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請問佛性.自性.個性有何差別? [打印本頁]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3 12:17
標題: 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請問佛性.自性.個性有何差別?
末學果慶懇求諸位善知識賜教! 阿彌陀佛! 黃檗希運禪師論: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
佛與眾生,一心無異,猶如虛空無雜無壞;如大日輪照四天下,日升之時,明遍天下,虛空不曾明;日沒之時,暗遍天下,虛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奪;虛空之性,廓然不變。佛及眾生、心亦如此。
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歷河沙劫,終不得菩提,為著相故。唯此一心,更無微塵許法可得,即心是佛。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便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 成佛是我們的目標,度眾生是必經的過程;煩惱為世間苦本,令眾生斷盡煩惱,入無餘涅槃,才是真度眾生。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務必廣學無量法門。菩薩道的四弘誓願,大意如是。但六祖的解說,無邊眾生、無盡煩惱、無量法門、無上佛道都不出我人的自心自性。如云:「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盡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量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試想:無邊、無盡、無量、無上的佛道、法門、煩惱、眾生,如何度得、斷盡、學了、完成?充實大悲心、菩提願、般若慧,作空花佛事,度如幻眾生,修性空法門,無即時成佛的貪心,那裡會被無邊眾生乃至無上佛道而嚇跑?以如來藏論,則一切眾生、煩惱、法門、佛道,不離每人的自性;悟得自性,功德圓滿,何難之有? 以眾生言,稱佛性
以個人言,稱自性
以法界言,稱法性,法界就是宇宙
佛性就是自性,就是法性
佛性與自性只差在分別,
佛性與自性是(名殊體不殊),名字不同罷了!
即是說,佛性等於自性.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那麼有何差別?
佛,佛性;心,自性,一樣的 自性,指自體之本性。
法相家(唯識家)多稱為自相,即諸法各自具有真實不變、清純無雜之個性,稱為自性。 末學自感來世間 獨 生 獨 死獨 來 獨 去。(來空空去 空空本無有一法可得) ,如說修本修自己.身口意個性使祂清淨無染.無它法可修.阿彌陀佛! 佛說萬法.法法是佛法.如果無入根本自心自性起修起行.法法變不如法.這是末學心得.願諸位善知識慈悲賜教! 阿彌陀佛!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12-3 14:56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2-3 21:39 编辑
回复 ching471025 的帖子
哇~師兄的體驗對偶這初學者來說好深奧哦~
師兄說修本修自己.身口意個性使祂清淨無染.無它法可修
師兄您修行那麼久在修行上一定很ok
只是我們這些初學者對於修三清淨無染還是莫宰羊???不知從何入手==?
可不可以請師兄指導初學者要從那邊入手修三業清淨?
不知有沒有修三淨業的標準可讓我們這些初學者循次第學習?
祈請師兄慈悲指導.謝謝
作者: 梅僧 時間: 2011-12-3 21:58
回复 ching471025 的帖子
「法相家(唯識家)多稱為自相,即諸法各自具有真實不變、清純無雜之個性,稱為自性。」
此非唯識之說法!
唯識說諸法無自性,但以阿賴耶識虛妄種子為親因,又何清淨無雜之有?
且萬法剎那生滅,變化無常,豈有不變?
這都是為有言說,才假名「自性」。
末學認為,「佛性、自性」之辨,無甚要緊。談「性」感覺像是文字遊戲,翻來覆去。言者要是未有所悟,還是不要強欲為之。頂多略引經典,稍做說明即可。
真要談,不如談「識」的運作,還有個下手處。也免混濫。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4 01:48
阿彌陀佛!感恩梅僧師兄乘璦師兄指導謝謝!末學亦是初
學者還有很多要與諸位學習,只是對正法深信不疑沒什麼特別,咱們有緣互相勉勵本是應
該互動。華嚴經佛教咱們要知道眾生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
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真懺悔十惡業自然清淨
,懺悔不是口唸就好,也不是哭一哭就好,個性習氣難改是咱們
的通病。所以才會一再輪迴,深信佛的話從三皈五戒十善打好(
心地)基礎,先斷貪瞋癡慢疑不正見,保證他不會有修心不修口的
觀念!(貪瞋癡慢疑不正見)咱們要徹底絕緣才能使身口意三業清
淨。當然方法佛有教一樣是由聞、思、修三慧從戒、定、慧三
學入門,再進一步就是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華嚴經云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由此可知三業清淨有多重要。
(無它法可修)指自淨其意是三世諸佛所教,從此入門就是根本
。
『七佛通戒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
佛教』。我們要學佛修行,要改變俗世個人舊習氣,就要從日
常生活中做起,就是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起。這是要
從心地做起才是正道、大道。真正的功夫,是我們平時的行善
積福積德。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不做壞事。一個人要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確實不易,這
是真功夫。我們平時行善做好事,修三十七道品,六度萬行,
並不全是求外在的福報,而是自淨其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充分體現了以戒為師的含義。作惡犯戒,有善不行也犯戒。戒
、定、慧三無漏之學,真正含意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也就
是說,持戒功夫到了,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功夫到了,
就自然而然入定了,就自然而然發慧了。
佛門有句古話: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個人,笑一笑 沒什麼好煩
惱的啦!!,至於您要怎樣做,完全在乎您自己,所以修行靠自
己個人啦!!末學功課心經.金剛經.阿彌陀經.六祖壇經.八大人
覺經.佛說大乘無量壽經.念佛.打坐.持咒.這是末學常用的助行
.佛說萬法法法平等無有高下,學那一法多可以,只要能叫咱們
(自淨其意)這才是根本正行. 阿彌陀佛!願諸位同修善解!阿彌
陀佛!阿彌陀佛!果慶合十阿彌陀佛!還望諸位善知識多多指教!
阿彌陀佛!
作者: 蓮華種子 時間: 2011-12-4 09:36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4 10:28
回复 梅僧 的帖子
諸法無自性,即是不變,虛空本不變,無性為真性所以不變。阿賴耶識虛妄種子為親因,又何清淨無雜之有?所謂:轉識成智即成清淨,轉識成智即變清淨,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四種智慧是由般若智慧的生起而與般若智慧相應的智慧。再說五祖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即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唯識學派別甚多、義理繁複,以上所敘僅是末學個人粗淺的見解,與經論所說未必盡同,若有謬誤,還請梅僧師兄指正,並請多為包涵!感恩!阿彌陀佛!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1-12-4 12:58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1-12-4 16:41 编辑
回复 ching471025 的帖子
哇~師兄們都好棒哦~對佛學研究好深哦~真佩服吔
六祖壇經: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加定
足利害的師兄們...偶只知道
前五識轉成所作智,第六識轉妙觀察智,第七識轉心平等智,第八識轉大圓鏡智...可是怎麼運作就不清楚?
那個第七識末那識好像背後靈一樣把第八識抱著說-->>這是我的!!我的!!感覺好病態哦 各位師兄們~要怎樣六七因地轉,讓第七識恢復健康成為心無病平等智呀
吔~好幾天都沒看到那位會腐爛的肉仁者大人,不知跑去那邊精進用功了~~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4 13:30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乘璦師兄阿彌陀佛! 一沙一世界, 一人一世界,每個人是獨一世界,夫妻子女是塵緣的世界。咱們來世間自己來,要去也是自己去,所以一人一世界。命最重要沒命什麼多不用說!(性命)沒性等於沒命,這咱們要清楚。各位同學連這一點咱們多不清楚,此人生咱們會白忙一場。個性是咱們造業的結晶,性又分男性女性又分善惡性好壞性,其實萬性同一性,該是由心所生,論有情眾生四聖六凡該有佛性,論無情眾生山河大地萬物皆稱法性,所以佛說萬法由心所造,末學亦要說萬法由己所造,要造男性女性善性惡性好性壞性該由己所造。阿彌陀佛!學佛般若智慧是要咱們找回本來面目真如本性。阿彌陀佛!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1-12-24 13:43
讚嘆 ching 之開示 !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4 14:23
回复 stanley 的帖子
stanley 師兄阿彌陀佛!感恩您!談開示 !末學不敢!有很多地方還得與諸位同學習!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4 16:31
回复 stanley 的帖子
stanley 師兄 阿彌陀佛!在論壇內您的悟性不在吾之下!末學只是了解,現在咱們有肉體有思想有呼吸要時時能有覺性,不可迷失自性。因為這是咱們目前學佛最大基本條件,肉體是咱們報身,為凡夫時必定會生老病死的業報身性命是有期限,思想可稱為是咱們法身,因為牠沒生死不會爛掉牠只有迷悟之差在凡不減為佛不增!報身法身相應才有應化身,有應化身才有呼吸才有覺性!此三身缺一則咱們一期生命就完結篇,末學作這樣的思維是否正確,還請stanley 師兄幫忙解答。 阿彌陀佛!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1-12-24 23:22
ching 師兄您好!
