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索达吉堪布]华中科技大学问答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8-9 19:44
標題: [索达吉堪布]华中科技大学问答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索达吉堪布]华中科技大学问答
华中科技大学问答

『2011年11月20日晚上』

(一) 问:通过今天的讲座,我对人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听说西方很多科学家,正在试图从逻辑的角度来解释佛教真理。请问,有没有可能通过对物质世界的逻辑思考,解开佛教的奥秘并解释佛教真理呢?

答:其实,西方科学家不仅仅是通过物质研究与逻辑推理,来证实佛教的正确性。很多人还通过修行和体验,来了解佛教真理。

作为一名学者,要证实佛教的真实性,理论的支持固然不可缺少,但在此基础上,更多的还是要实际修行。因为,现在很多人通过理论研究考证真理时,得出来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佛经中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非量,是不可靠的。这一点,科学家也承认,比如当多维空间的概念出现时,就会知道我们的感官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

所以,爱因斯坦说过:“今天的科学,只能证明某种物体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物体不存在。”

按照一些哲学家的观点,人类探索真理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说,通过不断探索并否定前辈的观点,从而不断地接近真理。如果是这样,那有没有依靠逻辑推理而最终证成真理的时候呢?恐怕是个未知数。

但通过修持来体验真理,则完全不同。比如,佛教中有认识心性的法门,自己依靠这些修法,可以完全通达心的本性。那个时候,即使成千上万的智者来到你面前,说你通达的心性是错误的,你也丝毫不为所动,他们也根本无法否定你的见解。

这一点,从禅宗和密宗的很多公案中,就看得出来。看了历代大成就者的事迹,我们会明白佛教的神秘和世界的可笑。但是,这些道理,在不信仰佛教的人前面,说一百遍、一千遍,可能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要真正认识佛教真理,通过自己的实修实证来了解是最彻底的。

(二) 问:我是藏族人,请问,辩经是不是藏传佛教的不共特点?

答:辩经确实是藏传佛教的一大特点,依靠这种方法,能解除我们内心的疑惑,生起真正的智慧。当然,藏传佛教还有很多不共的特点。

其实在大学里,非常需要真正的辩论。但我看到,有些大学生的辩论是吵架,说着说着,就开始骂人了,这不叫辩论。真正辩论的过程中,即使双方辩得再激烈,也不会脸红,不会生气,不会痛苦。当然,这需要长期的磨炼,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刚参加辩论时,一被对方反驳,心里就觉得不舒服。

同时,大家在辩论的时候,一定要运用真实可靠的逻辑推理,这样才能通过辩论解除疑惑、生起智慧;而不是一味地胡搅蛮缠,非要争个高下,这并不是辩论的目的。

(三) 问:我是东莞学院的研究生,也是藏族人。我的研究方向是公共问题,包括人们非常关心的食品安全。

现有解决公共问题的模式是,学者们通过研究,向政府提出建议,然后政府制定法律,通过执行法律来管制社会。但这种完全依靠政府行为的管理模式,似乎并不奏效。比如说食品安全方面,地沟油、劣质奶粉等不道德事件层出不穷。还有最近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这些都让人感觉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在不断下降。

请问,我们应该怎样运用佛教思想去教育人们,乃至改变政府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呢?

答:关心社会还是很重要的。你刚才提到的小悦悦事件、地沟油事件,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极大轰动。从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制作地沟油的那些老板,非常明目张胆,自己还特别得意……这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不过,这些事件,以及前不久网络上的“13亿人扶不起一个老人”,也有一定的炒作成分在里面。有些媒体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就特意把某个角落的一件事扩大化,让全世界都知道。人们看了之后,觉得所有人的良心都被狗吃掉了一样。但实际上,也没有那么严重。我们这个社会上,还是有好人好事的,比如,前几天沈阳一位女大学生坐公交车时,看到歹徒正在对一个人行凶,她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但现在很多媒体,对于好事不宣扬,而一点点坏事,就开始添枝加叶地疯狂传播,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

当然,我在不同的场合中也说过,佛教徒若遇到小悦悦这样的事,一定要去救,不论别人怎么看,当事人会不会反咬一口。其实你去救了之后,也不一定所有人都会诬陷你,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坏。

