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5-16 13:41
標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四四卷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四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四四四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第九,一道甚深,李长者的《论》文。我们接着昨天所读的往下看。我们先把文念一段,「明此十信心,难发,难信,难入闻之者,皆云我是凡夫,何由可得是佛,故说少分信者,即赞神通道力」。我们先看这一段。这种情形我们看得太多太多,有些很好的老朋友,我在初学佛不久的时候劝导他们,都是这样的回答。一听到佛,太高了,不但自己肯定自己是凡夫,而且很难得肯定自己业障太重,造作罪业太多,于是到寺庙去不敢上大殿,上大殿看到佛像觉得很难为情,对不起佛菩萨。我们细心去思惟,这人是好人!为什么?有惭愧心,知道自己造业很重。所以对这样的人我们要以善巧方便,慢慢的来诱导他,他可以接受的,跟他说;不能接受的,暂时不说,这样才是真正对他有帮助。皆云是很有道理,由此可知,长者是唐朝时候的人,唐朝那个时候是佛法是最兴盛的时候,中国佛教黄金时代,隋唐的时候这个现象就很多,要不然他不会写在这里,又何况我们又相去一千多年了。
所以说少分信者,即赞神通道力。对于神通道力一般人都非常仰慕、非常赞叹。佛门里面感应的事情很多。不但是这些高僧大德,就是我们一般同学,在修学过程当中,我们自己的感应就很多,亲身经历的,可是说给别人听,别人未必相信。自己经历的,那也肯定是深信不疑。
我们听到,这些年好象特别多,灵媒,灵鬼附身传递一些讯息。他们也真的是把我当作一个对象,常常来找我。有同学问我:法师,你有没有见过鬼?我告诉你,我没见过。可是有人见过,那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我的老朋友明演法师他有一段时间,大概一年多不到二年,一年多,每天跟鬼打交道,他学密,所以我就了解人鬼杂居。但是人鬼这个界限很容易突破。明演师学密不到三年,他这个空间维次就突破。所以每天,白天跟人在一起,晚上就跟鬼打交道。我们是好朋友,我说话他不相信,他不听。我劝他学教,他说学教太辛苦,而且你就是把嘴唇说破了,人家也未必听你的。他说我这个神通要学会了,我现现神通,人不能不相信。所以他去学密目的是学神通,以神通来度化众生,心愿都非常好。
可是密这一门我虽然没有学,我对它很清楚、很明了。为什么?我的老师是密宗的上师,章嘉大师。我跟他老人家三年,所以密里头的常识我懂得,他也常常跟我讲。密真的是上上乘佛法,大师为什么没有传给我?那样的人他能观机,根性不相同。再有这一生当中学佛,那基础没有。藏传的密教,学密先要有十年的显教基础。你看看章嘉大师是教我显教,三年他老人家就圆寂。显教十年基础,十年是专修。像我一个星期跟他见一次面,他教导我二个小时,这不行。人家十年是一天就十几个小时,我们这是玩票。
所以他都帮助我扎根,教我从看破、放下真正去做。你看教我第一本看的书,真的是不一样。诸位同学学佛,你们亲近善知识,哪个善知识介绍你看释迦牟尼佛传?释迦牟尼佛传,我们在那个时候没有白话文的。他指定要我看的是《大藏经》里头有两种,一种叫《释迦谱》四卷,另外一种是《释迦方志》一卷。这二部书都是唐朝人的著作,是释迦牟尼佛传记。他叫我看这个,我从这入门。这个次第,现在想想叫大有学问。那我们学佛,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建立的。你想学佛,首先你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要了解他这个人一生到底是做些什么?是不是真正值得我们向他学习?这个重要,这叫不迷信。
所以我第一部书看《释迦方志》、《释迦谱》。那个时候,这个书没有单行本,买不到的。那个时候在善导寺太虚图书馆,它那个地方有一部《藏经》,我记得是《大正藏》,是日本原版的《大正藏》。我们到图书馆把这个书找出来,好在分量不多,利用星期假日去抄,这抄来学习。我们这样才渐渐知道释迦牟尼佛的伟大,他能够舍弃王位,舍弃荣华富贵,为什么?当时我们理解、思想的范围都很狭隘,没有现在这么样的宽广。以为什么?了生死。因为他给我们示现的,他是看到世间人生老病死苦,这个问题做国王不能解决。这是事实!哪个人没有?生老病死哪个人没有?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叫八苦!怨憎会,八苦。任何一个人,在这一生当中都没有办法避免。释迦牟尼佛看到了,要解决这个方法只有修道。这是《释迦方志》引导我们一个思惟。我们想想这是事实,离苦得乐,那个苦是生死之苦,轮回之苦,这是一切苦的根源、根本。释迦牟尼佛是不是真的找到?确实他真找到。
