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楞嚴經重點提示(6)-慧律上人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8-28 17:41
標題:
楞嚴經重點提示(6)-慧律上人
1.審度六根功德優劣。
經文 :「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惟八百功德。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
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
楞嚴經義貫
: 「阿難,汝」應「復於」六根之「中,克定」諸根之「優劣」之性能,「如眼」之功能為能「觀見」,自身之「後」方為「暗,前」方為「明」,在身之「前方」則「全」看得「明」白,在身之「後方」則「全暗」而完全看不見,然「左右」兩「旁」亦能「觀」看得到,故「三分之」中有「二」分可看得到,「統論」眼根「所」能「作」的,其「功德」並「不」完「全」,以「三分」而「言」,眼根之「功」德中,有「一分無」功「德」可顯示,「當知眼」根「唯」有「八百功德」。
「如耳」根之聞性,可「周聽十方無遺」,聲塵有動靜二塵兩種,耳根聽聞「動」塵(有聲之聲)之時,「若邇」若「遙」就是(或近或遠)皆能得聞;至於聞「靜」塵(無聲之聲)時,則了「無邊際」界限,「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根「齅聞」之功德,則「通出」息與「入息」兩者皆有嗅聞之功能,鼻聞之功雖「有出有入,而闕」少「中」間「交」接時的短暫中止,那時即不能嗅聞,故「驗於鼻根,三分」之功德「闕」了「一」分,「當知鼻」根「惟」有「八百功德」(出入息各得四百功德)。
「如舌」根能以言語「宣揚」道理,能究「盡諸世間」及「出世間」之「智」
慧;「言」語雖「有」地「方」之「分」別,然「理」則「無窮盡」,無有地域之拘囿。「當知舌根」能「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身」根之「覺」知「觸」塵,能「識」別「於違順」二塵,觸塵若與身根如意」根於「默」然無言中可「容」包一切法,「十方三世」中,「一切世間」 ,念了這一段,最重要的是告訴你:耳根還有舌根還有意根是殊勝慧;「言」語雖「有」地「方」之「分」別,然「理」則「無窮盡」,無有地域之拘囿。「當知舌根」能「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根之「覺」知「觸」塵,能「識」別「於違順」二塵,觸塵若與身根如意」根於「默」然無言中可「容」包一切法,
相「合時」即「能覺」知,相「離」之「中」即「不」能覺「知」,根塵相「離」時算「一」份功德,根塵相「合」時算「雙」份功德,故加起來共有三份功德,每份各有四百功德,如是「驗於身根」則「三分」之中「闕」了「一」份(以根塵相離時不能覺知,故少一份功德),「當知身」根「唯」有「八百功德」(根塵相合時雙份乘以四百)。
如意
根於「默」然無言中可「容」包一切法,「十方三世」中,「一切世間」
及「出世間法,惟聖」人「與凡」夫境界之法,「無不」能「包容」,且皆能窮「盡其涯際,當知意根」能「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念了這一段,最重要的是告訴你:耳根還有舌根還有意根是殊勝慧;換句話說:在娑婆世界,要以耳根最為精明。所以,為什麼勸大家要多聽經聞法?就是這個道理。
換句話說:在娑婆世界,眼睛瞎掉的人雖然是不幸,但是,比耳朵聾的人更幸運!
站在聽經聞法的角度來講,一個人耳朵聾了,這一輩子就幾乎跟佛法無緣。佛經雖然可以用眼睛看;但是,沒有經過大善知識的指引,是悟不出來的,是絕對沒有辦法的。
所以,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就是你用盡一切世間的聰明,都沒有辦法,都解不開的,因為那個不是意識的東西,那個是超越一切相。所以,我們很幸運的,眼睛也能明亮看經典;耳
朵也能聽經聞法,恭喜諸位!
所以,有時候,我們對父母親很不滿的時候,有時候會發脾氣,對不對啊?
