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南传经典·汉译四部·长部]长部28经能净信的经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7-11 11:57
標題: [南传经典·汉译四部·长部]长部28经能净信的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南传经典·汉译四部·长部]长部28经 能净信的经
汉译经文长部28经/能净信的经(波梨品[第三])(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难陀卖衣者的芒果园中。
  那时,尊者舍利弗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问讯,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尊者舍利弗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我对世尊有这样的净信:过去不存在,将来不存在,现在也不存在其他的沙门或婆罗门比世尊更高证智的,即:正觉。」
  「舍利弗!你所说的这如牛王之语实在崇高,作一向的、绝对的狮子吼:『大德!我对世尊有这样的净信:过去不存在,将来不存在,现在也不存在其他的沙门或婆罗门比世尊更高证智的,即:正觉。』舍利弗!你以心熟知心后,知道凡那些存在于过去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一切世尊:『那些世尊有这样的戒。』或『那些世尊有这样的法。』或『那些世尊有这样的慧。』或『那些世尊有这样的住处。』或『那些世尊有这样的解脱。』吗?」
  「不,大德!」
  「又,舍利弗!你以心熟知心后,知道凡那些将存在于未来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一切世尊:『那些世尊将有这样的戒。』或『那些世尊将有这样的法。』或『那些世尊将有这样的慧。』或『那些世尊将有这样的住处。』或『那些世尊将有这样的解脱。』吗?」
  「不,大德!」
  「又,舍利弗!你以心熟知心后,知道我现在阿罗汉、遍正觉者:『世尊有这样的戒。』或『世尊有这样的法。』或『世尊有这样的慧。』或『世尊有这样的住处。』或『世尊有这样的解脱。』吗?」
  「不,大德!」
  「舍利弗!这里,当你对过去、未来、现在阿罗汉、遍正觉者没有他心智时,那么,舍利弗!你为何说这崇高如牛王之语,作一向的、绝对的狮子吼:『大德!我对世尊有这样的净信:过去不存在,将来不存在,现在也不存在其他的沙门或婆罗门比世尊更高证智的,即:正觉。』呢?」
  「大德!我对过去、未来、现在阿罗汉、遍正觉者确实没有他心智,但我已知道法的类比。
  大德!犹如国王边境的城市,有坚固的壁垒,坚固的城墙与城门,只有一道门,在那里的贤智、能干、有智慧守门人阻止陌生人,而使熟人进入。当他依序环绕整个城市的道路时,不可能看到城墙有甚至猫能出去大小的间隙或裂口,他这么想:『凡任何够大的生物进出这城市,都仅能经由此门进出。』同样的,大德!我已知道法的类比:『大德!凡那些存在于过去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一切世尊都舍断心的小杂染、慧的减弱之五盖后,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如实修习七觉支后,现正觉无上遍正觉。大德!凡那些将存在于未来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一切世尊也都舍断心的小杂染、慧的减弱之五盖后,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如实修习七觉支后,将现正觉无上遍正觉。大德!现在的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也舍断心的小杂染、慧的减弱之五盖后,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如实修习七觉支后,现正觉无上遍正觉。』」
增上正觉
  大德!这里,我为了法的听闻去见世尊,大德!世尊对我教导更高再更高、胜妙再胜妙、黑白及其对照法,大德!如大师对我教导更高再更高、胜妙再胜妙、黑白及其对照法,这样,这里,我在那个法中的某个法以证智走到关于诸法的究竟,我净信大师:『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弟子僧团是依善而行者。』
善法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善法,世尊教导这无上法,这里,这些善法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大德!这里,比丘以诸烦恼的灭尽,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无烦恼的心解脱、慧解脱,大德!关于善法,这是无上的,那世尊整个自证:关于善法,凡其他沙门、婆罗门比世尊更高证智的自证,超出那世尊整个自证而应该被自证的,没有。
处之安立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处之安立,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有六内、外处:眼与色、耳与声、鼻与气味、舌与味道、身与所触、意与法,大德!关于处之安立,这是无上的,那世尊整个自证:关于处之安立,凡其他沙门、婆罗门比世尊更高证智的自证,超出那世尊整个自证而应该被自证的,没有。
入胎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入胎,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有这四种入胎:大德!这里,某些不正知地入母胎,不正知地在母亲的子宫中存续,不正知地从母亲的子宫出来,这是第一种入胎。
