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六。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7-4 15:33
標題: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六。
摘自《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

阿毗达磨俱舍论指要钞第六。

分别根品第二之四。

    因有六种(至)如是六种(文)。六因之义。具出婆沙十六(七纸左)正理十五(初纸左)显宗八(四纸左)辨其次第。出显宗论。宝疏·晖钞依顺详释。然经部不用六因。以无正经说故。又大乘中。对法·显扬·中边等。说六种因。本出楞伽经。应知。
    无障住故(文)。婆沙二十二云。复次无障碍分。是能作因。诸法自性障碍自性故。非能作因。障碍有二种。一者世俗。如人立座障碍余者。二者胜义。如自性障碍令不自在饮食于身种等于身(文)。泰·宝疏作芽。光记作身字。今谓。身字草误。当作芽字。旧论云。饮食于身。田等于芽。
    有作是难(至)皆成杀业(文)。泰云。一人杀生时。余人皆无障。何缘一切人非如杀者皆成杀业。
    俱有互为果(至)心于心随转(文)。显宗论九(初纸右)与此颂文不同。第一句云俱有一果法。第二句云心心随转等。第二句同。正理三句全同。
    此中应辨(至)心随转法(文)。光·宝两师释俱有因意见不同。是故先师以此中应辨一句属为句末。神泰·圆晖亦同。宝师入后段中以为句头。然正理论(十五之六纸右)云法与随相非互为果。然为因故。此为因相。彼应更辨。又正理·显宗征起后颂。改为心随转法其体云何。若如宝师所解。此论此中应辨等语征起后文。则二论中何须更改文言。宝师此中分文不允。然同一果为俱有因。婆沙·正理其文分明。以互为果为俱有因。正理破之。显宗改第一句为俱有一果法。众贤不信。于兹可知。若依宝疏。婆沙十六双举二类互为因法。以辨互为果相。此虽非明文。有其义意。依此而言。则有宗中释俱有因具含二义。至入阿毗达磨论明立二义。盖为此也。然光师等释此中应辨。言出有部过以劝释通者。理不应然。麟评云。今详。婆沙评家既以一果释俱有因。世亲论主自以互为果释。何言论主却出有宗过耶。故正理师弹此论互为果有过。遂以一果释俱有因也。旧云。入阿毗达磨是此论后造。言互为果者。学我世亲阿阇梨也。准此等文。不应是论主出有宗过。请重详之。然宝师意。一果·互果并有不遍。然亦并无失。例如变碍名色。今谓。此例大好。足以顺成。然此本出光师。更加润色。是宝法师智辨解释之巧也。
    由时果善等(文)。泰疏云。初释颂本十因。略说三等。一由时等。二果等。三性等(文)。今谓。泰释不顺长行。释云。略由时·果等·善等故。故光云。生等四种总合为时故。此等言不通于时。但在果善。若据旧论。等字局善不通时·果故。长行云。随果者。谓同功力。果·果报果·等流果故。随善等者。若心是善恶无记。法等随心亦是善恶无记。
    由果等者(至)及一等流(文)。光云。问。此论一果为同何者。解曰。或同婆沙。或同正理。皆无有妨(文)。宝云。今详。所明一果。同其婆沙不同正理。以依婆沙而造颂故。若有异端。应指陈所以。有人云亦同正理者谬也。
    由此十因名心随转(文)。麟云。但是据其大位。非要皆具十因。如三性不可俱故。无漏随转无异熟果故。
