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5-16 07:10
標題: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
摘自《演培法师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
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
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发心,的确有真发心和假发心的不同,现在先说什么是真正的发心:“念念
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就是前面说过的,发菩提心有两大任务:一是上求
佛道以自利,一是下化众生以利他。念念上求佛道,即属第一任务。当我们要想
完成这一任务时,必须前念后念之间,没有其他任何意念,唯一是以佛道为念,
没有一念一刹那的忘记,更不会从半途中退失下来。心心下化众生,即属第二任
务。当我们要去完成这一任务时,必须前心后心之间,一心无二用的,唯以度化
为心,决不有一念心是为己的。
不过这一心念发起,还要进而使之坚强,就是有时听“闻佛道长远,不生退
怯”之心。首先必须承认自己目前还是一个苦恼凡夫,由凡夫的起点到佛果的终
点,其间是有一段遥远而艰苦的道路的,所谓“菩提路长”,就是指此。根据法
华经比较二乘与菩萨所走的道路说:二乘所走的只三百由旬,菩萨所走的却五百
由旬。不用说,五百由旬是远过三百由旬的,但这还只不过是相对的形容,实际
上,由凡夫到佛果所走的菩提道路,是很长很长的,不是短时间所能走到的。发
菩提心人,不能因听佛道这么长远,而就生起退怯之心,必须怀着无比的勇气,
奋起勇猛无畏的精神,克服种种的困难,排除重重的障碍,以不达目的誓不休的
意志,走完这条长远的菩提大道的路程。
还有,就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众生,在数量方面说:有无量无边
的那么多,真是多得不可计算;在根性方面说:有着各个不同的根性,淳良的众
生,固容易度化,但多数是顽劣而刚愎的。逢到这些刚愎而顽劣的众生,不但不
接受你的教化,而且可能出言侮辱,甚至拳足交加。遇到这类众生,行菩萨道的
人,必须要能经得起考验,不但决不因此生起厌倦之心,且更生起怜愍心来,觉
得这类众生太过愚痴,我不去感化他还有什么人可以感化?于是更加想方设法的
教化他,必要使其接受教化,走上佛道而后已。假定因为众生难化,而就生起厌
倦之心,甚而至于从此不再度化众生,那你就不能完成度化众生的本愿,这在发
心度生的行者方面说,是异常可惜的!
如宝积经中就曾说到有位常精进菩萨,为了度化一个刚强的众生,经过无量
劫的这么长时间,紧随着这个众生,一时一刻的不舍,可是这个众生,仍然不受
教化,但常精进菩萨对他,仍无一念弃舍之心,仍旧常随教化不厌。原来在菩萨
的行愿中,是决不放弃一个众生的。易于度化的,固很欢喜的去度化他,难以度
化的,亦同样的要用种种方便去度化他。真正行菩萨道者,不但不舍弃顽劣作恶
的众生,而且对这一类众生,还要更优先的去度化他,以免他们无知造恶,而受
到更大的痛苦。这就是菩萨精神的伟大处,也就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行者,能观
众生难度而不生厌倦的原因,发心菩萨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是不能长期在生死中
度生的。
为了坚定心愿,现在再举喻说:“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万仞是形容
山的高度,依我国古代说,八尺为一仞,万仞,就是八万尺。万仞之山,就是八
万尺高的山。如我们去爬山,不可因山势高耸而生退怯之心,因要扩展我们的视
线,必须爬上山的顶端,才能看清四野全景,假如爬到半山就退下来,那山顶的
种种境界,你就领略不到。又“如”要“上九层之塔”,务“必”要“造其巅”,
不可上了一两层塔就下来。我国有两句诗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现
在套用这两句话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塔”。唯有爬上塔的最高层,那所
见的境界与下面几层所见的,必然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是”像上这样的“发心”,才可“名之为真”正的发心。真发心者,是
极希有难得的。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