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卍续藏第10册No.0253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11-12 08:10
標題: 卍续藏第10册No.0253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摘自《卍续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卍续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No. 253-A

  光严住持。是谓众生清净觉地。这一假话。直指后学路头。十分径捷。盖不入大光明藏。不得清净觉地。未到清净觉地。不为大圆满。此圆则明。明则觉之本旨也。矧大疏。略疏。大钞。少钞。总而计之。奚翅数万言。横说竖说。总在圆觉圈里。要人各自识破或者。字字钻刺。不寻的当。随前人脚后跟。已落第二谊。是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久。况依幻而说觉者乎。琪夙耽是经。遍阅诸疏。偶因糟粕。忽悟醇醲。敬以  孝宗皇帝御注。及众大知识讲义颂偈章。分类附用锓诸梓。愿与 诸高德共之。如大海水随意斟酌无不清凉。如恒河沙随意取舍无不具足。读卷未终。便即感悟。固自有顿机者。若曰舍筌而得鱼。则是犹幻翳妄见空华。必欲刻舟而求剑。则有照有觉俱名障碍。今日对面说破。轮转生死。故曰无明。若无轮转。方始是觉。休将萤火烧须弥。要得针芒凑芥子。

  旹
淳祐六年丙午﨟月辛丑旦日丙戌觉如周琪序

  No. 253-B 十二章来意

  文殊章。顿悟本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方名信解。成发起因。普贤章。以悟修之理难明。故须徴释。令解用心。普眼章。开示身心无性。二空理显。根尘诸法普净普遍。见境同佛。金刚藏章。令深悟轮回。分别邪正。故乃徴释。弥勒章。穷展转根元。推差别种性。令断贪爱。清净慧章。已知圆觉染净无殊。辨随顺修证。威德自在章。众生根性不同。烦恼厚薄不等。立三观门。随根趣入。辨音章。就前三观。示观网交罗。随宜各契。净诸业障章。约计深浅。分我四相。若除我执。便是圆觉。普觉章。由前除障。修习用意。依善知识。免溺四病。及诸细惑。圆觉章。道场克期。加功用行。以求证入。上中下根。普归圆觉。贤善首章。正宗之法。法义已周。欲使广益他方。远沾来世。流传通泰。展转无穷。一部诸章。大旨如是。阅者预明可知始末。

  No. 253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夹颂集解讲义

  御注。大方广者。无量无边之广也。盖圆觉性体周遍法界。如大方之广故也。圆者。圆照具足。觉者。虚明灵照。修多罗者。按诸注疏。乃总括诸经之辞。了义经者。赞此一经。是究竟了达之义。

  西蜀复庵晖禅师类解讲义曰。经题十有一字。以八义释之。一约体用。二法义。三能所。四名义。五立名。六取舍。七问难。八总收。第一体用者。于中又有从体起用。及摄用归体。谓大字一字属体。方广二字属用。此从体起用也。其次圆觉二字属体。上大方广三字属用。此摄用归体也。第二法义者。欲释诸经论。必须明释法义。依法解义。义即分明。以义照法。法即显著。今经题中。圆觉二字属其法。大方广三字属其义。谓当体虚明广大常住本觉法上。有此之大义方义广义。其次经之一字属其教法。上修多罗了义五字。是叹教法胜能之义也。第三能所者。谓修多罗了义经六字。属能诠之文。大方广圆觉五字。属所诠之义。又有总别。修多啰三字属总。谓指一代时教。了义经三字属别。谓别叹此圆觉经。谓此经乃是一代时教中。诸部宣说胜谛决了究竟之义。非是宣说世俗因果不了之义。所以云。修多罗总指诸部。了义者别叹斯文也。第四名义者。又分为二。初唐。后梵。谓大方广圆觉了义经八字。即此方唐言也。修多罗三字。即西域梵语也。大以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觉性无边。强名为大。常则竖通三际。遍则横遍十方。方以就法为名。轨持为义轨则轨生物解。使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持则任持自性。于生死海中而此性不曾生灭。广则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包则无外。博则普遍。圆以不偏得名。满足周备为义。觉以不昏得名。虚明灵照为义。此皆就唐言释名义也。其次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与契合合机合理也。经者有贯串义。有摄持义。谓贯穿诸佛所说之法。摄持一切众生之类。故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也。第五立名者。且诸经得名。或佛自立。或结集人立。或兼斯二者立。今经题目。据下贤首章中有其五名。一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二名修多罗了义。三名秘密王三昧。四名如来决定境界。五名如来藏自性差别。以此推之。是知此经之名乃佛自立也。第六取舍者。经中虽有五名。首题唯取其二者。良以宗本体用。是法义之宏纲。诠指功能。乃言像之皎镜。事周义尽。须建五名。以要标题。且存两号。遂存前二略去后三。此译人巧意也。第七问难者。又分为二。初难本题。后难别题。难本题云。修多罗与经。但唐梵之文有异。今双置题目。岂非重叠耶。答上则总指诸部。此则唯目当经。对总叹别。故非重也。次难别题中。又分为二。初难法义。后难三大。难法义云。且大方广佛华严经。彼经题目。以大方广三字为法。佛华严三字为人。今经何故却以大方广三字为义耶。答彼经对人故称法。此经对法故称义也。难三大云。华严经说三大。起信论说三大。与今经说三大。是同是别耶。答配属三大。约法则同。释义随宗则别。起信论就凡上建立三大为宗。华严经就玄上及事上建立三大为宗。(凡一字皆具十义)今经就本觉体上建立三大为宗。故不同也。所以起信约凡以为心。圆觉约佛以标名。华严不逐机宜。直显一真法界也。又起信大分约因位说。圆觉与华严大分约果位说。第八总收者。意谓。此二十八纸能诠之文。乃是吾佛大圣人。于一代时教诸部中。特为顿机之者。宣说决了究竟真实常住之义。欲使后代顺佛法修行之人。诵此能诠之文。解此所诠之理。如说修行。于一切处。决疣溃痈。挑痾去毒。遣障除疑。证自己广大灵明真实常住圆觉之体。于此体上。发起如是大义。如是方义。如是广义。从此超凡入圣。一得永常。尽未来际。自利利他。受用无尽也。

  四明聪讲师心镜曰。大方广圆觉者。此经乃穷理尽性之书。洁净精微之教。部虽属于方等教。味唯归一圆。瞿昙示因地之良规。妙德启修行之正路。故褒之以大方广。实之以修多罗。今言圆即大也曰规。觉即方也曰矩。盖圣人用此模范。众生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也。又圆是圆融。觉是觉性。真觉之性。圆融之道。如大海水澄湛圆融。楞严云。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又圆则寂也。觉则照也。照而常寂故曰圆。寂而常照故曰觉。觉取照义。圆取寂义。照而寂。寂而照。寂照同源。故曰圆澄觉元妙。此非独取广大无边之义为圆觉。须知众生旅泊三界。生死结根。无明业识。非圆觉寂照之功幻翳空华孰能销殒。故圆觉之义。义尽于斯。修多罗者。此翻契经。契理契机。故曰契经。了义者。法华以前。圆觉之外。皆不了义。盖权实未融故也。今既闻开显。同法华之圆。并为了义。所以事理圆融。因果顿足。佛法之妙。岂复有过于此。经者径也。经由圣人心口。故得万古同遵百世不易。准佛地论解。则能贯能摄。此方儒书。则训法训常。余如常释。不复繁引。

  罽宾国三藏法师佛陀多罗奉诏译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译师也。梵语佛陀多罗。此云觉救。罽宾者。即北印度也。由西域有五印度。此觉救三藏。乃是北印度罽宾人也。初于东都白马寺译此经。不载年月。译之一字。乃是度语之称。又译者易也。大抵变易以成华言。郑氏注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因是命通言语之官曰象胥。盖象胥有才智者也。又说东方官曰寄。南方官曰象胥。西方官曰狄鞮。北方官曰译。今据经多从西来。今用北方之官名者。但汉时多与北狄交通。然北方译官。兼善西方之语。佛法初自西来。乃用北方之官翻之。自此佛经咸称译也。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述疏钞科节疏主也。圭峰即终南之别山。定慧禅师。即唐宣宗追谥之号。此经前后造疏解者。有京报国寺惟悫法师。先天寺悟实禅师。荐福寺坚志禅师。北京道诠法师。今圭峰定慧禅师。皆曾备讨。各有所长。悫邈经文简而可览。实述理性显而有宗。诠多专于他词。志可利于群俗。然圆顿经宗未见开拓。性相诸论迢然不干。故圭峰之疏俱不依也。大凡佛说一代时教。皆有三分。一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分。今经从如是我闻至平等法会。名序分。自文殊至圆觉。共一十一章经文。并是正宗分。最后贤善首章经文。属流通分。今先序分科者。科含半义。乃是包括酌量一部经文大意。故曰科也。

  四明聪讲师心镜曰。沙门或云桑门。肇云。出家都名。阿含经云。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故号沙门。郊祀志云。沙门汉言息心。削发出家。绝情洗欲。而归于无为也。瑞应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梵语佛陀多罗者。唐言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一部。不载岁月。译者易也。以彼方言。易成华语也。