    诸由俱有因(至)故成因(文)。麟云。上因字是因由所以之因。下因字是因缘因。谓若由俱有之理。得成因者。必是同时故。言必是俱有等。或有俱有非俱有因故成因者。谓或诸法虽是同时。不由同时之理即成俱有因。即如下八对之法是也。
    非一果(至)一等流故(文)。麟云。此即通前七对无一果义。第八得与所得以不定故。论别明之。又上八对于十因。前之四对及第六对皆具七因。但无果等三也。第五一对有时等四。无善等三及果等三。如色声通三性。香等唯无记故。第七对亦尔。第八得与所得虽有同性。然时不定由此或前或后。偶然相值故。
    得与所得(至)或俱生故(文)。泰疏云。或前或后。虽或俱生。疏故非俱有因。
    互影同时亦为因果(文)。泰·光·宝作芽。泰疏云。如日在东出。芽有从土初生。众微共起。芽之东极微余物障光明。牙西极微西面自有影现。牙东极微障光不现影。西极微西现影不障光。如何说此影用牙为因耶(已上)准泰疏文。互字写误。当作芽字(论十·六纸左亦有芽影喻。光记作芽)光记虽大同泰疏。然除芽从土初生等文。是故难决依用何字。论及记疏诸本不同。或作身字·形字。又唯识述记多引此文。字皆不同。然芽字虽复不稳。非全正理。二十八(十九纸左)曰。又说。缘杌而现影故。杌既是假。影应非实等。
    三杖互相依住(文)。光记九(四十五纸左)云。般利伐罗多迦外道。此云遍出。即显出家义。是出家外道。受持执三杖行。拟安衣服瓶钵等物。并剪鬓发。无义苦行。婆罗门外道。受持手执杖行。被乌鹿皮(已上记文)宝疏六(十七纸右)云。西方有外道等。将三杖行。住时即上安火灌。绳上安钩。用绳系三杖。交立于地(已上疏文)楞伽经七云。鹿皮三岐杖等。
    闻思所成等(文)。惠晖云。闻思所成等者。此论唯约欲界。
    同类因者(至)为同类因(文)。解同类因亦有依主·持业二释。宝师断云不及依主者何也。今谓所以依主为优。以有教理故。教者。正理十六(初纸右)云。能养能生或远或近诸等流果。名同类因(已上论文)准此论文。与等流果为因名同类因。是依主释。理者。同类即因。名同类因。是持业释。然同类之言本起于果。若唯有因无果法。则对何名同。诸因果中。有唯因无果法。无唯果无因法。故依主释于理为优。以对果明因故。
    谓善五蕴(至)皆不为因(文)。光师此四说中。以第四说为正。此依泰疏。彼云。今俱舍文亦同婆沙有四说。皆无评文。准迦延经。第四师为正。迦延云。四大意入一增上。四大是色阴。意入是识阴。故知。无记色阴不与无记四阴为因。有云。无记有缘根不与无记无缘根为因。故知。无记四阴不与无记色阴为因(已上疏文)。宝师破此。以第一说为正。破立有理。晖疏此中信用宝义。然定宾师品藻光·宝两说更自破立。亦有义理。饰宗记二本(七纸右)云。光法师云。诸论皆有四说。并无评家。且以后师为正。授记法师云。先叙正义。后述余师。初释为正。今详。四蕴更互为因。四释无诤。但诤色心互为因义故成四释。然二法师虽各判释。然并未达是非所以。故今欲存初释为正。应破后三。其义方立破云。三无记心皆能发表。如何乃言心非色因。此即通破二·四师讫。又所发业为三无记为所缘缘。令三无记得增长。明知。此表能为同类。此即破第三师讫。故知。初释为正也。问。异熟生心不能发表。理应四蕴非是色因。答。今总通说心为色因。何用举异熟心难。问。异熟色法望异熟色同类因不。答。有同类因。若尔。俱舍第二云。离异熟外无别等流。如何通释。答。彼意说言。离异熟外无有等流别体可得。不遮异熟当体之上亦有等流故。婆沙十八·俱舍第六并云。羯剌蓝位与余位为同类因等也(已上记文)然慈恩意。以定宾初破第二·第四两说却为好解。对法钞四(三十八左)云。或准小乘。善不善五蕴皆得无记五蕴。一总。二别。总中如俱舍等有四说。然准迦延。四大于心心法所缘缘·增上。不言有因。故第四说色非四因。好。或解。色不为四因。四为色因。第二师好(已上钞文)今谓。准宝师·宾师等说。迦延之文为证不成。彼文约四缘释除表色外之色法。若约表色。何无因义。是故第一义胜。
