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菩提大道]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第一节选择善知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4-18 13:12
標題: [菩提大道]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第一节选择善知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菩提大道]第一章 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第一节 选择善知识与修习依止法
  按本论原科判,将全论开为四大部分,即“于此菩提道次第之引导分四:一、为明法源清净故,释作者之重要。二、为于教授生敬信故,释法之重要。三、于具足二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四、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
   在新编目录中,我将前三项作为“序论”,第四项作为“正论”。这一部分为全论核心,即宗大师建立的由学佛至成佛的完整修学体系,我称之为“套路”。所谓套路,是指开始到结束的操作程序,如太极拳的二十四式、四十八式。
   佛典浩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读尚且困难,何况研修?故各宗修学皆有不同侧重,如格鲁派的修学主要围绕《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和《戒经》五部大论深入,此为三藏十二部纲要。而《菩提道次第论》又是五部大论的核心,如果能力有限,可集中精力于本论加功用行。
   论中,宗大师为学人建构了清晰、完整而又简明的修学套路,告诉我们从走入佛门到成就佛果要经过哪些阶段,每一阶段又应完成哪些修学项目,每一项目的重点和操作规则分别是什么,等等,可谓修学大纲。
   正论部分,以“道前基础”和“道次第”为主体架构。其中,“道前基础”又是为“道次第”服务的。若将“道前基础”比作建筑的地基,那么,“道次第”就如不同的楼层。论中,将下、中士道称为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所以名之为“共”,也和楼房一样,比如第一和第二层,既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又是第三层的基础。
   新编目录中,正论共分七章,分别是: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于有暇身劝受心要、共下士道修心次第、共中士道修心次第、上士道修心次第、止观、道次第之要义。
第一章 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依止法属于道前基础,在修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学佛如此,世间法同样如此。以往,人们不论学文化还是习手艺,皆须拜师入门,由老师手把手地指点,这也是依止。学佛,比学习世间任何一门技术更精妙、更深邃,若无师长指点而能悟道证果者,极为罕见。所以说,在我们整个的修学阶段,每向前迈出一步,每获得一点成就,都离不开师长的引领。
   僧格的完备是来自依止。出家,并非头一剃就万事大吉。事实上,要成为具足外在威仪和内在素质的僧宝,还要相当时间的磨练。律中规定,出家后必须“五年学戒,不离依止”。在哪位和尚座下受戒,即应随其学习戒律和威仪。若因和尚离世或其他因缘不能依止,则须另觅良师。在师长的指导和监督下,逐渐改变世俗行仪,造就如法的僧格。
   正见的形成也来自依止。如果没有善知识开示正法,指点迷津,教导我们有次第地深入经藏,仅靠自己盲目摸索,很容易在浩瀚的佛法海洋中迷失方向。最后,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是不得要领,或是偏执一端,这也是当今学人的通病。现代人崇尚独立,总以为不靠老师也能学好,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凡夫的认识模式就有问题,不论自己觉得多么客观,其实还是走不出自以为是的认识范畴。
   实修的体证更离不开依止。因为心灵世界极其复杂,所以,修习止观就如走进处处陷阱的迷宫,若无明眼人携手引领,我们对座中种种境界尚无分辨能力,更谈不上破迷开悟了。
   因而,佛教特别注重善知识的作用。《增一阿含经》中,阿难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佛陀立即纠正说:“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在我们断烦恼、开智慧、证解脱的修行过程中,善知识始终扮演着重要作用,故名全梵行。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修行所得都离不开善知识。

第一节 选择善知识与修习依止法
   于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功德,损减一分过失,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故于最初修依止法极为重要。
  修依止法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由对善知识的重视引发对法的恭敬。其二,由忆念善知识功德,便能成就自身功德,如阅读《高僧传》会激发内在的崇高品质,起到见贤思齐的励志作用。
   “于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功德,损减一分过失,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故于最初修依止法极为重要。”安乐,包括现法乐和究竟涅槃之乐。在弟子心行中,如果能产生一分功德,或去除一分过失,总之,一切安乐生起的根本都来自善知识教导的作用。所以说,在学佛初期修习依止法,对整个修道过程都极为重要。
   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善知识的重要性。因为修行无非就是增功德、减过失,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离不开善知识的教导。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如法依止呢?本论从所依善知识之相、能依弟子之相、依止之法、依止的胜利、不依止的过患、总明其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所依善知识之相,即善知识必须具备哪些标准才能作为学人的依止。二是能依弟子之相,即作为弟子必须具备哪些素养才能有效学修。三是依止之法,即按照哪些步骤修习依止法。四是依止的胜利,即修习依止法的殊胜利益。五是不依止的过患,即不依止善知识对修学带来的过失。六是总明其义,就上述内容进行总结。
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然此处所示,乃为须于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
   《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此谓为弟子者,须求得一具足十德之善知识而依止也。
   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若尔,云何以自调伏耶?倘随分修习,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于他。须随佛教总相,如戒定慧三学,以调伏身心。
  首先,明确所依善知识的标准。学佛应当从修习依止法开始,但善知识又在哪里?如今,贴着“善知识”标签的人形形色色,真伪难辨,这就要求学人具备抉择的智慧。否则,或是错失良师,或是误入邪教,损失不可估量。《道次第》中,宗大师为我们指出了作为善知识应该具足的标准,帮助学人在寻师时作为对照。
   “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然此处所示,乃为须于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佛法各宗经论中,对善知识有诸多标准。而本论所指的善知识具有特定内涵,即能按下、中、上三士道的修行,将我们由凡夫渐次导向无上佛果者。也就是说,有能力指导弟子完成整个成佛的修行,而不仅仅是教导弟子培植一点人天福报,或是引领弟子完成个人解脱的修行。因为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说,唯有无上佛果才是究竟圆满的。
   “《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此处,引《庄严经论》说明善知识必须具备的十项标准,分别是:具足戒行、具足定力、具足智慧(具戒、定、慧)、学问德行超过弟子(德胜)、勇猛精进地化世导俗(精进)、具备丰富的教理素养(教富饶)、通达空性(通达真实)、说法善巧方便(善说法)、对求法者心怀慈悲(悲悯为体)、反复说法而不知厌倦(断疲厌)。
   “此谓为弟子者,须求得一具足十德之善知识而依止也。”这是告诉我们,作为弟子应该寻找具备上述十项标准的善知识而依止。
   “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如果自己尚未调伏,尚且烦恼重重,却想要调伏他人,是绝对做不到的。调伏,即调伏身、口、意三业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前者代表我们的一切行为,后者则是我们接触境界的六个渠道。我们的身口意所以会造作种种不善行,而六根在接触境界时所以会有烦恼现起,皆根源于内心的贪嗔痴三毒。所以说,关键是要调伏三毒烦恼,这才是扰乱身心安宁的病灶所在。
   “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作为帮助他人调整心行的善知识,首先必须具备调伏自心的能力。在佛陀十大名号中,也有一个叫做“调御丈夫”。因为佛陀已断除自身所有烦恼,具足无量智慧和方便善巧,堪能调伏一切有缘众生。所以,调伏包含着调伏自心和调伏众生两部分。善知识的十项标准中,前六项为调伏自己的功德,后四项为调伏他人的功德。
   “若尔,云何以自调伏耶?倘随分修习,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于他。须随佛教总相,如戒定慧三学,以调伏身心。”那么,善知识应该怎样调伏自心?如果只是片面地修习某一法,在身心中有些许修证功德,是没有资格引导他人,乃至给他人带去真实利益的。作为善知识,应该根据佛法修学的总相,也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来调伏身心,这才是完整的修学内容。如果偏重其一,将无法为自他双方带去长久的真实利益。
   对于修学者来说,一旦确定依止师,就要以身口意三业恭敬承事,依教奉行。所以,之前的抉择极为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法身慧命的大事。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择师的心态。作为凡夫,我们显然没有能力对善知识的功德和证量进行“考核”,更不能对此妄加评判,造作口业。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就经论提出的标准进行对照,然后选择自己有信心依止的师长。
   下面,分别对十项标准进行解释。
  1.具 戒
   彼调伏者,即是戒学。如《别解脱经》云:“心马难制止,勇决恒相续,别解脱如衔,有百针极利。”当如调马之师,以坚利之衔勒,调伏根随邪境。如调野马,制伏其所不应行,于应行处努力进趋。由学此戒,则能调心。
  作为善知识,应该具备持戒的德行。因为戒是佛法一切修行的共同基础,因为有戒规范身心,依戒止恶行善,我们才能进一步得定、发慧。
