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十七卷(二次宣讲)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5-4-7 18:32
標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十七卷(二次宣讲)
摘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十七卷(二次宣讲) B2-5-17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面,倒数第二行,看这一段最后的一小节:
“往生同居,便是横生上三土。证位不退,亦即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是为本经之趣”。
这个一小节的文是总结本经的归趣,既是总结,那就很要紧了。往生同居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成就,那么也是每一个众生,不仅仅是我们人道,乃至于恶道众生都包括在内,只要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生同居净土可以说是人人有份。它的殊胜,是虽生同居,上三土同样得生,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横生上三土’,是一生一切生,它不是竖生,竖是要往上提升的,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这个四土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位不退,亦即圆证三不退,我们特别注意这个圆字,我们晓得,证三不退,最低限度是圆教初住菩萨,是刚刚证得三不退,没有圆满,这个圆证是谁呢?如果要讲到不折不扣的圆呢?是等觉菩萨,才算是圆证三不退,如果把这个标准放宽一点,也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我们在经文里面,李老师旁边的小注,是七地以上,这是阿鞞跋致。由此可知,这个法门的功德、利益,确确实实不是其它法门能够相比的,无论是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那一个法门是在一生当中,可以能够证到七地菩萨?这是实在讲呢?没有听说过啊!所以是千真万论之所无,没有听说过啊!惟独这个法门,一生当中可以证得七地以上。
‘念念普利群生’,这个念是念佛,声声佛号,不但我们自利,而且佛号,我们凡夫是不能感触到,实际上这个佛号声声周遍法界。我们凡夫自己不晓得啊!实际上情况是声声周遍法界。如果我们不周遍法界,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怎么会听见呢?我们念的音声周遍法界,他们的耳根听力也是周遍法界,绝对不是说,只有他周遍法界,而我们不周遍,没有这道理,我们起心动念哪!都是周遍法界。所以这个忆佛念佛就‘普利群生’。
‘心心流入觉海’,前面这一句是利生、利他,后面这一句是自利。‘觉海’就是佛经上讲的娑婆若海,娑婆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如来的大圆镜智,这个觉海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无上正等菩提。换句话说,就是心心都是趋向如来究竟的果地,这是本经之趣。我们在这一章里面,看到本经的宗趣。‘宗’是宗旨,是修行的方法,很简单、很容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宗’,‘趣’,实在讲,就是果报啊!我们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得到什么好处呢?圆生四土,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这是修学这个法门的好处。这个好处,这个利益,确确实实除了这个法门之外,那个法门都得不到,佛法以内找不到,那佛法以外就更不用说了。由此可知,这个法门有无比的殊胜,世出世法第一殊胜,这是我们应当要珍惜的。宗趣讲完了,下面接着要讲:
“方便力用”。
先解释这个标题。什么叫‘方便’?什么叫‘力用’?
“度生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所结,大智所显,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继体性宗趣后,而论本经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
