力难成者。众生心志劣弱。恶业厚重。以劣弱之心敌厚重之业。是故难胜。而况外为恶友魔外所折。或为酒色财帛所汩。所修善法岂易得成乎。依佛愿力易立者。良由弥陀本愿度生下至十念功成即往。依怙佛之是愿故。修善法即易建立。譬如二人欲渡大海往诣宝山求宝。一人种树。待其长大。造船以往。无何其树为霜雹人畜所摧。竟不成材者有之。纵复成材。岁月长久。云何卒得成船。自力修行亦复如是之难。一人者更不造船。即于海岸等候忽偶商主乘一大舶。是人即便投告。商主悯之。即便引手招接上船。风帆利便。捻指之间便到宝山。依佛愿力得生西方亦复如是。其商主者以譬如来接引众生。其大舶者即是佛之大愿。普度一切海。是越生死之长流。宝山乃极乐国土也。龙树十住毗婆沙论赞佛。所谓乘彼八道船。能渡难度海。即此旨也。大哉阿弥陀佛与二菩萨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苦恼之乡。呼引一切众生。上大愿船。越生死海。到于西方涅槃彼岸。谅无余蕴矣。

  道门成仙不出轮回

  寿禅师安养赋注文曰。西方佛土十刹宝王。长舌称扬不同道门之书。皆云。青乌??来。石崖崩得。既无能说之人。又无所说之处。足知诳诞不可依据。设得上升。不出轮回三界也。

  乐邦遗稿卷上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