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5-4 18:52
標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九六卷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九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六九六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经文,大用无方第二段「华严三昧」,一共有两首半偈颂,也就是十句,我们把文念一遍:

  【严净不可思议剎。供养一切诸如来。放大光明无有边。度脱众生亦无限。智慧自在不思议。说法言辞无有碍。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华严三昧力。】

  清凉大师在这里给我们总的介绍,「文有十句,略辨七行」,这是讲大的行门,有七大类。「前六句各一行」,像第一句是严剎,第二句是供诸如来,第三句是放光,第四句是度众,第五句是智自在,第六句是说法。第七、第八是十波罗蜜,所以它合起来做一个,叫十波罗蜜。第九句是总结,第十句是所依。这种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从华严三昧。

  这个文义深广无量,你看第一句,『严净不可思议剎』,剎是道场,「不可思议剎」,这是佛剎,也就是说佛的道场。我们这个地方也是个佛道场,在凡人看起来,规模很小。尤其是印光大师他老人家教导我们,在现前这个时代,建道场必须要知道时节因缘,道场不要建得太大,住众也不要太多,他告诉我们最好不超过二十个人,小道场。这个小道场是不是不可思议剎?是的,只要有前面两个字就行了,「严净」。严怎么讲?庄严,净是清净,清净就是庄严,是真的庄严,是不可思议的庄严。如果建得美仑美奂豪华的宫殿,但是住众心不清净,这不是庄严。所以佛法里面的庄严是清净心、清净身、清净语,三业清净,这个道场是不可思议的佛剎。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懂,这就说明剎土要重实质不重形式。

  印祖告诉我们的好象是小道场,我们现在这个道场符合印光大师的教诲。可是有人看到,说我们的道场很大,说我们讲经的时候听众很多,数不尽,我们肉眼看不到。这个说法能不能相信?能,凭什么?《华严经》上的教诲,大小不二。要知道《华严》讲的是不二法门,大就是小,小就是大。小到什么程度?《华严经》上给我们说了,微尘,小到一粒微尘,微尘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大乘教里面所说的。现在科学讲微观世界,讲到原子、电子、粒子,现在讲到夸克,这都是用高倍的显微镜才观察到。是不是佛经上讲的微尘?还很难说,佛经上所讲的微尘,阿罗汉的天眼都看不到。

  佛经上的名词总的就是叫微尘,微尘有大小,佛的说法是从牛毛尘说起。牛的毛比较粗,它毛尖端上有一粒尘土,那很小了,这粒尘土在毛尖端上还很稳,不会掉下来,这么小的微尘叫牛毛尘。佛说牛毛尘的七分之一,那就很小了,把它分成七分,一分,叫羊毛尘。羊毛比较细,牛毛尘放在羊毛上会掉下来,它站不住的,所以更细的,羊毛尘。羊毛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就更细了。佛是用这个方法来教我们,让我们从这里面去体会,微尘很小。兔毛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尘。水,现在学过科学的人懂,水的密度并不大,里面有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这一粒尘,很小的尘,在水里面可以自在的通过,没有障碍,叫水尘。水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就是金属,我们知道,金属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但是还有空隙,它在金属的空隙里面也能够自由的活动。这些科学家都有明显的告诉我们。

  金尘还能分,再分七分之一,叫做微尘。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这个微尘,不要用显微镜,前面我们说过这是本能。可是比这个更小的,阿罗汉见不到了。佛说微尘还能分,再分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菩萨能见到。色聚极微还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佛说这就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所以也叫邻虚尘,跟虚空做邻居了,它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这是最小的。现在科学家发现的夸克,是不是极微之微,很难讲。极微之微地上菩萨就看到了,登地的菩萨,标准的讲法是八地菩萨,能看到极微之微。