所以传记里面详细说明他老人家一生的经历,八相成道。八相里面,当然篇幅最大的是弘法利生。在这个名词里面讲,转*轮。转*轮就是弘法利生教学。教学四十九年,一生从事于教育事业,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所以读了这个之后才晓得佛法不是宗教。以后我看到欧阳竟无的讲演,他说「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我看了这篇讲演的记录,王恩洋居士记的,我很欣赏,我非常赞同。他老人家来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而且不是以神通道力来教化众生,是教学上课!世尊教人应机施教,看你什么样的根性,你什么样的程度,你需要的是什么,总叫你满足,满你的愿望,教学;另外就是几乎有一半答问。来亲近佛陀的人,他们疑难的问题很多很多,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向世尊请教,世尊一一解答。这以后记录下来,都称之为经文。
经文里头问答很多。你看《华严经》都是一问一答。这不是凡夫问的,也不是凡夫答的。你看我们读这品经,诸位都看得很清楚,文殊菩萨发问,九首菩萨来解答,都是菩萨。而且这些菩萨我们现在明白了,都是古佛再来示现作菩萨。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这个人初发心,善根成熟了,可以教他了;应以初信菩萨得度,那就得现初信菩萨而为说法。初信菩萨是什么样的身分?不一定,可以示现出家也可以示现在家,男女老少都能示现,看他的根性,应以什么身说法,就现什么样的身,一定跟他的程度相等。初信觉首菩萨,开始觉悟了,给他说初信法门,应以二信菩萨得度就给他示现二信。你看看,没有一定的形相,没有一定的说法。我们现在读到此地第九信,九信菩萨叫贤首。不以神通道力,全都是用教学。
菩萨一问一答,我们在旁边听了,随着自己的根性,你能够领悟多少,根性厚的你领悟得深,根性薄的你领悟得浅。无论是深是浅,没有不得利益的。纵然过去生中没有善根,这一生当中,如果缘殊胜,他也能够跟着大众熏成善根。这就讲什么?他拥有福报。什么是福报?他在讲堂能够坐得住。我们这个讲堂,现在讲二小时,二小时他能坐得住。而且他怎么样?他天天来。这样日久天长,没有善根就变成有善根;有善根的人,他的善根就愈来愈深、愈来愈厚。熏成的、熏习!这非常符合于现代所讲的科学教学的理念。
所以我接触佛法,方东美先生给我介绍的,佛法是哲学不是宗教,他这样介绍给我的。我从这个地方入门,愈看愈是教育。所以我一出家,向中国佛教会建议,建议什么?正名。孔夫子讲「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世间人都把佛教看成迷信,这很不幸、很冤枉。中国人自古以来,言语文字都喜欢简单。现在简单不行,简单常常误会了,所以必须再加两个字,加两个什么字?佛陀教育,佛教。佛教本来是佛陀教育,现在大家都误会了,以为是宗教,以为是迷信。再加上两个字,使大家耳目一新,你才能学到真的东西,佛陀教育!这是我出家时候提出来的。所以我在台湾有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你看香港我们这个道场叫佛陀教育协会。我提的案,佛教会是开会讨论了,我没有参加,我听说大家也都很赞成,但是没有能够落实,没有人去落实,那就算了,还是我们自己干。我自己这一生的理念都是佛陀教育,我们接受佛陀教育,我们传的是佛陀教育。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是这样一个理念,这种心态来学习、来帮助人,决定没有迷信。
那神通到底有没有?有。这些事情自古以来,近代也还是很多,常常遇到;现代的新名词叫特异功能,一般人没有的。其实这种特异功能,人人都有,为什么?它是人的本能,是自性里头的本能。我们的本能失掉了,为什么会失掉?妄念多就失掉,妄想多。真的是「出现品」里面的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你妄想分别执着起来,这个能力就没有了,本能就没有了。
我们细细去观察,你观察婴儿,尤其是在一、二岁,不满二岁的时候。实在讲,在几个月他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六、七个月的时候你细心去观察他,这要微密观察。他有的时候自己好象有人跟他沟通,有人带着他玩,他自己有笑,有很多表情。我们看到房子没有人,他看到有。甚至于睡觉的时候,你看他面孔上的表情,那是我们一般讲作梦,但是婴儿我想不会作梦,他能看到不同维次空间的境界。有些人的这种能力可以保持到十几、二十几岁,多半都是生长在农村,很淳朴的地方,这才能保持。我往年在美国遇到这些中国的特异功能的人,那时我听说他们有十几个人,到美国去访问,其中有三个人到洛杉矶,这三个我都遇到。我在旧金山好象遇到两个,年岁都很轻,二十几岁。我就问他这个能力是怎么来的?他说他不是修的,从小就有这个能力。我问他:你这个能力会不会失去?他说会,大概到三十几岁这个能力就没有了。那为什么?妄念多了。很有道理,这跟佛法讲的一样。