  如是我闻。

  御注曰。阿难谓。如是经教。亲从佛闻(以后依此。于正经之下注写者。并是御注)。

  一时。

  佛说此经之时。

  婆伽婆。

  藏经曰。佛之异称。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经首必具六种成就。若六缘不具。教法不兴。谓一信成就。二闻成就。三时成就。四主成就。五处成就。六众成就。今此一段文。具前四也。如是者。乃信成就。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若信则言是事如是。若不信言是事不如是。又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是知。信之一字。乃信顺之辞。如人有手取物则得。华严经曰。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河。开示人天涅槃路。我闻者。乃闻成就。我有四种。一凡夫实我。二外道神我。三菩萨假我。四佛之真我。今当假我也。闻从耳根发识。既是耳闻。今何称我。废耳之别。从我之总。故曰我也。又唯识家解如是二字。作指定之辞。谓指定下来所说之教法。阿难二十年中。为佛侍者。亲从佛闻。所以云如是玄义我亲得闻。亲光菩萨。将此六种成就。谓之经前五事。信散在闻时主处众中也。一时者。乃时成就。谓此时不定俱是师资会合听说之时也。婆伽婆者。乃主成就。此具六种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如是六种义差别。应当总名婆伽婆。大抵教家有五不翻。一秘密不翻。即神咒等。二多含不翻。即罗汉须菩提等。三此方无故不翻。如阎浮提树苾刍等。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等。五生善故不翻。如佛般若菩萨等。若云觉。此方人轻薄不生善故。今婆伽婆。于五不翻中。当多含故不翻也。然婆伽婆即是佛。若出其体。乃是圆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如是者理无不如之谓是。事无不是之谓如。亦是信顺之词。文如理是也。我闻者。阿难称我者。非人我之我。谓万法皆备于我之我。本是耳闻。盖我是耳之主宰故也。一时者。一者多之所宗谓之一。又一之所起谓之时。天上人间长短不同。天竺国不分春夏秋冬。只云三际。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为热际。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名雨际。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名寒际。今言一时者。已包四季故也。婆伽婆者。说经教主。即佛也。亦曰婆伽婆。亦曰薄伽梵。佛顶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具足六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应当总号薄伽梵。诸经多称为佛。盖译师取与不同。非有他也。今定说经。定是何身所说。佛有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有二种。理体法身。用中法身。报身亦有二种。有自报他报。应身亦有二种。有胜应。有劣应。今定用中法身亦曰他报。亦曰胜应。三身一体也。亦云即生身为尊特身佛。盖释迦。来此南阎浮提八十返。亲近父母生身。五十年说法。三百会谈经。只此丈六四八之相。华严云。父名净饭。母名摩耶。吾名悉达。但大小乘机见不同。大乘住地菩萨。用业识见之。即此丈六即尊特身。即用中法身。龙女所赞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也。二乘凡夫。只用六识见。是父母生身。三十二相。说小乘法。同一座席。二见不同。但此尊特身有二种。一者示现尊特。如光明法华。圆光一寻能照无量。凡穷一相皆不可得。如应持不穷其顶。目连莫究其声。外道欲量佛身。南山斫丈六竹量之。佛头在丈六竹上。古云。斫尽南山竹。仍旧长丈六。二者现起尊特。如十莲华藏海微尘相好。又十六观经。真法身高六十万亿。眼如四大海水。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皆是现起尊特也。不思议德。岂容凡夫以有思惟心之所测度也。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

  佛入大定中。神通光明无穷无尽。故名曰藏。

  三昧正受。

  三昧者。正受中自得之妙。正受者。不受诸受。名曰正受。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乃处成就。谓佛入法性源。现无边无碍刹土。亦不定分自他受用。故曰依真。所以大疏云。经宗既诠实境。教主须明真身。居受用土。为诸大士说圆觉经。然此经说处。及说教之主。与别经不同。金刚经处。即是舍卫国给孤独园。说主乃是丈六化身。今此经则不然。说处即定中。乃是依真实之境。说主即法身与报身不分。乃是真身说也。神则妙用难测。通则自在无壅。大光明藏有三义故。一拣滥。二破名。三显理。何谓之拣滥。谓一代时教中。佛所说有如来藏。有自性清净藏。有法身藏。有法界藏。恐滥彼故。今谓此是大光明实性神通之藏。何谓之破名。佛恐后人不知法体本来平等。于平等中强生分别。以谓十方诸佛如来大光明藏。大包天地。光明烜赫。无所不照。无所不包。无所不摄。无所不容。有如此之名相。若作如此见解。遂作两个故。破有执心。即相无相故。无大字名相。无光字名相。无明字名相。无藏字名相也。何谓显理。此一义妄尽觉明大开眼。于一切处。圆陀陀。净裸裸。赤洒洒。头头是。物物全。尽十方世界。无不融通。如大日轮升空。天下洞明。此所谓显理。虽然如是。更须亲行一步始得话圆。所以论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遍照也。三昧者梵语。此云正受。即唐梵双举。此即入定。正受者。不受诸受故曰正受。正以拣邪义。受以领纳义。若眼领纳色。耳领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以至一切时领纳。爱喜乐舍等者。此名邪受。唯是入定之时。于所缘境。审正思。察眼不领纳色。乃至身意法。以至一切时。爱喜乐舍等法。然后不妨眼炽然见色。耳炽然闻声。乃至鼻舌身意炽然等。所以贤首云。虽空空绝迹。不妨义天之星像灿然。湛湛亡言。岂碍教海之波澜浩瀚。只如上至十方诸佛。下及六道众生。皆有此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且如何得入。但向十二时中。息诸妄想攀缘颠倒分别之心。智与理冥。境与神会。便入得此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脱或不然。只知门外走。宁识在其中。

  一切如来。

  金刚经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光严住持。

  光严者。光明庄严也。住者常住不住。持者受持无失。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一切者普该之言。如来者。其义有四。一约法身者。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二约报身者。谓过去修因。来成佛果也。三约化身者。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也。四约理智。如谓本觉。来谓始觉。因本觉而有不觉。因不觉而有始觉。本始不二。故曰如来。又十方诸佛。悟此真如之理。故曰如来。六道四生。迷此真如之理。故曰如去。不得称来。今如来者。即指化身也。光严者。重重交光。照耀炳着。妙相之上。安住任持。永绝攀缘。不曾遗失。所以序云具足圆觉住持。圆觉者如来也。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佛与众生本同一性。故诸佛光严住持处。即众生净觉心地。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明圣同。此文明凡同。是字乃指定之辞。诸则不一之义。众生者。以色受想行识五蕴众缘和合而生。故曰众生。又云有多生死。故曰众生。清净者。离烦恼障。离所知障。垢不能染。妄不能变。故曰清净。觉是法。地是喻。此谓之法喻双举。谓一切众生。迷真失湛。徇相执名。妄见众生。然妄体元空。全是本觉。此之本觉体上。能出生一切河沙功德。喻如大地能生一切物等。问。众生分上。何不称住持耶。答。诸佛证此境故。得称住持。众生不证此境。但具佛性。故不得称住持二字。但指其分上有此清净本觉之地。所以序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首楞云。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在禅家。谓之终日焚香。不知身是道场。在周易。谓之百姓日用而不知。在孟子。谓之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在老子。谓之不善身之所保。亦同意也。又法灯和尚云。无根兮得活。离地兮不倒。日用尚不知。更向何处讨。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

  既证寂灭。圣凡体同。方见本来真际。了无差等。

  圆满十方。

  觉性圆满。遍法界故。

  不二随顺。

  虽顺诸缘。觉性常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者。身即所执之妄身。心即所执之妄心。寂灭是毕竟空义。圆则不遍。满则具足。谓上文举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又举是诸众生清净觉地。乃是立宗。盖此经以心境空寂。凡圣平等为宗。忘情等佛观行速成为趣。恐行人不知觉性本来平等。生分别之心。以谓凡是凡。圣是圣。若如此解。何时了悟。故云有心分别。一切皆邪。无意攀缘。万途自正。又云心异则千差竞起。心乎。则法界坦然。此之执心。能作诸佛。能为众生。能作天宫。能为地狱。是知着其相。则凡圣有霄壤之隔。故不平等。若以性观之。则凡圣染净之相。而诸法当体悉皆空寂。便见圆觉本际之性。本来平等。本来无欠少。非唯无四圣之高。亦无六凡之下。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所以道。如瓶已满更不再添。佛佛道齐。法法平等。此之觉性在东全东。南西北方亦复如是。包于天地。充塞六虚。遍满法界。六通四辟。大小精粗。无乎不在。此谓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庄子齐物篇亦云。其形若槁木。其心若死灰。忘物忌智。则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又云。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不二随顺者。随则不乖。顺则相应。且说有二。二是两个。不二是一个。二即是凡夫顺生死。二乘趣涅槃。凡夫迷圆觉之体。失圆觉之用。起惑造业。轮转大苦海中。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头出头没。无有解脱。此时被妄法之所染着。不能趣于涅槃。无量劫中。只在生死此岸。所以望于二乘涅槃。彼岸为二。其二乘之人。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希求出离。如救头然。如獐独跳。不顾后群。虽然得出生死。脱离三界。又一向灰身灭智。沈空滞寂。随解脱坑。卧涅槃城。有其三义。一者心狭劣。二者怖三界。三者缺大悲。只解如是去。不解如是来。又被空之所留。滞在空里。望凡夫生死。此虽为二。是二人大过不及。皆不处乎中道。唯吾佛大圣人。证无住处大涅槃。以大悲故。常在生死。而不住涅槃。以大智故。而不住生死。常在涅槃。在此岸不妨常在彼岸。在彼岸不妨常在此岸。此是佛之用处。谓之不二随顺。若学者说时。即于十二时中。妄想攀缘。念念无明。生死根本。不是执凡。便是执圣。不是执真。便是执妄。不是执有。便是执无。与他凡夫二乘一般。唯是一切处一切时。不着凡圣真妄有无。然后在真全真。在妄全妄。打成一片。方合得他随顺不二。

