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其它善知识]如何掌握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却殿仁波切)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8-13 21:15
標題: [其它善知识]如何掌握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却殿仁波切)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其它善知识]如何掌握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却殿仁波切)
如何掌握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讲者:却殿仁波切
译者:法音法师
地点:南山放生寺
日期:2009年3月24日
首先,我们应如传承祖师的宗规一般,刻意发起为饶益法界一切有情故,自己誓必证得无上菩提果位—以此菩提心的意乐为动机来讲说听闻正法。
先应略述阿弥陀佛世尊在因地时如何发心之理。阿弥陀佛世尊在因位时,曾经有一世当过王子,以王子身的那一世发起菩提心,如何发起菩提心呢?
当时,世间界的众生寿命是无量的,阿弥陀佛世尊前身当王子时有佛及眷属降于世间,所以这位王子带着所有眷属承侍供养这些圣者,并且在诸圣者前发心。
当他发心因缘具足时,佛就告诉这位王子说,你应如是像诸佛往昔一样的发心;这位王子当时也是转轮圣王,于是他带领着许多眷属在佛前宣说:「如果我以后的国土不得清净我即不发心,国土清净才发心。」
这位王子向佛如是启白之后,于是佛就展现了无量无边净土在眼前,在诸净土中最为殊胜的就是极乐国,因此阿弥陀佛的前身就说:「我要以如极乐国一般的净土成佛而发菩提心。」
那么,为什么称为极乐净土呢?
极乐表示无苦,因为在彼国度连苦之名字也听闻不得。也就是说,在极乐净土完全没有痛苦,皆得诸多妙乐;如是见到娑婆世界有情为苦所逼迫、逼恼,见到极乐净土如此庄严、妙乐,在观待对比之下,这位王子由见有如是庄严国土而不忍众生苦,立即弃舍了转轮圣王位而发菩提心修学佛道。
西方极乐净土的殊胜庄严,不只如前所述,主要在于所度化的已往生的众生也极为特别,就是永不堕三涂,一直由乐而乐,辗转增上成佛;即便是二乘行者投生净土,也都是诸大阿罗汉。
此一娑婆世界的众生,之所以投生且感得极多痛苦的主因,即在于众生自身的烦恼业力;相反的,投生极乐世界的所化众生,并不由烦恼业力的力量投生,而是以祈愿力投生,所以特别殊胜。
同时,极乐净土的器世间的庄严,譬如黄金为地,珠宝为饰等,各式各样的庄严装饰无以伦比、难以言喻;即便是净土中的鸟类也是具足各种颜色而极为庄严,这样庄严的一个器世间,有情仅只心中忆念即得安乐。
这位阿弥陀佛也称为无量光佛、无量佛、无量寿佛,这即是指国土庄严无量,即便是成佛之后也得到无量光佛之名,光也无量,光照无量,在彼世间并没有所谓的日、夜,而是以无量光而庄严。
此外,阿弥陀佛的眷属主要是以观世音菩萨为主的八大随佛子等,有无量无数的菩萨海众为眷;基于净土的正报、依报极为圆满庄严,所以在诸佛菩萨的各种祈愿文之中都有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为了能够真实往生如是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因素之一,即是必须恒常数数忆念、作意极乐净土的庄严与殊妙;在阿弥陀佛的经典当中,也提到极乐世界与众不同的极多庄严,并且唯一依着祈愿可以往生。
因此欲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具二因,即:
第一;恒时真实祈愿、忆念阿弥陀佛世尊。
第二:恒常作意、忆念极乐世界的庄严殊妙,心中具足净信与欣愿。
那么,如何修习所缘行相呢?
