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楞嚴經重點提示(修行次第)-慧律上人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9-1 08:36
標題:
楞嚴經重點提示(修行次第)-慧律上人
《楞嚴經》正說六十位修證,一般的經典,都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覺、妙覺,這是一般經典所分的到成佛的階位,尤其修學大乘佛道的人,更應該了解,成就一尊佛有多麼的困難,要經歷多少的位次。
理可頓悟,事須漸修
,也就是說:我們頓悟到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我們捨識用根,捨生滅心,用真如不生不滅心來修行,就算明心見性,因為起步就對了,
這個是成佛的因;但是,還是要繼續漸進的,把習氣慢慢慢慢的斷掉、斷除。
所以說:佛性因修而顯,佛性是因為我們修行,才能顯示出來。所以,我們並不能說:我們本來就具足有佛性,就不修行、就不用功,這個觀念是不對的,因為我們的習氣、煩惱很重,所以,必須要漸次第的,一一斷除習氣和煩惱,一步一步來。
第一節,三漸次位,什麼叫做漸次位呢?就是漸次的,你要相當的一步一步的基礎來,沒有辦法一下子進入佛的薩婆若海。
第二節就是乾慧地,再來就是信、住、行、向、地,中間還加個四加行。
我們今天,這個對我們來講,修學菩薩階位的,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那麼,我們今天如果要詳細講,又要耗很長的時間;如果要念過去,也很可惜,對這個階位的了解就很模糊。因此我們今天必須要簡單的來念一遍,像蜻蜓點水一樣,了解一下六十位的修證,簡單的念一遍,因為現在還在講《楞嚴經》的大綱而已。
看經文:「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
。」這是指前面講的,因為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現在才在講大綱,這一段是接上面這一段的。所以,「具十二顛倒」,是由前面的經文引過來的。「
猶如揑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
,「阿難,如是」十二類「眾生,一一」現行「類中亦各各具」有「十二」種「顛倒」種子。(故共有一四四種顛倒。)十二乘以十二,就是一百四十四。凡此諸倒「猶如」無端「揑」本性清淨之「目」,就是我們眼睛一捏,看到了空中有華,我們現在清淨心中無端的起妄,所以,看到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看到了人生、宇宙、山
河大地,好像有那麼一回事,在佛的眼光看起來,那是緣起虛妄的聚合而已、聚會而已,不是真實的東西,那是緣起如幻的假相而已。法爾便有十二類生之「亂華」於空「發生」。這亂華是表人生和宇宙、山河大地突然顯現,我們為什麼會突然顯現山河大地呢?就是因為我們無明、習氣妄動,突然顯現。
是故若心起「顛倒」想,則本來「妙圓真淨」清「明」本「心」便會「具足」顯現「如斯」眾多「虛妄」之「亂想」。
經文:「
汝今修證佛三摩地,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
。」因為我們的習氣、妄想太嚴重了,佛要我們一步一步來。「
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汝今」欲「修證佛」之「三摩地,於」針對「是」諸妄之「本因」(亦即種子無明),以及依此種子種子就是潛伏的,種子無明就是潛伏、隱性,用我們現在的名詞叫做隱性。以及依此種子,本「元所」起之顛倒「亂想」(亦即現行無明)之處,所以,現行無明,種子起現行,這個現行就是顯性,我們大家可以在六根、六塵去感受到的
那麼,種子無明很微細,潛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面,八識田中,很難去感受到。那麼,現行無明呢?大家每天都在生活,可是,問題是不覺知,只有佛發現到,原來我們過著無明的日子。應先建「立三」種修行之「漸次」,歷位逐次修斷之,「方得除滅」淨盡。譬「如」本元清「淨」之「器中」,先「除去」所貯存之「毒蜜」(以淨戒除現行惡業),所以,要入佛的首楞嚴大定,必須持戒清淨。
然後「以諸」滾熱之「湯水」就是(首楞嚴定水)「並雜灰香」也就是(定中所起之慧)凡所有成就,不能離開三昧,有三昧才有成就佛道。「洗滌其器」(以定慧力拔除種習),種子習氣。然「後」堪「貯」存如來之涅槃菩提「甘露」。
經文:「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這個「違」就是倒過來,我們一般眾生是趣流奔逸, 放逸自己攀緣這個六塵;現在把它斬斷,回過頭來冷靜一下。
我們都是奔放流向生死,現在逆流,往內心裡面去看。眾生每天都是攀緣外境,以為有實在的外境,不知道眾相本空;不了解色即是空;不見一物,名為見道,所以,一等是學,直須無學,不了解這個道理,所以就往外,所以,愈來習氣就愈重,無明煩惱就愈多。
義貫。「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位,為「除其」障定之「助因」也就是不准食蔥、蒜、韭菜,或者是刺激性的,辣椒,佛並沒有禁止。「二者、真」實「修」習去惡之位,此為「刳」空「刳」就是挖,刳空「其正性」罪之業這個叫做性罪,什麼叫性罪呢?就是殺、盜、淫,這個殺、盜、淫,不管你受戒、不受戒,做這種事就是不好,就是要負因果。性者定也,一定不好,不管受戒、不受戒,都是不好。「三者、增進」位,為「違」離就是遠離了。「其現」行以五根奔赴六塵、攀緣取著之雜染「業」。
1.第一漸次
:
除其助因(斷五辛)經文:「云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
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義貫。「云何」為修定者除其「助因?阿難,如是世界」中之「十二類生」之眾生皆「不能」光憑著「自」身便能保「全」其形命,而須「依四」種「食」之一,其身命方得「住」世不壞。「所謂」四食即是欲界人道、天道、修羅道、與畜生道之「段食」,這個段食有二種解釋,就是我們吃東西要切一段一段‥‥‥也叫做段食。第二個解釋是:我們早餐吃完了,休息一個階段,我們吃午餐;午餐吃完了 ,休息一個階段吃晚餐,一段一段,有二種解釋,段食。鬼神道之「觸食」,所以,我們農曆七月十五有拜拜,就是鬼神觸氣而飽,觸食。色界天人之以禪「思」為「食」,以禪定,禪思為食。
