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持名念佛是大觀照-智諭老和尚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9-30 08:12
標題: 持名念佛是大觀照-智諭老和尚
有些人說,念佛人應該觀照。他不知道念佛就是大觀照,另起觀照是多
餘了。


一般人認為,觀照是取相,觀佛放光,觀蓮華,都是取相。經上說,凡
所有相皆是虛妄。其實,觀照是清淨自心,自心有一點點不清淨,就把它簡
擇出去。


我們的心有六處奔放,就是從六根奔放於六塵,眼貪色,耳貪聲,鼻貪
香,舌貪味,身貪觸,意貪法,以致使我們的自心不清淨。如果再取相,那
統統是六塵,和觀照正是背道而馳。我們要用心,眼不貪色,不奔放;
耳不貪聲,不奔放;鼻不貪香,不奔放;舌不貪味,不奔放;身不貪觸,不奔放;意不貪法,不奔放。這樣的觀照才是正確的。
  

經上已經告訴我們觀照的辦法。《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過,都攝
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收攝六根,不使六塵散亂自心;淨念相繼就
是清淨心,這就是觀照

其實,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經上說,念佛念到一
心不亂,
即得往生。一心就是淨念相繼,不亂就是都攝六根,不使六塵染心。所以,念佛法門就是大觀照。

觀照有兩種,一種是因緣觀,比較淺;一種是直觀心性,比較深。
持名
念佛,一開始是因緣觀。念久了,達到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那個情形就是
直觀心性。這是佛道。就是布袋和尚所說的:「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
是向前。」不是教你撿些東西加到自己身上,是教你把煩惱妄想從心中除去。



布袋和尚,大家都知道是彌勒菩薩化身,有段故事曾經講到當時的情
形。有一天,布袋和尚到田野裏去,農夫們正插秧,看見布袋和尚來了,就
說:「布袋和尚,幫我們插秧吧!」布袋和尚就說:「好啊!」把布袋放下,
把衣服挽起來,就下田了。他一面插秧,一面作出一首歌,歌詞是:「手把
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
詩很值得我們回味。

  

大乘有八位,六根清淨在相似即佛位,所以他說六根清淨方為道。有人問智者大師說,你修行到了什麼地步?智者大師說,本來我可到六根清淨
位,因為帶領徒眾太早,損己利人,所以我只在五品弟子位。



從這兒我們知道念佛怎麼修行。當念佛的時候,觀察,六根奔放沒奔放?
眼貪色、耳貪聲,趕緊收回來,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意貪法,也把它
收回來。這樣你念佛念久了,就得受用了,就可天天接近清淨。

  

南嶽慧思大師講過,佛本是無,清淨則有。因為清淨就是道嘛!
各位居
士在世間要想心清淨,注意到一點,就是不計較人我是非,待人處事要寬大,
把原諒自己的心去原諒別人,把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心慢慢就清淨了,
清淨就接近佛道了。千萬不要認為取相是觀照。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