一個法師五十五歲,他的媽媽有時候個性會稍微很奇怪,常常生氣,有時候,我去照照鏡子:嗯!不錯!給我們長得這副臉,也不錯!是不是啊?眼睛有正常,耳根也正常,那算不錯了,還是感恩父母親!就是要觀照一下,觀照一下。所以說:諸位能夠坐在這個地方聽經聞法,這可是修百千萬億劫的。底下,所以,審度六根功德優劣,娑婆世界以耳根最利。
2﹒入一解六。
入一就是:你只要用一根去參,參透了,
那麼,六根的煩惱全部都解脫。
因為眼、耳、鼻、舌、身、意,雖然有六,但是,同一個心,眼睛看什麼事情,這些起愛恨、煩惱,還是那一顆心;耳朵聽聞音聲起煩惱,還是這一顆心。
所以,所有的執著、分別,其實,都是同一顆心,雖然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分,其實,都來自於那一顆同樣的心。所以,入於一根,只要你參得透,
譬如說:眼睛,見一切色,了解色即是空,也能體悟:
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行一行,名為佛行;不住一法,名為正法,馬上就單刀直入的
。
禪宗,一念之間就可以證悟,只要你悟,只要你慧根夠。
所以,禪宗祖師有一句話說:一等是學,直須無學,一等是學,你真正要體悟佛的最上乘嗎?一等是學,直須無學,當下就證悟無生,無學就是不須要學了,就畢業了! 你真的要了解佛的涅槃妙心,如如不動的妙心嗎? 一等是學,直須無學,沒有任何好討論的,
所有的語言、後天的學習,這些都是意識型態、都是經驗。
你要恢復你本來的面目嗎?單刀直入,徹底放下;這一句也是方便說,本來一如,不須要放。如果我們也能夠這樣子,入於一根,了悟色即是空,受想行識也是空,地水火風空見識,都是周遍法界,都是平等,我們就能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3﹒一與六皆由於妄
。
為什麼妄呢?在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一加一等
於多少?二,這叫做意識型態,意識型態,這個就是由眾生的意識型態、觀念,產生一加一等於二,二加二等於四,這個大家都知道。
現在要進入佛法的領域了,佛法的領域就不是這樣子了,不是一加一等於二;佛法的領域是開始進入:一從哪裡來?這個要進入佛法的領域了:一從哪裡來?一從哪裡來?嗯?好!一從觀念來;一從意識心來;一從全世界認同來;一從文化來;一從大家公認來;一從全世界都存在來;一從無變成有,本來沒有一,是大家假設,一從假設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從假設來,因為我們習慣於意識型態,所以,一本身就是妄,徹底的妄。所以,佛法講的一,跟世間人講的一大不相同!佛法講的一不是觀念,是絕對的清淨自性,叫做一。
世間人講的一二三四,那個一是後天學習的意識型態,為了方便語言描述一個數字,所以,一與六皆由於妄。所以,唯有佛陀是大悟的聖人,了解一是妄,六還是妄。為什麼?父母未生我們,本來的面目,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本就不存在;現在存在也是幻,只要你了幻即離,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你知道生命、宇宙是一種幻覺,記得!放下就成正等正覺。我們就是多一層煩惱,多一層執著,多一層分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我們頭上就是安頭。
第4﹒攬諸塵結六根
。
就是我們這個眼耳鼻舌身六根,都是由色聲香味觸所構成的,換句話說:都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我們這個色身也是這樣,佛陀所講的,不是像現在的化學家分析得那麼詳細,他只是簡單的分列地、水、火、風、空、見、識,現在的科學,原子或者是分子,化學的元素可以分析到好多個,幾十個、上百個。對不對?佛陀當時在世,並沒有這樣子,而是約略的,譬如說:我們這個色身,離不開地、水、火、風,但是,如果以現在的科學家、化學家來講的話,我們這個色身的元素就很多了,碳、鉀、鏻、鈣等等,、胺基酸,種種種種的化學元素,就比佛陀講的更複雜了!我們結著種種的地水火風、諸塵:色聲香味觸,這些結為六根,就是六根離不開地水火風。
第5﹒叫做離塵無結
。
「塵」就是外境。我們離開了外境,心就不會打結,一般眾生就是:境界來引起內心,「結」就是煩惱,離塵無結,離開這個外境,眾生就沒有這個結,我們所有的煩惱,就是因為外境所引起的,這是指凡夫;聖人,根、塵全部都放,六根空,境界也是空。
第6﹒證不依根。
這個「根」是意根,就是你要證入佛的大圓滿覺智,不能用生滅意識的根,要用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才能夠修成正果,要有內證的功夫。這個根是指意根,就是指第七意識,就是生滅意識心的意思。
第7﹒離塵無體即斷滅,豈可為因?