这个‘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力’是能力,‘用’是作用,这是简单的解释。佛度众生,一定要有方便,要有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呢?还得要很容易学,人人都能学,这才叫最方便。一些聪明的人能学,稍微愚钝一点的人就不能学,这个方便不能算是究竟方便,还有人不方便嘛!有些法门菩萨可以学,阿罗汉不能学,阿罗汉都不能学,那我们人天更没指望了。像华严就是菩萨所学的,二乘以下都没份。所以它对菩萨来讲,是方便,对我们来讲是不方便,这也就是说方便不圆满。一切法门统统是如来的方便,如来只有一个心愿,希望众生快快成佛,希望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诸佛如来的心愿。那么,要用什么方法能够使一切众生都觉悟?使一切众生都能很快离苦得乐?这就是‘大愿之所结’,‘大智之所显’,‘万德之所庄严’。说了这么多的话,实在讲呢?那一种方便能够与这四句相应呢?那只有本经了,除了这部经,一切经论、一切法门,都不能够圆满,虽然是诸佛如来大愿、大智、万德、果觉,那是部份,不是全体。惟独此经是究竟的全体,这是非常希有的。所以藉着前面的体性、宗趣之后,要介绍本经方便。它这个方便后面特别加上‘胜妙’,‘胜’是殊胜,微妙的大力大用。我们看底下这一段:
“诸佛出世有三种利益”。
佛,为什么要出现在世间?佛门常说,好事不如无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到这世间来呢?而是不能不来。是不是他有意思来呢?他没有这个意思,而是众生有感,佛自自然然就有应。什么样感呢?众生知道苦,希望离苦得乐,他有这种觉知,这就是觉悟了,觉悟之后,世间种种的学术,现在所讲的科学、哲学、宗教,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惟有佛法。谁知道佛法呢?只有佛才知道佛法。所以佛法呢?佛这个字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觉’,大家想觉,佛知道觉悟的方法,佛法就是觉悟的方法,也就是离苦得乐的方法,这个方法惟独佛知道啊!所以佛这才出现于世,他这一出现于世,给我们带来许多许多的利益,这个利益是说不尽的啊!此地把它归纳为三点:
第一个是:“说经”。
这是佛出现在世间利益最大的,佛给我们讲经说法。所以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现在北印度,一生当中从没有一天间断,天天给我们讲经,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一会就是有一个主题,好像一个大的单元。我们今天讲无量寿经,这是一会。所以法布施的利益太大了,这是第一个说的:
“说经,法施利益,令众生破迷开悟,早证无上菩提”。
那么,说法呢?实在是很难,尤其是为一切众生说法。众生,无始劫以来迷惑颠倒、妄想、执着,这个习气太重了,说法,真的要善巧,要方便。没有善巧方便,往往听众把佛的意思听错了,错会了意,错会了意,不但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反而受害了,可见得说法确实不容易,不但佛法弘传要特别注意这件事情,就是过去儒家的教学,也非常重视,惟恐误人子弟,惟恐曲解经义。所以他说法的目的,是破除我们的迷惑,迷惑破除就自然开悟了。所以那个‘悟’,不是从外面来的,悟是自己本有的,好像一面镜子,这个静子肮脏了,把它擦一擦,把这个脏的东西擦掉,镜子就放光明了,镜子光明不是擦出来的,是它本来就有光明,而是把光明上面的障碍去掉而已。由此可知,悟是本有,迷是本无,本来不迷,现在迷了,那我们要问了,本来不迷,为什么现在会迷呢?我们这个迷,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几时迷的?佛帮助我们破迷开悟之后,悟了之后,什么时候会再迷呢?这都是问题啊!说实在话,这些疑问就是众生之迷本,为什么迷的?就是这样迷的。迷本来没有嘛!你还把它当作真的,还要研究它,它什么原因?几时开始的?这种叫迷上加迷。所以佛是个好老师,碰到这样的学生,也是很头痛,也很麻烦,怎样能把它搞清楚?叫众生不迷,什么叫不迷呢?没有疑问,就不迷了,是不是?愈跟你讲,疑问愈多,那就愈讲迷愈深。