所以突破空间维次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禅定。你修禅定,修禅定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放下的时候,空间维次就突破,你放得愈多,突破的范围就愈大。在一般最容易突破的是鬼道、地狱道跟欲界天。欲界大概讲四王天、忉利天都不难突破。往上去,那功夫要更高一点,功夫浅的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在古人笔记小说里面看到这种特异功能,大概就是忉利天以下记载得很多很多,忉利天以上很少记载。这些空间维次大概跟我们差距不大,小定就能突破,这不是假的。
我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些鬼神是没有看到过,但是世俗里头常讲的狐狸精我见过。这不是我一个人,很多,那是真的事情不是假的,他已经变成人形。在我们看古书里头说,狐狸修行修到人身要五百年,他才能修成个人身,所以人身很可贵。狐狸先要修成人身,才能够修道,他要修不成人身,他就没有办法修道,所以他对人非常羡慕。那我们人得人身的都不如他,不知道修。百丈禅师的野狐禅,那不是虚妄记载,那是真的事实。那个老狐狸真是了不起。我过去抗战期间在湖南看到的这个狐狸,他们称狐仙,我想修行的时间大概还不到五百年,是一个人的形状,面孔没有一个人看清楚过。他是个男人,穿的是中国的蓝布长褂。我见过,也有很多人见过,见的时间都不长,一下他一转弯就没有了,就找不到。面孔始终没有人看清楚过,大概还不到五百年。五百年那面目就很清楚,也可以跟人往来。
这狐仙从来没有跟人说过话,打过交道。只是被人一发现,他马上就小巷子拐弯,他就走了。你再追去看,就没有了,大家都知道。所以这真有不是假的。我年轻的时候喜欢看《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所记载的事情我都相信,这决定不是胡诌的,确确实实是事实。像《阅微草堂笔记》里头,寓言当然也有,占少数,绝大多数都是真的。奇怪的事情多!只要你稍微留意,注意一下,你就能够知道,在这里生信心。
《论》文下面讲「是故当知,且须如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见法力加行」。所以首先我们的条件要正信。正信还不是真信,但是它不是迷信,有理论做依据,有事实做依据,我相信,我不怀疑,这叫正信。为什么你不是真信?我没有完全见到。我完全见到,那是真信,那是入境界!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功夫,所以只在正信这个阶段。但是正信一定有正见。有正信正见,我们跟佛菩萨有缘,我们跟一切众生有缘,自自然然这个法力加持。譬如我们想学佛,我们能够遇到正法;我们想读的经书,我们这一生当中,也能够如愿以偿的获得。法力加行!
现在得经书容易,我那个时候初学佛得经书非常不容易。经书的价钱对于我们收入微薄的人来讲,那个价钱很高,而且不容易买到。所以我那个时候求的这个书籍,真正是得力香港智开法师。他跟我同年,他在香港经营佛经流通处。那个时候我常常写信拜托他,我也没有跟他见过面,我以为是老法师,所以我写信都称他老法师,自己称后学,以后见了面才晓得我们同年,帮了很大的忙。中国大陆那个时候这些经书流到香港这个地区,他就替我找。凡是我想要的,几乎都能找到。他找到的时候就寄给我,我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给他,他对我很放心,帮很大的忙。所以我还看到很多好版本的经论的注疏,这都是此地所讲的法力加行。
「如法进修,分分无明薄,解脱智慧明」。这是真实的效果。所以学习有没有成就,端在精进,锲而不舍。当然这也要缘,第一个增上缘有老师督导你,有个好老师管着你,他看着你。这是我跟李老师十年,接受他的教导,这个缘希有难逢。李老师的学生很多,可是里头有不少不认真学习的,对待老师态度阳奉阴违,老师知道,清楚得很。我们是从小接受一点传统的教育,对于尊师重道这个理念是从小培养成的。所以对老师尊重,老师的话一定要做到。纵然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至少可以做到八成,这才能有这么一点成就。如果老师教诲只能够做到二成、三成,不能成就,这是肯定的道理。百分之百我们不敢讲,十之七、八,这是肯定的,这没有话说,是确实可以做到这么多。
老师督促,还要同学互相切磋琢磨,很重要。没有同学,你的修学也会很困难。老师是指路、带路,指导你,同学们是结伴去修行;好象旅行一样,是同伴,在旅行当中互相照顾。所以那个时候我在台中,同学虽然多,志同道合七个人。我们七个人在一起搞复讲,就是把老师那个地方听到的重复讲一遍。讲完之后,我们研究讨论。老师是一个星期讲一次经,星期三,我们的研究讨论是星期四,第二天,我们来复讲,同学轮流复讲,研究讨论,十年如一日,不容易。所以这样的同参道友帮助太大!