法身離相寂然絕諸戲論, 具無邊真淨功德, 是一切法平等實性, 即是自性(眾生皆有)
報身謂諸如來無數劫修無量福慧所起真實功德色身, 盡未來際恆常自受用
應身--- 勝應身--- 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妙淨功德身居淨土為十地等諸大菩薩轉法輪
--- 劣應身--- 如來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菩薩二乘凡夫等說法,令各獲法利
我們一般凡夫色身稱業報身, 唯心所現, 唯識所變, 色身壞死時自性的覺性仍在, 而由業識牽引輪迴,
一直輪迴到識性修清淨為止.
謹呈愚報
還望賜教!
感恩!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5 00:40
stanley 師兄您好:當我們身體睡著的時候.我們在那裡?生從何來?死從何去?
佛經說:業因果報不可思議.凡夫俗子是隨業而來.隨業而去.睡著的時候在夢裡.
佛:明心見性.無生無滅.無增無減.無垢無淨.無來無去.佛本平等來平等去不會在夢裡.本如如不動.無有差別.依無所得.二六
時中.任心自在.隨緣度日.隨化度眾.是名真佛.
來世間本是獨生獨來獨死獨去.無有一法可靠.
惟有自心自性陪伴咱們生生世世.無有增減斷滅.惟依明心見性般若智慧這才是惟一不二的法門!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不生不滅是自性法.前無常.後是常!常與無常是不二法!諸法實相本常本無常.非常非無常.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所以緣起性空.又空中妙有.所以性空緣起故!世間萬事萬法.亦復如是! stanley 師兄 末學思維所談是現有凡夫俗子一期生命三身 與諸佛菩薩三身有何差別?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1-12-25 11:46
ching 師兄您好!
一切法唯心所現
唯識所變 , 諸佛三身由自性+願力所成 , 凡夫三身由自性+業識所成 ,
諸佛化身與凡夫業報身在世間生活並無差別, 只是諸佛化身在世間生活不生妄想分別執著, 度眾圓滿後即入涅槃; 而凡夫在世間生活處處生妄想分別執著, 死後要繼續輪迴.
謹呈愚報
還望賜教!
感恩!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5 15:08
回复 stanley 的帖子
stanley師兄 阿彌陀佛!感恩您! 答出正中下懷!
【三身】 法身、報身、應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
即常住不滅,人人本具的真性,不
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佛是覺而證得了;報身是由佛的智慧功
德所成的,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
報身的分別,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他受用
報身是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的
身;應身又名應化身,或變化身,即應眾生之機緣而變現出來
的佛身。
【三身如來】 法身如來、報身如來、應身如來。諸法如如不
變的真理,名法身如來;這不變的
真理和行者的智慧融匯在一處,成妙功德,名報身如來;證得
此真理,隨機應化,勝用無窮,名
應身如來。法身如來是體,報身如來是相,應身如來是用,一
而成三,三即是一。
祖師大德云:不識本心學佛無益,「佛」為「佛陀耶」的簡稱
,乃梵語之音譯,為如來十號之一。如來十號為:「如來、應
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
人師、佛、世尊。」一般習慣簡稱「佛」。 吾打字很慢,這十
號名稱,請有心人查佛學辭典。
(心)是萬法源頭,十法界亦是心造,覺心造四聖,迷
心造六道。
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含一切有形無形有
相無相生靈。意指:心佛與一切眾生的體性平等無二。(毫無
差別) (心)指無形的精神作用,
也就是八識亦稱心識亦稱心王亦稱心地。 (心識)心與識
。心梵語是質多,集起為義,指阿賴耶識所含藏積集的善惡種
子;識梵語是毗若南,主要的意義是了別為性,是指依意根生
起的前六識,了別的作用。 (心王)萬法都是從心中生出來的
,心就是萬法之王,故稱心王。(心地)1.心為萬法之本,
能生一切諸法,故曰心地。2.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曰心地
。 ()總之(心)是萬法源頭。以上是查佛學詞彙的內容。
末學:學佛多年接近的老師善知識很多,也有不識本心的,但
多數(自以為是)摸不清何謂真心。六祖見真心神秀大師見意
識心一樣是心卻不一樣境界。悏
『心』字?五祖門下神秀大師用意識心,他稱:【身是菩提
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五祖云:汝作此偈,
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
可得。由此可見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談何容易。金剛經云;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來)就是
本性亦是自性【也可以稱得上是自己的個性】。六祖云:本來
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他個人見到諸相非相的境界。注
意:見到的(見)是(性)的作用,所以稱見性亦稱佛性亦稱
覺性亦稱自性亦稱個性,不同名稱的性卻是同一(性)。雖以
上不同名稱的性不能稱是見聞覺知,但祂不離見聞覺知,動念
即乖,說一物即不中,卻萬法皆由(性)作。(性)也是由心
所生,所以稱(性空),那麼(緣起)呢,也是見聞覺知攀緣
而起。總之不管是緣起性空或性空緣起皆由心生;所以又稱: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因此而成立。咱們要各自
觀心,將無始含藏分別執著的意識心淨化,才能自見真如本心
本性。
末學另有參法:恭請諸位 善知識不吝嗇指教!諸位同參道友咱
們錯就錯在這裡不知◎心◎是萬法之本,能生一切諸法。
倉頡造◎心◎字很可愛
讓末學在這裡分享解釋倉頡造字可愛處,末學肯定倉頡這歷史
人物是佛菩薩
末學淺解一體三身自性佛的意思。六祖云:一體三身自性佛與
心字上有三點一勾正好吻合,真不可思意議!六祖說:世人自
身體內本有自性三佛,1報身佛2法身佛3化身佛。三者自性中本
自俱足,末學觀法:用倉頡造心字來解釋一體三身:第一(、
)解釋為咱們的肉體就是報身佛;第二(、)解釋為咱們的思
想就是法身佛;第三(、)解釋咱們的思想與肉體結合為化身
佛
第一(、)肉體就是咱們的報身佛;(為凡夫時必定會生老病
死的業報身)。
第二(、)思想就是咱們的法身佛;(在凡不減為佛不增祂沒
生死不會爛掉)。
第三(、)思想與肉體結合為化身佛又名應化身;(即佛為了
濟度眾生而變化出來的身)。再說咱們看凡夫思想與肉體結合
才會有反應而(應)與(化)這倆個字的含意;先看(應)字
簡單說是反應、應對的意思;而化是轉化、變化的意思。再來
眾生四大假合的業報身,如沒有思想會是個什麼樣的狀況,(
必)定沒反應。注意:(必)字是(心中加一痕)這一痕把思
想與肉體分開所以沒反應。您看這造字之人如沒般若智慧,沒
見性如何有這般的境界。再看這個(性)字。所謂:性由心生
,很貼切(性)字左邊是心右邊是生合起來看就是(性)字。
老一輩的人稱一位有涵養的人,會說這個人(無性無地);相對
稱一位有脾氣的人就稱他(專專性地),(這性是自性,地是心地
)。以上妄心見解這是末學心得.願諸位善知識慈悲賜教!