而食品安全的监管,包括杜绝地沟油,政府也在想一些对策。我以前了解到,有的国家像日本,政府高价回收用过的油,进行处理,做成燃料;德国对地沟油的流向,则有一套严格的立法。但不管怎么样,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人们的道德教育。在这方面,大乘佛教的利他观非常关键,它主张无条件地帮助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这样的理念,在当前来讲确实不可缺少。

因此,我特别希望,很多人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佛教的利他观,同时,自己也应积极投入到一些慈善活动中。若能如此,这个社会就不会变得那么可怕了。

(四) 问:我是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学生。我们汉地很多人是“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信佛带有一种功利性,并不是真正的信仰。请问,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佛?

答:信仰有迷信和正信两种。所谓的迷信,是别人说什么,自己不加分辨,就盲目地相信和崇拜,最终自己也找不到方向。

现在汉地许多人信佛,就带有迷信的成分,烧香拜佛是为了保佑自己健康、平安、快乐……像做生意一样。这种信佛跟信神没有什么差别。

那什么是正信呢?当你以一种科学的态度,用自己的智慧去研究佛教时,你会发现,佛陀觉悟了万法的真理,并用这种智慧给迷茫的人们点亮了一盏明灯,为众生离苦得乐指明了方向。所以,佛陀非常伟大,他的智慧无与伦比。有了这样的认识,你的信心就不会退失。

当然,要想获得这种信心,必须要长期、系统地学习佛法。若只是浅尝辄止,稍微了解一点,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非常希望寺院、佛教道场,包括高等学校,能深入学习一下佛教,认识佛教的真理和佛陀的智慧。这样一来,佛教的信仰就不会成为迷信,知识分子对佛教也不会盲目地下结论。

在这个世间上,知识分子的层次是很高的,但是,如果已经获得了极高学位的博士,对一门并不了解的学问随意诋毁、妄加评论,这是特别愚痴的行为。我也遇到过一些博士、博士后,他们评论佛教的语言,让人觉得非常可笑,就像不懂科学的人,信口去批评科学一样。因此,希望很多人以后在这方面,最好是不要闹笑话,不要让自己变成闹剧的表演者。

(五) 问:我是一名藏族人,父母都是佛教徒,在父辈的影响下,我从小就会背诵一些经文,例如《二十一度母赞》、莲花生大士教言等。我认为,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在不影响学业和工作的情况下,背诵一些经文,是种很好的习惯。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现在藏地很多年轻人,从小就会背诵百字明、《三十五佛忏悔文》、《二十一度母赞》等,这是藏地的一种传统。如果在自己的人生中,随时随地多念这些经咒,无形中就会化解许多危难,增上各种吉祥。

前段时间,我去了一些藏族大学,看有些大学生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都会念一些经咒,就像佛教徒的早晚课一样,这种习惯很重要。

不过,与此同时,许多藏族人最缺少的是什么呢?就是没有了解这些经文的意义。如同汉地很多人去寺院只是求保佑,对佛教的真理却一无所知。同样,藏地也有很多人,包括一些知识分子,从小就信仰佛教,可是让他解释一下《二十一度母赞》,好多人都讲不来,这一点是非常遗憾的。

而我去一些汉地大学时,却发现很多老师和学生不仅对藏传佛教的教义十分熟悉,而且对中观、唯识,包括密法的教义,也一直不断地在修持。可是,我们藏地的很多知识分子,不要说汉传佛教,甚至对藏传佛教也并没有特别了解。

今天这个场合,来了不少藏族的大学生。你们藏族的学生有多少,举个手吧——哇,那么多!我特别希望你们,以及藏族的其他知识分子,从多方面学习藏传佛教,通过藏文或汉文来了解佛经的意义。



总之,我们学习佛教,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也不能只会念念经。汉地有些老太太很会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藏地人也会背《二十一度母赞》,这些听起来很舒服,但如果不解经义、不懂内容,就会与真正的佛法相隔千里,根本无法一窥其堂奥。所以,理论与修行结合起来学习佛法很重要。

(六) 问:我平时会翻阅一些汉文的佛经,请问,您有没有看过《楞严经》和《法华经》?我认为这两部经典非常适合末世众生学习,不知道藏传佛教里有没有这两部经,或观点类似的经典?