離塵無體就是沒有永恆,沒有實體,離開
了這個外面的塵,就無體、就斷滅了。
意思就是:外面的境界,引起我們內在裡面的煩惱,其實都是剎那生滅‥‥‥它不是心的體性,心的體性是永恆存在的
。豈可為因:怎麼可以拿來當作修行的本因呢?
修行的本因、下手處,應該從內觀,觀真如自性,從不生不滅,如如不動的心性下手,為何在這個外境,或者是意識心打轉呢?這個意識心離塵無體啊!
譬如說:看到一朵花,產生喜愛,一直貪;看到一個名牌,一直喜愛,在佛的角度來講,證悟的角度講,這個貪心是多餘的,頭上安頭。
我們清淨自性本來是沒有貪,我們看了這個境界,引發出這個貪念出來,變成我們清淨自性的累贅。譬如說:你恨一個人,這個人恨的這個念頭,一直卡在心性裡面,而佛陀告訴你說:不相在,你所恨的對象,他不存在,你用的就是塵引起來的煩惱,其實,這個煩惱無體,它剎那生滅‥‥‥雖然有記憶,可是,它不是我們如來藏性,是如來藏性受到境界的風一吹,起的多餘的煩惱,所以,我們給自己壓力,給自己負擔,佛同情眾生。
第8﹒擊鐘驗聞性不斷。
今天如果你悟了,一下子就進入佛的領域!
聽經聞法在於明心見性,用見性的心來念佛,所有的佛都是真如自性佛,要往生極樂世界,易如反掌,不再煩惱,所有的念,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所有的心性,就是一心不亂了。
好了!眼睛統統看這裡,開始要驗‥‥‥驗明正身,要檢驗我們的本性出來,你要能夠回光返照,這一剎那之間,就頓悟、契入佛的領域;要是這裡聽不懂就沒辦法,要注意聽!好!佛叫所有的弟子統統集合,叫阿難:阿難!你去撞鐘。
阿難就去撞這個鐘,咚
~~~這個鐘響了,佛就問:聲否?有沒有聲音?
比丘就回答:有聲!有聽到聲音。
這聲音慢慢慢慢消失以後,佛陀就問:聲否?有沒有聲音?
徒弟都說:沒有聲音。
佛陀再叫阿難去撞第二次,阿難又跑去那個鐘的旁邊一撞,咚~~~佛陀再問:有沒有聲音?
他說:有聲音!大家都回答有聲音。
等到這個聲音消失了,漸漸漸漸,聲音慢慢小了,佛陀問:聲否?有沒有聲音?
所有的人回答都說:沒有聲音。
好!佛陀再叫阿難,再去撞第三次,阿難又跑到鐘旁邊去撞第三次,咚~~~佛陀就問:聞否?有沒有聞到這個聲音?聞否?
他說:聞!有聞到聲音。
等到聲音消失了,佛陀問:聞否?所有的弟子都答:不聞!
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沒有聽到?佛陀再叫阿難再去撞一次,阿難就跑到鐘的旁邊再撞一次,咚~~~沒有聲音,佛陀就問:聞否?撞鐘的時候,聞,所有的人都聽到,聞。等到聲音消失了,佛陀再問:聞否?聽聞的聞,大家都說:不聞!這個就完了!
佛陀說:不聞?那聞性就跟聲音跑掉了,我再撞下去,你怎麼能夠再聽到呢?聞性都沒有了!是不是?聞性都跟這個聲音跑掉了,再撞,你怎麼聽得到?就是聞性沒有跟著塵跑掉,你知道嗎?
好!用那個撞鐘的聽不懂,看這裡,這裡一個關鍵,我要撞了,聲否?有聲,這個就是塵。聲音消失了,聲否?沒有聲。對不對?