阿彌陀佛!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1-12-25 16:06
讚嘆與感恩 ching 賜教! 阿彌陀佛!
作者: edmcany 時間: 2011-12-26 11:04
回复 ching471025 的帖子
阿彌陀佛!!!多謝果慶師姐分享!!!
我時常想宣化上人一句開示:"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但就不知從何入手...師姐深入淺出...終道破了我的愚痴...多謝果慶師姐....
就如師姐所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充分體現了以戒為師的含義。作惡犯戒,有善不行也犯戒。戒
、定、慧三無漏之學,真正含意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也就
是說,持戒功夫到了,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功夫到了,
就自然而然入定了,就自然而然發慧了。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1-12-26 11:26
讚美 edmcany 開示! 阿彌陀佛!
作者: edmcany 時間: 2011-12-26 13:29
回复 stanley 的帖子
阿彌陀佛! stanley師姐!!!您好!!!
我只是一個初....初....超級初學者, 不是開示,是各位大德令我茅塞頓開 ....
能與諸上善人(諸位善知識)共會一處(弘憶論壇)是我的福氣...阿彌陀佛!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1-12-26 18:28
因為一開始僅有您一人誤會 所以沒在意 sorry!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6 20:48
本帖最后由 ching471025 于 2011-12-28 01:01 编辑
阿彌陀佛!
信佛學佛可以成佛! 信鬼學鬼會變鬼! 注意! 一樣是凡夫肉
眼見不到的世界! 咱們要搞清楚不要搞錯方向! 阿彌陀佛!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1-12-27 09:41
感謝 ching 指導!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7 14:44
回复 stanley 的帖子
stanley師兄 阿彌陀佛!論壇內見您們分享末學受用 更多感恩!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7 15:44
本帖最后由 ching471025 于 2011-12-28 00:32 编辑
華嚴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字說:三點如星象,橫鈎似月斜,披毛從此得,作聖亦由祂。
十法界偈
(一)佛之法界 法界一心,三覺行圓,萬德具足,成佛之心。
(二)菩薩法界 心存利他,廣修六度,中道而行,菩薩之心。
(三)緣覺法界 悟十二緣,體念入空,樂獨善寂,緣覺之心。
(四)聲聞法界 行四諦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羅漢之心。
(五)天仙法界 五戒十善,慈心修德,復國佑民,天道之心。
(六)人間法界 五戒堅持,全則富貴,缺則貧賤,人道之心。
(七)阿修羅界 戒善同天,心高意忌,妒嫉鬥諍,修羅之心。
(八)畜生法界 愚癡不道,無禮敬業,橫行強作,畜生之心。
(九)餓鬼法界 堅貪妄取,不義自盜,福消氣盡,餓鬼之心。
(十)地獄法界 強梁無知,違上欺下,暴逆亂理,地獄之心。
阿彌陀佛! 一念覺,其樂無窮; 一念迷,苦海無邊
阿彌陀佛! 期許眾生所願皆滿果慶合十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1-12-28 11:14
善哉! ching , 開示華嚴根本大法!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8 12:29
阿彌陀佛! stanley 師兄慈悲! 末學純屬分享,祈願大眾早成佛道! 阿彌陀佛!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1-12-28 13:09
華嚴大意請參考:
http://www.buddha-hi.net/re/thread-8010-1-1.html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8 13:51
回复 會腐敗的肉 的帖子
會腐敗的肉師兄感恩! 阿彌陀佛!
華嚴經云:「一切唯心造」,因此法界緣起,即是性起。
猶大海起浪,一水起萬重浪,萬重浪皆是一水。
又如一室千燈,光光相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若心相應即名為覺,若心無相應即名為迷。
請問是否如此? 感恩! 慈悲! 賜教! 阿彌陀佛!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1-12-28 16:58
本帖最后由 會腐敗的肉 于 2011-12-28 17:05 编辑
回复 ching471025 的帖子
華嚴義海甚深難懂,一真一切真,故名入不思議境界
華嚴一乘十玄門云:【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者。不同大乘二乘緣起。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此宗不爾。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也。】
意思是一般在談緣起 緣來則聚,緣去則散。所以三乘緣起,聚則離於斷過,散則離於常過。故說只能夠使眾生離開執斷常的過,好比說中論所說的緣起義,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可是在一乘緣起看起來,這樣的緣起,只能夠使眾生離開執斷和常的過錯而已。
法界緣起(一乘緣起)不同,緣來不聚,緣去不散。何以故?一性常泯,萬相俱寂故,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因為華嚴是講自體法界義,所謂自體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華嚴經,教理玄微,還好有勝方便,就是普賢行願十大願王,該願王即成佛圓因,時時行普賢十大願名心相應。
清涼國師號華嚴菩薩,為普賢行願品作疏,華嚴五祖宗密作鈔,名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其他大德講述多依此鈔。
般若文海有收錄
http://book.bfnn.org/article_11.htm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1-12-29 08:29
本帖最后由 ching471025 于 2011-12-29 08:31 编辑
回复 會腐敗的肉 的帖子
感恩! 會腐敗的肉師兄 阿彌陀佛! 謝謝您提供般若文海資料!
眾生皆本具佛性,然迷即眾生,覺即菩提。
故當依據覺察、覺照、覺悟之理,精進修行。
他日定可成就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覺之佛果。
『普賢菩薩十大願』
可補足咱們末法時代眾生『少善根福德因緣者』,它有助咱們往生品位提昇的機率,因此印光大師將本品加入,作為末法時代眾生修行『念佛法門』,必須受持讀誦的經典。
願與諸位仁者共勉之! 阿彌陀佛!
作者: 天气不错abc 時間: 2012-5-26 09:14
呵呵,谢谢楼主了~~~~~~~~~~~
作者: wbgr1900 時間: 2012-5-26 17:04
標題: 不懂
哪里啊???不懂不懂。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2-6-20 22:15
法海自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
婬性本是淨性因,除妊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悠。』」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
末學 借用六祖大師(自性真佛偈)願與有緣者共參共勉之 阿彌陀佛!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2-6-21 10:44
讚美 ching471025 菩薩開示 明心見性法門!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作者: kpwuh 時間: 2012-7-7 17:27
这么好的帖子不顶就太对不起楼主了
作者: martz 時間: 2012-8-2 23:09
古來聖賢佛菩薩所說是心嗎?是性嗎?是法嗎?是相嗎?
以末學淺見,皆是,亦不是,倒不如說是心染著之程度,
禪宗五祖曾說: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何謂道?即是心,學佛學修之人,總是於法上求識,識上求解,
如同緣木求魚,如何能解?又有何解?真有所解,為何佛陀又云未曾說過一法?
古之成就之佛菩薩,皆是將自性之染著去除淨盡而後有所成就,
不是只有在死法上求得解脫,祂們皆是在渡人中渡己,覺他中覺己,
是在成就他人中忘卻自己,忘了自心染著,久了自然去除,非刻意為之。
在討論心佛眾生之際,是否忘卻吾人該著眼之處?
三界元靈佛子迷失者多如繁星,渡人渡到忘我,忘卻心中煩惱罣礙,
以佛菩薩之心為己心,以佛菩薩之路為己路,屆時心佛眾生何須分別?
或說何有分別?
末學淺見。妄言了 感恩上天慈悲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2-8-3 01:09
本帖最后由 ching471025 于 2012-8-3 01:28 编辑
回复 martz 的帖子
阿彌陀佛! 心性如如 ~ 如人飲水 ~ 冷暖自知 ~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2-8-3 11:42
回复 martz 的帖子
仁者您好! 感恩賜教!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五祖說的好,
行道不是只有在死法上求得解脫,祂們皆是在渡人中渡己,
覺他中覺己,是在成就他人中忘卻自己,忘了自心染著,
久了自然去除,非刻意為之。
此說的更好,(此為自心歸依自性是真歸依) 阿彌陀佛!