  现在这个讯息科学家给了我们,但是科学家说没办法见到,应当是从数学理论里面推演出来的。这是讲什么?物质,这个物质是最小的。最小的物质从哪里来的?无中生有,而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恐怕就是十万分之一秒、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很短暂。你一看见它,立刻就没有了,这才叫基本的物质。所以物质不是真的,物质是假的,无中生有。科学家不承认物质的存在,承认宇宙之间只有场,没有物质。场是什么?能量。能量稀薄的时候称之为场,能量聚集的时候它变成物质。这是一般科学界都能够承认的。佛经在三千年前没有这些科学工具,他看得比现在还清楚。能量变成物质,物质又变成能量,这个事情现在科学在理论上知道应该是这样的,没有办法看到,也不知道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佛清楚,大菩萨们清楚,这叫诸法实相。

  所以剎土,无论是人间、无论是天上,在我们想象当中,十法界都有剎土,十法界的众生与诸佛如来都有感应道交,连地狱众生都不例外。如果众生没有感应,地藏王菩萨怎么会到地狱?不可能,决定是地狱众生有感。他为什么有感?他在六道里面,前世今生一定与佛有缘,曾经见到佛像、听到佛号,都是有缘。阿赖耶识里面有佛的种子,虽然在地狱里面受苦受难,偶尔之间阿赖耶识这个种子起现行,起现行就是感,佛菩萨立刻就有应。应身在地狱总的来讲都叫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不是一个人,这个道理要懂。

  好象我们现在娑婆世界,无论是哪一尊菩萨,法身菩萨,无论是哪一尊佛,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作种种示现,总的名号就叫做释迦牟尼佛。他示现是人的身,我们也会知道,称他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总名号。什么意思?「释迦」是仁慈,他对待一切众生一定是仁慈的,「牟尼」是清净,他对待自己一定是清净的,「佛」是觉而不迷。所以,无论他现的是佛身、菩萨身、声闻身,三十二应身,《普门品》里面所讲的,总名号就叫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不是单单指三千年前在印度以佛身出现应化的,要懂这个意思,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所以,你去看《万佛名经》,在中国习俗农历年的正月,很多道场都拜万佛。万佛,一万二千多个名号,总的名号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个意思要懂。如果说法身菩萨要到极乐世界,我们假设,到极乐世界去成佛,总的名号就叫做阿弥陀佛,不能叫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到那个地方没用处,为什么?那个地方的人个个都仁慈,不要你教,人人心地都清净。所以你还要讲仁慈、讲清净,到他那里没意思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对人不仁慈,所以要用仁慈来教,心地不清净,要用清净来教。所以佛的名号就是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此时此地针对众生的毛病,提出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宗旨、教学的方法,是这么个意思,不能一定指哪个人。

  我们懂这个意思你就晓得,堕落在地狱,所有诸佛菩萨到地狱教化地狱众生,教什么?教地藏,地是什么?心地,藏是宝藏。心地宝藏是什么?我们中国人讲的本性本善,你本来善。你做人的时候不善,不善不是你的本性,是你的习性,造作不善才感得三途苦报,地狱是三途里面最严重的。菩萨到那里帮助他,启发他自性里面的善根,也是以种种方便把他的善根引发出来。他那个善只要有一点点出来,引出来,他就离开地狱,在佛法里面讲忏悔业障,他就离开了。所以地藏菩萨是总名称。这些都是属于普通的常识。

  所以我们今天到道场来,常常讲庄严道场,无量功德,庄严道场自利利他。如果我们的心行不善,那就不是庄严道场,那是什么?到道场里面来造罪业,来破坏道场。来破坏道场,果报在三途,再要是给你说真话,果报就是在地狱。所以古人讲,地狱门前僧道多,佛教的道场,道场是出家人住的,出家人心行不善就堕地狱。

  大家都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容易去的,怎样才能去?严净就能去。什么叫庄严?什么叫清净?我跟大家讲得很浅,讲得很踏实,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前面七条是庄严,后面三条是清净。你看前面的七条,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这是庄严。我们用什么来庄严道场?用这个。清净是什么?心里面不贪、不瞋、不痴,这是净。所以,你要是跟十善业道相违背,你不是庄严道场,你是在染污道场。不是道场装潢得很华丽,佛像贴金没有用,你心地不清净。佛像面前供养香花、水果、幢幡,以为这是庄严,这不是。印光大师的关房我去看过,什么都没有,房子也是暗暗的,只有一盏电灯。我看那个电灯并不很亮,可能光度只是二十烛光、四十烛光,很暗。里面香花什么都没有,我看他的佛像面前只供一杯水,一个小香炉,两根蜡烛,只有一尊阿弥陀佛,其他都没有。那是什么?严净不思议剎。印光大师十善业道圆满了,真做到了。