再撞一遍,聲否?有沒有聲音?有!有聲音。聲音消失的時候,聲否?沒有!沒有聲音。
再來,聞否?你的聞性有沒有起作用?聞啊!
有聽到聲音啊;聲音消失了,沒有聲音,佛陀問:聞否?所有的人都答錯,都:不聞!這個還是聞啊!為什麼?聞到什麼?聞到寂靜嘛,一片寂靜聲嘛!
意思就是:我們這個根,不管聲音有沒有,它統統在聞
。你知道嗎?如果說:這個聞性跟著聲音跑掉,不聞,不聞,下一次再
撞,你怎麼聽得到呢?聞性跑掉了!是不是?
所以,聞性從來沒有跑掉,聞性就是我們的清淨自性,一直在作用,一直在作用
‥‥‥好!換句話說:
我們如果不隨著外在的聲音起心動念,如如不動,那個就是我們永恆的心體。而這個心體,每一個人都具足,我們卻被外面的境界‥‥‥譬如說:耳朵聽好聽的,歡喜;耳朵聽難聽的,憤怒,好聽是外塵;難聽也是外塵,我們就是完全被聲音拉出去,心光被它束縛,心的智慧、光明,完全被這個塵綑死了,所以,我們不得自在
。
所以,再回來,這個鐘一撞,聲否?是問塵,塵,外面的塵,這個塵慢慢慢慢的消失,是不是啊?這是塵,一個是有聲,一個是無聲,這個是塵。而聞性不一樣,有聲也是聞;沒有聲,還是聞啊!
聞性並沒有跑掉,我們的如來藏性,從來沒有消失,但莫隨這個外面的塵起心動念,心不要跟著外境跑掉了,
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了知一切如夢幻泡影,塵自生滅,自性不動,那你就找到本來的面目了
。
所以,聞否?繼續聞。好!諸位!如果這樣還不能體悟,眼睛看,眼睛看,睜開眼睛,見否?見!把眼睛閉起來,見否?啊?見啊!當然見啊,見到前面一片漆黑嘛!是不是?眼睛張開來,見否?當然見一切相啊!眼睛閉起來,見否?當然見啊!見到眼睛黑黑,前面一片黑,
見性一直不動,見性一直在作用,無關於根跟塵,眼睛看得到也好,看不到也好,清淨自性都在作用啊
!是不是?
這樣聽得懂嗎?嗯?到底是真的還是‥‥‥怎麼兩眼無神呢?所以,一般人都認為說:眼睛睜開來叫做見,看得到;眼睛閉起來叫做不見,是錯的。知道嗎?所以,無關於外面的境界,無關於外面的境界,眼睛睜開來,見否?見!為什麼?清淨自性在作用。眼睛如果瞎掉了,見不見?還是見啊!
眼睛瞎掉了,是眼根壞掉,心性沒
有壞啊!你去問一個瞎子,統統看不到的瞎子,那一些按摩的瞎子,你問他:你見到什麼?他就會跟你講:我「見」到前面一片漆黑。
那還是在見啊!是不是?只是沒有相而已。
所以,眼根壞掉,不影響到我們的心性的。是不是?眼睛睜開是見,閉上還是見,見到一片漆黑嘛,統統見!意思就是說:見性無關於塵,無關於根,你體會得出來嗎? 不要一直亂點頭,可是,兩眼無神。是不是?
如果你也能夠體會到,我們的心性,無關於六根,也無關於六塵,六根、六塵、
六識,完全都是心在作用,我們就證悟到萬法唯心現量,所有的法,都是你自己在起心動念,境界本不存在,唯心無境,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底下那一句怎麼背啊?一切唯心造,答對了!
這個就是這個道理。境無好壞,也沒有善惡,對錯、是非,仁者自生分別,就是因為你自己無明,卡在某一種無知的觀念裡面,一直用自己的觀念在學佛。由於我們無明所建立的三度空間,和時間、空間,因此我們在這裡面,一直認為某一種東西存在,而事實上,諸法畢竟空寂,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心如如不動,就是如來,
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根、塵、識,俱不可得,一十八界都是如來藏性。我們就知道,睜眼也見,大悟;閉上眼睛還是悟,大悟的人,從來就不迷。
有一個人跑到文殊講堂來,這個年輕人有學一點佛,我剛好下樓梯來,這個年輕人講話有一點傲慢,那個臉看起來就有一點不順、不暢。我剛好要下來吃飯,電梯門一開,他說:你是慧律法師?我說:嗯!據說你是大悟?我說:我從來
不迷,哪來的悟?
