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學習心得報告 Books Wiki
[打印本頁]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5-2-14 10:16
標題:
《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學習心得報告 Books Wiki
《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
學習心得報告 Books Wiki
學習心得報告:
我們行菩薩道,為的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有情。而為了要成就無上的佛果,受持菩薩戒是必經的過程,而且,從《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的內容,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菩薩戒和聲聞戒最大的不同,就是菩薩戒特別注重「心地法門」的修持。
因為成佛的次第,必須經過「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十地」這四十個階段,所以,《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上卷的內容,幾乎全部都是在說明菩薩應該要如何的發菩提心、長養菩提心、堅固菩提心。
講到這裡,就讓我聯想到,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捨身餵虎」的菩薩行。菩薩在捨身餵虎之前,他說:「我今捨身,救苦惱眾生命,願所有功德,速成菩提,得常樂我淨無為法身,未度的得度,未解的得解,未安的得安。我現在這個皮囊,內中儲滿了煩惱苦趣諸般惡毒。此身久被四大毒蛇所蟠踞,常為五欲惡賊所摧殘。此身命終後,每下地獄,受無量苦,所以對這虛幻不實的肉身,應使受苦,勿使得樂。」
就是因為菩薩的內心對這五蘊身的虛幻不實,具足了清楚透徹的觀照,所以,他可以很輕易的捨棄生命,來拯救老虎的痛苦。不執著自己的色身與壽命,也不輕視老虎只是畜生,這就達到了金剛經裡面「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究竟解脫的境界。
從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知道,菩薩能夠行種種難行能行的菩薩行,他的前提就是...要具足菩薩的心境與智慧觀照!
在《華嚴經。淨行品》裡面也有提到,「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恒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
文殊菩薩接著說,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然後有許多的偈頌,一直到最後: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我們可以發現,每一首偈頌都有「當願眾生」這四個字,這有什麼含意呢?這表示,菩薩的心就是為了眾生,「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兩句話可以說,就是行菩薩道、持菩薩戒最主要的精神與心境。
以上是我個人學習《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一點小小的心得,與大家分享,祝福大家 早日成佛。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作者:
釋大寬法師
時間:
2015-2-14 10:19
《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學習心得報告 Books Wiki
[attach]5700[/attach]
《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學習心得報告 Books Wiki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