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第八十五节次第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6-23 18:52
標題: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第八十五节次第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八十五节 次第
第八十五节 次第
一、百丈三句 二、洞山三句 三、山水三句
四、临济三句 五、洞曹五位 六、浮山远十六题
七、南堂静辨验十门 八、三关 九、其他
一、百丈三句
百丈谓:『如今鉴觉。但於清浊二流,凡圣等法,都不得有丝毫爱取,既不爱取,依住不爱取,将谓是初善,是住调伏心,是声闻人,是恋筏不舍人,是二乘道,是禅那果。既不爱取,亦不依住不爱取,是中善,是半字教,犹是无色界,免堕二乘道,免堕魔民道,犹是禅那病,是菩萨缚。既不依住不爱取,亦不作不依住知解,是後善,是满字教,免堕无色界,免堕禅那病,免堕菩萨乘,免堕魔王位,故见自己佛性,如夜见色。』若透得三句过,不被三段管,教家喻如鹿三跳出网,唤作鄽外佛。无物拘系得渠,是最上乘,是上上智,此人是佛,有佛性。处於生,不被生之所留。处於死,不被死之所碍。处於五阴,如门开不被五阴碍。去住自由,出入无难。若能与麽,不论阶梯胜劣,乃至蚁子之身。但能与麽,尽是净妙国土,不可思议,此犹是解缚語。彼自无疮,勿伤之也。佛疮菩萨等疮,但说有无等法,尽是伤也。百丈又曰:『教语皆三句相连,初中後善,初直须教渠发善心,中破善心,後始名好善,菩萨即非菩萨,是名菩萨。法,非法,非非法,总与麽也。若只说一句,令众生入地狱。若三句一时说,渠自入地狱。不干教主事,说到如今鉴觉,是自己佛,是初善,不守住如今鉴觉,是中善,亦不作不守住知解,是後善。』
二、洞山三句
《曹洞五位显诀》载:『曹山举洞山三句恐混百丈三句,先拣出百丈三句。第一句者,是依住调伏,即无散失,便是知有,名为初善。第二句者,绝前句依住调伏为是,知非故舍,是名中善。缘中善有舍解不忘故。第三句者,即无舍解,此是出缠三句也。如何是第一句?丈云:不入教。如何是三句?丈云:不入念。此俱表向上事,念者尘也,不入是事也。若说一句,令众生入地狱。若说三句,渠自入地狱。不干教主事。又云:不入念者,念是刹那也。亦云:一痊。(《续仙传》曰: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痊。)亦云:一毫。亦云:正恁么时。亦云:遍。亦云:一生也。以要言之,不拟心是也。』
洞山三句,『向上一句。门头一句。超百亿一句。』向上一句,例者,如药山云: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说。道吾云:相随来也。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麽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问:如何是异?云:我若向你道:驴年得异!此是咬齿一句,虽然如此,亦是正位中来,是无语中有语。故云:来也。来者,是那边人看这边人,为来也,亦是为人故,就不圆转中而圆转道出,即是来也,无语中有语也。门头一句,例者,如问石霜:如何是一句?云:非一句也。亦云:一句也无。又云:诸圣有祖在,汝家有祖在。问:如何是诸圣祖?云:非圣。问:如何是学人祖?云:非凡。又问大光:如何是别行一句?云:教理明不得。但是就偏位辨得圆者,皆是门头一句也,是有语中无语也。超百亿一句,例者,即绝续句也。亦云:不来之句。亦云:倒底一句。亦云:一人当千人。亦云:相应之句也。庞居士云:毕竟真智一人功,唤作一人及第。(不假坐禅持戒律,只须真智一人功。)