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如何具足持咒最重要的是信心、專心、恆心、和慈悲心?
[打印本頁]
作者:
乘谢
時間:
2015-8-31 12:28
標題:
如何具足持咒最重要的是信心、專心、恆心、和慈悲心?
请问大宽师父:如何具足持咒最重要的是{信心、專心、恆心、和慈悲心}这四种心呢?
作者:
水
時間:
2015-11-3 22:59
我觉得最重要还是要有恆心
作者:
kkpig01
時間:
2015-12-17 22:15
從願力做起吧,時常思考眾生有形無形的業力包括自己,
感受世間八苦之下的眾生或自覺或不覺的各種造作,
從這中間體悟到貪嗔癡的可怕,七情六慾的一場大夢,
把感受化做精進與忍辱,在精進與忍辱上面自然會產生一股願力,
感受愈深愈細自發的願力愈大,
那信心、專心、恆心、和慈悲心以及其它種種心 在願力的作用下,
就會變成一種心,也不會覺得有 信心、專心、恆心、和慈悲心以及其它種種心 的分別心作用了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9-3-8 12:04
1)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云 :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
欲誦持者
。
於諸眾生起慈悲心。
先當從我發如是願 :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會無為舍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湯 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 地獄自枯竭
我若向餓鬼 餓鬼自飽滿
我若向修羅 惡心自調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發是願已
。
至心稱念我之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
。
然後即當誦此陀羅尼神咒。
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爾時大梵天王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菩薩言。善哉大士 我從昔來經無量佛會。聞種種法種種陀羅尼。未曾聞說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
唯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
。我等大眾願樂欲聞。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作如是問。汝今善聽吾為汝等略說少耳。
觀世音菩薩言 :
大慈悲心
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
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
大梵王言。我等大眾今始識此陀羅尼相貌。從今受持不敢忘失。
2)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云 :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
佛心者,大慈悲是
;
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
3) 華嚴經
a)賢首品第十二之一 云 :
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之功德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等
。
b) 梵行品 第十六 云 :
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
,
初發心時
即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
c) 初發心功德品 云 :
佛子!
菩薩摩訶薩不齊限
,
但為供養爾所佛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為供養盡法界、虛空界,不可說不可說十方無量去、來、現在所有諸佛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發是心已 :
一)能知前際一切諸佛始成正覺及般涅槃,
二)能信後際一切諸佛所有善根,
三)能知現在一切諸佛所有智慧。
四)彼諸佛所有功德,此菩薩能信、能受、能修、能得、能知、能證、能成就,能與諸佛平等一性
。
何以故?
此菩薩
一)為不斷一切如來種性故,發心;
二)為充遍一切世界故,發心;
三)為度脫一切世界眾生故,發心;
四)為悉知一切世界成壞故,發心;
五)為悉知一切眾生垢淨故,發心;
六)為悉知一切世界三有清淨故,發心;
七)為悉知一切眾生心樂煩惱習氣故,發心;
八)為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發心;
九)為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發心;
十)為悉知一切眾生心行故,發心;
十一)為悉知一切眾生三世智故,發心。
以發心故 :
一)常為三世一切諸佛之所憶念,
二)當得三世一切諸佛無上菩提;
三)即為三世一切諸佛與其妙法,
四)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
五)已修三世一切諸佛助道之法,
六)成就三世一切諸佛力、無所畏;
七)莊嚴三世一切諸佛不共佛法,
八)悉得法界一切諸佛說法智慧。
何以故?
以是發心,當得佛故
。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