他認為有一種東西叫做悟,我跟他講:我從來不迷,哪來的悟呢?悟是對迷講的,迷是對悟講的。是不是?
如來藏性,哪來的悟跟迷呢?絕對的東西,沒有迷跟悟的東西。是不是?
你安上一個悟,你還是迷啊,不容許你安插任何的知見。
所以,心境是不二的;善惡是不二的;有為無為是不二的,生滅、不生不滅是不二的。所以,我們應當了解佛的用心,入於佛陀的大寂滅涅槃海,對境寂然,常不離佛,什麼是佛?你對一切境界,能夠進入平等的心性,就是這麼一回事情,不要頭上安頭,不安一個善,不思惡;不安一個對,不安一個錯、來去、增減。
所以,禪宗真的是很厲害:令心無所增減,是名修行。一百分!一百分,這禪宗每一句話都是一百分,令心無所增減,是名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意思就是:我身上放十塊錢,跟我身上擁有十億,心情是一樣,十塊錢是空,十億還是空;十塊是無常,十億還是會無常;十塊錢,我臨命終帶不走;你身上擁有十億,還是帶不走。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世間什麼統統是短暫讓你用一下,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所以,佛陀在《圓覺經》裡面告訴我們:怎麼樣能夠最快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陀在《圓覺經》裡面那句話,你要背起來:
恆觀四大無我,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哪一個人能夠最快成就佛呢?就是恆觀二十四個小時,都知道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我,你為什麼要貪?為什麼要瞋?
當時候我在建講堂,在建講堂,各個地方匯款過來,因為款不夠,要去貸款。
有一個居士說:師父!現在股票上萬的啦,去投注股票,一下子‥‥‥客家人講:(客語)就發了,一下子就發了,(客語),客家人叫我去投注股票。你想想看,每一個人的心情不一樣,雖然我為了這個講堂,我想:我難道每天去打開股市,三塊一買進,三塊二賣出,四塊五買進,六塊五賣出。是不是啊?這樣子心情:﹏~︶\_/﹋\放下,放下,統統放在銀行,放在銀行,統統放下,放下。
當然,我是出家啦,我是這樣告訴你,我們立場不一樣,你們是在家嘛,偶爾做一做,偶爾做一做,我們知道,小股、大股、水餃股,很多人在做這個,是不是?我們沒有意見。如果像我的話就不一樣,我們是出家修行,不沾染這一些,與其我花費在這個地方,不如我專心來弘法利生,而且出家人碰這個東西也不好,人家也會毀謗。所以,我從頭到尾都不碰這個東西。
好了!諸位看【卷五】。
解結。
要怎麼樣解開這個結呢?
1﹒生死之結,生死的煩惱結,在於六根
。
因為六根對六境,現在六根是我們的生死之結,也是我們解脫的地方,你現在見一切相,
都了知一切相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它是緣起無自性
。
第2.根塵同源,猶如交蘆。
根跟塵,其實來自於一個如來藏性,六根是空,六塵還是空,其實都是如來藏性。猶如交蘆,交蘆就是它只是緣起,緣起如幻,整部大藏經就是四個字:緣起如幻,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生滅;所有的緣起統統是無常,它就像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
所以,記得!我們這個世間,是不實在的世間,六祖講:
萬法無有真,離假一切真
。交蘆就是緣起,什麼叫交蘆呢?三根蘆葦這樣,一、二、三,看這邊,蘆葦就這樣子放著,緣起就這樣子,抽
掉一枝,二根就倒了!你說哪一根功德最大?哪一根支持哪二根呢?沒有!同時,緣起嘛,三根,一、二、三,放著,它就穩得住了;隨便抽掉一根蘆葦,二枝就倒下來了,緣起,它就這樣子,空無自性。
第3﹒交蘆中性,空有俱非,解因次第,六解一亡。
交蘆中性就是空無自性,就是緣起,就是空性的意思。
交蘆中性,如果要討論它,空有俱非,你講空,它卻是緣起,三枝蘆葦頂在那個地方;你講有,當體即空,扯掉一根,統統倒!講空也不對,講有還是不對,講有的話,它本身是性空;講空的話,那就壞緣起。對不對?它又是不離緣起。
所以,佛法它就這樣子,空有俱非,解因次第,解要懂得有所次第。六解一亡,六根只要隨用一根,證悟到如如不動的心性,這個心性,眼、耳、鼻、舌、身、意,統統解脫!