答:我看过汉文的《楞严经》,但在藏文《大藏经》中没有这部经典。据说法尊法师曾把汉文的《楞严经》翻译成了藏文,《大藏经》对勘局也准备把它列入藏文《大藏经》中。

而《法华经》,在藏文《大藏经》中也有。

所以,这两部经我都看过,里面的内容非常殊胜。

(七) 问:我也是一名藏族学生,现在已经大四了。我很庆幸,由于父母都信佛,我从小开始就崇奉藏传佛教,而且从自己的人生经历来看,佛法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当遇到生死坎坷时,让我得到很大的安慰。

但如今,在现实生活中,我面临着很多竞争,如果完全像佛教所说的那样忘我,在面对机会时,我就不会努力争取,而是会选择放弃。但若总是如此,可能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您对这个矛盾怎么看呢?

答:如今的社会竞争特别激烈,在不害竞争对手的前提下,你积极地争取机会、把握机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并不违背佛教的教义。

有一位大德也说过:“每个人的机遇很难得,因此,在不损害众生的基础上,可以积极地去面对。”

问:作为藏传佛教的信徒,大家会在特定的日子戒肉,就像斋戒一样,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从历史上看,戒肉并不仅是藏传佛教的一个传统,而是整个大乘佛教的行为。因为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吃肉跟吃生命没什么差别,是需要严格遮止的。与汉传佛教比起来,藏传佛教以前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但这几年来,藏传佛教的很多寺院和出家人,也都开始纷纷提倡素食。

今天中午,我为了找个地方吃饭,转了好几圈,结果发现武汉的餐厅里全部是肉食,一直找不到素食,最后实在没办法,很伤心地吃了几个水果。

如今很多人真的特别可怜,吃一顿饭就要杀那么多众生,被杀者很可怜,吃者更可怜,这种命债需要多少时日才能补偿!作为佛教徒,如果能完全戒肉,长期吃素,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实在做不到,至少也是不要点杀。否则,吃一顿饭就要杀那么多生命,按照佛经的观点,自己会用许多世的生命来偿还,这是非常可怕的!

(八) 问:一个人若看到社会的丑恶与人生的痛苦,于是选择信佛、出家,以寻求解脱。但与此同时,他没能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这在世间来说,是一种不孝。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有些人是为了逃避而出家的,不一定有真正的出离心,即使出了家,也不一定有很大功德。若因此而没有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那确实是一种不孝。

还有一种人,是看破世间而选择出家,并通过修行来报答父母的恩德,这是佛教里讲的大孝。汉地的莲池大师也说过:“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只有让父母脱离了轮回,获得了究竟的解脱,子女才算成就了孝道,是真正报答了父母的恩德。

毕竟,给父母提供一些财物,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虽然这辈子会过得好一点,却不能解决他们的生死大事。甚至,如果你为了父母而天天造业,反而会让他们来世堕入恶趣,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因此,这种孝顺并不是真正的孝顺。

相反,倘若自己真正看破世间,选择出家修道,虽然父母暂时会有些痛苦,但从长远来讲,对父母的解脱和安乐是有利的。

因此,出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我逃避,可以称为不孝;另一种是以出离心引发的,这是大孝。

(九) 问:我是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我想从所学专业的角度,问一个与佛教相关的问题:

前些日子,天气特别寒冷,我看见很多乞丐在街上乞讨,还看到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和女婿在外边卖馄饨。看到这些,我心里很难受。同时,现在很多人去寺院烧香拜佛,大多是祈求自己身体健康、生意成功等个人利益,真正祈愿依靠佛教改善民计民生的却很少。

大家都清楚,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我们的教育水平、社会保障、控制通货膨胀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佛教一向提倡普度众生,那么请问,怎么样才能用佛教来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呢?