    若不许(至)文所说故(文)。此破譬喻者计。此计出于正理(十六之初纸)。如宝疏引。然婆沙第十七(十九纸右)此言外国诸师计。又百三十一(十三纸左)言西方诸师譬喻尊者说。如上具辨。
    如发智论(至)故成因(文)。此发智论第一(十一纸左)婆沙十七(十一纸左)之文也。朝鲜本与现流论不同。同发智·婆沙。然不可辄改。以现流本顺旧俱舍及泰疏故。
    皆如客住(至)执为己有(文)。解此论文宝疏·晖疏不同。宝师分为三因。晖师唯为一分因。光记不释。宝疏云。一如客住故。二不堕界摄。三非诸地爱执为己有。由此三因地虽不同。展转为因。由同类故(已上疏文)颂疏云。解云。无漏非界系。虽起于诸地。如客人住也。有漏爱摄故堕界摄。若无漏法非九地爱摄为己有故。无漏道不堕界摄也(已上疏文)宝疏三因文明可解。颂疏意谓。此中如客。此引譬喻。不堕界摄正是因由。非诸地等二句释不堕界义。是故此文唯以一因释互为因。今谓。两师有过不及之失。准旧俱舍及正理论。今此论文唯有二由。如客。是譬。何为别因。宝师开为三因过矣。旧俱舍云。此道于九地为客故。不属彼界。彼地贪爱不能取此为自境(文)。正理论云。所以者何。此非系地故。非诸地爱执为己有故。由是道谛虽地不同。展转为因。同种类故(已上论文)正理有二故字。其为二由明矣。次下论(十一纸左)明无漏非异熟因言。何缘无漏不招异熟。无爱润故(即当今爱执为有义)如贞实种无水润沃。又非系地(即今第一义)如何能招系地异熟。余法具二。是故能招。正理十六(二十纸左)亦同。此文已言余法具二。反知。无漏不具二义。如下详解。然晖疏合为一因。亦不及也。麟师直以宝疏合释晖疏。三之与一如函盖不应。远之又远矣。
    由因增长及由根故(文)。泰疏云。不释及由根亦可说在见道等中。以根约道而分别故。光云。钝利为因。次前具明。故不别释及由根。故颂疏云。论文不释根者。谓易解故。麟云。论文不释根者。谓上列因·根二义乃至释中但释因增长不释根义者。以利钝之义易解(已上)今谓。泰·光意同。此释为优。
  非修所成因欲界无故(文)。颂疏云。思与思修为同类因。除闻所成。麟云。今谓不然。以欲界有思无修。色界有修无思。异地相望又不为因。如何乃言思与修慧为同类因耶(已上麟文)横川正文同之。然泰云。正理论云(十六之十纸右)有余师说。思所成法与修所成为同类因。岂不欲界有思所成无修所成。若于色界有修所成无思所成。然世间法唯自界为同类因。前说。自部自地为因。依有漏故。如何彼说思为修因。有作是释。即于欲界有胜方便所摄善根。虽思所成。而极寂静。似修慧故。名修所成。思为彼因说。亦无过有余师释。得尽智时。所修欲界思所成法。是阿罗汉慧果故。似修慧故。名修所成。思为彼因说。亦无过(已上疏文)今谓。准上疏论。晖释非全无由。勿事冰执。
    色界无故(文)。颂疏云。上二界无思。举心思时。便入定故。大乘义章云。思慧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则无。何故如是。上界报静。??心思量。则与禅定修慧相应。故无思慧。