   “彼调伏者,即是戒学。”能够调伏身口意三业,使之不再作恶,正是戒律的作用。虽然戒定慧都具有调伏的功能,但戒为三学之首,是代表有情调伏无始以来串习的开端,所以说调伏者即是戒学。
   “如《别解脱经》云。”《别解脱经》,指声闻乘的戒律,称为别解脱戒。别解脱戒的内容是侧重于止息不善的行为,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表面看,戒只是止息不善行为;实质上,它所制止的是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相续。所有的不善行,都来自贪嗔痴的串习。这些烦恼的惯性,使我们不断造作恶业。持戒,关键是止息烦恼的相续,这才是一切恶行的始作俑者。因为持戒使我们的行为与解脱相应,所以戒律又称为别解脱。
   “心马难制止,勇决恒相续,别解脱如衔,有百针极利。”衔,马嚼子。此处,引《别解脱经》的偈颂说明:凡夫的串习如野马般桀傲不驯,难以制止;其相续之力,又如堤坝决口,一泄千里。而戒律的作用,好比有着数以百计尖利铁针的马嚼子。再烈的野马一旦套上它,也会乖乖地听从主人指挥。
   “当如调马之师,以坚利之衔勒,调伏根随邪境。”勒,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根随邪境,即六根随不良境界而转。对待妄想纷飞的心,我们应当像善于调马的驯者那样,以坚固锋利的衔勒来制服它,使六根得到有效控制,以免它们随不良境界而转。凡夫为无明所惑,当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后,会本能地随个人好恶生起贪嗔之心。如果没有正念把关,就会因此起惑造业。所以,我们必须以戒律约束自身行为,制止烦恼的继续扩张。念头初生之时,就像种子一样微小,但若任其发展,为之创造成长因缘,种子就会不断壮大。一旦成为参天大树,砍伐起来就是一项艰巨任务了。当我们生起贪心时,有时明知贪欲有极大过患,却依然难以自制,原因就在于它的力量已被培养得太大,使我们无法与其抗衡。反之,在种子萌芽时就拔除它,或不给它继续生长的机会,烦恼就能得到有效制止。
   “如调野马,制伏其所不应行,于应行处努力进趋。由学此戒,则能调心。”不应行,追逐不良境界。应行,依戒如理而行。就像制服野马那样,对一切不正当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努力实践一切正行。这样学修并受持戒律,才能起到调心的作用。
   以上,说明了戒律的作用,这是善知识必须具备的首要德行。但我们也要知道,仅以戒律调心,力量仍比较薄弱。因为贪嗔痴形成的串习太强大了。一些修行人虽持戒多年,但因为没有定力对抗外境干扰,又无智慧照破当下境界,只是强行约束自己,内心难免苦恼挣扎。这样的持戒,仍是不得自在。因而,真正调伏内心,还须依靠定慧之力。
  2.具 定
   具定者,谓于善恶行之止作,依于正念正知,心内寂住,定学随生。
  定,就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境界,使之稳定安住。
   “具定者,谓于善恶行之止作,依于正念正知。”定的修习,是要选择一个善所缘境,远离不善行为,在此基础上,修习正念正知。正念,是依善所缘境而建立,同时还要不断忆念善所缘境。正知,是了知善和非善,从而正确抉择善的所缘,并对此保持觉知的作用。依正知而建立正念,由正念而引发正定。
   “心内寂住,定学随生。”随着正念正知力量的强大,妄想越来越弱,心便能安住于善所缘境,禅定也就由此生起。干扰定的力量,主要是昏沉和掉举(散乱)。通常,人们的心就在两者间摇摆不定。所以如此,因为心有种种频道,它们发出的信号时时在抢占领地。哪个信号占上风,就会取得暂时的主宰权,使我们时而想做这个,时而想做那个,心猿意马,颠倒狂乱。这种情况不仅在家人有之,出家人亦有之。学教修法不能一门深入,乃至不能安心在一个道场常住,都是缺乏定力的表现。
  3.具 慧
   具慧者,谓依于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
  此处所说的慧,特指般若空慧,是彻见一切事物真相的究竟智慧。
   “具慧者,谓依于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真谛,即诸法实相。净慧,慧通善、恶、无记三性,净慧就是正见、正慧,属善法所摄。具足慧的功德,要以定为基础。依禅定力平息内心妄念,将正见转化为禅观,便能引发般若智慧。
   具备戒定慧三德,才能彻底调伏烦恼。戒的意义,在于止息贪嗔痴的扩张;定的作用,则是降伏贪嗔痴的作用;慧的开发,乃能究竟铲除贪嗔痴的根源。三者虽然都具调伏作用,程度却大不相同。如果说持戒可以将烦恼贼缚住,那么得定就可降伏之,发慧才能将其彻底消灭。
   戒定慧三无漏学乃修学常道,无论声闻乘、菩萨乘皆不例外。本论作者及传承宗师也极为重视这一传统,《菩提道炬论》即以戒定慧建构修学体系。本论开篇阐述阿底峡尊者证德时,也由此进行说明;抉择善知识的成就,同样是以戒定慧进行衡量。
  4.教富饶
   如是虽具三学证德,尚嫌不足,复须博通三藏,具足多闻。如格西仲登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于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
  教富饶,就是博通经教。师长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这就需要有正知正见及丰富的教理知识,否则便会捉襟见肘,难以胜任。
   “如是虽具三学证德,尚嫌不足,复须博通三藏,具足多闻。”作为引导学人的善知识和弘法者,仅仅具备戒定慧三学的证德还不够,更应广泛通达经律论三藏,广学多闻。
   “如格西仲登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正如仲登巴格西所说:作为大乘说法师,应具备这样的能力——阐述任何一事,都能将种种经论奥义融会贯通。中国隋唐时期的古德就具有这种能力。据传,智者大师开讲《妙法莲华经》时,仅是经题的“妙”字便演说了九十天,留下了“九旬谈妙”的典故。而论主宗大师本人则有三次合讲多部经论记载,分别为十七部、二十一部、二十九部,都是在一天内同时开讲的,其智慧之深广实在不可思议。
   “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于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此句仍是仲登巴格西所说。作为说法师,不仅要精通教理,对实际修证问题更应了然于胸,明了戒定慧三学的差别及不同功能,明了持戒、修定、发慧所成就的功德利益;同时,还要明了化导对象的根机,以及对方修学时的心行特征。这样才能应机设教,予学人最适合的引导。
  5.通达真实
   通达真实或教理者,谓以胜慧达法无我,或由现量证得。此若未能,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
  此处所说的真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内在证德,一是指由闻思而获得的佛法正见。
   “通达真实或教理者,谓以胜慧达法无我,或由现量证得。”通达真实或者教理的人,就是以空性慧证得法无我,这是现量亲证的,是真实的证德。
   “此若未能,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如果不能以现量证得空性,退而求其次,通过闻思树立正见,也可称为通达真实。当然,这只是在认识而非心行上的体认。
   通达真实是由具慧开出的支分。
  6.德胜于己
   又虽通达教理,若功德劣于弟子,或仅与相等,亦为不足。故为师者须具胜于弟子之德。
   《亲友书》云:“所依逊己反成退,平等相依住中流,依较胜者获胜德,是故当依胜己者。具戒得寂定,以及殊胜慧,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
   如普穹瓦云:“我闻前辈传记时,自然生起向上心。”
   又塔懿(噶当格西)云:“惹真寺诸尊宿,为我及诸后学视线所集。”故善知识之功德,有须胜于己之必要。
  德胜于己,就是上师应当具备超过弟子的德行。
   “又虽通达教理,若功德劣于弟子,或仅与相等,亦为不足。故为师者须具胜于弟子之德。”如果我们选择的上师虽能通达教理,但功德却不如弟子,或是相差无几,也是很大的遗憾。因而,作为上师必须具备超过弟子的德行。这样的话,弟子才能由依止而取得进步,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亲友书》云:所依逊己反成退,平等相依住中流,依较胜者获胜德,是故当依胜己者。具戒得寂定,以及殊胜慧,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亲友书》是龙树菩萨为他的亲友乐行国王传讲的教言,因当时以书信方式进行传授,故得此名。《亲友书》也有关于择师的开示:如果所依上师的德行和学问不如自己,跟随学习的弟子就可能会退步。如果所依上师的德行和学问和自己相差无几,跟随学习的弟子就可能会止步不前。如果所依上师的德行和学问远胜于己,才会因此获得殊胜利益。所以,我们应该依止各方面超胜自己的师长。这位善知识应完整具备戒定慧三学,依止这样的具格师长,我们才能由此进步。
   “如普穹瓦云:我闻前辈传记时,自然生起向上心。”正如噶当派善知识普穹瓦所说:我听闻前辈高僧大德的传记时,自然会受到激励,生起崇高向上之心。
   “又塔懿云:惹真寺诸尊宿,为我及诸后学视线所集。”惹真寺,今名热振寺,在拉萨以北的林周县内,噶当派创始人仲登巴于1057年创建。尊宿,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塔懿格西也说:惹真寺诸位大德前辈,是我和其他后学向之看齐的修行榜样。
   “故善知识之功德,有须胜于己之必要。”所以说,所依善知识的功德应该超过自己,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时时看到修行希望,增加前进动力。我们向往什么,忆念什么,最终也将会成就什么。为什么要念佛?就是通过忆念佛菩萨的品德,于自身引发并培植相应的德行。
  7.善说法
   上之六德,仅为师者成熟自利之相,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如云:“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
   如颂所言,善知识欲成熟他人,除为开示正法,令其随顺修持之外,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彼四法中之善说法者,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
  说法,是佛教化世导俗、救度众生的主要方式。佛陀证道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才有佛法在世间的流传。作为善知识,同样要善于说法,才能令弟子由闻法而获益。
   “上之六德,仅为师者成熟自利之相,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以上所说的具戒、具定、具慧、教富饶、通达真实、德胜于己六种德行,是善知识自身必须具备的素养。其余四种,则是调伏他人、利益众生所需要的德行。
   “如云: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正如偈颂所言:佛陀不是靠水来清洗众生罪业,也不是用手来拔除有情之苦,更不是把自身功德转移到众生身上。佛陀救度众生的方式就是宣说正法,令大众依法修行,获得解脱。这正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主要特点。基督教有因信称义之说,只要无条件地信,就会得到上帝拯救,进入天堂。相比之下,佛教虽也重视信的作用,但更强调对法的闻思和实践,以此为解脱之道。所以,只有具备说法度众的能力,才有资格作为修学导师。
   “如颂所言,善知识欲成熟他人,除为开示正法,令其随顺修持之外,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就像以上偈颂所说的那样,如果善知识想要利益众生,除了宣讲正法,令弟子如法修行而外,并没有那些以水清洗罪业之类的方式。以水清洗罪业,是印度教的传统,他们将恒河视为圣河,笃信在恒河沐浴可清洗罪业。但佛陀并不以这类方式度化众生,还特别在《阿含经》中对此作了批判:如果沐浴就能清洗罪业的话,那么恒河中的鱼不是早就解脱了吗?
