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5. 慈师讲授五念门 (用什么心愿念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白衣
時間:
2011-12-16 05:28
標題:
5. 慈师讲授五念门 (用什么心愿念阿弥陀佛?)
本帖最后由 白衣 于 2011-12-16 05:30 编辑
11慈师讲授五念门20110529(四月二十七)Day12
..................................下面我们讲
第三门作愿门
。
《往生论》:三者作愿门。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
。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故。
“毕竟往生”是最重要的
。
这第三门作愿门是奢摩他的修持,即止的修持。对于礼拜、赞叹,我们作为博地凡夫比较好接受,而止的作为就比较交杂一些东西,我们需要体验了,像“一心不乱、功夫成片”里面都有止观的内容。
“一心专念”,我们很容易就随着文字滑在成片、一心不乱的因缘上。因为《阿弥陀经》上我们常读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我读了《无量寿经》的很多原译本,大概是这样说的:诸有众生,在某一因缘下,若一日、七日、十日,持念阿弥陀佛,忆念彼国,中间生疑了,比如说我念佛了怎么还这样烦恼,不念了,这样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样会接引,这样人一样能往生,只是生边地疑城。那无疑的人现下就安乐了,问题解决了就很安乐了,一劳永逸的事情做完了。有人会怀疑,说行吗?那也没问题,最多生边地疑城。
“一心专念”的究竟义,或者说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呢?我们可以从自力与佛力这个角度来审观。
作愿门,很重要的是这个“愿”,我们先从“愿”讲起。我们还让大家来参与,让大家来说我们是用什么心愿来念这个“南无阿弥陀佛”的呢?不这样大家参与不进来,否则我讲我的,你想你的,这没有用。
大家分别回答:
Ÿ
闻我名号,俱来我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Ÿ
普共诸众生
,
同
生极乐国
Ÿ
念佛即佛
Ÿ
心静安住
Ÿ
具足十方诸佛的功德念佛
Ÿ
启发本具
Ÿ
回家
Ÿ
照十方众生无所障碍
Ÿ 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Ÿ
如子忆母
Ÿ
上船随缘(交给佛了
)
Ÿ
本来往生
Ÿ
念佛即生
Ÿ
念佛赞佛
Ÿ 同根同体
Ÿ
……
同与异的问题我来讲一讲。
我们这个“愿”,实际是心愿、心理的一个表达。
刚才某某回答“闻名俱来”,实际是阿弥陀佛的愿望,就是以名号感召十方,普利有情,同得往生大利,同一安住,同一圆满。
这就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圆成报身,是阿弥陀佛报土的功德,即闻名俱来。俱来就是圆满往生,没有不生者。《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上阿弥陀佛发这样的愿:“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就是说闻名俱生,没有遗漏的,闻名就是具足的。这是阿弥陀佛圆满报德的一个展示。“俱来我刹中”的“我”是通用的,闻名者都是这个“我”。这是依报德说的。
说 “
愿共诸众生
,
往生安乐国
”(众回答中的第2条),是交织性的,这里面
有佛的愿
,也
有我们大家的愿
。法界同成,
你心念中不能有亏欠,若有一个障碍,就把你拉下来了。
所以“我今发心,
不为自求
,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是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往生。往生与成佛是同一名词。
文殊菩萨这个誓愿揭示了——我们要以圆满心念佛,不能以分别心、是非心、对待心、善恶心、不圆满的心念佛,以不圆满的心念佛,佛也不佛了!佛也成众生了!所以这个心愿特别重要。我们天天拜“愿共诸众生,同生安乐国”,这个十分重要,尤其在我们的修行中。在我们汉地,现在念佛法门最大的障碍就是说这一群人能生,那一群不能生的障碍,而不是“咸共往生”,这个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名号的功德被这些善恶是非的心给遮蔽了,把他的功德给扼杀了,这是“遮障佛慈”啊,佛的慈悲是无碍的、圆明的。有一部分人对某一批人看不惯,觉得他们不能往生,那阿弥陀佛照十方国就有障碍了,这一批不能往生的人就是障碍嘛。我以前看了一本书说有一百二十个不能往生,但阿弥陀佛分明不是这样说的,阿弥陀佛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阿弥陀佛以种种方便,令我们生起无上信心,令我们都往生,说“法界众生同归安乐国”,蜎飞蠕动都能往生的。而他在那边说这不能往生,那不能往生。所以这是不知道佛愿,不知道众生的心愿。众生都愿意离苦得乐,愿意成佛,诸佛愿意令众生离苦得乐。而他分别心太盛,说这不能往生,那不能往生,实际都是分别执著心的一个结果,而不是阿弥陀佛的愿望,也不是众生的愿望。所以,我们了解了众生的愿望和佛的愿望,那就往生无碍!
以前有一群“高贵”的念佛人说“那些杀猪宰羊的人都能往生,我就不往生了”,我说“到极乐世界没有杀猪宰羊的人。”——那不是阿弥陀佛的清净平等觉,而是凡夫的分别与执著。善导大师在他的历史上有个故事,在西安有个很出名的胡屠夫,他听人念佛很欢喜,就问:这么轻快,这是谁教的?人回答是寺院的和尚教的。他就找到善导大师,问:“我能不能念?”“能念!”“我能不能往生?” “能!”