  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佛一性中。名不二境。以无著无染之法。接化众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于者依也。教家谓之境声。就境上得此于字之声。不二境者。即上文说中道随顺不二之境。诸者随类普应曰诸。净土者。乃对秽土之称。然此土有四。一法性土。法身所居。二受用土。于中又分为二。一自受用土。唯佛自见。二他受用土。唯地上菩萨见。地前小乘不见。三变化土。丈六化身所居。今经统唯二种。谓净土及秽土。佛说此经之时。地前大众。见佛化身居于娑婆世界瓦砾荆棘坑坎堆阜秽土之中。说圆觉经。地上大众。见佛他受用报身。居于琼林玉树宝殿金台净土之中。为其说圆觉经。所闻之法则一。所见之人各别。岂非吾佛于中道不二境中。随顺普应乎。注云地前大众。得佛加被。方见报身。不蒙加被即不见。又前所说凡圣一体者。此是从自受用土。入法性土。今此应诸菩萨现诸净土者。此即从法性土。现他受用土。故次文云与大菩萨等是也。

  四明聪讲师曰。入于神通大光明藏。至现诸净土者。神者名天心。通者名慧性。大者即法身德。光者即般若德。明者即解脱德。此之三德。会无量三谛法。归秘密藏。包一切善法曰藏。三昧翻调直定。正受者即正心行处也。三昧梵语。正受华言。今华梵双举。其实一切圣贤。皆用三昧正受。为出入之门。以无分别智。缘无相理。故曰正心行处。光严者。即了因智慧也。住持者。即缘因福德也。一切如来。皆用缘了二因。庄严本有正因。而成佛也。是诸众生者。诸之一字。不一之辞。该一法界。皆云众生。佛亦谓之无上众生。性净之理。故曰觉地。在佛曰果。在众生曰因。今将佛果对众生因地。并具圆觉妙明之性。无身心相。故曰寂灭。亦无差别相。故曰平等。经中凡言十方。即是十法界也。今言十界界界融通。入妙圆觉。故曰圆满。只一本觉真如佛性。随染净缘。故曰不二随顺。于不二境。正明现土。即秽为净。即娑婆秽为寂光净。行法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乐波罗蜜灭受想处。净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不见有无诸法相处。又十六观经。佛与韦提希夫人现诸净土。或有国土纯是莲华。或有国土如玻璃镜。或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岂非即此灵山。便是报国无上报事。不须坏此灵山突出寂照。恐人狐疑。不免谆复晓之(以后开列诸菩萨名位。注解详说之)。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

  梵语菩提萨埵。秦人好略。略去提埵二字。只云菩萨。翻大道心成就众生。亦可云。菩提翻道。又翻觉。此十万众。皆邻真亚圣地住圣贤。或权或实。或显或晦。同入寂光。启扬圆觉。此经不入二乘之手。不列声闻缘觉众也。最后流通。却列凡夫众。须弥山王。并吉槃荼。火首金刚等。以知同在灵山。但凡圣所见有异也。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久成正觉。即龙种上尊王佛。降尊就卑佐辅牟尼。又翻妙德。又曰妙首。昔因女人而发道心。又昔为妙光菩萨。化八王子次第而成。最后第八王子乃然灯佛。彼时释迦为儒童。买五茎莲华。供养然灯。并布发掩泥。然灯与之授记曰。汝将来于五浊世为佛。号释迦牟尼。以然灯往望妙光。九代祖师。瞿昙乃玄孙也。

  普贤菩萨。

  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乃东方宝威德上王佛国菩萨也。闻灵山说法华经。法会将终方至。驾白象王入我娑婆。即法华经劝发品也。

  普眼菩萨。

  遍观为义。普观法界众生。皆具入圆觉性。

  金刚藏菩萨。

  金取铦利为义。刚则刚健。喻般若之慧。能断众惑。包覆因果善恶曰藏。

  弥勒菩萨。

  翻慈氏姓也。阿逸多字也。昔为国王。驾白象游城外。其象见野象。而欲性狂发。王几失命。乃惩治调象之人。象人答曰。其象本自可调。为见野象欲心发生。不然请王令调之象。至王前烧红铁弹丸曰。汝于王得罪。令吞铁丸。令象开口吞之。丸从后出跪而伏调。王见是事发慈悲心。故以姓号慈氏也。王曰汝既能调。如何令之有失。曰臣能调象身。不能调象心。其象心非臣之所能调。王曰世间孰有善调心者乎。曰唯有佛善能调心。王往问佛。佛曰世间调心。各有方法。调象调牛马若干诸类。欲调之无遏所欲。随其所好而渐调之。如禽畜乌鸢蝼蚁之属。皆可调之。净名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其难调者。唯世人心尔。古云。高可射。深可钓。唯有人心咫尺间。只尺人心难可料。所以须菩提。首问净心。此经示二十五定轮。三种妙观。正是调心之术。人心散即用止止之。止则息攀缘之心也。昏即用观观之。其昏即朗。止观乃明静之法。明静即寂照。散即止寂也。昏即观照也。以此为药。无明之病不远而复也。

  清净慧菩萨。

  澄心如月。虚己若潭。月皎潭清。神清慧朗。斯之谓欤。

  威德自在菩萨。

  圭峰云。三藏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扰。妄惑不能侵故也。今云人之动静。莫过四威仪。行住坐卧。道在乎动静之间。此之圣流。行如象王。威如师子。进退以礼。折旋俯仰。威仪详序。以模范后贤故。斯名不朽也。

  辨音菩萨。

  此菩萨善能辨别随类圆音。故曰辨音。

  净诸业障菩萨。

  一切业障。尽依四相而生。此菩萨身口意三业。如珠玉无瑕疵。泯绝诸恶。奉行众善。

  普觉菩萨。

  自觉亦能觉他。念起即觉。是也觉。非也觉。觉是觉非。所以针艾随身。膏肓之鬼自惧。

  圆觉菩萨。

  理无不圆。事无不觉。故曰圆觉。

  贤善首菩萨等。

  近圣曰贤。顺理曰善。故曰贤善首。一会法众十方人俱。故曰等。

  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皆处成就。此即众成就。与者并也。大者拣小义。即指登地大菩萨。菩萨是不全。梵语全云菩提此云觉。萨埵此云有情。谓此人既能自觉。亦复觉他。有情众生但行二利之人。总可谓菩萨。摩诃即大也。谓此有情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证大道之人。皆是指诸上菩萨也。皆入三昧者。谓佛既入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而十二菩萨。与诸眷属。亦皆入定。同止住释迦如来凡圣平等因果不二法性之会。今将正宗分中十一章问答。束之为二。谓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也。今先纶贯一经涂辙。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者。盖文殊表解。普贤表行。夫欲运心修行。先须信解真正。解若不正。所修一切皆邪。纵使精勤。徒为劳苦也。又若是愚教始教终教。多先且修行。后方顿悟。若华严与此经仪式则不然。先且顿同佛解。然后修行。盖先要了悟自心。所以华严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由彼颠倒慧。增长一切恶。是知有信须得解。有解须得信。何以知之。华严三圣观云。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信解圆通方为行本。如今有一般人。虽有信心。无正解。乃是中无主。既然是中无主。一被邪魔外道顽朋败友相诱将去。到底只染得外道知见。增得一切无明种子。又一般人有邪解悟。事事会得。却无信心。一向拨无因果。增长邪见。是知信解二字。如车两轮。如鸟两翼。此不可阙。今此第一文殊章。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解。第二普贤章。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行。第三普眼章。依文殊之解普贤之行。教示上根之人。运心入二空观。兼仿修法界观。行人入观方有疑念故。有第四金刚藏一章起疑。既是有疑。必推究轮回根本。故有第五弥勒一章。既知轮回根本。必须断之。既断轮回根本。方证入圆觉。才证入便自然有阶差地位安排。故有第六清净慧一章。安排地位从凡入圣。如是六章经文中。二空观只了得上根之人。其次更有一类中根之人。虽闻佛说开悟已竟。只是根劣。于二空观不能证入。于是故有威德菩萨。为中根之人。请问三观。虽蒙佛开示三观行相。未知有几种修习。故有辨音菩萨请问。蒙佛开示二十五轮。被二十五种机。行人既入三观诸轮。方犯着四相。故有净诸业障菩萨请问。断除四相。既除四相。四病未亡。故有普觉菩萨请问。令依师离作止任灭四病。四相既除。四病已去。如是一类中根之人。一时悟道。更有一类下根之人。根劣障重。又于三观诸轮。不能证入。于是故有圆觉菩萨请问。蒙佛开示道场加行三期修练。被及下根。所谓一法巧被三根也。问华严经科云。举果劝乐生信分。此经科云。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何故彼经就果上发信。此经就解上发信耶。答。彼经以事事无碍为宗。故就事上发信。此经以理为宗。故就体上发信。不同也。