無色界天人以「識」之定力為「食」。只有意識,沒有像我們欲界的眾生要吃飯,色界、無色界都不需要飲食,所要的飲食是思,禪定的思,以及識的定,這跟我們欲界完全不同,欲界需要粗糙的食物。
是故佛過去常說:一切眾生皆是依食而住。阿難,一切眾生以「食甘」美有益於身者「故」得「生」存,若「食毒」物「故死。是諸眾生求」成首楞嚴「三摩地」者,「當斷世間五種辛菜」,如避毒藥。
經文:「
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噉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
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淫、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
義貫 :「是五種辛」臭之食,若「熟食」即能「發」起「淫」欲,若生吃,「生噉」就是生吃,則促進肝火而「增」長瞋「恚」心。「如是」於十方「世界」中(不論何處),任何「食辛之人」,他「縱能宣說」佛之「十二部經,十方天仙」雖本樂聞佛經,然因「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則「因彼食」辛物之「次」,冥「舐其唇吻」,故彼人實「常與鬼」同「住」一處,從而其「福德」漸受鬼眾吸攝、轉化而「日」漸「消」磨減少;以福德減少故,即多增「長無利」無「益」的虛妄之事。
「是食辛」物之「人」,雖發心「修三摩地」,一切「菩薩、天仙」及「十方善神,」皆「不」願「來守護,」(以其辛臭難可忍受故);反之,「大力魔王」則正「得其」過犯之「方便」,而「現作佛身,來為」之「說法」,其所說之法,皆是為了「非毀」如來「禁戒」,令其起破戒犯戒之心,然後再進一步「讚」歎「淫、怒、癡」等臭穢之法(推為無上,說染淨不二,犯而無犯,無有開遮持犯,無法可得,都無分別、執著,最極清淨;見淫怒癡之行,即是戒定慧,無二無別,言此即是證得清淨法身,入一真法界、得無上大解脫之關鑰),作如是等邪說謬論,令其勇於犯戒、破戒而無畏懼、心不改悔,反以破犯為菩提,
心生大顛倒。以此惡因,「命終」必「自」感「為魔王」之「眷屬」,其後「受魔福盡」,即直「墮無間」地「獄」,不必經歷中陰身。
「阿難,修」習圓通三昧以求「菩提者」,若能「永」遠「斷」除「五辛,是則名為」從凡夫地「第一」(最初)「增進」菩提道之「修行漸次」。
2.第二漸次:
刳其正性「刳」就是挖掉,就是要(斷淫、酒、肉,及持餘戒)。
經文:「
云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噉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
」
義貫。「云何」為修定者刳其「正」惡之「性」罪?「阿難,如是」正信發心之「眾生」,若欲「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才得因戒生定:亦即須「永」遠「斷」除淫行及「淫心」,亦即不起淫念,且「不餐酒肉」,並須「以火」烹煮以「淨食」物之氣,「無噉生」菜之野「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而得「出三界者,無有是處。」
經文:「
當觀淫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就是四重。八棄,是指比丘尼戒八重罪。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
義貫。修定之人「當觀淫欲」之害「猶如毒蛇」,能害人命,於見欲境「如見怨」家劫「賊」,會劫財奪命;故修定人「先」須「持聲聞」比丘之「四棄」就是不淫、不殺、不盜、不妄。及比丘尼之「八棄」就是八重
罪。加上(觸、八事、覆罪、隨被舉),這個有關於比丘四重、比丘尼八重,師父謹遵廣化律師教誨:不宜白衣面前,講五篇等等比丘、比丘尼戒。
律師如此教誨,所以,師父在這裡不談比丘、比丘尼的重戒,你只要記得比丘有四條重戒,比丘尼有八條重戒就行。
「執」持「身」口七支「不動」不犯,「後」當進而修「行菩薩清淨律儀」,而得究竟「執」持其「心」令惡念「不起」。
經文:「
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覩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
義貫。修定之人若持「禁戒」清淨「成就,則」彼「於世間永無相生」或「相殺之業」,且因彼人於「偷」盜「劫」奪之業「不行」(不復作),造作。則與世間人「無相負累」,故「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持戒「清淨」之「人」,若以此清淨三業進「修三摩地」,則能因戒生定,復能因定而發相似五通,於此「父母」所生之「肉身,不須天眼」,不假作意,「自然」得「觀見十方世界」,親「覩佛」世尊,親「聞」佛說「法,親奉」大「聖」之「旨」意,「得」相似「大神通」(神足通),而能「遊十方」世「界」,無有障礙,又得相似「宿命」通智,而於三世「清淨」,永不墮三塗「得無艱」難「險」阻。「是則名為」修三昧者「第二增進」之「修行漸次」。
3.第三漸次:
違其現業(現前不逐外塵,旋元自歸)。
經文:「
云
何現業?阿
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偶,我們說:配偶,配偶,就是配成一對,根是對境的嘛,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
義貫。「云何」為修定者違其「現」行惑「業?阿難,如是清淨持戒」之「人」,其內「心無貪淫」欲之念,而「於外」之「六塵」境界,亦「不多」隨境奔「流」縱「逸;因」能修「不流逸」之功,進而得「旋」復本「元自歸」本明;如今於外六「塵既」已「不」再攀「緣」,故內六「根」即「無所偶」之對象(既無所取,能取自寂),無所取,所取是指境,能取是指心,所取的境本自空,因為是緣起、是生滅、是無常;能取的妄念,其實也不存在,這一句就是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所以說:《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過去的執著、分別、顛倒心,根本就不存在,是因為你的妄念,無明妄念自己產生。現在的執著、分別、顛倒,其實也不存在,只有清淨自性在作用,只是你不會用。未來的執著、分別、顛倒,也不存在,所以說:未來心也不可得,唯一存在的,就是般若智慧,就是涅槃的妙性。
有一個居士來講堂,說:師父!涅槃是什麼意思呢? 我說:你說說看!
他說:我看很多的和尚往生,那個對聯都寫:「入大般涅槃」、「入涅槃」、「示現涅槃」,師父!是不是人死了叫做涅槃?