  再者,大德!这里,某些正知地入母胎,不正知地在母亲的子宫中存续,不正知地从母亲的子宫出来,这是第二种入胎。
  再者,大德!这里,某些正知地入母胎,正知地在母亲的子宫中存续,不正知地从母亲的子宫出来,这是第三种入胎。
  再者,大德!这里,某些正知地入母胎,正知地在母亲的子宫中存续,正知地从母亲的子宫出来,这是第四种入胎。大德!关于入胎,这是无上的。
记心种类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记心种类,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有这四种记心种类:大德!这里,某人以相而告知:『你的意是这样,你的意是像这样,你的心是像这样[状态]。』即使他告知许多,都如实不异,这是第一种记心种类。
  再者,大德!这里,某人不以相而告知,而听闻人、非人、天的声音后告知:『你的意是这样,你的意是像这样,你的心是像这样[状态]。』即使他告知许多,都如实不异,这是第二种记心种类。
  再者,大德!这里,某人不以相而告知,也不听闻人、非人、天的声音后告知,而在寻、伺时听闻寻扩散的声音后告知:『你的意是这样,你的意是像这样,你的心是像这样[状态]。』即使他告知许多,都如实不异,这是第三种记心种类。
  再者,大德!这里,某人不以相而告知,也不听闻人、非人、天的声音后告知,也不在寻、伺时听闻寻扩散的声音后告知,而入无寻、无伺定,以心熟知心后了知:『这位先生的意行那样朝向,这个心[接下来]将直接地寻思到那个寻。』即使他告知许多,都如实不异,这是第四种记心种类。大德!关于记心种类,这是无上的。
等至之见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等至之见,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有这四种等至之见:大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以热心、勤奋、专修、不放逸、正确作意达到像这样的心定,当如是心定时,观察此身:从脚掌底往上,发梢往下,皮肤所包覆充满种种不净的:『此身有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胳、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子、肠间膜、胃、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液、尿。』这是第一种等至之见。
  再者,大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以热心、……(中略)达到像这样的心定,当如是心定时,观察此身:从脚掌底往上,发梢往下,皮肤所包覆充满种种不净的:『此身有头发、体毛、……(中略)关节液、尿。』他超越男子的皮肤、肉、血后,观察骨骸,这是第二种等至之见。
  再者,大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以热心、……(中略)达到像这样的心定,当如是心定时,观察此身:从脚掌底往上,发梢往下,皮肤所包覆充满种种不净的:『此身有头发、体毛、……(中略)关节液、尿。』他超越男子的皮肤、肉、血后,观察骨骸,他了知男子在此世住立与在他世住立,在两处不间断的识流,这是第三种等至之见。
  再者,大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以热心、……(中略)达到像这样的心定,当如是心定时,观察此身:从脚掌底往上,发梢往下,皮肤所包覆充满种种不净的:『此身有头发、体毛、……(中略)关节液、尿。』他超越男子的皮肤、肉、血后,观察骨骸,他了知男子在此世不住立与在他世不住立,在两处不间断的识流,这是第四种等至之见。大德!关于等至之见,这是无上的。
人之安立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人之安立,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有这七种人:俱分解脱者、慧解脱者、身证者、得见者、信解脱者、随法行者、随信行者。大德!关于人之安立,这是无上的。
勤奋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勤奋,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有这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活力觉支、喜觉支、宁静觉支、定觉支、平静觉支。大德!关于勤奋,这是无上的。
行道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行道,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有这四行道:迟缓通达的苦行道、快速通达的苦行道、迟缓通达的乐行道、快速通达的乐行道。大德!这里,凡这迟缓通达的苦行道,大德!此行道就以苦性与迟缓性两者被说为下劣的;大德!这里,凡这快速通达的苦行道,大德!此行道就以苦性被说为下劣的;凡这迟缓通达的乐行道,大德!此行道就以迟缓性被说为下劣的;凡这快速通达的乐行道,大德!此行道就以乐性与快速性两者被说为胜妙的,大德!关于行道,这是无上的。
谈说之正行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谈说之正行,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这里,某人说既非与妄语有关,也非中伤、非离间、非生起激愤、非渴望胜利的话,他说圣言,以适当时机说有价值的话,大德!关于谈说之正行,这是无上的。
  又,大德!关于男子的戒之正行,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这里,某人是真实者、有信者,不是设计者、攀谈者、暗示者、讥讽者、以利养换取其他利养者,是守护根门者、饮食知适量者、平静的行为者、专修清醒者、不倦怠者、活力已被发动者、修禅者、有念者、应辩善巧者、正行者、坚决果断者、聪明者、在欲上不贪求者、正念者、贤明者,大德!关于男子的戒之正行,这是无上的。
