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標題: 達真堪布:《二規教言論》講記(八) [打印本頁]

作者: 悦音海螺    時間: 2015-5-30 14:14
標題: 達真堪布:《二規教言論》講記(八)
達真堪布:《二規教言論》講記(八)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壹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二規教言論》。

  世出世間壹切功德的根本是智慧和穩重。智慧是很重要的,若是沒有智慧,無論是在世間還是在出世間,都會壹事無成,也不會有任何功德。今天開始講穩重。

  何為穩重之士夫,即是可以信賴者,
  若無穩重之勝德,則如水面之畫圖。

  “何為穩重之士夫,即是可以信賴者”:所謂穩重,是值得信賴的意思。穩重有兩個特點:壹個是可以信賴,另壹個是不退道心。

  第壹,值得信賴。老實、可以信賴的人,說話做事都比較穩妥,他答應做什麽,壹定會做。比如,對他人的委托輕易不會答應。壹旦答應了,無論有再大的困難也壹定會去做。他人有什麽秘密告訴他了,無論遇到什麽樣的困難,在什麽樣的情況,他都不會泄露。這種人叫值得信賴。無論是做事還是說話,都是比較可靠的,不會輕易說這說那。他所說的話都是真話,都是真理。做事也比較穩妥。這是值得信賴的人。但是現在值得信賴的人很少。

  第二,不失道心。若是經過自己仔細觀察後決定的,經過反復思維後做的,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即使有再大的障礙,也不會放棄,這就是穩重。

  有的人誰的意見都不聽,壹意孤行,這不叫穩重,這叫頑固、剛強難化。這種人有很多,在學佛人當中也有,誰說都不聽、不改,覺得自己對,覺得自己沒有錯,就這樣堅持、堅持……這也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這叫頑固不化,這是壞人。

  什麽是穩重?通過智慧仔細觀察,反復思維,自己不明白或不能確定的地方,就問壹些智者或者看壹些智者寫的書,然後再決定。他不會輕易做決定,也不會輕易做事。他所決定的,他要去做的,都是通過智慧觀察的,通過智慧思維的。

  在前面講過,若是自己有能力或智慧,就靠自己的能力或智慧去觀察,去思維,再做決定、再去做。若是自己拿不準的時候,應該問智者,或者看壹些智者寫的書,最後再決定,再去做。這是很重要的。反之,若是不觀察、不思維,就是愚癡。

  必須要經過觀察、思維,壹旦決定了、去做了,就不會再改,不會再放棄。很多大德高僧都是這樣,無論是學法還是依止善知識,都是通過觀察的。

  密勒日巴尊者決定依止瑪爾巴上師,雖然瑪爾巴上師不想收他,他也不放棄。瑪爾巴上師沒給他傳法,只讓他幹活兒,這些活還不是壹般人能幹的活兒,但是他都不放棄。他天天那麽累,瑪爾巴上師還經常罵他、打他、趕他走,他也無怨無悔地壹直堅持,最後他成就了。這是舉個例子。很多大德高僧都是這樣成就的,沒有隨隨便便、舒舒服服成就的。

  現在的這些弟子們,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今天上師善知識讓他做點什麽,他若是願意做就做,不願意做就不做。不願意做的時候,自己會拿出壹百個理由來推脫。

  其實若上師指出弟子的毛病,這是最最殊勝的壹種攝受,但是現在人都不願意、不接受。壹說他的弱點、毛病,就受不了,就起煩惱。沒有這樣做弟子的!這樣是不會成就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妳這樣做,是在破壞緣起。若破壞了緣起,怎麽能成就?