我說:那所有的死人統統叫做佛!涅槃是不生不滅的智慧心,不增不減的清淨自性。所以,活的人稱涅槃,不是死亡的人
叫做涅槃,活著的人那一顆智慧的心,叫做涅槃。
底下,因此六根「反流」照性「全」歸「一」聞性,於是「六」根分隔之作「用不」復現「行」,而達到入一亡六之境。
經文:「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瑠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無生,在旁邊寫幾個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共宣說之真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共同宣說的,就是一切法無生,生是緣生;生是妄想生;生是煩惱生、是無明所生,不是真正的生,清淨自性無所生,當然就無所滅,求其來去、生滅,了不可得。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
義貫。此時行者得見「十方」世界之「國土皎然」明徹「清淨,譬如」於「瑠璃」之器中,「內懸明月」,即內外明徹;「身心快然」,微「妙、圓」滿、「平等」,心得自在「獲大安隱;一切如來」秘「密、圓」滿、清「淨」、神「妙」一切神變「皆現其中;是人」速「即獲」證「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起之修「行」,皆得「安立」於諸「聖位」上。「是則名為」修三昧者「第三增進修行」之「漸次」。
第二節 乾慧地
,
顧名思義,「乾」就是乾枯,「乾」就是少,就像一塊田地水分很少,會乾枯,智慧不夠就叫做乾慧。
所以,乾慧地顧名思義,就知道智慧沒有辦法跟大菩薩比,這是(入正位前)這個在《楞嚴經》特
別開出,叫做乾慧地。
經文:「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這也是乾慧地的一種解釋。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欲習初乾
」,諸位!這個「乾」有二種,一個就是把欲望乾掉,就是欲望少了,也叫做乾慧地;智慧少也叫做乾慧地,不能與大菩薩相提並論。
所以,欲習初乾,就是把這個習氣、妄念、欲望慢慢的乾、乾掉了,減少了,但是,「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義貫。「阿難,是」第三漸次位之「善男子」,其分段潤生之「欲愛」之水已「乾枯」,故其內「根」與外「境不」相「偶」,因而心境絕待,種現俱銷,「種」就是種子,叫做隱性、潛伏;「現」就是現行,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統統剝落,剝落。三界生緣已盡,故「現前」之「殘質」(最後身)即決定「不復續生」,人法二執,人法二執就是我執、法執。人法二「執」之「心虛明」,無障無礙,其心「純是」人空與法空之「智慧,慧性明圓,鎣」照「十方」世「界。乾有其慧,名」為「乾慧地」菩薩,以其世間之「欲習初乾」,而猶「未與如來法」身之「流」薩婆若大海之「水」啣「接」。
這個薩婆若,翻譯成中文叫做一切種智,阿羅漢叫做證一切智;菩薩是證道種智,修道的道,種子的種;那麼,佛成就叫做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智。
阿羅漢成就一切智,就是證得空性;道種智就是:菩薩要在緣起法裡面顯現度眾生,就是道種智;佛陀是入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所以說:一切智是斷見思惑;道種智是斷塵沙惑;一切種智(薩婆若海),是
斷根本無明,就是斷生相無明。所以,阿羅漢就是證得一切空,就是一切智,就是斷見思惑;菩薩就證得道種智,就是斷塵沙惑;佛陀進入圓滿中道,就是薩婆若海。
第三節 地前諸位。
以前初學佛法,「地前諸位」看不懂,以為是土地前面,後來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是初地以前諸位。十地以前諸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是這個意思,所以叫做地前。
反正有的人也看不懂,就會像初學佛法的人這樣子。
1.十信位
。十信,
(1)初信:信心住
。
在這裡要特別的注意,為什麼十信卻不是講「信」?為什麼後面加一個「住」呢?按照道理講:應該是「信心信」,怎麼會變成「信心住」呢?
這裡面有一些祖師大德的註解、看法都不盡相同,有的人認為說:合十信為初住位,這個是有一點譜;有的人說:開初住為十信位,這個我不怎麼認同。如果說:開初住為十信位,那麼,又何必立一個十信呢?所以,師父的看法,也看了一些祖師大德的註解,我認為,十信位是初住位的準備工作,這後面就會講到,在初住位,合前面十信的心為初住,為初住。
所以,這十信位是為初住位而準備的,所以,等於後面初住位。所以,每一個信心都加一個「住」,簡單講:就是為初住而準備,因此叫做信心住。
經文:「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
義貫。此菩薩「即以此」乾慧之「心」,以「中」道智契會「中」道理,而「流入」本元心地。「圓」通「妙」性重重「開」發「敷」放,於是於乾慧後心「從真妙圓」之境,「重」更顯「發」進一步的「真妙」真圓。其「妙信」即得「常住」不退,「一切」我執、法執、空執之「妄想」皆「滅盡無餘」,以諸妄盡故,唯「中道純真」之理彰顯,是「名」為初信位菩薩之「信心住」。
諸位!初信位都不得了,你看看,中道智慧,初信位都不得了!
(2)二信:念心住
。
經文:「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就是五陰;「處」就是十二處;「界」就是十八界,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捨身、受身就是:死亡,要接著去投胎,叫做捨身、受身,我在這裡死亡,要往哪裡去投胎,自己作得了主。我們沒辦法的,所以,要求生極樂世界去,我們哪有辦法說,什麼時候死,什麼時候去投胎,還有自己選擇的餘地,父母可以自己選呢?
二信位念心住,可以自己選父母,父母有沒有拜佛、有沒有善根,我去那邊轉世,有這種功夫,我們沒辦法。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義貫。此菩薩中道純「真」之「信」決定,智慧「明了」,故得「一切圓通」;五「陰」、十二「處」、十八「界三」科一切諸法「不能為礙」;不但現在生中,「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為圓滿無上菩提,依願「捨身、受身」及「一切」應斷之「習氣,皆現在前」,現前知見,「是善男子皆能
憶念,得無遺忘」,證得宿命通智,「名」為二信位菩薩之「念心住」。
(3)三信:進心住
。
因為都是為初住而準備的,所以,統統叫做住。
經文:「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惟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叫做進心住。
義貫。此菩薩已得「妙圓純真」之後,「真精」之體開「發」顯「化,無始」以來的「習氣通」於「一精明」,不復隔礙,故「惟以」此真「精」妙「明」之如如智體,「進趣」契入「真淨」之如如理體,「名」為三信位菩薩之「精進心」住。
(4)四信:慧心住。
經文:「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義貫。此菩薩由於已進趣真淨之體,故「心精」得時時「現前」,故能「純以智慧」用事,此「名」為四信位菩薩之「慧心住」。眾生不是純以智慧用,都是無明煩惱、情緒,有時候,有經驗的人講,聽不進去。
修行也是這樣子,初學佛法,有時候我慢心重,怎麼講,怎麼不聽。等到後來才發現:喔!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情!等到發現,來不及了!
台灣有一個旅客,說到了泰國,說到了泰國,一到泰國,就準備‥‥‥看到人家在賣這個椰子、椰子水,說:四顆一百!四顆一百,哇!這個太好了!四顆一百,這在台灣買一顆就多少錢了?泰國的椰子水又甜又有水,四顆一百,便宜!要買了!導遊就告訴他:椰子水不可以喝,泰國的椰子水不可以喝,喝下去會一把火!他說:哪有這麼一回事呢?椰子水可以降火!是不是?就不聽,
買了四顆。
走‥‥‥走了半個鐘頭,喝了二顆了,走了半個鐘頭,又有人在賣這個椰子水,賣的椰子水,也是四顆串在一起叫價,他(客)就問了:你們這四顆多少啊?他說:四顆五十!他(客)說:哇!心就有一點生氣了:哎呀!被騙了五十!沒關係!還有二顆嘛,再喝。
導遊再帶‥‥‥帶了半個鐘頭以後,剛好快喝完了,又碰到賣椰子水的攤位,也是四顆一起賣,他(客)就問‥‥‥剩下最後一口了,喝完,他(客)就問他說:你們這四顆多少?他說:四顆,四顆三十!