第二節,開示圓修之門。
1.綰巾示解結次第。
佛陀把這個巾拿起來,把這個巾拿起來,解結,打一個結,打一個結,打一個結。
是不是?這是什麼?佛弟子就說:這是結!連續打了六次,說這個是結,第一個是結,第二個是結,第三個是結,第四個是結‥‥‥注意看這裡,打了六個結,天人所供養佛陀的一條手巾,佛陀打第一結,佛陀問:這是什麼?他說:這個是結。然後,這個沒有拆掉,打第二個,佛陀說:這是什麼?他說:這個是結。然後,連續打了三,都說是結;四,是結;五,是結;第六個是結。佛陀打完了這個六結以後,雙手拉開來,從右手邊拉一下,問弟子說:弟子們!這樣能夠解得開這個結嗎?弟子們都說:沒有辦法!
然後,佛陀又把這個六個結的手巾往左邊一拉,佛陀就問了:這樣能解開這個結嗎?弟子們都回答:沒有辦法!
那如果要打開這個 結,從哪裡打呢?從結心打開,從這個結心,開了!
所以,往右邊拉不開,往左邊拉不開,從這個結心就打開了。所以,修行要在心性上下功夫,要在心性上下功夫,拉左邊,著空也不對;拉右邊,著有還是不對。
2﹒
六結雖異,一巾所造
。
這六結就是六根,六根雖然不同,可是,都是那個心所造成的,都是同一個如來藏性。第3﹒六解一亡,這六個結雖然不同,只要你進入一根,見到真如不生不滅的自性,你的煩惱徹底打破無明,六根統統解。
證悟了,眼看任何東西,耳聽聞任何東西,統統解脫!
若無諸結,即無彼此;勞見生狂華,勞見就是眼睛疲勞了,看到虛空當中有華,我們現在就是這樣子,我們現在就是這樣,以為有一個人生,而佛陀說:
不相在
,
這個相,它不存在
,我們以為實在是有一個這樣的人,怎麼會沒有呢?
佛陀說:有那個人,他是緣起、是生滅、是變化、不實在的,你所看的東西是錯覺,是錯覺!我們不懂得錯覺,由於妄想、無明,又沒見性。所以,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如來藏性當中,而不知道,以為有一個真正的來去、增減、生滅,好像有一個人生,有種種的宇宙。
所以,在座諸位!你要了解,科學的終極點是精神,不是物質,無論科學家怎麼樣子的去往外太空,怎麼樣去追尋,人生始終不能美滿,因為精神領域不是靠物質世界來解決的。精神領域雖然不能離開物質世界,但是,但看一直發明種種的儀器、飛船,你這樣子一直飛到外太空,佛陀講的:所有的宇宙,都不能離開地水火風空見識,周遍法界嘛!所有的星球都是一樣,元素雖然有所不
同,引力也許不同;地球或者是星球的溫度,也許不同;如果有生長植物,也不同,因為地心引力不同嘛!如果在外星球看到的人類,就不是像我們長得這樣子了。
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樣。
就算人類在外太空發現了動物,一定跟地球不一樣,這完全是看地心引力,地心引力它會影響鈣質,影響鈣質的循環。譬如說:一個人,把他送到外太空去,送到外太空去,他這兩條腿,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半年,他下來以後,他要復健,因為在無重力狀態,他的鈣質沒有辦法循環,所以,他這兩條腿會報廢。因此他在這個外太空裡面,他一定要跑步,一定要跑步,一定要運動,在太空艙裡面,他一定要運動,不這樣運動,他這個骨骼的鈣質沒辦法導電,沒有辦法導電
。我們現在就不須要,在地球上,因為我們有地心引力,我們只要直立站著,吃下東西,我們稍微運動一下,它這個循環系統就自然。在無重力狀態的外太空,如果不跑步、不運動,這個人他就會萎縮,就會萎縮。如果一個人沒有重力設備,這個人在外太空一年、二年、三年,他就會像魚,魚,水中游的魚,他這個兩條腿就漸漸失去功能,因為他是浮在虛空的,不需要兩條腿去走;兩條腿長久不走的時候,這兩條腿就是多餘的。
在外太空,譬如說:觀想一下,我們今天進來講堂,它是因為有地心引力,所以,你站在地上走進來,如果今天講堂是在外太空,諸位!你兩條腿統統會報廢,因為他是浮起來,浮起來就變成用二隻手,你知道嗎?滑的,用滑的。腿因為不能作用,久而久之,它就是一直萎縮‥‥‥因為沒有重力、沒有引力,它就一直萎縮。為什麼?因為鈣質沒辦法疏導,沒有辦法補給這個鈣質,沒有辦法補給這個鈣質,這個骨頭就一直萎縮‥‥‥後來就變成一隻魚,人兩條腿就完全消失,完全消失!