即在自己的前方观想有一极为庄严清净的处所,其上安置着极为庄严宽广的莲座,与此同时,观想从西方极乐世界本界安住的西方三圣等圣众,迎请而到前方莲座上端坐着。对于自所住处不应作庸凡想,而应观想为如净土一般清净殊妙。如是迎请了西方三圣等圣众到前方莲座,亦即作意在自前虚空已迎请了阿弥陀佛世尊及其心子如观世音等无量圣众到前方莲座安坐,真实而有。
如是,自前虚空莲座上已真实安坐着西方三圣等圣众,接着即应至诚祈请,并且为了能令如实相应祈请、圆满祈请,故须净罪集资。此中,七支行愿或七支供养乃是显经密续教典一致称扬赞叹为最极殊胜的净罪集资法门,因此应对前方西方三圣等圣众,为了净罪集资而作七支供养。
所谓七支供养是指:礼敬支、供养支、忏悔支、随喜支、请转*轮支、请住世支以及回向支,其内容在佛经中俱有偈颂呈现。
首先是礼敬支:
即是心具净信、身具恭敬而礼敬。礼敬分为身、语、意的礼敬。
首先是身的礼敬—是指依于五体投地而礼拜,观想自己身体幻化为无数,理由在于无始以来我们都曾经取受无数身躯,故应该忆念着无始以来所曾经取受的无数身躯集合为一、量为无数,缘着前方以阿弥陀佛世尊为首的圣众依着无数身而作礼敬;这样一来,基于身躯无数故,功德亦复如是。
其次是语的礼敬—如前所说,我们必须将自己无始以来所曾经取受的无数身,现前信解,观想造作无数身顶礼阿弥陀佛世尊等圣众;如是,因为具有无数身躯,所以也有无数的头、手,既然有无数的头就有无数的舌,故即依于具有无数身躯的无数舌头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世尊等圣众的无量功德。如前身躯无数、礼拜功德无数一般,以无数舌头真诚信解称扬赞叹西方三圣等圣众功德,以无数故,功德亦复如是。
最后是意的礼敬—是指具足真诚的恭敬与清净的信心,应该真实作意着阿弥陀佛世尊等圣众的身、语、意功德而生起真实敬信。应该思惟十方世界如其微尘一样不可计数,在这不可计数的世间界当中,有无量诸佛安住,其中也不是只有佛,还有佛的眷属与弟子如菩萨海众,应恒忆持这些庄严器世间及殊胜的圣者的功德而称扬赞叹,赞叹西方极乐世界亦复如是。
其次是供养支:
即缘着前方圣众普作供养,怎么供养呢?就是应该信解观想世界一切最美好的事物,如美丽的花朵等,以不可计数、不可思议的美好事物为供品,或者以现前实在实有的供品普作供养;或者依于心中如理作意观想普作供养;即使没有实物供养,能够依于心中真实作意而供养,功德亦复而有。
一般而言,供养分外供与内供,内供功德超胜外供,外供是指一般物质的供养,这里的内供是指依教奉行供养、如法修行供养;也就是说,将自己三世所累积的一切善根信解安立为供品,真实供养于前方阿弥陀佛世尊为首的圣众。
接着是忏悔支;
忏悔支主要是具足四力而忏悔,如经中说,若具足四力忏悔,则罪无不净。
关于四力,首先是:
追悔力—应忆持我无始生死以来投生无数,彼时身、口、意三门的业行曾经造过无量的罪失;不但无量生世,就以今生所知现见、非所知不现见的身口意的过失也是无量的,因此心中忆持着过去与现在已造的无量罪失,产生一种懊恼、追悔、认错的心态,缘着阿弥陀佛世尊生起这样的追悔力。
对治力—亦即为了净除罪障而称佛名号,例如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也可依此积集资粮;也就是如果为了净罪或积资,心中怀着追悔意乐而称佛名号,这样的念佛即成为对治力。
防护力—即防护未来不再造罪,承许遮止;但是,主要乃是取决于第一追悔力,如果追悔意乐极为猛利,以此力量自然就会生起后来不敢造罪的防护力。
依止力—是指我们造作罪业的对象主要是三宝与众生,既然必须净罪即须相反而行,也就是缘着对众生所造的罪障,心中了知有其过失,而刻意为了让所有众生具足安乐、远离痛苦,故须成就佛果,依于对着所造罪障的对象的众生而发菩提心,这样即可净除缘着众生所造的罪障;同样,依于三宝所造的罪障,即须刻意以三宝为所缘、为皈依境,心中生起真实的皈依心,这样就得以净除对三宝所造的罪障。因此刻意为了净罪而生起皈依心与发心,即是所谓的依止力。
再者是随喜支:
这是属于累积资粮的方便。所谓随喜是指缘着自他的善根功德心生欢喜,这有许多对象,包括上至上师、诸佛菩萨下至一般众生。而且据经典记载;假如能随喜者的证量超过被随喜的对象,则随喜者的功德超过被随喜者。