教诫种类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教诫种类,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有这四种教诫种类:大德!世尊以如理作意知道{后}[对]面个人各自的:『这个人当如被教育的实行时,他将以三结的灭尽,为入流者,不堕恶趣法、决定、以正觉为彼岸。』大德!世尊以如理作意知道对面个人各自的:『这个人当如被教育的实行时,他将以三结的灭尽,以贪、瞋、痴薄,为一来者,只来此世一回后,将得到苦的结束。』大德!世尊以如理作意知道对面个人各自的:『这个人当如被教育的实行时,他将以五下分结的灭尽而为化生者,在那里入了究竟涅槃,不从彼世转回。』大德!世尊以如理作意知道对面个人各自的:『这个人当如被教育的实行时,他将以诸烦恼的灭尽,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无烦恼的心解脱、慧解脱。』大德!关于教诫种类,这是无上的。
他人解脱智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他人解脱智,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世尊以如理作意知道对面个人各自的:『这个人将以三结的灭尽,成为入流者,不堕恶趣法、决定、以正觉为彼岸。』大德!世尊以如理作意知道对面个人各自的:『这个人将以三结的灭尽,以贪、瞋、痴薄,将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一回后,将得到苦的结束。』大德!世尊以如理作意知道对面个人各自的:『这个人将以五下分结的灭尽而将成为化生者,在那里入了究竟涅槃,不从彼世转回。』大德!世尊以如理作意知道对面个人各自的:『这个人将以诸烦恼的灭尽,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无烦恼的心解脱、慧解脱。』大德!关于他人解脱智,这是无上的。
恒常论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恒常论,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有这三种恒常论:大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以热心、……(中略)达到像这样的心定,当如是心定时,他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好几百生、好几千生、好几十万生:『在那里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里死后生于那里,而在那里又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里死后生于这里。』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生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他这么说:『我知道过去世:「世间的破坏或成立。」我知道未来世:「世间将破坏或将成立。」真我与世间是恒常的、不孕的、如直立的山顶、如直立不动的石柱,那些众生流转、轮回、死、再生,然而那等同常恒的存在。』这是第一种恒常论。
  再者,大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以热心、……(中略)达到像这样的心定,当如是心定时,他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即:一个坏成、二个坏成、三个坏成、四个坏成、五个坏成、十个坏成:『在那里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里死后生于那里,而在那里又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里死后生于这里。』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生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他这么说:『我知道过去世:「世间的破坏或成立。」我知道未来世:「世间将破坏或将成立。」真我与世间是恒常的、不孕的、如直立的山顶、如直立不动的石柱,那些众生流转、轮回、死、再生,然而那等同常恒的存在。』这是第二种恒常论。
  再者,大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以热心、……(中略)达到像这样的心定,当如是心定时,他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即:十个坏成、二十个坏成、三十个坏成、四十个坏成:『在那里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里死后生于那里,而在那里又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里死后生于这里。』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生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他这么说:『我知道过去世:「世间的破坏与成立。」我知道未来世:「世间将破坏与将成立。」真我与世间是恒常的、不孕的、如直立的山顶、如直立不动的石柱,那些众生流转、轮回、死、再生,然而那等同常恒的存在。』这是第三种恒常论。大德!关于恒常论,这是无上的。