   “彼四法中之善说法者,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四法,指摄受弟子的四种德行。次第,由浅至深。善巧,对机说法。在利他四法中的善说法,就是根据弟子的根机,以适合对方且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引导。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掌握的佛法奥义深深印入所化导的弟子心中。
   佛陀在世时,主要是以音声教化四众弟子。作为善知识,同样应当具足说法度众的能力。现在教界培养不出人才,关键之一就是缺乏有效引导,缺乏具格善知识。很多学僧在佛学院学习几年,不仅修学不能走上正轨,甚至退失信心道念,令人惋惜。但我们不必抱怨环境,因为这也是我们的共业所感。我们应该做的,是真诚忏悔,集资净障,祈愿早日得遇善知识。
  8.具悲悯
   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博多瓦呼井拿瓦(敬俄瓦)曰:“里抹补(列摩子),我随说几许法,未曾一次自觉善哉,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
  具悲悯,就是出于对众生的悲心而说法。
   “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具足悲悯,就是纯粹出于悲悯心而说法,决不是为名闻利养而说。
   “博多瓦呼井拿瓦曰:里抹补,我随说几许法,未曾一次自觉善哉,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博多瓦和井拿瓦都是噶当派的大德高僧,为阿底峡尊者再传弟子。里抹补,即列摩子,是对井拿瓦的尊称。博多瓦对井拿瓦说:“我每次说法,不论说多说少,没有一次自我感觉良好,只看到众生无不身处苦恼之中。”
   这么说,难道是因为博多瓦说法不善巧吗?非也!此言极有深意,原因就在于,“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世间也有很多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人,但他们可能是因为炫耀而说,可能是因为串习而说,可能是为了引人注目而说。而对于一个具格善知识来说,并不是为了说法而说。凡有所说,都是在悲心的驱使下,因为不忍众生于烦恼中长劫受苦而说。除了拔济众生的愿望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想法,这样的心才是清净的。凡夫每做一件事,关注的只是自我感觉,做好了觉得有成就感,反之则会有挫折感。这两种情绪,都是源于我执。如果说法时也会落入成就感或挫折感中,仍不出凡夫心的范畴。而博多瓦关注的只有众生之苦,所以从未陷入自我的感觉中。
  9.精 进
   言精进者,谓作他义利,坚固勇悍也。
  精进,又作精勤、勤精进,是以勇猛心断恶修善。
   “言精进者,谓作他义利,坚固勇悍也。”此处所说的精进,是对于说法利益大众的事业,能发起长远心、勇猛心,坚持不懈。
   众生刚强难调,如果没有一以贯之的发心,很容易因挫折、劳累或其他种种原因而退失。发心利他不难,难的是发长远心,尽形寿乃至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某一善行)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善行)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可见,为利益众生而精进不退,也是作为善知识必须具备的德行。
  10.断疲厌
   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
  对善知识来说,非但要精进不退,还要断除疲惫、厌倦之心。
   “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所谓断疲厌,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反复宣讲佛法,而没有丝毫倦怠和畏难情绪,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对于很多人来说,长期做同一件事,难免心生厌倦。但若利他心极其强盛,便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种情绪。就像父母对待子女,虽然日复一日地为之操劳,可因爱子心切,并不觉得厌倦。善知识是弟子的法身父母,同样要本着慈悲关爱之心,只要对方需要,就不知疲惫地为其说法。
  博多瓦云:“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漾尊滚阿阇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又,宁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人莫解其所谓,然以具足五德,亦能饶益徒众。”
   彼众德全具之师,处此末法虽不易得,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必须依止功德较增上者。然师为万善之根本,诸欲依师修心者,当知彼师应具之相,励力访求。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于具彼诸相之因亦当勉焉。
  以上,宗大师为我们总结了善知识应当具备的十种德行。但真正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即使在大德辈出的古代也不多见,而时值末法的今天更是难以寻觅。那么,尚未遇到具德善知识之前,我们只能无望地等待吗?如果今生始终没有机会依止,我们就放弃学佛吗?当然不是。这就只能根据现实情况降低标准,但核心仍需把握,不是无条件的。
   “博多瓦云: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漾尊滚阿阇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博多瓦,为阿底峡尊者再传弟子,学成后广收门徒,讲经传教,是噶当派的主要弘扬者之一。博多瓦说:具足戒、定、慧三学、通达真实和具足悲心,这五点是善知识最主要的德行。我的亲教师漾尊滚阿阇黎,既不是学识渊博,通达众多经论,也没有反复为人讲说的耐心,听众往往不懂得他所说的究竟是什么。但因为具备前面所说的五种德行,凡是亲近他的人,都会因为他的摄受力而得益。人的精神气质是由内而外自然散发的,慈悲者会散发宁静祥和的气息,浮躁者会散发躁动不安的气息。如果这种气息足够强烈,就很容易被对方感知。佛陀在世时,许多人在目睹世尊庄严法相的当下就被度化了。因为佛陀具有无限的慈悲和智慧,凡能感受这种气息者,都会为之摄受。不仅佛陀如此,很多高僧大德也具备这样的精神力量。
   “又,宁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人莫解其所谓,然以具足五德,亦能饶益徒众。”咒愿,僧人在接受供养后为施主回向。博多瓦接着举例说:此外,宁敦师也不善言说,即使只是为施主诵咒祝福,别人也往往不明白他说了什么。但因为宁敦师具备前面所说的五种德行,同样能够饶益众生。原因何在?因为佛陀的教法不仅是言教,更是身教。《金刚经》中,就在开篇记载了佛陀率众乞食、洗足、打坐等生活场景,看似与佛法无关,事实上,佛陀的三业大用都是佛法。契入空性者,行住坐卧都在表法。说出的固然是佛法,做出的同样是佛法。在某个角度来说,所行往往比所言更真实,更具有摄受力。
   “彼众德全具之师,处此末法虽不易得,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必须依止功德较增上者。”在这个末法时代,虽然具备十德的善知识很难遇到,但也不能随便依止过失很多,或是功德和过失相差无几的师长,而应依止功德大于过失者。宗大师的这一警示,是我们必须牢记的。降低择师标准,只是末法时代的无奈选择,但不能一退再退,完全失去原则。一旦依止邪师,不仅修学无所收获,甚至会断送法身慧命,故须慎之又慎。
   “然师为万善之根本,诸欲依师修心者,当知彼师应具之相,励力访求。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于具彼诸相之因亦当勉焉。”修心,是将现有的凡夫心调整为佛子应有的心行,在下士道成就增上善心,中士道成就出离心,上士道成就菩提心。在此,宗大师进一步强调说:善知识是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所有想要依止善知识修正心行的学人,都要了解善知识应当具备的德行,按照这一标准努力寻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些发心作为他人依止的师长,对于以上所说的十项标准也应不断努力。
  以上,介绍了作为善知识应当具备的十种德行,其中又以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为主。如果不能严持戒律,就没有作为人天师表的威仪,无法以身作则;如果没有禅修体验,所说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而非修证得来的真实体悟;如果缺乏真实慧,就不能将弟子导入修学正道,或以适合对方根机的方式传法;如果缺乏悲悯之心,可能只管独修,但求自了,疏于说法、领众、为人依止等利他行。
   学佛是依法得解脱,但如果没有善知识开示正法,携手引领,我们就很难在林立的知见中明辨是非,契入修行正道。正因为善知识对修行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才需要在依止前认真观察,以免追随邪师,误入歧途。阿底峡尊者的传记中记载:当年,尊者听闻金洲大师盛名而生起信心,不顾海行艰难前去依止,途中历时13月之久。到达后,却未立即拜见大师,而是在当地“请问金洲大师之传记,心中所许之次第,根据何教,受持几许经论,为若干教理教授之主,修行证有几许功德及分齐等”,对即将依止的师长作最后确认。这种为法忘躯而又审慎抉择的态度,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能依弟子之相
   《四百颂》云:“质直、具慧、求法义,是则名为听法器。不将说法师功德执为过谬,听亦然。”谓能依者相,具斯三德,可称法器。则不但不将说者功德执为过失,亦不将听者功德执为过谬。器相若缺,则师虽极清净,以弟子自身有过故,必至见为过失,或将说者之过失复执为功德焉。
  教和学是相互的。作为师长,固然需要具备相应德行方能摄受弟子,但作为受法弟子,也应具足相应条件才堪为法器,堪能承载师长的法乳。
   “《四百颂》云:质直、具慧、求法义,是则名为听法器。不将说法师功德执为过谬,听亦然。”质直,即没有偏见。具慧,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求法义,真正希求佛法。法器,能够承载法乳的器皿。《四百颂》说:没有偏见、明辨是非、希求法义,才是合格的闻法者,才不会将说法者的功德视为过失,也不会将听者的功德执为过失。
   “谓能依者相,具斯三德,可称法器。则不但不将说者功德执为过失,亦不将听者功德执为过谬。”这是说明作为依止弟子的标准。若能具备以上所说的质直、具慧、求法义三项条件,才能称为合格的法器。对于这样的弟子来说,非但不会将说法者的功德视为过失,对于听者是否为合格法器,也能正确理解。
   “器相若缺,则师虽极清净,以弟子自身有过故,必至见为过失,或将说者之过失复执为功德焉。”如果缺乏作为弟子应当具备的条件,即使所依止的师长清净有德,但因为弟子本身的过错,也可能将善知识的功德误解为过失,或者是将说法者的过失误以为功德。总之是颠倒黑白,这样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下面,分别论述作为弟子应当具备的三项标准。
  1.质 直
   言质直者,谓不堕党类。若为堕类所蔽,则不能察见功德,亦不能获善说之义。
   如《中观心论》云:“以堕类故心热恼,终无通达寂灭时。”堕类,谓分派别,贪爱于自之一类一派,及嗔恼于他人之一类一派。当观自心,有则改之。
  佛教法门众多,宗宗皆有妙谛,皆为接引学人之舟楫。但凡夫因为见识短浅,容易先入为主,以偏概全。一旦有了偏见,就往往依主观意见行事,而不是从法义本身进行思考,这就会影响到我们对佛法的正解。就像手中拿着一把尺,比尺子长了,就认为是多余;比尺子短了,又以为不足。问题是,这把尺是我们自己设定的,是我们的想当然。如果衡量标准错了,判断结果可能正确吗?