我在台中学经教,最长的是《楞严经》,老师讲了三年。我一个星期复讲一次,《楞严》是由我来复讲。我把这个经从头到尾也讲了一遍,所以以后人家请我讲经,我有把握。一九七七年香港同学请我来讲《楞严经》,我在这里讲了四个月,每天两个小时,前面两个月有翻译,广东话翻译;后面两个月听众就说不要翻译了,能听得懂了。他说话,我也听得懂;我说话,他也听得懂,我们各说各话,彼此可以交通,没障碍。前面两个月是在九龙界限街中华佛教图书馆,后面两个月在香港蓝塘道光明讲堂,法缘很殊胜。这些都是法力加持。
一定是天天在干,天天在学,学而时习之,烦恼就轻了。无明薄就是烦恼轻,解脱智慧明就是智慧长。烦恼轻,智慧长,你才得法喜,法喜充满。法喜,给诸位说,是人生命当中最殊胜的养分,身体健康。你看中国谚语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你要遇到快乐的事情,心情常常快乐,常常快乐是最健康的,不会生病。病苦从哪里来的?忧能使人老。你有忧虑,你有烦恼,你的身体不会健康。你要想身体健康,生活很愉快,常生欢喜心。欢喜心从哪里来?修道学佛,契入境界,真欢喜!
下面说「依自得法浅深,渐当神通德用,随自己得,信犹未得,何索神通」。这我们不能不知道,依自己得法浅深不同,得浅也有小欢喜,得深就有大欢喜。此地讲的「得」是契入,当然不容易。契入之后,神通德用现前了。这是什么境界?我们虽然没有这个境界,可是我们很清楚,我们要很相信。见思烦恼,这个见烦恼八十八品,虽然多,在断烦恼来说比较容易断,这错误的见解。这种错误见解放下、舍弃了,就正知正见,小乘证初果,你得法了。得的浅,不深,在我们《华严经》里面,初信位的菩萨。初信位的菩萨八十八品见惑断了,神通德用有了。他有什么神通?天眼通有了,天耳通有了,六种神通里头这两种先得到。须陀洹就有天眼通、天耳通。天眼通就像现在人讲X光眼,比X光还厉害。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他都能看见。我们坐在这个地方,这有墙壁,隔了墙我们就看不见,他没有障碍。那个房间人在干什么,他看得很清楚;往上一看,楼上人在干什么,看得很清楚;下面人也看得很清楚,这天眼通,而且能够看到鬼神。我们刚才讲的,欲界忉利天以下的都没有问题,这障碍都没有。天耳,只要一注意,无论哪个地方音声他都能听见。
如果他的功夫再深,他证到二果,证到二果这个神通能力又增长了。不但前面天眼、天耳功能愈来愈强,新的神通发现了,宿命通,知道自己过去,自己过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阿罗汉能知道过去五百世,宿命通。二果还加两个神通,有宿命、有他心通。别人心里面想什么事情,你只要一注意,心一清净,知道他想什么,有他心通。三果有神足通,神足通他就能变化,能分身、能变化。四果得漏尽通。依自得法浅深,渐当神通德用,随自己得。神通是本能,不希奇。四果罗汉所得的六种通,叫六通,这很浅的不是深的,跟菩萨比他没有法子,但是我们看起来已经很了不起。这是什么?就是对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切人事物不再执着了,就能力恢复到这样。他还有分别,所以他虽有这个能力不大。
下面这二句我们要记住,「信犹未得,何索神通」。现在我们这个信,信还没有,哪来的神通?记住,初信位就有天眼、天耳,二信、三信就有宿命、他心,大概到六信菩萨就有神足,七信就漏尽,见思烦恼断了,超越六道轮回。你才晓得这个「信」多重要,信为道元功德母,一切都从信心里头建立。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着看下面的《论》文,「说言渐渐者,不移一时、一法性、一智慧,无依住无所得中渐渐故」。这句话里面的意思很深,好在如果要是从头一直我们学下来的,多少我们会有一些印象,不至于很陌生。如果前面没有学到,当然会感觉得困难一点,为什么?这不是我们凡夫的常识。这是说此地所讲的渐渐者。首先我们要有一个一切法真相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我们的常识。我们的常识有空间、有时间。