  末法時期的眾生就是這樣的。佛、上師不是不慈悲,是無法救度,無法利益,沒有辦法啊!什麽叫無可奈何?什麽叫身不由己?對佛、上師來說,所有的弟子都是平等的,都是壹樣的,但是有時候身不由己,沒有辦法;有時候迫不得已,不得不做出壹些決定。這也是眾生的業障。

  出世間的功德、成就,都要靠堅定的信念,否則,不會有任何的成就。世間的這些功德也是如此,若是沒有穩重的功德,也很難成功。如果不穩重,在世間也是寸步難行,也不會有其他功德。

  “若無穩重之勝德,則如水面之畫圖”:若是沒有穩重的功德,不會有其他功德。即使有了也不會穩定,壹下子就會消失的,都是空中樓閣。就像水上畫圖壹樣。水上能畫圖嗎?圖案能穩定嗎?根本畫不上,即使畫上了,瞬間就消失了。

  剛才講了穩重的兩個特點。

  從佛法的角度講,舍棄誓言的人還能成就嗎?信念不堅定的人能成就嗎?這兩個是根啊!第壹,在佛、上師面前發誓,不能舍棄誓言,壹旦舍棄了,這叫舍棄誓言,這是成就最大的障礙。所有的佛法當中,密法是最殊勝的,密法裏所有的成就主要靠誓言。密宗裏最強調誓言。若是妳不守護誓言,不會有成就的。若是妳會守護誓言,這是成就的根本,成就很容易,成就就在眼前。

  第二,修行的成就要靠壹心壹意,靠堅定的信念,否則是不可能成就的。壹心才有力量,壹心才是智慧。我們經常講禪定,定是壹心。妳壹心了,才會產生智慧;妳壹心了,智慧才能圓滿。若是沒有壹心,總是半信半疑,漂浮不定,不會開啟智慧,也不會圓滿智慧。

  從世間的角度來講,壹個背信棄義的人,還能跟別人在壹起嗎?還能成功嗎?如果自己沒有主見,沒有定力,總是跟著別人跑,如同被秋風刮的落葉壹樣,風往東吹它就往東跑,風往西吹它就往西跑;說這個好就跟這個跑,說那個好就跟那個跑……這種人還能成功嗎?誰信任這種人?誰喜歡這種人?不可能的。若是喜歡這種人,信任這種人,那都是同類的人,就是壹群壞人。

  所以,如果沒有穩重的功德,不會有其他的功德,即使有了也不會穩定,就像在水上畫圖案壹樣,不可能畫成。即使畫成了,也不會穩定的,壹下子就會無影無蹤。

  若具穩重雖無余,亦能圓滿百功德,
  若無世法此根本,則無余法可希冀。

  “若具穩重雖無余,亦能圓滿百功德”:前面,從世間出世間的角度都給進行了詳細的解釋,現在應該都知道什麽叫穩重了。若是具有穩重這個功德,即使沒有其他的功德,也不要緊。有了穩重的功德,就等於有了百種功德;有了穩重的功德,等於有了所有的功德。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有了穩重的功德,其他的功德也都會有。所以,穩重很重要。具有了穩重這種功德,其他的功德就不用考慮了,自然就會有。

  “若無世法此根本,則無余法可希冀”:穩重這個功德,是世間出世間法的根本。若是沒有穩重這個功德,妳想希求、圓滿其他的功德,是不可能的。希求也沒有用,不會有,不會來的。