如何能解?又有何解?真有所解,為何佛陀又云未曾說過一法
?
無說無聞,才是真說真聞。就如佛陀在臨入涅槃時,文殊師利
菩薩懇請佛陀住世,再轉法輪,可是佛陀卻對文殊師利菩薩開
示說:「我住世四十九年來,不曾說過一法,可是你現在卻要
求我再轉法輪,這是不解佛意,我何曾轉過法輪呢?」
佛陀一生的隨緣隨機說法,皆是為了令眾生從煩惱中解脫,照
見自性的方便權巧,所以他說法 並無一定的形式或內容。
況且,般若並非文字音聲所能掌握的言詮,
而是個人內心自證的體悟。
如果強將語言形式,執著為佛法真義,反而曲解了般若妙諦。
就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云:「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般若的甚深微妙,只能直證,無法言傳。
以佛菩薩之心為己心,以佛菩薩之路為己路,屆時心佛眾生何
須分別?或說何有分別?
佛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佛道同本不離眾生心性,
是咱們自生分別, 感恩賜教!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2-8-3 13:25
讚美 諸位菩薩發心賜教!
蕅益大師要解云 :
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又照寂強名法身,寂照強名報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報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應化身。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應不二,無非實相。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 試舉金與金器。譬喻無相之實相。及無不相之實相。世間所有一切諸相。種種不同。如金器各有相狀不同。有生有滅。一一金器。皆可改造。所有諸相。皆虛妄不實之相。無相之實相。無字。當作離字解。若離卻金器。瓶。環。釵。釧。虛妄之相。即見金之實相。法中。若離卻世間。諸法虛妄之相。即見真如實相。故曰無相實相。又。一切金器雖然千差萬別。於差別異相中。不是沒有平等之一相。瓶。環。釵。釧。差別相也。真金。平等相也。真金是一。能成無量器。無量器。不出一金。即依金作器。器器皆金。諸器差別相上。不是沒有金之平等相。法中。即世間諸法差別。虛妄相上。不是沒有真如平等真實之相。故曰無不相實相。是實相。為諸法所依之體。亦為諸大乘經正體。"
" 實相妙理。以要言之。實相。離一切諸法之相。實相。即一切諸法之相。離約真諦真空說。離一切幻相。故為無相之實相。即約俗諦妙有說。即一切諸法。故為無不相之實相。正說真空無相。不壞俗諦。即真不礙俗。正說俗諦妙有。不壞真諦。即俗不礙真。真俗圓融無礙。無名立名。不得已強名實相。 實相之體。不落二邊。寂是空義。照是有義。非寂非照。即非空非有。不落空有二邊也。又。寂是不變義。照是隨緣義。而復寂而恆照。即不變常隨緣。照而常寂。即隨緣常不變也。"
" 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者。真心包裹太虛。周遍沙界。楞嚴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又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當知空界。本自心所現。西方極樂世界。亦自心所現。"
蕅益大師要解又云 :
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 此文具四法界。一念心性。是理法界。所現極樂。是事法界。全事即理四句。是理事無礙法界。我心遍故三句。是事事無礙法界。一室千燈。即喻事事無礙之義。
又深信西方。依報世界。正報佛生。主即彌陀。伴即菩薩聲聞人天。皆吾人現前。一念心性所現之影。性心如鏡。西方依正。如鏡中之影像。○全事即理者。事依理成。事不離理。故即理。如一切金器。依金而成。器不離金。故眾器即是真金。○全妄即真者。妄依真起。妄無自體。全體即真。如冰依水起。冰無自體。全冰即水。○全修即性者。修德屬始覺智。性德為本覺理。依理起智。全智即理。如依鏡有光。鏡光即鏡。○全他即自者。他指諸佛眾生。自即自心。謂不獨我之正報身心。與我之依報世界。是我自心所現。即諸佛菩薩。以及一切眾生。他之依正二報。亦即是我自心所現。此中四句。皆是事不礙理。理不礙事。理事無礙法界。
我心遍故下。事事無礙法界。我之心性隨緣。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佛心。眾生心。亦隨緣。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事與事。亦得無礙。故立一譬喻。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相遍滿。重重交相攝入。一光遍多光。多光遍一光。多光攝一光。一光攝多光。光光相融。不相妨礙。即法界十玄門中。一多無礙法門。如是信者。是名信理。"
" 我等發心修行。但老實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極樂。從事實上做起。最為穩當。千萬不可執理廢事。蓮池大師云。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慚愧感恩! 阿彌陀佛!
作者: martz 時間: 2012-8-4 00:10
回复 ching471025 的帖子
前賢所說者是,
末學所學尚淺,
未如前賢所說之切要,
關公面前舞大刀,
實是慚愧。
末學受教了~感恩上天
作者: martz 時間: 2012-8-4 01:53
本帖最后由 martz 于 2012-8-4 15:46 编辑
前賢所言者是,
但以末學淺見,
自古以來成就之佛菩薩。
能知一切實相,
心中卻不留一切實相,
而是當用即有,用完即捨,
任用一切妙用自如。
故藉一切外境外法,
開發吾人之佛性智慧,
而非鑽研不出文字道理,
更重要的是讓所有原靈佛子,
知其深要亦入修行,
方不負今生有幸能得人身,能生中華,能聞佛法,
若能再尋一見性之明師,了卻今生一大事因緣,
才是眼下最重要之事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8-4 10:15
回复 martz 的帖子
請問什麼是元靈佛子==??
作者: martz 時間: 2012-8-4 15:53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感恩前賢,
末學錯字了,
"原"靈佛子才對,
即是指世上所有的人,
本俱足與佛相同佛性,
亦即是所有的人原本都是佛。
但以末學淺見,
其實所有一切的生命都是。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8-4 16:10
回复 martz 的帖子
阿彌陀佛 martz師兄好
為什麼所有的人原本是佛又變成不是佛了??
不好意思,我學佛沒多久,還迷迷糊糊的^^
作者: martz 時間: 2012-8-5 01:25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這個問版主應該會比較清楚,
末學僅以自己學得之範圍稍加解釋。
末學不清楚上天在造這世界的最原始之真實意義為何,
或許是為了試煉,或許是為了再提升自己,不得而知。
所有的佛菩薩的本性(即我們之佛性)是清淨無染的,
佛所居之地,即是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空妙有,一塵不染之境。
而這世間是一個有形有象,有聲有色的花花世界,
來到這個世間,有很多佛菩薩或許為因為身在這個世界,
原本清淨的本性開始動搖,開始對這個世界產生貪戀執著。
如同一盞明亮的燈,沾染了灰塵,
漸漸不再像一開始那麼亮,甚至是不再亮了,
修行有一句話說:氣之清輕者上浮為天,氣之重濁者下凝為地,
氣就是人的世俗心,世間的習氣沾染越重,
所在之境界就越往下層,反之則越往上升,
所以人忘卻自己原是佛,而在這世間輪迴不止,
就連萬德莊嚴的佛陀,也是來到這個世間輪迴了數千次,
才又回復成佛的原貌。
這是比較簡單的解釋,
不知前賢是否了解?
若有疏失不足的地方,還請前賢多多指正,
感謝上天慈悲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8-5 11:49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8-5 17:04 编辑
阿彌陀佛,感恩師兄慈悲解惑
但有關人原是由西方來的佛菩薩來世間被染污一事末學仍有存欵,記得在佛說阿彌陀經中有一句: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經中的阿鞞跋致翻為不退轉,此乃世尊佛藉由叮嚀舍利弗其實是在呼喚勸請大眾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因為只要眾生一生到極樂世界者,無論是誰,都能悉皆即得不退轉呀~
在四十二經文,佛有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人人本具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在理上法身清淨OK,但事相上呢?佛陀已修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完滿報身,但反觀自己圓滿幾相了呢?俗語說悟後起修真功夫,在領悟到這念心之後,再來是如何中保任呢?
