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略談中觀的學派-演培法師
[打印本頁]
作者:
至欽
時間:
2015-2-24 09:03
標題:
略談中觀的學派-演培法師
印度佛教發展到大乘佛法流行的時代,使得佛教發生空前未有的巨變,當首推龍樹大士、因聖龍樹弘揚法性空寂的深義,確有與眾不同的特點,加以其所建立的思想理論,初非一宗一派的學者所依,而為佛教學者所共遵的,這從古德所說龍樹為八宗共祖,可得證明。所以我人今日研究空的思想理論,或欲得到諸法空性的正見,不得不以龍樹中論為根本所依的論典。
聖龍樹的思想理論,為一般學者所重,其研究中觀的學者,當然也就很多。
可是中論驍管是一味
?
由於學者見解不同,對龍樹學的研究》不免產生了派別,這從中論的注釋,舊傳有七十餘家,可以想見學者們的思想紛歧。
不過有一點,在學者間還是共的,就是勝義諦中一切法空的中心思想,其所不同甚至發生諍論的,是其他方面的觀點出入。如所知的中國三論、天臺宗等,都是發揚龍樹學的,但他們的論說,就有很大的差別;而印度的清辨、月稱論師等,對龍樹學的說明,彼此有著不同,亦是盡入皆知的歷史事實。
所以龍樹下的中觀學者,分有很多的否同派別。現依古德所說略為分別如下:
一、就立名言邊,分為兩大派
:
一、
“
許有外境之經部行中觀師
”
,如清辨論師等。
許是承認的意思。即這一派的學者,承認外境是有的。如說粉筆,這是色香味觸和合的外境,而為吾人心識之所認識的物件。
在學派思想中,經部師說有心有境,就是這一思想的具體表現。此派中觀學者,亦說有心有境。大小乘的思想,在此似乎合流,而且從表面看,中觀師好像是隨經部師走的,所以古德為之安立一個名稱,叫做順經部行中觀師。
二、
“
不許外境之瑜伽行中觀師
”
,如靜命、蓮花戒等。
不許,是不承認的意思。即這派學者,不承認心外有實境的存在,而都是心識之所變的。瑜伽是指瑜伽師地論,屬於唯識的一部大論。唯識學者研究瑜伽論,亦可名為瑜伽師。
依於唯識學的思想說,一切諸法都是唯心所現的,唯有內在的心識,沒有外在的境界。
此派中觀學者,亦說境界心現,唯有內心而無外境。
中觀與唯識的思想,在此似乎又大合流,而且從表面看,中觀師好像是隨渝伽師走的,所以古德為之安立一個名稱,叫做順瑜伽行中觀師。
這兩派的成立,最大的原因,是對唯識宗的見解不同:清辨論師的思想,與唯識有所出入,為了破斥唯識,所以于世俗名言中,承認有外在的境界,因而成為順經部行中觀師;靜命論師的思想,與唯識較為接近,所以論唯識時,于世俗名言中,不承認有外境的存在,因而成為順瑜伽行中觀師。
二、
就立勝義邊,亦分兩大派
:
一、
“
現空交融之如幻派
”
,如靜命等。
現是顯現,即所認識的一切法,換句話說,就是有;空是諸法的空寂性。
一般以為空有敵體相反,而實空有彼此相互交融,有是不離於空,空是不離有的,有是空家之有,非離空而有;空是有家之空,非離有而空,真是所謂即有而空,即空而有的空有不二,所以名之現空交融。
心經說的
‘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就是此中所說現空交融的
意義。
如幻,幻是幻化,不真實的意思。存在的一切法,是從緣所生的,緣生諸法,如幻如化,當體即空,沒有它的實自性可得,是為如幻。
二、
“
泯絕戲論之無住派
”
,如月稱等。
泯是泯滅,戲論是世俗諦上的一切名言相。
泯諸名言,絕諸戲論,使之不生,名為無住。
這一派的論說空義,較之上面更為深刻;
意謂不特一切法是不可得,即不可得亦複不可得,若有以為有個不可得在,仍屬名言戲論。
如幻派,是顯即有而空的境界;無住派,是顯畢竟空寂的境界。
這兩派的思想,在中國佛教界,可說亦有。說得最具體的,無過天臺學者。天臺家說見空的有兩類人:一是利根人,不但見空,並見不空的圓空,當知天臺所說的圓空,就是此中所說的現空交融;一是鈍根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的但空,當知天臺所說的但空,就是此中所說的泯絕戲論。依天臺的見解分別,泯滅戲論的但空是偏中,現空交融的圓空是圓中。
依于古德所分中觀的各派,據西藏宗喀巴大師的見解,曾作這樣的評判:名言邊所分許有外境及不許有外境的兩派,就其名稱的安立來說,固沒有什麼不可,至於說為順經部行中觀師及順瑜伽行中觀師,似乎有所不當。
因外境是有,不但清辨是這樣承認的,就是月稱也這樣承認的。
雖同承認有外境,但月稱所承認的外境是無自性,而清辨所承認的外境是有自性,這是絕對不同的。
主有自性有外境的清辨思想,雖同於經部說,而主有外境無自性的月稱思想,卻不向於經部。
這樣,如果說為順經部行中觀師,豈非有包括不盡的過失
?