在得法,真正得到,中国俗话讲「得道了」。什么叫得道?得道也就是证果。我们所学的,得到须陀洹果,得到斯陀含果(二果),得到阿那含果(三果),得到阿罗汉果(四果),这是通常讲的小乘。大乘菩萨的果位,《华严经》我们现在读的十信位的菩萨。十信位就是十个阶级,初信、二信、三信、四信,我们现在念到第九信「一道甚深」。一道就是一乘,《法华经》上所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换句话说,佛讲二乘,大乘、小乘;佛讲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这都是佛的方便说。
一乘,《华严》讲一乘,一乘是佛乘,一佛乘,这个境界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时空的界限都突破了,没有空间,没有远近。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凡圣同居土的人,凡圣同居土里头下下品往生的人,只要他到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为什么?距离没有了。你看看佛在经上讲,他们每天去供养十万亿尊佛。那个十万亿不是数字,是什么?表法的。表什么?大圆满。你看《华严》用十表法,十倍的十就是百,十亿就是究竟圆满!遍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诸佛如来,他统统供养了。一个念头起来,一念全供养了,一尊佛都不漏。
今天讲到《华严》,我们才能说这个话,要不然你会疑惑,你听不懂。为什么?没有距离了。无量无边的法界在哪里?就在现前。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没有了。过去,现在就是过去;未来,未来就是现在。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了,这叫不移一时。一法性,心现识变。一智慧,没有一样不明了,心就像大圆镜一样,照到外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怎么样?如如不动。无依,无住,无所得!如果是有依?那就有能依,有所依,就有分别,就有妄想,就有执着,无依。无能依,无所依;无能住,无所住;无能得,无所得。
这里头「渐渐」,这渐渐两个字你懂吧?这个渐渐就是一真法界里头,四十一个阶级,这四十一个阶级要渐渐往上面提升。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这完全是用凡夫知见来说,需要多长的时间?需要三个阿僧祇劫。三个阿僧祇劫是时间,是我们凡夫概念当中,三大阿僧祇劫。在他们那边这时间观念完全没有,没有时间,没有先后;但是在我们就是三大阿僧祇劫。所以迷了,一念就化成无量劫;悟了,无量劫就变成一念。这话的意思你能懂吗?如果你能够体会到一点,你就很不错了。
「念劫圆融」,我们从初学佛的时候就听到佛门里头常讲,一念跟一劫,一念是时间最短的,无量劫是时间最长的,是一不是二。但是我们都把这个东西打成好多个问题,想不通,怎么可能?现在我们学教学到这个程度,听了这句话,点头微笑,不反对了,问题没有了,不像以前,问题没有了。但是怎么?还不是自己亲证的境界。为什么自己不能亲证?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是去掉一些,功夫还不够,还差很远。果然是去掉了,这个境界就现前。现前之后,要渐渐契入,真的是渐渐。能不能急?不行,一急就有分别妄想执着,就错了。这个渐渐的味道好深!