  我们今天十善业道做不到,这不能怪你,因素很多。现在我们要求你把弟子规落实,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给诸位说,那就是少分的十善业道,十善业道你做到应该有十之三、四,十分里面你做到三、四分。也算得上清净庄严,这个清净庄严要像学校打分数,百分之百做到可以达到及格,六十分,不高,六十分。这样念佛往生真的有把握了,生凡圣同居土,有把握;如果弟子规都做不到,念佛往生没把握。弟子规做到,可以说你是善男子善女人,世间法的,做人应该要遵守、要做到的。你连这个都做不到,你不是善男子善女人,经本一打开,你看佛常常叫善男子,善女人,你要知道标准。

  再提升,要学因果教育。诸位要知道,弟子规是伦理教育,道家的,或者说道教的《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你都能够做到,加上弟子规,两个合起来,你的善可以达到七、八十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到上辈往生,凡圣同居土的上辈,上三品。上三品往生的时候自在,会有很好的瑞相。再能把十善业道做圆满,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上上品往生。这个要知道,不能够疏忽,疏忽就大错了。

  十善里面,第一个不杀生。不杀生的意思很深,我们并没有想杀他,可是我们很想找他的麻烦,也算在杀生里头。他找我的麻烦,我有报复的念头,报复也在杀生里面。那要怎么办?以德报怨就对了。他毁谤我,我没有怨恨,没有报复,这就对了。可是凡夫遇到这个事情心里不平,你把《金刚经》念几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就平了,不要执着,假的。他毁谤我、侮辱我,说老实话,真正明理,应该合掌念佛回向给他,感恩他。感什么恩?他造罪业替我消业障。这个道理很深,但是并不难懂。他毁谤我、侮辱我,造谣生事来害我,这是他造罪业;我受冤枉,我不是他所说的,他冤枉我,我不计较,业障消了。这个人替我消业障,我怎么可以怨恨他?我怨恨他就错了;我怎么可以报复他?要报复他,将来的果报是冤冤相报,那叫没完没了,那就大错了。

  这些道理,稍稍契入佛法你就恍然大悟。所以我们遭受种种冤枉、侮辱、陷害都感恩,不是这一生的业障就是过去生中的业障,怎么能消掉?逆境、顺境全是消业障。顺境里面不生贪恋,消业障,逆境里头不生瞋恚,这叫什么?这真正修行,这是真正庄严佛剎。我们在这个道场,道场有人羞辱我、侮辱我、毁谤我,很多人在一块都听到。我们合掌恭敬,他骂随他骂,恭恭敬敬在听,听他骂完之后谢谢他。决定没有一句回驳的,「你说错了,我不是这样的」,不必,用不着。有没有自己心里很清楚,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是什么?我们一般人看到,这个人修忍辱波罗蜜,这个人忍辱的功夫不错,大家对你尊敬。如果你不肯接受,你要是骂回去,两个人一样高,两个人吵架,两个人打架,两个人都迷惑颠倒。迷跟迷才起冲突,迷跟觉不会起冲突,觉跟觉不起冲突,觉跟迷起不了冲突,为什么?觉悟的人忍让。