所以从这个地方,诸位就能体会到,真正好老师,讲了东西之后,学生不怀疑,他能够理解,他没有疑问,这破迷啊!解开之后,学生在这里又发生了很多问题,再跟他解释,解释之后又来了一堆问题,这个老师不是高明的老师,在这个地方,诸位要是很冷静地去体会,你就会了解佛家的教学方法的巧妙。那个善巧,说老实话,每一种都有,最显著的是禅宗,禅宗老师出题目,叫你去参,你参究的时候,有疑问了,举手要问老师了,老师回答不回答呢?不回答,把你拖过来,打你三十板,打了也不说,当然,打了你,你不服气,你又问,老师,你为什么要打我?好!再打三十板,你没问题,没有问题,也打三十板,有问题,是邪念啊!没问题,是无明啊!邪念要把它打掉,无明也要把它打掉,他一句话不说的。所以禅宗教学,香板供养,天天就打,一直打到你妄念都没有了,就开悟啦!这个法子,说老实话,这个要对根性很利的人,才会把他打醒,如果根性不利的人,把他打死了,他也不会醒。所以你看禅宗传法,一生当中有几个人开悟了的?有绝多数打一辈子也不开悟,愈打愈糊涂,它那个方法是特殊。那么教下呢?不用这个方法,教下多半用读经、持咒、念佛,用这些方法,一定要念到自己妄想、无明统统都念掉了。无明比较难,先把妄想、杂念念掉,你就得念佛三昧啊!念佛三昧就是禅定,先得定,得到定之后,继续不断再用功,念到智慧现前,豁然大悟,那就是把无明也念掉了,这个净宗方法之妙。所以称为殊胜,一切诸佛都赞叹,它是任何根性都适合,不像禅宗,禅宗不开悟,就没用处。因为纵然得禅定,可以生到四禅天,四空天,还是免不了轮回,来生果报好一点而已,所谓是人天福报,出不了三界,不能了生死,这是我们要知道的。那么,净宗的殊胜呢?纵然没有见性,甚至于禅定都没有得到,它能带业往生,横出三界,这个是别宗里面没有的,它能横出,不像其他宗,其他宗是竖出啊!竖出一定是它的境界,先在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样超越的。那么,这个欲界天是要积德修善,是善业的果报;四禅、四定,那是甚深的禅定,这样功夫才能超越啊!念佛人不需要,就凭这一句佛号就行了。但是这个佛号要会念,会念的人成就了,不会念的人还是不行,什么叫会念呢?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叫会念;怀疑、夹杂、间断叫不会念,不会念的,也变成人天福报了,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一切法门里头,这个法门比其他法门确实方便多了,这是佛说经的目的。
第二个利益是:
“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相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皆能灭罪消罪,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
这是说佛在世的时候,佛的相好,佛的身相光明,无量相好,佛是世间第一美男子,连阿难看到都喜欢,你看楞严经上,阿难为什么出家?就是看到佛的相太好了,他心里想:这个相决定不是父母所生的,一定是他修来的,我也想跟他一样,一样相好,所以出家跟佛去学去。相好是果报。所以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么诸位可以看看,江味农居士注的金刚经讲义,他那个里面写得很清楚,每一个相都有因,像广长舌相,佛说的,三世不妄语,你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尖,佛在因地当中,生生世世不妄语,所以佛的舌头伸出来,可以把脸盖起来,广长舌相啊!一个相都有因的啊!有因有果,你要不修因,那来的果报呢?所以经上常说:菩萨成等正觉了,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福,修什么福呢?就是修相好。那也许我们要问了,我为什么要长得那么好?这个相好,可以引诱人啊!引诱人来学佛,跟他学。如果佛的相长得很丑陋,他再有学问,再有好东西,人家一看到那个相,我不欢喜他,我不愿意接近他。所以佛的相好是接引众生的手段,他定要修的,而且佛一定出现在皇宫,身份一定是王子出家。为什么不生在普通百姓家呢?普通百姓家不行,因为世间人所求的,功名富贵,求这个啊!他一示现的,你们要求的,我统统都有;所谓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啊!人间富贵到了极处了。你们所求的富贵,我统统都有,有了怎么样?我都丢掉,让人家觉得,唉呀!这富贵大概还不怎么样。佛法超越了富贵,这些都是度众生的方便。所以佛决定不能生在一个贫穷人之家,道理就在此地。所以历代祖师大德,有许多都是贵族出生的,像安士高;我们常常读他所译的经本,安士高就是安息国王,他是安息的王太子,父亲死了以后,他继承王位,做了半年国王,他不做了,出家修道去了,王位舍弃掉了。那个时候的安息,就是现在的伊朗,在唐朝时候称为波斯,现在称为伊朗,国王的身份出家。那么这个是相好光明,非常重要。爱美之心,不单是我们这个世间,尽虚空,遍法界,十方诸佛刹土,所有一切众生没有说不爱美的。所以佛就用美来作为接引的方便,我们塑造的佛像,塑造的菩萨像,都非常之美,使你看不厌哪!看不厌,把菩萨这个印象印入我们自己阿赖耶识里,这个就是成佛、成菩萨的种子。所以四种念佛啊!有观像念佛,那个像造型造得不美的话,我们都不想看他,也不想供养他,所以这个像的造型一定要完美,完美就是找不到缺陷,没有缺陷的美。
