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般若與念佛-智諭老和尚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7-2 08:40
標題: 般若與念佛-智諭老和尚
緣起是世諦,無性是第一義諦。緣起即是無性,無性即是緣起,故二諦
本來融通,是之謂三昧。

念佛法門,初修世諦借緣起之功,念佛念到無念,
便入第一義諦。既入第一義諦,便得二諦融通。所謂二諦融通,要在心無所
住。不住有,不住無,不住亦有亦無,不住非有非無。


不住有即是無,不住無即是有,不住非有非無便是亦有亦無,不住亦有亦無便是非有非無。故到此地步,便是一切有,一切無,一切亦有亦無,一
切非有非無
。先簡凡情後顯正義,名之曰念佛三昧。



一真法界,不礙緣起西方,緣起西方,不礙一真法界;法身不礙報化,
報化不礙法身;有佛不礙無佛,無佛不礙有佛;有念不礙無念,無念不礙有
念;往生不礙無生,無生不礙往生。一切無住,一切無礙,皆從念佛念到一
心不亂中得。似此無上法門,借彌陀慈悲願力,易修易證,功不唐捐,豈是
執我見之輩,可同日而語哉!

   

學念佛,須借佛名號功德之力而修緣起,所謂心住一緣。此中方便不
一,要在信願行而求一心。久久用功,自力佛力二得成就,散亂昏沉自然漸
伏。此時便得馬調隨人。


妄念漸歇,無念現前,此時注意不得滯於無念,若滯無念,仍是心有所
住。故不住於念,亦不住無念。須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今以攝耳根為言,至心念佛至心聽,若聽得清楚明白,自然無念。然而
無念之際,正是念得清楚明白。何以故?佛號聽得清楚明白,豈不是念?

無念是寂,念即是照。此時照而寂,寂而照。正因為常寂方能常照,正因為常照方能常寂。故曰常照而寂,常寂而照。常照而寂者,隨緣無性也;常寂而照者,無性隨緣也。
  

話雖說著容易,行來便難,所以我們要以信願行貫徹始終,至誠懇切求
阿彌陀佛加被接引於我。

因為末法眾生,三不善根太深。例如佛說不淨觀對
治貪欲,而末法眾生起不淨觀卻不發生作用。好比蛆蟲以糞便為安樂窩,又
焉能捨離糞便?

所以念佛人,必須至誠懇切乃至痛哭流涕,求佛救我,求佛
接引於我。



阿彌陀譯為無量壽、無量光。而無量壽即照而常寂義,照而常寂即隨緣
無性義;無量光即寂而常照義,寂而常照即無性隨緣義。無性隨緣,十方接
引;隨緣無性,十方眾生同歸淨土。


淨土者無有分別,即是一真法界。隨眾生緣故,假說西方。一真法界等
同虛空,虛空本無東南西北,隨眾生心故,說有十方虛空。

同一虛空是理,
說有十方是事。無性隨緣者,理不礙事也;隨緣無性者,事不礙理也。如此
事如理融,成一乘教義。



有人說求生西方是著相,念阿彌陀佛是有念,佛法說無相無念,以此原因,認為淨土法門與佛法相違。彼不知相即無相,無相即相,念即無念,無
念即念。故《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若於相外另有無相,念外另有無念,便著斷邊,不會中道。若於無相外
另有相,無念外另有念,便著常邊,亦不會中道。


故無性隨緣,無相即相,無念即念,無生即是往生。隨緣無性,相即無
相,念即無念,往生即無生。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