   “言质直者,谓不堕党类。”党类,即门户、宗派之见。所谓质直,即不带任何偏见,以清净无染之心听闻佛法。
   “若为堕类所蔽,则不能察见功德,亦不能获善说之义。”如果心存偏见,那我们就看不到师长功德,也不能从他演说的法义中获得利益。
   “如《中观心论》云:以堕类故心热恼,终无通达寂灭时。”堕类,指心落入某种偏见和执著。热恼,因痛苦而身热心恼。寂灭,是息灭热恼而获得的寂静。《中观心论》说:如果我们的心落入某种片面的执著,就会因为这种偏执带来的热恼,使我们永无通达空性、证得涅槃之时。道不远人,真理本是现成而无所不在的,只因妄执障蔽,我们才不能通达。佛法的一切修行,无非是帮助我们将遮蔽空性的障碍彻底去除。这些障碍中,不仅有世俗的错误观念,也有对佛法的颠倒认识。
   “堕类,谓分派别,贪爱于自之一类一派,及嗔恼于他人之一类一派。当观自心,有则改之。”宗大师就《中观心论》所言继续解释道:堕类,就是搞帮派。偏执自己所学的宗派及法门,排斥其他人所学的宗派及法门。我们在学法时,应当认真审察自身心行,看看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如果有的话,必须立刻改正。
   党见的问题,在当今教界非常普遍,学教和修禅者相互排斥,学显和修密者彼此攻击。在各个佛教论坛上,到处是所谓的宗派之争,但这种争论多半是出于情绪和偏见,很少是对法义的探讨抉择。我觉得,佛教各语系、各宗派都有不同长处。作为个人修学,当然要有一个立足点,然后就可以广泛地取长补短。不论汉传各宗,还是藏传、南传佛教,有长处就吸收。如果带着偏见,以为自己所学、所修才是唯一真理,将会障碍多闻。如果再以这种偏见去攻击其他宗派,就是造作口业,甚至是谤法重罪了。
  2.具 慧
   虽能住质直,若无分别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之慧力者,犹非其器。故又须具有了解彼二之慧也。
  佛教认为,六道中唯有人道才能修习佛法,成就解脱。原因就在于,人具有理性,具有抽象思惟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明辨是非,简别内外。
   “虽能住质直,若无分别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之慧力者,犹非其器。故又须具有了解彼二之慧也。”虽然具备质直之心,但如果没有区分佛法正见和相似佛法(邪见)的智慧,也不是堪能闻法的法器。所以,作为弟子还需要具有辨析正法与邪说的能力。
   当然,这个条件可深可浅。最基本的,是具有一定的思惟和判断能力。随着对佛法的深入了解,才有能力作进一步的抉择。比如对*轮功等打着佛教旗号的附佛外道,只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教理常识,就能作出分辨。但对某些相似法,如果没有相当的教理基础,是很难辨别真相的。这一点,也从侧面说明了善知识的重要性。
  3.求法义
   又虽有住质直、具慧二相,然不能如教而修,仍非其器。故须具求法意乐也。
   释中又加入敬法及师、善摄心听二事,为五。实则求法义利、善摄心听、敬法及师、取舍善恶说之四种也。以第四之取善说即具慧,舍恶说即住质直也。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佛来说,同样需要有求法的意乐。有了意乐,我们才会主动闻思,精进修学。
   “又虽有住质直、具慧二相,然不能如教而修,仍非其器。故须具求法意乐也。”如果只有质直、具慧两个条件,而不能依佛陀言教信受奉行,如法起修,只将佛法当做知识来学,同样不是合格的法器,所以还要具备正确的求法意乐。所谓正确,就是建立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是为了出离轮回、救度众生而发心闻法。
   “释中又加入敬法及师、善摄心听二事,为五。”在月称论师所造的《四百颂》注释中,于质直、具慧、求法义三点之外,又加上恭敬法及说法师、善于听闻两个条件,合为五项。善摄心听,即专心听闻。佛经中,佛陀时常教导弟子“谛听、谛听”。在本论说听轨则部分,也提出闻法应离覆器、垢器、漏器三过,否则法水便不能流入心田。此外,所闻法义能否在我们的心行产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对法及说法师的恭敬程度,有一分恭敬,才能得一分佛法受益。
   “实则求法义利、善摄心听、敬法及师、取舍善恶之四种也。以第四之取善说即具慧,舍恶说即住质直也。”事实上,这五点又可合为四项:一、求法义利,对闻法生起强烈渴求。二、善摄心听,专心听闻佛法。三、敬法及师,对法和法师生起恭敬。四、取舍善恶,其中,取善说就是接受正法,是为具慧;舍恶说就是舍弃邪说,是为质直。
  自审可受师长引导能依之诸相为全与不全,若全,则欢喜进修。若不全,后当徐于求全之因加功努力焉。
  “自审可受师长引导能依之诸相为全与不全,若全,则欢喜进修。”能依之诸相,即之前所说的质直、具慧、求法义三项,和月称论师列出的五项条件。我们应当审察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具足堪能接受师长引导的弟子之相,如果已经完全具备了,就应以欢喜心继续努力。
   “若不全,后当徐于求全之因加功努力焉。”徐,逐步。如果其中还有一些尚未具备,或是没有完全做到,就应该逐步在因上继续改进,以弥补完整,成为具格弟子。
   如果将说法比做播种的话,那么,弟子就是种子生长的土壤。如果土壤贫瘠、遍布瓦砾,即使播下再多种子,也可能颗粒无收,这就需要改良土壤,为种子提供适合的生长空间。作为弟子,同样需要耕耘心田,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法器。

三、依止之法
   依止法如何者,如是具能依相堪为法器者,当观其师于上说之相具足与否。若具相者,可受法乳。其依止法有二:一、意乐依止法,二、加行依止法。
  这一段,宗大师为我们阐述了依止善知识的具体方法。
   “依止法如何者,如是具能依相堪为法器者,当观其师于上说之相具足与否。若具相者,可受法乳。”依止法应该怎样的呢?那些具足各项条件,有资格成为法器的弟子们,应当观察所依善知识是否具备相应德行(如前面所说的十德或五德)。如果具备上述条件,我们才能依止他修学佛法。
   “其依止法有二:一、意乐依止法,二、加行依止法。”依止法又包括两部分,一是意乐依止法,即弟子对于师长在思想上的依止;二是加行依止法,即作为弟子如何亲近并侍奉师长。
  1.意乐依止
   依止善知识,首先通过对所依善知识德行的忆念,建立信仰及依归,也就是意乐依止。其中,又包括净信为本、念恩生敬两项内容。净信为本,是对师长生起清净无染的信心;念恩生敬,则是通过忆念师长恩德,油然而生恭敬之心。
  ① 净信为本
   《宝炬陀罗尼经》云:“信为前导有如母,出生长养诸功德。”谓以信故,能令功德未生者生,已生者安住,辗转向上增长也。
   《十法经》云:“以何到佛地?信为殊胜乘。是故具慧者,当随净信修。于诸不信人,不能生白法,如火烧种子,岂复发青芽?”此谓从行止门中,信为一切功德根本也。总则对于三宝、业果、四谛等生信,有其多种。此中所言之信,盖信于师也。然则对师应如何而信耶?