答:要让佛教从宏观上积极影响社会,比如解决通货膨胀、社会保障等问题,目前来讲有一定的困难。任何一个宗教,如果要进入社会各个领域,首先需要得到国家的推崇,就像唐朝时代的佛教,以及西方国家的基督教一样。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的政界与宗教紧密相连时,这个宗教才能进入社会的每一个层次,并且积极地影响社会。否则,虽然佛教的精神是普度众生,但若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光靠一些佛教人士的努力,想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可能有很大的困难。

但我们现在可以努力的是,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佛教,让很多大学生、知识分子,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都能正面地了解佛教。并非因为我是佛教徒,就要在各个场合弘扬佛教,而是佛教思想对当代人来讲,的确特别需要;佛教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会有很大的利益。

比如说,再过二十年,中国也会像日本那样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个时候,如果年轻人对父母没有基本的孝顺,把赡养老人的责任全部推到社会保障体系上;老年人自己没有佛教的生死观,不能正确地面对生老病死。那么,国家和社会都会面临很大的困难,这些困难完全依靠社会保障体系,也不一定能解决。

很多人对信仰佛教有种担心,认为学佛后都会出家,其实这种忧虑大可不必。我们藏地99%的人都信仰佛教,但真正出家的只是少数。我们应该担心的是什么?如果不借助佛教等宗教的力量,面对很多民生问题,国家可能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因此,要实现佛教普度大众的理想,需要各种因缘。但不管怎么样,作为佛教徒,都要尽力去弘扬佛教,以净化世间人心。

问:作为您这样的大师,可能很多人都想做您的弟子。请问,您对弟子的要求是什么?

答:我自己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弟子,只不过我经常给大家作一些佛法的开示。在开示的过程中,我一直强调两个问题:

首先,学佛需要有一定的修证。在学习教义的基础上,一定要实地修持,否则,即使口头上讲得再好,也没办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第二点,无论是什么样的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要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

简单地说,就是要修学真理,不断完善自己。同时,要关心社会、关心身边的人,尽量运用自己所懂的真理,去帮助身边的众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行为,只要对他人、对社会有利,也要尽力去做。这就是我的两个要求。

(十) 问: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佛教的真理观”,您也讲到,佛教是世间上唯一的真理。但我没太听懂,您说的佛教真理到底是什么。我认为真理应该有唯一性,否则就不能称为真理。但对于不同信仰的人来说,他们所承认的真理可能各不相同。比如,信仰佛教的人,会认为佛陀说的是真理;而对信基督教的人来说,上帝是他们的真理。在我看来,如果有不同的真理同时并存,那是不是恰恰证明它们都不是真理。因此,我的问题是:您说的佛教真理到底是什么?能不能以概括的方式,再阐释一下这个真理?

答:佛教是世间上唯一的真理,这个真理包括两方面:一个是佛教的智慧。尤其是依靠空性智慧,能彻底断除众生的痛苦,解脱生老病死,这在其他宗教中很难找得到。

第二个,今天我没有着重阐述,就是佛教的大悲。这种大悲遍及一切众生,也是佛教所特有的。虽然其他宗教也提到过慈悲的观念,但它并没有遍及一切众生。比如,有些宗教说可以吃众生的肉,不能吃众生的血,但这很难成立,没有血的肉几乎找不到;还有的宗教认为,对异教徒可以打仗,并称其为“圣战”。

当然,我们对所有的宗教都应该尊重。不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19世纪和20世纪的很多观念已逐渐转变,非暴力的和平观日益受到重视。在这个时候,我想很多宗教人士不得不赞叹平等对待所有生命、主张非暴力的佛教。

因此,概括地说,佛教真理可以包含两个方面——智慧和大悲。从这两个方面,也可以证明佛教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理。

(十一) 问:我是本校学经济的学生。现在汉地很多人,包括佛教徒,对藏传佛教有一些误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藏密的一些仪轨和仪式,他们不太了解,去请教一些上师时,往往说这个是保密的,不能公开。但是,如果它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就会让人觉得很疑惑,甚至有点恐怖。请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藏地的密宗,对仪轨和仪式并不是很保密,比如藏地的开光仪式,以及很多咒语和修法仪轨,对大家都是公开的。真正需要保密的,是最甚深的见解和修法。