作者: martz 時間: 2012-8-6 01:42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呵呵,
看來前賢比末學懂得還多,
末學著實出糗了。
姑不論人與佛究竟從何而來,或是否人本是佛,
不可否認的是,人本俱足與佛相同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經典中記載佛菩薩為救渡眾生,倒裝或分靈再來之記錄亦有之,
辯論這個也無真實助益。
前賢所舉阿鞞跋致一段,以末學淺見,
佛之本意是要吾人修行有一目標有所堅持,
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只是修行萬法之一,仍屬一執相,
最終仍需破除此執相,佛心是無相無執無分別,
再且,若娑婆世界中人人皆能開啟佛性智慧,那麼又與佛國蓮花邦何異?
若有所分別,佛又何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言,豈不自打嘴巴?
於理法,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於實相,心佛眾生卻是差異甚大,
以末學淺見,
佛之相實是一種示現,人人皆可透過明理實修,修得與佛相同圓滿之果。
自己當然尚未能達到佛之境界,然卻不可退縮失志,或認為做不到,
那絕不是諸佛菩薩以身示現修行路之本意!
末學之修行路尚屬初學皮毛中的皮毛,
但末學深切的相信,與其看自己是什麼樣子,
與其光在佛法文字經典中鑽研,
不如看過以後照著佛菩薩走過的路,實實在在的走一遍,
否則文字對修行只是障礙物,實無任何助益。
宏觀所有有成就之諸佛菩薩,
何者不是歷盡滄桑,吃盡苦頭,受盡磨難而達圓滿,
絕對沒有任何一位是光看文字,或光聽道理就修得成佛菩薩的。
悟後起修如何保任?以末學之見,絕無二法,
只有想盡一切辦法利益眾生,使眾生都能明理實修,
做到忘我即可,其他自然水到渠成。
末學妄言了,感謝上天慈悲,前賢賜教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8-6 07:36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8-6 08:17 编辑
回复 martz 的帖子
阿彌陀佛,五小時前回覆,不就半夜..太感恩師兄慈悲這麼晚的時間還慈悲開示
然師兄過讚了,末學所知不多,只是借助網路方便查詢
師兄說經典中記載佛菩薩為救渡眾生,倒裝或分靈再來之記錄亦有之,
末學知道觀音菩薩倒駕慈航有三十二應化身,聞聲救苦何處以何身得渡者則化身,相信佛菩薩都有此多化身救渡眾生,但不知師兄的分靈是從何而來?請恕末學才疏學淺未曾在佛門中聽過如此說法?當然這不是討論的重點
宏觀所有有成就之諸佛菩薩,
何者不是歷盡滄桑,吃盡苦頭,受盡磨難而達圓滿,
絕對沒有任何一位是光看文字,或光聽道理就修得成佛菩薩的
拍拍手,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隨喜讚嘆師兄慈悲開示
理可頓悟,事仍漸修,看自己乃是反省檢討用,不是照鏡子自影垂憐啦
哈~看自己有幾相,偶是沒半相啦~但後學知道要在平常中注意自己的動心起念,在因地中修清淨因將會成就莊嚴佛果,至於如何不著相~如何在行六度萬行菩薩道時降伏其心不起煩惱不退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金剛經的核心要義則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金剛經提問者,當機者須菩提尊者是阿羅漢,在經中有他由小乘轉大乘大徹大悟的精彩內容,金剛經有云一切諸佛皆由此經出!!大家有空看看~很好哦~再討論下去偏離主題~哈~哈~
金剛經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2-8-6 09:15
本帖最后由 至欽 于 2012-8-6 09:23 编辑
雖然說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但不同宗教確實有層次的差別,宗教的淺深次第,是不容易說得大家同意的。
現在依據佛經──諸天世界建立的層次來說明。
1.最低級的宗教,要算是(幽靈,妖怪等)多神教了。
在三界中,最低的天是:四王天與忉利天(四王天以下,還有一些夜叉天)。這二天,可說是鬼神王國 。忉利天主──帝釋,近於道教所傳說的玉皇大帝;天女圍繞,享受著物欲的幸福。
帝釋,有著戰鬥神的特性,手持金剛杵(從此以上,再沒有戰爭。這個多神王國的叛亂者,名為阿修羅,住在海底),為多神王國的共主。
四王天的分化一方,猶如四嶽。他們所統攝的部屬,遍布在人間,山、林、江、湖;是龍、夜叉、羅剎、犍達婆、緊那羅、迦樓羅、摩!7畝羅伽等,為首的都是大力的鬼王、畜王。龍與夜叉王等,統攝著一切的鬼靈、妖怪。
忉利天王與四王天王,雖比較高尚,而該括一切天龍八部──神來說,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因為鬼神們,有時會發極大的瞋心,毀傷多數的眾生,或者毀壞稼穡。貪欲──貪財、貪色──心也還非常強;忉利天王也還沈醉於金粉的樂欲中。這類天神,自我的貪欲極強(瞋是貪的反動)。
2. 比多神教高一級的,應該是一神教。
這在三界中,自兜率天以上,一面到初禪的大梵天。
大梵天即世界的創造主。梵天說:這世界,世界的一切,以及人類,都是從他而有的。印度傳說的創造神,近於希伯來傳說中的耶和華。
大梵天以 下,有著政治形態的天國。到達大梵天,有一無二,名為「獨梵」。所以在宗教中,這是唯一神教。
大梵天(包括梵眾、梵輔──天國中的臣民)是超欲界── 超過屬於情欲世界的。屬於情欲世界的統治者,是他化自在天王──魔王,與基督教的撒旦相近。一神教,比多神教的神格,高尚得多。依佛法說:貪欲心極微薄(物欲與男女欲,都沒有了,所以說:要以心靈來崇拜他);瞋恚也沒有了(神是完全的愛)。
但我慢卻特別強,總以為自己最高:自己是常住不變,是無始無終,是究竟自在;是一切的創造者,一切的主宰者。由此神格的特點,凡是一神教,都充滿了唯我獨尊的排他性。
佛經中說:一次,馬勝尊者到大梵天去,大梵天正在宣揚他是:常住、究竟安樂、人類之父等教說。大梵天見到馬勝,怕尊者揭露他的真面目,就拉著尊者的手,到僻靜處,請他不要說破。這雖是傳說,卻說明了大梵天的不究竟。
不但有著狂妄的自我慢,還有矯誑心呢!不過,我以為一神教有他的長處,他把多神教中,穢惡、迷濫的毛病,一齊淨除,而著重道德與善行,敬虔與純潔,充滿了無瞋的慈愛!