  若是有穩重的功德,其他功德自然就會有;若沒有穩重這個功德,妳希求其他的功德,想圓滿其他的功德,那是不可能的,就是白日做夢。

  此處講的是穩重的重要性。

  於自道行不退轉,且於信賴自己者,
  始終坦誠不欺惑,此稱穩重人中勝。

  這個偈頌講的就是穩重的兩個特點。

  “自道行不退轉”:這是第壹個特點。自己通過智慧觀察、思維,最後決定:“我就是要走這條路,我就要學這個!”就不能退轉。

  從出世間的角度講,自己通過智慧觀察,壹旦決定“我就要學這個法,我就要依止這位上師!”就不能輕易動搖、退轉。

  雖然說法門無邊,但是妳必須要學壹門和自己的相續相應的法。若是無量的法門都要學,不可能實現。若是這樣做,是壹種愚癡的做法。其實,壹精通壹切精通,所有的法門最後都是壹致的。比如說,要進壹個房間,這個房間有壹百道門,從哪道門進都壹樣,壹百道門都是通向房間內的。但是有些人總是猶疑不定,不知道應該從哪裏進。妳應該從最方便,離自己最近的門進。不要在外面徘徊,否則是浪費生命啊!哪個是離自己最近、最方便的門,妳就選擇哪個門,不要懷疑,只要進去就到了。這是我們自己要決定的。

  依止善知識也是如此。雖然十方三世壹切具德的善知識都是壹體的,但是各有各的願力,各有各的示現。是不是所有的上師都要親近呢?不是。妳要選擇壹個與自己最有緣分的上師、善知識。

  無論是法門還是上師,選定了以後,就不能再動搖,不能再放棄了,否則就是不穩重的表現。

  妳依止上師,上師可以給妳指明道路。在妳不確定的時候,上師可以告訴妳,應該進哪道門。此時妳不能懷疑,只要進去,就OK了。但是有些人不聽,不老老實實地進去,總是東張西望,在尋找是不是有更近的、更好的?總是回頭,放不下這些瑣事。我們不能回頭,也不能東張西望,壹心壹意,就成就了。其實成就很容易。

  從世間的角度來講,我們以成家、立業為例。

  成家也不能隨便,妳要先觀察對方的人品和條件等。現在很多人只看相貌,其實第壹應該看人品,這是最重要的;第二應該看必備的壹些條件,這也是很重要的;第三才是看容貌。但是現在的人都顛倒了,把容貌放在第壹位,條件(家庭背景等)放在第二位,人品放在第三位。甚至有些人根本不觀察、不考慮人品。觀察人品的基本沒有。這是錯誤的。

  應該先觀察人品,為人怎麽樣,然後反復斟酌,這是最重要的。如果人品不錯,家庭背景也不錯,容貌還可以,然後仔細考慮、思維,跟自己是否合適,能否白頭偕老,最後再決定是否組合壹個家庭,這叫成家。決定之後就不能輕易改變了。

  現在很多人新鮮感過去就離婚。有的新鮮感過得快,幾個月後就要離婚了;有的新鮮感能持久點兒,能夠堅持壹年或幾年,然後就要離婚了……不應該這樣。這是自己做出的決定,妳要理智,這是過日子,跟誰過都差不多,為什麽要換來換去呢?應該堅持,不能動搖。若是動搖了,遇到了另壹個看似更好的,就開始要拋棄先前的伴侶了,這是壞人。

  現在有很多這樣的人,最困難的時候在壹起,壹旦有點出息了,就背信棄義,這是壞人,這種人不會有好下場的。我們不能這樣,這是違背因果,也是在糟蹋自己的人格。因果是不假的,壹切所做都是不會浪費的。所謂“縱經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這樣做將來要遭受痛苦,遭受報應的。

  接下來談“立業”。想要成就事業也需要具有穩重的功德。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先觀察,自己該不該做,能不能做。若是不能做的,就不要去做。

  現在有些人,壹說賺錢,什麽都做,什麽都幹。這都不是好人,不是真正的人。事情有該做的和不該做的。對不該做的事情,自己縱遇命難也不能去做。即使是允許做的事情,自己也要思維,考慮自己是否有做的能力,能否做成。如果覺得自己能做成,壹旦做出了決定,去做了,即使遇到了再大的困難也要堅持。在這個過程中,肯定也會有失敗的時候,但是不要失去信心,不要放棄。只要不斷地堅持,最終總會勝利。