佛陀的慈悲不在于你的作业,而在于你愿意不愿意往生!要计较我们的作业,我们哪个有救啊?!我们就算这一生没做,过去生还做了很多糟糕的事情呢。所以佛陀就是大慈大悲,佛陀从法性上审观一切众生,一切障碍本不为障碍,众生自我记忆、自我惩罚,相互不能原谅罢了,使我们沉沦在这个世间,相互牵制,不能出离。实际往往是我们自己心中不能原谅我们自己很多的作为,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最主要的心理是自己不能原谅自己,也找不到别人能原谅自己,找不到这样的空间,就自暴自弃,妄自菲薄,伤害自己,甚至伤害周边有情,有的人会伤害佛陀教法的住世,往往是自己不能原谅自己造成的。净土教法就把这一点处理得很干净了。
第三条,
念佛即觉。说“我念佛即是佛
”,这个没问题,但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忌讳,在藏地说某人某人是什么的化身,大家就去拜了,但在汉地,这么说的话大家会吐吐沫,砸砖头,拍砖了,所以我们在这儿说“念佛即觉”。
我们能觉悟本无众生可得,亦无佛可得,但为了离苦得乐,为了饶益有情,有佛法住世,有佛法可成。这个“可成”是为了利世故。所以说“为利众生而成佛”是重要的,不是为了我成佛而成佛,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不为自身求安乐,愿诸众生得离苦”,这是成佛的一个基本内容,实际是破除我执与法执、饶益有情的善巧。所以这里说“觉”比较安稳些。
我们汉地人挺忌讳这个的。前一阵有一群居士说他们要学汉地一个什么人成佛了,比释迦牟尼佛和很多佛要厉害得多,他们问我是不是正法。我说要是比释迦牟尼佛大的,可能正不哪儿去。贤劫第四佛到第五佛中间,再也没有比释迦佛大的佛了,一直到弥勒佛出世——弥勒佛比释迦佛大,释迦佛丈六金身,弥勒佛四十八米;释迦佛活了八十岁,弥勒佛八万四千岁,但是现在突然出来一个比释迦佛大的佛,他们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学。我说你惦量惦量再说。为啥呢?要比释迦佛大只有等弥勒佛了,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所以佛佛授记就是为了令这些胡说狂乱迷失的疯子们没地方站脚,要不然你是个疯子都可以说自己是佛了,这世界不乱了吗?八相成道是最基本的。身有圆光,释迦佛在人寿最短最短的时候出世,有身光,称为圆光照身。要不然他跟我们一样了,只有他身上有圆光。为什么释迦佛取灭呢?带着圆光到现在末世是不可能的,天天世界打仗了,现在人的贪欲心、占有心已经不允许了。
我们读过很多故事的,有个鹰去追鸽子,鸽子跑到舍利弗的影子底下,说大德你保护我。舍利弗还是害怕。世尊带着圆光过来了,他们往佛圆光下一躲,没事了,什么都不害怕了。这是不共的道德啊。现在人还超佛呢,连光都没有。所以这个时代很好区分的,这个时代烦恼大,狂妄的心,烦恼心。佛佛授记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制止这些狂妄的说法。
第四条,
“心静安住”
,他念佛是为了安住,就像这门上说的,奢摩他,是有安住的功德。
作者:
白衣
時間:
2011-12-16 05:29
这第七条
“回家”也是顺本性说的
,后面很多回答都是顺性的说法。因为阿弥陀佛的誓愿揭示了我们本性的妙用,让我们在本净、本具的心态下去言行、思维、念佛、修行、交往,这就是顺性起修了。所以,依弥陀的愿力回施,令我等顺性起修,这是大恩大德啊!这样不求一心,一心自得。因为你只要顺性来审观,你不用求一心,不求一心,一心自得。你若求一心,肯定是心中有颠倒的地方了。对此我们慢慢来审视。
今天我们通过作愿门,我们先认识这愿,希望我们大家对这个愿有认知。
作业:希望大家对念佛心愿作个分类
比如
顺性怎么说
,
顺佛愿怎么说
,
顺自己究竟的愿望怎么说
,你自己可以分。刚才我们一讲是从某个角度比较多一些,我们很容易讲的是从某个角度,我们尽量周全地谈一谈,这样从各个角度谈。这样从思想深处各个角度换位思考思考,想一想,不要单一地某个角度。这样可以从凡啊、圣啊,世俗、超世俗啊,大众、个人啊,阶段性的、究竟的等等角度去思考思考。
明天我肯定会提问的,因为第三门作愿门要跟我们真正地联系起来的。这样我们对现在念佛的实践及念佛法门传播的状态有个细致的、相对全面的了解,那再择我们用什么心念佛,就比较准确,所以这样能使我们在分类中取一个准确的方法或一个心念、作用力。你分类越准确,你取用的就越准确。我们下面再实践念佛法门就比较简单了。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