   《金刚手灌顶经》云:“秘密主,学人于阿阇黎应作何观?当视如佛。”诸大乘经及律藏皆作是说。此义云何?谓常人于佛皆不致生起寻过之心,而能思其功德。于师亦应尔,故须视师是佛。
   前经又云:“当持师功德,无寻师过失。观德得成就,察过不得成。”设以放逸心或烦恼炽盛等过,忽起寻过之心,应当励力忏改防护。如是修习,纵见稍有过失,以念德心盛故,亦不能障碍其信心。
   如阿底峡见解为中观派,金洲大师见解为唯识派,就见而论,虽有胜劣。然大乘道之次第及菩提心皆依彼学得,故认金洲为其诸善知识中法恩最大,无可比对者。
  在佛法修学过程中,不论什么宗派都离不开信、解、行、证四个步骤。因为生起信心,才会有了解佛法的意愿,并随着认识的深入,使信仰得到升华。因此,信和解是相辅相承的,所谓“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我慢”,前一个“智”指智慧,后一个“智”指知识。只有信而没有佛法智慧,将流于迷信、盲信。反之,懂得一点佛法知识却生不起信仰,反而自鸣得意,又落入我慢。具备信、解之后,还要进一步导入行,通过实践,使解得以印证、深化,最终证得空性。
   信,又有程度的不同,既会因解得到深化,更会因行得到提升。初学者信佛,阿罗汉信佛,初地菩萨信佛,八地菩萨也信佛,但信的程度绝对不同。声闻初果(须陀洹)的信为不坏信(四证净:信佛、信法、信僧、信戒),因其证得信仰之体,能信、所信已融为一体,故名之为“证净”。这也突显了佛教和其他宗教对“信”的不同定位。其他宗教的信是二元的,信徒永远是信徒,上帝永远是上帝,其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佛教的信是一元的,如一真法界、不二法门,能信、所信最终将合二为一。对佛法修行而言,信既是基础,也贯穿着整个修行过程,将随着修学深入渐次提升。
   此处所说的“净信为本”,主要是就弟子对依止师的信心而言。净信有三义,一是清净无染,二是真实无伪,三是确定无疑。其表现方式又有很多,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华严经》说明了弟子对师长应当具备的九种心,分别是:
   如孝子心,对师长惟命是从,如子女对待父母那样孝顺依从,不违其意。
   如金刚心,对师长具有至坚至强的信心,如金刚坚不可摧。
   如大地心,对师长的一切事务及要求均能积极担当,如大地承载一切。
   如轮围山心,以稳固不变的心依师修学,遭遇任何逆境都不退缩。
   如仆使心,如仆人般忠心耿耿,一意事主。
   如除秽人心,如身份低贱者那样,在师长前谦恭有礼,毫无骄傲自得之心。
   如乘者心,对于师长要求,无论难易皆励力担当。
   如犬心,如义犬般忠贞不渝,驱之不退。
   如船心,如渡船般往来穿梭,装人载物,从无厌倦。
   具备以上这些心态,才是具足信心的如法弟子。
   在本论中,宗大师引《宝炬陀罗尼经》、《十法经》、《金刚手灌顶经》等经典,说明了弟子对师长应有的心态。
   “《宝炬陀罗尼经》云:信为前导有如母,出生长养诸功德。”《宝炬陀罗尼经》说:信心是一切修行的前导,有如母亲一般,能够出生并长养一切功德。
   “谓以信故,能令功德未生者生,已生者安住,辗转向上增长也。”只有在具足信心的前提下,才能依教奉行,令尚未生起的功德生起,令已生起的功德稳固,不断增长广大。
   “《十法经》云:以何到佛地?信为殊胜乘。是故具慧者,当随净信修。于诸不信人,不能生白法,如火烧种子,岂复发青芽?”白法,即善法,经论中常以黑白比喻善恶之法。《十法经》说:以什么方式才能抵达佛地?信心就是最好的途径。所以,具足智慧的人应该追随信仰对象(佛法僧三宝)修行。对于那些不具备信仰的人,善法将不能在他们心中生起。就像被火烧过的种子,怎么可能再萌发青芽?
   “此谓从行止门中,信为一切功德根本也。”行止门,修行实践。从佛法的修行实践来说,信心也是一切功德产生的根本。关于信的重要,经论有很多论述,如“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及“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等等。
   “总则对于三宝、业果、四谛等生信,有其多种。此中所言之信,盖信于师也。”三宝,以佛法僧三宝为究竟皈依。业果,深信由业感果之理。四谛,即苦、集、灭、道,是佛陀初转*轮所说,其中包括流转和还灭两重因果。佛法关于信的内容极为丰富,总的来说,主要是对三宝、业果、四谛等生起信心。但本论所说的信,特指对所依善知识的信心。当然,也包括对传承诸师的信心。
   “然则对师应如何而信耶?”那么,对师长应如何生起信心呢?
   “《金刚手灌顶经》云:秘密主,学人于阿阇黎应作何观?当视如佛。”《金刚手灌顶经》是一部密宗典籍,秘密主,即金刚手菩萨。经云:金刚手菩萨,弟子对依止师应如何看待呢?回答是:应当视之如佛。
   “诸大乘经及律藏皆作是说。”宗大师进一步告诉我们:除密宗经典外,在其他大乘典籍和律藏中都有类似的教导。
   “此义云何?谓常人于佛皆不致生起寻过之心,而能思其功德。于师亦应尔,故须视师是佛。”那么,“视师如佛”的意义何在?因为一般人对佛陀不会生起寻找过失的心态,而能以清净心忆念佛陀功德。对于授业师长,也应具备观德莫观失的心态,所以要将师长视为佛陀。当我们这样观想时,就能对师长保有清净信心,对他传授的法义如实信受。所以说,视师如佛并不是搞个人崇拜,也不是说师长具备了与佛同等的功德,而是以此帮助我们端正求法心态,从而更好地接受法义。如果对师长轻慢不敬,我们就不会依教奉行,最大的损失者还是我们自己。
   “前经又云:当持师功德,无寻师过失。观德得成就,察过不得成。”前经,指《金刚手灌顶经》。经中又说:应当忆念师长功德,而不是寻找师长过失。观察其功德,能使我们修行有成;观察其过失,则将障碍修行进步。凡夫因为执我,很容易将自他对立起来,习惯性地寻找他人缺点,结果徒增烦恼。这一偈颂,说明“视师如佛”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修行,而不是师长希求人们的崇拜。
   “设以放逸心或烦恼炽盛等过,忽起寻过之心,应当励力忏改防护。如是修习,纵见稍有过失,以念德心盛故,亦不能障碍其信心。”放逸,二十随烦恼之一,指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善法。如果因为放逸或烦恼炽盛等缘故,忽然对师长生起寻找过失的心,应当立刻忏悔、改过并用心防护。只要我们不断观察师长功德,并使这一修习在内心形成稳定力量,即使偶尔看到师长过失,因为忆念功德之力强盛,也不会因此障碍对师长的信心。我们应该会有这样的经验,对自己喜欢的人,根本看不到什么缺点,甚至他的缺点在我们看来也是优点。同样的道理,如果观师功德成为强大的心理力量,寻过之心就会逐渐萎缩,不再产生作用。
   “如阿底峡见解为中观派,金洲大师见解为唯识派,就见而论,虽有胜劣。然大乘道之次第及菩提心皆依彼学得,故认金洲为其诸善知识中法恩最大,无可比对者。”中观和唯识是大乘佛法的两大思想体系,前者明缘起性空之说,后者显诸法唯识之理。在此,宗大师又以阿底峡尊者为典范,说明如何事师之道。阿底峡尊者的见地为中观,金洲大师的见地为唯识,仅就见地而论,虽有胜劣之分,但尊者在求法过程中,曾依金洲大师学习道次第及菩提心修法。所以,尊者认为在他依止过的所有善知识中,以金洲大师的法恩最大,无人能够比拟。当然,此处所说的见地胜劣,是从中观角度看待,认为中观见比唯识见究竟了义。在我看来,两者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以上,说明对善知识生起清净信心的重要性。但生起信心并非易事,尤其在近距离接触中保持初心不退,就更为困难。所以,本论特别强调观师功德的重要性。俗话说,伟人在他身边人的眼中往往是最平常的。藏地也有类似谚语:在上师身边的人,往往是离上师最远的人。原因何在?正是寻过之心所致,它仿佛有色眼镜,使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变形变色。此外,习惯性的麻木也会损减对上师的恭敬之心。
   凡夫心很善于寻找与之相应的所缘境。在这样的心行基础上,我们见到的一切也会被凡夫心所污染。这就是唯识所说的“境由心造”,有怎样的心,就会见到怎样的境界。据记载,无著菩萨修行时一心渴望面见弥勒,前后修了十二年,仍未亲见菩萨现身。其间几度失去信心,甚至觉得菩萨太不慈悲。后来,他在下山途中看到一条生了癞癣的狗,伤口蛆虫蠕动,苦痛难耐。无著心生悲悯,俯身以舌舔去伤口蛆虫。这念悲心使他的凡夫心彻底净化,顿见弥勒菩萨光明奕奕,现身眼前。无著叹道:菩萨呵,十多年来,我一心祈求,为何您直到今日才显现?弥勒菩萨答曰:我无时不在你的身边,只因你被业缘所障,视而不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菩萨时时都与我们同在,只是凡夫为无明所障,不得亲见。正是针对凡夫的劣根性,《道次第》才特别强调“视师如佛”的重要。倘能如此,必对修行大有益处。
  ② 念恩生敬
   《十法经》云:“于久远驰骋生死中寻求我者,于长夜痴暗睡眠中醒觉我者,于陷溺有海拔济我者,于三界牢狱解放我者。我入恶道,示以善道。我有疾病,为作良医。我为贪等猛火所烧,为作云雨而息灭之。应如是思惟。”
   《华严经》云:“我此善友说法人,诸法功德为开示,菩萨威仪总为说,一心思惟而来此。能生善行如我母,哺功德乳如乳母,菩提支分教修习,此诸知识遮损恼。解脱生死如妙药,亦如帝释降甘霖,令我增善如满月,开显涅槃似日明。心于怨亲固如山,亦如大海不荡动,救护一切如船师,善财如是思惟来。菩萨令我发大心,佛子令起求菩提,我此知识佛所赞,以是善心而来此。救护世间如勇士,又如商主众所依,与我安乐开慧眼,以此善心事知识。”
   吾人参谒善知识时,应念此偈颂辞句,但将善财换为己名诵之。
  念恩,即忆念法和说法师的恩德,忆念他们对于改善生命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已使很多人形成了不良串习:以为老师讲法是理所当然,是他们应尽的义务,自己有兴趣就听听,不听也无所谓,根本不当做一回事。我们在生活中接受他人一点恩惠,往往还会想着回报,但对闻法却很难生起感恩心。这一现象在教界非常普遍,也是很多人学修不得力的原因所在。如何认识善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善知识对我们的无尽恩德呢?
   “《十法经》云:于久远驰骋生死中寻求我者。”《十法经》说:众生流转生死,无始无终,在这漫长岁月中,善知识一直在寻找我们,帮助我们脱离轮回。在三界中,我们忽而上生天堂,忽而堕落地狱。即使得生人间,也只是随着业风飘荡,根本不能自己。如果今生不能成办、不能解脱,未来又将去向何方?十方诸佛为救度众生,以各种身相出世说法,我们或是无缘生逢佛世,或是有缘闻法而无善根信受,或是接受教法却未忆念修持。虽然如此,善知识仍在不断关注我们,其恩之深,难以回报!