‘若有众生,称念观察’。念佛,观察是看佛像,看佛的相好。‘皆能灭罪消业’。这一句诸位能不能体会?我们看佛像,怎么会灭罪?看佛像真的灭罪,我们不念佛,不看佛,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就造罪业,看佛的像,会起恭敬心,这个恭敬心是性德,对佛生起敬爱之心,这个是灭罪增福。看到佛像,想到他也是凡夫修成的,我们今天也是凡夫,他能成佛、成菩萨,我们为什么不成佛?不成菩萨?见贤思齐,看到他,我要跟他一样啊!这个灭罪消业的功德就更大了,为什么呢?成佛、成菩萨的这个念头起来了,这就是大菩提心。所以我们供养佛,实在讲,最主要的意义就在此地,他是一个标本,他是一个样子,我们要依照这个样子来塑造自己,这是真真实实的灭罪消业。这个念头起来了,不但永背三途,而且超越六道了。因为六道凡夫没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起来,是成佛、成菩萨啊!十法界里面,是菩萨法界,这是真正超越了。能够常念、常看,你看看,这个世间,世出世间,相好庄严没有比佛更好的,你要想看好相,你为什么不看佛像呢?佛的相是一丝毫欠缺都找不到的。要想塑造自己的像,应当要依照佛的相,那个模样来塑造自己啊!净宗尤其方便,教我们一心念佛就行了,念佛,心就是佛,相随心转啊!念佛人不要多,念上三年,你的相貌就变了。你要找一个三年跟你没见面的人,他一见你,第一句话就说:你的相貌变了!天天跟你在一起的,你教不太觉得了。因为长时期没有见面,一看,你的相貌变了,为什么?心变了嘛!心心念念都是佛心,这个相貌慢慢就变成佛相了,尤其天天看,天天想。那么,你现在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变过来呢?就是你每天想佛的时间太少了,想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了,是不是?所以你变得很慢,不是没有变,小小的变,变得很慢。如果你一天到晚都念佛,都想佛,除佛之外,什么都不想,这个力量强,变得快,也变得好,它真的会变啊!你看,那个看相、算命的都说,相随心转,这真的。所以确确实实灭罪,确确实实超越轮回。‘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这个说法,就是佛法里每一个宗派、每一个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原则,可是特别是以净宗持名念佛为最殊胜,为最快速。所以我常劝同修们,你们家里供养佛像,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佛像来供养他,你天天看他,看不厌,最喜欢的,因为雕塑佛像,绘画佛像的人毕竟是凡夫,他没成佛,所以,同样都是阿弥陀佛,那个造型就不一样。我们当中这一尊是阿弥陀佛,台湾雕的,前面这一尊也是阿弥陀佛,是日本人做的,那么那边供的是阿弥陀佛,大概二百年前做的,三个都是阿弥陀佛,面貌不一样,你喜欢那一尊呢?你喜欢那个像就供那个像。在从前不方便,在家里供像,我出去就看不到了,现在我们把这个像用照相影印,印得很好,大张小张,家里可以供养大张,钱包里、口袋里可以供养小张,随时随地都可以看看,这个作法就是希望诸位同修,时时刻刻想佛、念佛,不要去想别的。想别的都是造六道轮回,那是造业啊!那不是消业,只有我们想佛、念佛是消业,是灭罪,这个一点都不假。
第三个利益:“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
为什么把这个事情作为三种利益之一呢?诸位要晓得,人生于世,恩爱最重无过于父子。所以儿子报父母之恩,当然是最殊胜的第一法门。释迦牟尼佛劝他父亲,八万四千法门,劝他修那一个法门呢?劝他修念佛法门。所以从他劝他父亲念佛,求生净土,当然这个法门在无量法门当中,一定是很殊胜。这也是给我们大众做一个样子,你说这个法门好,好!你为什么不劝你父亲修?他劝他父亲就是修这个法门,他没有劝他父亲参禅,没有劝他父亲学密,他劝他父亲念佛。所以把这个列入三大利益之一,使我们众生见到这个情形会觉悟。下面一段是稍微详细一点介绍。
“佛告父王,一切众生,生死中念佛之心,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