  发生这种事情,这个事情在道场上就是教化众生。他们两个在演戏,在表演,一个演正派,一个演反派,演得都很逼真。大众受利益,鬼神受利益,都在那里看,都在那里学。不善的,我们不能学他,要反省自己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那个忍辱的,善的,一定要学。佛菩萨在哪里?到处都是,无论在什么地方,真的是无量无边。哪个地方是不思议剎?处处都是。剎是道场,修行人,我不说佛菩萨,说修行人,真正修行人所在之处全是不思议剎。成就你不思议的功德,成就你不思议的智慧,成就你不思议的德能,你知道吗?什么地方是道场?处处都是道场。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没有建一个寺庙,也没有建一个茅蓬,这个诸位晓得。他老人家一生日中一食,托钵,树下一宿,晚上找个大树底下打坐,闭目养神就够了。所以剎的真正的意思你就懂得,在这个地方修行,修不思议法门,成就不思议解脱,我们要会。

  讲到偷盗,偷盗在戒经里面的定义是不与取。这个财物是有主的,主人没有给我,我随便就把它取得,这是偷盗。我通常讲经提醒大家,我们有占便宜的念头,想占一点便宜,这个念头是盗心,这个盗心再增长就有偷盗的行为。我们有没有占便宜的念头?你自己想想。最明显的,纳税,找个好律师谈谈,能不能少缴点税。你看,想少缴一点税不就是占便宜的念头吗?漏税、偷税,钻法律的漏洞少缴一点税,这是什么?这是偷盗国家的财物,这个罪重。你偷一个人的,你将来还的时候还一个人,你要偷盗国家的,这个事情可麻烦。中国尤其不得了,为什么?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十三亿人都是你的债主,你的麻烦可大了,你哪辈子才能还得清?偷香港政府的财物,香港现在居民有五、六百万,这五、六百万的居民都是你的债主,你说可怕不可怕?所以诸位晓得十善业这个十条,细细给你讲你才会懂得,要不然你不懂。

  所以我们要把损害别人的念头断掉,才真正做到不杀生;把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断掉,才真正做到不偷盗,很不容易。真正做到不动心,才做到不淫欲。不妄语是真诚,决定没有一丝毫欺骗别人的念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不可以告人的。还有保密,不能告人,妄语的根没断。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光一生光明磊落,他跟人说,我一生行事,没有一桩事情不能告诉别人的。不妄语这一条,司马光做到了。我们还有话不可以给别人讲,要保密的,保密就是妄语的根。我们不要说诸佛菩萨,讲到阿罗汉,讲到须陀洹,就没有了,没有秘密,我们中国人讲表里一如,言行一致。

  两舌是挑拨是非,决定没有,你的心跟一切人事物没有对立。人家跟我对立,我不跟人家对立,他就对不起来。对立一定是双方的,一方面想建立,另一方面没有,就对立不起来。所以化解对立、化解冲突从哪里做起?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就真产生效果。时时刻刻去防人,防人是对立,虽然你不侵犯别人,你的对立没有化解。小是个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乃至于夫妻、父子、兄弟,都不例外;大到国家,国与国之交往。现在讲到世界上许多的冲突,国家的冲突、族群的冲突、宗教的冲突,从哪里起来?没有化解对立。不是让别人化解,别人是永远不会化解的,从自己化解,自己化解了,别人不能成立,这才是解决之道,化解冲突之道。

  大乘教里面,称菩萨为仁者,仁慈的人。什么叫仁慈?仁慈的人没有对立,他不会跟任何人对立,乃至于畜生、饿鬼,统统没有对立,这个人是菩萨。所以我们要晓得,你要想做菩萨,你还这个人我喜欢、那个人我讨厌,就是对立,这不是菩萨。菩萨对一切众生是平等的,菩萨对一切众生是尊重的,菩萨对一切众生敬爱,无条件的协助,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叫庄严清净,这个意思要懂。尤其是净,净是没有贪心,世出世法没有贪心、没有瞋恚心,觉而不迷,没有愚痴。贪瞋痴都放下了,心清净,心清净了身就清净,身清净百病不生。病菌是很不清净的东西,你身心清净他沾不了你的边。尤其是讲传染病,传染病严重的时候是灾害。