  “自道行不退轉”,這很重要啊!這樣的人叫穩重的人。

  “且於信賴自己者,始終坦誠不欺惑”:這是第二個特點。無論何時,縱遇命難,也不能欺騙人,特別是不能欺騙信任自己的人,不僅不能欺騙,還要坦誠相待。

  能被妳欺騙的,都是信任妳的人。對不信任妳的人,妳想欺騙也欺騙不了。“始終”是強調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能欺騙相信自己的人,不能欺騙依賴自己的人,縱遇命難也不能這樣做。

  現在很多人,欺騙朋友是小事,甚至欺騙父母,欺騙上師。朋友是最信任妳的人,父母是最慈悲妳的人,上師是最能利益妳的人,妳卻背信棄義,妄加欺騙。我們不僅不能欺騙,還要坦誠相待。以前的古人都比較講義氣,那些人才是真正的人,現在哪有這樣的人啊?

  穩重的人,是所有的人當中最好的人,也是最殊勝的人。大家若想跟隨,就要跟隨這種人;若想信賴,就要信賴這種人。

  下面從身口意三個方面講穩重。即身穩重、語穩重、意穩重。

  身體穩重如獅子,不受蔑視大威嚴,
  語言莊重如仙人,眾所信任且歡喜,
  心態穩重如珍寶,降臨自他之所欲。

  “身體穩重如獅子,不受蔑視大威嚴”:首先講身穩重。雪山獅子是獸中之王,其他的野獸都特別害怕雪山獅子。它威嚴的姿態壹擺,野獸們動都不敢動,因為它有強大的威力。身穩重的人就是這樣。為什麽有些人見到那些穩重的人都要低頭彎腰呢?因為他們具有身穩重的功德。

  從世間的角度講,若是真想做壹個人上人,就要這樣。

  從出世間的角度來講,若是要做壹個指導他人的善知識,穩重是很重要的。身口意都穩重,才可能真正調伏他人,才有真正的攝受眾生的能力,眾人才會信服。真正有穩重功德的人,人都害怕,都不敢輕易接近。就像上師如意寶。上師對弟子們都特別慈悲,壹般情況下不會批評人。但是大家都特別害怕他,不敢輕易接近他。若有事要去親近,心裏也特別害怕。我每次都是這樣,到上師面前,都是手忙腳亂的,無法穩住。

  現在有些人身不穩重,哪裏都去,哪裏都跑;到這逛逛,到那看看;到這個家裏看看,到那個家裏看看;今天到這人家裏吃頓飯,明天到那人家裏蹭頓飯,這種人就是身不穩重。華智仁波切教導我們:“眾人聚處不可去”,人聚集的地方不應該去。但是現在的人,哪裏有人聚集,就去哪裏湊熱鬧。

  身不穩定的人,在屋裏坐不住,東奔西跑,無法安穩。現在山下山上都有這樣的人,被稱為“跑道場”的人,經常跑道場,湊熱鬧。這也是身不穩重的人,我們不能這樣,壹定要身穩重。

  “語言莊重如仙人,眾所信任且歡喜”:這裏通過比喻來說明語穩重。語言莊重的人猶如仙人壹樣。仙人沒有廢話,很少說話,他說出來的話都是真話,都是真理,所以人人都喜歡他,都信任他。同樣,語言穩重的人,他所說的話人都特別喜歡聽;他說話有力度,說壹就是壹,說二就是二,特別令人信任。

  現在有些人總愛說話,在哪都說,什麽話都說,卻沒有人聽,都不愛聽,也不相信他,因為他說話沒有威力。有些人總是說壹些是非長短,山上山下都有很多這樣的人。這都是語不穩重,都是造業的。

  大家都知道口四惡業,卻明知故犯,說這些離間語、惡語、綺語、妄語。妳們觀察壹下自己所說的話,大部分都是妄語,都是假話,都是心口不壹的。離間語,在這邊說那個人,在那邊說這個人;跑到這邊說那邊的事情,跑到那邊說這邊的事情,挑撥離間。惡語,總說壹些別人不愛聽,說是非,說別人的過失,這都是惡語。綺語,說些沒有用的。這些都是口惡業,都是在造惡業。