好!佛陀告訴我們:無論我們去外太空怎麼樣的去尋找,始終不能離開緣起緣滅的道理,還是生滅無常,還是緣起緣滅。
所以,盡法界就是一大緣起,這個《華嚴經》講的,叫做無盡的緣起,每一個星球,道理都不能離開佛陀所講的:緣起緣滅、生滅無常,都沒有辦法離開,因為這是共業所感的一個宇宙。
所以,科學的終極點是精神,不是物質,所有科學家的發明,都是為了要舒緩我們精神壓力,但是,因為他們沒有學佛,往外一直推,一直推,棉被發明最好的;房子愈蓋愈好;冷氣愈做愈好;車子愈做愈好,這些科學的發明,都是滿足人類精神上的需求;但是,因為沒有大悟,不能覺悟到空無自性,所以,欲求不滿,就一直發明‥‥往外‥‥等到科學家的發明到終極點的時候,會發現:起點就是終點,起點就是終點。
所以,美國一個科學家,一個美國科學家,華裔的科學家,非常有名的科學家,他說了一句話:他研讀了科學幾十年,後來看了佛所講的《楞嚴經》,他就說了一句話:我如果早看了佛陀的《楞嚴經》,就不須要研究科學。但是,也因為研究了科學二、三十年,也更印證佛陀的偉大,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經全部講完了,已經全部講完了。所以,我們應當了解,提昇心靈的精神的享受,遠重於物質,遠重於物質,我們所有的這些發明,都是為了我們方便。是不是?所有。
所以,我們真正的修行人,應當怎麼樣?應當知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了房子、車子,兒女也孝順,這樣可以了,好好的學佛,提昇心靈,因為所有的物質都是生滅,就是把你送到外太空,用最快的火箭,送到十億光年的外太空去,答案還是一樣:那邊也是生滅、也是無常、也是緣起,不淨、苦、空、緣起、無常、無我,答案佛早就講過了
所以,與其你要花費時間在外太空,用天文望遠鏡這樣一直看,了解一下外太空是不錯;但是,終歸要回歸內觀,還是要觀照這個心性。你用天文望遠鏡往外一直看,不能解脫,了解一些科學知識不錯;當作學問研究不錯;給人類一種提升科學的知識領域,大家都很感恩;但是,能不能解決生死煩惱問題?不行!要內觀,要內觀,要回光返照往內觀。
內觀就是佛法,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三十七道品,哪一個不是心法?而佛最了不起,二千五百年前的大聖者,就知道物質的終極點是精神;科學的終極點是精神,不是物質,因此我們要了解佛陀的用心。
4.解結須從結心。﹒結心在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
。
看到什麼事情,心裡就打結;見到什麼事情、不滿的事情,馬上心就打結;耳朵聽到什麼不順的,他的心就打結。對不對?