  我好象听到国际卫生组织提出警告,说今年有瘟疫,瘟疫大概是禽流感这类的病,预估会死好几千人。我们听起来害怕了,毛骨悚然。要怎样预防?严净就行了,心清净、身庄严你就不会感染。不清净,心有三毒,贪瞋痴是三毒,里头有毒,外面有传染,很容易感染。纵然有病,不用恐惧,也不用害怕,修清净心,把你身上带着病的那些细胞自然恢复正常,你的病就好了,就没有了。要知道,这些带着病的细胞,是自己不善的念头、不善的业产生的变化。你明白这个道理,你自己可以调整,药物是补助,真正治好的是心态。这个道理很深,要懂。

  特别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灾难很多,无论是病痛或是自然灾害。所谓自然灾害,还是人心感召,离开心性无有一法可得,世尊在大乘教里头常说。我们真正要成就,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要放下贪瞋痴,决定不能有贪心。你里头有贪瞋痴、有是非人我、有自私自利,你要想出三界难了,太难了。往生净土还是要一切放下,你不放下,想在这个地方还带着去,佛告诉我们带业,带业是什么?带业是带旧业,不带现前的,这叫方便法门。现前的业,你这句佛号功夫得力,把它控制住,压住了,它不起作用,这个条件才能往生。如果这些业力还常常起现行,那就没有法子。这是念佛同修不能不知道的。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着看华严三昧第二句,『供养一切诸如来』。供养跟布施在事相上讲是相同的,有财、法、无畏这三大类。佛告诉我们,布施如果里面有真诚、清净、平等心,就是供养,如果缺乏真诚、清净、平等心,那就是布施。布施得福报,供养得功德,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供养心地真诚清净,他不求果报,三轮体空,不求果报,而果报比布施不知道要殊胜多少倍,不能比的。

  你看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说「此事福不能救」。布施的果报是福,财、法、无畏的果报就是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都是属于福报。此事是什么事?生死大事,了生死出轮回,这个事情布施没法子;供养行,供养里头有智慧、有清净心、有真诚心,这是功德。这就是供养跟布施不一样。你看看一般大乘、小乘修布施,什么人修供养?普贤菩萨。菩萨修十波罗蜜、六波罗蜜都是有布施,普贤菩萨十愿有供养,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你看供养。所以修供养的是修普贤行。我们一般人有没有办法?没有办法,一般人虽然是供养,还是布施,不是真正供养。

  供养的对象,「一切诸如来」,他没有说一切诸佛,这是经文里面如来跟诸佛意思不一样。凡是讲诸佛是从相上讲的,你至少要修成小乘的佛,法相宗讲四种佛,藏通别圆,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没有出十法界,别教的佛才超越十法界,圆教佛才是《华严经》上初住菩萨,这个我们要知道。佛有很多等级,不一样。可是讲如来意思就不一样,如来讲什么?如来讲法性、自性。哪个人没有法性?所以从性上讲,佛跟众生是平等的,大乘教里头常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如来。用这两个字我们就知道了,符合《华严经》所讲的原则,「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情是有情众生,我们现代人讲动物,动物它有感情,植物没有感情,但是植物还是生物。所以生物范围广大,比较大,包括了动物、植物,都是属于生物。矿物就不是生物。可是在佛法里面讲,动物有佛性,植物、矿物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不二。动物正报,从佛菩萨到天人、畜生、饿鬼、地狱,统统有佛性,植物跟矿物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讲佛性,偏重在法性里面的一分,法性里面有般若、有法身、有解脱,偏重在般若,所以法性包括了佛性。

  此地讲的一切诸如来范围就大了,整个宇宙都在里面,宇宙里面所有一切万事万物,一个不漏,为什么?它是诸如来,这个范围就大了。所以菩萨修供养是依平等性,对诸佛如来恭敬,对蚊虫蚂蚁也是一样的恭敬,决定没有差别。有差别怎么样?你有分别执着,有分别执着不是真心,是妄心,真心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我们今天妄想暂时不谈它,为什么?太细了,确实不是我们能断得了的,我们想放下,你也放不下。讲粗一点的现象,分别、执着,好懂。分别执着真正放下才是真的供养,清净心供养、平等心供养。对象是一切诸法,诸法的法性就是如来,这个范围多大。