四十一品无明渐渐断,自性本具的般若渐渐明。这也就是宗门教下祖师大德常讲的「无功用道」。这个名词很难懂,无功用道。李老师当年讲这句的时候,给我们做比喻,但是这个比喻现在人不懂。他给我讲,我懂。我们在抗战期间逃难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最好的交通工具是坐船,这最好的交通工具。坐船不是像现在的轮船。抗战期间,我们在长江流域坐的船是帆船。大船三个桅杆,小一点的两个桅杆,还有一个桅杆,帆船!看风使舵,风强的时候,这船的速度快;风弱的时候,船的速度慢;没有风的时候,帆下来,划船。摇橹,划桨,我们小时候都干过。船在水里头进行当中,将要靠岸的时候,水逐渐逐渐浅了,浅水的时候就不必用桨了,快要到岸边了,用什么?用竹竿撑船,用竹竿撑。这个速度控制得就非常好,让船慢慢、慢慢往岸边靠。快要到岸了,大概还有二、三丈,二、三丈那个距离大概是现在我们所讲的十公尺的样子。这个时候竹竿也不用了,只把舵把稳着,不用划,那个船自自然然往岸边靠。他说这一段叫无功用道。
为什么?又不要帆,又不要划橹,也不要撑竿,船自然往前,这就叫无功用道。我们就懂了,体会到这个意思了。那是什么?一点力都不能用。你用一点力的时候,那个船就会撞到岸上去;完全让它自然的、自然的靠近。所以有功用道在什么时候?十法界里头,没见性。没见性的时候这有功,要加功用行。到了初住菩萨以上,可加不得功,用不得行,一用就错了。我们想错在哪里?你只一用你就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增长无明。你看他无明已经破一品,再破二品,往后这四十一个位次统统破无明,你怎么可以加功用行?怎么个修法?我们完全不懂,佛给我们讲我们也不懂。
千经万论对六道凡夫讲的,对九法界众生讲的。为什么?他们还用妄心,还在用心意识。换句话说,他还是在用妄想分别执着,那佛就用妄想分别执着给他说法。佛虽然用这个方法,但是佛确实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妙!这法叫妙法,就妙在这个地方。佛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为什么说得出这么多?说得这么巧妙?说得这么深?说得这么广?实实在在讲,佛无有法可说。不但是无有定法可说,无有法可说,才能为九法界众生说法。如果有所法而说,就不能说法了。「有」从哪里来的?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有从无中来的。这话说得好,我们听起来能够体会、能够懂得。甚至于我们懂得比他还要多一分,他是在科学实验室里头发现的,我们是听佛在经教里常常给我们讲的。
法性,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我们叫它做空。但是它能够现色,精神跟物质都是它变现出来的。虽然是它变现出来的,变现的叫暂有实无。暂是暂时,存在的时间很短,短得我们无法想象,我们讲剎那生灭,剎那时间太长。我们在前面曾经讲过好几次,讲剎那生灭的问题,跟现在的科学合起来看好懂。那个短的时间真的叫亿万分之一秒,你怎么能知道?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这个山河大地这些现象好象是真的?这是一种相续相,实际上,我们看到已经灭了,早就灭了。就如同我们晚上看天空当中的星星,这现在知道,这很浅。许多星星放的光,那个光照到我们地球上,我们能看到它,不是今天,是用光年来计算的。近距离的大概四年、五年。四年前、五年前它的光达到我们这边,我们看到的是四年前、五年前的;更远的,几万年前的、几十万年前的。现在它究竟有没有光?不知道。我们看到它的光是几十万年前发出来的,现在才达到地球,我们才看到。现在这个星到底还在不在?有没有?我们不知道。跟这个情形一样,宇宙之间眼前现象一样。
我们今天所看到这个现象,你六根所感触到的,不是在现在这一秒、一剎那,不是。我们体会不到,无法想象。确确实实《般若经》上讲的话是正确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无所得中,渐渐,这渐渐向上提升,这个时候心真的是清净平等觉。圆初住菩萨的心就是清净平等觉;真心,跟佛用的心完全一样,程度不一样,这是刚刚接触到。向上提升是自然的,要知道他不会往后退。往后退什么?他有烦恼才往后退,他没有烦恼他怎么退?
所以一真法界跟十法界完全不相同。我们要用我们这十法界里面的思惟,十法界里面的种种看法、想法,到一真法界就全没用了。那是一个完全不相同的境界,这里头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我们要问,那里头有没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有没有?你想想看有没有?这些都是世尊为我们方便说。那个世界有没有?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你要说有,那个世界是平等世界,每个人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放下,全都到零点,没有这些。言说都没有,何况有事实?你要说没有,这些菩萨们所得的智慧确实有浅深不同。所以这个境界里,不能说有,不能说无。我们决定不能够去分别、去执着。一分别执着你决定出不了十法界、出不了六道。你有分别,没有执着,你就出不了十法界;如果还有执着,你肯定出不了六道。这都是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所以「渐渐」这两个字味道就深!我们今天只能够说是探讨到一点点的讯息。为什么?不是我们境界。
下面说「以十玄六相义圆之,法性理中,无有渐顿,但为无始无明惯习习熟,卒令契理纯熟难故,而有渐渐」,这个话说得好。为什么会有渐渐?平等的一真法界,怎么可以有这种事情?这段话就说明为什么会有渐渐,会有这种现象。我们看前面讲的以十玄六相义圆之。十玄是《华严经》讲的十玄门,六相十玄都是讲法界缘起。一真法界、十法界什么原因现的这个相?十玄六相,深!