前世住处之回忆智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前世住处之回忆智,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以热心、……(中略)达到像这样的心定,当如是心定时,他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许多坏劫、许多成劫、许多坏成劫:『在那里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里死后生于那里,而在那里又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里死后生于这里。』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生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大德!有天神,其寿命不能被算术或计数计算,不论存在的个体以前住在色中,或在无色中,或在有想中,或在无想中,或在非想非非想中,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生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大德!关于前世住处之回忆智,这是无上的。
死亡与往生之智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众生死亡与往生之智,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以热心、……(中略)达到像这样的心定,当如是心定时,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眼,看见当众生死时、往生时,在下劣、胜妙,美、丑,幸、不幸中,了知众生依业流转:『这些众生诸君,具备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斥责圣者,邪见与持邪见之业行,他们以身体的崩解,死后已被往生到苦界、恶趣、下界、地狱,或者这些众生诸君,具备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不斥责圣者,正见与持正见之业行,他们以身体的崩解,死后已被往生到善趣、天界。』这样,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眼,看见当众生死时、往生时,在下劣、胜妙,美、丑,幸、不幸中,了知众生依业流转,大德!关于众生死亡与往生之智,这是无上的。
神通种类的教导
  又,大德!关于神通种类,世尊教导这无上法,大德!有这二种神通种类:大德!有神通是有依着与有烦恼的,这被称为『非圣的』,大德!有神通是无依着与无烦恼的,这被称为『圣的』,大德!哪一种神通是有依着与有烦恼的,这被称为『非圣的』呢?大德!这里,某位沙门或婆罗门以热心、……(中略)达到像这样的心定,当如是心定时,他经验各种神通:有了一个后变成多个,有了多个后变成一个;现身、隐身;无阻碍地穿墙、穿垒、穿山而行犹如在虚空中;在地中作潜入、潜出犹如在水中;在水上行走不沉没犹如在地上;以盘腿而坐在空中前进犹如有翅膀的鸟;以手碰触、抚摸日月这样大神力、大威力;以身体自在行进直到梵天世界,大德!这种神通是有依着与有烦恼的,这被称为『非圣的』。
  大德!哪一种神通是无依着与无烦恼的,这被称为『圣的』呢?大德!这里,如果比丘希望『愿在厌拒上住于不厌拒想』,在那里,他住于不厌拒想。如果他希望『愿在不厌拒上住于厌拒想』,在那里,他住于厌拒想。如果他希望『愿在厌拒与不厌拒上都住于不厌拒想』,在那里,他住于不厌拒想。如果他希望『愿在不厌拒与厌拒上都住于厌拒想』,在那里,他住于厌拒想。如果他希望『愿在厌拒与不厌拒两者上都避免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在那里,他住于平静,正念、正知,大德!这种神通是无依着与无烦恼的,这被称为『圣的』。大德!关于神通种类,这是无上的,那世尊整个自证:关于神通种类,凡其他沙门、婆罗门比世尊更高证智的自证,超出那世尊整个自证而应该被自证的,没有。
大师其他种类的教导
  大德!凡被有信的善男子以活力已被发动、强力、男子的力量、男子的活力、男子的力量、男子的努力、男子的忍耐应该到达的,世尊已到达了,大德!世尊不在欲上从事欲乐的实行:下劣的、粗俗的、一般人的、非圣者的、无益的,也不从事自我折磨的实行:苦的、非圣者的、无益的,世尊是[构成]增上心与在当生中为乐住处之四[种]禅的随欲获得者、不困难获得者、无困难获得者。
布施种类的实行
  大德!如果这么问我:『舍利弗道友!过去世有其他沙门、婆罗门比世尊更高证智的正觉吗?』大德!当被这么问时,我会说:『不。』『舍利弗道友!未来世将有其他沙门、婆罗门比世尊更高证智的正觉吗?』大德!当被这么问时,我会说:『不。』『舍利弗道友!现在有其他沙门、婆罗门比世尊更高证智的正觉吗?』大德!当被这么问时,我会说:『不。』
  又,大德!如果这么问我:『舍利弗道友!过去世有其他沙门、婆罗门与世尊相同正觉吗?』大德!当被这么问时,我会说:『是。』『舍利弗道友!未来世将有其他沙门、婆罗门与世尊相同正觉吗?』大德!当被这么问时,我会说:『是。』『舍利弗道友!现在有其他沙门、婆罗门与世尊相同正觉吗?』大德!当被这么问时,我会说:『不。』
  又,大德!如果这么问我:『尊者舍利弗!为什么一个允许、一个不允许呢?』大德!当被这么问时,我会这么解说:『道友!我在世尊面前听到、领受这样:「过去世有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我相同正觉。」道友!我在世尊面前听到、领受这样:「未来世将有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我相同正觉。」道友!我在世尊面前听到、领受这样:「这是不可能的、没机会的:在一个世间界中会同时出现两位阿罗汉、遍正觉者,这是不可能的。」』
  大德!当被这么问而我这么解说时,是否为世尊的所说之说,而且不以不实而毁谤世尊,法、随法地解说了,而任何如法的种种说不来到应该被呵责处吗?」