至不承認外境是有的靜命派,我們只要辨明共有無外境就可,不必更為立名瑜伽行中觀師,因為靜命的思恐,不盡同于瑜伽師的。
勝義邊所分如幻及無住的二派,根本就不是一種恰當的分別,因所悟證的空寂理性只是一個,所謂真理是不二的,沒有什麼現空交融與泯絕戲論的分別,而且靜命不但宣說現空交融,月稱亦非只云泯絕戲論,所以如幻與無住之分,是不足以為據的。
此外,有就中觀分為應成與自續的兩派,確有顯句論所說以資證明。
顯句論,是丹稱論師為釋中觀而造的一部論典。龍樹的中觀論,所破斥的對象,主要是外道與小乘,而其破斥的方法,往往運用應成與自續的兩種方法。
所謂應成破,即不建立自己的理論,直就敵方所有的主張,指出其應成什麼過失。
如外道主張諸法定自生的,我們就可這樣的破斥道:諸法假定都是自生的,既然自己能生,理當生而又生,如是生生不已,應成無窮之過,是為應成派。
所謂自續破,續是立的意思,即對外小的破斥,不唯指出其過失,就算盡了破斥的能事,必須還要建立自己正確的理論,舉事實以說明,取譬喻以證成,然後方可推翻敵者的立說。
龍樹提婆後,佛護論師出,為了廣釋龍樹的密意,對於外小的謬論,唯取應成的破斥法,所以就成應成派。
佛護論師後,清辨論師出,覺得佛護破敵,唯用應成方法,不足以服敵論,乃進一步的取自續的破斥法,所以別成自續派。
再後月稱論師出,采究兩派破敵的方法,覺得佛護的應成說較為合理,清辨的自續說不甚恰當,所以在造顯句論時,就採取了佛護說而反對清辨說,認為清辨根本不懂佛護以應成破之可破除對敵的道理,於是應成、自續兩大派,從此確然成立。入中論在這兩大派中,屬於應成派。
中觀學派既有這麼多的不同,我們究應本於何派以抉擇中觀正見
?
據西藏的學者說:重興西藏佛法而最有權威最有地位的宗喀巴大師,是宗于阿底峽尊者的,阿底峽尊者又是宗於佛護、月稱派的。
入中論既是月稱論師所造,當然以月稱見來抉擇中觀見,最為允當。然而,月稱是怎樣抉擇中觀見的?這自值得吾人采究。
大體說:在建立世俗名言方面,他是許有心外之境的;在引發勝義空性方面,他是宗于應成說的。
關於中觀論釋,舊傅雖有七十余家,藏傳亦有八部之多,但深得龍樹中觀論意的,不得不推月稱的中觀論釋。
月稱的中觀論釋,以佛護的中觀論釋為本,間又採取清辨的善說,而破斥其非理的地方。是以佛護、月稱二師的釋論,對中觀見的說明,最為殊勝。本此抉擇龍樹的中觀見,就可進求諸法的空性。
吾人修學佛法,共最要的一著,在求生死解脫,為求生死的解脫,必修無我的正觀,為修無我的正觀,須辨了義的聖教,為辨了義的聖教,應求善通契經的諸論師;然而于諸論師中,欲求正見契經之深義的,不得不以龍樹中觀正見為指南。
可是為諸契經指南的龍樹中觀見,仍是甚深最甚深,不是一般人所能了達的,所以欲得龍樹中觀的正見,不得不更求于龍樹下的中觀各派,於各派思想中,深得龍樹論意的,自當首推佛護、月稱的一派。
依於月稱的學說,求見龍樹的正義,由見龍樹的正義,就可明白了義的契經,由明瞭義的契經,就能修習無我的正觀,由修無我的正觀,就可獲得生死的解脫,這樣層層的分析,可知生死之不易了,解脫之不易得
!
而於此中最要的,無過正見的抉擇。吾人對於月稱思想,如能真有認識,正見不難獲得,是以月稱在中觀學派中,實有其崇高的地位
!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