当然,并不是因为它有过失而需要保密,只不过它对修行人的要求比较高,暂时需要保密。但如果你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比如之前修过加行、依止了具相上师等,那完全可以学、可以修。否则,不经前行就直接修学的话,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甚至会舍弃密法。这不但对他没有利益,反而对他的修行有极大损害。

这方面,禅宗也是一样。如果你刚开始修,就什么都不执著,甚至对善法也不执著,很多人就会误入歧途。

现在有些人对密宗接受不了,这也情有可原。以前禅宗刚传到汉地时,弘扬得也不是很成功,因为它的见解非常高深,当时包括梁武帝在内,都没办法领悟。但慢慢地,人们意识到了它的殊胜,才开始广泛传播。因此,一种事物被大家普遍接受,本身需要一个过程。

问:唐朝时,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这“开元三大士”,也曾弘扬过密宗,但唐密在很快的时间中就失传了,之后兴盛的是禅宗。请问,您觉得密宗跟汉地的文化是不是有冲突?

答:“开元三大士”所弘扬的唐密,跟藏密并不相同,也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有些人认为唐密的消失,跟保密有关系,其实并不是这样。唐密的消失,主要是因为他们宗派的后学者,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个法脉。这样一来,任何一种文化最后都会失传的。

但是,藏密的闻思体系、实修体系、传承体系,可以说非常完善。正因为如此,藏密弘扬于世这么长时间,不仅跟其他文化没有冲突,而且有日益广弘的趋势。这方面,不仅在汉地如此,在西方和东南亚也是这样。

(十二) 问:我是哲学系文学专业的,想请教您一个关于安乐死的问题。

当一个人到了生命末期,如果疾病对他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对于佛教徒来说,也许能依靠修行佛法来面对;但非佛教徒可能觉得,结束生命是一种解脱,因此他会申请安乐死,就是请求医生的协助来结束生命,也叫医助自蔱。

佛教提倡大慈大悲,那么当医生看到患者极其痛苦时,如果根据他本人的请求,而帮助他结束生命,这对医生来说,是在造恶业,还是做了一件功德?

答:按照佛教的观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提倡安乐死。即使病人正在遭受巨大的痛苦,如果我们采取措施结束他的生命,就有杀人的极大过患。

从表面上看来,似乎通过安乐死,可以让病人解脱病痛。但对病人来说,现在的痛苦是以前的恶业所感,承受这种痛苦可以消尽恶业,并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对他施以安乐死,恶业就无法以此消除,那他以后还会感受更大的痛苦。因此,安乐死并不能真正除苦。

所以,即使病人很痛苦,我们也不提倡结束他的生命。如果在病人的强烈申请下,医生实施了这种行为,对我们来说,也只能随缘了。

(十三) 问:我也是一名藏族人,来自邻近的中国地质大学。我一般很少吃鱼肉、鸟肉,因为它们都是生命。但我有时会无意中把这些肉吃进嘴里;有时候明知是鱼肉,还是吃了。请问,这种过失有多大?

答:吃别的动物肉,跟吃鱼肉、虾肉应该也差不多。只不过在习惯中,藏地很多人吃牛羊肉比较多,吃鱼肉、狗肉比较少。但现在藏地的一些年轻人,也有人认为“不会吃鱼虾,是不成功的标志”,这是一种愚痴的表现。

曾有一个格言说:“吃肉就是吃生命。”确实是这样。尤其是生活在海边的人,为了吃一顿饭,可能要杀害无数生命,从因果的角度来讲,这是非常可怕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也没办法阻止。

如果你无意中吃进了一些肉,过失不会很大。但不论有意、无意,或是不得不吃肉,在吃肉的同时或事后,多念百字明、金刚萨埵心咒作忏悔,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持人结语:

今天,相信大家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晚上。

我想起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可以没有财富,但一定要拥有智慧。”正因为有很多像索达吉堪布这样的佛学大师,在四处撒播佛陀的智慧,才让我们在佛陀涅槃2555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依靠佛法,获得一种解脱,获得一种快乐。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堪布!请全体起立,恭送堪布。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