这一段是经文,是佛劝他父亲念佛一段话,这个意思很清楚、很明显,一切众生都免不了生死轮回,如果我们对这个稍稍有一点认识,人就会觉悟了,知道生死轮回是决定不能避免,生死轮回非常恐怖,我们人在这一生,一生苦,算不了什么苦!生生世世苦,这才叫做真苦,这个要认识清楚。要想超越轮回,一定要念佛,何况在观经三福当中,佛告诉我们:‘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念佛之心,在‘生死当中念佛之心,但能系念不止’,这一句是方法。系念,就是跟无量寿经讲得完全相同,跟玄奘大师所翻的弥陀经上说法,也是一致的。系心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牵挂,心里头挂念着。挂念什么呢?只挂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要挂念,这个人才真正有智慧。为什么说,除了阿弥陀佛,其他都不要挂念呢?真能挂念阿弥陀佛,你心里所挂念的,统统都得到了,真的得到。你要把阿弥陀佛忘掉了,无论你挂念什么人?什么事?到最后都落空,一场空。这个真实利益,自己一定要参透,要透彻的明了,一切法里面,唯有佛真实,其余一切法,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是真实的。‘系念不止’,系念,刚才讲了,就是一心念佛,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不怀疑、不间断,不止就是不间断,系念呢?就是不夹杂,这样念佛决定往生。
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有一段话很重要,他说:‘大凡修净土人,最忌讳的是夹杂’。什么叫夹杂?还有很多同修搞不清楚,觉明妙行菩萨只举了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之外,夹杂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他举的几个例子,这是学佛人的通病。他说:什么叫夹杂呢?又是讽经;就是诵经,这个诵经不是指本宗经典,念金刚经、念法华经,不是本宗的经论,他念经,念经是夹杂。又持咒,像我们通常的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六字大明咒,这也是夹杂;又作会,作会就是法会。台湾的法会很多啊!这是举个例子,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这禅是口头禅,在一块讨论口头禅,这也是夹杂,还要说一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这也是夹杂,现在就很流行啊!那么这些呢?是菩萨说出来的几桩事情。除这个之外,诸位要晓得,凡是妨碍清净心的,统统叫夹杂;换句话说,打妄想是夹杂;起分别也是夹杂;执着还是夹杂,换句话说,你不念阿弥陀佛,统统叫夹杂,你心里会起心动念嘛!这都是夹杂。要想做到不夹杂,那只一句佛号接一句佛号,它不中断,断了,一定就夹杂,夹杂一定中断。所以菩萨讲念经,我念一部金刚经,我佛号断掉了,这当中夹杂了一部金刚经在里头,这心怎么能得清净呢?六祖大师说得好哇!这清净心是什么样子呢?‘本来无一物’,那有金刚经呢?没有哇!现在教你一门深入,专修念佛法门,你就老老实实念这一句名号就好了,什么都不要夹杂。净宗虽然是五经,选一部就够了,其他的要不要念呢?其他的不要念了,一经就是一切经,如果有时间,就念无量寿经,念无量寿经的好处在那里呢?无量寿经讲得详细,讲得明了,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好处在这里。
假如我们真正不怀疑了,那就可以选一部短的经,那个经最短呢?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最短,总共只有一四四个字,够不够呢?够了。比心经还要短,心经二六0个字,它只有一四四个字,比这个般若心经还短。经文虽然短,里面包含的意思是一样的,无量寿经所讲的义理圆满,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也是圆满,没有欠缺的。所以念佛要想功夫得力,要想念到功夫成片,什么叫功夫成片呢?不夹杂、不间断就成片了,功夫打成一片,没有杂念了,二六时中,只有一句佛号,心里面所想的就是一个阿弥陀佛,这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哪!给诸位说,决定往生。如果继续努力一段时期,你就得生死自在了,生死自在,换句话说,就不生不死,你就得到了。你说,这样殊胜的利益,我们不取,还要想这个人、想那个事,你说,这何苦来呢?这叫愚痴,这叫迷惑颠倒,要真正觉悟啊!这个法子一生当中可以证到不生不死,是真可以做得到的啊!做不到,那就不必说了,这一生办不到,那不必说了。