3. 從大梵天向上,經二禪,三禪,到達四禪的色究竟天。這與初禪,可總名為梵天(但初禪有政治形態,故別說)。
這類天國,是西方所不大明了的。他不是一神,也不是多神,是無神的(有時也神格化,那是梵天的本地)。在宗教方面,可名為梵我教,因為這是自我的宗教,以恢復自我的自由,常住與妙樂之本性的。要完成這種自我解脫的目的,須修習禪定,發明「神我」的真智。
這是沒有政治形態的,純為個己解脫的宗教。所以在人類的宗教信仰中,並不普遍,而是少數玄學者,本體論者的宗教。從禪定──瑜伽的實修中去解脫自我,依佛法說,這是一類專著自我(小我、大我)見的宗教。
4.此上還有四空處,這四天,是自心宗教。
不但沒有政治組織,而且還是離開物質世界,純為安住於內心的靜定。
四天的次第,便是唯心觀的次第。
在一般宗教中,自心宗教是最高的。這一類的宗教學者,自以為是最究竟的超脫。
然依佛法來看,這還是不出無明──癡的窟宅,還在虛妄的流轉中。多神與一神是神教,在哲學中,是泛神論與唯神論。自我宗教,在哲學中是唯我論。自心宗教,在 哲學中,當然是唯心論。
上面所列的宗教層次──四類宗教,都不離自我的妄執,都是虛妄的,不徹底的。
唯神、唯我、唯心,追根究原,只是同一內容──自性見(我見)的變形。
佛教,是超越這印度的四類宗教而實現為正覺的宗教。西方缺少後二類(唯我與唯心宗教),所以對佛教的境界,不容易理解,因為距離太遠了。
佛經中有『小空經』,說明修行的過程。從人間起,一地一地,一界一界的超出,末後完全出離了三界。
等到超出三界,經裡告訴我們,還在人間,著衣,喫飯,教化眾生。所以認真說來,佛教是否定了神教,我教,心教;否定了各式各樣的天國,而實現為人間正覺的宗教。如以一般神意論的宗教眼光來看佛教,確是難以理解的。部分的西方人,研究南傳的佛教,覺得佛教是無神論,起初本不是宗教。
那裡知道,宗教不一定要有神的。無神論的梵我教,自心教,佛教,還是一樣的宗教。佛教是無神的宗教,是正覺的宗教,是自力的宗教,這不能以神教的觀念來了解他。
(節錄自印順長老著作)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2-8-7 00:32
阿彌陀佛! 諸位師兄大家好!
在圓覺經中,金剛藏菩薩問佛,一切十方眾生本來是佛?
既然本來是佛,怎麼會因為有了煩惱而變成了眾生,
那麼當初在做佛的時候,為什麼?
又在什麼時候有了第一個無明的苦惱?
因而從佛變成了眾生呢?
圓覺經 第四章 金剛藏菩薩 (問佛原文)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
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
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
,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
岸移,亦復如是。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
,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
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
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
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
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善男子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
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
界。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
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
斷無始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
,已如空華。用此思惟心,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
輾轉妄想,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
,非為正問。(以上是原文看能否讓諸位師兄釋疑)
(十法界眾生惟心所造) 阿彌陀佛!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起
煩惱,不能證得。
心本清淨,因「妄想」而起煩惱;
心無罣礙,因「執著」而起痛苦;
若無妄想、執著,本無一物,何來塵埃。 阿彌陀佛!
淨空老和尚開示:學佛第一個一定要無條件的相信自己本來是佛。
佛法裡面第一個無條件的是信自己,蕅益大師在《要解》裡講
得好,第一個信自己,第二個信他,他是什麼?他是佛。我們
修淨土信阿彌陀佛、信釋迦牟尼佛,首先信自己,不相信自己
,信佛也沒用,佛幫不上忙。大乘教裡面世尊給我們說得很多
,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我們的老祖宗告訴我們
,也是這個意思,一定要相信自己本性本善。所有一切不善是
習性,不善是輪迴心,本善是佛心,你本來是佛,今天變成這
個樣子,就是迷失了自性,不是真的失掉,迷了,不知道自己
有本善,不知道自己本來是佛。這些話全是佛在大乘經裡面常
講的,我們要真的搞清楚,真的明白。
(以上這段是淨空老和尚的開示)
唯有清楚明白才能如佛所說究竟解脫。 感恩大家賜教! 阿彌陀佛!
作者: martz 時間: 2012-8-7 08:26
呵呵,
諸位前賢都能信手拈來引經據典,
末學受教了~
回乘璦前賢,
分靈之說,實不是人人可接受,
倒駕慈航即可,無需多所研究。
末學之恩師常告誡我們,
縱使學得三藏十二部經典倒背如流,
切忌把佛法道理當成裝修自己門面的工具,
念佛禪坐研究經典時,看似慈悲,
卻在事境來臨時,拿著佛法道理傷人傷己,
習性稟性未改,拿來當成辯解的護身符,
左念佛,右謗佛,修習全是表面功夫,
小心修佛不成反成魔。
但不知各位前賢,
於生活中如何實踐佛法?
或是有何心得?
淨空法師實為一代大師,
修行必有信願行證,
信之以真,
願之以切,
行之以深,
證之以慧。
妄言了,還請各位前賢多多指正。
感謝上天慈悲。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2-8-7 11:06
本帖最后由 會腐敗的肉 于 2012-8-7 11:53 编辑
末學是凡夫談不上修行心得,佛不用修放下即是,能降伏自心才是佛法 事相門中不少一法,實際理地不受一塵
人身是塊逐漸會腐敗的肉,放下對五欲六塵的執著是我們一生一世的功課 ,與諸位大德共勉
作者: 淨塵 時間: 2012-8-7 13:11
本帖最后由 淨塵 于 2012-8-7 13:12 编辑
回复 會腐敗的肉 的帖子
隨喜讚嘆這位前賢大德,若無下相當的功夫是無法說出如此精闢要理的言語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2-8-7 13:25
隨喜 諸位菩薩發心踴躍討論 !
末學愚報 :
世尊成佛後, 有一天在默念”阿彌陀佛”聖號時身體非常光亮, 此殊勝現象被阿難尊者發現, 因而啟請世尊說出一部法運壽命最長的”無量壽經” , 殷勸眾生多念”阿彌陀佛”聖號!
這令我想起2006年在 承天禪寺 舉行農曆七月份超度法會時, 有一個星期天, 早上我洗好衣服就到 承天禪寺 去做義工 , 九點多太陽就很大, 我站在停車場指揮交通, 只要見到人 (不論是遊客, 香客, 蓮友, 師父, 男女老少, 或泰勞, 老外...) 都恭敬合掌對他說聲 "阿彌陀佛" , 對方也會高興地回稱"阿彌陀佛" ,到了10:30左右 ,太陽愈來愈大, 人愈來愈多 (因為要參加午供) ,我念 "阿彌陀佛" 愈念愈快 ,來不及擦滿臉的汗, 只關心念 "阿彌陀佛" ,幾乎忘了我在做什麼, 突然全身一陣清涼 ,加持了我快熱倒的身體 , 讓我繼續逢人就念 "阿彌陀佛" ,到了11:00左右,我竟然念到 哭出來 ,我不敢讓別人看到滿臉淚水, 趕快恢復繼續念 "阿彌陀佛" , 當時我終於明瞭什麼叫做 "驚天地 泣鬼神" ,念到中午12:30就回山下家中休息.
下午3:00繼續到停車場, 逢人就恭敬地念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不久忽然下了午後雷陣大雨, 我穿雨衣繼續指揮交通, 逢人就念 "阿彌陀佛" 半小時後雨停了, 天空出現一道彩虹, 樹上鳥兒不停地叫著, 我即祈禱眾生早日開拓心中的彩虹 , 接著4:30到了, 我便進入承天禪寺大殿參加晚課, 唱到 "施食" 部分總是淚流滿面 ,最後唱回向偈又是全身一陣清涼, 晚課圓滿後, 我繼續又到停車場, 逢人就念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以表達 ”送客回極樂故鄉”之意 , 我將當天所做一切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 願有形無形眾生皆離苦得樂, 早日學佛念佛同登極樂! 恢復清淨自性, 普渡眾生! 從此, 我發願將以此方法為自我學習之正行.
慚愧感恩! 阿彌陀佛!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2-8-8 06:02
本帖最后由 ching471025 于 2012-8-8 06:07 编辑
回复 stanley 的帖子
阿彌陀佛! 師兄好! 好感動的分享!
蕅益大師在《要解》裡講得好,第一個信自己,第二個信他,他是什麼?他是佛。
我們修淨土信阿彌陀佛、信釋迦牟尼佛,首先信自己,不相信自己,信佛也沒用,佛幫不上忙。
大乘教裡面世尊給我們說得很多,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
感恩淨空法師開示 阿彌陀佛!