   “于长夜痴暗睡眠中醒觉我者。”在没有了脱生死之前,众生都沉溺于无明大梦。在这长劫黑暗中,是善知识为我们作暗夜之灯,为众生拨开迷雾,令他们从无明中觉醒。事实上,每个生命内在都具有和佛菩萨无二无别的觉性层面。但在这一觉性显现之前,我们是没有方向的,只是被欲望和业力牵引着到处流浪,在无明构成的十二因缘中循环往复,不知生从何来,也不知死往何方。
   “于陷溺有海拔济我者。”众生沉溺在三界苦海,时出时没,痛苦难当,是善知识为我们作苦海之舟,在惊涛骇浪中救度我们。虽然我们在世间有父母,有子女,有朋友、同事等眷属,他们非但不能将我们救出苦海,反而紧紧抓着我们不放,让我们一起做轮回伙伴,在有海中共同沉沦。
   “于三界牢狱解放我者。”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是由烦恼、业力构成的巨大牢狱,比世间任何牢笼坚固千万倍。我们对五欲六尘的执著有多深,这个牢狱就有多坚固。家庭是牢狱,子女是牢狱,父母也是牢狱。世间所有的感情、事业,所有使我们执著不舍的系缚都是牢狱,把我们囚禁其中,不得自由。唯有通过善知识的引导,才能使我们舍弃执著,解脱烦恼,从牢笼中解放出来。解放,原是佛教专门术语,所以我对佛教的定义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当无明烦恼被瓦解之后,我们才能从那个无形而又坚固的牢笼中解脱出来。
   “我入恶道,示以善道。”当我们现起贪嗔痴(贪代表饿鬼之苦,嗔代表地狱之苦,痴代表畜生之苦)烦恼时,心就在和三恶道相应。这时,善知识就为我们开显善道,包括人天之道、解脱之道、成佛之道。
   “我有疾病,为作良医。”疾病,包括身心两方面。当我们身心遭受烦恼和病苦折磨时,善知识就是为我们进行治疗的良医。在这个世间,一切众生都是生死大病的患者。此外,还有种种摧残色身的病苦和扭曲心灵的烦恼。尤其是后者,非但没有随着文明进步而缓解,反而日益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心理疾病已上升为本世纪危害最大的疾病。在《序论·说听轨则》部分,也说到闻法应依六种想,包括将自己当做病人,将善知识当做良医,将修行当做疗病,这是非常重要的认识。
   “我为贪等猛火所烧,为作云雨而息灭之。”此处的“我”不是别人,正是指在座的每个人。当贪嗔烦恼在内心烈火般燃烧,使我们躁动不安时,善知识开示的佛法有如清凉法雨,能够熄灭烦恼火焰,滋润众生心田。
   “应如是思惟。”以上,是关于善知识恩德的偈颂,我们要经常读诵忆念。同时,思惟长远生死中的痛苦,思惟无明黑暗中的痛苦,思惟三有大海中的痛苦。通过这样的思惟,体会善知识对我们的重要性。否则就不会觉得善知识有多么重要,也不会觉得佛法有多么珍贵。甚至,听到善知识开示的佛法,还不如别人给我们一点钱来得开心,这是何等颠倒。再珍贵难得的妙药,只有对病人,对迫切想要恢复健康的病人才是重要的。如果我们看不到自身病情,即使得到药物,也会弃之一边,白白浪费。
   “《华严经》云。”以下所引用的,是《华严经》中弥勒菩萨赞叹善知识功德的偈颂。《华严经》记载,善财童子面见文殊菩萨后,即愿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却不知如何进行。在文殊菩萨的建议下,他先后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也包括弥勒菩萨。这段偈颂,正是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赞叹善知识在修行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4-18 13:15
续-《●[菩提大道]第一章 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第一节 选择善知识与修习依止法》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我此善友说法人,诸法功德为开示,菩萨威仪总为说,一心思惟而来此。”善友,即善知识。菩萨威仪,即菩萨行。善知识能为我们开示佛法种种殊胜微妙的功德,为我们开示菩萨的修行之道。正因为善知识能引导我们,善财童子才来此参访。
   “能生善行如我母,哺功德乳如乳母,菩提支分教修习,此诸知识遮损恼。”菩提支分,在声闻乘指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合称三十七菩提分;依本论,则是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善知识能引导我们止恶修善,成就法身慧命,有如给予我们色身的母亲。善知识能鼓励我们积集功德法财,使善根与日俱增,有如哺育我们成长的乳母。无论三十七道品或三士道等一切菩提支分的修习,都要在善知识指导下方能完成。在修行过程中,善知识还能指导我们遮止烦恼,解除修行违缘。在这一偈颂中,弥勒菩萨以母亲和乳母为喻,赞叹了善知识对于学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善知识甚至比母亲更为重要。母亲虽给我们以深厚的爱,但世间之爱是有副作用的,是由爱编织的牢笼。很多人发心出家,最大的障碍就是父母。这种占有的爱,使他们紧紧抓着儿女不肯放手。而善知识却能尽未来际地解决生命问题,给予我们无私无我的帮助。
   “解脱生死如妙药,亦如帝释降甘霖,令我增善如满月,开显涅槃似日明。”生死,也是一种疾病。帝释,忉利天主,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其他三十二天。满月,含义有二:一指善知识如月光般照耀我们,一指在善知识引导下,善根将逐渐圆满,如十五圆月。日明,含义亦有二:一指善知识如太阳,一指在善知识引导下,成就内心阳光般的智慧。善知识开示的法义,有如解脱生死的特效妙药,又如帝释普降的甘霖,令善法增长圆满,就像十五之月般皎洁明亮。同时,善知识还能像阳光那样照破众生内心的无明,使之契入空性,证得涅槃。
   “心于怨亲固如山,亦如大海不荡动,救护一切如船师,善财如是思惟来。”怨亲,冤家和亲人。善知识的心,稳固如大山,平静如深海,这一偈颂说明善知识对于冤亲平等一如,毫无分别。因为善知识的慈悲是建立于空性之上,空性是平等的,因而慈悲也是平等的。他还能像船师那样,把众生从生死此岸度往涅槃彼岸。善财童子正是因为忆念善知识的种种功德,才会不知疲倦地寻师访道。世人所以热衷于投资经营,也是因为不断思惟赚钱的利益。我们寻求善知识,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动力呢?世人为追求蝇头小利尚不惜代价,全力以赴,若能以这种精神学佛,且用心得法,成就并不困难。
   “菩萨令我发大心,佛子令起求菩提,我此知识佛所赞,以是善心而来此。”大心,即菩提心,是救度一切众生的无限慈悲之心。佛子,即绍隆佛种,荷担如来家业的菩萨行者。善知识能引领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我所亲近的这些善知识,也是佛陀在千经万论中称赞的。正因为这样,善财童子才四处参访。
   “救护世间如勇士,又如商主众所依,与我安乐开慧眼,以此善心事知识。”商主,佛经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古人去大海寻宝,须有航海经验丰富的商主带领,这是寻宝能否成功的关键。善知识像勇士一样,于苦海中救度有情;又像商主一样,是寻宝者的依靠。善知识能帮助我们打开智慧之眼,令我们真正安乐。所以,我们要不断忆念善知识恩德,以念恩心亲近善知识。
   “吾人参谒善知识时,应念此偈颂辞句,但将善财换为己名诵之。”参谒,拜见尊长。我们参访善知识时,应时常念诵这一偈颂,只须将其中“善财”二字换做自己的名字即可。
   建议大家将《十法经》和《华严经》的偈颂背下来,反复思惟,这就是观察修的过程,是帮助我们将佛法观念落实到心行的过程。我自己在学修过程中,一直很重视思惟。虽然所学经论并不多,但消化得多,运用得多。佛法是用来帮助我们调整心行的,就像机器的使用指南一样,读懂了就要实际操作。如果不用于实践,即使读了再多的使用指南,也不过是增加一堆知识而已,夸夸其谈,徒增我慢。

  2.加行依止法
   《事师法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随师喜当作,不喜者悉止。于彼彼励力,成就随阇黎。持金刚亲说,知已于一切,师喜悉当作(悉敬奉师长)。”总之,师喜者作,不喜者勿作是也。师所喜应作者分三门,谓内外财供,身口给侍,如教修行也。
   又《庄严经论》云:“当以财利及承事,如教修行依知识。”
  当我们在观念上对善知识生起依止之心后,还要进一步落实于行动。
   “《事师法五十颂》云。”事,即依止。师,即善知识。这是藏传佛教非常重视的一部论典,马鸣菩萨所造,共五十颂,是对如何依止师长的具体开示,对我们修学一切法门都具有重要意义。宗大师曾为此论造释,名《事师法五十颂释》。
   “此何须繁说,随师喜当作,不喜者悉止。”作为弟子当如何侍奉师长?《事师法五十颂》告诉我们:此事无须广为阐说,原则就是——上师喜欢的我们就做,不喜欢的就不做。一位具德上师,本身就是三宝化身,是法的体现者和实践者。因而,他的喜与不喜便代表着如法与不如法,并非个人情绪所致。不像凡夫,喜怒皆由贪嗔痴引发。因此,根据师长的喜欢与否来决定做或不做,是修习依止法的直接窍诀。
   “于彼彼励力,成就随阇黎。持金刚亲说,知已于一切,师喜悉当作。”彼彼,即师长的喜或不喜。阇黎,此处指依止师。持金刚,即金刚持,是密宗重要本尊。作为弟子,应该努力按照上师的意愿依教奉行,因为弟子的修行成就如何,正是取决于事师的如法程度。金刚持曾经说过:知道这个道理就懂得该如何行事了,凡师长喜欢的都要努力去做。凡夫总习惯跟着自我感觉走,因而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特别告诫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因为凡夫的感觉是被贪嗔痴左右的,如果跟着感觉走,只会走向堕落,走向恶道。所以,我们必须从原有的情绪和相续中摆脱出来,按照师长指导,此应作,此不应作,而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此外还要注意,虽然弟子的成就是取决于事师程度,但这一成就并非师长赐予,而是由自己如法修行得来。如果说好好侍奉师长,师长就会给我们功德,岂不等同于*轮功的“修在自己,功在师父”?