他一生真正可以办到,为什么不去办?只要在这个世间,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什么都不爱了,我只爱阿弥陀佛,这就成功了,我什么都不要了,我就要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你真正能得到,永远得到啊!这个世间,你说爱,说要,说老实话,昙花一现,得不到啊!这都是假的。所以一定要觉悟,真正明了,这个世间一切法,是梦幻泡影,皆是虚妄啊!要求真实。所以不能夹杂,因为你夹杂,心就不专一了,心不专一,见佛往生就没指望了。那么换句话,我们这一生就空过了。我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真的不容易,这个人身得来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人身真正的意义,真正的价值,得到人身,就利用这个机会永脱轮回,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人生的意义、价值在这里。这几个人知道?所以决定不迷,决定不可以感情用事。你要知道,感情是什么?感情是魔王、是大魔啊!一动感情,完了!这一生又出不了三界了,又还得搞六道轮回了。所以真正觉悟的人,要有决心把这个情魔,一刀两断,这个地方要狠心啊!这才出得了三界,这个狠心,说老实话,这是真正的慈悲,这是真实的智慧,千万不要白白的空过了这一生。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劝我们念阿弥陀佛,劝我们一生当中抱定一个希望,求生净土。那么他又给我们说了一首偈:‘阿弥陀一句,万法之总持’。这两句说明这个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一句阿弥陀佛是万法之总持法门,总持是总纲领,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切万法,念这一句佛号,就一切万法统统都念到了,修这一门,门门都修了,一修一切修啊!这是认识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功德,认识这一句阿弥陀佛在一切法门里面,它的地位、它的份量。下面两句是跟我们讲的方法:‘声与心相应,念兹佛在兹’。声是我们念这一句佛号的音声,声要跟心相应,口里念佛,心里要有佛,否则的话,口里念佛,心里在打妄想,这个没用处的,心里要真正有佛。所以经叫诸位念,念熟透了,念这一句佛号,心里真正有经,佛号是什么?佛号是经的题目,像作一篇文章,这是题目啊!无量寿经也叫做大阿弥陀经啊!所以念这个题,整个文章的内容都在自己脑海里面浮现了,这要相信。声声佛号是我们忆念阿弥陀佛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无量的慈悲,经上所讲的:念兹佛在兹,这就是不间断、不夹杂,就是这个意思。
‘感应不思议,莲开七宝池’。这两句是说念佛的功德利益,现前感应,有不可思议的感应。这个感应是什么?是不是见莲花、见佛相呢?不是的。如果是那个,那就变成见神、见鬼了。我们所说的感应,是你的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分别执着少了,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智慧增长,快快乐乐,这是感应,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了,这是感应哪!不是见神、见鬼啊!不是见到什么佛光?见到神通啊!如果那样搞法就糟了,那就变成妖魔鬼怪了,这事诸位千万不要发生误会,最殊胜的感应,你从此以后,什么病痛都没有了,百病不生啊!心清净、身清净,百病不生,不但不生,而且不死,这是现在得到的感应不思议。那个西方极乐世界,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不生病啊!死的时候也不生病,想坐着走也行,想站着走也行。
古德有一个人,名字我忘掉了,我知道有这回事情,他临终往生的时候,他问大众,人临终走的时候,坐着走的,你们知不知道?知道,也有人见过,也有人听说过的,站着走的呢?站着走的也有,他就竖一个跟头脚朝上,手朝下栽着,他说这样走的,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没听说过、他就走了,游戏人间嘛!你看多自在!那有没有生死?那没有生死啊!这就是感应不思议。人人做得到,我们为什么不肯干?这个不肯干,就是不肯把妄念放下,是不是?那么你这个感应就得不到了,感应就是利益,这种殊胜的利益,得不到了,你要想真正得到这个的好处,那势必要万缘放下,要真正放下。