换言之,如果修随喜的我的功德或证量超过积善根者,则我修随喜的功德超过积善根者;如果我的功德或证量与修善根者等同,则与修善根者的功德等同、福报等同;如果我的功德或证量低于修善根者,我的功德则不如修善根者。我们应缘着现前、非现前十方诸佛菩萨所修集的无量无数功德而修习随喜,即使证德不如诸佛菩萨,但是因为至诚缘着诸佛菩萨的功德善根而修欢喜心,所以自己自然会趣向那一方,也易于蒙受摄受,因此修习随喜法门极为重要,也是我们应可行持的。
也可缘着自所累积的善根真心修欢喜而修习随喜,应注意的是,自己所积善根不应具足染污性,包括基于嫉妒、损害心而造善业,特别是以贡高我慢的心态造诸善业极不应理,应该怎么想呢?让自己所造的善根变得清净、增长广大,除了随喜之外,也应忆念这是一切众生所提供的因缘以及三宝的恩泽所赐,如是而修自造善根即易变得清净。
随后是请转*轮支:
即是总的缘着一切诸佛,特别是以前方的阿弥陀佛世尊所缘而作祈请,祈请为了让一切众生得到真实长远的利益故,祈请阿弥陀佛世尊等一切诸佛,转动不同*轮利益有情。这是源自于释迦世尊成佛时,梵天王曾经以千辐金轮劝请释迦世尊转*轮,依于这样的缘起,我们也如是观想信解如梵天王一般,持着千辐金轮祈请阿弥陀佛世尊为了众生利益故,如其所发心一般,转动*轮利益有情。
继而是请住世支:
一般而言,一切诸佛既得法身、报身即不涅槃,但是基于为令有情依于示现涅槃的方式而到教化,譬如以示现涅槃的方式让有情得到无常教法的启示,所以诸佛会示现涅槃;这之中,阿弥陀佛世尊,特别称为无量寿,因此是以无量寿而安住,更是不入涅槃的;即便如此,我们也应想为了积福故,为了众生利益故,而祈请阿弥陀佛世尊永住不入涅槃;能够在前行、正行、后行皆具足如是清净与敬信而修习请住世支,功德极大。
同时,当修习请转*轮与请住世支时,应观想阿弥陀佛世尊如其我们所祈请一般,已接受、承许了我们的祈请,有这样的认定与信解极为重要。
最后是回向支—即应将前六支所累积净罪集资的善根,特别是忆持与作意自他众生过去已积造的、正现行积造的、未来将积造的所有善根功德集合为一,普作回向于令诸众生皆得蒙受阿弥陀佛的摄受,获得真实安乐。造作善根之后予作回向极为重要,特别是将所积造善根,回向于自己将成就的无上菩提果—如是回向,则乃至自己尚未证得无上菩提藏之际,此一善根是无尽、不断、永不耗失的。就像在大海中滴下一滴水,这一滴水遍在大海水中,乃至大海未枯竭之际、之期,滴水仍在;如是譬喻说明:任所积造善根不论多寡、大小,能够如是清净回向无上菩提,永无穷尽亦复如是。
如上即是祈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前行,依于七支供养而缘着阿弥陀佛世尊等圣众净罪集资,作为往生西方的广增资粮。
那么,正行应如何修习呢?
主要即是祈愿、祈求阿弥陀佛世尊,所以祈请文是:
礼敬阿弥陀佛世尊,或者在藏文是礼敬:薄伽梵、如来、正等觉、阿弥陀佛世尊,以此言词念诵。基于心能作意阿弥陀佛的功德而行之于语诵礼敬: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阿弥陀佛世尊,必是功德无量。并且是为了真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作祈愿。
那么,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因是什么呢?主因有四:
一、须能数数忆持极乐世界的国土庄严。
二、须发菩提心。
三、须数数恳切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至诚祈求。
四、须将所积善根为了往生西方而作回向。
能如上造作尚且不足,且须不只是为了自己,不由我爱执摄持而祈愿,特别应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故,所以我要修习如上所述往生西方的四种因缘。如果具足如上所述因缘,数数串修,依于串修力,则会真实现起净土净相以及蒙受阿弥陀佛世尊等圣众接引,现前而有。故于前述的四因必须平日精勤实修、常修、久修,在临命终时依于生前熏习四因的续流即得汇集为一力,以及配合着现起极大欲求往生的愿求与欲乐,这样必可往生。
那么,往生西方极乐是否必须经由中有而投生呢?