   “总之,师喜者作,不喜者勿作是也。师所喜应作者分三门,谓内外财供,身口给侍,如教修行也。”总之,师长悦意之事可以做,否则就不要去做。那么,哪些是使师长悦意的事情呢?主要有三项,分别是内外财供(内财和外财的供养)、身口给侍(亲自侍奉师长)、如教修行(按照师长教导行事)。
   “又《庄严经论》云:当以财利及承事,如教修行依知识。”财利,内外财供。承事,侍奉师长。此处,引《大乘庄严经论》作进一步论证:作为弟子,应当以财物供养师长,并亲自为师长效力,按照师长教诲如法修行,这都是依止善知识应该做的。
   藏传佛教中,有很多承事师长的典范,如仲登巴承事阿底峡尊者,密勒日巴承事玛尔巴,相关内容,在阿底峡尊者和密勒日巴的传记中有详细记载,可以作为这一阶段的学习参考。如果以身口意三业供养师长,就不能依个人感觉,而应按师长意愿行事。这样的话,凡夫心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是改变串习的捷径。事实上,一个具德上师的意愿正是法的体现。
  ① 内外财供
   其中初者,如《五十颂》云:“又复于师所,乐行于喜舍,不吝于己身,何况于财物。”又云:“若于灌顶师,三时伸礼奉,则为已供养,十方诸如来。”
  藏传佛教很重视求法时的供养,这种供养不仅体现了对法的重视,还包含着重要的修行原理。因为财物是凡夫所贪著的,若能舍弃财物而供养上师,就说明在我们心中,佛法比财物更为重要。否则,怎么愿意舍财求法?所以当我们对善知识行供养时,本身就是舍弃自我、去除贪著的修行。大乘经教中那些菩萨们,为求法可以舍弃一切,甚至自己的头目手足。《普贤行愿品》就有这样一段震撼人心的经文:“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诸佛菩萨就是这样为法忘躯,才能圆成佛果。如果我们真正意识到法的重要,现实中的一切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拥有再多的钱财,再高的地位,再好的家庭,对生命只有暂时意义。唯有法,才能尽未来际地改善生命品质。如果我们对财物还有悭贪不舍之心,就说明我们不曾意识到法的重要。
   “其中初者,如《五十颂》云:又复于师所,乐行于喜舍,不吝于己身,何况于财物。”初,指内外财供,即事师的第一点。《事师法五十颂》告诉我们:弟子在师长身边,应以欢喜心修习供养,对自己的身体都能毫不吝惜地奉献给师长,何况身外的财物?
   “又云:若于灌顶师,三时伸礼奉,则为已供养,十方诸如来。”灌顶,为密宗传法仪式。灌顶师,即为弟子传法并指导修行的上师。三时,为时间单位,古印度将昼夜各分三时,昼三时,分别是早晨六至十点的初时,十至十四点的中时,十四至十八点的后时。夜三时,分别是十八至二十二点的初时,二十二至凌晨二点的中时,凌晨二至六点的后时。因此,佛经中常出现“昼夜六时”一词,如《佛说阿弥陀经》的“昼夜六时雨天蔓陀罗华”等。此处,再引《事师法五十颂》说明内外财供的重要:对于传法上师,不论白天黑夜都应礼拜、供养。供养上师,就是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因为上师所传之法和佛菩萨所传是一脉相承、无二无别的。
  ② 身口给侍
   其次,身口给侍。谓洗擦、涂香(按摩)、侍疾、称扬功德等,名身口给侍。
  除了内外财供,我们还要亲自侍奉师长,以此表达敬意。
   “其次,身口给侍。谓洗擦、涂香、侍疾、称扬功德等,名身口给侍。”事师的第二点是身口给侍,也就是亲自服侍师长的生活起居,主要体现在行为和语言两方面。行为方面,包括擦洗、按摩、护理等,以实际行动亲近上师;语言方面,通过忆念上师的功德,称扬赞叹,起到见贤思齐的效果。
   戒律中,也对身口给侍有明文规定。戒律规定,沙弥必须依止和尚或阿阇黎修学,不可独立生活,即使受比丘戒之后,也需要“五年学戒,不离依止”。一方面,学习和尚的行仪;一方面,在和尚监督下调整串习,摆脱世俗习气,造就如法僧格。作为在家居士,虽不能长期依止师长左右,也应按照这一事师原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③ 依教奉行
   第三,如所教授,不违修行是(乃最殊胜供)。三门之中,此为主干。
   《本生经》云:“报恩供养者,谓如教修行。”
  佛教认为:“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法供养,即依法修学,如说而行。为什么说这是最重要的供养呢?因为内外财供及身口给侍主要是为了端正学法态度,而这种态度是为依教奉行服务的。如果将前两点当做目的,却不认真按照师长教诲修行,以为供养和侍奉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那就本末倒置了。
   “第三,如所教授,不违修行是。三门之中,此为主干。”三门,内外财供、身口给侍和依教奉行。加行依止法的第三点为如教修行,即不违背师长教诲,这也是最殊胜的供养。在加行依止法的三个修学项目中,这是最主要的。
   “《本生经》云:报恩供养者,谓如教修行。”《本生经》说,报答师长恩德的最佳供养,是依法修行。因为诸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令众生悟入佛的知见,成就菩提,走向解脱。所以,如法修学便是对佛陀最好的回报。
   这一部分,宗大师为我们介绍了怎样依止师长的方法。其中,意乐依止主要在观念上进行调整,加行依止则是在行为上进行修正。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和善知识建立如法的依止关系,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感得生生不离善知识的果报。
   现代教育已不再提倡师道尊严,佛教界同样缺乏这一氛围。其结果是什么呢?因为对师长不恭敬,对学法也不能引起相应的重视,如此,佛法自然不会在我们内心产生多少力量。另一种情况,则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依照经论同样能学。这样学下来,只能是自己领会多少就学到多少。自己领会错了,也无人予以纠正,结果一错到底,轻则浪费现有的暇满人身,重则断送法身慧命。须知,善知识所给予的指导,不仅来自他个人的修证功德,更来自历代传承诸师的修学窍诀。如果我们放弃这些而选择自己摸索,无疑是舍近求远,舍明投暗。
四、依止的胜利
   由如法依止善知识故,得近佛位,诸佛悦豫,常遇善知识,不堕恶趣,速断一切烦恼恶业,不背菩萨行,常具正念,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成办现前究竟一切义利。
   复次,敬事善知识者,则先时所积当受恶报之业,能于此世身心少感不安,或梦中稍受微苦,即可转灭令尽。此之善根,较诸供养无量佛陀尤为超胜,胜利之大如是也。
  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本论总结为九点。
   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识,能使我们迅速接近佛果。因为一切修行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完成,故《阿含经》视之为“全梵行”,如法依止,自然进步迅猛,为成佛捷径。
   2.诸佛悦豫:十方诸佛都会欢喜赞叹。这不仅因为亲近善知识是诸佛菩萨的教导,更因为学人能由此止恶修善,解脱生死,这正是佛菩萨对众生最大的期望。
   3.常遇善知识:恭敬、侍奉善知识并如法修行,能和善知识结下殊胜法缘,将使我们在未来生生世世有缘值遇善知识。
   4.不堕恶趣:在善知识指导下修行,可能一生便解脱生死,即使未能成办,因为依法修行,也不至堕落恶道,而能获得继续修行的圆满有暇之身。
   5.速断一切烦恼恶业:依法修行,可迅速断除一切贪嗔烦恼,断除种种不善恶业。
   6.不背菩萨行:众生刚强难调,或好坏不辨,或以怨报德。因此,发菩提心而不退转,需有极大勇气和耐心。这就必须在善知识引导下反复熏陶,不断训练,否则是很容易中途退心的。
   7.常具正念:我们有种种心理因素,其中的大多数都是依无明、烦恼而生起。这些妄念是无始以来的积累,根深蒂固且力量巨大。唯有在善知识引导下,由闻思修建立正念,才能彻底对治妄念,常具正念。
   8.功德资粮渐渐增长:依善知识引导,修习五戒十善、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等,能积集功德法财。很多人自恃利根,无视善知识的作用,但往往修着修着就没了感觉,甚至修到凡夫心的轨道。因为我们对修行所经历的境界还不熟悉,无法判断每一步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时刻离不开善知识的指点。
   9.成办现前究竟一切义利:依止善知识修行,能同时成办现前和究竟的双重利益。《道次第》的修行,正是建立在这两种利益之上。下士道的五戒十善,能为我们带来现生的幸福安乐及来生的人天福报。而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则能使我们开启智慧,成就解脱,最终证得佛果。
   以上,是依止善知识能够得到的九种利益。
   “复次,敬事善知识者,则先时所积当受恶报之业,能于此世身心少感不安,或梦中稍受微苦,即可转灭令尽。”此外,因为对善知识的恭敬侍奉,虽在往昔积集了本应堕落恶道的罪业,也能因这一功德而重罪轻报,或仅是现生身心略有不安,或仅在梦中感受轻微小苦,即可令罪业转灭,尽除无遗。
   “此之善根,较诸供养无量佛陀尤为超胜,胜利之大如是也。”如法依止善知识的功德,甚至比起供养无量诸佛更为殊胜。其利益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原因在于,佛陀虽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但真正与我们携手同行,引领我们一步步依法修行、解脱生死的,正是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