‘莲开七宝池’是将来的利益,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利益。所以前面一句‘感应不思议’是现前的利益,末后这一句是将来的利益;莲池化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成佛。所以诸位要记住,世出世间无比的殊胜利益就在你眼前,看你要不要?但是不可能说,这个我也要,世间的五欲六尘我也要,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说成佛也能做得到,这个世间五欲六尘可以不必放下,也一样的贪爱,那是魔说的,不是佛说的,佛没有这个说法。诸位要晓得,世间光阴很短暂啊!短短的几十年,你要是能够把它放下了,将来以后就快乐无穷,永恒的快乐,你真正得到啊!眼前这一段贪爱你要是不肯舍掉,好了!这一生那种贪爱就是造罪,就是造业。业果现前,将来到那里受报呢?三恶道去受报,不是莲开七宝池啊!所以这些事实摆在面前,利害得失我们要把它看清楚,你看清楚,你认识清楚了,你这个念头就不会错了,真实的利益你才能够得到。所以佛劝父亲念佛。我们继续看底下这段文:
“此乃世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
释迦牟尼佛劝他父亲修行,他的父亲净饭王,现在在那里?在西方极乐世界啊!他们ㄧ家自己都是修净土,都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是这样的,你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阿难尊者,大家晓得,禅宗二祖,禅宗是释迦牟尼佛传给迦叶尊者,迦叶传给阿难,阿难是禅宗二祖。大迦叶在那里?我们不晓得,可是阿难在那里呢?诸位晓得,在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呢?无量寿经讲了,他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相好光明,他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晓得,禅宗二祖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可见种种行门,非不殊胜,但非凡众之所能修”。
这是古大德说的谦敬之人,谦虚恭敬但是也是实在话。种种法门,就是八万四千门,无量法门,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所以从法门上来说,并不是说他不殊胜,问题在那里呢?并不是凡夫每个人都能修的,这是真话。
“唯有系心念佛法门”。
这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最是应机”。
这就显出:这个法门为什么说在一切平等法门里面,挑选出来?就是因为它方便,人人能修,个个会念,而且是一生稳稳当当,一定成功,它好处在这里,所以这最是应机。
“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
这在一切法门里面,确实第一方便,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转恶成善也到了极处了,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什么法最善呢?成佛最善。一切诸佛刹土,就是诸佛世界,那个世界最善呢?阿弥陀佛净土最善。你生到净土,这就是转恶成善。娑婆世界恶,西方极乐世界善哪!一往生,转恶成善;凡夫恶,佛菩萨善哪!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佛,成菩萨了,这个转得最快,也转得稳当,转得彻底,转得究竟。
下面给我们讲,这个念佛有四种,实在讲,念佛的方法很多,这是把它归纳为四大类,有四种念佛,第一种是:
“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第一个是‘持名’。‘持名’,‘持’是保持,名就是称念这一句名号。持称念名号,相续不断这叫持名。阿弥陀佛经跟无量寿经都是主张持名念佛。善导大师说—善导是唐朝时候人,历史上记载他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所以善导大师的话,等于是阿弥陀佛自己跟我们宣说的。日本古代净宗之盛,超过中国,原因就是日本在唐朝那个时候,出家人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佛法,很多都是善导大师的学生。所以他们回国之后,提倡净土,一直到今天,日本人对善导大师还是很尊敬。