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標題: 略論念佛三昧與懺悔法門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5-28 09:02
標題: 略論念佛三昧與懺悔法門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5-5-28 09:03 編輯

念佛三昧的修習,是與──懺悔等相結合的,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大正一五‧六九一上)說: 至心求大乘者,當行懺悔。行懺悔已,次行請佛(說法、住世)。行請佛已,次行隨喜。行隨喜已,次行迴向。行迴向已,次行發願。行發願已,正身端坐,繫念在前,觀佛境界令漸廣大」。
  
在觀佛像達到「一室內滿中佛像」時,就要行懺悔、請佛、隨喜、迴向、發願,也就是天台家所說的「五悔法」。
其實,以懺悔為中心的「念佛三品」的行法,與念佛觀深切相關,在開始,
「欲觀像者,先入佛塔。以好香泥及諸瓦土,塗地令淨。隨其力能,燒香、散華,供養佛像。
說己過惡,禮佛懺悔。如是伏心經一七日,復至眾中,塗掃僧地,除諸糞穢,向僧懺悔,禮眾僧足,復經七日」,然後靜坐。
如觀佛不明了,或光色不顯,不說是自己的煩惱、散亂,修持不善巧,而認為自己的過去罪業,就誠懇的禮佛、懺悔。

    「念佛三品」,是晝夜六時,在十方佛前進修的。
對佛的稱名、憶念、禮拜,就是念佛
信佛念佛,以佛為理想,淨除一切業障,隨喜,勸請,迴向於佛道,是廣義的念佛法門,容易往生淨土,不退菩提心而決定成佛。

    在佛前懺悔、隨喜、勸請,本是為初學者開示的通俗易行法門。
文殊與勸發菩提心有關,「為一切師」,如『濡首菩薩清淨分衛經』等說。
文殊又與懺罪有關,如『阿闍世王經』、『如幻三昧經』說。
悔過等三品法門,終於與文殊,因文殊而與普賢有關了,也就與華嚴法門有關,如『十住毘婆沙論』,將『十地經』所沒有說的稱名、憶念、禮拜、懺悔、隨喜、勸請,附入初地中。
西元三、四世紀間,竺法護與聶道真,譯出與文殊(更與普賢)有關的『文殊悔過經』,『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西元五世紀初,譯出的『文殊師利發願經』,已是當時印度日常持誦的法門了。通俗易行而又與深義相通,到「四十華嚴」而充分明了出來。這是重信的、易行的廣義念佛法門。
在佛前懺悔、隨喜、勸請,本是為初學者開示的通俗易行法門。
文殊與勸發菩提心有關,「為一切師」,如『濡首菩薩清淨分衛經』等說。
文殊又與懺罪有關,如『阿闍世王經』、『如幻三昧經』說。悔過等三品法門,終於與文殊,因文殊而與普賢有關了,也就與華嚴法門有關,如『十住毘婆沙論』,將『十地經』所沒有說的稱名、憶念、禮拜、懺悔、隨喜、勸請,附入初地中。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9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在世,眾生現見,觀佛相好,觀佛光明,尚不了了;況佛滅後,佛不現在,當云何觀?
佛告阿難:佛滅度後,現前無佛,當觀佛像。觀佛像者,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八部一切眾生,欲觀像者,先入佛塔。以好香泥及諸瓦土,塗地令淨。隨其力能,燒香、散華,供養佛像。說已過惡,禮佛懺悔。如是伏心經一七日,復至眾中,塗掃僧地,除諸糞穢,向僧懺悔,禮眾僧足,復經七日。如是供養,心不疲厭。…〔中略〕…
樂逆觀者,從像足指次第仰觀。初觀足指繫心令專,緣佛足指經一七日,閉目開目令了了見金像足指。…〔中略〕…從髻觀面若不明了,復更懺悔倍自苦策,以戒淨故見佛像面,如真金鏡了了分明。…〔中略〕…順觀像者,…〔中略〕…

見一了了復想二像,見二像已次想三像,乃至想十皆令了了。見十像已,想一室內滿中佛像,間無空缺。滿一室已,復更精進燒香散華,掃塔塗地澡浴眾僧,為父母師長案摩調身,洗浴身體上塗足油,四方乞食得好美者,先上師長分奉父母。作是行已,發大誓願:「我今觀佛,以此功德不願人天聲聞緣覺,正欲專求佛菩提道。」發是願已,若實至心求大乘者,當行懺悔。行懺悔已,次行請佛。行請佛已,次行隨喜。行隨喜已,次行迴向。行迴向已,次行發願。行發願已,正身端坐,繫念在前,觀佛境界令漸廣大。
『思惟要略法』也說:「若宿罪因緣不見諸佛者,當一日一夜,六時懺悔、隨喜、勸請,漸自得見」。
『禪祕要法經』說:「晝夜六時,懺悔諸罪
  


念佛三昧與六念門
念佛三昧與「六念」法門,也見到了關係,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六:
      「諸佛心者,是大慈也」。
      一一化佛讚說不殺;讚歎念佛,讚歎念法,讚歎念僧,讚歎念戒,讚歎念施,讚歎念天;讚六和敬,讚慈三昧。如此六念,能生善法;此六念者,是諸佛因。佛心者是六念心,因六和敬而得此法:欲成佛道,當學佛心」。
    從觀佛身相而觀佛心,佛心是以大慈為本的,而慈心又是從「六念」為因而生起的。這樣,成佛應學佛心,學佛心應學「六念」,六念是以念佛為先的。
所以,「菩薩法者,唯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晝夜六時,說罪懺悔;二者、常修念佛,不誑眾生;三者、修六和敬,心不恚慢;四者、修行六念,如救頭然」 。這些,就是菩薩所修行的。
  
念佛而能滅罪:「稱名」外,主要是觀佛相好
    上文說過,念佛能滅罪,「稱名」以外,主要是觀佛相好的。
如『禪秘要法經』說:「未來眾生罪業多者,為除罪故,教使念佛」;「此名觀像三昧,亦名念佛定,復名除諸罪」;「貪淫多者,先教觀佛,令離諸罪,然後方當更教……數息」。
鳩摩羅什所傳的五門,念佛是治(貪、瞋、癡、尋思)等分的,但末了也說:「是名念佛三昧,除滅等分及餘重罪」。
在觀佛的種種相中,觀「白毫」相的功德最大,如『觀佛三昧海經』說:「能須臾間念佛白毫,令心了了,……除卻九十六億那由他恆河沙微塵數劫生死之罪」;「設復有人但聞白毫,心不驚疑,歡喜信受,此人亦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眾生的罪業真重,觀佛見佛的功德真大!
   
結語
    觀佛色身的念佛三昧,成為「大乘佛法」的一大方便。
這本從大眾部系而來,傳入西北印度(及各地),顯然的受到部派佛教者所採用,成為五門禪法之一。
五門禪是初學禪法者的對治方便,所以『坐禪三昧經』說:「行者(修五門)雖得一心,定力未成,猶為欲界煩惱所亂,當作方便,進學初禪」。
念佛者,令無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禪定」。
念佛三昧是可通於聲聞乘的,如『禪秘要法經』說:「聞佛說此觀佛三昧,……成阿羅漢」。
『觀佛三昧海經』,也有成阿羅漢的記錄;「悉於毛端了了得見,見已歡喜,有發無上菩提心者,有發聲聞、緣覺心者」。
(節錄自 福嚴佛學院《淨土學論集》)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黃金價格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