  我们要用什么供养?是不是要用财物供养、香花供养?不要,什么都不要,那些都是假的。用真诚心供养、用清净心供养、用平等心供养、用正觉心供养、用慈悲心供养就对了,这叫大菩提心,这叫真心。用真心对一切众生、对诸佛菩萨、对天地万物,这是供养一切诸如来,一个都没有漏失。什么人修?普贤菩萨修,谁是普贤菩萨?凡是修这个法门的就是普贤菩萨。我们再说一句简单的话,你好记、你好懂,就是用真诚心对一切众生,我常讲四个字,「诚、敬、谦、和」,真诚、恭敬、谦虚、和睦。你要是把这四个字学会了,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违背,供养一切诸如来至少你也可以打个少分,虽然不圆满,像前面讲可以打六十分。不错了,及格了。这条很重要。

  佛在大乘教里面常常教给我们,「依教修行供养」,这是对诸佛菩萨的真实供养。我们盖个大庙,塑造佛的金身,种种香花、幢幡、宝盖来供养,佛要不要?释迦牟尼佛在世,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他什么都不要。真正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你才会恍然大悟,为什么古来的高僧大德他们修行住茅蓬。茅蓬多半是自己建的,山上砍几棵树做柱子,用草搓成绳子,把架子绑好,梁柱绑好。用什么做墙?用泥土做墙,土墙,上面盖茅草,山上砍一点茅草盖上去,遮蔽风雨,自己动手自己干,盖个小茅蓬。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给他盖个庙,用意到底在哪里?在示现、在教人,教当代的人、教后世的人,没有贪瞋痴,对于物质生活,有个小茅蓬可以遮蔽风雨,足矣!

  住茅蓬的人大概也是日中一食,生活非常简单,他的时间都用在修道上,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吃的东西从哪里来?恐怕有一半是采野生的,我们今天讲野菜,住山的人都懂得,树上的水果、野菜,取这些东西。也有少数,自己种点菜、种点粮食,粮食多半种什么?种番薯、种地瓜、种玉米,这些东西好种,省事,种花生,可以当作主食。住山,与外面隔绝。确实有不少一辈子不下山,修行成功,开悟了,被人发现,就有很多人来参访,很多人来跟他学习。

  我过去看莲池大师的传记,莲池大师就是这么修行的,到以后被人发现,亲近的人多了,来跟他学的人多了,怎么办?都盖茅蓬。遇到这些大的施主,有这种财力的,看到这么多人,跟法师商量建个寺庙,建个大道场,法师也同意,你们去建。建好之后也不拒绝,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给孤独长者有庭院,礼请佛陀到那边去住,在那边讲经说法教学,释迦牟尼佛也答应了。这是随缘而不攀缘,我并不是叫你去做,真叫水到渠成。世尊没有拒绝,这就是告诉我们后人,缘成熟了,别人有真诚心供养,可以接受。但是什么?产权是他的,不接受产权,接受产权你就有了财产。这是我们常讲的,可以接受使用权,你的财产,这是你的房屋,你借给我用,我什么时候不用了,还给你,正确。如果一有产权,你不是出了家吗?一有产权,你又回家去了,你又有了家,你还俗了;虽然是剃了头,实际上你已经还俗了,你不是出家人。这个道理要懂。

  在现在,现代的社会跟古时候的社会不一样,复杂多了。集合众多人的力量建个道场,真正明白的人,这个道场要有一个管理的委员会或者是董事会,产权是交给董事会的,不是属于某个人的。可是有人担心害怕,万一这些董事翻脸,赶我走怎么办?你看你这个提心吊胆都是为自私自利,把道忘掉了。四众同学、在家的居士长者布施供养你,目的是希望成就你的道业,你天天念头都想着怎样拥有财产,错了,你哪来的道?道是什么?道是叫你放下,道是什么?道是你自性里面本来有的,那是道,你把它找回来。