  語不穩重的人,說話沒有威力,沒有人相信。語穩重的人,語言莊重,平時話不多,但說出來的話都是真話,都是真理,所以大家都喜歡聽,並且特別信任。

  “心態穩重如珍寶,降臨自他之所欲”:這是通過比喻來說明意穩重,心態穩重。意穩重者就像如意寶。若具有如意寶,妳想要什麽就能賜予妳什麽。同樣,如果妳具有意穩重的功德,世出世間的壹切利益自然就會具足,世出世間的壹切功德自然就能圓滿。意穩重是最好的,也是最殊勝的。

  這是從正面講的,接下來開始從反面講。

  身體若不穩重者,如牛落角遭眾欺,
  語言若不莊重者,如同烏鴉眾人恨,
  性情若不穩重者,如風吹葉飄無定。

  “身體若不穩重者,如牛落角遭眾欺”:身體不穩重的人,猶如失去兩只角的牦牛,在眾中受欺負。

  牦牛有兩只尖銳的角,若是受到欺負,它就會用角來反抗。它不會害怕其他牦牛的,在牛群中,它會走在前面或中間。但是如果失去了兩只角,就沒辦法了,受到欺負時也只能忍了。這種失去角的牦牛,經常會走牛群的邊上,或者跟在後面,不敢跟其他那些牦牛在壹起。

  同樣,身不穩重的人也是這樣。身不穩重的人被人看不起,幾乎沒有人找他吃飯,也沒有人跟他聊天,處處會遭受欺壓。即使幾個人聚在壹起商量什麽事情,或在壹起吃飯,這種人也很難和大家融合到壹起。

  “語言若不莊重者,如同烏鴉眾人恨”:這裏是用烏鴉來比喻語不穩重的人。說話不莊重的人,象烏鴉壹樣遭人記恨。

  大家都恨烏鴉,烏鴉瓜瓜壹叫就停不下來,人們都討厭它、罵它,說它是個不吉祥的鳥,看到它是惡兆。這裏有個典故,是出自《格薩爾王傳》。

  從前有朗國和霍國兩個國家。朗國的國王是格薩爾王,他的夫人叫珠牡,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霍國的國王叫哥哥王(霍爾王),哥哥王的勢力很大,他想找壹個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做妻子。壹個形象為“烏鴉”的護法是他所供奉的護法之壹,它自告奮勇要幫哥哥王找這樣的女子。它飛到了印度和中原,但是都沒有找到,即使找到了壹些,也不是很滿意。當他飛到朗國時,珠牡正好在河邊洗頭發,被烏鴉看到了。烏鴉回到哥哥王面前,報告說格薩爾王的夫人珠牡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應該娶她為妻。哥哥王生起了貪心。當時格薩爾王因討伐魔國出征在外,哥哥王就趁格薩爾王不在的機會,發兵到朗國,把珠牡搶了過來。格薩爾王回國後,帶兵攻打霍國。最後,霍國滅亡了。珠牡為什麽被搶走了?因為烏鴉。霍國為什麽滅亡了?也是因為烏鴉。因此,人們都認為它是不吉祥的征兆。

  此處,用烏鴉比喻語不莊重的人。語不莊重的人說話太多,綺語、惡語、離間語什麽都說,讓人厭煩。因此,有些性格比較直的人就會當面罵這種人,而有些人則會背後罵他。

  “心態若不穩重者,如風吹葉飄無定”:被秋風吹落樹葉,飄來飄去,動蕩不定。同樣,心不穩定的人,沒有主見,不會自己做決定,總在飄。

  很多人都是這樣。在家裏過日子,就想“我是不是應該再找壹個人,換壹個伴侶,這樣也許會更幸福”。在單位工作,就想“領導和同事都不好,我是不是應該換個單位,換個工作,這樣肯定會更順利、更好”。於是就開始換來換去的。