  「舍利弗!当你这么解说时,确实是我的所说之说,而且不以不实而毁谤我,法、随法地解说了,而任何如法的种种说不来到应该被呵责处。」
不可思议-未曾有
  当这么说时,尊者优陀夷对世尊这么说:「不可思议啊,大德!未曾有啊,大德!如来的少欲求、知足的状态、俭约,确实因为如来有这么大神通力、这么大威力而从不显示自己,大德!如果其他外道游行者们看见自己有像这样的一法,他们会就只那点而举旗帜绕着行走。不可思议啊,大德!未曾有啊,大德!如来的少欲求、知足的状态、俭约,确实因为如来有这么大神通力、这么大威力而从不显示自己。」
  「优陀夷!请你看:『如来的少欲求、知足的状态、俭约,确实因为如来有这么大神通力、这么大威力而从不显示自己。』优陀夷!如果其他外道游行者们看见自己有像这样的一法,他们会就只那点而举旗帜绕着行走。优陀夷!请你看:『如来的少欲求、知足的状态、俭约,确实因为如来有这么大神通力、这么大威力而从不显示自己。』」
  那时,世尊召唤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因此,在这里,你应该常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此教法,舍利弗!对愚钝男子们来说,会有对如来的怀疑或疑惑,他们听闻此教法后,对如来的怀疑或疑惑将被舍断。」
  像这样,这是尊者舍利弗在世尊面前告知净信,因此,对这个解说来说,『能净信的就这样成为同义语』。
  能净信的经第五终了。

  「无余(DA.18)」,南传作「整个」(asesam,另译为「无剩余;所有的」),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完全地」(fully)。
  「法之分齐(SA)」,南传作「法的类比」(dhammanvayo,另译为「法的次第」),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以从法而推论」(by inference from the Dhamma)。
  「如牛王之语」(āsabhī vāc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像公牛一样吼的话」(bellowing utterance)。按:「如牛王」(āsabhī, āsabhin),另译为「伟大的;庄重的」,在古印度,牛被认为是神圣的。。
  「知断一法(MA.186)」,南传作「某个法以证智」(abhi??ā idhekacca? dhamma?, ekacca? dhamma? abhi??āy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某个教导的经由直接理解」(through direct knowledge of a certain teaching),并解说,为了带出要表达的意思,将「法」转译为「教导」。
  「于诸法得究竟(MA.186)」,南传作「走到关于诸法的究竟」(dhammesu ni??hamagam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关于教法来到结论」(comes to a conclusion about the teachings)。
  「以他相占他意(MA.143)」,南传作「以相而告知」(nimittena ādisa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以标志的方法宣称」(by means of a mark, declares, AN.3.61),并引注释书的解说,这是解析其心理状态所相关的外在征侯(external indications)。
  「他念、他思(MA.143)」,南传作「在寻、伺时」(vitakkayato vicārayato, AN.3.61),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当一个人在想与检查[某事]时」(as one is thinking and examining [some matter])。
  「声(MA.143)」,南传作「寻扩散的声音」(vitakkavipphārasadd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思想扩散(传播)的声音」(the sound of the diffusion of thought, AN.3.61),并解说,这是「寻」(思想)本身产生的细微声音(subtle sounds),天耳根(divine-ear faculty)可以听到。
  「意所愿(MA.143)」,南传作「意行」(manosa?khār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心的活动」(mental activities, AN.3.61),并解说,这是对入第二禅(无觉、无观定;无寻、无伺定)以上的人回到第一禅或出定后想法(寻)的预测。
  「(将)寻思到那个寻」(amu? nāma vitakka? vitakkessatī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将想这个思想」(will think this thought, AN.3.61)。
  「专修」(anuyogamanvāya,另译为「实践;实行;随致力」),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献身;专心」(devotion, MN.136)。
  「正确作意」(sammāmanasikāramanvāy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正确注意」(right attention, MN.136)。
  「心定」(cetosamādh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心的集中贯注」(concentration of mind, MN.136)。