    又欲界(至)静虑果因(文)。智品二(十五纸右)云。神境通果能变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有十四。谓依根本四静虑生。有差别故。依初静虑有二化心。一欲界摄。二初静虑。第二静虑有三化心。二种如前。加二静虑。第三有四。第四有五。谓各自·下。如理应思(文)。惠晖云。通果者。如欲界有四定化心果。化心是定果。欲界四类化心与五地化心为因。初定有四化心果。不与欲界化心为因。乃至四定不与前四定化心为因。以劣故也(已上)又非上之非。旧论在果字下。在上在下。并无妨害。以意不同故。旧论云。此中是上地定果非下地定果同类因。
    其中阙一(至)互为因义(文)。光有二解。第二太疏。宝师大同第一。然就用而释。非体也。
    遍行诸法(至)当广分别(文)。颂疏云。遍行者(婆沙第十八之十六纸)谓十一遍使及相应俱有法也。十一遍使者。谓苦谛有七。五见·疑·无明也。集谛有四。邪见·见取·疑·无明也。此等诸法遍与五部染法为因。名为遍行。遍行即因。持业释也(光记云。遍与五部染法为因故。名遍行。遍行即因。名遍行因。持业释。不得言遍行之因。以亦通与非遍为因故。麟云。不得为依主。以因是遍行义。果非遍行义故)。
    此与染法(至)生长故(文)。光师意谓。同类因外别立遍行有二因由。一为通因故。二为自他部因故。宝师不尔。唯为一因。亦为等下文。释通因义。非别一因。泰疏·颂疏亦同。宝解为优。何者。亦为等文在结外故。旧俱舍云。为一切染法通因故。离同类因别立此因。能为余部染法因故。由彼威力别部诸惑亦得增长。
    品类足(至)染污苦谛(文)。此有三节。文非一处。第一节文见于第六(十四纸右)第二节文见于第七(七纸右)第三节文见于第十三(五纸右)泰疏云。婆沙中若见所断不为一切染污作因。有四难。于中三是婆伽罗明经。第四是识身经。彼云波伽罗明经。此云品类足论。今文中但引波伽罗明经三难为证。略不引识身经。初证云。故品类足说等。
    有谓圣人(至)密作是说(文)。正理十六(十七纸右)云。此染污思因虽具有不善无记。而无记因先已永断。圣人退位见所断惑皆已断故。一切见道必无退故。欲界染无记皆见所断故。唯不善因退故。成就说为未断。是故无失。
  及善唯有漏(文)。旧论偈云。果报因非善及以有流善。释曰。一切恶及有流善法是果法因(文)。若依大乘。杂集论云。摄受者。谓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摄受自体故。即是异熟因乃至善有漏言。为简无漏。由违生死故。不能感异熟果。显宗论九(十二纸右)云。颂中及声。显此因与果性相虽异。而品类无杂。惟言。为遮异熟因体摄诸因义。有说。诸果皆名异熟。彼异熟因亦应遍摄。恐如彼计。故说惟言。何缘定知惟不善法及善有漏是异熟因。契经说故。谓契经说。有黑黑异熟业。有白白异熟业。有黑白异熟业有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乃至广说。正理意同。
    异熟法故(文)。光云。法之言持。即目于因。此因能持异熟果故名异熟法。依主释也。若言异熟即法。持业释也(文)。今谓。法谓轨持。此通一切。光师以持果义释持。此是当段一往之义。非通方论。
    余法具二(文)。麟云。余法具二者。翻前无漏二义可知。依新更加力用增强。成三义也(文)。今谓。麟师爱润·系地为二者非也。光云。余不善·善有漏法。一体贞实。二为爱润(文)。正理十六(二十一纸右)云。余善不善能招异熟。如有水润诸真实种(已上论文)正理·此论并引譬喻为结。今以譬合法。余不善·善具体贞实及爱润义。此谓具二然麟师翻对无漏取系地义。不符此法譬说。故知非也。麟师本据宝疏。宝疏亦有过失耶。答。宝疏无失。宝疏总论有漏无漏分开二三别义。非必释具二文。然贞实对朽败而言。此语通比有漏无漏二法。其语虽同。意则大别。有漏善不善法能感异熟力用强盛故。取为比。又无漏法不然。不感异熟果故。然所以为比者。诸无漏法力用胜于有漏。破惑证理故。违越生死趣向涅槃故。是故譬二。其意天别。可知。