《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诸法(我们现在人讲一切现象)无一不是六相圆融。这个六相圆融不好懂,六相是什么?我们把一切法分作三个部分,体、相、用。所有一切诸法一定有这三面。体是本体,相是现象,用是作用。有体,有相,有用。体有总相、有别相。譬如我们用人身来做比喻,人身,身是身体,有体、有相。相不同作用就不同。眼跟耳的作用不一样,手跟足的作用不一样,但是它是一个体,组成了一个体。总相是人身,别相是眼耳鼻舌身,身还有四肢,这里头五脏六腑,这别相。从相上来讲,有同相、有异相。同相,同是一个身;异相,眼不是耳,耳不是鼻,这是有差异的。全身每个器官功能不一样,这是异相。再说同相,同是细胞组织成的,这我们现在用科学的方法你能看到。这个细胞组成的,现在讲方程式不一样,它起的作用就不相同。在作用里头,它有成相、有坏相。成是什么?这些差别不同组成一个身体,成就一个五官端正、身相庄严的一个人身,同相,同一个人身。坏相,你在看个个组成的不同的器官,一个、一个器官来看,这叫坏相。从哪里看?一个人身里面你就能看到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我们看一栋房子,房子里面也能看出六相。整个这一栋房子,总相;如果看这个房子里面,它的砖瓦、梁柱,这就是它的别相。同相,这么多所有不同的这些建筑材料,依照一定图样把它放置起来,这就是一栋房子,同相。个别、个别看的时候,这是异相。梁不是柱,砖不是瓦,门不是窗,这就看到异相。这许许多多不同的这些建材共同成就这个房屋,这成相。个别、个别看它,你看它一块砖,看它一块瓦,这叫坏相。诸位从这比喻里头细心去体会,然后在任何一个物质,你决定从这六方面看,你才看到它的真相,这叫诸法实相。
十玄,那就讲得更详细。前面,后面,我们还会说到。这部《华严经》学圆满了,我们一定把玄义,把《华严经》的玄义再好好的讲一遍。为什么不先讲玄义?先讲玄义大家不懂。经学完之后再讲玄义,就有味道。玄义是总说。任何一法,乃至于一粒微尘、一根小草,你细心去观察六相圆融。这六相法尔如是,没有人安排,没有人在那个地方控制,自自然然的,这很不可思议!这就叫什么?自然的法则。十玄六相自然的法则,你一定要随顺。随顺自然的法则,叫得,自然的法则是道。随顺自然,这最健康的,我们现在人讲最幸福、最美满、最快乐,随顺自然。
你想违背自然,改变自然,灾难就来了。你想什么?把眼睛,眼睛现在研究得不错,里头视神经,你要把它改变,眼睛也可以听,耳朵也可以看,好象是不错。可是你如果一改变,可能眼也瞎了,耳也聋了,还会影响到全身其他部分的毛病。这就讲你整个身体生态平衡失掉了,这叫自作孽。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你去看自然的,自然是大道。你看一切这些生物,它能随顺自然,它生长就健康。或者它枯死了,它长得不好,那是什么?缺缘。像植物它要空气,它要阳光,它要水分,这些缘它都具足了,一定长得很好,这自然法则。
一时、一法性、一智慧是无依无住无所得中渐渐,这是依十玄六相的道理,义理圆融,法法圆融。你再往扩展看的时候,没有一法不圆融。你往我们身上看,我们眼根,眼六相圆融,耳也六相圆融。眼、耳它也能圆融,它不打架,现在讲和谐。全身每个器官都具足十玄六相。再给你说,每个器官组成的每个细胞,每个细胞它也具足十玄六相,可是彼此都能互助合作,从来没有矛盾、没有冲突。和睦、和平是大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这样的。
今天我们这个世界搞得这么乱,从哪来的?是聪明人干出来的。所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想出许许多多的花样来把自然的生态平衡破坏了。以为自己能力超过了自然,要征服自然。到底看看将来的结果,我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是人类征服自然,还是自然把人类征服?人无论怎么想,在我想很难胜过大自然,为什么?现在科学家知道,太阳有燃烧尽的一天,九大行星这个生命都仰赖着阳光提供的能源。我们人类将来有没有办法,太阳能源耗尽了,有没有办法把太阳再给它有新的能源?有没有法子?这个星球,现在人都很明了,在太空当中常常看到成住坏空。这个地球能不能够永恒存在,而不会毁灭?能做得到吗?做不到。佛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力量成就?业力成就的,佛力成就的,心力成就的。佛法讲这三个力量,心佛众生。所谓佛就是觉悟人的愿力,说众生是众生的业力。众生业力,佛的愿力都离不开心。这个心就是法性。法性是能现能变,或者我们说,法性是能现,佛的愿力、众生的业力能变。这个道理只有大乘经里面讲得透彻。
下面要给我们讲,为什么会在一真法界里头还会有渐渐?法性理中,无有渐顿。这我们能够理会,应该是这样的。既然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都放下,那它就一样、就平等,为什么还有差别?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就是于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分别执着当然没有了。十信位的菩萨有,初住没有了。十信位是愈到位次高愈淡薄,到第十信就没有了,没有就变成初住,这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见性成佛,分证位的佛。哪里还会有渐顿?