  「不住立」(appati??hita?ca),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不确立」(not established),并以「阿罗汉」作注解解说。
  「身证(MA.194)」,南传作「身证者」(kāyasakkh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身体的见证者;亲身体证者」(a body-witness)。
  「见到;见到者(MA.194)」,南传作「得见者」(di??hippatto,逐字直译为「见+达到」),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达到见者」(one attained-to-view)。
  「信解脱(MA.194)」,南传作「信解脱者」(saddhāvimutt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以信自由者;以信释放者」(one liberated-by-faith)。
  「断乐迟(MA.215);乐灭迟得(DA.18);乐行迹所行愚惑(AA.31.3)」,南传作「迟缓通达的乐行道」(sukhā pa?ipadā dandhābhi??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快乐而迟钝的直接理解之实行」(practice that is pleasant with sluggish direct knowledge)。「通达」(abhi??ā),原意为「有通智的;证智的」。
  「更求他利(DA.18)」,南传作「以利养换取其他利养者」(lābhena lābha? nijigīsanak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计画、谈话、暗示、轻视、以获得追求获得」(Scheming, talking, hinting, belittling, pursuing gain with gain, MN.117)。按:「设计」(Kuhanā),另译为「诈欺;欺骗;诡计」,依《清净道论》的解说,这是指以言说、举止、做作,来设计别人给自己供养(以下类推)。「以利养换取其他利养」(lābhena lābha? nijigīsanatā),另译为「以利贪求利;以利求利」,这是指拿自己不喜欢或剩余的供养品,去换取其他更好的供养品。
  「未来成败我亦不知(DA.18)」,南传作「我知道未来世」(Anāgata?pāha? addhāna? jānāmi),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但我不知道未来」(but I do not know the future),可能所依版本不同之故。
  「不孕的」(va?jhā,另译为「石女儿」),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不生育的;不妊的」(barren, SN.24.8)。
  「然而那等同常恒的存在」(atthitveva sassatisaman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但我与世界保持一样正像永恒本身」(yet the self and the world remain the same just like eternity itself, DN.1)。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然而这些永远地持续」(yet these persist eternally, DN.28)。按:atthitveva sassatisamanti,译者解读为atthi-tu-eva sassatisama-ti,其中,atthi(存在)为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现在式。
  「世中(MA)」,南传作「在一个世间界中」(ekissā lokadhātuy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一个世界系统」(in one world-system, MN.115)。按:当「世间界」为「一个三千世界」的解说被接受时,就开启了大乘佛较蓬勃发展的契机。
  「布施种类的实行」(Anuyogadānappakāro),原文解读为Anuyoga-dāna-pakāra,但这样的解读与标题以下内容看起来不相关,不知原文是否有所讹误,或另有更适当的解读。
  「教法」(dhammapariyāya?,逐字直译为「法+法门」,另译为「法门;法数」),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法的解说」(exposition of Dhamm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法的解说」(the Dhamma exposition, SN.35.235)。按:「法门」(pariyāya,音译为「波利耶夜」),也可以指「教法」,参看印顺法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728。
  「自清净」,南传作「能净信的」(sampasādanīya?,另译为「会净信的;会欢喜的」),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清澈的信」(The Serene Faith)。按:本经经名北传作「自欢喜」,从南传经文比对来看,其实就是「自清净」,因为「清净;净信」(sampasāda)也可以是「欢喜」的意思,而这里的「欢喜」,应该是与「净信」有关的。
  「见定」,南传作「等至之见」(dassanasamāpatti),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达成的见解」(the attainment of vision)。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