亦云:唤作过人策处。云居云:一人及第,万人获安。(《曹洞宗派录》载:九峰虔上堂曰:如似十人同选,但看榜头,一人已过,九人亦过。一人不过,累及九人。)亦云:一说。亦云:一念一话一音一句,训诲八万尘劳法门。亦云:度众生,若一众生未度,则我不成正觉,一人得度总得度。以要言之,则不续之句也,若不续时,即不无超也。僧问疏山:如何是超百亿一句?疏曰:是向去边事。问:因什么唤作向去?疏云:一句了然超百亿,不是向去是什么?问:如何是门头一句?疏曰:说来是出世边事。问:既是出世边事,为什么唤作门头?疏曰:诸佛是传语人,祖师是把门汉,不是门头一句是什么?问:佛传什麽人语?疏曰:还知有佛向上人也。问:祖师把什么门?疏曰:一切人近不得,唤作诸圣门。问:如何是向上一句?疏曰:全体本位是。问:既是全体本位,云何名为向上?疏曰:三句中最上,唤作向上一句。问:向上一句与向上事还同也无?疏曰:不同。问:如何是向上一句?疏曰:适来道:全体本位。问:如何是向上事?疏曰:三句不落。问:不落三句的事如何?疏曰:非但新丰,疏山亦不知也。
三、山水三句
青原信曰:『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後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你亲见老僧。』(没有经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这一关,决不能即说:山只是山,水只是水。)《禅学讲话》曰:禅的修道过程,从我们的山是山水是水的现在立场,进入於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否定之境,於此体验平等无我而後出现了山是山水是水肯定的世界。第一,是相对境界的山和水,一高一低,是矛盾境的存在。第二,由於非山非水,扫除高低,而成平等,同时脱却矛盾,使两者互相融合,而否定了那矛盾的存在和姿态。第三,进入於山还是山水还是水。那是从平等绝对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踏向相对的立场去,那因为是经过了否定以後的相对,而成为大肯定的。但因为这个肯定的立场,不是矛盾的立场,是以平等发动出来的差别,所以这差别,即平等的差别,同时是以绝对作用的相对,所以虽曰:相对,实在不是矛盾的相对,是般若妙用的相对,在未被否定以前的山和水,自然是(自心所现)烦恼的世界。(认为是实在的,所以甘心膺受,并且执染着。)在苦乐的矛盾相对中,一入否定的世界,苦乐之相泯灭,完全成为法(的作用)的世界。菩提的自性身,所有烦恼(指用)全转为大智的妙用,这就是凡夫的知情意,变成了佛的智断悲三德。所以真实的禅的真境涯,在胸中是更无隐藏的无一物,然而也兼备了变通自在的妙用。
玄沙与天龙入山见虎,龙曰:前面是虎。沙曰:是汝。雪窦拈曰:要与人天为师,面前端的是虎。佛果曰:天龙与玄沙入山,见此机缘,有什么省处?举雪峰下有孚上座见虎云:某甲甚怕怖。峰云:是你屋裏事,怕作什么?要明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坐断天下人舌头,识取这个时节。不见道:一尘才起,大地全收,一毛头狮子现,百亿毛头狮子一时现。莫道物为已,南阎浮提有四种重障,若人透过,不落阴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虎不是虎,物不是物。若乃尽情,无不皆是,更无是物,皆是一体作用。云门道:尽乾坤大地无一纤毫等语,若向这裏见得玄沙,便乃见玄见妙,见佛见祖,见颠见狂,山是山,水是水,虎是虎,物是物,各归本位,各着平实处,也为人不得。须是恁麽也不得,不恁麽也不得,恁麽不恁麽,不恁麽却恁麽,更买草鞋行脚三十年。是有坐断?是无坐断?也未在!且道:作麽生?参!