  《华严经》上佛说得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是自性,自性里面有无量智慧、有无量德能、有无量相好。众生迷了,你现在开始觉悟了,觉悟了赶快把它找回来,你要道场干什么?要道场好累!经营一个家庭就已经很累,家庭人少,没几个人,道场人多,是个大家庭。小家庭已经累死了,大家庭还能受得了吗?要这个干什么?所以一定要想到要有道,道是什么?道是智慧、是德能,我要借着这个缘,这是个殊胜的缘,借着这个缘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自己的智慧。你真有道德,真有智慧,这个地方的人他会留你,不会赶你走。纵然赶你走,你也欢欢喜喜的离开,为什么?没有一个地方不欢迎你,你还有什么担心的?凡夫最怕的就是这个事情,最放不下的就是这桩事情。

  我们当年刚刚接触佛法,老师清楚,章嘉大师怎么教我?他给我找了个保证。他说只要你发心真心为佛法,为弘法利生,你的一生自然有佛菩萨照顾,你自己一点都不要操心。我相信老师,这点很多人比不上我,为什么?有很多人对老师怀疑,我对老师从不怀疑。我这一生接受三个老师指导,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最后是李炳南老居士。尊师重道是从小父母教的,对老师尊重,一点疑惑都没有,相信。既然真诚心奉献给佛菩萨,学这个法门,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所想的、所思的、所行的就这桩事情,除这个之外什么都不想,为什么?佛菩萨照顾。我常常想如果我要想,佛菩萨就不照顾了,为什么?你自己会想,你自己会照顾自己,佛菩萨就可以省事了,不必多这个事情。如果我们自己不想,佛菩萨不能不照顾,一定要照顾,一点怀疑都没有。如果出家人都像我这样的信心,我相信每个道场都是正法道场。

  我在很年轻的时候,我还记得那年就是我寿命到的那一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我四十五岁,夏安居,结夏,灵源老和尚,这是台湾基隆十方大觉寺的方丈,我受戒的时候他老人家是我的尊证和尚。夏安居三个月,邀请我在安居之中讲《楞严经》。我在山上讲了一个月,好象是讲到第三卷,《楞严经》十卷,讲到第三卷,我得病了,重感冒。我还记得,那时候的名字叫A2,得重感冒。我心里一想寿命到了,因为那年,我们三个朋友同年,命运相同,都是过不了四十五岁。在二月间,法融法师先走了,五月,明演走了,我是在七月夏安居的时候,我一想,到了,没有留恋,也不恐惧。

  我离开大觉寺回到景美我住的那个小房子,韩馆长的,在那里每天念佛求往生。我也不看医生,我想医生只能医病,我的寿命到了,没有办法医寿命。一切放下,念佛求生净土,念了一个月,身体恢复了。我们是真正学佛,真正是依教修行,确实是把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做为我们一生唯一的事业,没有其他的念头。病好了之后,养了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再恢复讲经,这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

  到以后遇到甘珠,那总是二、三年以后,甘珠也是章嘉大师的学生,我的老学长。他告诉我,讲经弘法的功德把命运转变了,他知道,他说你短命,没有福报,可是这些年讲经弘法,全转了。他告诉我,他说你的寿命很长,将来福报很大,他告诉我的,我也没放在心上。真的,愈到晚年愈好,谚语所谓心想事成,我到晚年确实有这个味道,心想事成。我没有想自己,我现在想的是世间人不要有冲突,世间人应当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希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我不想其他的。对于佛法,我希望有年轻人像我一样发真诚心续佛慧命,世间人讲「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在佛法讲,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真正发这样的心,我会全心全力照顾他,帮助他。我这么大的年龄,从弘法退下来,我要做护法的工作,护持下一代,护持真正发心续佛慧命的人。

  佛法缺乏人才,儒道也缺乏人才,我们不仅仅护持佛教,儒跟道我同样护持,甚至于其他的宗教也不例外。所以这些年来,我提倡多元文化大学、宗教大学,不是最近提的,很多年了,可是最近有很多响应的,使我们信心生起来了。以前只是想想,随便谈谈,不知道能不能落实,现在看样子有落实的可能。特别是这次在巴里岛联合国的会议,我也提出这个想法,回应非常好,大家感觉得这桩事情对于现代的社会有迫切的需要。看看哪个国家发心带头来干,只要有一个人带头,跟进的人就多了。肯定有助于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这就是供养一切诸如来。所以这句经文它里面的含义深广无量,这就叫华严境界,每一句里面的境界都不可思议。这是说到供养。