  聪讲师曰。十二开士。皆唱导之师。故曰上首。与诸眷属者。则十万人俱是也。后叹德云。皆入三昧。即大光明藏也。谓法界圆融。真如清净。因人果人。同住一处。故曰同住平等法会。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本起者。佛从凡夫时。最初所起之心。因地者。佛之初地。法行者。佛之妙行。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伸请也。于是者。盖指平等法会之处。运前起后之辞。梵语文殊。此云妙吉祥。从座而起者。乃是从法座。而起悲济之用。悲愍众生起教之故。顶礼佛足者。以至贵至尊之顶。礼世尊至卑之足。此敬之至。右绕者。表顺佛法之理不背。三匝者。表归依三宝断三毒等。长跪者。表安危不易。叉手者。表人境交参。又从座而起至三匝。此表洗身业。长跪叉手。表洗意业。而白佛言已下。并表口业也。此一段文。皆是结集人缀缉也。大悲世尊。方是文殊赞佛也。大以拣小为义。慈能与乐。悲能救苦。问。何故不云大智大悲耶。答。盖文殊请问意。为末代众生。行利他之行。不是自利。故赞云大悲。且如小乘之人。有智无悲。大乘之人。悲智双运。唯佛全行利他之行。得称大悲。譬如有人落水。若小乘之人。见之便不肯救。由小乘人已知无量劫来。轮转生死海中。受大苦恼。自一脱离三界之后。更不敢再入。所以不救。若菩萨人见之。便先自着脚。然后救之。乃自利利他也。若佛见之。即便入水。令速出离到安隐处。故谓之大慧也。世尊者。具上九号为世所尊。故曰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者。愿以希求乐欲为义。法众即十万大众也。文殊白佛者。告佛慈悲方便宣说。当初未成佛时。创初根本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也。大凡圆顿之教。修行仪式。必先发三重因地。何谓三重因地。一了悟觉性。二发菩提心。三修菩萨行。谓先顿悟自己分上本有灵明广大真实圆觉之性。顿信本无无明。顿信本无生死。此谓之大悟觉性。然后方发菩提心。梵语菩提此云觉。既了悟觉性。却于行住坐卧。折旋俯仰。起居问讯。动容?语。一切处。一切时。常起觉悟之心。此之悟心。要得念念与最初所悟本觉相应。所以本生和尚云。只这动转施为。还合得本来主人公也无。若也合得。十二时中无虚弃底道理。若合不得。吃茶说话往往作茶话会。若得契合。此谓之发菩提心。此心便是大智之心。其次方修菩萨行者。谓于一切处。念念慈。念念悲。利乐有情。饶益群品。教化成熟。不舍摄受一切众生。修菩萨行。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先是文殊了悟觉性。遂乃南游一百十城。参见五十三人善知识。凡见一善知识。皆先自云。我已先发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修何等法。行何等行。云何发心。又如起信论云。了二觉。发三心。修五行。亦同今来经文。谓问我佛世尊。于无量劫中未曾成等正觉之时。创初根本因地。如何发起一念修习心地法门。如何行清净离相称性法行。何故文殊始初发问。便问此事。却为最初发心修行一着。最为要紧切。宜子细寻得真正路。然后方行。所谓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若还不辨邪正。忽被朋友引去。薰得邪见无明种子。才到眼光落地之时。沦入地狱。百劫千生无由解脱。如人种瓜。须是预先子细寻取好种。若错用苦种之时。纵是得瓜。还成苦味。何以知之。圭峰云。夫欲求果者。必先观于因。因若不真。果还是妄。又楞严云。因地不直。果招迂曲。所以华严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由彼颠倒慧。增长一切恶。宗门中谓之打底。不遇作家。到老番成骨董。纵饶精进勤苦。一时错了。所谓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辛。以此推之。是知文殊大智。首先问佛最初发心修行一着。开示利益后代众生。岂小补哉。

  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诸病者。诸幻也。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谓非唯说世尊最初根本因修心地称性法行。更告佛说一切菩萨。于大乘觉悟心中。发清净菩提之心。大以拣小。乘以运载。能运载一切众生。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妄不能变。垢不能染。离烦恼障。离所知障。故曰清净。远离诸病者。谓著有着无。见妄见真。分能分所。并四相四病。但是离心之外皆是病也。上初一段文。正是教示行人。了悟觉性。此发心离病一段文。当第二发菩提心。第三修菩萨行。即下普眼章也。意令能使末世求于大乘之人。依此开悟。依此修行。于本始觉中。不堕落邪见。如何谓之邪见。但本心之外。见妄见真。皆是邪见。由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倘乖清净之心。必堕偏邪之见也。

  四明聪讲师曰。于是文殊师利菩萨。至求大乘者不堕邪见者一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此问观法故云法行增深观)如来本起因地有二种。一本门因地。如法华本门寿量。如五百千万亿三千大千世界抹为微尘。一尘为一劫。我成佛来。复过于此。此非凡力所及也。二迹门因地。远推自大通前覆讲。及遇阿私仙舍身为床座。采薪汲水为求妙法。及中间遇然灯。买五茎莲华供养。布??掩泥蒙记。为释迦牟尼。舍身求偈。剜灯问法。饲虎代鸽。如是足迹可寻。今云本起因地。是乃迹中因地。此等皆以慈修身。非秽浊之行。故曰清净法行者。是深观也。法句经云。吾博学无厌。奉法不懈。精进持戒。心不放逸。缘是得道自致泥洹。此非深观忍力修心。安能解黏去缚而成佛道。故得妙德发扬。意在规凡入圣也。二问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菩萨发心如善财南求见五十三善知识。皆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如常啼东请求般若波罗蜜。卖身割肉供养昙无竭。闻法证无生忍。菩陀波仑打骨取髓以求般若。此等皆是菩萨为法亡躯。远离诸病。行法经中阿难亦发三问。一问。如来灭后。云何众生起菩萨心。修行何等经典。正念思惟一实境界。二问。云何不失无上菩提之心。三问。云何复当不断烦恼。不离五欲。得净诸根。灭除诸罪。父母所生清净常眼。不断五欲。而能得见诸障外事。此三问略尔。广如彼文。同是发清净心远离诸病三问。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法华云。此经佛在世时犹多怨嫉。况佛灭后。去圣逾远。圣贤隐伏。附佛法外道增炽。多学邪空。诃佛毁教。不存土木毁灭缘生。引不吉人恣行非法。谓淫怒痴尽是菩提。岂知一慢尊容长沦暗道。一轻圣典永坠邪林。自坠见坑。复引盲者。当此之际。孰能开正。故文殊不愤。特启激扬。为末世众生。箴此见病。故设此问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五体者。头与四肢也。三请者。礼之至也。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乘。默然而听。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展诚许听也。默然者。谓洁己虚心收视反听。如渴思水。如病思药也。此等科段。下文例然。更不重释。

  善男子。无上法王。

  佛之尊称也。佛悟最上乘法。为万法之主。更无在其上者故也。

  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

  陀罗尼门者。藏经曰总持门也。今圆觉为大陀罗尼门者。总摄八万四千陀罗尼门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显真宗本体也。善则顺理。男子则刚断为义。此即指对告文殊菩萨。为善顺刚断之男子也。无上法王者。法以轨则为义。无明烦恼。一切不净垢浊。当用无上真空轨则之法洗去。王者自在为义。无上者。谓世间之法莫能先之。故曰无上。且例如铁轮王之法。但于一天下而得自在。铜轮王之法。但于二天下而得自在。银轮王之法。但于三天下而得自在。金轮王之法。但于四天下而得自在。以至梵王帝释之法。但三界内而得自在。出三界之外。便不得自在。唯佛之法王。不但三界内。三界外以至刹刹尘尘无数世界而得自在。故曰无上法王。此即指佛也。大之一字。乃绝对待之大。非拣小之大。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门。以出入无拥为义。圆觉者。谓众生十二时中。虽具有此圆字。只是不觉。何以知之。序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菩萨念念证此觉字又不圆。何以知之。序云。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唯是菩佛圣人。有圆有觉。以有圆故。则德无不周。以有觉故。则灵源不昧。何以知之。序云。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然此圆觉。上至四圣。下及六凡。无有一众生不具。但以凡夫尘经未出。宝藏犹埋。既不自知。枉受贫苦。惟十方诸佛证此。全得其用。故今但标无上法王有大圆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世之为王。君臣朝会。统摄万邦。光宅天下。法王启运。寂默以证真。舍金轮而驭大千。耀玉毫而制法界。涅槃云。法无上者涅槃是。众生无上者佛是。陀罗尼者。天台云。三昧与陀罗尼。乃相成之法。相成乃互具也。法华云。普现色身三昧。与陀罗尼。犹是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三昧者又名三摩提。翻正心行处。亦云调直定。盖无始以来常曲不端。得此三昧。故云正心行处。陀罗尼翻能持。集聚种种善法持令不散不失。又云遮持。能遮一切恶不善根令不起故。又翻总持。若名若义。行地功德皆悉任持。故号总持。但三昧专论持善。陀罗尼兼遮恶义。或相应或不相应。分二名义。行法云。心纯是法与法相应。又此陀罗尼三昧。唯佛菩萨所行之法行。持此法门。得成佛道。所以不共二乘也。门者未必专取出入为义。自凡修因得入圣果以立门义。有云。方便门解脱门普门婆罗门等。岂专一义。今取遮恶持善。如世兵甲之器。外遮枪刀。内固名利。衣甲即今之圆觉也。遮其外恶持其内善。但此觉性。俱摄百界千如善恶性相故。得遮六凡之恶。持四圣之善。究论善恶。乃全性之善恶。诸佛所以不断。佛若断此之恶。普现色身从何而立。当知圆融觉性。运一切善。遮一切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名为圆觉者。既陀罗尼名为圆觉。圆觉(亦可)为陀罗尼。但诠名有异。其体本同。如火名热亦名为烧。陀罗尼遮恶义。圆者如珠走盘。圆无际故。觉者乃相义。如十镜环绕。中燃一灯。灯体交参。东西莫辨。须知圆觉以百界千如为体。缘生性具各各自圆。但迷之为无明。悟之为法性。故云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三千果成咸称常乐。三千无改。无明即明。三千并常。俱体俱用。又须知照用同时。众生无始无明业识。非圆照觉相。以何遣迷。以何破障。故裴相国云。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