有一則故事拜自心佛:
有一天一位大官去拜訪印光大師,
他看見印光大師非常虔誠地拜佛,
就問大師: (您拜的佛靈不靈?)
大師說: (不靈不靈!)
大官感覺很意外,
就再問: (不靈為何要拜?)
大師說: (他不靈,我靈!)
印光大師是利用佛像來壓制"身"(奴婢)
而虔誠地拜佛,"口"唸佛,"意"耳聽,
這樣拜佛唸佛使("身口意")六根清淨(無妄想)就是"禪定",
自己就是阿彌陀佛!再繼續才能享受(渾然忘我)"無著"的至高境界。
六祖說:心地清淨就是生活在(淨土)。
其實咱們若誠懇地敬尊敬別人是 (活佛),
就是拜 "自心佛"而此世間就是極樂世界了。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作者: stanley 時間: 2012-8-8 09:29
讚美 ching 菩薩慈悲開示!
" 其實咱們若誠懇地敬尊敬別人是 (活佛), 就是拜 "自心佛"而此世間就是極樂世界了! "
隨喜感恩! 阿彌陀佛!
作者: martz 時間: 2012-8-8 18:34
呵呵呵,
看來各位前賢對於修行這回事,
都有不同體悟呢,
但是對於目標都是相同的。
關於 會腐敗的肉 前賢所言,
<佛不用修放下即是,能降伏自心才是佛法>
以末學的粗淺的體會,
這是需經一番修行的歷練,無一修者能免除這個過程
從境的折磨到相的破除至心的無染,
沒有大死一番,我們是不能體悟佛的"放下"所指為何的。
但是降伏己心卻是修行的初步功夫,必須要時刻力行實踐,
如同最後一言<放下對五欲六塵的執著是我們一生一世的功課>,
是修行一生都不能少的課業。
以末學所體悟,
所有修者之師,萬德莊嚴的佛陀,
到涅槃前都還在渡化眾生,
祂一直到最後仍是以身示道,不是空口論佛法,
雖然示現放下,卻也未言放下,
那是一種最真實的~無言的智慧~
妄言了,感謝各位前賢,感謝上天慈悲。
作者: 會腐敗的肉 時間: 2012-8-9 12:23
回复 martz 的帖子
仁者所言甚是;修行還是須在事中下手,在境界中提昇,佛法如果沒有實踐就會變成學問,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但八正道中第一個是正見如果缺乏正見,只會讓我們白走冤枉路,因此聽經聞法還是很重要
所以千萬不要輕視解義。解義即修行。我們解甚深義,愈解愈深,深到了相當程度,豁然開通,所以,解義即修行。
千萬不要說我們重於修行,不學這一套,那就錯了,因為佛法不二
泛泛贅言,讓大家見笑了
作者: martz 時間: 2012-8-10 00:10
回复 會腐敗的肉 的帖子
嗯,
誠如前賢之言,正見是八正道之首,
未見性之前,聽經聞法本是必要,悟法解義亦不可少,
可是也不能忘卻正見之後還有正語,正業,正精進,那是修者的該做的本份,亦即利人利己,覺己覺他。
佛菩薩是悟法解義之後再依法修行,那已是六度萬行,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六度萬行,
以心性的角度而言本無分別,只是悟得之程度不同。
末學本無意輕視中小乘之修持,
切不可忘卻中小乘之本,但必更進一步在力行之處。
感恩前賢指正,感謝上天慈悲。
作者: ching471025 時間: 2012-8-12 22:16
回复 martz 的帖子
佛菩薩是悟法解義之後再依法修行,
那已是六度萬行,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六度萬行,
以心性的角度而言本無分別,只是悟得之程度不同。(說的是)
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
大乘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涅槃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願共勉之! 阿彌陀佛!
作者: 不知处 時間: 2015-3-30 22:58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6-12 22:05 編輯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何以故?着相故也,“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经云: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楞严经云:眼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
不狂性,既自然而出,云何眼若达多,视而不见?无端迷故,祖师云:万法本闲,唯人自闹。经云:歇即菩提。
如是,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昧因果转,应(音映/英)作如是观;如是,“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娑婆即是净土,烦恼即是菩提,楞严经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作者: 不知处 時間: 2015-3-31 21:33
自性的意思,是说“自我”,我还有个“性”,名为“自性”么。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4-1 08:10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5-4-1 08:33 編輯
佛法中討論的自性以現代話來說可以說是事物的本質或主體性,例如金盤、金幣、金項鍊。雖然外觀不同但其本質為金,但進一步探討金的本質為何?只是原子的排列,探其究竟不可得。又如房屋是由鋼筋水泥人工...等所構成,探其究竟不可得。人也是一樣,主宰我們人的是心嗎?那心在哪裡?
是心臟嗎?不是>是大腦嗎?現代醫學告訴我們大腦中們沒有一個主宰。(但離開心臟。大腦人也活不了)
是靈魂嗎?如果是靈魂,那靈魂跟我們的身體是一還是二,如果是一那人死了靈魂應該也死了,因為是一不可分故。如果是二那靈魂存在於我們身體的哪裡?又我們身體受傷應該不會痛呀!或者要它不痛就不痛。
故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
善思維之~
另外有時經典所述的自性是指物體的性質。例如水有濕性,火有熱性,金有延展性...等等,這要從上下經文中去判別。
作者: 不知处 時間: 2015-4-6 22:06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5-5 01:13 編輯
仁者所言,是说“经典所述的自性”一词,内涵不一,所以
么?
既然
,云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作者: 不知处 時間: 2015-4-6 22:32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4-9 22:41 編輯
仁者所言,是说”经典所述的自性“一词,内涵不一,所以”要从上下经文中去判别“么?
又,既然”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则龟毛兔角,”本来无一物“,那么该怎样理解”事物的本质或主体性“呢?”事物“尚且”本无所有“,复云何其”本质或主体性“,如成语所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愿闻指教。阿弥陀佛。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4-7 10:35
所謂"不可得"並不是"沒有"或"否定",而是從實際的現象去觀察發現一切法無常,並且經由透視無常,體會當下的那分清淨(或稱為空,不可得性),無常並不苦,苦的是我們認為它是常或希望它是常。
例如小朋友們在吹泡泡,吹出來的泡泡五彩繽紛,非常美麗,一堆小朋友在追著泡泡玩,您不可能對著小孩子說泡泡真漂亮拿幾個來給我保存明天在玩吧!
泡泡如幻不可得,但不是沒有,另外泡泡需要聚足因緣(條件)才會產生,所以也不是無因有,不同的因緣產生不同的結果,牛是不會生出羊的,故禪者一定是嚴格的持戒者,因了知一切法的因果緣起,如不昧因果誤為不落因果墮500世狐身,不可不慎。
緣起的當下即是空,不是離開了有另外有個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佛陀勸告我們不要執著,是因為沒辦法執著,因為我們無法擁有任何人.事.物
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共勉之~
最後我們或許看黃檗禪師的一個公案來了解何謂本來無一物
一日,黃檗禪師禮佛,大中見而問曰:「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用禮何為?」
黃檗賞他一巴掌,曰:「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禮如是事。」
大中逼問:「用禮何為?」
黃檗老婆心切,又給他一掌,大中憤云:「太粗生!」
黃檗又打他一巴掌,說:「這裡是什麼所在,說什麼粗細!」
可惜當時大中不能會意。您會麼?