  有些學佛的人也是如此,不停地換道場、換上師。“是不是跟那個上師學會好壹點?是不是跟這個上師學會好壹點?”像換鞋墊壹樣換上師。或者總是跑道場,這裏跑跑,那裏跑跑……這種人的心是不穩定的。

  也許剛開始的時候,妳沒有遇到最適合自己的法門,沒有遇到最有緣分的上師,也有這種可能。壹旦妳覺得遇到了與自己最有緣分的上師,遇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法門,心就要定下來,不能再飄忽不定。否則,若是再漂浮不定,對妳來說是最大的壹種障礙,是不會成就的。

  無論依止上師,還是學修法門,壹定要持之以恒,最後才能夠成就。不能憑感覺,感覺好的時候就依止,感覺不好的時候就離開;感覺好的時候學,感覺不好的時候就放棄。不能這樣!

  大家首先應該以智慧去觀察,壹旦自己認定這些對自己來說應該是最相應、最有緣分、最適合的,就不能再飄忽不定。世上肯定有很多殊勝的法門、殊勝的上師,但是沒有必要再去追隨。若總去攀比,哪個高、哪個好,然後就追隨哪個,這是錯誤的。既然自己認定了這是與自己有緣分的上師,即使再差或再沒有名氣,也壹定要堅持,要壹心壹意地依止,這樣才能成就。這也是做人的原則,修行的根本。

  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總是攀比,哪個上師名氣大,哪個上師有勢力,如果自己的上師不如其他上師有名氣、有勢力,就開始沒有信心了,開始想去追隨那些最有名氣或最有勢力的上師了。這種人已經失去了做人的原則,人品有問題了,所以留在哪裏都沒有用。任何壹位上師,哪怕是世間的單位領導,都不會喜歡這種人。

  壹位具德的上師是最慈悲的,他想度化壹切眾生,他對弟子都是平等的。但是這種人,因為人品有問題,信念有問題,所以是救不了的,留在身邊也是禍,留在道場也是禍。

  以前佛在世的時候,也有很多因此而被擯除僧團的人。佛是最慈悲的,但是如果對這樣的人不懲罰,不處理,就會影響僧團,就會影響弘法利生的事業,這是大事!所以,我們不能顧自己,要考慮僧團的利益、眾生的利益。若是對僧團有害,對眾生的利益有害,必須嚴格處置。

  以前,甚至有真正的大成就者被趕出寺院的情況,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曾有壹位真正的大成就者,被阿底峽尊者趕出了僧團,為什麽?因為當時如果不趕他出去,會對弘法利生不利,對僧眾不利。

  在我們中心這裏也壹樣,若是對僧團有害,對弘法有害,必須要處置,壹定要處置,絕對不姑息,不能手下留情。從今以後,如果道場有這樣的人,必須嚴格處置。

  若具無誤取舍慧,安住穩重之善道,
  則能紮下殊勝之,世規如意妙樹根。

  無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都有很多需要取舍之處,若是能無誤地取舍,這種能力叫做智慧。在前面,我們已經詳細解釋過了什麽是智慧,什麽是穩重,這裏就不再重復了。

  智慧、穩重是做人的原則、根本。這裏講“世規”,世間是出世間的根、基礎,因此,可以說智慧和穩重是世出世間壹切功德的根本。

  本論把壹個人的品行比喻成大樹,樹有樹根。有了樹根,樹枝和樹葉等也會自然地長出來。同樣,做人的原則、要求就是智慧和穩重,有了這兩個根,其他的功德自然就會圓滿。

  智慧和穩重很重要,麥彭仁波切在《二規教言論》裏對此二者也詮釋得比較詳細。通過這幾天的學習,大家心裏應該有所了知了,千萬不要壹聽而過,壹定要牢記在心裏,落實在行動中,這樣對妳的人生乃至生生世世都有很大的幫助和利益。

  此福已得壹切智,摧伏壹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