  流出一切清净真如。

  真空妙性如如不动者是也。裴休亦曰。不妄不变。故曰真如。

  菩提。

  此翻觉也。六祖曰。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非觉而何。

  涅槃。

  此翻寂灭。

  及波罗蜜。

  此云到彼岸。亦云事究竟。

  教授菩萨。

  佛指教传授诸菩萨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显圆觉之德用也。流出者。觉性本无出入去来动静。非有别法从圆觉中流出于外。但是依此圆觉之性。显发示现诸门功德。无有穷尽。应用无有疲厌。名为流出。一切者普该之言。此正是总标。清净者必竟空义。谓离烦恼障。离所知障。妄不能变。垢不能染。非诸有漏之法。故曰清净。所以大般若经。始自色心终至无上菩提。八十余科。皆谈清净。此谓小乘怖空。故曰清净。此二字又总下文真如涅槃波罗蜜。真如者。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一真之理也。此之真字。非是对伪之真。如者似也。若将此真字。顿在佛界。尽十方世界都似佛。若将此真字。顿在菩萨界。尽十方世界都似菩萨。若将此真字。顿在声闻缘觉界。尽十方世界都似声闻缘觉。若将此真字。顿在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修罗界者。则此真字便以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修罗等。何也。为此真理之上具二义故。一者随缘义。二者不变。梵语菩提此云觉。乃是本觉及始觉。此之觉上本无无明。本无生死。梵语涅槃此云圆寂。谓觉性既圆。无法不寂。又曰涅者不生。槃者不灭。不生不灭。故曰涅槃。菩提即果上之智。涅槃即果上之理。理即体。智即用。梵语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若要回文顺此方俗。应云到彼岸。此波罗蜜有十种。何谓之十。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七方便。八愿。九力。十智。问。此十度其义如何。谓[车*发]己施人曰施。防非止恶曰戒。堪受诸法逆顺忘怀曰忍。炼心于法为精。精心务达为进。虚心寂静为禅。推求拣择为慧。方法便宜为方便。希求乐欲为愿。不可屈伏为力。如实决断为智。然吾佛圣人。始以六度对治六蔽。为悭贪故说布施。为毁禁故说持戒。为嗔恚故说忍辱。为懈怠故说精进。为散乱故说禅定。为愚痴故说智慧。若据华严经中。开此六度为十度。对治十地十种障。亦只就六度中。智慧一度中。开出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良由第六智度。具根本智与后得智故。开出后得智也。谓吾佛圣人有大圆觉。于中流出一切清净真如。清净菩提。清净涅槃。清净波罗蜜。真如菩提涅槃皆属果。十度波罗蜜属因。因果不同。故云及字非唯流出因。亦及流出果。教示付授。欲使后代顺佛法修行菩萨。断障遣疑。从因至果。反妄归真。然菩萨是所教之人。上因果皆是能教之法也。尝考诸经所谈。门之一字有四。谓教理行果。何以知之。如法华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此是教门。楞严经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此是理门。又云。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此属行门。又华严行愿经云。若欲成就此功德门者。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此属果门。谓吾佛圣人有一法门。总持教理行果四法。教示付授与一切菩萨。所以佛性和尚云。包凡育圣。摄巨含识。为一总持。号大自在。

  四明聪讲师云。圆觉妙心。具足十界百界千如三千世间生佛依正色心染净诸法。故曰一切。以由圆觉无自性故。遇染则情生十界俱染。在理则性净十界俱净。亦非研究而然乃本来净也。今从净缘修起不改不变。故曰清净真如。菩提翻道。涅言不生。槃言不灭。大道无形。不生不灭。波罗蜜翻到彼岸。已摄六度。一一度皆到彼岸。真如法身德也。菩提般若德也。涅槃解脱德也。此之三德皆从圆觉生。故云流出。菩萨以此为轨则。故曰教授。众生性具此三德故。一念能感佛证。此故无谋而应神通用。此故化化而穷父子。得此故天性相关。知之者可以脱生死度含灵。此圆觉之大略耳。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

  皆依者皆因也。圆照者圆明寂照。清净者一切无染。觉相者无相之相。傅大士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者是也。

  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一经安布有类。华严先本后末。只如华严经。首先便云。尔时世尊。于菩提场处师子座。一切法上。成等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普见一切众生。悉皆成佛。此之谓一口吞尽十方世界。更无凡圣。其间众生。根劣障重。承当不得。遂放开一线曲。为今时故。说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此正是渐该枝末。今经亦尔。于此段经文。亦一口吞尽十方世界。恐无人承。当下遂便与开解开行。为上根人说二空观。为中根人说三观诸轮。为下根人说道场加行。此是渐该枝末。皆依圆照者。此简二乘及菩萨遍局之照。若了得圆照。便是佛。佛是圆照者。于十二时中。条丝不挂廓尔无依。念念常光现前。念念常在里许。依倚圆照未无间断。所谓以无缘境上起无缘智。以无缘智上起无缘境。如镜照像像非外缘。如珠发光。光还自然。照见内心外境山河大地。色空明暗所照之处。莫不尽是十方诸佛。广大无漏。无染清净。妙觉之相。十方诸佛三世诸佛。等创始因地修行。莫不皆依倚此圆照永断无明而成正觉。所以肇论云。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圆照是能照之用。觉相是所照之体。问圆体上本无能所。今何却言觉相是所。圆照是能耶。答。但以初悟之时似有能所。到悟之后即无能所此正。如华严会上第六十一卷经中。善财童子。初于福城东际大塔庙前见文殊。文殊遂指善财。南游历一百一十城。见五十三善知识。最后于庄严藏楼阁中。参见弥勒。受弥勒之教。再欲求见文殊。却不能得见其身。是时文殊遂伸右手。过一百一十城摩善财顶。此意与今经说初分能所。悟后无能所一同。且初见文殊者表信智。再见文殊者表证智。证智绝能所故。所以不见文殊。能所既绝。尽十方世界只是自己一颗明珠。是大解脱法门。到此岂有无明不断。岂有烦恼不除。岂有佛道不成就。如是则只用此一段经文已。答。文殊前问。了悟觉性。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三重因地皆毕。

  四明聪讲师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者。三世十方故云一切。成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圆照者。照之一字即三观也。空观破一切法。假观立一切法。中观妙一切法。此三观名三而体一也。故云圆照。圆融圆妙。三只是一。一即是三。此三立则俱立。破则俱破。亦云始觉。楞严云。妙奢摩他空一切法也。觉相者。即真谛俗谛中谛三谛也。此三谛亦一体异名。全本觉而起。谓之不思议境也。此之境智。境如砧。智如槌。砧槌炉韛发跃中间无明业识。谓之淳朴。安能不变。无明即明。烦恼为菩提。苦道即法身。不得此妙境智。无明不断。佛道如何得成。今人担簦负笈只笠腰包行。尽无限之山水。坐消数岁之春风。达磨到梁。常以四卷楞伽为标准。故得十方诸佛三世如来。莫不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是知经教不可偏废也。今恐多有不晓。境观错用身心。一生空过。再出境智为入道之要莫嫌多事。然此境智。人皆知之。所解终成。二物相合。盖以不晓境智之体故也。欲知境体。须简顽境及偏小妄心假立真如。此境安能与智不二。今依马鸣立境体者。所谓本觉。其智体者所谓始觉故。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此觉是性全性起修名为始觉。论云。始觉者即同本觉。既云离念。岂有思议。既等虚空无所不遍。岂有一时一尘一心。而非本觉及始觉耶。是故得云三世十方生佛依正为所观境。三世十方生佛依正为能观智。境智名别其体不殊。是故能所二非二也。此不思议境智一切如来。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成于佛道。到此不可不苦口也。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者。无明因何得断。因圆照觉相也。圆照即三观。觉相即三谛。三谛真俗中道第一义也。三观空假中也。向下二十五定轮。亦只三观也。如世药方治一切众生种种诸病。众生生死结根无明妄识非此为药治之无明安得永断。故诸如来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境智融融。妄识无逃避处。只得转为法性。但妄识只是我见前一念虚妄浮心也。此虚妄虽本是佛天然之性。争奈逐迷如演若达多。晨朝以镜照面。头在身上。放下镜了不见自头。只一向问人讨头。佛云。此人虚妄颠倒心狂。其狂若歇。歇即菩提。今此妄心若歇则无达多之狂。要破此迷始由观力。专假因缘性欲为因。师教为缘。因缘成观。达本三障。无明业识即转为明。名菩提灯。若非感应因缘之力。岂得无明永断。故知成佛全假因缘也。