我们读《六祖坛经》,在《六祖坛经》里面懂得一个定律,那就是佛法是不二法。你看渐顿二法,二法不是佛法,这六祖说的,佛法是不二法。如果在一真法界里面,还有什么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那变成那么多法!二都没有,哪有这么多?由此可知,佛这些说法都是对九法界众生说的。因为九法界,随顺九法界众生的知见,他有分别、有执着,用这种说法,九法界众生容易接受,也能够体会到。佛并没有打妄语,确实一真法界里头有浅深差别不同,真有。我们前面讲,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说它有,那边真的是平等,痕迹你都找不到。你说它没有,确实有浅深差别。
这个浅深差别是什么?下面讲但为无始无明惯习习熟,卒令契理纯熟难故。纯熟就是如来究竟佛果的境界,是纯熟。等觉以下熟了,未纯!所以从初住到等觉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个阶级愈往上去愈接近纯熟,统统熟了就是没纯。这是什么原因?你看看无始劫来的无明,无始无明惯习习熟。这个惯习习熟就是我们讲习气。这个习气是非常非常微细,在我们是完全看不出,实际上它有。习气难断,断习气不能用功。习气跟断习气,古来祖师有个比喻,也比喻得很好。酒瓶,酒倒完了,里面我们用干的布把它擦,擦得干干净净,确确实实没有了,一点酒都没有了,闻一闻还有味道,那叫习气。这个味道你就没有办法除掉了,必须把它放在那个地方,放个一个月、二个月,再闻闻才没有了。自然的!古来祖师大德用这个比喻,叫我们体会这经文的意思。
无始无明惯习习熟,所以才叫契理纯熟难,契理纯熟就是究竟果位。你看看从初住菩萨,这是生到一真法界,到纯熟,到究竟的圆满果位,佛经上讲的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实际上是到十地菩萨。十地上面还有等觉,再有妙觉,愈往上去愈难。三大阿僧祇劫不是我们平常讲的,这大家一定要懂,我们现在不算数。哪一天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十信位的菩萨不算,初住开始起。你证得初住,那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一定纯熟,为什么?他有那么长的时间,无始劫来的无明习气渐渐自然没有了。就像那个酒瓶一样那个味道,瓶塞拿掉放在那边,一定要放那么长的时间,再闻闻没有了。时间不到还是有,那个味道慢慢的减轻,就这个意思。
诸位细细去体会,我们无始劫来这些无明烦恼习气多深,现在不但没断,天天还在加强,还在增长。真正觉悟的人他能控制住,我不增长;把它控制住,我不造恶业了;我跟一切人往来,我不计较了,那这就是真正觉悟的人。知道一切法空,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法身。自性里面的性德慈悲自然流露,与大乘相应,与一乘相应。与大乘、与一乘相应,就是与自然的法则相应,与自己的性德相应。这个好,这个路正确。你总算是从迷惑颠倒里头走出来了。
所以下面说,而有渐渐,其渐渐者。而有渐渐,说明这个渐渐是怎么来的。这是我们懂得,四十一品无明是这么回事情。「其渐渐者,毕竟无始终延促长短等量」,这一定要晓得,这里头决定没有相对的。这里头延,延是延长;促,这是短促,长短。实在讲,延跟长是一个意思,促跟短也是一个意思,都是说明什么?相对。不但没有始终,没有长短,刚才说了,没有远近。没有说哪个先成佛,哪个后成佛,没有。那你是完全都错误了。就像江河里面水流到海里头,流到海都变成海水。你说哪个先来,哪个后来的?没有,混成一体。所以佛没有大佛,没有小佛,也没有古佛,也没有今佛,也没有后佛,都没有。这些全是妄想,全是分别执着。离一切分别执着,统统没有了,一真法界!这是不得已用这么一个名称,其实一真法界也没有。你要执着有个一真法界,错了,哪来的一真?「故名渐渐」,这个意思很深很深,很不好懂。我们用这几个比喻,希望大家从比喻里面去体会。「一道甚深」,这一大段经我们就讲到此地。下面是第十「佛境界甚深」。今天讲到此地。
作者:
roukao12
時間:
2015-5-25 23:16
好帖要顶,楼主的头像还是不错滴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