一把火,一把火:哇!被騙了七十!
導遊就身體轉過來:我不是早就告訴你嗎?喝椰子水會一把火嗎?喝椰子水會一把火,就是這樣,被騙了七十塊,火大了!
所以說:有時候,聽一下有經驗的人的話、有智慧的人的話,不錯!聽經聞法。
(5)五信:定心住。
經文:「執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義貫。此菩薩以定力「執持智」慧精「明」,故其智得「周遍寂湛」,其體「寂」湛,常施「妙」用而「常凝」定不動,「名」為五信位菩薩之「定心住」。
(6)六信:不退心住。
經文:「定光發明,明性深入,惟進無退,名不退心。」倒數第三行,義貫。此時「定光」愈加開「發」顯「明」,而智「明」之「性」亦愈「深入」,以定慧持心故「惟進無退,名」為六信位菩薩之「不退心」住。
第(7)七信:護法心住。
經文:「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義貫。此菩薩自「心」任運寂然而「進安然」無功用
行,無功用行就是不假修行,漸漸就是慢慢流入薩婆若海了。「保」護任「持不」退「失」定心,即與「十方如來」法身之「氣分」相「交」相接」,以佛力加持故,故能內護心法,外護佛法,「名」為七信菩薩之「護法心」住。
(8)八信:迴向心住。
經文:「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翻過來,第三行,義貫。此菩薩「覺」慧增「明保持」不失,「能以妙」慧之「力」用,「回」他「佛」之「慈光」,而「向」自己心「佛」光中「安住」,此即「猶如雙鏡」(兩面鏡子),其「光明相對,其中妙」光妙「影」,佛光心光「重重相」涉相「入」,光中見光,影中含影,佛光入我,我入佛光,迴自向佛,迴佛向己,此境界者,「名」為八信菩薩之「迴向心」住。
(9)九信:戒心住。
經文:「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義貫。此菩薩自「心」之「光」念念緊「密迴」照自身自心,且「獲佛」光「常凝」不動之注照,而得與「無上妙淨」之戒體,一同「安住」無作「無為,得無」一念「遺」漏忘「失」,而不落於有為,「名」為九信菩薩之「戒心住」。
(10)十信:願心住。
經文:「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義貫。此菩薩安「住」無住「戒」體,「自在」成就,而「能遊」化「十方」世界,隨「所」願「去」何國,即得「隨願」一念便至,「名」為十信菩薩之「願心住。」以上是十信位,我們猶如蜻蜓點水點一下,因為是講大綱。
2.十住位。
(1)發心住。
經文:「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揮,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十用」就是前面十信,所以,前面十信是為初住位準備的,一點都不假。
所以,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義貫。「阿難,是」十信位已滿之「善男子,以」大佛頂法之「真方便」開「發此」信位之「十心」,本「心精」明之體得以「發揮,十」心之「用」互相「涉入」,而以此十心「圓成一心,名」為初住位「發心住」菩薩。
(2)治地住。
經文:「心中發明,如淨瑠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義貫。菩薩於圓成一「心中」復開「發」顯「明」妙智,「如淨瑠璃」器中,「內現精」純之「金」,更加英華四瀉。「以前」十用涉入之「妙心,履」踐真如「以成」進趣後位之「地,名」為二住位之「治地住」菩薩。
(3)修行住。
經文:「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倒數第三行,義貫。此菩薩以始覺之「心」智及本覺之「地」互相「涉知」,即理與智「俱得」顯「明了」知,故能「遊履十方」世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廣修妙行,「得無留」難障「礙,名」為三住位之「修行住」菩薩。
(4)生貴住。
經文:「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
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義貫。此菩薩所修妙「行與佛」相「同」,領「受佛」之真如「氣分」,猶「如中陰身」,雖能「自求父母」以投生,然仍須與父母之業相同,方能互感,以其「陰信冥通」故得「入如來種」,得成聖胎,「名」為四住位「生貴住」菩薩。
(5)具足住。
經文:「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義貫。此菩薩「既遊」履諸佛正「道」之「胎,親奉」大「覺」法王之嫡親「胤」嗣,得佛權實二智以成身,「如胎已成」長,佛之大「人相不缺」,具體而微,「名」為五住位「方便具足住」菩薩。
(6)正心住。
經文:「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倒數第一行,義貫。此菩薩不但權現之「容貌如佛」,其「心相」之圓滿「亦同」,成就正知見,「名」為六住位「正心住」菩薩。
(7)不退住。
經文:「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義貫。此菩薩「身心合成」,表裏如一,道胎「日益增長」,住道之心不退,「名」為七住位「不退住」菩薩。
(8)童真住。
經文:「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義貫。此菩薩於盧舍那佛之「十身靈相」得「一時具足」,然具體而微,猶未大顯,彷如童子,「名」為八住位「童真住」菩薩。
(9)法王子住。
經文:「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義貫。此菩薩身「形」長「成」而「出胎」藏,「親為佛子,」從佛口出,從法化生,「名」為九住位「法王子住」菩薩。
(10)灌頂住。
經文:「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義貫。太子既長,以諸儀式「表以成人」之道,「如國」之「大王以諸國」家大「事,分」其少分「委」任「太子」負責。(如來分其佛事之少分,委任十住菩薩負責,亦如是。)亦如「彼剎利王」,其「世子」既已「長成,」即「陳列」眾莊嚴具及儀式,為作「灌頂」,受王職位,(此菩薩受佛灌頂亦如是),「名」為十住位「灌頂住」菩薩。以上十住位。
3.十行位
。
(1)歡喜行。
經文:「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義貫。「阿難,是」十住滿心之「善男子,成」諸「佛」之真「子已」,得「具足無量如來」之微「妙」功「德」,於「十方」國土「隨順」眾生而利化之,悉令滿足,「名」為初行位菩薩以檀波羅蜜為首檀波羅蜜就是布施,之「歡喜行」。