  云何无明。

  众生妄想。迷失明悟真觉之性。故曰无明。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欲推穷妄宰故。此一句徴问。谓之连前起后之辞。佛恐后代修行之人。闻说永断无明。便谓实有无明可断。然此无明以痴为体。虽有本觉光明。而无始觉照了故曰无明。除却无字。只此一明字。便是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之明。才一念不觉。面前不明。只是黑地里走。便是无明。大涅槃经云。若与烦恼诸结俱者。名为无明。若与一切善法俱者名之为明。华严经云。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此之无明毕竟自何处起。当如起信论说。三细六粗。从细至粗而起。三细者。一业相。二转相。三现相。六粗者。一智相。二相续相。三计名字相。四执取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谓才于本觉上一念动心不觉谓之业相。才有所见谓之转相。境界现谓之现相。此三细也。起分别心谓之智相。念念相续不断谓之相续相。此上五相皆为法执也。于分别中。此是名。此是利。此是善。此是恶。此是亲。此是疏。此是青黄赤白等。谓之计名字相。好之则喜。恶之则嗔。随所好处而生执着之心。谓之执取相。此上二相即我执也。既执物为我相。就五蕴之上。或嗔喜。或打骂。或更相杀害。互为冤仇。造种种恶。谓之起业相。既造恶业业果成就。似镜照像。如影随形。便被业缚。随业受报。于六道四生大苦海中。无由解脱。谓之业系苦相也。今经从云何无明已下经文。直至轮转生死三细六粗一时具足。良由一念不觉便是无明。此谓之独头无明。横从空起。如天或云。如镜忽尘。更不假触境遇缘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

  众生自无始劫来。以妄为真正。如迷路之人。东西南北不知定处。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即按定其非也。众生者。乃色受想行识五蕴。众缘和合而生。蕴者以积聚为义。或称阴者。以盖覆为义。且色以质碍为义。受以领纳为义。想以收像为义。行以迁流造作为义。识以了别为义。此众生除去了悟觉性之人。其余一时收在里许。无始者。以西天外道六师。执一切法皆从冥谛出。以为有始。楞严中。吾佛圣人。为对治彼故说无始。颠倒者此从喻得名。颠即是首向上曰正。向下曰倒。此以喻说。若以法说者。心识狂乱曰颠。背觉合尘曰倒。倒有所执。颠但荒狂。庄子谓之倒置之民。种种者非是一也。若通说则不过是执我执法。故曰种种。若就今经。则迷身迷心有四对。何谓四对。且四大非我执为我。法身真我而不信。此是第一对。其次四大如幻。本无而见有。法身真实。本有而见无。此是第二对。其次缘念生灭为真心。真心了然而不自识。此是第三对。其次缘念如殊中黑色。全空而执有。真心如珠中明相。实有而见无。此是第四对。第一第三对乃属我执。第二第四对乃属法执。既四对不同。故曰种种。又人之倒执其相非一。楞严中。谓执悟中迷号性颠倒。皆同其义。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者。上文先举法。次是举喻。四方者。即东西南北。易者。转也改也。处者所也。上文徴起。云何众生无明。此便按定其非云。一切四生九类众生只缘。自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天地同生。与日月并明。与诸佛同体。与万象同源。所以诸佛已成正觉。而众生轮转者。良由于十二时中。心识狂乱。徇小怀私。背义合尘。离根失本。种种取舍。种种攀缘。种种颠倒。于一切时一切处。无过是执我执法。如人入川原之中。忽然迷失道路。将东作西。以南为北。是时东西不辨。南北不分。殊不知正迷之时。方所只在旧处。不曾移动也。

  四明聪讲师曰。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一切众生括十法界。从无始来迷真逐妄。为风火识动。此一念无明业识入父母胎。揽父母遗弃为此色身。于此颠倒行事。如教中文殊问净名曰。善不善以何为本。以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曰欲贪为本。曰欲贪孰为本。曰虚妄分别为本。曰虚妄分别孰为本。曰颠倒想为本。曰颠倒想孰为本。曰无明为本。曰无明孰为本。曰无住为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即无明。无明即法性。如冰与水。水即是冰。冰水无二也。四大三毒为身心之病。而常情不觉。今佛反从无住本逆推。从无住生颠倒。从颠倒生虚妄分别。从虚妄生欲贪。从欲贪生身。身造善恶。皆生死本。究其元由。即无明为本。永断无明。无明破即转为法性。法性即佛道也。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者。喻上。无始以来。种种颠倒。东西南北本来定位。游人自迷不识定方。遂认南为北。指东作西。非方位之相。易乃迷者之惑。过在迷人不在方位。此一节经意。皆因妄动其风火识驰我入胎。揽其遗弃之时。此时不识本来面目。故生下文妄认。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地水火风假合。而成幻体。众生颠倒。认为自身实相。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缘之影。众生颠倒认为自心实相。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即正释其相也。妄认者虚妄执认。四大者地水火风。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缘影即是六识。此是于六尘境上。起能攀缘之妄心。非是直心。但是揽尘成体。如身中之影。如镜中之像。如水上之泡。脱体是空。前文云。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此是按定四生六道一切众生定不是了。譬如世人捉得一人。已定是贼。次当出其罪犯。今此经亦然。上文既按定其罪。尚未明过咎行相。今云不合妄执地水火风百骸九窍不实之法。作自己清净无漏法身。又不合妄执色声香味触法。虚幻不实颠倒之境。并中间所起分别攀缘。不实妄心。作自己广大清净无漏真心。只此便是四生六道一切众生。所迷行相殊不知。壳漏子因过去。于本觉上一念不觉。迷真逐妄。撞入父母胞胎。是时便就天地中。假借地水火风和合在此。譬如世人欠债相似莫教。一旦被主人索债之时。一化而为臭腐。再化而为尘垢。虽一指一爪一毛一??。欲存不得。是时方知。平生念念保惜四大。皆是错用其心。唤作见矿不识金。入矿方知错。虽悔之何益于事。所以吾佛圣人。慈悲之故。于此章经首。痛警末代一切众生。然佛金口宣说。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可不信乎。所以裴相云。呜呼后之学者。当取信于佛。无取信于人。当取信于本法。无取信于末习也。

  四明聪讲师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此文正明生法二空境。妄认四大。四大性各自起灭不同。业因缘故。名曰缘生。认之为身。风火抟识入胎。揽赤白二滴水大也。生??毛爪齿皮肉地大也。认此为身生我所相名色阴也。领纳遗弃即受阴也。内生苦乐名想阴也。随业造作名行阴也。识住其中名识阴也。此五阴亦名五蕴。至此且论在胎受身。谓之生空境。色受想行识众共而生。故曰生空。亦曰人空。相者即境也。既认为身相。岂非生空境也。以上未涉根尘识也。至六尘缘影。方具根尘识三。根即六根。尘即六尘。识即六识也。此根尘识方涉外尘。逆起五欲境界主。此为法空境。六根六尘六识。三六十八。为十八界。谓之诸法空相。既云为自心相。相即境也。此是法空境相。若能觉此四大。五阴皆空。根尘识三皆无我相。可谓四病出体。小乘悟此成阿罗汉。大乘菩萨造境即中破无明证三德。成初住佛。法华三周授记作佛。即初住佛也。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妄认身相心相。譬如翳者妄见空华。捏目者妄见两月。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11-12 08:12
续-《卍续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摘自《卍续藏第 10 册 No. 0253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四明聪讲师曰。譬彼病目见空中华者。无明为病目。全空作华故曰空华。若观上四大五阴本性空寂。一一皆是圆觉实性。则无是身相。故曰生空观。四大五阴不灭不破。则水受轮回。楞严云。见闻如幻翳。三界如空华。观成则身灭。三界可出也。及第二月者。此法空观。只谓妄认六尘缘影。为实身心体。眼缘。色影。耳缘。声影。嗅香。尝味。觉触。乃至心缘。法尘。此缘尘心皆是虚妄。如捏目人见第二月。错认月外之月。乃真月之影为月非真月也。阿难认听法之心为心。佛咄叱为非心。此乃法尘分别影事是以楞严七处徴心八还辨见。今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如认第二月影为真月。二影无差。皆是虚妄。若能了缘尘。二月本如来藏。见圆觉性。是则名为法空观也。如前四大五阴六根六尘。其体皆是无明。业识虚妄病源。并是眼病。虽分二空。如药治病但求虚妄病消。今总归一科。共释病源。不出无明病眼。空花二月也。

  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

  诸幻本空。众生妄认为有。如空华本无。翳者妄执为有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就喻释也。虚空喻真身。空华喻四大妄身。第一月喻真心。第二月喻缘影。妄心此喻如世间之人心。疑生暗鬼。眼病见空华。不知空本无华。但是眼中病翳。而妄见有华。古人云。一翳在眼。千华乱空。天唯一月本无第二。但因捏目而见有之。喻如一切众生于广大清净真身中本无四大妄身。又真心中本无妄心。但是因起分别执心而妄见有。所以道真性本有。众生迷而为无。妄法本空。众生执而为实。若全其经者。更加一句。云天唯一月。捏者妄见也。