是须经由中有的。宗大师《极乐发愿文》说:「今依自他三世所集资粮大海,总集之力,愿我临终现见阿弥陀、观音、势至、海众围绕。尔时缘于佛及圣众发殷重信,无支解苦,具足信境,明记不忘,死已无间,八大菩萨现通而至,示已往生极乐之路,依此得生极乐国土,宝莲华中,利根大乘。」此中是说,一般凡夫从死到中有间,会现起诸多幻觉、幻相及痛苦的果报;但若可依如前所述而修,在临命终时即不会落入一般凡夫中有的现状,而由阿弥陀佛世尊及八大菩萨示现往生西方之路而得往生西方。往生西方是以化身往生,往生之后,并且可以蒙受阿弥陀佛世尊等圣众摄受说法,依此辗转增上成就佛果。
南瞻部洲人道是垢染的胎生,极乐世界众生则是清净的莲花化生。如果对于如《阿弥陀经》等经中所说的净土庄严、以及往生的谛愿等,内心没有真正信许、承诺而有所怀疑,则即使念佛也利益不大,即使往生净土,也会有莲花不开或含苞不开的情况,以致于不能听受西方三圣等教导;也就是五百年住莲花中不得开花不得教化,以怀疑故。
但是,尽管如此,既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五百年莲花不开也不会痛苦,只是不能亲受阿弥陀佛世尊等教化而已。所以我们应依如前所述因缘如实修习,尤须祈求:不但往生且莲花开放,能得亲见阿弥陀佛世尊等圣众亲承教化,应作如是祈愿。
正行时即如上述,善为修习往生四因与猛利祈请,之后又略作七支供养,且应信解观想阿弥陀佛世尊等圣众非常欢喜我如是累积善根,故已允许、允诺将接引我到西方极乐世界—真实造作如是信解观想极为重要。
最后,则应将前方莲座上所迎请安坐的西方三圣等圣众,作一回归本界的祈请、请求;也就是先已迎请诸圣众到前方而修持这个法门;而后再请西方三圣等圣众回到本界的净土。
谁么这样祈请呢?因为如果不作此种请求再回本界的祈请,就这样依旧安置于前方,则有时会有于前圣众生起诸多不敬的过失,故须作这道程序。
以上说明了修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便,除了必须善为累积前述四因之外,也须念佛、祈愿、称扬赞叹,此外,更也有说必须念诵并奉行诸佛菩萨的大愿—特别是普贤行愿跟药师大愿,能够念诵并行持普贤行愿与药师大愿,据说胜逾单单祈求,更具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力量。
一般而言,在佛经中多有诸佛菩萨不同的祈愿文,西方极乐世界的往生祈愿是其中之一。如上所述,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修习不共因与清净祈愿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加行上普作祈愿时,意乐上尤须清净坚固,即不能只为自己离苦得乐而勤修往生西方,这样不但不足,也不符顺阿弥陀佛的意趣;应如宗大师的祈愿一般,愿所作一切愿能往生,成就之后能够回入娑婆化身无量利益有情—应以如是意趣祈愿往生西方。
要言之,生前恒常如是修习四因极为重要,特别是恒常作意净土庄严及祈求阿弥陀佛,这是不共的;若能生前累积如是因聚,则如云:「生前以何力多串习,临终心即随彼而转。」即生前能恒常串修忆持净土的正报、依报庄严,勤作祈求,命终时必能现起如是净相往生西方。
一般凡夫众生从死有到中有时,会在中有现起诸多幻境、错觉与苦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时即不现起如一般凡夫众生中有所现的痛苦、幻觉等,取而代之,是在净土化身的中有所依身上,由八大菩萨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往生净土还是须经由中有的所依身,只是不现行一般凡夫众生庸凡中有的幻觉、痛苦等景象,而由菩萨接引往生西方。所谓庸凡中有,是指一般众生依于业力故,所现诸多痛苦、错觉的显相。总之,从死有到往生西方的化身之间,透过清净猛利的祈愿等力量而往生时,也是经由中有所依身而得成就。
最后是后行,则应作回向。我们已略为讲闻阿弥陀佛修法仪轨,应将此所积善根作为往生西方之因而回向;特别是不为自己,而应猛利回向一切众生皆能同生西方,这很重要。尤其若能真实往生西方,基于阿弥陀佛世尊大悲愿力以及菩萨海众眷属的助伴心力,自然易得加持,能让我们速疾圆满菩提道次第功德。
—宣说圆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