(2)饒益行。
經文:「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義貫。此菩薩「善能」以種種善法「利益一切眾生,名」為二行位菩薩以戒波羅蜜為首之「饒益行」。此二行菩薩以持戒為主。
(3)無瞋行
。
經文:「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恨行。」
義貫。此菩薩常「自覺」而且「覺他」。而以修習忍辱,就是忍法故,於一切事忍;一切因緣也忍;一切人也忍;一切法悉皆能忍,這個忍的功夫可不簡單,喝幾顆椰子就一把火了,還要像這樣子忍,怎麼得了?是不是?「得無違拒,名」為三行位菩薩以忍波羅蜜為首之「無瞋恨行」。
所以,我們修學佛道要忍辱,不管這個世間發生什麼事情,都知道告訴自己:此世間如夢幻泡影,緣起如幻,不實在的,不值得我們這樣傷心、哭泣;不值得我們這樣瞋恨,總有一天,我們會化作一堆骨灰,沒有例外,任何一個人都沒有例外。
所以,忍辱要通達無生法忍。所以,世尊常叫我們要作白骨觀,白骨觀,當你很恨一件事情、很瞋恨一件事情的時候,告訴自己:萬法皆是敗壞之相,總有一天,這個人,你恨的人會消失;你所憤怒的這一件事情會過去。我們今天不要變成一種負擔,慢慢的覺知、覺照,慢慢的學習忍辱,放下來,放下來。
(4)無盡行。
經文:「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義貫。此菩薩於十二「種類」中隨類「出生」,而行教化,於時間上「窮未來際」,且「三世」悉皆「平等」普入;於空間上則於「十方」世界悉皆「通達」,無有界限,其行願廣大無盡,「名」為四行位菩薩以精進波羅蜜為首之「無盡行」。
(5)離癡亂行
。
經文:「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義貫。此菩薩以一念定心持「一切」法,悉皆會「合同」為一體,就是真如自性。「種種法門」,隨類隨機而說,那是方便說,方便說有千差萬別,回歸來就是一個清淨自性。「得無差」錯謬「誤」,皆令受益,「名」為五行位菩薩以禪波羅蜜為首之「離癡亂行」。
(6)善現行。
經文:「則於同中顯現羣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義貫。此菩薩「則」能「於同」一之理「中,顯現羣異」之事相;理是一,事相有種種的差別,所以,差別就是平等,「一」就是平等,事相就是差別,差別就是平等,在千差萬別當中,活在平等的心性當中,就是佛法的生活。並可於「一一」別「異」之事「相」上,「各各見」其共「同」之理體;即攝事歸理,攝千差萬別之事相,歸無生平等之理。即理顯事,理事無礙,互相顯現,「名」為六行位菩薩之「善現行」。
(7)無著行。
經文:「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所住行,名無著行。」無著行就是無所住,名無著行。
此菩薩於「如是乃至十方」之「虛空」中,皆能令之充「滿」具「足」無量「微塵」(此為大中現小):於彼「一一」微「塵中」能以大神力「現」出「十方」世「界」(此為於小中現大);這是華嚴思想,大中現小,小中現大。
而所「現」之微「塵」及所「現」之世「界」皆「不相留礙」(此為廣狹無礙自在門),我們《華嚴經》有講了四十個鐘頭,四十卷錄音帶,現在還沒做出
來,已經講了有一點分量了,這個都講過了。此「名」為七行位菩薩以方便波羅蜜為首之「無著行」。
(8)尊重行。
經文:「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義貫。此菩薩妙行無不具足,且能令一切「種種現前」成就之一一行「咸是第一」最上究竟「波羅蜜多」,廣運眾生到於究竟,「名」為八行位菩薩以願波羅蜜為首之「尊重行」。
所以,要尊重眾生,你想要成就嗎?不能把所有的緣都斷掉,要結好緣,縱然沒有緣,也不可以結惡緣,你把所有的善緣都斷掉,就表示這個人注定要失敗,這一定的!一個人做人做到大家都不理你,你就是一個人,就是你成佛,你也度不了眾生,那根本不可能成佛!所以,記得佛菩薩的交代,要結善緣,千萬不能結惡緣,要懂得尊重人家,時間、空間不一樣,不能用一直線的思惟模式,強加到別人的身上。
(9)善法行。
經文:「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義貫。此菩薩「如是圓融」無礙之無邊妙行,善「能成」立「十方諸佛」教化眾生之「軌則,名」為九行位菩薩以力波羅蜜為首之「善法行」。
(10)真實行。
經文:「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因為明心見性,當然就是純一個清淨自性在作用。
義貫。此菩薩於前九行「一一」自利利他之行「皆是清淨無漏」達於究竟。其性契於「一真」本來清淨「無為」,非是有為造作功用,因為用本性
在做事了,那麼,所有的有為當下即空,就是無為。
有一個居士來到了那個階梯,很急,他好像很迷惑,剛好師父從101室出來,他很急,他就問:師父!什麼是無為法呢?這個四、五十歲的男居士這樣問,很善良,看起來好像有什麼事解不開,師父!什麼是無為法呢?
我就跟他回答:就是有為法啊!
師父!那什麼是有為法呢?
我說:就是無為法啊!
他說:師父!我問東,您回答西?
我說:是你自己分別啊,有為當體即空,就是無為法,有為,緣起就是性空,不能於有為法另外跑出一個無為法。
是不是?佛法是不二法門,心境不二,來去不二,生滅不二,智境不二,有為無為是不二。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了解這個道理。他實在弄不清楚,弄不清楚,說:哎呀!佛法真是很難,很難!他一直認為有為法就是有為法,不知道有為法就是無為法。
意思就是說:你現在行住坐臥,跟人家相處在一起,記得!歇即是菩提,那個當下就是本來面目啊!
所以,我們開這個流通處,不是要你賺錢的啊,重點不是在賺錢啊!它像海軍陸戰隊,第一個,它要攻陷人的心,你開流通處,人家來到流通處,是為什麼?是為了要度他,我哪裡有時間,跟每一個眾生都接觸,來跟他交談呢?設101室、設流通處,就是要你度眾生的,他進來,你要用最誠懇的態度對他。是不是?
要用最誠懇的態度對他,讓他印象非常好:文殊講堂的工作人員真的是好!接電話:嗨!要很有禮貌!是不是啊?要了解師父的用心啊!
設101室、設流通處,流通往生被,我把所有往生被的錢,統統放下去助印經典、刻錄VCD,散播到全世界。因為眾生在世的時候,都是慳
貪,很少布施,所以,我們流通處的往生被就定一千塊,不是我拿的,是代替這個亡者做功德,是代替這個亡者做功德,師父把所有的錢統統捨出去。
所以,流通處所有的金錢、往生被的錢、咒輪的錢、101室的錢、法會的錢,統統布施,到現在四年,我們散播到全世界華人的法寶,將近六億,如果加上前面散播台語的十幾億,你想想看,那個流通處怎麼賣呢?你什麼時候才有辦法賺十幾億啊?