  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

  众生因妄执之故不唯迷惑。自己虚空之性亦且不知。他之翳目实是空华生处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展转倒见也。由者因也。故字出所以。谓妄执见空中有华。所以之故。盖眼无二。用只见空中有华。却失了广大虚空之性。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者。非者不也。唯者独也。不独是迷惑。虚空广大之性又却迷彼实华生处。要知。实华生处者。只在眼翳上而生。此喻说。若法说之时。因妄执四大幻身。所以之故。便失了广大灵明真空之性。不独是失了自己真空之性。又且不知四大幻身来处。要知。四大幻身来处者。只在一念不觉。无明妄心之上也。然此一段经文之意。法喻未全。今分开此段经文为二。本喻。后补喻。本喻中又二。一空华喻显。二四大法合。一空华喻显者。良由妄执空华。所以之故。不独是失了广大虚空之性。又且不知实华生处。未审实华自何而生。只在眼翳上生。何以知之。岂不见道眼病见空华。二四大法合者。良由妄执四大幻身。所以之故。不独是失了自己无漏无为清净法身。又且不知四大幻身来处。未审四大为身自何而来。只在一念不觉。后补喻中又二。一第二月喻显。二缘影法合。一第二月喻显者。良由妄执第二月所以之故。不独是失第一月。又且不知第二月生处。未审第二月自何而生。只在捏目上生。何以知之。岂不见道天唯一月捏者妄见。二缘影法合者。良由妄执六尘缘影。所以之故。不独是失了自己常住真心。又且不知六尘缘影来处。未审六尘缘影自何而来。只在一念不觉执心上起。如此方见经文法喻俱全也。

  四明聦讲师曰。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至实华生处。如人不识真金。认鍮为金。又不识瓜。认瓠为瓜。金鍮不辨。瓜瓠不分。不识真空。认华为空。以由迷真起妄。执妄为真。此犹众生不知自己是佛。迷为众生。造种种业。轮回生死。若达无明业性本空。则无是生死轮回。病者是无明。只知无明业识。不知是自己真空。故以翳目见是空华。若知华从翳生。则知空不生华翳。不知翳目生华故。以惑此虚空自性。若知华从翳有。则不迷实华生处。只缘是一着不到处满盘空用心。

  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因此种种颠倒。遂妄有轮转生死也。本无轮转生死。故曰妄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出其过患以结之也。轮以摧碾为义。良由因此妄执之故。所以落在三界。轮回生死海中。头出头没。变形易质。改头换面。为人。为鬼。为畜。为兽。其间或眉横。或鼻直。或传翼。或戴角。或分牙。或布爪。或仰飞。或伏走。人间八苦。天上五衰。如汲井轮。互为高下。种种摧碾。百杂千碎。至今主人公。不知下落处。古云。或受焰口针喉之体。经劫而饥火焚烧。或作披毛戴角之身。触目而纲罗萦绊。或堕无间狱。抱极苦。而常处火轮。或生修罗中。起斗争而常雨刀剑。或暂居人界。刹那而八苦交煎。或偶处天宫。倏忽而五衰陷坠。长沈三障。不出四魔。故名无明。乃结归妄原也。

  四明聪讲师曰。四大五阴本如来藏。只缘自己主宰。不守自性。妄生爱欲。揽四缘生为己色身。因是轮回生死不息。今推妄因业起。极其所起。业性体是无明。无明无体。体是法性。如永如水。二无二也。若不达性生死不了。如飞蛾赴明烛。不能自止。故曰无明。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无明因妄而起。非实有体相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显性本空先标定也。此因前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恐谓真个有无明可断。不知无明本空。以此遂告云。只这无明脱体是虚妄。无明既无实体。皆是本来圆觉妙心。故楞严云。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精真妙明中所现物。

  四明聪讲师曰。无明无体。以法性为体。无明转为明。如清浊水浊为本有。又推法性亦无自体。以无明为体。冰以水为体。水以冰为体。各各自性。遇缘成就也。又须知。悟了即无明为法性。迷时即法性为无明。其名虽转其体不转也。总是众生一念妄心若也离念则铁床非苦。变易非迁故。吾佛圆明之体。即是众生凡夫本具性德。故云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阿鼻依正。同处极圣之自心。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此谕众生迷时。深以无明为实。若觉悟之后。方知无明是幻。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无明之灭。如空华之灭。不可指说。灭处者盖无明本无生处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喻释也。由前说种种过患皆归无明。今又云无体道理难见。言语路绝故。此约喻以释。教家以四梦判梦。一曰无明熏习。二曰旧识巡游。三曰四大偏增。四曰善恶先兆。又如列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只如夜间阴气盛。则梦涉水。阳气盛则梦涉火。阴阳气俱壮则梦生杀。虚疾梦飞空。实疾梦溺水。饱则梦与。饥则梦取。种种恐惧怕怖。如此之时。恰似真有说无不得。及至觉时一切皆无。故龙牙云。在梦那知梦是虚。觉来方觉梦中无。迷时恰似梦中事。悟后还同睡起夫。又永嘉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然一切众生。但是迷时见有四大幻身六尘缘影。悟后即无四大幻身六尘身缘影。虽然如是正当。迷时向他说无亦不得也。问。前说无明既无实体。如梦中事。醒时了不可得。未审从何灭去。答曰。如众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有定灭处。又问。若无灭处即当还在以何因。由所以之故。却言一时空无。答曰。此华当初本无生处故也。

  四明聪讲师曰。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者。须明无知有二义。一体空义。二成事义。云梦时非无乃成事义也。因无明心发善恶之事成。及至于醒了无所得。此体空义也。醒时尚记梦中所作之事。则事事无实可见。体空者虽曰无明无体。人人未免全梦作醒。同醒作梦。故云人人尽道。此身如梦何曾梦里知身。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者。此言真妄同源。如众空华妄也。灭于虚空真也。空本不曾生华。今何用论灭。言有灭者。已知是妄。既知是妄灭无生处。妄动而生妄灭即灭。本圆觉性谁生谁灭。众生未灭。妄见生灭。诸佛已灭寂灭为乐。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众生妄见幻身有生灭相故。佛说名轮转生死。说名者非实有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断疑也。前就横见故说是有。此就实论故说本无。不合于无生死真性之上妄计。横见有生有死。是故指前文说名生死。所以寿禅师云。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缚法中自生系缚。上文皆是顿信本无生死。顿信本无无明且文殊一章经文之意。大分不出于此四段。其四段者。一标示真宗。二推究妄宰。三释成因地。四结牒问词。且标示真宗者。以顿宗之法。先且就圆觉体上。上至四圣下至六凡。具有此之觉性。此之觉性。上无菩提可求。下无众生可度。中无万行可修。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然后方说迷真逐妄。遂推究妄宰之源。返妄归真。悟此圆觉之性。其次释成因地者。方答文殊请问。世尊昔日创初起一念。如何修清净心地法门之文。答意既同故。内结绁所问之词也。

  四明聪讲师曰。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自生迷。迷生为佛。佛若不迷生即是佛。生若是佛即无轮回。真随妄佛即是生。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初修圆觉者。知生灭相如彼空华。生灭顿空即无轮转。

  亦无身心受彼生死。

  既无轮转身。心亦空。身心既空。生死安寄。

  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非作为然后无。性本清净无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显示此即依真悟妄顿出生死也。修圆觉者。牒前所标即依真也。知是空华者。此悟妄也。即无轮转者。此无生死之法也。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者。此无生死之人也。此上皆顿出生死。前文殊请问如来本起因地法门如何修证。此下方牒答云。十方诸佛。创初根本发起一念因。修心地圆觉者。莫不皆如上文宣说。依真悟妄顿出生死。谓悟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诸法。皆如空华阳焰梦幻泡影。非真实有。便免得生死轮转何也。丸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到此境界。非唯无生死之法。抑亦无生死之人。所以疏云。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不计身故。身同虚空。不计心故。心同法界也。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者。世尊到此所谓一等为人须为彻。又恐一切众生疑情以谓十方如来于无量劫中。入观修六度万行。方得无生死。且凡夫不曾入观修行。如何便说得无生死。故告之曰。不是诸佛入观造作。而后方得无生死。自是本性之上。从本已来。无欠无余。无修无证。无生无死。所以道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懒瓒云。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炼。圭峰昔在遂州任灌家。读到此处。忽然大悟。何以知之。大钞云。读到一二纸。忽然大悟。其一二纸正当此也。

  四明聪讲师曰。善男子。如来因地至本性无故者。如来因地为凡夫。入山采樵。遇弗沙佛。修火光三昧。于岩穴间。以一偈七昼七夜赞佛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一切世间我尽见。世间无有如佛者。因此精进功超弥勒九劫。今知之一字。即上文圆照觉相也。圆照即观也。觉相即境也。以斯观照斯境。此无明业识不得不转为明。即此空华全无明作。观此无明即空华相。全性为华。全华为性。亦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证此境界。即无轮转也。观四大五阴皆空。故曰亦无身也。观六尘缘影亦空即无心也。既无身心。谁受生死。既无生死。此生死无作故无。为不作故无。须知凡夫性德真常本无生死五阴。既空不容主宰所住。既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亦不住圣。亦不居凡。当知。此说以性夺修。成无作行。生死涅槃犹如作梦故。云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也。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