   凡夫都是重视利益的,只有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事才会积极去做。否则,即使勉强做一些,也是被动而难以持久的。佛陀非常懂得凡夫心理,翻开《金刚经》、《华严经》、《般若经》等大乘经典,随处可见校量功德。其目的就是令众生对修行产生兴趣,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一特点在《道次第》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宗大师每介绍一个修行法门时,都会阐述这么做的利益和不这么做的过患,使我们了解这一修法的意义所在。从中,也体现了祖师大德们的良苦用心。
五、不依止的过患
   若不如法依师,此世易为病扰,或为魔侵,后世堕于恶趣,感受无量苦恼。
   《五十颂》云:“勿令阿阇黎,少分生烦恼。无智相违背,定入阿鼻狱。受种种极苦,说之深可怖。由谤阿阇黎,于中常止住。”
   昔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云:“但闻四句偈,若不奉为师,百世生犬中,复当生贱族。”(此偈勇译误为经说,当更正。)
   复次,诸未生之功德不生,诸已生者失坏。常与不善知识及恶友为侣,亦令功德损灭,过失增长,生出多种不可爱乐之事。故于一切能感苦果之因,悉应断之。
  在阐明依止善知识的殊胜利益后,宗大师进一步为我们解说了不依止的过患,论中主要归纳为三点。此处所说的不依止,主要是指不如法依止。
   1.此世易为病扰:失去善知识的护佑,很难有健康如法的生活,现生容易被身心两方面的疾病缠绕。
   2.或为魔侵:同时还容易被众魔侵扰。佛教所说的魔,包括烦恼魔、五蕴魔、生死魔、天魔四种。烦恼魔,是我们内在的无始无明及贪嗔痴三毒。五蕴魔,是色受想行识带来的障碍。生死魔,即生死带来的痛苦,佛法认为,死亡是我们最大的疾病,随时会结束现有的暇满人身。天魔,即魔王波旬,是他化自在天天主,众生在解脱生死前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当人们修行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便会前来干扰,惟恐人们修行有成,脱离他的势力范围。
   3.后世堕于恶趣,感受无量苦恼:若不依止善知识如法修行,很容易造作恶业,使来生堕落恶道,感受无量无边的苦恼。具体内容,在思惟恶道苦的章节将详细阐述。
   “《五十颂》云:勿令阿阇黎,少分生烦恼。无智相违背,定入阿鼻狱。受种种极苦,说之深可怖。由谤阿阇黎,于中常止住。”阿鼻狱,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受苦没有间断,是造极重罪业者堕落之地。《事师法五十颂》说:切勿使上师生起丝毫烦恼,作为弟子,如因缺乏智慧而和师长意愿相违背,自行其事,必将堕落阿鼻地狱。其中所遭受的深重苦难,说起来实在可怕之极,令人恐怖。如果造作诽谤师长的罪业,将常处地狱受苦而难有出离希望。
   “昔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云:但闻四句偈,若不奉为师,百世生犬中,复当生贱族。”过去,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曾经说过:只要从他人那里听闻四句偈颂,就应该尊奉为师。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将百世堕落狗身,即使转生为人,也是出生卑贱,为人轻视。古人说的“一字之师”也是同样道理,只要受教于人,即使仅仅是一个字,也应视为师长。虽然师长对我们的教授程度有多少和深浅的不同,但同样要以恭敬心待之。
   “复次,诸未生之功德不生,诸已生者失坏。常与不善知识及恶友为侣,亦令功德损灭,过失增长,生出多种不可爱乐之事。”诸已生者,指曾经如法依止的功德。如果不如法依止善知识,尚未生长的功德便无法生长,已经生长的功德也会因缺乏引导而在内心逐渐边缘化,最终被烦恼遮蔽。此外,当我们远离善知识之后,就很容易与恶友和恶知识相应,这同样会令功德损减,烦恼过失增长,引发种种令人不快的结果。
   “故于一切能感苦果之因,悉应断之。”所以,对于这些招感苦果的因缘,应该全部断除。如法依止善知识,才是远离苦因的关键所在。
   以上,说明了不如法依止的种种过患。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主要针对已经确定师徒关系的情况。如果双方并没有相互认可,没有依止关系,那么,偶然从其听闻四句偈而不奉为师长,不会有特别严重的过失。如果将这些过患扩大化,可能会使某些初学者对闻法产生畏惧,这是需要注意的。
六、总明其义
   须知,共所称许之喇嘛瑜伽教授者,即如上说。若仅少次缘念,殊嫌不足。必行者心生决定,于具德引导不错之善知识,应长时依止。
   如伽喀巴(噶当格西)云:“于依师时,恐有所失而折本。”盖不知依止法,将无利而有亏损,此依师法(故如法依师)比较余法尤为重要,以其为究竟利乐之根本故。我辈烦恼粗重,又不知事师法,或知而不行,多生众罪,此须努力忏改防护。诚能如是,不久当如常啼菩萨及求善知识无厌足之善财矣。
  在此,宗大师又对整个依止法的内容作了一番总结。
   “须知,共所称许之喇嘛瑜伽教授者,即如上说。”称许,表示赞同。喇嘛,为上师。瑜伽,为相应之意。我们要知道,藏传佛教各教派共同推崇的上师相应法,也和以上所说的一样。上师相应法,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门,教导弟子们如法依止上师,包括身口意三业的依止。
   “若仅少次缘念,殊嫌不足。必行者心生决定,于具德引导不错之善知识,应长时依止。”如果只是偶尔忆念或观想上师功德,显然是不够的。修学者应当明确认识到,对于具足德行、能够给予我们正确引导的善知识,应当不间断地长期依止。亲近善知识的方式有二,一是终身依止,不离左右;一是四处参访,广学多闻,如善财童子。但对善财童子示现的修学方式,我们也不可盲目照搬。尤其是对于初学者,如果今天读此经,明天读彼论;今天依止这位,明天依止那位;今天修学这一法门,明天又学另一法门,还美其名曰“广学多闻”,结果往往是在给自己制造混乱。因此,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有时候,一位师长和一个法门就足以令我们终身受用。还要注意的是,不论一门深入还是广学多闻,都应具备一定的基础。如果智慧和根机不够,且无主次之分,必然学得泛而不精。阿底峡尊者的大弟子仲登巴,自从见到尊者后,便终身依止,精勤侍奉,始终未曾离开,最后成为尊者的重要传人。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亲近善知识”和“广学多闻”之间的关系。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尤其在当今教界,真正的善知识难值难遇。很多人跑来跑去,修学未必有多少长进,反而跑得浮躁不安,甚至跑出一身烦恼习气。所以说,“于具德引导不错之善知识,应长时依止”,对今天的我们有极强的针对性。
   “如伽喀巴云:于依师时,恐有所失而折本。”噶当,即弘传阿底峡尊者修学思想的噶当派。格西,为具备一定佛学素养的善知识。这一段是格西伽喀巴对事师的精辟开示:在依止善知识时,如果不能如法依止,不仅无法在其引导下修行有成,反而会造下不少罪业。
   “盖不知依止法,将无利而有亏损,此依师法比较余法尤为重要,以其为究竟利乐之根本故。”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不知如何依止,所以非但得不到利益,反而有所亏损。由此可见,如法依止善知识比修学其他法门更为重要,因为那是获得佛法究竟利乐的根本。如果根本不曾建立,也就谈不上其他了。
   “我辈烦恼粗重,又不知事师法,或知而不行,多生众罪,此须努力忏改防护。诚能如是,不久当如常啼菩萨及求善知识无厌足之善财矣。”常啼菩萨出自《般若经》,他四处参访并亲近弘扬《般若经》的菩萨,为求法历尽艰辛,后发心供养菩萨,因无钱而卖自身血肉作为供养。善财童子则出自《华严经》,为寻访善知识四处游历,即著名的“五十三参”。他们都是如法依止善知识的典范。我们这些劣根凡夫,自身烦恼粗重,又不知依止善知识的善巧方法,或是虽然知道却不认真行持,这样就会引发诸多罪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努力忏悔,并从身口意三业进行防护。若能如法依止善知识,不久就会像常啼菩萨和善财童子那样修学有成。
   以上指出的三个问题,如烦恼粗重、不知事师法、知而不行,也是今天的人经常违犯的。在佛学院中,学生往往喜欢评论这个法师如何,那位老师如何,拿着放大镜寻找他人短处,这种串习正反映了我们内心的污浊。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和什么相应。污浊的心,自然会去寻找污浊,就像苍蝇追腥逐臭那样。此外,舍不得放弃自身不良习气,舍不得让自尊心受到半点影响,也是凡夫的一大特征。我们现在听了意乐依止、加行依止,究竟能做到几分?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那只是法师说说而已,或者觉得那是说给别人听的,或者会觉得不那么做也一样修得好——这就是“知而不行”。如何战胜这些不良习气?必须切实观修善知识的功德。这并不是善知识需要我们赞叹,而是我们需要通过这种观修来引发内心的良好潜质,使心和佛法相应,和修行相应。
   在《道次第》中,宗大师将依止法定位为入道根本,其作用有如树根,根部健壮,整棵树才会枝繁叶茂。如法依止的过程,就是逐步与善知识相应的过程。一方面,是通过具体行持来完成;一方面,是通过不断观想来完善。只有时时亲近师长,不断缘念师长功德,才能令师长在学人心目中建立崇高且无可替代的地位。也只有这样,师长传授的教法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才能具有教化的力量,才能使我们在解脱道和菩提道上稳步前进。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5-3 17:21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6-19 20:08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7-30 19:47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