白水仁上堂曰:老僧寻常不欲向声前色後,鼓弄人家男女,何故?且声不是声,色不是色。僧问:如何是声不是声?曰:唤作色得麽?问:如何是色不是色?曰:唤作声得么?僧作礼,水曰:且道为汝说,答汝话?若向这里会得,有个入处。
四、临济三句
临济曰:『老僧见处与佛祖不别,第一句中荐得,堪与佛祖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第一句,三要印开朱点窄,岂容拟议主宾分。第二句,妙解岂容无着问,温和争负截流机。第三句: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属裏头人。』僧问首山念:如何是第一句?曰:大用不扬眉,棒下须见血。问:慈悲何在?山曰:送出三门外。问:如何是第二句?山曰:不打恁麽驴汉。问:将何接人?山曰:如斯争奈何?问:如何是第三句?山曰:解问无人答。问:即今只对者是谁?山曰:莫使外人知。南院问风穴曰:临济有三句,当日有问,如何是第一句?济云: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穴随声便喝,院又曰:如何是第二句?济云:妙解岂容无着问,温和争负截流机。穴曰:未问以前错。又问:如何是第三句?济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属裏头人。穴曰:明破即不堪。南院深许之。後神鼎諲举曰:若人问神鼎,如何是第一句?苍天苍天!如何是第二句?有什么驴汉。如何是第三句?近前来向你道,才近前便打。若恁麽会得,也不辜负祖师西来。若是从头一一问过,几时得休,佛法不是磨棱合缝的道理,似者一脉说话,须是久在他门裏始得。直是嫌佛不作嫌法不说,方可如是,仔细珍重。又:後来慈明示众曰:临济道:第一句荐得,堪与佛祖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山僧即不然,第一句荐得,和泥合水。第二句荐得,无绳自缚。第三句荐得,四棱着地。所以道:起也海宴河清,行人避路。住也乾坤黑暗,日月无光。汝等诸人向何处出气,如今还有出气者麽?有即出来对众出气看,若无,山僧今日与你出气去也。乃嘘一嘘,卓拄杖下座。
五、洞曹五位
〈一〉洞山五位
(一)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归日嫌。(此喻凡夫,未曾知有,亦有谓:初悟此理时立者。)
(二)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此就见道後,用功时立。)
(三)正中来,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此指明得法身後,转而为人,只要不触犯玄讳,亦即胜过前朝最有名之辩士李知章,人称之为断舌才者也。『何谓触讳?即不可直提道着,须要语忌十成。须善回互,从旁敲显,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又:啸峰曰:『坐在中道,即是犯中触讳,若不回互,便犯当头。』九峰玄曰:『语忌十成,不欲断绝,机忌触犯,不欲染污。』)
(四)兼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还同火裏莲,宛然自有冲天志。(此就功位齐彰时立,作家相见,明暗交参,纵夺互用,不涉一毫拟议,自不伤锋犯手,如火裏莲花,别具春风,大机大用。洞山离三渗漏,临济具三玄三要,俱不出此。有谓:此位已离功用道,已相当於教中八地以上菩萨,又有人主张改此兼中至为偏中至,亦有仍主原名者。)
(五)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终归炭裏坐。(此就功位俱隐时立,是为最後极果,洞山临终曰:吾闲名已谢,即是此意。)
〈二〉曹山五相
(此五相中间三颂,各本所载,多有错列。以永觉《洞上古辙》,照宗门玄鉴图所定列载为是,今从之。)
白衣虽拜相,此事不为奇,积代簪缨者,休言落魄时。《古辙》曰:此即正中偏也。初悟此理,喻白衣拜相,然实本来尊贵,特暂沉沦耳,故有积代簪缨暂时落魄之喻。又:《人天眼目》载:杖人云:正中偏者,即君视臣也,上黑下白,体与用分,方将得合。如尧之圣君乃能求舜之贤良,是劳於求臣,以尽君道。此所谓: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也。
王宫初降日,玉兔岂能离,未得无功旨,人天何太迟。《古辙》曰:此即偏中正也。王宫初降,喻初悟此理後,必假功勋以保任之,故以玉兔喻功勋,既未能无功,则尚滞人天,故曰:人天何太迟。又:《人天眼目》载:杖人云;偏中正者,即臣向君也,上白下黑,用始从体归,方将得一。如舜之贤臣,乃能求尧之圣明,是勤於事君,以尽臣职。此所谓: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也。
⊙子时当正位,明正在君臣,未离兜率界,乌鷄雪上行。《古辙》曰:此即正中来也。子时当夜半,故以喻正位,明正在君臣,谓:明此正位,如君之视臣,不可坐着尊贵,亦如臣之奉君,不可背,不可犯也。未离兜率界,喻方在正位上转身,尚未入俗也。乌鷄喻正,雪喻偏,乌鷄雪上行,乃转正就偏之象。又:杖人云:正中来者,即君御极也,以黑在白中,而体己成。其用如不显惟德,百辟其刑,此所谓: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也。
〇焰裏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古辙》曰:此即兼中至也。焰表偏,寒冰表正,是偏中含正也,杨花表偏,九月表正,是正中有偏也,泥牛木马皆表正,吼水面逐风嘶皆表偏,是理事兼至。偏正交参,不可得而思议者也。又:杖人云:兼中至者,即臣摄政也,以白在黑中,而体已成,其用如玄德升闻,重华协帝。此所谓: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也。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