  觉上起知。所觉亦妄。如彼虚空了非佛性。

  知虚空者。即空华相。

  心执顽空。还归色相。

  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不起断灭之相。

  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有知无知。一无所著故。曰有无俱遣。净觉随顺者觉性清净不立我相故。能随顺一切无所迷执。如孔之绝四是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因上文知是空华一句。又恐修行之人错会。坐在有知有觉之中。遂于此处展转拂去其能执踪迹。文有四重。一拂觉妄之智。二又泯其能拂之心。三遮断灭之见。四总结离过。依此四重拂迹。离过用心。方是真正创初根本因地。如文云。彼知觉者。犹如虚空。此第一重也。知虚空者。即空华相。此第二重也。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此第三重也。有无俱遣。此第四重也。意谓彼知是空华之人。虽然悟知得地水火风四大虚幻之法。皆当体即空。如大虚空中。都无有物。虽然觉知妄法皆无只这能知。如虚空之心。亦不是真实。便与前不觉空华一般。由前不觉之心。是于觉性上。添得一个浓色空华。此觉知之智。又是于觉性上。添得一个淡色空华。浓淡虽异。而空华即同。谓之泰山虽去微尘犹存。又谓之前念是凡。后念是圣。前念是病。后念是药。病已虽除药岂存之。乐天云。未悟病时须去病。已知空后莫依空。如僧问赵州云。沉沉绝照时如何。州云。堕坑落堑了也。晦堂云。妄病若忘真药尽。洞然明白旧时人。古云。药是病。病是药。到头两事俱拈却到此。又不可说是我分上一时无灵灵真知觉性。若作此解。何异外道断见。然则于十二时中。毕竟如何用心。但将前不觉妄执四大之心。并次知觉执无之心。一时拂去。情尽见除。面前依然露堂堂。活鱍鱍迴避。不及底道理。便是本来面目圆觉之性。可以随顺勿背逆。可以保护勿遗失。可以承当勿蹉过。如是则兴运心行扣寂课虚。合掌低头聚沙画地。莫不皆以成佛道。如斯修习岂非正因。所以修山主云。是柱不见柱。非柱不见柱。是非已去了。是非里荐取。

  四明聪讲师曰。彼知觉者。知者智也。觉者照也。此之智照亦云始觉。全本觉起。即是凡夫见前一念无明业识。修三昧者。以此为境。以此为观。为生为住为灭。又此妄觉别无有体。以无明为体。此无明亦本无体。故云犹如虚空。又须知知虚空者。即始觉也。此始觉复觉虚空即空华相。此谓之智照于境。境复照智。智照于境。曰空华相。境照于智。曰犹如虚空。所以凡修行者。不可废此境智。若不用此境智。则无始以来无明业识。如何消殒。故云亦不可说无知觉性也。以此知觉性虽从不觉而起。以全本觉起于修觉有。破惑之功是不可废也。业惑若尽如汤消水。能所俱亡。有无双遣。唯真如智独存。良由修圆觉者。观性德苦药。而兴与拔以即理。毒害为所消伏。修性德三因名性德行。报应二身即名法身。盖以性而泯于修。苦则?无拔相。毒则消无消形。行乃则修无修。佛乃即证无证。故得有无俱遣。方名净觉随顺也。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

  盖由性如虚空。常不动念之故。

  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

  如来藏中。即净觉性中也。净觉性中。本无生灭相。本不立知见故也。

  如法界性。

  圆觉性体。如法界之广。故曰如法界性也。

  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众德具足。无有边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徴起拂迹之所以。释归圆实也。谓以何义故。前妄认四大。此念是幻则可言拂。今彼知觉者。此念是智与觉性相应。何故亦拂云耶。遂出所以云。虚空性故。常不动故。虚空说不动约寂说。大凡佛书。故字在句末者。乃是出所以。今有二故字是也。譬如虚空之中。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种种之物。有盛有衰。有兴有废。有生有死。而此虚空之性寂然不动。本无生灭。本无去来。心于一心本无变易。本无动静。非已去。非未来。非现在。所以道诸法从本来寂灭无所动。楞严云。佛告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然终不闻烂坏虚空。此上虚空性故。常不动故二句。乃诸法不动之义。下文并是显上亦复如是。如来藏者。在缠谓之如来藏。出缠号大法身。及在有情数中曰如来藏。在无情数中曰法界性。其理则一。藏有隐覆义。含摄义。谓一切众生。皆有此如来之性。被贪嗔痴无明烦恼之所隐覆。不能发现。虽然如是而此藏中常含摄一切河沙功德。又如来藏是总。下无起灭故。无知见故。是别。此是空如来藏。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此亦是别。此是不空如来藏。然脱离一切烦恼。谓之空如来藏。具过河沙不思议佛法。谓之不空如来藏。且空如来藏。即是离过。不空如来藏。即是具德。又如来藏即是因中之果。何谓因中之果。谓因地中便能含摄果地中一切功德。以如来是果藏。是众生烦恼所覆曰藏。为此藏中有如来。故名如来藏。此六释之中当有财释。何谓之有财释。恐相滥。大凡作释有滥方作释。无则不必作。此有财释者。恐谓藏便是如来。而藏不是如来。为藏中有如来。故曰如来藏。如柜不是金缘。柜中有金故曰金柜。无起灭者。此释前妄认四大为自身相等文。此是起能执迷心见。有生有死。无知见者。此释前彼知觉者犹如处空等文。此是起能觉悟之智达无生死。谓见生死起时即云执情。达生死灭时。即云知觉。今如来藏中。迷时生死不曾起。此乃无迷悟时生死不曾灭。此乃无悟无迷故。无起灭无悟故无知见。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更无一法可当情。如法界性者此下乃不空如来藏。法界性与如来藏。其体则同。其义则别。别有二意。在有情数中名如来藏。在无情数中名法界性。究则初也。竟则终也。从初至终。坚穷三际始终常然。圆则周遍虚空。满则众德具足。意谓此不空如来藏。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自性清净义。常乐我净义。清凉不变义。具足如是过于恒河不离不断不思议佛法。无有欠少。更不须减旧添新。灭惑生智。所以古德云。汝等诸人但先觅取一个悟门。若悟之后。所有世间工巧伎艺。书数算计。文章道德。种种奇特之事。一时具足。但令心得应真。神通相好不求自至。更不须苦志劳形役心去学。便与黄面老子。若符合节。以是离过具德。合于本觉。将此为本修行。始得名为正因。

  四明聪讲师曰。此节经意。谓前有无俱遣。净觉随顺明观成相不动。即今刹那之念。而能尽未来际作三千化事。此之刹那即法界故有何穷尽。故云虚空性故。微尘本含法界。芥子常纳须弥。因果互融。色心不二故曰不动。藏者。即或藏定藏。因果藏。佛性常住藏。秘密藏。总取包含为义。此言如来藏性也。藏性即第一义谛。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通三际亘十方。岂容有起有灭。有起灭者非如来藏。即四大五阴根尘识。此则有起灭也。若如来藏无生死。无涅槃。无凡无圣。非如非异。非染非净。故诸佛之所师。众生之体性。经云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知见者无身心相。如法界性者。法界即十界法六凡四圣也。大圆觉性廓十法界。界界互融出生无尽。自行则净秽亡泯无不空中。化他则帝网交罗三千皆假。故曰究竟圆满。遍十方即数上十界也。

  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结牒问词。盖初文殊诸问了悟觉性。及发菩提心。并为末代众生。世尊到此结答云。如我上来所说。此无明者非实有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乃至有无俱遣。如来藏无迷无悟。只此便是发心。只此便是末代众生修行之要路。除此之外余。皆落邪见。

  四明聪讲师曰。已上文殊发此三问。世尊一一答三问。以物来斯现镜像分明。其间被未晓者。老婆心切。重说偈言。

  尔时世尊。次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  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
 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大凡偈有四种。一曰数。即西域以三十二字为一偈。如云华严十万偈等。二曰讽颂。即孤起不与长行相应者。三曰应颂。与长行相应故。四曰集施。以少言摄多义故。今即第三。梵云秪夜。此云应颂。颂长行故。或为钝根重说。或为后来之徒。或为增明前说。今先以长行及偈讽相望。有五对。谓长有偈无。长广偈略。长离偈合。长先偈后。长隐偈显。亦可反是言之。只如此偈中云能发菩提心一句。皆是长隐偈显。长行只云发清净心是也。其他以偈词照长行。则文义可见。后诸偈中皆例此矣。

  四明聪讲师曰。如来说一代时教。大小乘有九部十二部。此经具有之。即此长行。为之散华一部。重说偈。为之贯华亦一部。佛世时人以华来供佛前。风飘去。后以线贯之。故曰贯华也。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文殊菩萨章曰。

 妙德初徴本起因  曾知离病可修真
 陀罗尼门周法界  大圆觉海绝涯津
 无明梦里迷缘影  翳眼花中妄执身
 忽然梦醒翳花灭  何曾动着本来人

  文殊菩萨章终一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11-17 15:09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