    熟果不应(至)方得熟名(文)。光云。论主述经部宗义。宝云。已下论主破婆沙也。今谓。正理苦为救释。宝师云破婆沙。可谓至当矣。
  一由相续转变差别(文)。略如光记。详见下论。
    无想等至(文)。等至·等引·等持等。皆定异名。于中有差故立七名。以辨其异。具如瑜伽伦记第四(初)及略纂·唯识述记并了义灯中。
  若感眼处(至)应知亦尔(文)。宝疏引婆沙十九文中。得触处业下脱落亦受二处异熟谓触处法处得身处业十五字。宝师据此错本。是故至下。云婆沙初说感触与此不同。应更详检。光师所引论文全备。宝师何不见乎。又婆沙·正理·此论三论相违文中。光师会释总有二重。初重会释正理·此论。于中亦二。初释正理·俱舍各据一义。次释俱舍为正。次重会释婆沙·此论。于中亦二。初释此论及婆沙初说为正。次释婆沙前后两师各据一义。又宝疏释。前已陈列五义。后点示三论所依义。是则三论各据义门。并不相违也。宝疏判属尤为精当。
    诸瞿陀等(文)。颂疏根品第五(二纸右)云。子甚少而生大树。荫得五百乘车也。麟云。摄云。似此方柳。非正翻柳。古译云柳者谬也(文)。玄应音义二十五(六纸右)云。诺瞿陀。旧言尼俱陀树。或作尼俱律。或云尼俱类陀。亦言尼拘屡陀。又云尼俱卢陀。皆一也。旧译云无节。一纵广树也。
    由次刹那(至)力所引故(文)。光有四解。于中第二为优。
    颂曰果有为(至)无因果(文)。旧俱舍第四(二十六纸右)颂曰。有为择灭果。无为非因果(已上论文)今谓。若约经部宗。此偈亦非不通。今就有部而言。大有妨害。故光师等云。旧翻大误矣。然慈恩师·并光·宝等师。挍仇新旧辨白差当。多敌真谛。何者。唐三藏多译真谛前所译者。又其论文句。新旧所翻乖角不鲜。如摄大乘及俱舍等之类是也。大乘基·光等抑挫真谛称扬玄奘。盖为此也。
    如是二答(至)开显自性(文)。如是二答下文。所谓缚马答是也。光记八(十纸右)云。两方解义不分明者。便相论调。言同缚马答。论主今此所言。同缚马答。外道杀马祀天。缚马着柱。有人问言。缚马者谁。答言。马主。马主是谁。答言。缚者。如是二答皆不令解。不知何人。姓名何等。故不令解。论主答问可知亦尔。
    已起随眠生种灭位(文)。光有三解。第一·第三解意。随眠·生种是一物上体用。非别物体。第二分为二物。此解为优。有所据故。旧俱舍云。由简择力现在随眠惑及生离灭后余集苦不更生。说名择灭。正理十七(六纸左)云。以修道力能灭未生未来随眠及生种子等。既有及言。明知。非一物体。又释灭位光师亦设三解。第二同泰。初解为稳。
    随眠缘阙后苦不生(文)。宝云。随眠阙缘不生及苦果不生。名非择灭(文)。今谓。疏意不生二字通上二种。一随眠不生。二后苦不生。此不应然。后苦不生本由随眠之缘阙故。言随眠缘阙等。此非随眠不生别为一位。宝师致及之言。不顺论意。光解为正。
    此声有先(至)有义得成(文)。正理十七(十一纸左)云。非如是说涅槃为有。有义得成。所以者何。假实二有不相应故。余种类有曾无说故。虽说此声有先非有有后非有。而应审决。为于毕竟非有物上说此有言。为此有言即于有上遮余而立。若别有物居声前后。可遮声故说非有言。谓彼物中此声非有。诸互非有。定依有说。若于毕竟非有物中而说有言。何不违理。非汝有物名为涅槃。可于其中遮苦有故。即说彼物名为非有。故所立喻于证无能。又不应引世俗言说非拨胜义。明援己宗。经主此中亦不随喜如是有义。以作是说。不可非有有义得成。世俗有言尚不随喜。如何可说无为有言。是故有言定应不可依于毕竟非有而说。然彼毕竟非有涅槃非假非实。更无余有而许为有。