我们到日本去参访的时候,许多寺庙里面都是供奉善导大师的像,有不少寺庙的名字,就用善导大师的名号,叫‘善导寺’。我们台北善导寺,日本人盖的,你们看到善导寺,一定是修净土宗的。因为善导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初祖是慧远,二祖就是善导。那么,他告诉我们:‘唯有径路修行’,径路就是近路,聪明人都晓得走近路,最近的一条道路。我们凡夫想成佛,最近的一条道路是什么?他老人家讲,但念阿弥陀佛是最近的一条,这个道理,前面都跟诸位讲过,为什么念佛会成佛?现在不再重覆讲了,但是将来到经文里面,还要细说。‘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这是总结,因为它方便,一句佛号确确实实,我们可以在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可以做到不间断,口里面不念佛,心里面念佛,确确实实它是无障碍的法门,不妨碍工作,也不妨碍别人,别人不喜欢念佛,我们心里头默念,不要引起烦恼,我们的功夫可以继续不断,不影响别人。所以真的,它方便、直捷;直捷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法门不是修因证果,它是直捷从果上起修,阿弥陀佛就是果觉。所以这个是比其他法门成就快速的主要原因。那么,念佛最重要的,诸位要记住,这四种念佛都是一样的,就是念到心清净,这个法门叫净土法门,心净则土净,一定要念到心清净才行,心清净是功夫,心清净是智慧,心清净是福德。你看,我们人人要求的:我要求智慧,我要求福报,智慧、福报在那里?在清净心里。
在座诸位同修,你们长期在这里听经,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感触。我自己有感触,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这一部无量寿经,可以说天天不一样,不但是给新加坡讲的不一样,跟我们讲堂上一次讲的不一样,从开经以来;这一次开经以来,每一次讲的都不一样。你们有一些学讲经的人,要从这个地方去学。经在那里呢?不在文字,你在文字里头去学,那你讲的遍遍都是一样,不可能会讲出两样出来。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我告诉诸位,这个心地清净不一样,一天比一天清净,换句话说,什么妄想、分别、执着,一天比一天放得多,道理在此地。你心愈清净,你看这东西里面的意思愈看愈多,愈看愈深,愈看愈广,一句两句都说不尽,我在赶时间,我在想,这次出国之前把这个讲完,看看!这是没有办法的,后面有这么多。所以我告诉诸位,这是说不尽的,趣味无穷啊!可是本子一关起来,什么也没有了,是不是?本子要一翻开的时候,义趣无穷,合起来的时候,一念不生,什么也没有。所以弘扬净宗,秘诀在那里?就是修自己的清净心,这是秘诀。所以叫大家念经,念经无非是把妄念念掉,把烦恼念掉,把一切分别、执着念掉,恢复到自性清净,清净心里面自然就生智慧,智慧现前,这个读经,或者是讲经,讲的就不是别人的经了,是自己心性智慧流露出来,跟释迦牟尼佛相应、相契合的经,这个不一样啊!我们再翻过来,看第二条:
“观像念佛。以供养圣像,注目观视,然像去还无,因成间断”
所以这念佛的方法不如持名,持名可以不间断,这个是像在心里有佛,像不在的时候,就断掉了。所以现在方便我们把像照下来,影印装在口袋里,时时希望你这个像不要中断,目的在此地啊!希望大家观像不要中断了,但是从前没有这个方便,印刷术也不发达,纵然这个相绘画起来,是黑白的。所以很不容易,这个观像念佛,是要有福气的人,他不需要工作,家里建个佛堂,四面都供养佛,走到那里都看到佛像,一切生活都有人照顾。所以很大的福报啊!想想,我们有这个福报没有呢?如果没有人供养,没有这么大的福报,这个方法还是修不成啊!所以念佛堂四面都要供养阿弥陀佛的像,我们绕念的时候,无论你眼睛看到那里?统统都看到了,这个才是真正如法。因为念佛总尽可能的,这四个念佛统统能够合在一起都相应。我们以持名为主,这一句名号里面,四种念佛都相应了,这是最好。因此佛像供养一尊,你喜欢那一尊?就供养那一尊。常常去看他,一听到阿弥陀佛,就想到这个相,将来我们自己往生的时候,来接引我们的阿弥陀佛,就是这个相,不会弄错的,为什么呢?天天看你,天天想你,想的这些相,这一次真的见到了真的来了呢!阿弥陀佛没有相,随众生心,他变的相。所以你想他是什么相,他就变的什么相,假如供养的相太多了,到临终的那一刹那,唉呀!那个像好?这一耽误就糟了,阿弥陀佛就不来了。因为你起了个妄念,那就不好了。所以平常供养,只供养一尊相,一生不要改变,走到什么地方?都带着,这个很重要。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