所以,要了解師父的用心良苦啊!好!底下;跟工作人員互相勉勵一下。
其性契於「一真」本來清淨「無為」,非是有為造作功用,「性本然故,名」為第十行位菩薩以智波羅蜜為首之「真實行」。以上是十行位。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9-2 08:37
4.十回向位。
回向有三種意義,一、回小向大;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名十回向。
(一)離眾生相回向
經文:「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回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眾
生
離眾生相
回向
。
義貫 :「阿難,是」十行位滿心之「善男子,」
於前十行中「滿足神通,成佛事」軌則「已」(第九行),達「純潔精真」(第
十行一真無為),一切圓成一真,雙超空有,「遠」離「諸」餘「留」之過「患」。
如今登入回向位中「當度眾生」而「滅除」能度所「度」之「相」,即相離相,
無住生心;又須「回」一真「無為」之「心向」於無上大「涅槃」之「路」,
不因離相而落空,不因即相而滯有,此「名」為第一回向位菩薩之「救一切眾
生」而能「離眾生相」之「回向」行。救一切眾生,同時要放下度眾生的念頭。
(2)不壞回向
。
經文:「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回向。」
義貫。此菩
薩「壞」除「其可壞」之度相,「遠離諸」能「離」與所離,入於中道妙義,「名」
為第二回向位菩薩之「不壞回向」。
3)等一切佛回向。
經文:「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
切佛回向。」
此菩薩「本覺」之心佛「湛然」顯現,其本「覺齊」同諸「佛」
所證之微妙「覺」悟,其本覺與此妙覺皆攝入中道,「名」為第三回向位菩薩
之「等一切佛回向。」
(4)至一切處回向。
經文:「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回向。」
義
貫。此菩薩因地之「精真」開「發明」了,其因「地」心即「如佛」果「地」
覺,因地果地攝入中道,「名」為第四回向位菩薩之「至一切處回向」行。
(5)無盡功德藏回向
。
經文:「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
德藏回向。」
義貫。此菩薩於依報之「世界」與正報之「如來」身,皆能令「互相涉入」,正報中現依報,依報中現正報,「得無罣礙,名」為第五回向位菩薩之「無盡功德藏回向」行。(以住此回向,得十無盡藏故。)
(6)平等善根回向
。
經文:「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輝,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義貫。此菩薩入「於」真如理中「同佛」之「地」,且於其「地中各各」事上皆得「生清淨」真「因」,並進而「依」循此等真「因」開「發」光「輝」,而「取」無上大「涅槃道,名」為第六回向位菩薩之「隨順平等善根回向」之行。
(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經文:「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義貫。此菩薩之「真」如平等善「根既」已「成」就,即依性起觀,等觀「十方眾生皆我本性」中事,自心現量。我之本「性」既已如是「圓」滿「成就」,亦當成就眾生,令達一真,絕「不」遺「失」任一「眾生」而不度,注意聽聽他這一句話,這一句就是師父的願,絕不遺失任一眾生而不度,只要有緣,沒有緣當然沒辦法。
所以,有的人說:師父!您為什麼聲音這麼好聽?他這樣讚歎我。為什麼這麼有智慧?我說:很簡單!我一輩子不造口業,以讚歎代替責備,肯用功、
肯學習,感謝你們的讚歎跟支持,就是這樣子。
不過,也是要看情形,是不是?這個人已經不像樣了,你再讚歎他,他已經是非分辨
不清楚了,讚歎還得看時間空間、看人。是不是?「名」為第七回向位菩薩之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之行。
(8)真如相回向。
經文:「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惟即與離,二無所著,名
真如相回向。」
義貫。此菩薩於前位中所修得之不失眾生便是
「即一切法」,一切眾生皆我本性便是「離一切相;惟」於「即」一切法「與
離」一切相「二」者,皆「無所著」,不即不離,超越空有而涵納空有,故得
入於真如之境,「名」為第八回向位菩薩之「真如相回向」之行。
(9)無縛解脫回向。
文:「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回向。」
義
貫。,此菩薩一切所修皆為本有一「真」之「得」、即是如如「所」
成真「如」究竟平等之境,是故無法不如,不如,如就是畢竟空,沒有一法不
是畢竟空,心空,境也是空,這個就是佛的境界。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若說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所以,如來無所說,無說無示無來去,生死涅
槃無距離,就是這個道理。是故無法不如,從而於「十方」界皆證一真界而得
「無礙,名」為第九回向位菩薩之本自「無縛」之無上大「解脫回向」之行。
(10)法界無量回向。
經文:「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回向。」
義貫。此菩薩由於前第八、第九回向位中,所修之「性」與
「德」,體與用,兼而有之,「圓」滿「成」就,故至此位中,一切「法界量」
皆泯「滅」,悉歸一真,此則「名」為第十回向位菩薩之「法界無量回向」之
行
,
5.四加行位。
(1)煖地。
經文:「阿難,是善
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是指前面的。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佛覺用為己
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就是鑽木取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義貫。「阿難,是」十回向位滿心之「善男子,」已
「盡」修「是清淨」無垢之「四十一心」(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
向),其「次」當「成四種妙圓」之「加」功用「行。」此菩薩「即以」如來
密因的如「佛」之「覺,用」之而作「為」自「己」加行之因「心」。當此之
時,其本覺大智火正處於「若」欲「出」而「未出」之際;這境界「猶如」有
人「鑽」木取「火」,而「欲然」燒「其」薪「木」,木未起火前,先有暖相現
前,此「名為」菩薩加行之「煖地」。
(2)頂地。
經文:「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
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就像爬到山頂。
義貫。此菩薩「又以」自「己」加行之因地本「心」,繼續向圓「成佛」道「所」
必「履」之初地昇進;然此時菩薩對於本覺之心彷「若」全部「依」循,又彷
若並「非」全部「依」循(以仍有習氣未除滅故。)此境界即猶「如」人「登」