    圣见及说故成第三(文)。光师说字为佛经说。宝师总为后说此灭者之说。非必局佛。宝解为胜。
    若有可护天神定知(文)。光云此无为体若有可护等者。今谓。不是也。准正理等。拥护之言但系有宗。非关无为。正理十七(十四纸右)云。虽寄他言作如是说。许便拥护毗婆沙宗。今详。经主似总厌背毗婆沙宗。欲依空花拨一切法皆无自性。而今于此且拨涅槃。拟为同喻证余非有。若实为护毗婆沙宗所说。不应朋坏法论。
    言不生者(至)故言不生(文)。光有三解。第一·第二是苦不生。第三择灭不生。泰疏大同第二。宝同第三。
    鸦足药草醉象将军(文)。异本鸦字作鹈或鸦。鸦·鸦相通。鹈·鸦大别。未详何是。光有二解。初释为正。宝疏亦同。玄应音义亦作鸦字。意同光第一解(二十五之六纸左)。
    唯于无覆无记法中有异熟果(文)。此于三性中。简取无记故致唯言一切无记非必异熟。今于四无记中。简去余三。唯取其一。故致中言。
    为此亦通(至)及所长养(文)。宝师派节。从为此亦通乃至及所长养。总为一因。今谓不然。为此亦通非有情数二句是问。唯局有情一句是答。此即问答偈有情言。应知唯是等下。此释有记。正理·显宗共云。唯于无覆无记法中有异熟果。若尔。则应非有情数亦是异熟。为欲简彼。说有情言。唯于有情有异熟故。若尔。于彼有情数中。长养·等流应是异熟。又为简彼。说有记生(已上论文)准此二论。宝师分科不符论文。
    由慧尽法名离系果(文)。光有三释。其中第一·第三法是所证。第二所断。泰疏意同第二。然三义中。第三为优。此论云。灭故名尽。择故名慧。即说择灭名离系果。又云。择力所得灭名择灭。又正理·显宗云。由择为因离诸系缚证得此灭。故名为果。
    诸有为法(至)之增上果(文)。光云。于有为法中。除前已生有为法。以前非后果故。是余若俱若后有为。名增上果(文)。今考异本记。名增之名作之。颂疏云。重言有为者。是除前外诸余有为。此余有为或与因俱。或在因后。名增上果(文)。此亦作名字也。宝云。除前已生者。谓前已生望后已生·未生。非增上果。果据取故不在因前因但不障故通果位(文)。惠晖云。除前者。谓过去已生有为法望现在法。不得为增上果。以在因前故也(文)。然观此论及正理·显宗二论。皆作之字。之字为善。以上有是字故。此论文意。初言诸有为法者。此标增上果体。次言除前已生者。以其前法非后果故。后因不能取与前法为其果故。故言除前生。具如宝疏及惠晖释。言余有为者。余是对自指他之言。此非对前已生指俱或后为余。诸有为法与他是增上果。非与自性为果。以诸自性障碍自性故。故上颂文(第六之初纸左)云。除自余能作。婆沙二十二云。诸法自性障碍自性故。非能作因。障碍有二种。一者世俗。如人立座障碍余者。二者胜义。如自性障碍令不自在。又下论(十七之十纸左)云。增上果者。谓离自性余有为法。唯除前生。与今此文终成一意。应知。
    第二句者(至)续者前得(文)。正理有破。光师作俱舍师救有三解别。第一·第三宝师亦同。泰疏云第三安惠论师俱舍释义。然宝疏云。若依后释(光第三解)但正言文不正其义。惠晖云论主改。今谓。宝师等云改正其文。泰·光不然此润色婆沙以为释通也。何改正之有乎。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