  最重要的,还是佛在经上说的如教修行供养。《金刚经》诸位都读过,都比较熟悉,你看世尊在讲到布施功德的较量比较。佛说「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金刚经》上讲布施,福德都比不上法布施,法布施多少?「为人说四句偈」。四句偈的法供养福德超过大千世界七宝的财供养。这个话有很多人读到之后都是说释迦牟尼佛会讲大话,很会夸张,不相信。我们在初学佛的时候听到也怀疑,但是怎么样?知道佛是不妄语的,《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佛是真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句句是实话。可是听了之后还是免不了怀疑,疑很难断。经过这么多年,我学佛五十六年,讲经四十九年,现在这个疑没有了,真的断掉了,知道佛讲的话决定真实。为什么?大千世界七宝你纵然得到,你可以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可是佛经上的四句偈你要是真正参透,你会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怎么能比,不能比,所以佛讲的一点都不错。

  明白之后,对佛感恩的心才能生得起来,老师的恩德。你在佛法里没有得到真实受用,对老师感恩的念头生不起来,老师对我有什么恩?对我有什么好处?生不起来。真正明白,省悟过来,才知道老师的恩德真的大,超过父母太多了。可是老师教我们不能忘父母的恩德,还是把孝亲摆在第一,把尊敬老师摆在第二,这是老师的大德。一个人的成就就是父母跟老师配合得很好,把这个人教出来。真正的教学没有别的,是教你开悟,不是别的,这叫教育。圣贤教育跟我们现在世间人讲的教育不一样,世间人讲的教育,跟最初教育这两个字的本义也不相同,这都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再看第三句,『放大光明无有边』。供养一切诸如来是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诸位要记住,真正的供养是如教修行供养,如理如法的修行,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第二句意思在此地。第三句,这就是利益众生,弘法利生。弘法利生首先讲的形象,「放大光明无有边」是形象。什么形象?德行的形象。我们今天讲伦理、道德、因果、智慧,你成就了,一定表现在你生活当中,这叫放大光明。放什么光?伦理的光明。伦理的光明是从哪个地方发生的?从大慈悲心里面生出来的。你会做样子给天下人看,做什么样子?孝亲,父子有亲。你对你的父母、你对你的儿女那种亲爱,让世间人看到羡慕,这是光。然后这个光芒遍照,就是推广,你爱你的兄弟,你爱你的家族,你爱你的邻居乡党,你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爱一切众生。这个光明愈放愈大,无有边,无有边是到遍法界虚空界。慈悲遍法界,你放慈悲的光;供养遍法界,你发供养的光;你能够受持诸佛的教诲,放持戒的光,放忍辱的光,放精进的光。你都能够做出来,做出榜样、做出模范,让别人看到受感动而跟你学习。

  十波罗蜜的光,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光,四摄六度的光,我们讲到最浅,十善业道的光,再就中国儒家讲,五伦八德的光。遍法界虚空界,照耀一切众生,照耀情与无情,这是你的德行。你的智慧起来了,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这是性德。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在迷,你在觉,你觉可以帮助他破迷开悟,放大光明的作用在此地。你的作用是自然的,没有丝毫勉强,有丝毫勉强那不是放光,那是什么?那是造业,装模作样,目的何在?目的还不是求名闻利养吗?现在人讲打知名度,错了。名不可以求,名害死人,名跟利没有两样,是世间人的大病。圣人所说的那个名,圣人之名,实至名归,先有实后有名。世间人是求名,无实,名实不相符,那叫造罪业。所以放光现瑞的意思你一定要懂得。今天时间到了,这一句的意味深长,我们明天接着再学。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6-20 13:49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6-28 08:30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