上「高山」之頂時,其「身」雖已全「入」於「虛空」之中,但其腳「下」仍
舊覺「有微礙」存在(以腳仍著地故),此境界「名為」四加行位菩薩之「頂
地」。
(3)忍地。
經文:「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義貫。此菩薩已達「心」與「佛二」者皆「同」不異,即心即佛,
已「善得中道」妙義。猶「如忍事」於心而不言之「人,非」故欲「懷」之於
心,意思就是很自然的,能夠跟佛的心一樣了,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說:
我擁有佛的心。不是故意的,大悟,無明自然脫落,證無生法忍,不是我讓它
無生,而是悟道,無明自動脫落,自自然然進入無生,而不是刻意的,刻意的
無生變成有生,這個就很難!不修也不對,修還是不對,這個除非大悟,慢慢
來。亦「非」可「出」之於口,是「名為」四加行位菩薩所修證之「忍地」。
(4)世第一地。
文:「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目」就是名,
名字講不出來,名世第一地。」
,義貫。此菩薩於己心修證之「數
量」之多寡、或增減已完全「銷滅」其念,令心無所增減,是名修行,這個就
是大悟的人,他這裡講的統統是悟後,才有辦法這種心。能所雙泯,能緣的妄
想心沒了,所緣的這個外境,統統是空!過一切量,於凡「迷」與智「覺」皆
達於「中道」,沒有迷,也沒有覺,才是真正的悟。如果有人說他迷了,以前
迷了,現在悟了,那麼,現在還是迷,悟迷了,那個悟還是迷。知道嗎?是不
是?說:我悟了,以前迷,現在悟了!你那個悟還是迷。為什麼呢?因為究竟
的悟,是沒有這個悟的,究竟大悟,就沒有所謂迷跟悟,那個都是頭上安頭。
所以,講有所悟,那就要看心境了,是真的悟還是假的,假的悟就用意識的,
以為覺觀就是悟了,其實不是。所以說:悟迷,此悟還是迷。為什麼?迷於悟
啊,真悟,無迷也無悟,慢慢的體會,聽不懂是正常的。於凡「迷」與智「覺」
皆達於「中道」,離於有無兩邊,覺與迷「二」者皆「無所目」(不成對待),
無迷無覺,契入一真,入不二門,是「名」為四加行位菩薩之「世第一地」。
第四節 菩薩十地。
就不得了了,菩薩十地就接近佛了,愈來愈接近佛的境界
了。
1.歡喜地。
經文:「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
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義貫。「阿難,是」四加行位
滿心之「善男子,於」無上「大菩提,善得」親證現量,「通達」自心本覺;
復以自本「覺」融「通如來」妙覺,故能「盡」知「佛」所行「境界」,而得
大歡喜,「名」為初地之「歡喜地」菩薩。
2.離垢地。
經文:「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義貫。此菩薩將九法界之「異性」皆「入」於如來平等之「同」性;即
此「同性」亦是垢故,也是頭上安頭。故「亦滅」之,同異之垢皆盡,「名」
為二地之「離垢地」菩薩。清淨自性,也不能安一個清淨,也不能安一個垢;
也不能安一個異;也不能安一個同,沒有這個東西。所以,悟不悟,就但看你
對這個「無」字參得透參不透?你這個「無」字參得透,就統統解決,三藏十
二部,它的妙就在這個「無」字裡面。
3.發光地。
經文:「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義貫。此菩薩於前修行同異垢
滅,而達於離垢;今離垢之離亦離,你看,連這個離垢的觀念都不行,離垢之
離也離,我已經離垢了,這個離的觀念還是要放下,其實是本來就無一物,哪
裡離跟不離呢?所以,一直講‥‥還是在語言、文字裡面,佛有不得已的苦衷,
就是因為我們不是佛的心境,所以,佛倍極辛苦,要一步一步開導,讓我們向
究竟的圓滿菩提,煞費苦心! 但是,所有的語言,都沒有辦法進入不可思議
的境界,所以,到有一天頓悟:喔!原來如此!其清「淨」達於「極」致因而
光「明生」起,「名」為第三地之「發光地」菩薩。
4.燄慧地
。
經文:「明極覺滿,名燄慧地。」
義貫。
此菩薩之妙「明」盛「極,覺」照彌「滿」十方,光明熾盛,大智如火焰,熊
熊不盡,「名」為第四地之「燄慧地」菩薩。
5.難勝地。
經文:「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義貫。此菩薩所證者
為「一切」地上之「同」相智(總相智)及地前「異」相智(別相智)這個總
相智是講畢竟空,總相智就是一切相統統是空,叫總相智;別相智就是差別因
緣,就是道種智的意思。「所不能至」者,「名」為第五地之「難勝地」菩薩。
6.現前地。
經文:「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義貫。此菩薩由於在此之前,有為之功用已達至極之極難勝,於此位中
「無為」的「真如」之體,其妙「性」本「淨」分「明」顯「露」,初得親證,
「名」為第六地之「現前地」菩薩。
7.遠行地。
經文:「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義貫。此菩薩能窮「盡真如」之邊「際」,悉能知見,「名」為第七地之「遠行
地」菩薩。
8.不動地
經文:「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義貫。此菩薩徹見一切諸法皆「一
真如心」,唯心現量,到這個時候,就是證得萬法唯心現量,唯心現量,統統
是我們的心在作用。凝然湛寂,無動無壞,「名」為第八地之「不動地」菩薩。
9.善慧地。
經文:「發真如用,名善慧地。阿難,是諸菩薩,
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修習,為什麼講修
習呢?修習是對證果來講的,九地是修習位,十地就是證果了,我們常常稱:
十地果位,十地果位,就是這個道理。以,為什麼講修習位呢?它是對十地
來講的,九地叫修習位,十地就是證果位了。
諸位看義貫 : 菩薩於前位中得真如全體顯露,於此位中,則「發
真如」全體之大「用,名」為第九「善慧地」菩薩。「阿難,是諸菩薩,從此
已往」,在「修習」上已「畢」其「功」,出世「功德」亦稱「圓滿」,此後只
論證,不論修,所以,要講到證量,你看看,要十地菩薩才有證量,哪裡有隨
隨便便就可以說:你證什麼果‥‥‥可以隨隨便便讓你亂講嗎?此後只論證,
不論修,修習到此地為止,故「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10.法雲地。
經文:「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義貫。此菩薩以大「慈」心「陰」覆「妙」智大「雲,覆」蓋於眾生本自「涅
槃」之性「海」之上,令得普潤,「名」為第十地之「法雲地」菩薩。
這個法號也很多人命名;這個道場,也很多人叫做法雲寺;徒弟也有人命名叫做法雲。
所以,這個很多,「法雲」,這個名字好聽!是不是?所以,命這個法名,做師父的要很注意的命,很注意的命。
1.等覺。
經文:「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義貫。一切「如來」皆是「逆」涅槃「流」而出,為什麼呢?他不住涅槃,他要度眾生啊,當然逆涅槃流而出。是不是?
涅槃是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他當然就是要出來。倒駕慈航,要度眾生嘛!
入生死海;要不然,眾生怎麼辦?眾生如果沒有佛來示現,我們今天沒有聽到佛法,我們日子怎麼過啊?不要講成佛了,
我們現在每天所過的日子,就是懲罰自己,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不了解生命,生命對我們來講,是一種懲罰
,是一種懲罰!是不是?
