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外道梵志因中有果。優婆塞戒經講錄28.1-29.5 白話解釋 wiki [打印本頁]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5-8-31 21:10
標題: 外道梵志因中有果。優婆塞戒經講錄28.1-29.5 白話解釋 wiki
外道梵志因中有果。優婆塞戒經講錄28.1-29.5 白話解釋 wiki

(28-1)此處再辨因緣生(28-2)石中有金性,是梵志所說,即因中有果說。尼拘陀樹、即菩提樹,此樹甚大,略與廣東榕樹相似。此樹之子甚小,小子內有大樹,亦即因中有果。(28-3)人眼患病,或覺燒疼,或覺有星障(28-4)彼謂眼中本有火與石(28-5)燒即是火,障即是石,亦即因中有果(28-6)若謂好眼已有火石,尼拘陀子已有尼拘陀樹,所以因即是果,此與事實相違!子小樹大,是因細果粗,如何子即是樹?(29-1)又若眼好時即有火者,何以眼不被燒?(29-2)眼好時即有石者何以眼不被遮?彼執有定性,故說有即永有,無即永無,此近數論派所說。如此則無生滅,(29-3)無生、則與因緣和合本無後有之事實相違(29-4)無滅、則與金合水銀金即滅壞之事實相違。且既已有金,則不必說性;既說是性,不能說即是金。如礦石不能作金用,以非金故。梵志之說與理相背,是故若說眾生定有菩薩性者,則為外道;以有善業因緣和合始有菩薩性故。(29-5)欲心、即願欲之心。發菩提心,即發菩提之願。欲、即志願得菩提之心,以此即名為菩薩心故。不可謂眾生定有菩薩性,要成佛方得名菩提,要發心方名有菩薩性。雖無有決定性,若一發欲得菩提之心,則無論男女長幼,即皆為有菩提心之菩薩。


(28-1)此處經文再次分辨判別菩薩性是因緣所生。
(28-2)礦石之中含有金子的性質,
(28-3)人的眼睛如果染患了角膜炎等疾病,或是會覺得眼睛像火在燒一樣疼痛,或是覺得眼睛好像被星星一般的小石子遮障住了。
(28-4)外道梵志因中有果的錯誤見解會說:「健康的眼睛中本來就有火和石」,
(28-5)眼睛患病會覺得眼睛像火在燒一樣疼痛,這是因為眼中本來就有火的性質;眼睛患病會覺得眼睛好像被星星一般的小石子遮障住了,這是因為眼中本來就有石的性質;也就是因中有果的道理。
(28-6)如果說好的眼睛之中已經有火和石的性質,
(29-1)又如果說眼睛好好的時候就有火的存在,
(29-2)眼睛好好的時候就有石的存在,為何眼睛不會被遮障?
(29-3)外道梵志說的無生、則與因緣和合:本來沒有後來因緣和合生起而有 的事實相違背,
(29-4)無滅,則與金子調合水銀之後,金子就會消滅散壞 的事實相違背。
(29-5)欲心,就是願望欲求的心。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