六根所引起的結、煩惱,如果你能看得很清楚,知道是虛妄的,不要被它騙去,不要被它騙去。
以前我剛出家的時候,我在台中南普陀佛學院,那時候,因為那個院長作風不太一樣,始終弄冷飯、冷菜給我們吃,我每天都腹瀉,廣化律師也沒辦法,這個時候,大家都有點煩惱,有點煩惱。
所以,有一次,我們就去參廣欽老和尚,那時候已經現出家相了,我碰到老和尚,就把這個事情請老和尚開示,我說:老和尚啊!我們南普陀佛學院學生很多人腹瀉,九點就煮好了,十一點午供,念了一、二個鐘頭,二十幾個殿,大殿、小殿統統要去拜,唉!全部都冷的,我們這個院長為什麼要這樣子呢?
廣
欽老和尚就回答一句話說:你已經被騙了,你已經被騙了!
當時候剛出家不久,實在是聽不懂:為什麼被騙呢?我在描述一件事實啊!為什麼你不正面回答?卻說:你被騙了?
喔!現在知道了,原來那個是假相啊!動念就被騙了,喔!我現在知道老和尚的意思了,原來法性本來就空,哪有這件事情呢?所以,我被騙,現在很服,很服!
這是後來才體悟的啦!
我就講,又講這個冷飯的事情,又講第二遍,第二遍,老和尚聽了就‥‥他很有修養,我就重複再講一遍,我怕老和尚聽不懂、聽不清楚,再講一遍,重複再描述一遍,這樣‥‥用冷飯吃,院長怎麼樣‥‥
老和尚說:要說我們自己沒有福報吃熱飯,不能說人家讓我們吃冷飯
。
意思就是說:要怨恨是怨恨說自己沒有福報吃到熱飯,不能說人家用冷飯給我們吃。
哎呀!聽到這一句話恍然大悟!喔!原來萬法唯心,我們一直抱怨人家用冷飯給我們吃,為什麼我們不會回光返照說:我們沒有福報吃熱飯呢?
現在想想這個廣欽老和尚,還真的了不起,真的是聖人!可是,在當時,體悟實在還不是很深,現在體悟實在是很深!原來一切眾生不可能給我們痛苦,是我們自己沒有福報,碰不到好人,碰不到好人。是不是啊?
喔!原來回光返照,轉識成智,就是在這一念轉過來了。所以,我從此以後;廣欽老和尚講:要怨恨自己沒有福報吃熱飯,不能恨人家給你冷飯吃。
我當時候恍然大悟,從此以後,不牢騷、不抱怨,能夠知足,會回光返照了,會回光返照了,現在懂得轉識成智是什麼,原來是在這一剎那之間。
是不是啊?所以說:看你會不會用心?看你會不會用心?轉識成智在一念之間,我們每天
都牢騷、都抱怨,Why 為什麼?就是不會轉,不會轉。當夫妻二個吵得很兇的時候,先生常常對太太講:我已經忍耐你很久了,你這個母老虎!我已經忍耐你很久了!廣欽老和尚講的:這個要轉,要轉‥‥‥以後你太太對你兇的時候,你就轉過身來:我的債快還完了!呼~~~還要喘好幾聲,我再讓你糟蹋也沒幾年了,你的牙齒都裝的,已經老了,五、六十了!
這樣稍微轉一下,要不然會死掉!跟父母親過意不去的時候,父母親讓你很煩惱的時候,你就轉識成智。
意思就是說:碰到逆境的時候,自己要能夠轉,知道吧!
一定要懂得自己轉,那麼,你就所向無敵了,煩惱就不生了。是不是?當你碰到一個一直〝如〞你,姓如(無理取鬧)的,你碰到一個很會如(無理取鬧)的老婆,半夜都不讓你睡覺的,你要記得!感謝她,是我們的善知識,讓我早成佛道,半夜起來精進念佛!不能睡覺啊,一睡覺,乒乒乓乓,乒乒乓乓,心情不輕鬆~~沒辦法!趕快起來念佛,阿彌陀佛‥‥感謝她,半夜都不睡覺,讓我起來念佛,阿彌陀佛‥‥是不是?平常七、八點,九點就去睡覺了,弄到凌晨二、三點,不感謝她,感謝誰呢?是不是?稍微念頭轉一下。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