佛法就是讓我們了解真正的生命,讓我們不要懲罰自己。倒駕慈航,入生死海,而「如是」十地滿足之大「菩薩」則「順」法性流而「行而至」於無上菩提,佛與菩薩因而得於「覺際」互相涉「入交」接,「名為等覺」菩薩境界。
2.妙覺。
經文:「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我知道你這個看不懂,如是重重,單複十二,「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怎麼解釋呢?「重重」,就是一重又一重一層又一層的階位與修證。
「單」,用單的來算,單數者有七:「乾」就是乾慧地,煖、頂、忍、世
第一、等覺、妙覺,乾、煖、頂、忍、世、等、妙,共七。這是單,那麼,複數,即十數者,共有五: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所以,七加五等於「十二」,單七與複五相加,共為十二種階位
「如幻十種深喻」:就是觀一切緣起如幻,這十種比喻非常非常重要!
如果你什麼事情看不開,就看底下,你所見的一切事情,根本就是如夢幻泡影。指如幻等十種深喻。
十喻是什麼?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化、一切法如焰(如火焰)、剎那生剎那滅,燒。一切法如影、不實在;一切法如響,音的最後叫做響,音響,音響嘛!音的最後,聲音的最後叫做響,叫做音響,音響,說:你有沒有買音響啊?就是這個道理。
一切法如夢(如夢中所見)、一切法如虛空、不實在。是不是?虛空空無一物。如犍闥婆城,犍闥婆城就是(海市蜃樓)、就是太陽光一照,浮現在沙漠的一個假相,意思就是: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其實就是假相,而我們不知道那是緣起的假相,穿不透這個緣起緣滅的假相,不知道它是如夢幻泡影的,不知道。如鏡中像、鏡中顯像,摸不到。如水中月。撈不出來。
所以,你執著所有的房地產、汽車、美貌這些,都會後悔,會後悔!
你所擁有的都會消失,你以為在這個世間,生滅無常的世間,要搞出什麼,就是錯誤的觀念,你搞不出任何東西,諸法本空,念一下:如幻、如化、如焰、如影、如響、如夢、如虛空、如犍闥婆城、如鏡中像、如水中月,這十種比喻體會得出來,就大悟!
如是十喻皆比喻一切諸法不可得,大悟,悟到什麼呢?一切法不可得。
無能取所取故,如是觀了,能所垢盡,心明智現。
「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奢摩他」,翻譯成中文叫做止,即是定體,是菩薩所自住。「毗婆舍那」,
觀,即觀法或觀智。譬如說:我們不淨觀、數息觀、因緣觀、無我觀、空觀、苦觀,不淨、苦、空、無常、無我觀,要觀照。世間之凡夫、乃至外道,亦有修定(止)者,但「毗婆舍那」觀則為我佛如來之所特有者,不與外道、凡夫共;也就是說:種種「毗婆舍那」妙法皆是佛教的特色、所以,觀,所以,我們要觀照觀照。
特殊教法,或特殊智慧;菩薩以修習如來所傳之如是珍貴觀智,故能破惑證真,修斷三流,三流就是(欲流、有流、無明流),欲流、有流,這統統是界內的;無明就是指塵沙方面的,菩薩在斷的。
出二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諸外道,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亦不能斷少分惑,仍在三界之中,因為他們只「有定無慧」,無有如來所傳之慧觀,故不能開真實智慧,因此無定慧等持力,用以破無明等諸惑。
菩薩以自住「奢摩他」定體,而修習「毗婆舍那」,起觀慧之用。
「奢摩他」如武士本身之武術功夫;「毗婆舍那」如寶劍。有功夫加上寶劍,當然就可以斷了!有功夫、有寶劍,於斷煩惱即得自在。
如是十喻皆比喻一切諸法不可得,大悟,悟到什麼呢?一切法不可得
。無能取所取故,如是觀了,能所垢盡,心明智現。底下,「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奢摩他」,翻譯成中文叫做止,即是定體,是菩薩所自住。「毗婆舍那」,
觀,即觀法或觀智。譬如說:我們不淨觀、數息觀、因緣觀、無我觀、空觀、苦觀,不淨、苦、空、無常、無我觀,要觀照。世間之凡夫、乃至外道,亦有修定(止)者,但「毗婆舍那」觀則為我佛如來之所特有者,不與外道、凡夫共;也就是說:種種「毗婆舍那」妙法皆是佛教的特色、所以,觀,所以,我們要觀照觀照。
特殊教法,或特殊智慧;菩薩以修習如來所傳之如是珍貴觀智,故能破惑證真,修斷三流,三流就是(欲流、有流、無明流),欲流、有流,這統統是界內的;無明就是指塵沙方面的,菩薩在斷的。
出二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諸外道,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亦不能斷少分惑,仍在三界之中,因為他們只「有定無慧」,無有如來所傳之慧觀,故不能開真實智慧,因此無定慧等持力,用以破無明等諸惑。菩薩以自住「奢摩他」定體,而修習「毗婆舍那」,起觀慧之用。「奢摩他」如武士本身之武術功夫;「毗婆舍那」如寶劍。有功夫加上寶劍,當然就可以斷了!有功夫、有寶劍,於斷煩惱即得自在。
義貫。於「是種種」菩薩「地」位中,菩薩「皆以金剛」
三昧力「觀察如幻」等「十種深喻」(如幻、如化、如焰、如影、如響、如夢、
如虛空、如犍闥婆城、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萬法都是這樣子,你有所追求,
就一定有所苦,歇即是菩提,看看誰能放下,執著就是痛苦,愈執著就是愈痛
苦,愈放得下就是愈快樂,快樂、痛苦在一念之間。菩薩於自住之「奢摩他」
定體之「中,用諸如來」所傳、不共凡外之「毗婆舍那」慧觀,以為「清淨修
證」如是十種深喻之觀,「漸次深入」無上智慧。「阿難,如是」
正修「皆以三
增進」(除其助因、刳其正性,違其現業)為深固正因「故,善能成就」信、
住、行、向、四加行、地、等覺「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凡「作」如「是觀」
察如是了知者,名為正觀;若」作「他觀者,名為邪觀。」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10-31 11:12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12-30 17:55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中华佛典宝库
http://www.fodian.net/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http://www.cbeta.org/
净空老法师弘法音像网站
http://www.amtb.tw
净空法师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amtb.tw/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6-2-20 14:17
南无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南无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南无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乾隆大藏经
http://www.qldzj.com.cn/
净空法师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amtb.tw/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