作者: 不知处 時間: 2015-4-7 22:49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6-12 23:59 編輯
见人“用礼”,早落门外;不知不觉,振振有词,岂不该打?!经云:不应取法;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六祖曰: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
云何又挨一掌?乃至“愤云:太粗生”。正所谓:口但说空,心中不空,可见说食,果然不饱,经云:若有我相,应生嗔恨。
又,如仁者所言:“泡泡如幻不可得,但不是沒有”,是说诸法,不是没有,只是不可得么?也不是“不要執著”,只是“因為沒辦法執著”么?这样的观点,是仁者听到有这样说的呢,还是在什么书中看到的呢?学人以为,这样的说法,定非出自佛经,若作此解,实在大悖经义。
谁没办法执著呢?什么东西,没办法执著呢?金刚经云:实无有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楞严经云:有所非觉,无所非明。不可得者,如是故也。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本自具足,无欠无余;唯是一心,循业发现,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不昧因果转,应作如是观;当下不二,无始无生,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无能得,无所得;妄想执着,有漏皆苦,能离于相,法体清净,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无量寿经云:不取正觉,楞严经云:歇即菩提,五祖曰:万境自如如;如如之性,即是真实。如是,不可得。决不可解为“有而不可得”,或者“不是不要执著,而是没办法执著”,六祖曰:非百物不思,古德曰: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若溪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楞严经云:有不着者,不可名无,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恶。小朋友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不太容易上手执著,若小朋友们吹出来的,不是泡泡,而是珠宝,是不是不少人就都有办法“执著”,“拿幾個來給我保存” 啦?如是,复云何迷?云何“梦幻泡影”?云何虚妄?云何如是?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若学人愚见,求解佛经,重在有据。云何有据?不离佛经,以经解经。任何解释,都必须在佛经中,找到根据,以大乘了义经,为判断一切正误的唯一标准,终极依据。否则,若不能在经中找到根据,或者不能与经义相应、一致,甚至明显与经义抵触、相悖,则不论谁说,皆不可信,末法时期,似乎尤当如此,经云:依法不依人。
如是,学人以为,末法时期,若根器相应者,“志求佛法”,似可以潜心读经,为入门第一方便,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
潜心读经,则可望正见,“知我说法”,如是得筏;正见,自然正信;由是正见正信,则自然具备辨别真伪、正邪的能力;若更不止于正知正见,复能发菩提心,依教奉行,止恶行善,修诸功德,且复更能,心心回向,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如是一心净念,阿弥陀佛;如是之人,累世善根福德因缘所至,故能如是,得救命医药肯服,得救生宝筏愿乘,乃至心不颠倒,则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如是乃至,了生脱死,离苦得乐;如是,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如是,由正见,而正定。
读经求解,若有条件,尝试诸经互参,以求互相印证,似不失为一较为可靠的自修方法。若此经此解,彼经彼解,不能贯通,甚至互相抵触,则非“圆通”、“无碍”。不必怀疑,一定是于甚深义有缺失,或者理解有偏差,乃至误解。佛法妙理,一定相通,而且圆通。圆通者,无不通也。言说似不一,妙理实不二,”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六祖曰:终无二说。须参究、再参究,务求正解。“当信佛经语深”,祖言义玄,决不可得少为足,或者含混其义,未解言解,未得谓得,甚至谬解经义,乃至离经任意,不通为通,驰逞不羁,自蔽光明,经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不可不慎”!仁者斯言,至当甚善。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4-8 08:58
本帖最後由 至欽 於 2015-4-8 09:41 編輯
大智度論裡講:無常觀是空觀的第一步。
講那多空不如帶去看無常。 如果我們很煩惱時,我們附近剛好有火葬場去看一下。
那時百般的委屈我我我,靠近看一下那個我已經躺下去了。
看到一個人送進來,所有可靠的親友財富碰到死全沒了,這是很現實的。
這就是無常在說法。我們看到如何因緣安樂,如何因緣苦,因何因緣而沒,因何因緣而生,因何因緣而老死。老死不是只看到生命的老死,有衰敗的意思。從有開始一直變化,生住異滅生老死。
這樣粗的、很強烈的生死無常讓我們知道生命的常法不可得,因不可得故譬喻為如夢如幻,對常法真實的認識而厭離就是空的意思又稱為般若智慧。
空的另外一邊「有」叫自性,自性叫做常,無常很容易破常。有時看到人生病,百般的不忍心,但想啊想就想到自己。看到人無常生死很悲哀,悲哀不久就是我們,所以應該利用這個境。
當我們慢慢能超越時反而比較不會罣礙,無常經講要放下,放下那個我們不曾擁有的。
沒有好放下的,現在要我們觀無常,金剛經一切法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所以放下是要放下那個我們不曾擁有的,只是我們誤以為擁有的,及早放下那個不曾擁有的,不是給自己自在嗎?
了知世間無常進而懂放下的意義是作為修道人一開始重要的地方,我們必須能觀察到這一點,如果無法觀察到它的過失,那連欲界都跨不過,又如何出三界。
一直強調無常,是因為我們避不了,如果我們不能深知過患要如何避?
不是在表面上、意志上的避,真正避是智慧上的避。
當我們不斷告訴自己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的道理,但看到世間法卻跟人家一起羨慕,當我們露出羨慕的眼光時,我們幾年的修學全被打回原點,我們不是真厭離,不是真正認識緣起如幻的道理。
當我們對世間的欲樂生出非常歡喜的黏著時,有正見者應該馬上生起慚愧心,幾年的修學竟然只是這種等次。雖然沒有財色明顯的執著,這種大煩惱轉化到我們身心週邊的財跟色的執著,有沒有?凡讓我們不自在的都是。
有一位修行者談到他的不自在:
依道理這個東西是我的,但竟然沒給我,我覺得我要爭取。
但這個在世間法上我們絕對有道理,但在無常法裡我們如果還執著這個道理的話,請問死的時候還有那麼多道理可談嗎?
不管我們找多少理由去執取這個世間道理,但從世間的無常來講,任何的道理只要執取就是障礙。
一般我們修行哪會做不合道理的執著,我們做的都是合道理的喔!但什麼叫道理?我們現在看東西都還是習慣用世間道理,換句話說,我們有沒有改變我們的認知觀念。其實沒有啊!
我們現在認為對、錯、該、不該都依世間道理在論定,我們如果用更深層的佛法解脫的道理來看?第一個層次我們對了,但從修行的角度我們再對也錯啊!
我們現在幾時用佛法的解脫來要求呢?以世間法論對不對時,我們有沒有看到一點:所有對不對裡面都充滿了我跟法,在佛法的根源道理,凡是有我跟法的都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世間人認為是對的喔!
問:那不就沒有是非了嗎?
答:莫行心處路,不掛本來衣,何須正恁麼,切忌未生時。
作者: 不知处 時間: 2015-4-8 10:19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4-11 02:23 編輯
阿弥陀佛
作者: 不知处 時間: 2015-4-8 17:11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6-5 22:26 編輯
古德颂
蒙弘忆论坛,超级版主至钦,分享禅宗公案一则,受益良多,恭作一偈为颂。祈愿无违,古德本意,复愿随喜至钦,分享功德:
可怜大中,连受三掌;不明不白,不躲不闪;老老实实,不遮不掩;真求无上,不事敷衍。
随喜大中,连受三掌,声色关中,幸闻师吼:什么所在?云何粗细?!断际禅师,掌无虚发;老婆心切,不舍一法;如是下种,当至后熟。
感戴大中,连受三掌;从佛转轮,如是遗嘱;开示后学:日用常行,不取不舍;等念一心,常礼如是。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普贤十大愿 南无普贤十大愿 南无普贤十大愿
作者: 不知处 時間: 2015-4-8 17:23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5-5 00:57 編輯
云何粗细?!
作者: 不知处 時間: 2015-4-12 22:35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4-23 09:39 編輯
莫行心处路,万境自如如;不挂本来衣,盛众妙花住。
心上生心妄,头上安头难;云何正恁么?谁忌未生前?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4-13 08:02
作者: 不知处 時間: 2015-4-13 18:02
本帖最後由 不知处 於 2015-4-27 00:18 編輯
万境如如心处路,盛众妙花本来衣,不取不舍如是住,云何恁么未生时?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